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帝遇到佛陀
碎語今天是聖誕節,聖誕節是為了紀念聖人耶穌的降世。人們都知道上帝和佛陀,在一般人的眼裡,他們都是高高在上,受人膜拜的。或者是這大千世界的主人,創造者。但其實大家很容易把對神或者上帝的理解加到佛陀身上。下面我們節錄了周貴華教授《作為佛教的佛教》一書中的內容,加以重新編排,目的是通過比較,讓大家更加了解佛陀和佛教。但這並非意味著對其他宗教的輕視。恰恰相反,對任何人、任何團體都有一個尊敬而慈悲的心,是真正佛法的精神。而這份尊敬意味著隨順,明白佛陀是圓滿的覺悟者,認清其他宗教的偏執與謬見,更是佛法的精神。不卑不亢,和而不同,我想這應當是一個學佛者應有的態度。
當上帝遇到佛陀佛陀肯定不是上帝作為涅架者與本師的佛陀雖然示現為人,但本質上不再是人,而是超越於三界的存在。三界有天神(三界一共有二十八層天,每一天都有眾生存在,我們稱之為天人)的層次,超越三界是否意味佛陀比神還要神?或者說,佛陀就是上帝?這是世俗人甚至佛教修學者也易於誤解之處。佛陀肯定不是上帝,這是佛教的一個基本立場。
我們這裡先不談上帝是否存在,僅僅分析一下一般的上帝概念,也就是在基督教意義上的擬人化的上帝概念,並由此觀察一下佛陀的殊特性。不論佛陀還是上帝,我們可從三種德性,智(智慧)、善(善惡)、能(能力)來予以說明,並略加比較。
智的比較在基督教,上帝的全知是毋庸置疑的。在佛教那裡佛陀也是全知的,稱為圓滿覺悟者,即對一切法實相有如實、直接、圓滿的證知。現代的新觀點
但到現代,在佛教中出現了爭論,有些人認為佛陀的智慧並非是全知的,比如印順法師等就持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從解脫的角度來看,佛陀的智慧是圓滿的,這是他的根本智慧,不受歷史和時空的限制。但是佛陀的其他智慧就受緣起道理的制限,比如受當時的歷史條件、文化條件等各種時代局限性的限制。舉個例子,這一派認為佛陀就不知道後世的科學技術的成果象電腦、互聯網等等。所以他們認為佛陀的全知是有限的,在一定範圍內是全知。
周貴華教授的更正
有限全知說的觀點是錯誤的。按照佛教教理,佛陀是圓滿覺悟,不僅於解脫智圓滿,一切其他智都應圓滿;不僅對一切法的根本實相有圓滿證知,而且對一切法在一切時空的種種顯現,種種差別相,即種種存在樣態,種種流轉與還滅相,也是圓滿證知的。總而言之,對一切法,包括自性與差別,一切的一切都已圓滿證知。在此意義上,佛陀的全知是大圓滿性質。例如,佛陀也是知道電腦、互聯網的,但他對這些東西的顯示卻要隨緣,要觀待眾生的根性與障等。(這在一般人可能不相信,但是至少佛法教義里是如此說,所以我們才皈依佛陀。)
兩種全知的不同
當然,上帝的全知是對其所造物的全知,而佛陀的全知是對法爾存在的一切法實相所攝的一切存在的圓滿覺悟,含義根本不同。
(大意是說上帝的全知是因為所有萬物都是它創造的,所以他全都知道;而佛陀不是創造者,佛陀的全知是對宇宙本身的真相的證知,但這一切不是佛陀創造的。)
善的比較按照基督教,上帝是全善的。即使有魔鬼,有俗人的自由意志,還有惡,但這些不妨礙上帝本身的全善。按照佛教,佛陀是清凈的,因而是全善的。兩種全善的不同
佛陀的全善顯然跟上帝的全善不同。佛與一切法平等平等,佛陀的全善不是被賦予的,也不是生成的,佛出世不出世,都恆常不變,所謂法爾如是。但上帝的全善所針對的對象是其創造物,是從上帝那裡生成的,或者說流出的。(與我們人類相比,創造主上帝是全善的,而人類不是全善的)這種善反映的是上帝的本質,不同於佛陀的善反映的是一切法的平等本性。能的比較按照基督教,上帝是全能的。這表現在上帝是世界的創造者、改變者、毀滅者、拯救者。按照佛教,佛陀不是全能的。
上帝的全能
上帝創造了這個世界,及其一切事物。但上帝不僅可以創造一切,還可改變一切,乃至毀滅一切。而且,懲罰人類墮於地獄,以及拯救人類進入天堂的,也是上帝。全能意味上帝的意志是不可測的,不在人的感知與認識範圍內,人類不可能理解到,也不可能猜測到。(編者曾經與一位基督教徒聊天,問他們上帝創造了我們,上帝是誰創造的,他們說,我們只不過是被創造的,沒有資格也無法問這個問題,就像一個被創造出來的手機,他能問人是誰創造出來的嗎?)
