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陳政明寫意仕女人物
把中華民族的優秀遺產唐詩宋詞與傳統筆墨相結合,在詩畫合壁中反映對傳統水墨的理解和認識,體現畫家的素質、學養與品操,應當是陳政明人物畫一個顯著的特點。這裡需要強調的是,這種傳統水墨與傳統文化的結合是典型文人畫的範疇,也是當代其它人物畫家所共有的特徵。如:上海的方增先、浙江的劉國輝等。陳政明與其不同的是,他不借用豐富傳統形式技巧挽回舊文人絕對書齋式古風古意的肯定,謀求那種循跡山林、寄生丘壑、官碌無庸者的孤寂逍遙性,而是直接或者間接從傳統審美中獲取經驗,作品大都攢攫古典仕女為塑造對象,用相應的水墨所規定的外形式和形式韻味,反映傳統民族心理在審美中的精神內涵,達到形式與內容的統一。他筆墨簡潔而明快,樸素而純雅,或清新,或豪邁;或洒脫,或雋永。他有著。駕馭筆墨夯實的能力,善於取點、線、面的有機穿插、騰挪、跌宕互構關係,注重黑與白、動與靜、形與神的相生相剋,在點、線、面的黑白色調中表達詩詞的格調和藝術的內涵。強調水墨意味而不脫離表達具像特徵,突出主觀性而不排除主觀依賴於詩詞文化內核的客觀存在性。他還藉助於工筆線描、花鳥寫意、山水皴法等姐妹藝術為輔助手段,豐富了作品的表現力,從而達到廣闊自由的創作空間選自李尚隱《浣溪紗》詞意的眾多才女彈琴拔樂、吹笛悠然的場面,那專註的姿態,倩靚的面容。鮮紅的口唇,豐腴的風韻,婀娜的形體,充滿情采,灑溢詩意。這既是對詞意的淋漓表達,同時也對美的嚮往與追求。《人約黃昏後》執扇半遮顏容的仕女形象,《暮春》芭蕉林中環境氛圍的營造,在賦於美的同時,一切皆靜中寓動,秀婉真摯,既無圖式直接感覺,也無故作輕佻之態,在典雅溫籍古詩古詞古意中,何嘗不透露出畫家的憧憬與灼熱情愫?
陳政明認為,中國幾千年的繪畫藝術精妙絕倫,令人嘆服,而西方繪畫技法中的透視、結構、色彩、光影的把握也有值得借鑒的地方。陳政明主張,對於西方技法的學習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有限度的吸收。通過兩者自然巧妙的揉和交融,在水墨光影的變化中創造一個地地道道的屬於中國畫的藝術世界。
陳政明的作品為我們表明了當代人物畫創作的態度,儘管他是中年畫家,在這年齡層上大都自覺或不自覺地接受了五十年代那種西方素描寫實的手法,形成難以更改的慣勢。而面對當代文化的新特徵,他摒棄了長期賴以生存的藝術語言慣勢,培植了一片傳統水墨與時代精神相結合的厚土,分明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當代人物畫走向的參照物。
陳政明,1941年生,廣東普寧人,擅長中國畫。1959年汕頭市師範學校畢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廣東美協中國畫藝術委員會副主任、汕頭畫院副院長,汕頭市美協主席,一級美術師。曾任第九、十屆全國美展及其它全國性展覽評委,曾獲首屆「黃胄美術獎」,為「百年中國畫展」入選畫家,為中國美協、中央電視台錄播「中國當代國畫四十家」之一。
推薦閱讀:
※描寫人物神態的句子
※哪個版本的《絕代雙驕》更經典?是林志穎版還是張衛健版?
※噶舉派代表人物
※我的一大家子
※你所知道的最酷的人是誰?為什麼覺得他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