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轉載]潮汕草藥

別名:鵝仔晤食草、鵝不食草、珠仔草(潮汕)、牛仔唔食草(海豐)、鵝仔香(惠來)、鵝仔辣(潮陽)、鵝喉香、一盤珠(潮安、潮州)、鵝仔草(汕頭)。

形態:本品為菊科石胡荽屬石胡荽。生於田野畦畔池溝邊斜坡路旁。莖淡綠色,纖弱,多分枝,披散傾卧,長二、三寸,基部著地生根。葉互生,無葉柄,葉片小,呈楔形,長約二分,先端鈍尖,邊緣有粗鋸齒一至二個。四時開花,頂生和腋生,球狀頭狀花序,徑約一分許,花冠黃色,全部為管狀花,總苞片二列。

性味:味辛,氣香,性溫、無毒。

效能:內服散氣去積止痛;外用取嚏通竅去翳。入脾肺經。

主治:跌打損傷,感冒鼻塞,小兒疳積,百日咳;外治目生翳點,鼻痧,慢性鼻炎。

禁忌:孕婦忌服。

單方驗方:

1、治中風不省人事:急以鮮鵝仔不食草適量,揉成小丸,塞入鼻內;或以鵝仔不食草干品研末,吹入鼻內。

2、治跌打損傷:①鮮鵝仔不食草30克,豬瘦肉120克,米酒適量、燉後食肉飲湯。②鮮鵝仔不食草30克,捶酒燉加白糖服。並用藥渣擦傷處。③鮮鵝仔不食草30克,加田螺捶酒燉服。

3、治關節炎:鮮鵝仔不食草30克,瘦豬肉120克,加酒適量,燉後服湯食肉。

4、治感冒鼻塞:鵝仔不食草15克,蔥頭5個,水煎服。

5、治小兒疳積:鮮鵝仔不食草10克捶爛,入雞蛋內,煨熟食。

6、治腹痛、吐瀉:鵝仔不食草30克,捶汁,溫開水沖服。

7、治結膜炎:鮮鵝仔不食草、野菊花各10-15克,水煎加白糖為引服用。

8、治目生翳點:鵝仔不食草揉鹽,塞於患眼對側鼻孔。

9、治慢性鼻炎:鵝仔不食草揉爛塞鼻孔。

本品內服生品15-30克,干品10-15克,外用適量。

茴香又稱香絲草,原產歐洲地中海沿岸,全株具特殊香辛味,能除肉中腥臭,添其香氣,故常用於肉類、海鮮及燒餅等麵食的烹調。

功效: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茴香腦、小茴香酮、茴香醛等,其香氣主要來自茴香腦、茴香醛等香味物質。

茴香能夠刺激胃腸神經血管,促進唾液和胃液分泌,起到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的作用。

茴香味辛性溫,在醫學上有溫肝腎、暖胃、散寒等功效,適合脾胃虛寒、腸絞痛和痛經患者用於食療。

注意:茴香作餡料時,應用開水焯過。

茴香在用於鹵莽的製作時,與花椒配合使用,效果最佳。

禁忌:陰虛火旺者懇食。

別名:糯米團(通稱)、印串草(潮安),石薯(饒平),田薯(錢東海山),假石薯(新豐、建饒),蛇仔草(黃岡),竹葉英仔藤(錢東)。

形狀:本品為蕁麻科蔓榮麻屬糯米團。生於潤濕、肥活、陽光充足地、矮草叢中或石縫中。分布於陝西、福建、江西、廣西、廣東、四川、貴州等省區。

性味:淡、平。

功效:有清熱涼血、利濕、消腫解毒、健脾消食的功用。

主治:消化不良、食積胃痛、腎炎、白帶、咳血、吐血。外用治乳腺炎、疔癤腫痛、跌打腫痛。

單方驗方:

1、治白帶:糯米團全草30-60克,豬赤肉120克,米酒1兩,加水同煮,分2次服完。

2、治小兒疳積腹脹滿:糯米團根15-30克,水煎,沖白糖分次服完。

3、治痛經、帶下色黃者:糯米團15克,甘草3克,魚腥草30克,制香附6克,水煎分2次服完,連服3-5天。

4、治痢疾:糯米團6-10克,水煎服。

5、治咳血:糯米團30-60克,鮮橄欖12粒,豬赤肉適量,水燉服。

6、治下肢慢性潰瘍:糯米團、帶藤苦楝、桉樹葉適量搗爛,敷患處。

別名:薏米、苡米(潮汕),苡仁(廈門),薏苡、苡米、玉竹(福建)。

形狀:本品為禾本科薏苡屬薏苡。生於河邊,溪澗邊或陰濕山谷中,全國各地均有栽培供藥用。秋末採收。我國南方各省有野生。

性味:甘、淡、微寒。

功效: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的功用。

主治:肺膿瘍、闌尾炎、慢性腸炎、腹瀉、四肢酸重、白帶過多、胃癌、子宮頸癌、絨毛膜上皮癌等。

單方驗方:

1、治闌尾炎:薏米30克,敗醬草15克,制附子6克,水煎服。

2、治水腫:薏米、赤小豆、冬瓜皮30克,黃芪、茯苓皮各15克,水煎服。

3、治肺膿瘍:薏米根60克,水煎分3次服。

4、治消化不良泄瀉:薏米根30-60克,和豬肝燉服,連服3-5次。

5、治蟲積腹痛:薏米根500克(小兒酌減),水濃煎,空腹溫服。

6、治胃癌、喉癌:薏米30-60克,每天燉食以代早餐。或與粳米、糯米同煮為粥食。可常年服用。

別名:賽葵(通稱),鯽魚草(南澳),黃花母、黃花虱麻頭(陸豐),大葉黃花猛、攤地黃(惠陽)。

形狀:本品為錦葵科賽葵屬賽葵。本草生於原野、路旁、村邊等地。秋季採收。分布於福建、廣西、廣東等省區。

性味:甘、淡、涼。

功效:有清熱利濕、解毒散瘀、拔毒生肌的功用。

主治:肝炎、感冒、痢疾、風濕關節痛。外用治跌打、疔瘡、癰腫。

單方驗方:

1、治急性肝炎:賽葵全草15克,十大功勞葉10-15克,糖適量,水煎服。

2、治胎黃:賽葵適量水煎,洗身。

3、治風濕關節炎:賽葵根30克,加豬腳或豬尾骨適量,燉服。

4、治前列腺炎:賽葵根60克,水煎或豆腐燉服。

5、治內痔發炎:賽葵根30克,紅花9克,豬大腸適量,水燉服。

6、治葉血、咳血:賽葵鮮根(去皮)60克,水煎服。

7、治濕疹:賽葵根30-60克,水燉服。

8、治慢性支氣管炎:鼠粬草、埔鹽根、疑吳根各15克,枇杷葉、白前各10克,水煎服。

別名:鋸仔草、鐵鋸草(潮汕),串骨乳(南澳、汕頭),鐵尺草(南澳),串骨乳,疳積草、鐵尺草、帽乳(普寧)。

形狀:本品為小二仙草科小二草屬黃花小二仙草。生寺山坡、溝邊濕地。春、夏二季採收。分布我國南部;印度至大洋洲也有。

性味:淡、平、涼。

功效:有清熱、利水和胃化積、散胸中積氣、通經絡、解毒的功用。

主治:胸悶作痛、小便不利、小兒疳積、消瘦、食欲不振等症。

單方驗方:

1、治小便澀痛:鋸仔草、貓毛草、金錢草、茅根各10克,和冬瓜冊水煎服。

2、治咳嗽、胸部有時悶痛:鋸仔草15克,韓信草、店空虎各10克。田蟹目草6克,豬赤肉適量水煎,服藥液,食豬肉。

3、治小兒疳積、厭食:鋸仔草10克,水煎服。

4、治胸部久積、咳嗽作痛:鋸仔草、白花雞屎藤各15克,硃砂根、店空虎、虎舌紅各10克,水煎沖冰糖服。

本品內服常用量干品10-15克、鮮品15-30克。無積瘀者勿服。孕婦忌服。

別名:星宿菜(通稱)、紅腳蘭、紅腳南、水埔銀(潮汕)、紅腳蘭、紅腳南(汕頭)、仙仔草、紅腳南(南澳)、紅腳南(普寧)、麻瘋草、泥鰍串(南雄)、大葉田基黃(增城、羅定、陽江、陽春、樂昌)、大葉田基黃、星宿菜、大田基黃、黃蟮草、泥鰍串、擦腳草(湛江)、流民草、赤腳草(惠陽)、假藤樹(五華、惠陽)。

形狀:本品為報春花科排草屬紅根排草。本草生於山坡、溪邊、低草叢潮濕地。夏、秋季採收。分布我國華、中南各省區。

性味:微苦、澀、平。

功效:有活血調經、清熱利濕的功用。

主治:外治消腫止痛。主治感冒、咳嗽咯血、腸炎、痢疾、肝炎、疳積、瘧疾、痛經、閉經、乳腺炎、結膜炎等症。

單方驗方:

1、治細菌性痢疾:星宿菜30克,魚腥草、鳳尾草各21克,水煎服,每日1劑。

2、治痢疾:星宿菜60克,搗爛取汁,加蜜適量,沖開水服。

3、治血痢:星宿菜60克,搗爛,取汁用蜜或紅糖沖開水服。

4、治中暑腹瀉吐瀉:星宿菜30克,食鹽少量,水煎服。

5、治風濕關節痛:星宿菜、海風藤各60克,水煎服。

6、治跌打腫痛:星宿菜、田基黃、菊葉、三七各30克,水煎沖酒服,渣敷患處。

7、治小兒感冒發熱:星宿菜、三腳虎適量,水煎服。

8、治發熱咳嗽:星宿菜、魚腥草各適量加冬瓜冊,水煎服。

9、治婦女乳房紅腫、結塊:星宿菜、蒲公英,水煎沖酒服。

10、治熱咳:星宿菜、燈籠草、和尚頭草適量水煎服。

11、治感冒遍身酸痛:星宿菜60-90克,紅糖15克,水煎成半碗,飯後2小時服。

12、治婦女經閉:星宿菜根60-90克,紅糖30克,酌加米酒,水煎成半碗飯前服,日2次。

13、治白帶、月經不調:星宿菜根30克,水煎,沖米酒服。

14、治目赤腫痛:星宿菜根15-21克,水煎服。另用全草30克,水煎熏洗。

15、治皮膚瘡毒腫痛:星宿菜搗爛加紅糖外敷患處。

本品內服常用量鮮品30-60克,干品15-30克。外用適量。

別名:枇杷(通稱),枇杷(潮汕)龍骨樹(惠陽),枇杷樹葉、杷葉(湛江)。

形狀:本品為薔薇科枇杷屬枇杷。原產四川山地,現多為栽培。全年可採收。分布陝西、甘肅、江蘇、安徽、河南、湖南、湖北、福建、台灣、江西、雲南、四川等省。

性味:苦、平。

功效:有化痰止咳、和胃降氣的功用。

主治:支氣管炎、肺熱咳嗽、胃熱嘔吐等症。

單方驗方:

1、治支氣管炎:枇杷葉、野菊花各15克,茅根、白花磨其草、柏子仁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2、治慢性支氣管炎:枇杷葉、葫蘆茶各10克,海金砂、陳皮各6克,水煎服。

3、治感冒咳嗽:枇杷葉12克,薄荷6克,水煎服。

4、治肺熱咳嗽:鮮枇杷肉60克,冰糖30克,水煎服。

5、治感冒咳嗽、痰多、喉癢:枇杷葉(干)90克,杏仁12克,桑白皮15克,生薑2片,水煎服。

6、治風熱感冒、咳嗽痰稠:鮮枇杷葉20克(去毛),大青葉15克,鹽酸雞30克,野菊花15克,水煎服。

7、治頭風、鼻流清涕:枇杷花、辛夷花等分研末,酒6克送服,每日2次。

8、治胃熱嘔吐:枇杷葉15克,麥冬10克,制半夏6克,竹茹20克,水煎服。

9、治小兒吐乳不止:枇杷葉(去毛、炒微黃)、母丁香各等分,共研末,每次6克,茶葉泡水送服,每日2次。

10、治癰瘡腫毒:枇杷樹二層皮適量,搗爛外敷患處。

別名:側柏、偏柏(通稱),側柏、偏柏(潮汕),側柏葉(潮安),柏子樹、側柏樹(五華),扁柏(廣州),側柏葉(英德),柏樹(曲江)。

形狀:本品為柏科側柏屬側柏。生於較乾燥山坡,也有栽培。四季可采。除新疆、青海外,分布幾遍全國。

性味:苦、澀、微寒。

功效:有清肺止咳、止血、涼血的功用。

主治:胃腸道出血、咯血、衄血、功能性子宮出血,慢性支氣管炎等症。

單方驗方:

1、治神經衰弱失眠、心跳、大便燥結:柏子仁6-12克(或配伍)水煎服。

2、治脫髮:側柏葉120克,當歸60克,烘乾研末,水泛為丸,每次10克,淡鹽水送下。

3、治吐血、衄血:側柏葉、茶匙紅,冬瓜冊各30克,柿餅1塊,水煎服。

4、治潰瘍病出血:側伯葉,香包草各24克,仙鶴草、淡竹葉10克,水煎服。

5、治百日咳:鮮側柏葉15-30克,桔餅1塊,冰糖10克,開水燉服。

6、治水火燙傷:鮮側柏葉搗爛,加雞蛋清調勻敷患處。

別名:佩蘭(通稱),澤蘭(潮汕),獨角金象、獨角象,香澤蘭(汕頭),青里及(潮安),土澤蘭、尖尾鳳(揭陽),澤蘭、焦尾鳳、倒蘇蓼(惠陽)。

形狀:本品為菊科澤蘭屬佩蘭。本草生於溪邊或濕窪地帶,各地有栽培。夏季莖葉生長茂盛而花未開前採收。分分河北、山東、江蘇、福建、廣西、廣東等省。

性味:辛、平。

形狀:有醒脾、化濕清暑的功用。

主治:夏季傷暑、發熱頭重、胸悶腹脹、食欲不振、口中發粘以及急性腸胃炎、胃腹脹痛等症。

單方驗方:

1、治夏季傷暑:佩蘭10克,鮮蓮葉15克,滑石18克,甘草3克,水煎服。

2、治跌打腫痛:佩蘭、娘傘根各30克,了刁竹、田基黃各15克,水煎,沖酒服。

3、治急性胃腸炎:佩蘭12克,藿香10克,蘇梗10克,銀花葉15克,水煎服。

4、治預防流行性感冒:佩蘭10克,大青葉15克,水煎服,連服3-5天。

5、治消化不良、口中甜膩:佩蘭12克,地豆草10克,淡竹葉10克,水煎服。

6、治產後鬱血性水腫:佩蘭10克,月季花15朵,丹參30克,水煎服。

7、治產後水腫:佩蘭30克,水煎,分3次服。

別名:芸香、狗屎龍香、熊膽草(潮汕),芸香草、臭草(汕頭),猴草、香草、臭青仔、臭草(南澳),臭草、洋艾、香草(湛江),臭草(廣州)。

形狀:本品為芸香科芸香屬芸香。生於溝谷、溪邊、路旁及草叢中。全年可采。分布福建、廣東、廣西。長江以北溫室栽培。

性味:本品辛、微苦、涼。

功效:有清熱解毒、散瘀止痛、解痙開竅、通經活絡的功用。

主治:外感發熱、牙痛、月經不調、小兒濕疹、瘡癤腫毒、跌打腫痛等症。

單方驗方:

