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七十二藝秘譜(2)
06-19
少林七十二藝秘譜(2)
(接上期) 十三、蜈蚣跳 蜈蚣跳為硬功外壯,又名蛇行術,為夜戰者不可缺少之藝業,亦練手足功夫之妙法,而兼練習跳躍者。 其法:先用兩手掌、兩足趾抵地,支拄全身,胸腹等部離地二三寸。此為初起姿勢。 再將身體之中部,向上聳起成弓背形,兩掌猛力向地上一按,兩足趾向後一撐,全身完全凌空,乘此按撐之力即向前躍出。仍以掌、趾拄地,身體仍離地二三寸,與初起姿勢同。 待用掌、趾之跳躍練至純熟時,則更變掌為拳,變拳為五指,變五指為三指,變三指為二指,繼而一指。足亦由二足而一足,依法行之。至皆能隨意進退,斯技成矣。 以之臨敵,非但手指、足趾之功可以制人,而跳躍亦足以助退避之用,且伏地蛇行,使敵人出於意表之外而不及措手,且無以發見也。 十四、提千斤 提千斤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又名石荸薺功。 此種功夫專練拇、中、食三指之捏勁及臂部拎提之力,與鷹爪拔山等功相彷彿。唯著力處全在拇、中、食三指指面之上,而不及於指端、指側各部。南方技擊界盛行此功,凡稍稍涉獵武術者莫不練之。 以麻石鑿成圓錐形,上削下廣,略如帶芽荸薺之狀,小者十餘斤,最大者六七十斤。其底之對徑約七八寸,練者用拇、中、食三指,捏住其尖銳之一端。捏時中、食二指在外,拇指在內,指尖皆向下。石荸薺之頂約居中、食二指之第三節,不可抵住手心。捏住之後,即向上提起。 在入手之初,欲以三指豎提十餘斤之物已屬極難之事,況此種石荸薺由銳而廣,四周平削,毫無可以借力之處,其難固更甚也。故初時勢必不能應手提起,甚且略不動搖,非經過半年或一年之苦功不可。 既能將石荸薺提起之後,又須練習持久,否則一提起即放下功勁亦至有限。故提起之後宜環場而走,先時數步即脫手,功夫漸深則愈能持久,由數步而數十步,由數十步而數百步,以至於能手提石荸薺繞場走數十匝亦不脫手,則可另易較重之石荸薺依法練之矣。 但斤兩之增加不宜驟多,每更換時以加重三斤為率,至多不得過五斤。蓋驟增加多斤以後,行功上固發生極大之阻礙,且影響及於全身,甚至受傷,故練功宜漸進而忌躐等也。 循序而進,至能以拇、中、食三指捏五六十斤之石荸薺,而任意提之持久在一個時辰以上者,則功夫已登峰造極,捏人至傷,捏物洞穿。此種功夫,少則三年,多則五載,必可成就。 自然門宗師萬籟聲君即善此,能折二分之銅板雲。然技成與否,要在習者之恆心耳。 十五、仙人掌 仙人掌為硬功外壯陽手,即指端一部之刺勁功夫也。與軟功陰手之一指禪功約略相似,唯彼用一指,此則前出之四指並用耳。練習之法至簡易,而功成亦甚速,故練習者頗眾。 其法:先以四指緊並,在堅硬之物體上用力抵刺,即牆壁、樹木、桌凳之上亦可練習。初不必有一定之對象也,日日行之,久而效著,能抵木為小陷,愈練愈深,漸能洞穿。 再易以大青石依法練習之,至能抵石成深陷為度。若以此掌抵刺,其勢猛不可擋,即練過鐵牛功者亦不能抗,且無論其為開口功、閉口功,一遇此仙人掌必為所破。蓋鐵牛功者,陽剛之勁也;仙人掌者,雖以陽剛之勁然尚有陰柔之力,故以陰破陽、以柔克剛。因是技擊界有「鐵牛功,練得精,一遇仙人掌,立刻爭不成」之語。 練習此掌最宜左手,蓋恐右手功成於無意中傷人也。 十六、剛柔法 剛柔法又名紙篷功,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兼陰柔之氣。 此種功夫完全練於拳部,雖曰硬功,但細按其效用則知其非純粹之硬功,實為軟硬相輔之法也。 初練之時,以敗紙用細繩緊束之,使成一磚形,其寬窄大概二尺見方,兩側略長,正中系一長繩,用為拉挽之具。此物即稱為紙篷。 將紙篷置於長桌之上,桌長約兩丈,闊若三尺,兩端之板釘固於架,中間有活絡橫板十數塊,則以移動抽去。 習技者先在桌之一端處,踏正馬步或弓步,左手拉住長繩,右手則握拳將紙篷向外猛擊。初時僅略見移動,及後則漸能向外躍出。於是紙篷隨拳出後,即用左手所持長繩向後倒拽,將篷拉回,然後再擊再拉,至力盡而止。或左右手相易而行之。每日晨昏,練習一次。 在初之篷,全系敗紙為之,重不逾二十斤,擊之尚易。其後於紙中裹鉛,隨時增加其重量,至數十斤,或百斤為度。以其增加也漸,故練時似無若何阻力。及篷能應手出而隨手收回,功已大半告成,拳臂之力亦足驚人矣。 再後,更將中間活絡之板抽去最狹之一塊,使長桌中露縫隙,依前法將紙篷擊挽。初必不能應拳而過,應手拉回,必數月之後始能躍過。 然後再抽去一塊,依法練之,逐漸將活絡之板抽盡,長桌中間露丈余之隙地,紙篷能應拳躍過,應手拉回,憑空來往不致墮落,則全功成矣。 