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太極拳論》精解

其實我下工夫修鍊太極拳並非很早,應該是在1988年結識了王輝璞先生之後。雖然我早在1975年,就在北京東單體育場跟人家學過楊家太極拳,但一直也沒下過真功夫。那時候注重的是實戰,每天練的就是八卦、形意和拳擊,後來有了散打,當時叫武術散手,都是些業餘隊員,我就經常跟他們比劃,當然是各有勝負,因此也結交了很多朋友。他們和我一樣,都認為:太極拳是養生的功夫,跟搏擊沒有太大的關係。真正喜歡上太極拳,是l989年在丹東拍片的時候,輝璞先生覺得我辛苦,就單獨請我去他家吃飯。聽了輝璞先生講他如何有病、如何學拳、如何拜師,講王茂齋、楊禹廷如何不戰而屈人之兵。王先生還讓我看了他珍藏的太極拳譜和張三丰的自畫像,使我對太極拳理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場我就拜王先生為師了,從此迷戀上太極拳學而不能自拔。 歷史上有關太極拳的文獻資料極為豐富,其理論水平已經上升到了哲學的高度。因為是文人練拳、傳拳、研究拳,所以才留下了如此多的文字。可以說:如果沒有太極拳的理論體系,中國武術就不能稱為是一門學問。而在這麼多的太極拳譜、太極拳論中應該首推王宗岳的拳論,雖然武、楊、吳三家拳法在架勢上有一定的差異,但在拳意上都尊崇王宗岳的「虛靈頂勁,氣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隱忽現」、「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之太極竅要。 據前輩云:武澄清於1852年得到原本時,譜中並無「太極拳」的字樣,太極拳論是武李兩家後加上去的。而家師常春先生和譚長科師叔各自收藏的——閆志高先師從永年帶來的拳譜,也與吳文翰師叔等名家的著作中所用的版本不同。另一位老師輝璞先生在1989年給我看過的一本太極拳古譜,則又與武家「老三本」和楊家老譜有很大的差異。這是中國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是好事,我本人對王宗岳拳論的詮釋也是一家之言,僅供參考而已。 原文:太極者,本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 這是太極拳的本體,也是道之本體。無極相當於佛學中的阿賴耶識,是宇宙萬物的本源。而太極則相當於內丹學中的玄關,玄關一開,則知天地人的本來面目。我老師輝璞先生的注釋是:「既是統一體(無極)分成互相對立的兩個方面(陰陽、太極。亦即太極,陰陽也;陰陽,太極也;太極者陰陽之母也)。」似乎也有道理。王宗岳先生在這裡說的是虛實變換的陰陽之母,並非是丹道學中的無極而太極。 不過l992年,我在黃山得到高人的指點:修鍊太極者,也必須懂得呂洞賓所說的「兩個天地,四個陰陽」,只有人身的小陰陽與宇宙的大陰陽相互交換、相互融合,才能修鍊成天人合一的上乘功夫。而如何使同類陰陽融合,則是太極內功的不傳之秘。只有攝取虛空中的真陽,才能獲得養生禦敵的能量。 愛因斯坦的學說值得我們思考:「所有物質都是等待釋放的能量,所有能量都是已經釋放了的物質。」人的肉體本身就是一種物質,更是一種「等待釋放的能量」。儲存並提升這中能量才是太極拳修鍊的根本。 2010年1月3日,與我相交八年的譚長科師叔在睡夢中駕鶴西去了,在此之前並無病症顯現。能在當代社會中健康的生活,並可無疾而終則是常人夢寐以求的,譚師叔應該是修鍊太極拳的成就者。記得是2002年,閆志高師爺誕辰紀念日的那一天,家師常春先生把我介紹給譚師叔時說:我歲數大了,不能來小河沿了,你就帶著張方玩吧。」於是譚師叔領我認識了很多前輩,包括後來的吳本萍師傅。譚長科師叔還讓我抄錄了他珍藏的拳譜,使我受益匪淺。 原文: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 「觀耄耋能御眾之形,快何能為?」這一句透射出了文人武學的局限性,所以輝璞先師的解釋是:「太極拳之巧妙,全以拳理來戰勝對方,而不在於手快力大。」其實真正決定實戰搏擊勝負的還是力量和速度,尤其是那種下手不容情的性命相搏。不可否認的是:經過長期太極拳修鍊的耄耋有可能御眾或戰勝青壯,但必須是在雙方搭手的狀態下;即使是這樣,也只能借勁將對方發出或摔倒。如果太極耄耋與會武功的青壯年放手一搏,則必敗無疑!不信?那就試一試吧。 太極拳也並非不練習力量和速度,僅我修鍊過的太極內功就有神佑通備、太極樁、太極大桿、太極硃砂掌和九宮圈等,而真打實做的爛採花,則要求能在斗室里瞬間轉換,沒有速度能行嗎?我那時追求的是能在三分之一秒發出震透對方內髒的松彈勁。 至於「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則是王宗岳先師對於武學最高境界的憧憬,自古以來誰又能真的「所向無敵」?所以我說:太極拳是文人武學,因為有太多想像的浪漫色彩。