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禪悟道(列印主題)-九華山佛教在線

正道論證總說光明藏節選前言(凈光居士)禪宗之教外別傳,乃諸佛之心印,祖師之妙義。故云:「人人具足,在聖不增,在凡不減,為何有差別呢?智者見之即信,信之即相應,應之即心行,行之即無住,無住即任運,任運即達道!愚人見之不信,不信即不契,不契即難行,不行即知見,知見即縛心,縛心即造作!」對於那些能直下無心,任性合道的人來說,以下所說儘是葛藤,不過莞然一笑,皆是家裡話而已,那及得「觸目遇緣儘是無生,舉手投足皆是法性,天地翻轉猶不能動搖半分毫,山河大地全顯妙明本色!四大全放無所把捉,順性自然即合妙道。」對於疑惑難消的人,必須辨別正道,善分別諸法相。則下面的對治法也許是一味好葯,若變為知解則成毒藥!所以看者應隨心對治,明過即去,莫留痕迹。若言下不契,請莫作意識會解,否則知解難消。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磐!」——(提婆注釋:昔有悟道者將此句改為: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磐。)
--作者:凈光--時間:2007-3-1 18:58:07--網路交流問答——正道論證陸拾伍種思辨與答案(凈光居士)壇經云:「若開悟頓教,不執外修,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心執,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1.修行須具平等觀問:有人自謂得無上大圓滿法,最勝上師,他宗他道均難證悟,此說正確與否?答:法無高下,法法平等。若人有高下分別之心,是人已謗一切佛法。但自悟了本心,修大圓滿不為高,念經誦咒不為低。觀法殊勝固然重要,但依此藐視一切佛法,此人已起傲慢之心!若為化導眾生為法生起信心而方便說,則又是另外。2.修行人須斷我慢問:有人自謂證悟,更以登地菩薩自居,看他人儘是凡夫,不知正否?答:悟者悟無所得,一絲一毫住著,佛亦不許。若人自認為證悟或登地,起此見解併到處宣說,以此自耀,正是落入邪道中。金剛經云:「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有造作得失之心,我大,我高,我勝少許心,正是誤入歧途者。3.修行修的是什麼問:如何辨別正修行?答:解脫者心解脫也!法是方便,非是有實法,因眾生被種種心結所縛,故不自在。修道旨在解縛,不是修個什麼覺受,什麼境界出來。小乘預流果即能心解脫,而今許多人自認為登地,卻心結未開,與法上不得自在,如此連小乘見道尚不可得,如何了悟大乘見道直下透脫,無所掛礙十方自在的心量呢!法有暫時方便說和究竟方便說,悟者無修無證,有修有證即同外道。「悟此無修中,自然除障垢,自然而解脫,任運自在行!」道不屬修來的,若人自謂高,別人低,正是不真不正,不痛不切。一切眾生佛性本自清凈,本自具足,不假修證,只有迷悟之別!4.上師依止織次第問:密宗有人執著自上師是佛,用凡夫心拜禮,能成佛否?答:對於初入門之人,可以觀上師如佛,完全置卑微地,起大恭敬心及信心依止來承受法教,如是精進不懈直至見地明澈朗朗,戒定慧初有具足。待至善知識直示本心,疑惑冰消則心體自然開放,明自心本佛,師心與自心本來平等,無有高下,自心即佛即師,何假外相善知識!祖師說:「迷時師度,悟了自度!佛性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如若用意識心執持師永高佛位,自永在凡位,則心未平等。學佛者必須有堅定的信心,而你佛性無始自有,無生無滅,此生得遇上師乃是善緣,但應善精勤正思維,不負師恩,不離法旨。若明觀師是佛,乃是將自己置於卑地,直到虛而又虛,自然我相滅除。所以是一種破除我執的方便方法。但並非究竟。5.不因異境而擇師門問:有人在上師處偶有境界,即強勸他人也來拜師,結果他人丟去原來所修法門,這個法也沒有去除煩惱,此事應理否?答:在師處得受用當然很好,如果強拉別人則成無量過患。因眾生差別而顯種種佛法,一切眾生因緣分而得度,八萬四千法門均能悟道,強拉凈土行人修密宗或拉禪宗行人修凈土等,來取一法,舍一法,容易誤導眾生!6.應生正法決定信問:有人修密宗大法,就狂妄自大,若人贊同其論,就收為眷屬,若人有異議,即諷刺摧破他人對佛法的信心,甚至想盡辦法推出佛道以外,如此是正修行否?答:此正落入邪道之特徵。若持順則昌,逆則亡的見解,把他宗貶為一錢不值,自宗贊為無上妙果,他人不贊同,即摧其對佛法信心,此人正應修多羅了義經說的:「若復有人讚歎彼法即生歡喜,便欲濟度。若復有人誹謗彼所得者,便生嗔恨,則知我相堅固,執持潛伏藏識,遊戲諸根,曾不間斷。善男子,彼修道者不除我相,是故不能入清凈覺。」7.修行真諦從何來問:道是修得來嗎?答:道修來的是外道,只須明自本心,當下既是,只在迷悟差別!