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80後炒房客從15萬到1300萬(09.11.7)

今年10月底,姚天書決定在自己楊浦的家裡開一個小型的Party。在這之前,他剛剛把位於嘉定保利家園的100多平米的公寓房賣掉,買家出價120萬,而一年前他買下這個房子時僅花了約90萬。

  

這是今年他賣出的第2套房產,恰好趕在了自己28歲生日的時候。

  

「做完今年,我會休息一段時間。」81年生人的IT男姚天書臉上掛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誰也不會想到,這個還在辦公室裡面和同事背著主管玩遊戲的溫州小子,已經在上海房地產的漲價聲中翻滾出了自己的身價。

  

姚天書的開始似乎太過貧乏,「我03年畢業到的上海,手上有15萬買房款,標準就是夠自己住就行。」這筆錢來自於姚天書的父母,姚爸姚媽的想法,是讓不肯繼承家業的兒子在外面自己買一套房子,「他們怕我個兒小受欺負。」姚天書笑道。

  

小個兒姚天書卻偏喜歡大房子,他看中了閔行區錦繡江南二期的近百平公寓。除了父母給他買房的15萬,他又找朋友借了幾萬塊,5月份之前,他成為了這棟房子的正式主人。

  

下面發生的事情,卻超出他的想像力。

  

03年的非典肆虐初期,上海房市也被沖淡了吸引力,但是隨著非典的漸漸過去,房價開始回復活力。到了7月份,幾乎較之上半年上漲了50%!姚天書果斷行動——這一回,他又變成了「無房」一族,但這次懵懂的炒房經歷讓他迅速凈賺30萬元。

  

「腿發軟。」姚天書回憶起當年自己拿著銀行卡時的感受。

  

還掉原來房子的貸款,姚天書手上捏著近30萬的現金,而這段在上海的經歷,他甚至都不敢跟家裡人說,但就在這時,「炒房」二字已經開始吸引他。

  

「那時候心裡怯怯的,總感覺這錢來得太容易。」猶豫再三,姚天書發揮了溫州人謹慎小心的個性,他首先為自己找了一份工作。「那時候就感覺自己在賭博——要是輸了的話,我還能有個養活自己的地方。」彼時,老闆給他的薪資標準是3000元/月。

  

即使是去賭,姚天書也不想在一個地方押寶:父輩經商的經驗告訴他,分散投資就是分散風險。「和一個資深的房地產中介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告訴我上海的房價已經起來了,而且以後還會漲,我覺得不能等了。」

  

他在閘北區上海家園、徐匯區綠色新境各投資了兩套房產,都是小戶型。「小戶型總價低。那個時候貸款也好做。」姚天書請中介的朋友幫忙,辦了兩套低利率購房貸款,學起了上海人,做房東。「以租養房,等待合適的時機再出手。」

  

這樣的上海「房東」生涯到了07年暫且告一段落——姚天書終於等來了第二波漲價潮。他現在想起來,依然興奮不已。

  

「07年最難忘!連外環都漲了不少!」同樣在這一年被牽動的則是大批的溫州人進入上海樓市,溫州人炒樓潮被媒體大篇幅報道,上海樓市開始出現癲狂的跡象。

  

「我爸那一輩的人都坐不住了,你就想想吧!」姚天書的父親也從溫州風風火火「殺」到上海,卻發現在炒房方面只能做兒子的「學生」。

  

父子倆商量了一夜,最終決定由熟悉地形的姚天書做參謀,老爸出資提意見去「掃樓」。

  

以後的一段時間,姚家父子幾乎每天都要在開盤現場和中介店之間穿梭,兩人甚至連樓盤的外立面美不美觀都要激辯一番。

  

最終,姚天書和父親終於達成共識:「我家出錢投資了兩套房子,都是內環。我給選的。」事實證明,到了07年底房市退潮之前,姚父的兩套房子已經升值了至少30%。

  

這個時候,買還是賣?似乎成了很難以抉擇的問題,老小姚又開始了「腦力激蕩」。父親還想繼續捂一捂,但兒子心裡卻擔憂:要是出現拐點可怎麼辦呢?三下五除二,父子倆決定內環的房子暫時不賣。「結果我爸穩住了,而我把手頭的兩套中內環間的房子處理掉了。」這一「處理」可不簡單,由於地段好,又是基本沒有住過的新房,在房價已經將近有了50%的增幅時,小姚同學凈賺100萬左右,「有價有市總比有價無市的好。」姚天書認為。