1、治鼻衄:芸香、綠豆各15克,水煎,沖冰糖服。

2、治牙痛:芸香鮮葉15克,雞蛋1爛,冰糖適量,水煎服。

3、治白帶:芸香21克,白果15爛,冰糖適量,水煎服。

4、治濕疹:芸香3-10克,綠豆10克(搗碎),開水泡服。

5、治暑癤瘡毒:芸香乾品10克,綠豆15克(搗碎)水煎,沖紅糖服。

6、治小兒腹脹、小便不利:芸香10克,茶油適量,搗爛,加熱揉擦或敷臍部。

別名:米碎草(潮汕),米碎草(汕頭),小米節節花、扁竹、粉節草(南澳),扁筆(泉州、廈門、同安、福建),豬牙草(泉州、同安、大田),瀉痢草、百節草、扁竹、蒼蠅翼、米碎仔草(福建)。

形狀:本品為蓼科蓼屬扁蓄。生於坡地、田野、路旁等處。夏、秋採收。分布全國各省區。

性味:苦、平。

功效:有清熱利尿、解毒驅蟲的功用。

主治:濕熱淋病、結石、腎炎、腹痛痢疾、黃疸、細菌性痢疾、蛔蟲、疥癬、濕癢等症。

單方驗方:

1、治血淋、小便短赤:鮮米碎草30-60克,水煎服。

2、治濕熱淋病:米碎草15克,車茶草15克,貓毛草10克,燈心草10克,水煎服。

3、治小兒夜啼:鮮米碎草10-15克,蟬退3-6個,水煎調冰糖服。

4、治尿道炎、膀胱炎:鮮米碎草60克,車茶草30克,共捶爛,取汁,分2次服。

5、治熱淋澀痛:鮮米碎草60克,煎湯頻服。

6、治腹痛痢疾:鮮米碎草30-60克,水煎服。

7、治小兒蟯蟲肛周癢:米碎草適量,切碎,加水1000毫升,煎升500毫升,去渣分數次空腹服,或用其汁煮粥也可。

8、治疥癬濕癢、婦女外陰瘙癢、肛門濕癢、痔瘡初起:鮮米碎草適量,水煎外洗患處。

9、治疥瘡:鮮米碎草適量,水煎浴洗。

本品內服常用量鮮品30-60克,干品12-18克。外用適量。

別名:繁縷(通稱),雞腸菜、雞腸草(潮汕),雞腸草(汕頭),雞腸草、滋草、鵝腸草(南澳),雞腸菜(普寧)。

形狀:本品為石竹科繁縷屬繁縷。生於田間路邊、溪旁草地。夏、秋採收。廣布全國各省區。

性味:甘、酸、微寒。

功效:有清熱解毒、破瘀血、消腫毒、利小便、催乳的功用。

主治:腸炎、乳汁不足、乳腺炎、尿閉澀痛、痢疾、肝炎、闌尾炎、瘡癰腫痛。跌打損傷。

單方驗方:

1、治熱痢、腹中微痛、小便短赤:繁縷、蛇舌草、甘殼草各適量,水煎沖蜜服。

2、治腸炎:繁縷、銀花葉、豬殃殃、大血藤、丹皮、當歸各適量,水煎服。

3、治尿閉淋痛:繁縷、車茶草、豬苓、木通各15克,水煎服。

4、治急性腸炎:繁縷30克,水煎服,繼用石榴皮2-3克,水煎服。

5、治乳痛乳閉:繁縷15克,蒲公英、木通各10克,水煎服。

6、治頭髮早白:鮮繁縷嫩苗60-90克,洗凈,加油、鹽炒熱,當菜吃,久服有效。

7、治牙痛:繁縷15-30克(鮮品)水煎沖鹽服。

8、治腎虛牙齒浮動:鮮繁縷適量,水煎,加食鹽少許,常常嚼食之。

9、治背癰:繁縷、煙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

別名:漆大姑(汕頭),毛算盤、毛冬瓜(饒平),鐵棕穰(惠來、普寧),毛七(普寧、揭西),山黃蒲(揭西),山鯽魚(惠來),七大件、毛漆、算盤子(陸豐)。

形狀:本品為大戟科算盤子屬毛果算盤子。生於路旁、山坡、山谷陽處和灌木中。全年可采,分布於廣東、廣西、福建、台灣、雲南、貴州等省。

性味:苦、澀、平。

功效: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癢,消疳健胃的功用。

主治:急笥胃腸炎、痢疾、凇瘡過敏、風濕關節炎、咳血、過敏性皮炎、急性胃炎;跌打挫傷、濕疥癢痛、燒傷等。

單方驗方:

1、治急性腸胃炎、痢疾:鮮漆大姑全草60克,水煎服。

2、治急性胃炎:漆大姑30克,野菊花、仙鶴草、抹草各25克,水煎服。

3、治咳血:漆大姑,仙鶴草各30克,魚腥草18克,車茶草15克,白小娘葉5葉,水煎服。每日1劑。

4、治風濕關節炎:鮮漆大姑45克,水煎服,渣再水煎,外洗患處。

5、治跌打挫傷:鮮漆大姑葉適量,搗爛,敷患處。

別名:鼠粬草、鼠殼棉、土白頭翁、小白頭翁、白頭翁(潮汕)、白花山薯殼、細米白花藥丸草頭、山薯殼棉(潮安)、清明菜、棉絮頭(南澳)、酒粬絨、鼠粬、小白頭翁(潮陽)、鼠殼(饒平)、白頭翁(上饒、三饒、浮山)、鼠粬草、老鼠艾、清明菜、大葉毛水粬(湛江)、佛耳草(海南)、黃花粬草(莆田、福州)、波波菜(福州)、清明菜、棉花菜(福建)。

形狀:本品為菊科鼠粬草屬鼠粬草。生於路旁、田邊、山坡草地等,春夏間採收。分布我國黃河流域以南各省區。

性味:甘、平。

功效:有止咳平喘、降血壓、祛風濕的功用。

主治:感冒咳嗽、哮喘、高血壓、支氣管炎、風濕腰腿痛。外治跌打損傷、毒蛇咬傷。

單方驗方:

1、治哮喘咳嗽:鼠粬草、綠豆草各30克,水煎服。

2、治感冒咳嗽:鼠粬草30克,青蒿15克,薄荷10克,水煎服。

3、治鼻出血:鼠粬草30克,豬赤肉適量,水煎服。

4、治便血:鼠粬草30克,水煎沖紅糖服。

5、治腹瀉痢疾:鼠粬草15克,雞屎藤、鳳尾草各10克,水煎沖白糖服。

6、治咳嗽痰盛氣急:鮮鼠粬草15克,鮮白前12克,鮮枇杷葉(去毛)4片,水煎沖冰糖或白糖服。

7、治慢性氣管炎:鼠粬草、埔鹽根、疑吳根各15克,枇杷葉、白前各10克,水煎服。

本品內服常用量干品15-30克,外用適量。

別名:錫葉藤(通稱)、澀葉藤、擦皮藤(潮汕)、虎舌藤(汕頭、普寧)、酒瓶藤、火燒藤、澀藤、老虎舌(普寧)、擦錫藤(南澳)、澀藤(陸豐)、澀葉藤、狗舌藤、紅藤頭、痕皮藤、錫葉藤(湛江)、錫葉藤、澀葉藤、糙米藤(惠陽)、澀葉藤(海南)。

形狀:本品為五椏果科錫葉藤。本草生於灌叢或疏林中。全年可采。分布於廣西、廣東等省區及中南半島。

性味:苦、澀、涼。

功效:有收使用止瀉、固精、消腫止痛的功用。

主治:腸炎、痢疾、脫肛、遺精、跌打、肝脾腫大、子宮下垂、白帶、風濕關節炎、腹瀉、便血。

單方驗方:

1、治風濕酸痛:錫葉藤根、春根藤、川山龍、紅蛇根、烏蛇根各適量,浸酒服。

2、治子宮下垂(脫肛):錫葉藤葉601克,升麻(醋炒)15克,豬小肚1個,水煎,空腹服。

3、治食欲不振:錫葉藤根、山鹽酸雞各30克,水煎服。

4、治腹瀉:錫葉藤15克,大乳草30克,水煎服。

5、治菌痢、蛔蟲、白帶:錫葉藤葉15-30克,水煎服。

6、治白痢:錫葉藤30克,分3次煎服。如仍未愈,再用本品6克和木棉花6克,白花荷蘭豆草6克,服1-2次。

7、治腸炎、肝脾腫大、遺精:錫葉藤15-30克,水煎服。

本品內服常用量鮮葉15-30克,根、藤鮮品30-60克。

別名:臘里葉、金邊海棠、金邊臘里葉(潮汕),金邊臘里(南澳),木本金線蓮(廈門),金邊蓮(龍海)。

形狀:本品為大戟科欣莧菜屬金邊桑。多為人工栽培,葉藥用。用年可采。分布福建、廣東等省區。

性味:甘、微澀、涼。

功效:有疏風、清熱、涼血的功用。

主治:肺熱咳嗽、風目作癢等。

單方驗方:

1、治肺熱咳嗽、風目作癢:鮮臘里葉30-60克,干10-15克,水煎服。

2、治婦女產後風:鮮臘里葉適量,水煎洗。

3、治婦女產育後咳嗽:臘里葉15-30克,水煎沖冰糖服。

4、治紫癜:臘里葉、龍眼肉各15克,紅棗7-10粒,花生30-60克,或花生衣10-15克,水煎服。

5、治血小板減少性紫癜(1)臘里葉、白花磨其草、紫珠葉(山蟹目葉)、各15克,紅絲線10克,香包草30克,豬哥刺頭20克,水煎服,日1劑。(2)臘里葉7-12葉,冰糖適量,水煎服,或配豬赤肉水煎服。