修來的就要壞滅!只須明自具足本面!不修又不免放逸,所以先須明心,後乃無修中善護念。8.了無所得真道場問:道有境界嗎?答:道無境界,即使偶得赤裸裸心體,開顯知見,毫釐住在,即同禪天!境界只是心體中顯現的覺受,隨其善惡業而現。雖顯現境界而能直透境界,是名真境界。如菩薩顯空,而不住空相,是名諸相非相。——(提婆注釋:若有修行者不能於內外打成一片,自守所謂境界,觸目即有分別,未達不二之至理。不二者,自無一切高下、善惡、是非、垢凈、生滅、佛魔、凡聖等差別,諸法平等,自然豁達。無拘無束,無取捨作意,無得失憂喜。坐看雲起雲滅,笑對順逆之境。清明安詳,無絲毫掛礙。)9.切莫因境誤執著問:有人開了一點知見境界,如此執持而修對否?答:佛經說:「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磐。」於一切境心不染著,自然於無所住處,即是本心,若執取一境一見,已落外道種姓,此境界有得有失,非無生法忍。有人聽別人說安住本性,即誤認為定於其中,是執持修者,不知安住於無所安住處,自然解脫之本意。——(提婆注釋:起心動念即是系縛,取捨愛惡即是輪迴。但於一切境相事物,來去無粘,起滅無憂,不執著一法一得,無知解,無取捨,心無任何掛礙即是解脫無縛。)10.大圓滿禪宗疑惑問:有人書中說六祖禪宗只明心見性,不及密宗可以即身成佛此說正確嗎?還說禪宗只悟個大圓滿中的徹且,沒有具足三身的脫噶,這種說法對嗎?答:若做暫時方便說也無不可,但若是依此辨別高下,則是謗法說!大圓滿徹切意為本來清凈,脫噶意為任運自成!大家看過六祖壇經,六祖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即同於大圓滿的本來清凈見,因其不徹,故不能起無邊妙用。又聽五祖開釋(示)金剛經說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大悟,此時徹悟,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所悟即頓超大圓滿中的脫噶第四步法性窮盡!也是任運於一切事中大自在心,即理即行即事大無礙的境界。因後世人所悟不徹,故有三關之說。禪宗本義:以心傳心,不假修證,不歷次第,當下即是,本來清凈,本來圓滿,直指本心,見性成佛。11.漸頓之萬法歸宗問:大圓滿脫噶四步境界豈不是漸修之道?答:大圓滿究竟義與禪宗無別!但有漸次引導分別,宗下只此:不假修證,不歷次第,直下即是,任運騰騰,即是證明。脫噶前三種境界不免有修有證之葛藤,而宗門只此任運騰騰即滅一切葛。脫噶叫任運自成,宗下叫任運騰騰,於一切事中自然解脫,二者究竟無區別。12.禪宗三關的解釋問:禪宗三關是六祖所說的明心見性嗎?答:三關所說的破參、重關、牢關是漸修悟,非宗門頓悟。只待從種種相似覺受化城中解脫出來,才是心解脫、破牢關、見性。此後無修而修,任運騰騰,自然無礙!13.宗門三關與密宗問:宗門三關與密宗所說的了知、覺受、證有什麼區別?答:密宗偶爾體驗是了知,氣脈變化顯現樂明空是覺受,心體無礙自在無所修名為證。宗門三關破本參應是打開第八識境界,看山不是山……種種覺受層出無窮,一切顯現都在心中自然流露……到此還是化城非寶所,只待心中善業顯現美妙覺受,惡業種子顯現粗猛覺受,通通化盡,心體開解,十方洞徹,自然心光不照而照,自然解脫明白,如鳥出籠,即是牢關已出。若宗下的以心傳心則無許多葛藤,亦不會被許多覺受所迷惑。直截了當,一悟至底。所以是最上乘道。14.百丈釋疑真解脫問:如何是心解脫?答:有人問百丈懷海:「如何是心解脫?」答曰:「不求佛,不求知解,垢凈情盡,亦不守此無求為是,亦不住盡處,亦不畏地獄縛,不愛天堂樂,一切法不拘,始名為解脫無礙。」15.心經妙法空亦滅問:現在學習佛法之行人都以空體為佛法,而不知諸佛菩薩真空妙有之正理,即是諸佛菩薩之佛菩提道也。是真正多分或少分自在菩薩者,(心經)即若是也。答:心若解脫,一切處自在,何處不是妙有!所以你還是聞思知解來的,還不是你真實處,佛說空義,對治有執,有執斷己,空義也滅,真如自現,何來修出?心解脫者哪有不通心經的道理?而菩薩顯現空,而不住空相,是空相非相呀!16.菩薩心行不思議問:什麼是地上菩薩的境界?什麼是未入地菩薩的境界?答:經云:「有照有覺,俱名障礙,是故菩薩常覺不住,照與照者,同時寂滅,譬如有人自斷其首,首已斷故,無能斷者則以礙心自滅諸礙,礙已斷滅,無滅礙者。修多羅教,如標月指,若復見月,了知所標畢竟非月,這是地上菩薩隨順覺性。」「照與照者,同時寂滅」,照是本覺自然之照,照者是一切妄念分別。此二同時解脫於本來地,教法非為真月,"如標月指"。寂滅滅已,無有可滅,方見十方洞徹,無有掛礙!——(提婆注釋:若有你我他,內外分,或者起滅、垢凈、動靜之差別相,仍是作意思維,仍不透徹。能所知見仍在。身見未去也!)若經云:「復有人勞慮永斷,得法界凈,即彼凈解為自障礙,故於圓覺而不自在,此名凡夫隨順覺性。」經云:「善男子,一切菩薩見解為礙,雖斷解礙,猶住見覺,覺礙為礙而不自在,此名菩薩未入地者隨順覺性。」