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土耳其
土耳其位置地圖
土耳其地圖
土耳其行政區劃圖
土耳其地形圖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土耳其文Türkiye Cumhuriyeti),簡稱土耳其,是一個橫跨歐亞兩洲的國家,北臨黑海,南臨地中海,東南與敘利亞、伊拉克接壤,西臨愛琴海,並與希臘以及保加利亞接壤,東部與喬治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和伊朗接壤。土耳其地理位置和地緣政治戰略意義極為重要,是連接歐亞的十字路口。首都安卡拉位於安納托利亞高原中部,是土耳其的第二大城市。
土耳其地形複雜,從沿海平原到山區草場,從雪松林到綿延的大草原。這裡是世界植物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阿勒山(又譯作亞拉臘山或亞拉拉特山)高達5165米,山頂終年積雪覆蓋,景色最為壯觀,吸引了眾多遊客。土耳其還是一個河流湖泊眾多的國度,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均發源於此。此外,土耳其擁有世界七大奇蹟中的兩個:阿爾忒彌斯神廟和毛瑟陸斯陵墓。
土耳其陸地總面積78萬平方公里,略小於巴基斯坦。地理上土耳其是亞洲國家,歐洲部分的領土——巴爾幹半島的東色雷斯僅佔總面積的3%,亞洲部分屬小亞細亞(又稱安那托利亞),占土耳其總面積97%。東色雷斯與小亞細亞被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和馬爾馬拉海分開。
土耳其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均實行歐洲模式,是歐盟的候選國。憲法規定土耳其為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土耳其外交重心在西方,在與美國保持傳統戰略夥伴關係的同時加強與歐洲國家的關係,所以傳統上土耳其被視為歐洲國家
土耳其是北約成員國,又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會員國及二十國集團的成員。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為發展中的新興經濟體,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
【名稱起源】
「土耳其」國名來源於國內主要居民土耳其人。「土耳其」之名是從19世紀末才開始廣泛使用的。「土耳其」一詞是由「突厥」音轉變而來。在韃靼語中,「突厥」有「勇敢」的意思。「土耳其」意即「勇敢人的國家」。雖說奧斯曼統治階級認為把自己稱為「土耳其人」是一種對自身的侮辱,因其有「鄉下佬」乃至「傻瓜」的意思。但是到l897年,青年詩人穆罕默德·艾明卻自豪地宣稱:「我們是土耳其人,血管里流的是土耳其血液,起的是土耳其的名字……」。因此,在1923年l0月29日共和國成立時,正式採用「土耳其」為國名。
【人口】
7745萬人(2015年)。土耳其人約佔70-75%,庫爾德人佔18%,其他少數民族約佔7-12%。
土耳其人是現代土耳其共和國的主體民族,大部是從11世紀以後由中亞遷入小亞細亞的烏古斯人,大多數人信奉伊斯蘭教的遜尼派,少數人信奉伊斯蘭教什葉派的支派阿列維派(Alevi)。
庫爾德人是土耳其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有1400萬人,其中大約700萬人生活在東部和東南部大片地廣人稀的地區。土耳其的庫爾德人大多數是穆斯林,他們外表上和土耳其人沒太大分別,但是在語言、文化和家庭傳統上卻大相徑庭。庫爾德人和土耳其人之間的矛盾和衝突早有歷史記載,但從未發生過大規模衝突。在土耳其共和國建立之後,兩族之間的關係開始急轉直下。凱末爾的改革點燃了民族主義的火種,卻沒有給土耳其族之外的任何民族留下生存空間,令庫爾德人開始了要求獨立和分離的鬥爭。在確立現代土耳其共和國地位的《洛桑條約》中,庫爾德人作為一個少數民族,沒有得到任何權利的保證。這一點是庫爾德族人和當地的猶太人不同的地方。雖然土耳其東部地區人口很多,尤其是女性,都以庫爾德族的Kurmanci語作為第一語言,對土耳其語的掌握非常有限,但至今土耳其政府還是不承認庫爾德人的存在。在土耳其的人口調查中,政府仍然不允許任何人把自己定位為庫爾德人,也不會稱呼他們為庫爾德人(稱為山區土耳其人)。
拉茲人一共有25萬人口,主要居住在特拉布宗和里澤之間的河谷。拉茲人曾經信奉基督教,現在卻多為穆斯林。他們屬於高加索民族,語言也與喬治亞語有著很深的聯繫。正如1991年前土耳其禁止說庫爾德語一樣,拉茲語Lazuri也不是一個合法的語言。
