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古代描寫三伏天的「熱」詩
06-19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唐·杜甫)
七月六日苦炎蒸,對食暫餐還不能。
常愁夜來皆是蠍,況乃秋後轉多蠅。
束帶發狂欲大叫,簿書何急來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安得赤腳踏層冰。
《早秋苦熱堆案相仍》是杜甫詩作中一首相當粗糙的作品。然而,現代學者卻認為這首詩代表杜詩風格多樣,其後更成為西方最廣為人知的作品之一。至德二載(757),房琯兵敗,杜甫為房辯解,於乾元元年(758)被貶為華州司功參軍。這首詩寫的是炎炎夏日作者不堪其苦的感受。據這首詩記述,杜甫在華州的生活艱苦,七月的天氣悶熱得令人沒有食慾,夜裡的蠍、秋後的蠅和煩瑣的文書工作令身穿官服的詩人愁眉不展。詩作掙脫了聲律常規,開頭就連用四個仄字,在第三、四、七、八句皆用拗語,大拗大救,「束帶發狂」情態躍然紙上。
推薦閱讀:
※古代文學知識集錦(3)
※(1 條消息)古代人不知道細菌的時候是怎麼理解「食物變質」現象的本質的呢?
※以古代人平均壽命短證明中醫無效可以嗎?
※「朝廷雖在,天下已亡」——中國古代最亂的亂世
※中國古代相法秘技:識人五法歌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