17.諸相非相光色論問:有台灣居士說「密宗佛光從來非五色光,菩薩從來非五色光,而密宗之佛有五色,菩薩亦分五色,故「文殊菩薩」在密宗內便有黑文殊、紅文殊……等,皆是鬼神冒名化現之法也」,又說:「虹霓之身則是七彩或五色之身,非是佛身也。佛之報身皆是金光明身,非是七彩之身也。余依自己之證量而觀,即知虹光之身乃是鬼神妄想所樂之光也。」不知道正否?答:經云: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使人真偽莫辯,而隨其說,造大妄語,誹謗十方!今摘網路中討論的部分來分辨真偽善知識。佛在經中對色光與本性的解釋:「善男子,譬如清凈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自然本智能顯色光,譬如清凈摩尼寶珠,映於五色,隨方各現"即禪宗說的胡來胡現,漢來漢現。物來即現,物去不留!若見此而實有五色和金光等均是外道見地。本性卻無礙五色和金光,互不染著,是為正見!外道將光執為實有,台灣居士雖破密同時,也現出了自己執金光的邪見!「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五色」應在台灣居士的見解上可以為「諸愚痴者,見彼摩尼,實有金光」!問: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若色見我,音聲求我,即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金剛經中,「如來」乃佛之清凈法身,當知無形無相,不可音聲色相求見。但報身佛自有其廣大莊嚴之有形色身,可與色究竟天宮求見呀?答:一邊說諸相非相,一邊說報身是金色。此為二,還是一?若說二,即佛說不二法門是何?若說一,諸相非相只有金色,即非理。"諸相"者,一切色也!什麼叫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諸相是一切色法,不住一切相即見如來。即見法身,法身之外還有報身嗎?無有。三身一體也!那麼見一切色而能不住一切色者,是見什麼身?是直見三身也!見法身即見報化,豈有見法身不知報化之理,若不明,則與本自圓滿相違。若說報身是金色,那麼見報身是不是見如來呢?邪說之輩豈能自圓其說?18.假悟症況之分析問:台灣居士在書中給弟子引用楞伽經一段「種種色身,威儀進止;譬如死屍,咒力故行;亦如木人因機(機關)運動。若能於此,善知其相,是名人無我智。」依此印為悟,是正確嗎?答:用「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咒機發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無我智」以此給弟子印證。斷章取義。不知佛陀是告訴我們如何觀法,而忽略了前面的「如河流、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剎那展轉壞。躁動如猿猴。樂不凈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無始虛偽習氣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此即無所住著,也是緣起性空。見性人會自動啟現萬法的生生滅滅,無所住著,無所造作,自在縱橫,還能直透其性,當下寂滅。(未見性人就用意起觀,有所造作的相似修。)而其居士把境界與覺受空當成證悟,修持過程中,我有很多道友經歷了如死屍一樣感受,只了了清楚,好似自己是空殼子,做事應物一樣可以,看一切如夢一樣。極象悟了,但根本不是,相似相似易混淆。19.阿賴耶並非究竟問:台灣居士宣傳見阿賴耶識即是聖人,用妄心見到真心,並和合運作以為證悟,如此正否?答:經云:「顯示阿賴耶,殊勝之藏識,離於能所取,我說為真如。」意為人人都有八識,此殊勝藏識,離於能所取著的話,佛說為真如!話又說回來,不能離於能所,有所取著,即還是八識,還有我執,即不能稱真如!蕭的見解是用妄心來見所謂的"真心",正是一種境界空,哪有離於能所的呢?20.真假見性的分析問:居士還在書中說「如是斷我執之事實,皆須於悟後之歷緣對境修習止觀—於往世悟後修、或此世悟後修——方能斷之。而此止觀所修者,皆是觀察自身自心之虛妄,而作意除斷之。」正確嗎?答:「如是斷我執之事實,皆須於悟後之歷緣對境修習止觀——」是未悟前方做的工夫,見性後就自然起現止觀雙運,怎麼會還要用意呢?這正說明他尚未見性,才會露出馬腳。有時候,台灣居士因為聞過經典,說得也符合經典,可惜言多必失,自以為證悟了。不知道自己正在禪宗所說的鬼窟里作活計。如禪宗見性後,粗大五毒一時頓斷,其後無修而修,已入無為之境,三藏十二部瞭然於胸,只在無所造作,任運自成中。只有散亂不散亂之別,沒有作意除斷的。任其自顯自解脫,到此,無見之見方是真見,無修而修方是真修。六祖說:「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磐,亦不立解脫知見。無一法可得,方能建立萬法。若解此意,亦名佛身,亦名菩提涅磐,亦名解脫知見。見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來自由,無滯無礙。應用隨作,應語隨答。普見化身,不離自性,即得自在神通,遊戲三昧,是名見性。」所以台灣居士的「如是斷我執之事實,皆須於悟後之歷緣對境修習止觀——」只是漸修比量道,因地造作行,根本不是頓教禪宗,也不是開悟。