佛陀不全能
1、佛陀在作為凡夫時,要受業力的牽引而流轉;當修行成為菩薩後,漸漸超脫於業力;當進一步修行斷盡一切煩惱障與所知障成佛後,就徹底解脫於業力,獲得自在,獲得大神通。而且由於本願所引,任運隨緣地方便度生,永不停息。2、但佛陀所作,不能改變眾生的共業,不能創造、改變與毀滅眾生的世界即三界,對眾生的修行也只能是攝受與引導,令他們自己發心修行,而不可能直接拯救。3、佛典中所說的佛陀的大神通與加持力,是與佛陀的智慧相應的能力,也不是全能性質的。4、佛陀度化眾生的能力,仍是增上性質的,也就是幫助性質的。當然由於佛陀的大智大悲,佛陀的這種增上力是最廣泛與最善巧的,所謂最極善巧方便,超越菩薩、阿羅漢等聖者以及一切凡夫之力,但絕非無所不能。5、在現今佛教界中,多有"背業"即為眾生承擔業力與業報的說法。就實而言,這是錯誤的。雖然佛陀的智慧最圓滿,慈悲與神通最廣大,但他也無法直接改變眾生的共業或者定業。6、佛陀,以及其他善知識,只能方便引導眾生自己去改變(通過改變自身的行為、思想和言語),而不能代替眾生直接去改變。
7、如果說"背業"有合理性,是指諸善知識以神通影響具體眾生的不定業報發生改變而示現自身承擔該業報相而已。只限於有神通與示現能力的善知識,而且只針對不定業報。(果報有兩種,一種是定業,一種是不定業)
與眾生的關係上帝與人的關係恆定是主僕的關係。佛陀與眾生是導師和學生的關係。
作為主人的上帝
上帝永遠是主,是宰,人永遠是從,是仆。上帝作為主,是絕對的,唯一的,永遠超越於世間存在;上帝作為宰,對世間的→切具有絕對的宰制、宰割之力,超越於世間一切力之上。一切人作為上帝的從仆,是永不能與上帝平等的,只能跪著存在。因為,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帝所造,從屬於上帝。因此,上帝的一切,人只能服從,不要試圖去理解,也不能理解。上帝意志的超越性,使其在人類的理性上看有荒謬之感。
在基督教那裡,上帝被賦予了超越性的本質與德性,是唯一的,信仰只存在於上帝與人之間,是一種永恆的被信仰與信仰的關係。人是上帝所造,人能否被拯救,人能否對上帝生起信仰,都是上帝設定的。
作為導師的佛陀
佛陀是涅架之道的先行者與圓滿成就者,因此,是眾生學修的榜樣與導師。但本性上眾生與佛是平等的,而且當眾生修學成佛後,在顯現上也會與其他佛平等。眾生以及一切事物是因緣和合而生的,在相似相續的流轉中不斷生滅、轉變,佛陀也由眾生轉變而來。佛有眾多,彼此平等,諸佛都殊勝於三界的一切眾生(包括一切凡夫,以及一切除佛以外的其他聖者)。諸佛與一切眾生構成被皈信(皈依信仰)與皈信的關係,但一切眾生可以通過修行而成為佛,最終與佛完全平等,事實上一切佛都是通過修行從眾生轉變而成就的。佛法如何看上帝上帝是不存在的。上帝被稱為作者,是佛教的基本學說緣起說與無我說所直接否定的對象。換言之,沒有上帝是佛教對外道的基本立場之一。但根據上帝觀念,可以清楚看出佛陀的本質與智慧功德。簡而言之,佛陀雖然超越於三界性,即超越於世間性,獲得了解脫與覺悟,是圓知(圓滿智慧)與全善,但非全能,不能創造、主宰、毀滅三界及其眾生,也不能拯救眾生。佛陀由本願所引,依於大智與大悲,通過所立教法與神通等種種方便,善巧教化眾生,引導眾生走涅槃之道,但他無法將智慧、慈悲與其他種種功德直接賦予眾生。
佛陀是一個老師,而不是主宰者與創造者。我們是學佛者,而不是崇拜者。
當上帝遇到佛陀,他們之間沒有利益的衝突,沒有嫉妒心,嗔恨心,完全的一種愛和慈悲還有智慧,應該是非常美好的。——索達吉堪布
推薦閱讀:
※對應做的事隨緣而做 不當真不執著而又做好 即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中國哪裡有比較好的農禪院?
※大迦葉(頭陀第一) 佛陀分半座
※相應部56.20 佛陀初轉法輪說四聖諦
※佛陀八大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