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九字讀經練習第二期(4)

「【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卧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普門品》2.4人間天老師的分享

聞經文中列出懸殊的對比,強調了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獲福無量。信信《法華經》培福最勝,信《普門品》簡單易行,信佛願灌溉大眾,信觀音菩薩願承載眾生,信諸佛菩薩同心同德同行同喜。思維,找到自己當自己還在疑惑經文里說到的解諸苦,救眾難;疑惑種種根本無法思維和無法理解的行持和結果;疑惑種種不可思議的境界的時候,就又想起文殊菩薩說的:「宿世以來久修善根,聞佛所言,既當信受。」相比之下,聽聞到經文,我沒有當下信受,就是缺了久修善根的這一基礎。深思維

1思維到此,慚愧無量,早幹什麼去了?人家文殊菩薩早早的就在修善根了,而我彼時是不是傻了?觀音菩薩早早的就在救度眾生了,而我彼時在玩啥呢?2思維到此,慚愧無量,這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都在娑婆忙於救度眾生,當我看到經文還在對比六十二億恆河沙等於一的時候,他們是否因為我的輕慢而放棄了救護眾生?慚愧自己對無量無邊救護眾生的菩薩們怠慢,可是我真的不知道這裡都包括了誰,所以就又要慚愧自己與這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有聞無識的淺薄緣分。3思維到此,慚愧無量,不是我沒遇到他們的救護幫扶,而我一定遇到了,也不可能只遇到幾尊,一定是我有眼無珠,對面不相識。所以很可能無量劫來所殺所害,所吃所煮的就有他們的身影。4思維到此,慚愧無量,懺悔無量劫來一切身口意業,懺悔無量劫來一切對眾生的傷害殺害,懺悔由我帶去的所有的痛苦和煩惱。並深深地感恩所有佛菩薩的慈悲救護,不離不棄的支撐。5思維到此,慚愧無量,與大菩薩相比,這是乞人比國王,就算這默默無聞的無數恆河沙菩薩之一,我依然無法相比相提。他們行走在世界,救護眾生不圖名,不圖利,乃至不期望我回報些許;而我卻在幻塵中計較得失。6思維到此,慚愧無量,諸佛菩薩的偉大和光明,無比耀眼,令我這無目之人深感溫暖和信心,這必定是光光相護使然,一定是因為我在思念他們,彼時他們也正在惦念於我。7思維到此,慚愧無量,這半生漂溺浮沉,隨習氣業力漩渦中翩然,不知苦,不願離苦,不思進取,不念報恩,原來我才是罪大惡極之人,原來我才是這個世界的罪人。由於我的沉迷,令諸佛菩薩不能舒顏;由於我的業力,令諸佛菩薩舍凈居趨陋室;由於我的流轉輪迴,令諸佛菩薩心心念念不能暫舍。8思維到此,慚愧無量,雖聽聞佛法,卻不能深信,雖願求極樂,卻不舍娑婆,這種曖昧糾纏必定會讓自己再落輪迴,必然會再次錯過與諸聖見面的機會。此生得聞如此甚深法教,若都不能真實出離,那麼其餘生未來世,更不能寄託希望了。到底要聽聞多深的教義才能正信?到底要再輪轉幾時才能厭棄這娑婆?無量劫來的習氣啊,深厚堅固地阻礙了我此生微弱的進步,無量劫來的業力,令我一次又一次地真正錯過與光明相會的時刻。9思維到此,慚愧無量,這業力如何消得?這福德如何培得?聽聞法教,卻不欣喜,雖遇法門,毫不珍惜,這障礙聖道的業力何時消得乾淨呢?若非諸佛菩薩念念迴向,心心迴向,我此孤陋根性,狹隘性情,粗淺根基,怎麼可能於此末法得聞深義?而又不生珍重心、深心至心?愧對諸佛菩薩為我付出,然他們一定不念於此,等無差別普向一切,隨緣救度中,我能獲此殊榮,得人身,聞法益,遇法門,解深義,還有同修為伴,已經幸福無量,夫復何求!10思維到此,慚愧無量,雖願生極樂,願少為諸佛菩薩添亂,奈何深重業力、淺薄福德、遮止願信二根,令此信願根基脆弱,所生枝葉也枯敗無華。佛陀慈憫在此段經文中,提點我們當供養稱念觀世音菩薩,必定獲福無量,必定滅罪無量。而我卻充耳不聞,這豈不是又要輪迴生死去?當念此菩薩為生死依靠,當真實皈依一切諸佛菩薩,學習他們清除遮蔽,回歸清凈真實修為;學習他們利人無我,貫徹大乘的依教奉行;學習他們普利群生,毫無分別的慈悲大愛;學習他們雖出輪迴,卻為救護眾生,又折返惡世的獻身精神。11思維到此,慚愧無量,為什麼經文出現懸殊對比,是佛有分別心?還是觀音菩薩樂聞奉承?或是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聽到了如此對比,很開心?為什麼供養觀音菩薩等同於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若不是這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都是觀音菩薩所承載,當做甚解?12思維到此,慚愧無量,原來被我們輕輕就聽聞到的觀世音菩薩,竟然做了如此艱難不可思議的殊勝功德,這娑婆救護眾生的菩薩,原來都是如此來源,原來這才是佛說:「你和娑婆有大因緣!」,這才是大因緣的根源啊!亦如我們供養佛陀,等同於供養了所有的菩薩,這是因為佛陀在承載所有菩薩,因為有了佛陀的出現,才有無量菩薩的出現,所以佛是諸菩薩之根;觀音菩薩是這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之根!13思維到此,慚愧無量,佛對觀音菩薩的稱讚如此遮蔽,而我們卻已經無法承受,都是因為我小心小量小根小緣啊!佛對大菩薩的稱讚雖然不吝筆墨,卻不肯明說,一定是因為我的根性太鈍,就算聽聞依然不能深信。這信根,當以福德滋養,這信根,當以宿世善根做支撐。就算如此信根,我此生就要受用,往生極樂。願佛加被於我,菩薩慈憫於我,令我早日消除業力,早日福德盈滿,信念願力具足。
推薦閱讀:

崑崙詩詞·2015·第二期
059《紅樓夢》第二期
本溪木蘭詩社微刊2017第二期[總第五期]
論壇第二期:秉承發揚儒家思想
蔡昔瓊四柱中級函授資料第二期(上)

TAG:練習 | 第二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