--作者:凈光--時間:2007-3-1 18:58:40--21.祖師開示與妄悟胡語問:比如台灣有個居士在書中說「如是斷我執之事實,皆須於悟後之歷緣對境修習止觀——於往世悟後修、或此世悟後修——方能斷之。而此止觀所修者,皆是觀察自身自心之虛妄,而作意除斷之」。達摩祖師說"欲真會道,莫執一切法;息業養神,余習亦盡。自然明白,不假用功。"這兩個答案有什麼差別?答:而達摩祖師說"欲真會道,莫執一切法;息業養神,余習亦盡。自然明白,不假用功。"兩種悟道後的修行方法,祖師對呢?還是這個居士對呢?可能他認為自己所悟是禪宗之悟,但如此去覓無上菩提只會了不可得。因為作意斷除還是意識用事,豈能斷余習氣?引自宗鏡錄:古釋雲。能推者。即是妄心。皆有緣慮之用。亦得名心。然不是真心。妄心是真心上之影像。這個有所求,有所得,有所除,有所斷,有所觀,有所作等等,皆與禪宗和其他宗內中的無為法勝義諦相違!若當作見月之指,還可以暫作是說,也即未得見道!。若做真月論,做勝義見,即做勝解,大妄語也!22.對台灣居士的弟子所說的辨析1.)「莫以為禪定中之靈明覺覺便是赤裸!」論答:可從來不昧靈明覺覺!又何曾離開過呢。2.)「有生滅的便不是道!」論答:有生滅的也是道,其性本空,當體即道!3.)「真悟不是悟無心,而是悟真心!」論答:這句就可以知道你的真心與禪宗的無心是天地之別了。祖師說:此心即無心之心,離一切相,眾生諸佛更無差別;但能無心,便是究竟。學道人若不直下無心,累劫修行終不成道。4.)「『自然寂滅習氣』——師兄有何依據?是依照經典,還是師兄你自己的證量呢?」論答:本不想多說,因為說太多對台灣居士等弟子都無有意義。因傲慢執著於台灣居士的見解。但為了讓其他道友看清台灣居士等的以文字遊戲詆毀禪宗,以未見性故,用凡智充聖言,所以稍引證經典。*一種平懷泯然自盡。*體無去住任性合道(注:任性乃隨順也,是自然寂滅)*最上乘論:十方諸佛悟達法性。皆自然照燎於心源。*血脈論:但得見性,淫慾本來空寂,自爾斷除。*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注:若作意即是有住,焉能是真心?)上面等等均已講明道的自然寂滅的無為妙用!23.任運當由本智行問:你的文章中的任運也是作意的,本智是不需要任運的,所以你的也是造作?答:任運之道,非小智可以測度。任運二字亦是假名。先須善知識指示心體,而後自然明了任運之意,如經中的隨緣,隨順覺性,任性合道,無所住等等,字不同意義同。外道不能理解而覺得是多種意思。將心任運亦是大錯,用妄心用心故,同於自然外道。本智是不需要以心任運,但能自然具足任運之功。所謂順乎道性,自然解脫。24.安立深禪無所住問:藏密中多有那些"活佛",吃肉、行淫,還不知羞恥地說,他們是在修某種"大法"!他們是不是應了《楞嚴經》授記的魔境呢?答:《楞嚴經》所出境界,在漸次修行中都會經歷,但不執即無過,若做聖解,即受群邪。哦!好象台灣居士的書中多安立誰見道了,誰見佛性了,誰證什麼什麼預流了,這算不算聖解呢?禪宗一法不立,連一悟字都不許,焉能滯於境界?焉能聖解?因為無所住故!25.諸菩薩悟後境界問:大迦葉尊者究竟已悟未悟?地藏王菩薩、大精進菩薩、大慧菩薩、龍樹菩薩、達摩乃至六祖…等人究竟已悟未悟?若已悟,云何未成佛?若未悟,云何卻已親證實相心,所說實相心完全同佛所說?而猶未成佛?答:經上可說得再明白不過了:「諸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有差別這三個字看得清吧!所以永嘉禪師說:「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26.如來藏性如何識問:如果不知道不理解如來藏之心體性和藏性的話,要理解它是很困難的。答:將心理解亦是妄見。經云:「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磐!」如來藏名亦是假名,實際心行,念念不住,實無所得。若安立知解之見,則是我見,與「三心不可得」背道而馳!27.佛經文字之般若問:如果以文字相論,則佛說法中,佛經中處處皆言般若,又該如何?答:文字般若是為應機所說,是不得已之說,若明此義,佛經猶是閑文字!眾生有種種執心,故有種種法生,執心即脫,法即自滅。如病人吃藥,病去還吃藥嗎?28.