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影像展

湖北新軍將官和官員合影,武昌,1906年 , 佚名攝 這張拍攝於蛇山黃鶴樓遺址附近的合影,其中人物主要是當時駐湖北的新軍和當地官員,他們都在隨後發生的革命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前排左一為湖北陸軍小學總辦寶瑛,左二為湖北巡警道馮啟鈞,左四為湖北提督張彪,左五為北洋新軍練兵處章通駿,左六為北洋新軍練兵處總辦副參贊唐在禮,左七為湖北鹽法道馮汝騤,左八為第二十一混成協協統黎元洪,左九為宜昌知府齊耀珊。第三排左二鐵忠為湖北督練公所兵備處總辦。

年青的革命軍士兵,漢口,1911年10月 , 丁樂梅(Edwin John Dingle)攝

這些革命軍士兵穿著統一的軍裝,還有制式的連帽大衣,腰間掛著子彈盒,斜挎漢陽造步槍,年輕的臉龐上滿是自信和笑容,正是這種自信和滿腔的熱血,激勵著他們走向革命的勝利。

準備南下武漢的清軍部隊,北京,1911年10月 , 佚名攝

在獲悉武昌首義的消息後,清廷立刻派出由蔭昌率領的新軍前往彈壓。這是北京的新軍正通過東四牌樓,準備前往前門車站。和旁邊的巡警、民眾比起來,這支隊伍明顯高大很多,整齊的隊列也顯示出其比較嚴格的訓練水平。

孫中山赴南京就職,上海,1912年1月1日 , 施塔福(Francis Eugene Stafford)攝

武昌首義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1911年12月,十七省代表齊聚上海推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並組建內閣。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在南京成立,並改元民國元年,孫中山、胡漢民等人在滬寧車站乘坐專列前往南京就職。照片正中穿深色大衣者為孫中山,孫右二為滬寧鐵路管理局總辦鍾文耀,孫左一為滬軍諜報科長應夔丞,左二為胡漢民,胡漢民後為王寵惠。

第二單元帝國傾覆

辛亥革命的發生,是偶然中的必然,一次看似突發性的武裝起義,卻成為壓倒清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自1840年的鴉片戰爭起始,由於對世界的無知,也由於技不如人,愚昧、短視、頑固、守舊的清王朝,在與列強一次又一次的交鋒中,都是屈辱的敗下陣來,割地賠款,出讓權利,令此後數代的中國人黯然神傷、捶胸嘆息。千萬萬飽含民族情感的中國人不甘受辱,奮起抗爭,從「師夷」到改良,從變法到革命,歷史的演進,一步步撼動著清廷顢頇無能的統治。然而,面對變革的呼聲,清廷頑固依舊。在革命的炮火已一觸即發的1911年,清廷的回應卻是「皇族內閣」這樣悖逆民意的舉措。社會的矛盾就是這樣被激化,革命的火種就是這樣被點燃。1911年春廣州黃花崗烈士的碧血,深深震動了千千萬中國人的心靈,清王朝的統治根基已然動搖。待武昌起義的槍聲響起,反清浪潮迅速波及全國,正說明辛亥革命的水到渠成。歷史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清王朝在中國268年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二千餘年的帝制時代也結束了。

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北京,1872年 , 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攝

沈桂芬(左),兵部尚書,軍機大臣;董恂(中),戶部尚書;毛昶熙(右),工部尚書。他們三人同時還兼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

英國領事的中國衛隊,廣州,1871年

拿著書本的學童,廣州,1870年

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攝

約翰·湯姆遜(John Thomson)攝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英國在廣州設立領館,並徵召當地人組成領館衛隊。照片中這些英國駐廣東領事羅伯遜(Sir D.B. Robertson)的本地護衛隊員,或站或坐,放鬆自然,一幅輕鬆的模樣。遠處是廣州花塔。

只要經濟條件允許,男孩子很小就要在學堂學習《三字經》。從這個學童左手拿著的西文書籍和右手夾著的寫字板來看,他應該這在接受西方教育,鏡頭前的他自然而鎮定,眼裡充滿朝氣。

中國火箭號,唐山,1881年

被俘的清軍士兵,平壤,1894年9月16日

佚名攝

小川一真(Ogawa Kazumasa)攝

為解決開平煤礦的運輸問題,在英國工程師的指導下,中國工人利用廢舊零件成功組裝出一輛火車頭,被命名為「中國火箭號(Rocket of China)」,這是中國人第一次自己動手組裝的火車頭,也是近代中國工業發展的標誌之一。

平壤失陷後,清軍有近600人被俘,分別關押在多個地點,圖為其中一個關押處。

瓦德西和聯軍軍官通過午門前廣場,北京,1900年

臨刑前的黃花崗諸烈士,廣州,1911年4月

詹姆斯·利卡爾頓(James Ricalton)攝

佚名攝

八國聯軍佔領北京後,各國對北京劃區管理,並決定不進駐紫禁城,由美軍把守午門,日軍把守東、西華門和神武門。但實際上聯軍多次在紫禁城內舉行閱兵和「參觀」。圖為聯軍統帥瓦德西和聯軍軍官通過午門前廣場,駐紮在這裡的美軍第9步兵連士兵侍立兩旁。

