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遺憾錯失五大良將,三大謀主,如果他們若在,必定橫掃曹操

袁紹字本初,出身於汝南袁氏,一個四世三公之家,他二十歲被舉孝廉,有清廉能幹的好名聲。後來因守孝離開官場,直到黨禁被取消之後,才再次回到朝堂。董卓禍亂朝綱之時,他隻身逃往冀州,憑藉自己的努力成為一方諸侯,並在討伐董卓的時候被推舉為盟主。之後聯盟解散,他佔據河北四州,成為最大的割據諸侯,連雄才大略的曹操都頗為忌憚。然而公元200年,他敗了,而且敗的非常徹底。他的失敗不僅因為好謀而無斷,剛愎自用,還因為他錯失了八位傑出的人才,如果一直有這些人相助,他的結局也許會改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盤點一下,他錯過人才都有哪些。

一、謀士郭嘉

郭嘉字奉孝,出身於穎川,他少年時已有遠見,料到了天下將亂的大勢,於是一面隱居並結交英傑,一面尋求明主。到了二十一歲的時候,他北上投奔袁紹,但是見到袁紹之後,他卻失望了,因為他認為袁紹不擅用人,且好謀而無斷,很難成就大業,於是對袁紹的謀士辛評和郭圖說道:「夫智者審於量主,故百舉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並轉身離開。

從此之後,他默默的等待了六年,才被老友荀彧舉薦給曹操。他與曹操暢談之後,被曹操稱讚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的確,他沒辜負曹操的厚望,在曹操身邊十一年間,助曹操擒呂布,滅袁紹,定烏桓,屢出奇謀,立下大功。只不過天妒英才,他年僅三十八歲就病逝了,終究未能與曹操一起成大業。如果他當初不離開袁紹,至少能夠為袁紹效命十七年,那麼袁紹又能達到什麼成就呢?

二、謀士荀彧

荀彧字文若,少有大志,年輕的時候就被舉為孝廉,曾在京中擔任過守宮令一職。後來董卓禍亂,他棄官而去,到冀州避難。後來袁紹拿下冀州,將他奉為座上賓。不過他與郭嘉不愧是老友,兩個人都能很快看清袁紹不能成大事。所以他毅然決然的轉投了曹操,並成為了曹操的首席謀士。他不但有大才,曾為曹操提供了不少戰術上和政治上的建議,還為曹操引薦了不少人才,為曹魏陣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袁紹能夠留住他,也許歷史真的會改寫吧。

三、謀士許攸

許攸字子遠,與曹操和袁紹都是故交,很早就成為了袁紹的謀士,甚得袁紹倚重。後來他倚仗與袁紹的關係,放縱家人做惡,導致家人犯法被捕,於是他棄袁紹而投曹操。為曹操立下大功之後,他開始變得猖狂,最終惹怒曹操,被殺害。了解了他的人生經歷之後,大多數人都會對他嗤之以鼻。然而他為人不行,卻有大才,正是因為他歸降曹操,並為曹操制定了奇襲烏巢的計劃,才使得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潰袁紹。因此他的離開,對袁紹而言也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四、飛將呂布

呂布字奉先,原是并州人士,因為勇武不凡,被刺史丁原提拔。後來在董卓部將的利誘之下,殺丁原,投董卓,並得到了董卓的厚愛,據《三國志》記載:「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然而不久之後,他又在王允的勸說之下,殺死了董卓。這個時候他的名聲已經完全毀了,在世人心中,他已成為了反覆小人的代名詞,所以他投奔袁術的時候遭到了拒絕。

不過袁紹卻是個例外,他接納了呂布,並讓呂布幫助自己消滅了盤踞在常山一代的張燕勢力。按理說,如果袁紹厚待呂布,絕對如虎添冀,在諸侯爭霸中贏面也會更大。但是在呂布要想增加自己部下的兵馬時,他產生了忌憚心理。察覺到他的變化之後,呂布率領本部人馬離開,他也失去了一員猛將。只不過呂布的結局並不太好,被曹操擒住之後,明明願意歸降,卻還是慘遭縊殺。

五、良將朱靈

朱靈字文博,是冀州人士。他是一個公私分明的人,當初袁紹帳下的一個名為季雍的人,叛離袁紹,轉投公孫瓚。袁紹派朱靈前去攻打,季雍用其家人進行威脅,他都絲毫不妥協;同時他也是一個能擇明主的人,曹操征討陶謙的時候,袁紹派他前去幫助曹操。被曹操的雄才大略征服的他,選擇了留在曹操身邊,從此之後,為曹操南征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官至後將軍,地位等同於位列五子良將的于禁。到了晚年,他得以富貴還鄉,去世後謚號威侯,得享從祀於曹操廟庭。

六、良將張郃

張郃原屬韓馥,後歸袁紹,是「河北四庭柱」之一,為袁紹擊敗公孫瓚貢獻了不少力量。然而官渡之戰時,他遭奸人誣告,袁紹又信以為真,無奈之下只能轉投曹操。他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加入曹魏陣營之後,他助曹操攻烏桓、破馬超、降張魯,屢建奇功;之後在漢中爭奪戰中擊敗張飛;在夏侯淵敗於定軍山之時,率軍安全撤離;在諸葛亮北伐時,多次抵禦有功,也難怪在他剛剛歸降的時候,曹操就稱讚道「若微子去殷、韓信歸漢」。只可惜如此人才,被袁紹親手逼走了。

七、勇將高覽

高覽又名高奐,與張郃同為「河北四庭柱」之一,在官渡之戰時候,他與張郃一起受命攻打曹營,結果沒能攻下,再加上此時曹操已經偷襲烏巢成功,因此提出這個作戰計劃的郭圖為了開脫自己,向袁紹進了讒言,高覽心中不平,轉投曹操。據記載:「高覽,與張郃並為袁紹大將。官渡之戰,曹操率軍偷襲烏巢,袁紹從郭圖之請,僅以輕騎救援,而命高覽、張郃率重兵攻曹營,營堅不能下,糧谷被燔,郭圖慚其計失,復譖於紹,高覽等忿懼,遂焚攻具,率眾降於曹操。」

八、良將閻柔

閻柔本是漢人,年少時被鮮卑、烏丸俘虜,後來得到了這些胡人的信任。公孫瓚殺死劉虞,堅決與鮮卑等游牧民族不共戴天的時候,閻柔先為烏桓校尉,後被推舉為烏桓司馬,堅持與公孫瓚對抗。後來袁紹滅掉公孫瓚,他開始為袁紹穩定北方。但是袁紹並不看重他,因此在官渡之戰後,他臣服了曹操,並為曹操平定烏丸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後來他還曾統領幽州兵馬,守護邊疆,抵禦外辱。曹丕繼位之後,將其封為度遼將軍。如果袁紹當年能夠對他委以重任,可能不會敗得如此凄慘吧?

本文所有史料均來自於《三國志》一書,作者保證史料之真實性,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推薦閱讀:

「劉備興復漢室」當時有多少人相信這個劉皇叔?
曹操是怎樣對待女人的?他一共有多少女人?
曹操有幾個兒子?曹操最喜歡哪個兒子?
曹操到死都是漢臣,漢獻帝活著劉備就稱帝,人們為何罵曹操奸臣?
曹操給荀彧送去一個空碗,荀彧選擇了自盡,這個空碗什麼意思呢?

TAG:曹操 | 遺憾 | 袁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