知見無見與「不」知問:如何才是知見無見?如何又是知見「不」知?答:如其念起,自然寂滅,念念無縛,念念自解,如同蛇結,自然解開。心心不住,無所粘著,歸於寂滅,任其去來!知見「不」知應該說成見而無見。見之當下,已成過去心,還留住否?故而見見寂滅!若透脫自在,當下即直透其性,當下寂滅,而不留寂滅之相。29.真心理解之境界問:我的真心與這裡的無心有什麼區別?答:你所認為的「真心」是有為法中造作而修的方法,尚未入門。而禪宗所說的無心也即是真心,是無所依,無所住,無所求,無所得,無開始此,無結束彼,無為而作之道!祖師說:「有作有求非解脫,無作無求是工夫。」又云:「法身體性不勞看,看則住心便作意,作意還同妄想團。」30.即理即行真實修問:無住之心者,乃真心第八識也,是本來無主,永遠無住!答:說得須心行得,若念念作意,本性雖本來無住,而被你的造作反而滯留,談何無住?談何自在?所謂即理即行,佛經說理豈是讓你們只增加知識與知見的?若佛說理,你能隨而起行,當下之時,即事即理即心行,而立得「心解脫」。
--作者:凈光--時間:2007-3-1 18:59:09--31.理證尤隔一重天問:若習氣自然斷滅,為何眾生會顛倒妄想不已呢?為何眾生會執著呢?如果是自然寂滅,那麼眾生還要學佛修行幹什麼?佛陀又何必來勸導我們呢?答:眾生念念執著造作自縛,故礙於自然妙用,而不能自然起現。因為以自我為中心,所以自縛其心,而不自在。無始以來眾生俱生執為真實之我,而從沒有展現妙用之智,所以佛讓我們修行來明白無我真諦,徹底揭開自己無始疑惑,而自然起現智慧之用。32.自性與法身之問答1)請問:六祖大師所說、禪宗所證的自性,是不是第八識?答:宗下一法不立,焉住著八識之妄見?——(提婆注釋:八識猶是假安立,為說明眾生自識熏業的過程,若能明了八識所依的仍是一心自性,那執著於八識境相,怎能見性?)2)請問:太虛大師認為六祖大師所說的自性是第八識,是不是?答:太虛大師說什麼都是他的見解,小魔胸中無留滯此事!3)請問:禪宗所證的自性是不是法身?答:呵呵!剛才還已說,法身尚不可得,如何存乎法身見在?次第修證有迷有悟。祖師禪中無迷無悟。所以經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祖師說:雖得清凈,而不住清凈相,是名真清凈!4)請問:法身是不是如來藏?答:如來藏說亦是空谷回音,不因說如來藏名相證悟,不因不說者不證!5)請問:禪宗所證的自性是不是如來藏?答:饒爾切入如來藏性,如有所得心,執如來藏見心,亦不出鬼窟,猶是計執如來藏外道!若計執如來藏,即離如來藏性,是名計執如來藏外道!如來藏性,因無所得故,是名如來藏性!6)請問:永明延壽大師是不是說如來藏就是第八識?答:永明延壽大師說什麼不論他。他是他的,你是你的!33.中道無住之真諦問:有人認為佛性和妄念和合運作,是真如。好象是「色即是空」之理,請問有什麼不同?答:在外道和內道覺受中,境界中有妄念顯現好象無二無別!也能附應經典。但對於「色不異空」「心無掛礙」卻就難以透過了。如其見物當下不能直透其性。而只見其相,以相與空混合,混雜成一。這正是外道的落處,智慧人無論見相還是見空,只見其性。見相即見性,見空亦見性,此二不混雜,若做混雜見,是乃境界空。中道者,不住有,不住無,不住即有即無,不住非有非無,假名中道!雖不住卻無礙萬法顯現,此為正見!有一等人聞說中道,即認有無俱存並是中道,是錯解也!人能所不亡,妄言所知是真如,能知是妄,二皆和合,是中道。也是不了本心!——(提婆注釋:中道於起滅間見恆常,於恆常性見妙用。有無無掛礙,得失具安然。平等一切處,菩提自如如。)34.道可道而非修道問:如何說道不假修證?答:師曰:「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且隨方解縛,假名三昧。」若能解開心結,即知本自三身具足真義!悟了本心,即知「道」本不是修來的。——(提婆注釋:我等皆因見思惑而生煩惱,自認有我,愛惡取捨,立有無生死之對立。妄心起妄念,造業輪迴,無止歇。但能剎那狂心歇息,頓見本心,無生無滅,無垢無凈,無動無靜,能起菩薩之妙用,能覺萬法之自如。空性覺明,瞭然無憂。)35.何人真能解煩惱問:煩惱為什麼是菩提?答:若明本心,一切行中煩惱當下自然瓦解,不假造作對待,所以有智慧的人說煩惱越大,智慧越大。此乃解脫之自然妙力。「嗔怒當下即解脫,貪慾顯現無礙性,無明赤裸自解縛,善惡無拘自在行!」達摩大師血脈論曰:「但得見性,淫慾本來空寂,自爾斷除,亦不樂著,縱有餘習,不能為害。何以故?性本清凈故。雖處在五蘊色身中,其性本來清凈,染污不得!」達磨大師悟性論:「眼見色時,不染於色;耳聞聲時,不染於聲;皆解脫也。眼不著色,眼為禪門;耳不著聲,耳為禪門。總而言,見色有見色性,不著常解脫;見色相者常系縛。不為煩惱所系縛者,即名解脫,更無別解脫。善觀色者,色不生心,心不生色,即色與心俱清凈。」36.切莫貪圖小境界問:若得個赤裸境界,但一切行中不自在,是什麼原因?答:有人自以為悟,但悟後搞出許多有所造作的功用行,這種悟在禪宗里是錯悟或是所悟不真,不透。