  

這回,姚爸再也不想限制兒子了,甚至在他自己看來,辛苦大半輩子所經營的皮鞋原料加工也可以暫時停一停——按照他的意思,小姚同學可以做一個專職的「炒房客」。孰料,這遭到了兒子的堅決抵制。「炒房只是無意間闖進來的,我還想自己做點事情。」

  

「做事業就像『養孩子』,一點一點看著它長大有成就感,但是炒房……」81年出生的小姚似乎一時半會兒很難找到什麼詞來形容它的刺激和跌宕,「恩……就像『養大人』!」他漲紅了臉:「我這個年紀,應該多積累些工作經驗,炒房畢竟不算正當職業?」

  

但08年並沒有給姚天書「金盆洗手」的機會,金融危機影響了整個地球,大量出口型生產企業倒閉。父親的皮鞋原料加工也難以倖免,姚天書不得不連夜趕回家幫助父親打理殘局。

  

「那時我才發現房子的抗震能力,如果全部是現金或者股票,估計這會兒早完了。」不過壞事兒也來了,「父親從那以後『逼著』我炒房。」姚天書苦笑道。

  

加上父親的資金,小姚有了更多的資金投入房市。

  

「金融危機剛起來的時候,也打擊了房地產,所以我就趁著低價出手了。」

  

剩下的錢,他和父親一起,在上海的各個地區開始「抄底」,「大中小戶型都有,相對來說我更看好大戶型。」在樓市「混」的時間長了,小姚開始關注起需求轉移,他猜測,大戶型有可能會成為像他們家一樣的尋求資金避險的購買群消費主流,又一次現實證明,他是幸運的:父親在龍湖艷瀾山花500多萬買下了一棟聯排別墅,而今,網路上掛牌出售的二手龍湖聯排別墅多已將賣價提到700萬左右。

  

「我對上海的樓市有信心,但沒想到起來的這麼快!」事實上後面的情況,不僅是這父子兩,估計大部分中國人都沒想到。

  

政策靈活鬆弛,大量救市資金流入房市,09年4月份起,上海樓市恍惚又回到了07年。

  

「我感覺比07年更厲害!」小姚堅定地說。據他估計,除去自己住的那套房子,09年當年買下的中冶尚城公寓房,6月份還14000元/m2的均價,到了10月份,已經隱隱有了突破20000元/ m2 的趨勢,一下子就升值了40%左右。而自己早幾年買的房子,如錦繡江南,現在早已翻了1倍都不止。

  

「我在川沙買的房子,以前和現在的價格沒法兒比!」此時,連老爸都開始佩服起兒子的遠見來。

  

「8月份的時候我勸父親把內環邊的舊房子掛出去賣掉,那段日子,總有人打電話要求看房,我試著把價格又抬了抬,沒想到還是很快出手了。」這套位於長寧天山路仙蓉花苑的90平米小公寓,目前每平米大概得17000元左右。

  

現在小姚名下還有約8套大小、新舊不一的房產,價值將近1300萬,分布在楊浦、長寧、浦東、普陀、松江幾個區,雖然有一兩棟尚處還貸階段,但短時間內他並不准備賣掉。

  

大虹橋、大浦東、迪士尼、第三中心……上海的「花頭」太多了,誰也不知道後面會發生什麼,但有一點一定是肯定的,房價不會再跌回姚天書剛接手的那個時代。

  

「5年之內還會漲個50%吧……反正現在經濟也不是很緊張,就放著吧……當然,老爸要是缺錢,我可以『救濟』他,哈哈!」

  

至於自己的事業夢想呢?

  

81年天蠍座大男孩小姚,突然面露狡黠:「80後的韓寒寫書名利雙收……你說我是不是也可以先寫本《80後炒房客》?」

推薦閱讀:

70後給80後的裝修建議
80歲「老字號」,活力猶如「80後」
80後硬碟中那些不過時遊戲
80後男人必說的9個謊言
首批80後男女 需做好哪些心理功課(1)>心理健康

TAG:80後 | 炒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