含姆辛人是一個很少為外界所知,且與亞美尼亞人有關聯的民族。含姆辛人有數個風俗相異的分支,主要分布在土耳其東部,人口超過50萬,另外在高加索地區也有少量分布。含姆辛人原本來自土耳其東部的黑海沿岸地區,但現仍居住在此地區的僅約數萬人,很多含姆辛人早就遷入了土耳其各地的城市。現在大部分含姆辛人使用土耳其語,但仍有部分人堅持使用含姆辛語(Homshetsi)。目前含姆辛人不被土耳其政府認同擁有少數民族的合法地位。與拉茲人(Laz people)相比,含姆辛人一直信奉基督教。
目前大約有8萬亞美尼亞人居住在土耳其境內,主要分布在伊斯坦布爾、凡湖附近和安塔基亞,全部信仰基督教。在1915至1917年期間,約150萬亞美尼亞人被當時的奧斯曼政府殺害,更有大量被驅除出故土。歷史書存在不同記載。有23個國家官方承認對亞美尼亞人的大規模殺戮為種族屠殺,而土耳其官方否認其為種族屠殺。
歷史上小亞細亞東部是亞述人的故鄉,但後來由於奧斯曼帝國政府的屠殺和戰亂,亞述人的數量不斷銳減。現在土耳其東南部仍有數萬亞述人居住,信奉基督教。
國民有96.5%是穆斯林,主要信奉遜尼派。有0.3%的國民信奉基督教。另外3.2%的人信仰其他宗教,或無宗教信仰。
【政治】
現行憲法於1982年11月7日通過並生效,是共和國第三部憲法。憲法規定:土為民族、民主、政教分離和實行法制的國家。大國民議會為最高立法機構。實行普遍直接選舉,18歲及以上公民享有選舉權。只有超過全國選票10%的政黨才可擁有議會席位。大國民議會共550個席位,議員根據各省人口比例經大選產生,任期5年。
【行政區劃】
土耳其行政區劃等級包括省、縣、鄉、村。全國共分為八十一個省(土耳其語iller)。
【歷史沿革】
早期歷史參見《【世界歷史重大事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5b8d8b010110q7.html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協約國對君士坦丁堡和士麥拿的佔領導致了土耳其國民運動的發生。在加里波利之戰中建立名望的軍官穆斯塔法·凱末爾領導這一運動,發起了土耳其獨立戰爭,試圖挑戰《色佛爾條約》中的條款。
1922年9月18日,佔領軍已被驅逐,位於安卡拉的土耳其政權(1920年4月自稱為全國合法政府)開始在法律上將舊奧斯曼體制轉型為新的共和體制。1922年11月1日,新建立的議會正式廢除蘇丹國,終結了623年的奧斯曼君主統治。1923年7月24日《洛桑條約》簽署,新建立的「土耳其共和國」受國際認可為奧斯曼帝國的合法繼承國,共和國也於1923年10月29日於新首都安卡拉正式宣告成立。《洛桑條約》亦規定了希臘和土耳其的人口交換,110萬名希臘人離開土耳其前往希臘,而38萬名穆斯林則由希臘來到土耳其。
穆斯塔法·凱末爾成為共和國的首任總統,並推行了一系列的激進改革,試圖將舊的奧斯曼-土耳其國家徹底轉變為新的世俗共和國[51]。1934年土耳其議會通過《姓氏法》,授予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蒂爾克」這一榮譽姓氏(意為「土耳其人之父」)。
土耳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大多數時間內保持中立,後於1945年2月23日戰爭收官階段加入同盟國陣營。1945年6月26日,土耳其成為聯合國憲章會員國。戰後希臘發生共產黨叛亂,蘇聯試圖在土耳其海峽建立軍事基地,導致美國於1947年開始推行杜魯門主義,對土耳其和希臘的安全進行維護,美國也對土耳其進行了大規模的軍事和經濟援助。1948年歐洲經濟振興計划出台,希土兩國都為馬歇爾計劃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包括在內,並於1961年成為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創始國。
土耳其同聯合國軍一同參與了朝鮮戰爭。1952年,土耳其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以遏止蘇聯在地中海的擴張。在十年的塞普勒斯社區暴力衝突和1974年7月15日塞普勒斯政變(由准軍事組織埃奧卡B發動,推翻總統馬卡里奧斯,親希臘的尼科斯·桑普森成為獨裁者)後,土耳其於1974年7月20日入侵塞普勒斯。九年之後僅由土耳其承認的北塞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成立。
土耳其的一黨制時期於1945年結束,在此後數十年內開始向多黨制民主過渡,但其間為1960年、1971年和1980年三次軍事政變及1997年軍事備忘錄所打斷。1984年,庫爾德分離組織庫爾德工人黨開始針對土耳其政府發動叛亂,至今已造成超過40000人死亡。和談現今正在進行中。1980年代土耳其經濟自由化以來,該國經濟強勢增長,政治也趨於穩定。2013年,蓋齊公園的拆除計划出台,在多個省份引發了廣泛的反政府抗議運動。推薦閱讀:
※埃爾多安一個人的伊斯蘭主義表演
※東古塔「纏鬥」、阿夫林的鏖戰是敘利亞危機和平的曙光嗎?
※土耳其警方「武力清場」遭歐美強烈抨擊
※土耳其總統重壓下低頭 普京背後暗藏鋒芒(圖)
※土耳其共和國是什麼時候把首都挪到伊斯坦布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