所以疑惑未除,要不斷做有功用的功夫,才能維持他的有生滅的體驗。有人偶爾現起一次赤裸裸明朗朗體驗,就印為開悟,卻不知只是開了一點知見而已,仍是有生滅的覺受。第二剎那又住於體驗上,成為死水,落清凈的禪天境界!真悟之道是自然流動,不須改造。不作意用心,也不作意無心,自然無心。念念自然不住,而不須作意不住。到此之人只有任運無為,若違其,作有功用之行,即與道乖,自障身心,大於須彌,渾身氣脈處處受阻,到此即可入魔也可成佛!除此放舍無可修。事上磨練自心體。以上為因地法行。——(提婆注釋:道體流通,自他不二,若有差別,即是系縛。住空住有,皆是造作用意,若有一法可得,一境界可守,即不流通,是修行病,知見未盡。)37.說本智即非本智問:為何有人悟了自然本智,還造作對治煩惱呢?答:自然本智不須造作對治,於本心中自然解脫無礙。自然全體畢現。瞎漢即用有功用行來對治,此為不了本心。若本性中不能自然解脫煩惱,還用意識心造作對待,所見本性即非真心。若不能本智中自然任運,即不能座上座下無分別!——(提婆注釋:但凡作意修為,終將壞滅。至道無為,豈能以有為法而得之?)38.息業養神真功夫問:達摩祖師說:「欲真會道,莫執一切法;息業養神,余習亦盡。自然明白,不假用功。」末學愚鈍,不知何為「息業養神」,請教?答:本人淺慧,不敢解全貌,現試答一二。「息業養神」,息者"不造作"之意,不是外道認為的作意觀空,祖師說:將心無心卻成有,默契而已。不是作意的息。養神是指:「無散亂於正念」,不是外道認為的執我養神鍊氣。「息業養神」是說:無所造作的自然寂滅一切業習,在無散正念中任運無為。39.修行人必知正念問:何為正念?如何是無散正念?答:無覺無照,自然覺照,能執所執,同時泯滅,一切覺性,任運不住,隨染隨凈,心無掛礙,念念無縛,自然解脫……正念者於本體不動如山,毫不走著,是為不散!念念無染,念念無住,一切行中,任運騰騰!——(提婆注釋:譬如小孩團泥成人,自以為樂,執著其上,若經他人壞其泥人,苦惱無休止。待其長大,甚覺幼時無知。我等念佛持咒本為消除貪嗔痴而設方便,若執迷其上,縱能飛天入地,然覺照不去,八識難除,何以成佛?只能是念力成就,縱千萬劫難明本心。)祖師法語說「問:云何是正念?答:正念者,唯念菩提。問:菩提可得否?答:菩提不可得。問:既不可得,云何唯念菩提?答:只如菩提,假立名字,實不可得,亦無前後得者;為不可得故,即無有念,只個無念,是名真念。菩提無所念,無所念者,即一切處無心,是無所念;只如上說如許種無念者,皆是隨事方便,假立名字,皆同一體,無二無別;但知一切處無心,即是無念也。得無念時,自然解脫。」40.未悟者如何安心問:將心安住於菩提即是無散正念,若未證菩提是否即無正念?未證菩提時應將心安住何處?答:安住於無所安住處!若未認識既無正念。但自心無所依沽處,即離戲論。未證菩提時任安住何處都是方便法、造作法。
--作者:凈光--時間:2007-3-1 18:59:39--41.未悟修證大秘密問:了知即是有念,即是有住,即是有所得。未證菩提時,如何才能做到無念,無住,無所得?答:不錯,若有""之分別,即是住著,一絲一毫,佛亦不許。所謂覺性,乃自然覺照,非意識造作之照。認識本體,即向上一路,自己通達,自然知道如何做到無念,無住,無所得,這些不是作意按書行,而是本體即是如此展現!"如人飲水,冷暖自知"。42.莫因文字而無縛問:末學認為要做到無念無住必會落入無想。若言將念遣之又遣即是無念無住,則落入意識。若言不分別不執著善惡美醜之念即是無念無住無所得,則仍落意識心中。是否?答:你如此認為實是大錯,無念無住是六祖及達磨祖師等說,非凡夫說,金剛經也如是說,莫非你的智慧高過佛和祖師?如此說當有謗法之嫌。不錯,將念遣之又遣,是意識。"祖師曾說:將心無心卻成有,默契而已!"無念無住無心亦是假名。道本無念無住無心。43.真境難得文字說問:到底如何才能做到無念,無住,無所得?答:待斷諸疑網,遍觀不得,一悟透底,自然現起無念無住無所得!44.無念的真正含義問:什麼叫無念?答:無念者並不是沒有任何念頭,而是沒有妄念,造作心產生的念頭是為妄念。無所造作雖現念頭卻自然無染本心,自然於中解脫,而歸於本凈!也名無住,也名無相!——(提婆注釋:妄念即是見異思遷、逐物意移、浮想聯翩、患得患失、愛惡取捨、作意分別等貪嗔痴慢疑。但凡有佛魔、垢凈、是非、對錯等二邊見,皆是妄念。)45.何為真正的入魔問:何謂入魔?答:有執即魔,無執無魔!但自離一切相,見魔亦不為魔。如不離相,縱念經誦咒亦是魔行。——(提婆注釋:比如念佛者看不起修密宗者,學佛的看不起不學佛的,念了幾本經書的看不起剛學佛法的,自以為是的,疑慮重重的,貪圖境界的,患得患失的,追求秘訣的,希冀長生的,想有神通的,甚至有覺有照也是執著。任何分別都是執著。)46.真心妄心善能知問:真心是永遠不照不覺,而妄心則是有覺有觀!答:如真心是永遠不照不覺,就有斷滅過失,意識迷時是妄心,悟時轉依成智,故是自然覺照。金剛經六祖口訣:「佛說無為法者。卻是無住。無住即是無相。