講記-菩薩行品第五 11《中觀四百論講記(二)》 ︱ 聖天論師.造 ︱玄奘大師 法尊法師.譯 ︱ 智圓法師.講授 ︱
己二、建立之理 分二:一、立遍智為最勝凈之量;二、明世間量難知彼。
庚一、立遍智為最勝凈之量
世間亦現見,從勝出最勝,
故不思議力,應知亦定有。
頌文直解
在世間中也可以現見到,殊勝之中尚有更為殊勝的。比如種姓之中,最勝可以到婆羅門;生處最勝可以到三有之頂的非想非非想處;山的最勝可以到須彌山王;王的最勝可以到轉輪王。同樣,心的最勝,可以到究竟的遍知一切相的智慧。是故,不可思議的力量,應知也必定會有。
釋義
菩薩在圓滿了圓熟凈三種功德之後,即圓滿了自利利他的功德,成就了佛果。但是有外道不承認佛的遍智是最殊勝、清凈的量。他們說,佛長得就像一個普通的路人一樣,怎麼可能會有如此大的功德呢?
這裡聖天菩薩指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這是小孩都知道的道理。不能因為眼光的狹隘、見解的低劣,而否定有遍知一切的佛陀。外道看佛就像一個普通人,以此就認定佛真的沒有遍智的智慧了,這是非常幼稚可笑的。大家要清楚,這個緣起的規律,就是自然的規律,是法爾的道理。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種世間的因,只能結世間的果,菩薩種下廣大福慧資糧的因,自然就可以結下具足不可思議智悲力的佛果。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如理來聞思佛所傳講的成佛之道,並按此修持,這樣就能夠以親身的體驗,來發現佛是究竟圓滿的一切智智,打消掉心裡的疑惑了。
庚二、明世間量難知彼
如是甚深法,愚夫生恐懼,
如是劣根者,怖最希有法。
頌文直解
如是極為深奧具足殊勝意義的三解脫法,愚夫因為沒有通達而生起了恐懼。同樣,諸劣根者,因為僅僅依於見世間的智慧,而怖畏最為廣大的遍智量等稀有之法。因此,不應顛倒四依,而應當不依識而依智。
釋義
世間的量,只能衡量世間法,對於出世間的法,就如聾如盲了。很多世間人,甚至包括有些具有傲慢的聲聞弟子,對於如上所說的大乘菩薩道之因以及大乘佛果,顯得不能理解和接受,這就是智慧低劣的緣故。
這個偈頌的前兩句是比喻,後兩句是意義。就像有的人,由於智慧低劣,缺乏善加辨別的能力,對於極為深奧的緣起性空,也就是空、無相、無願三解脫法,產生了恐懼;那些根器低劣,非大乘種姓的人,對於極為稀有的深廣大乘道,以及如來最勝稀有的不可思議之力,也狐疑不信,而生出恐懼。
但是,依智不依識是不變的真理,因此,應當依佛的教導,聞思修大乘佛法,明了大乘佛法的見修行果,以此就能對大乘佛法產生出真實的信心。
推薦閱讀:
※慧凈法師:善導流法門的特殊教理簡單介紹
※月溪法師和峨眉山閉關楞伽經
※沙彌律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三十七集)
※凈空法師:真修行的人環境即是「境隨心轉」的「好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