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場化會帶來什麼?
「利率市場化」聽上去是個十分學術的辭彙,也並不新鮮,但竟惹得近期投資界大會小會的討論,態度萬千,有的不以為意,有的如臨大敵,有的歡欣鼓舞。市場如此熱烈的討論必有其道理,正如5年前關於「中國正在經歷劉易斯拐點的爭論」在幾年後即成現實,「利率市場化」將成為未來5年內投資決策不可忽視的趨勢性因素。 很多人認為利率市場化談的多,做得少,沒有實質性啟動。實際上,如果利率市場化的完成以央行放棄存貸款基準利率的管製為標誌,那麼利率市場化進程啟動是無需標誌的,監管者不會宣布「某天起利率開始市場化了」,而只會出現一些金融產品和工具來漸進的推進利率市場化,這些金融產品甚至不是監管者規划出來的,它來自於市場的原生動力。美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持續近二十年,期間由於管制利率和市場利率間出現了明顯的差異,貨幣市場基金成為主要的套利工具,推動居民資產從存款轉化為財富管理工具的形式存在,成為推動利率市場化的主要金融工具之一。銀行理財產品是中國目前推動利率市場化的最強動力之一,它吸引銀行存款轉換為直接投資的理財產品,每年餘額的增長超過萬億,以每年1%-2%的速度侵蝕著銀行存款。儘管銀行理財產品並非無風險,但已經給存款資金一個低風險的投資出口,間接的推動了利率市場化。銀行甚至主動通過保險公司、證券公司來繞過基準利率的限制以爭奪存款,如果未來大額可轉讓存單可以退出,那麼存款利率市場化將會加速,即將啟動的銀行信貸資產證券化也將推動貸款利率市場化。因此,利率市場化不僅已經啟動,而且是如火如荼的啟動,且一經啟動就難以停下。 利率市場化直觀的講就是把原來管制確定的利率,轉為由市場定價,我們知道中國央行對於存貸款利率一直有基準利率的限制,但貸款利率上浮基本已經放開,貸款基準利率對實際利率的限制並不大,而存款基準利率對存款利率有較大限制。有多大的限制呢?可以做一個比較,1年期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達到5.2%,一年期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一般在5%-6%,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只有3.5%,半年期國庫現金存款招標利率高達6.8%,而半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僅有3.3%。可以大概的估算,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被人為壓低了1.5至2個百分點。可以預計,利率市場化將更多的推高存款利率,降低銀行的凈息差。從金融部門和居民部門的角度看,金融部門受損,居民部門受益,但金融部門並非都是不利,由於利率市場化過程伴隨著資產證券化,間接信貸融資將會轉向直接證券化融資,商業銀行等間接融資行業受損,投資銀行等直接融資行業受益。這是最直觀的結果。 我們知道存款利率是經濟主體面對的最主要無風險利率,它是經濟主體資產配置時,現金流貼現的分母。一旦管制放開,存款利率可能會上升1.5至2個百分點,分母幾乎翻倍,那麼現金流的現值將會顯著下降,也就是說資產的公允價值將會大幅下跌。以股市為例,過去10年里A股平均市盈率約在25至35倍,對應長期存款利率在3%-4%,這基本與前十年中長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相近,如果利率市場化完成令中長期利率上漲至5%-6%,那麼股市市盈率估值就要下降至15至20倍,這基本上與當前的市盈率相近,也就是說從中長期的角度看,A股已經喪失了所謂估值修復的能力。更形象的說,如果在銀行存款利率僅有2%-3%的時候你願意投資股票和房產,那麼當存款利率上升至5%-6%的時候,你還會投資股票和房產么?因此,利率市場化對股票和房地產等資產價格將有負面影響。 對於債券市場來說,以往資金以存款的形式大量淤積在銀行資產負債表上,銀行並不能完全運用出去,就在銀行間市場以較低利率水平拆借給其他金融機構,貨幣市場利率就會較低,借入資金配置債券的套利空間是十分可觀的,而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存款轉化資產管理產品,銀行存款開始緊張,資產管理產品中的資金會主動配置在各類資產上,因此,貨幣市場利率會上升,套利息差會下降。另一方面,利率市場化會推動越來越多的資產會進入債券市場,收益率離散化將成趨勢。 利率市場化並不能獨立的完成,必須配合其它金融改革,匯率和利率是一個東西的兩個方面,必須互相配合,利率市場化要求匯率也要逐步市場化,否則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目標將可能出現矛盾,因此,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更加市場化也將成為中期趨勢。 近十年中國金融改革的主旋律是挽救且做強銀行業,已經基本達到這一目標,而利率市場化是為提高金融體系效率向銀行業開刀。銀行業不會坐以待斃,一定會向財富管理和直接融資方向轉型,這必將加大金融業各子行業的競爭與合作,混業經營必成趨勢,混業監管也將順勢而為。可以說,「利率市場化」啟動意味著金融業改革已經進入攻堅模式。
推薦閱讀:
※為何「排華、貶華」在西方有市場
※黃龍玉從炙手可熱到市場遇冷
※市場與銷售的區別是什麼?
※《參與感》讀書筆記
※美國市場十大保值車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