無相即無起。無起即無滅。蕩然空寂。照用齊皎。鑒覺無礙。乃真是解脫佛性。佛即是覺。覺即是觀照。觀照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般若波羅蜜多。」壇經云:「自心地上,覺性如來,放大光明,外照六門清凈,能破六欲諸天。自性內照,三毒即除,地獄等罪,一時消滅,內外明徹,不異西方。」47.破說正念之妄執問:如此說來正念也是妄心的體性,談不上真心!妄心可以觀行真心,這隻有開悟的人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嗎?答:上面已經說了,如果還是用妄心來觀行真心,這正是錯認定盤子星,即是妄心,怎可以觀到真心?這還是未悟時作的有為功行,認此為開悟,覓無上菩提了不可得!48.透析無念的真諦問:所以真正無念的是這個真心,您活在當下,這妄心哪會無念,不是沒有語言文字,就叫作無念,再說好了,無念修成要作什麼呢?無念,是根本沒有念頭,這樣您還分別識取這一切嗎?這樣無念宛如無情,要這妄想的無念做什麼!不要因為經典上分說無念,就去湊合個無念,這妄心時時刻刻在,哪裡會無念!意根,意識,這六七二識在運作,哪裡無念!答:這句完全暴露了,把無念看成沒有念頭了。大智慧的人有念也是無念,沒有念頭也是無念。無念的真正含義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無念即無心,無心即無相。達摩祖師曰:「而我無心,心不同木石。何以故?譬如天鼓,雖復無心,自然出種種妙法教化眾生。又如如意珠,雖復無心,自然能作種種變現,而我無心,亦復如是,雖復無心,善能覺了諸法實相,具真般若,三身自在應用無妨,故寶積經云:(以無心意而現行。)豈同石木乎?夫無心者即真心也,真心者即無心也。」又云:「只是見聞覺知,即是無心。何處更離見聞覺知,別有無心?我今恐汝不解,一一為汝解說,令汝得悟真理。假如見終日見,由為無見,見亦無心。聞終日聞,由為無聞,聞亦無心。覺終日覺,由為無覺,覺亦無心。知終日知,由為無知,知亦無心。終日造作,作亦無作,作亦無心。故云:(見聞覺知,總是無心。)」六祖說:「智慧觀照,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名無念?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凈本心,使六識出六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若百物不思,當令念絕,即是法縛,即名邊見。」49.真妄妙慧自然解問:所謂的真心有妄心說,用妄心能看到真心?答:以心觀心,還在因地方便中,以此做悟定愚痴!既說見真心,何說還有妄?若真顯真心,自然現妙慧。妄念現解脫,自然不住留。隨染自能凈,何須作意覺。言說似相同,顯現總有別,莫草胡過去,也莫早決證。若不信我言,誤導千萬年!50.直心解脫光明藏問:心如何解脫?哪一個心解脫?是您現在這個心解脫嗎?答:符合道即解脫!無執之心,即本解脫!時時當下任運騰騰,自然解脫!——(提婆注釋:系縛本是自心自縛,本來空明寂寂,常顯萬法之妙用,只要不被法所迷轉,就是活脫脫自如本性,哪用什麼方法來證得!)
--作者:凈光--時間:2007-3-1 19:00:35--51.自在無縛光明藏問:一切處如何自在?為何自在?答:先識本心,即知心無掛礙,一切行中自在。因知本自無縛故,所以無有束縛的自在也!52.妙有本具光明藏問:哪裡有什麼是妙有?一切都是妙有嗎?為何是妙有?答:因無縛,即心清凈,看一切儘是清凈地!因心開故,心體無相光明十方通徹,舉手投足無非妙有!心體本自具足心光,如垢盡自顯,故強雲妙有!(提婆注釋:我們每時每刻都是無中剎那起妙有,妙有剎那歸空無。只不過剎剎那那,記憶欺騙了自己,妄心認為有個我在作用生滅。)53.真如自現光明藏問:證悟的人為何需要斷我執,真如才會自現?這真如又如何自現?答:因無始以來執我與我所,我執不斷,如空中烏雲遮住太陽。百千法門能顯真如。若能直下無心,真如自現!54.《心經》解脫之妙悟問:心經為何說即是,又為何說不異?(色即是空,色不異空)答:心經所說色不異空……非有人說的妄與佛性並行的。修外道也能顯現一切境界如夢如幻,於境中顯妄念,若認此為實累劫不見道!不異者色空互不為礙也!如虛空顯雲霧卻無礙於虛空,雲霧體性亦不實,智者見虛空與雲霧等無差別。玄奘法師說:「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說一千道一萬都是廢話!因為只有心解脫的才知道!——(提婆注釋:五行四大本就各歸其位,互相不為影響,否則世界豈不亂了套?所以本就無縛,何用解脫?)55.金礦尚非是純金問:一個禪宗頓門的說:小孩子三歲前沒有執著,所以本來是佛。這種說法正確嗎?答:如果未執著前就是佛的話,那就有佛還成為眾生的過失。人每一世死亡一次,會洗刷掉今世的所有業,但俱生我執(又叫無始無明)不能寂滅,所以說聖凡佛性雖同,但還是有金與金礦的差別。