因此我推測太極拳應該出現在明代禁武時期,當時中國的城市文化已經初現端倪,儘管那時還不叫太極拳,但顯然已經獲得了主流社會的認可:用相對文明的推手切磋取代民間擂台的血腥比武。所以這種靠發放定勝負的較量方式才得以在人文薈萃的城市和集鎮中傳承下來。 原文:立如枰准,活如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者,率者自為人制,雙重之病未悟耳。 輝璞先師的拳譜寫的是「立如平準」,因此他的詮釋道:身軀一站要像天平秤物一樣的準確。而姚繼祖先生認為「枰准」是一種博具,上下一體,旋轉自如,一動無有不動。 至於「偏沉則隨,雙重則滯」一句,一百年來爭議最多。先看看輝璞先生所藏的拳譜:「雙重為病失於填實,與沉不同也;雙浮為病,彌滿騰虛,與重不一也。」「雙輕不為病,天然輕靈,與浮不等也,半輕半重不為病,偏輕偏重為病。」還有很長的一段文字,都是談論「雙重」及「偏」與「隨」的關係。輝璞先師認為:「雙重之病,是指推手的雙方僵持不動的象徵,偏沉則隨是指一方能以放鬆即解決了矛盾。練太極拳最怕犯雙重之病,一有雙重則必與對方相抵抗,對方用力我也用力,發生丟頂,這樣就產生了力大勝力小的結果。」如果雙方的太極功力相差無幾,而又各不相讓,就最容易出現這種局面,我在小河沿那二十多年裡,就經常看到這種鬥雞似的推手。不過在太極拳的行功走架的過程中,只要能夠做到「形正氣順」,就基本不會出現「雙重」問題。 武澄清先師說得更為透徹:「偏沉則隨,雙重則滯。是比活似車輪而言,乃己之謂也。一邊沉則轉,兩邊重則滯,不使雙重,即不為人制矣,是言己之病也。硬則如此,軟則隨,隨則捨己從人,不致膠柱鼓瑟矣。」只有「練得純熟時,能引勁落空,合則出,則藝業成矣」。 原文: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先師輝璞先生認為:「要想除去雙重之病,首先應注意一招一式的陰陽的變化,其次要知道粘走的道理,隨時隨地均能粘走。所謂粘走,即是一個圓圈,以半個圈化開對方的勁叫做走化;同時,用那半個應含有粘勁,以便向對方加以還擊,這叫做粘放。」 在我拜訪過的高手中,有人根本就不用畫圈,就在接手的那個點上,化打合一,在瞬間把對方發放出去,這些高手應該達到了「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的境界。但竊以為:發放還不能成為太極拳的技擊目的,太極拳也必須要修鍊出一擊必殺的內力,才能稱之為武術。不過粘走還是不能丟,它是練習觸覺功夫的基礎。 原文:是為論,句句真切並無一字敷衍陪襯,非有夙慧者不能悟也。先師不肯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功夫耳。 這一段文字僅見於20世紀50年代李荃英抄錄的閆志高先師從永年帶來的l881年的線裝本,和譚長科師叔抄錄的閆志高遺著《太極拳釋論》一書中。而在家師輝璞先生所藏的太極拳古譜里,並未見到這段遺訓;即使是吳文翰和姚繼祖師叔的著作中,也未見這段文字,他們採用的也都是「老三本」。其中的玄妙,還有待專家考證。 夙慧者就是先天根器好的人,過去說:徒訪師三年,師選徒三年。太極拳和形意拳、八卦掌稍有不同之處,就是光靠下死功夫不行,學者的悟性非常關鍵,像楊澄甫的那些弟子,真正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只有鄭曼青,鄭先生就屬於「夙慧者」,他下的功夫未必就比其它師兄弟大,但鄭先生真的非常聰明,修鍊太極拳的根器萬里挑一。其實修鍊太極拳宜早不宜遲,並非像有些欺世盜名者所說:四五十歲的人聰明絕頂,一練就能出功夫。「人過四十不學藝」,我身邊的陳一鳴、王福亞和王傳友,他們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就到小河沿下工夫,才有了今天的成就,所以必須要在三十歲之前就修鍊太極拳,才有可能成為高手。 如果我們能夠淡泊名利,一心繼承和弘揚太極文化,就什麼紛爭都沒有了。《道德經》云:「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又云:「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居柔處弱才是正道,所以我決定:五十歲後,不再研習心意拳抖擻勁和各種搏擊功夫,不再與人交手,專心修鍊丹道和八卦。太極,探索長生久視的奧秘。點擊下面網頁更多太極拳教學視頻、演練視頻及太極理論知識延伸閱讀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626/11/7916197_220506093.shtml
推薦閱讀:

陳式太極拳傳承
太極及太極圖
太極雜說57
太極圖與韓國的國運
楊振鐸講解 楊式太極拳

TAG:太極拳 | 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