若敵眾我寡時,用此功擊之最易取勝。此功於陽剛之中略帶陰柔之勁,有剛柔互濟之妙,故曰剛柔法。 十七、硃砂掌 硃砂掌為軟功內壯陰手之一,又名梅花掌、紅砂掌。然又有稱黑砂手則誤矣,蓋黑砂手有葯功內壯之助也。 練習之法,先用一沙盤滿盛細沙,手入沙中用力搓摩之,不限次數,力盡而止。 如是按日行之,至能以手在離沙盤尺許處憑空搓摩,而盤中之細沙亦能應手而動為度。至此則第一步功夫成,即所謂精神貫注、斂神聚氣之意。如擊人以掌稍著其身,外部不損毫髮,而內已受重創。 如再繼續練習,易細沙為砂子,易砂子為鐵砂,而至於重四五兩之鐵球而後已,亦能手不著盤鐵球亦能躍出後,則硃砂掌全功成矣。 然至少亦須十五年苦功,唯技成後功決不可濫用。 十八、卧虎功 卧虎功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又名睡功,複名貓功,為練習手指及足趾二部之力者。 練時先將身伏卧於地,然後兩手掌按於齊肩之地上,兩足伸直,兩足尖直支拄地,用身向前探,乘勢上升,至離地約一尺時臀部向後挫,全身隨之後退,至離地三寸時再行先探,循環行之,力盡而止。自始至終,全身除手掌與足趾之外,其餘各部完全凌空,不宜貼地。 初時行二三度之後即覺力疲氣涌,習之既久次數可以逐漸增加,一年之後則完全不覺其苦,則易掌為拳拄地而行之。越若干時更進一步,易拳以三指代之,中、食二指居前,拇指居後,略成鼠爪形,再如法練之。更越若干時,則單用一足之趾拄地,其另一足則迭於其上,兩足交換行之。 然後,在背上縛以巨石如法練之,石增至百斤時則大功告成,而指趾之力已不下千斤,若著人身如被兵刃之擊刺,無有能當之者矣。 十九、泅水術 泅水術又名浪里攢,又名水底潛行術,又名八段功,俗稱水性,今稱游泳術。屬內功外壯,與人生有絕大關係,非僅技擊中人必須學習,即平常之人亦不可不習。蓋在水道行舟風浪不測,難免有覆舟等意外之危險,如識水性即可游泳脫險,若不識水性者必遭滅頂之禍。至於習武之人浪跡江湖,對於泅水術更為重要。 水性八法「蹬、抗、跺、浮、潛、沉、坐、躍」,訣曰:「露身蹬水足上功,斜肩抗水破浪行。提氣踩水手足動,金蟾浮水快如風。水底潛行排身進,足蹬沉水手上撐。沉氣坐水千斤重,應敵躍水似蛟龍。」 有人藝精,能潛水底二十分鐘之久,且能以鼻換水。 二十、千斤閘 千斤閘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 在表面觀之不過練兩臂之上托之力,其實因為托重之故,故全身三盤處處兼顧,非若掌指等各種功夫專練局部者可比也。練法至簡單而呆笨,天生實力充足之人練習此功最為合宜。至若身軀矮小、胎力過弱者,縱練習亦難冀其功臻上乘也。 初時空手習之,足站騎馬步,以兩手高舉頂門之上,指尖向後,掌心向上,其勢如岳武穆八段錦中提地托天理三焦,以練懸空之勁。 三月之後,即可用石墩,初二三十斤,以後逐漸加重,至能二百斤石墩,持久至半個時辰以上,不喘不汗,然後可換閘石練習。 閘石之設置:立二巨木為柱,柱之相對處鑿有極深之槽路。另備長度相當之石板若干塊,每塊自三十至二百斤不等。先用重二百斤之石板放置槽內,用索牽引,使不至直溜而下,放至離地四尺處即扣住其索。 習者即蹲身其間,提石板而上托。練若干時,加以最輕之石板於槽內;更歷若干時,乃去其最輕之石,而易以較重者,如此逐漸遞加,其人至能石至五百斤以上者,已足為百人敵。胎力極足之人竟可達千斤,俗所謂兩膀一晃千斤力者,即指此也。 練習時間之久暫不能以時日計,須視其人胎力如何而定。此功練成之後,非但兩臂之力足以驚人,即全身各部亦均有相當之功力,肌肉堅實、足勁穩固等事其最明顯者也。此等功夫,北方練習者居多數。此功在少林為練力最善之功也。 二十一、金鐘罩 金鐘罩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兼內壯之勁,為七十二藝硬功中最要之功夫,其練法稍繁難。 初練時,須用敗布成一錘,在周身上前後捶擊之。初則甚覺痛楚,擊之既久漸不覺痛,再換木棰;木棰擊而不覺痛時,再換鐵鎚;鐵鎚亦不覺痛時,便用揭諦功之方法,及鐵布衫之方法,並鐵牛功之方法,如法練習二三年,胸背堅如鐵石,莫論拳腳不能及,即刀劍亦難傷損。 練成金鐘罩功夫之人,胸背等處之骨骼皆合併起來並在一起,如天生獨塊相似,若在赤臂之時功夫也一望便知。(待續) |
推薦閱讀:
※少林拳 | 少林看家拳(二)
※少林拳 | 秘傳迷蹤羅漢拳(上)
※少林大悲拳(下)[46P]
※少林拳【46P】
※少林拳 | 正宗少林五虎拳(全套)
TAG:少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