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損傷的原因和康復訓練方法
半月板的解剖結構
半月板是股骨和脛骨之間的纖維軟骨環,四周厚中間薄,上面稍呈凹形,以便與股骨髁相吻合,下面為平的,與脛骨平台相接,增加了膝關節的穩定性。
內側半月板較大,呈「C」型;內側半月板與內側副韌帶相連;由於內側半月板較外側者薄;股骨內側髁及其關節面積比外側者大,且有一定的旋轉度。故內側半月板較多時間處於摩擦,受壓和移動狀態。
外側半月板較小,呈環形,中部寬闊,前、後部均較狹窄。前端附著於髁間前窩,位於前交叉韌帶的後外側。後端止於髁間後窩,位於內側半月板後端的前方,外緣附著於關節囊,但不能腓側副韌帶相連。
(膝關節骨性結構)
半月板的功能:
穩定膝關節,傳遞膝關節負荷力,促進關節內營養;
作為緩衝器,保護關節面,吸收向上傳達的震蕩;
調節膝關節內的壓力,潤滑膝關節以減少摩擦;
(半月板結構)
半月板損傷的介紹
(一) 損傷因素
膝關節內扣
膝內扣的動作在生活、運動中經常發生,如系鞋帶、撿東西以及跑步等。特別是穿高跟鞋的女生,在蹲下來撿東西時膝關節肯定是需要內扣的。再加上穿裙子,膝關節更會有內扣。
翹腿坐
盤腿坐
(二) 損傷類型
邊緣型:破裂位於內側半月板邊緣的前、中、後三個位置、嚴重的邊緣型破裂呈周邊完全破裂,僅由前、后角部相連,破裂的腰部向膝中央滑移,並導致關節鎖固。在伸膝位時癥狀顯著。據認為,此型有自行癒合的可能,亦有施行縫合痊癒的。
橫型:系內側半月板腰部橫行破裂,破裂的部位,數目及深度各異。膝內側疼痛多可指明,偶有關節交鎖現象。
桶柄型:為內側半月板縱行破裂,裂口可大小各異,並有呈橫裂。破裂口增厚明顯,股骨髁滑膜損傷廣泛,患膝常有"鎖固",行走,費力費時。
縱裂型:系內側半月板縱行破裂,並可在前或后角部斷裂,遊離部進入膝內,成為膝痛和伸屈阻擋的主要因素。
(三) 疾病癥狀
急性受傷時,有關節囊內壁滑膜損傷,引起關節內出血、滲液。
病程長者,股四頭肌會逐漸萎縮,關節絞鎖癥狀。
大部分患者有外傷史,傷後逐漸腫脹,傷側較顯著 ; 疼痛往往發生在運動中的某種體位,體位改變後疼痛即可能消失。行走可,但乏力,上下樓梯時尤為明顯,且伴有疼痛或不適。
部分病人,膝關節活動時感到彈動並聽到彈響聲。
康復治療
對於半月板損傷來說,我們應從肌肉、筋膜、軟組織下手解決問題,從源頭上避免半月板磨損。
1、力量訓練
臀中肌練習
三步走策略:
第一步是疼痛刺激,我們可以用泡沫軸滾臀中肌,進行疼痛刺激。
第二步對臀中肌進行重量刺激:可以採取蚌式,加彈力帶,每組做10—15個,3—5組,組間休息30秒到1分鐘。
第三步對臀中肌進行抗阻刺激——彈力帶。
股四頭肌練習
腘繩肌練習
2、泡沫軸放鬆
主要放鬆的肌肉有大腿前側股四頭肌、外側闊筋膜張肌和髂脛束、臀大肌、小腿三頭肌。每塊肌肉可以累積滾兩分鐘。也可以使用振動泡沫軸,放鬆效果更深入。
振動泡沫軸(Vibratingfoam Roller)利用不同強度的高頻率震動以使得其對於肌肉的激活作用與放鬆作用更加的徹底。
目前泡沫軸訓練作為一種較新穎的熱身方法,其有效程度仍在研究中。
其中,多數研究認為運動前單純地進行泡沫軸滾壓,既沒有增加運動能力,也沒有明顯的減少運動能力;
還有一部分學者認為運動前使用泡沫軸來熱身可以興奮運動系統,提高運動表現力。
以 Peter 為代表的一些學者認為將泡沫軸作為動力性熱身能夠刺激神經肌肉興奮,增強運動表現。
另有學者認為泡沫軸訓練與按摩手法類似,在運動前的使用可以充分地調整肌肉的初始長度與肌肉張力,興奮與激活肌肉。
預防
1、注意自我保護意識,比如在上下樓梯時,可以藉助扶手,不要匆忙,注意腳下,當踩穩後在邁下一步。而在平時走路時,也要多加小心,尤其是中老年人。
2、在進行運動或者活動之前,一定要注意先去做好準備活動,當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之後在進行,以免出現意外損傷。
3、在運動時可以適當的佩戴護具,爭取把其危害降到最低。
4、積極的進行膝關節功能的鍛煉,有效增加關節的穩定性。
5、合理安排運動量。
推薦閱讀:
※效果醒目的偏門胸肌訓練
※如何訓練丹田 才可達到斂氣入髓的目的
※怎麼訓練狗狗才會聽話?
※港媒關註解放軍罕見實彈訓練:想「台獨」,李、扁做不到,賴清德更不行
※背部肌肉訓練要領及鍛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