這種說法如果是應機而說則沒有關係,如果是作為見解宣傳的話,就有過失。56.未見性者被法縛問:如果思維認定即心即佛,這樣是不是就可以了呢?答:不可以。只能算知見而已。即心即佛隨機安立,若做知見,即被法縛,故馬祖又說非心非佛破之。不見性人安立「即心即佛」也是錯,安立「非心非佛」也是錯。57.偶得境界途尚遠問:有人說處處是道,清凈也是,不清凈也是,如何判別?答:若離一切相,必然清凈自得,六祖悟道時說:何期自性本來清凈。但修行的人偶有清凈覺受未必是悟道,所以差別很大的。如果連清凈的體會都沒有的人說自己處處是道,則不過自誤誤人而已。58.善深思維不同道問:你說的「自然不住留,隨染自能凈」與神秀的「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豈不一樣嗎?答:神秀的漸次是在相似道上,保凈的工夫,屬造作而行。自然解脫則是無所造作的智慧用。如六祖說:「但於自心常起正見,煩惱塵勞常不能染,即是見性。」又說:「只此不污染,諸佛之所護念」。三祖說:「莫逐有緣,勿住空忍,一種平懷,泯然自盡。」永嘉禪師說:「但自懷中解垢衣,誰能向外誇精進。」59.看書打坐善自然問:如果讓人一開始就不看書,不打坐,說看書是知見,打坐容易有境界,此說應理嗎?答:看書可以開悟,但不要執著於書上的方便知解,如變為知識,則成知見,仍是意識測度。至於打坐,悟不在坐,亦不在不坐,但做方便,不執無過。打坐中的境界對於悟道的人何礙?死亡時候的幻境你躲得了嗎?但見一切色而離一切相,即是智慧。如果有障礙的話,暫時不坐也可以。60.真實開悟應善知問:思維上理解了算不算開悟?答:不算。只能算知見。但自心中無有疑惑,冰釋瓦解,無所用心處,自然快樂無憂!61.自然「承當」何須知見問:有些人用思維肯定自己的境界就是承當,你認為什麼是承當呢?答:承當在禪宗里應該是心已安後,隨順合道,逍遙自得,順性自然而應用無礙名為承當。如果一個境界用意識心肯定,就變為知見了,現今了了靈知的境界,用意識心自肯的不在少數。但不做聖解即善也。62.佛道之別善思維問:佛家的自然與道家的道法自然一樣嗎?答:佛家先須見性,後乃隨順覺性而自然。道家先生滅法中自然。故屬造作自然。道家一生萬法,再萬法歸一,只是一個生滅的過程而已,在佛家只是緣起。佛家無論一生萬法,還是萬法歸一,直見萬法之性,歸一也直見一之性。道家是虛空生萬物,萬物歸虛空。佛家任你生還是滅,萬法時見萬法之性,歸虛空時仍見空相之性。所以稱不二。所以禪宗里有參「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的話頭。愚人見色住色,聽聞空見,即拒有緣,不知見色明色性,不住常解脫。一種人拒絕空相,認為落空,不知道菩薩見空,直見其性,不住空相。所以對於智慧的人來說,任見何相只見其性。63.莫以空說行放縱問:放縱與任運是不是一樣的呢?答:祖師說:「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無記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惡。若擬修無作法,先須見性,然後息緣慮。若不見性得成佛道,無有是處。有人撥無因果,熾然作惡業,妄言本空,作惡無過」,放縱者隨業漂流,以意識造作放逸自然,此墮順世外道的見解。遇緣而逐,緣去不能寂,然後安立自己順其自然,隨了自己造作而去了。任運者於第一義自然不動,遇緣即施,緣去寂滅,自然轉去,名為真任運也!64.萬里無雲萬里天問:認識靈靈覺知是不是見性?如何才能算菩薩呢?答:唯不徹者多把它孕在心中,醞來醞去,久久不去。豈不知此正是大陷坑,急走過方才另一翻天地。祖師雲「任你碧潭清似鏡,終教明月下來難!」此地不可住,彼地也不可住,只待無地可住,無道可達,名為見道。所謂三心不可得,道須通流,應無所住,如日處虛空等等比喻。菩薩者無地可住,無道可修,無地道可登,名為真地道,是名菩薩!若有地可住,有地可登,住心生已,更尋佛地,此人心未安也!65.頓悟法門光明藏問:禪宗的無見之見,無修而修是如何行持的呢?什麼是頓悟法門呢?答:祖曰:「夫百千法門,同歸方寸,河沙妙德,總在心源。一切戒門、定門、慧門、神通變化,悉自具足,不離汝心。一切煩惱業障,本來空寂。一切因果,皆如夢幻。無三界可出,無菩提可求。人與非人,性相平等。大道虛曠,絕思絕慮。如是之法,汝今已得,更無闕少,與佛何殊?更無別法,汝但任心自在,莫作觀行,亦莫澄心,莫起貪嗔,莫懷愁慮,蕩蕩無礙,任意縱橫,不作諸善,不作諸惡,行住坐卧,觸目遇緣,總是佛之妙用。快樂無憂,故名為佛。」

推薦閱讀:

元神和識神的關係?
念佛應該念哪位佛的佛號?或者是念哪部經?
我師父說丨仇恨會把一個人心越堵越小
為什麼念佛還是會想要談戀愛?

TAG:佛教 | 列印 | 主題 | 華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