照片中每人胸前都掛有寫著名字的紙條,左起陳亞才、宋玉林、韋幺卿、徐滿凌、梁偉、徐亞培。但實際上只有徐滿凌一人的名字可在黃花崗烈士墓上找到,也有資料認為紙條上多系化名,甚至有人認為右二即林覺民。

第三單元共和開啟

清帝退位,共和肇建,數十年來企盼共和民主憲政的人們,卻遲遲沒能迎來國家富強的理想結局。皇帝是沒有了,各色人物對權力的角逐卻沒有中止,一出出大戲接連上演,城頭變幻大王旗,政府尤如走馬燈似更換,軍閥們有槍便是王,政壇風雲變幻,百姓惶惶度日,辛亥革命開啟的共和之路,蜿蜒坎坷,一時間看不到下一個轉折究在何方?儘管如此,皇權的結束還是為中國帶來了諸多可喜的變化,打開了中國進步的閘門。知識階層有了更進一步的思考,新文化運動激勵了人們思想解放的潮流;德先生(民主)和賽先生(科學)的引進,帶來了更豐富的西方思想和科技;新式教育覆蓋面的擴大可以看作是清末教育改革的延續;民間及官辦的工商業和公共事業,則在新的社會思潮下有了較快的發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北伐戰爭……政治的變化判然可見,時代的轉換又將發端。歷史昭示著未來。20世紀的中國,是革命的中國,是變革的中國,也是不斷發展中的中國。當歷史沉澱之後,我們靜心思考,或許可以從歷史中得到更多的啟示。大道之行,永無止境!

孫中山攜南京臨時政府官員謁祭明孝陵,南京,1912年2月15日 , 佚名攝

清帝退位3天後,孫中山一身戎裝攜南京臨時政府官員謁祭南京明孝陵。辛亥革命以「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因此孫中山一行在清帝退位後即來拜祭明太祖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前排左四為南京臨時政府南京衛戍總督徐紹楨,左五為陸軍總長黃興,左六為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左七為海軍總長黃鐘瑛,左八露半張臉的是教育總長蔡元培。一個月後,臨時政府即宣告解散。

西什庫教堂前的一戰勝利慶祝儀式,北京,1918年11月13日 , 甘博(Sidney D. Gamble)攝

前排自左至右:外交總長陸征祥、北京教區主教林懋德、法國公使包朴、剛剛辭去北京政府總理職務的段祺瑞、日本公使林權助、英國公使朱爾典(Sir Jone Newell Jordan)、司法總長朱深,林權助與朱爾典之間的是海軍總長劉冠雄。

南北議和會議,上海,1919年2月20日 , 亞細亞照相館(Asia Photo Studio)攝

1917年孫中山在廣州發動護法運動,南北戰起。1919年2月,南北雙方在上海舉行議和會議。站立者為北方總代表朱啟鈐。會議桌左側為南方代表。從左至右:王伯群、郭椿森、繆嘉壽、章士釗、唐紹儀、胡漢民、曾彥、劉光烈、彭允彝、李述膺、鍾文耀。門前方桌後右為賈士毅,左為周詒春。

屋頂上的遜帝,北京,1920年代 , 佚名攝

1912年溥儀遜位時,還只是一個不到六歲的孩子。享受「皇室優待條件」的他在紫禁城中的生活可以說是無憂無慮,在故宮保存的溥儀照片中,甚至可以看到一張他站在千秋亭西側房頂上的照片。

孫中山與宋慶齡合影,上海,1924年11月30日 佚名攝

1924年10月25日,馮玉祥發出通電,邀請孫中山北上參加和平會議,共商國事。11月4日,孫中山決定接受邀請。11月13日,孫中山偕宋慶齡等乘永豐艦離廣東北上。23日抵日本長崎,24日抵神戶,30日離開神戶,12月4日抵天津,31日抱病抵北京。同日發表書面談話《入京宣言》稱:「文此次來京,曾有宣言,非爭地位權利,乃為救國。」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在京病逝。這張照片是孫中山夫婦離開神戶時的合影。

女學生在草坪上的畢業合影,北京,1920年代 , 佚名攝

北洋政府時期,尤其是五四以後,革新的思想有了實質的體現。在教育部的推動下,初、中、高級教育機構的標準水平有了提高,入學人數也增多了,更大的進步是女性受教育的權利得到了重視。1920年北京大學首次招收女生,之後南京高師也招收女生,一些中學也開始實行男女同校,甚至同班。照片中的十四位女學生穿著統一的服裝,手握文憑,意氣風發,展現出一種與傳統的中國女性截然不同的精神風貌。


推薦閱讀: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期戰爭勝利70周年專輯 復活的土地│艾青 第408期
粉絲折912隻千紙鶴紀念張國榮59歲冥壽(圖)
今生今世——紀念余光中先生
北京天文館誕生記——紀念北京天文館成立60周年
聖境資訊 | 紀念能海上師誕辰130周年、圓寂50周年五台山舉行系列法會

TAG:紀念 | 革命 | 辛亥革命 | 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