本品內服常用量鮮品30-60克,干品10-15克。

別名:蛇尾草、萬靈草(潮汕)、蛇尾草(汕頭、潮安、澄海、陸豐)、萬靈草、玉龍鞭、假馬鞭、蛇舌草(南澳)、獅邊草、蘭花獅邊草(潮安)、萬能草、山白菜、白菜(潮陽)、萬能草(陸豐)、鐵索草(海口)、玉龍鞭、牛鞭、大蘭草、假扣藤(湛江)、馬鞭草(廣東西南、西部)、假敗醬、牛馬鞭、玉朗鞭(廣州等)、藍花蛇尾草、蛇尾草、玉龍鞭(福建)。

形狀:本品為馬鞭草科假敗醬屬假敗醬。生於荒野、路旁或人工栽培。全年可采。分布我國南部海岸及雲南南部。

性味:甘、苦、寒。

功效:有清熱解毒、消炎退腫的功用。

主治:淋病、白濁、風濕痺痛、結膜炎、喉炎、跌打瘀腫、癰癤等。

單方驗方:

1、治感冒發熱、咳血、熱咳、肝炎:蛇尾草15克,水煎服。

2、治膀胱炎:蛇尾草30克,珠仔草、白花蛇舌草各15克,水煎服。

3、治赤眼:蛇尾草、葉下紅各30克,水煎服。鮮品搗爛敷患眼。

4、治喉炎:鮮品蛇尾草搗爛加糖含服。

5、治跌打腫痛:蛇尾草、欣扁擔、石仙桃各適量,搗爛敷患處。

6、治大瘡腫痛:蛇尾草90克,土牛膝、田茨各60克,搗爛敷患處。

7、治眼熱紅腫:蛇尾草、葉下紅各30克,玉帶藤15克,冰片少許,搗爛敷患處。

8、治瘡瘍腫毒:鮮蛇尾草適量捶爛和紅糖敷患處。

本品內服常用量生品30-60克,干品10-15克。外用適量。

別名:黃鱔藤(通稱),大號鼠乳根、大鼠乳(汕頭),銃子藤(福州、閩侯),黃鱔藤(建陽、寧化)。

形狀:本品為鼠李科勾兒茶屬多花勾兒茶。生於山坡、路旁、林緣、林下灌木叢或陰濕近水處。全年可采,分布陝西、華東、華南等省區。

性味:微澀、溫。

功效:有祛風利濕、活血止痛的功用。

主治:風濕關節痛、痛經、產後腹痛。外用治骨折腫痛。

單方驗方:

1、治風濕關節痛:黃鱔藤根60克,豬赤肉120克或雞蛋2個,水燉和酒少許服,每日1劑。

2、治慢性骨髓炎:黃鱔藤、苦刺根各60克,羊肉125克,酌加酒燉服。

3、治血小板減少症:黃鱔藤、穎吳根、埔鹽根、金英根各30克,水煎服。

4、治肝硬化:黃鱔藤、黃蛇根各45克,水煎服。

5、治慢性肝炎:黃鱔藤根60克,釘地根45克,香附10克,水煎服。

6、治肺結核:黃鱔藤根60克,黃蛇根30克,百部12克,水煎服。

別名:豬屎豆(通稱),假地豆、狗屎豆(潮汕),土沙苑(潮安),豬屎豆、土沙苑、響豆(汕頭),豬屎豆、野黃豆、響鈴、假沙苑(湛江)。

形狀:本品為豆科豬屎豆屬豬屎豆。生於村邊、路旁、田邊灌叢中。夏秋採收莖葉。分布於油藏模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等省區。

性味:根微苦、辛、平。種子甘、澀、涼。莖葉苦、辛、平。

功效:根有解毒散結、消腫的功用。種子有補肝腎、明目、固精的功用。莖葉有清熱去濕的功用。

主治:根治淋巴結核、乳腺炎、痢疾、小兒疳積。種子治頭暈目花、神經衰弱、遺精、早泄、小便頻繁、白帶。莖葉治痢疾、濕熱腹瀉。

單方驗方:

1、治腰膝酸痛:豬屎豆根30-60克,水煎服。

2、治遺精、淋病:豬屎豆全草30-60克,水煎服。

3、治眼結膜炎:豬屎豆種子9-15克,水煎服。

4、治中暑發熱:豬屎豆全草(鮮品)30克,水煎服。

5、治痢疾:鮮豬屎豆全草60克,水煎,沖紅糖服。

6、治風熱赤眼:鮮豬屎豆全草,酌量水煎,藥液乘熱以蒸氣熏眼,熏後取汁洗眼,交果甚佳。

別名:假鷹爪(通稱),雞腳樹、雞爪樹(潮汕),山鷹爪(潮安),山龍眼(饒平、汕頭),穿珠酒餅,假鷹爪、雞爪風、酒餅葉(湛江)。

形狀:本品為番荔枝科假鷹爪屬假鷹爪。生於低海拔山地、丘陵的疏林邊或村邊灌木叢中。全年可采。分布於廣西、廣東等省區。

性味:苦、平、有小毒。

功效:有祛風行氣、消炎利水、化濕、去瘀的功用。

主治:風濕關節炎、產後風痛、腎炎水腫、流血不止、痛經、流感、咳嗽氣喘、腹脹消化不良、跌打腫痛、骨折等症。

單方驗方:

1、治產後風痛:假鷹爪500克,艾125克,埔姜葉125克,水煎洗浴。

2、治產後水腫:假鷹爪葉、竹節黃葉各15克,血風根10克,雞肉適量,水煎服。3、治風濕筋骨痛:假鷹爪根15-30克,水煎服。

4、治產後血不止:假鷹爪葉烘乾研末,沖酒少量服。

5、治乾濕癬:假鷹爪根皮適量,搗爛調醋敷患處。

6、治骨折:假鷹爪葉180克,松樹苗60克,小雄雞1隻,共搗爛,複位後外敷患處,24小時取去。

別名:豺皮樟(通稱)、山萬曆(潮州、普寧)、山豬()(汕頭、惠來)、山巴歷仔(南澳)、白葉、白葉仔、白皮樟(普寧)、火灰木、山龍眼(廣州)、鹹魚頭(台山)、清香劍、豹皮樟、香(勒)(新會)、阿媽柴(豐順)、香勒、土木香、十大功勞、賊老骨(萬山島)、山荔枝、白背稔、山龍眼、豹皮樟(惠陽)。

形狀:本品為樟科黃肉楠屬(六駁屬)豺皮樟。生於山坡灌木或疏林中。全年可採收。分布於江西、湖南、廣西、廣東、福建、貴州等省。

性味:辛、溫。

功效:有祛風除濕、行氣止痛、活血通絡的功用。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消化不良,腰腿痛、跌打損傷等,痛經、胃病、感冒、腹瀉、水腫。

單方驗方:

1、治神經性頭痛:豺皮樟60克,埔茛、刺蒼根、刺刁各30克,30%酒500毫升,浸半月後啟用,每次服10-20毫升,每日3次。

2、治風濕骨痛:豺皮樟30克,雞血藤15克,記羅根、烏鴉枝各30克,水煎服。

3、治風濕跌打:豺皮樟90克,威靈仙、半楓荷各500克,雞血藤120克,浸酒5-10斤,半月後使用,每次服半小杯,每日2-3次。

4、治產後風:豺皮樟、娘傘根、雞血藤各15克,抹草根、毛桃根、半楓荷當歸各30克,水煎服。

5、治霍亂吐瀉:豺皮樟60-90克,香附15克,炒焦,加鹽水3-4碗,煎成1碗,熱服。

6、治痛經:豺皮樟30克,豬赤肉60克,水煎服。

7、治胃冷作痛:豺皮樟15克,水酒各半燉服。

8、治水腫:豺皮樟30克,豬赤肉、米酒煎服。

別名:茶、茶葉、茶樹(通稱)。

形狀:本品為山茶科屬茶。多為栽培,葉春、夏、秋均可採集,根全年可采,我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栽培。

性味:葉苦、甘、微寒;子基、寒、有毒;根苦、平。

功效:有強心利尿、抗菌消炎、收斂止瀉的功用。

主治:葉治急性腸炎、痢疾、中暑、水腫、消化不良、嗜睡症、感冒。根治肝炎、冠心病、心律不齊、心臟病、水腫、帶狀瘡疹、牙痛。花治高血壓。

單方驗方:

1、治痢疾:綠茶101-15克,開水沖泡,調蜜或食鹽少量服。

2、治感冒:茶葉10克,生薑3片,開水泡或沖紅糖服。

3、治急性腸炎:茶葉10克,生薑6克,加水2碗,濃煎半碗1次服下。

4、治腎盂腎炎:茶葉20克,金銀花6克,車茶草3-5株,水煎2次,煎成1500毫升,多次分服。每日1劑,連服30-40天。

5、治便血:茶葉50克,五倍子(煅),槐花炭各3克,研細末,每次6克,開水送服,每日2次。

6、治麥爛腫:綠茶3-5克,用茶杯以開水沖泡乘熱沖熏患眼、每次10分鐘,每日3-5次。

7、治漆瘡過敏:茶樹鮮根20-30克,水煎熏洗患處。

別名:薺菜(通稱),香包草(潮汕),三角草(澄海、普寧),耳鉤草(饒平),菱角菜(南澳、潮安)。

形狀:本品為十字花科薺菜屬薺菜。生於路帝旁、溝邊或菜地上。春秋採收。分布全國各省區。

性味:甘、平。

功效:有涼血、止血,清熱利尿的功用。

主治:高血壓、麻疹、水腫、乳糜尿、腎結核尿血、痢疾、泌尿繫結石等症。

單方驗方:

1、治高血壓:薺菜、夏枯草各30克,水煎服。

2、治尿血、咯血、鼻出血:薺菜60-125克,水煎沖蜜服或加陳棕炭3克,沖服。

3、治產後子宮出血、月經過多:薺菜、仙鶴草各60克,水煎服。

4、治乳糜尿:鮮薺菜125克,店空虎30克,水煎分次服。連服1周。

5、治腎結石、慢性腎炎:薺菜30-60克,水煎服。

6、治痢疾:鮮薺菜30-60克,水煎服。

7、治小兒腹瀉:鮮薺菜30克,茅根60-90克,水煎服。

別名:垂盆草、半枝蓮、狗牙半枝蓮(汕頭),肩痛草(潮州),佛甲草(揭陽),佛指甲、佛甲草、小三七、鐵指甲(湛江),三葉批甲草(福州),垂盆草、半枝蓮、狗牙草、石指甲、三葉佛甲草(福建)。

形狀:本品為景天科景天屬垂盆草。本草生於山坡岩石、溝邊、路旁濕潤處。全年可采。分布吉林、遼寧、山東、江蘇、浙江、安徽、廣東、福建等省區。

性味:甘、微酸、涼。

功效: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用。

主治:咽喉腫痛、痢疾、肝炎、口腔潰瘍。外治燒傷、燙傷、癰腫瘡瘍、帶狀皰疹、毒蛇咬傷等。

單方驗方:

1、治肺癰:垂盆草30-60克,冬瓜仁、薏米、魚腥草各15克,水煎服。

2、治急性肝炎:鮮垂盆草60-120克,鮮白花磨其草60克,水煎,作茶飲。

3、治蜂窩織炎:鮮垂盆草60克,搗爛取汁內服,每日1劑,分2次服。

4、治葉血、衄血、尿血:垂盆草60克,茅根30克,元參15克,水煎服。

5、治多種癌症:鮮垂盆草30-120克,洗凈,搗爛取汁服。干品15-30克,水煎服。

6、治多種癌痛:鮮垂盆草適量搗爛,敷患處。

7、治腳癬:鮮垂盆草適量搗爛,調醋少許,敷患處。

8、治瘡瘍腫毒:鮮垂盆草、蒲公英,耳鉤草各適量,搗爛敷患處。

別名:茅根、白茅根(通稱)園仔根、絲茅根、茅根(南澳),蘇茅根、白茅根(惠陽),茅根、白茅、茅草、白茅根(湛江)。

形狀:本品為禾本科白茅屬白茅。本草多生於路旁、山坡、草地。冬、春兩季採收。分布全國各地。

性味:甘、寒。

功效:有清熱利尿、涼血止血的功用。

主治:急性腎炎水腫泌尿系感染、衄血、咯血、吐血、尿血、高血壓、熱病煩渴、肺縶咳嗽等。

單方驗方:

1、治麻疹口渴:茅根30克,水煎頻服。

2、治鼻出血:茅根30克,水煎,冷服。亦可配藕節15克同煎服。

3、治胃出血:茅根、生荷葉各30克,側柏葉、藕節各15克,烏豆少許,水煎服。

4、治急性腎炎:鮮茅根60-120克,水煎分2-3次服,每日1劑。

5、治白濁:茅根30克,海金沙15克,水煎服。

6、治血淋:茅根、車茶草、豬歌刺頭各15克,水煎服。

7、治麻疹高熱:茅根、香包草各60-120克,水煎,代茶飲。

別名:空心蓮子草(通稱),水蕹菜、過江龍(廈門、福州、同安),空心蕹菜(永安)。

形狀:本品為莧科蓮子草屬空心蓮子草。本草生於水溝、池塘內。秋季採收。分布河北、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西、廣東等省區。

性味:苦、甘、寒。

功效:有清熱利尿、涼血解毒、消炎、抗菌、抗病毒的功用。

主治:肺結核咯血、流感初期、乙腦。外用治濕疹、帶狀皰疹、疔瘡、毒蛇咬傷、流行性出血膜炎。

單方驗方:

1、治血尿、尿路感染:空心蓮子草、豬歌刺頭、紫珠草葉(蟹目根)各30克,水煎服。

2、治口腔炎:空心蓮子草根、鮮白芽根各適量,水煎,沖冰糖服。

3、治淋濁:鮮空心蓮子草60克,水煎服。

4、治流感或感冒發熱:鮮品空心蓮子草30-60克,水煎服。

5、治疔瘡:鮮空心蓮子草搗爛,調蜜,敷患處。

6、治濕疹:鮮空心蓮子草適量,水煎熏洗,另用森鱉子適量研末,調麻油抹患處。

別名:赤枝山葡萄(揭陽、汕頭),牛須公(潮安),山葡萄(惠來),牛牽絲、紅血龍(揭陽),牛勸思(陸豐)。

形狀:本品為葡萄科粵蛇葡萄。生於山坡灌木叢中。全年可采。分布安徽、江西、浙江、廣東、廣西、雲南;印度、寮國、印度尼西亞也有。

性味:辛、微溫。

功效:有消炎解毒、疏風解表、預防感冒的功用。

主治:骨髓炎、急性淋巴結炎、急性乳腺炎、膿皰瘡、濕疹、丹毒、癤腫、嗜鹽菌食物中毒等症。

單方驗方:

1、治多發性膿腫:赤枝山葡萄根15克,水酒各半燉服,或各豬赤肉燉服。

2、治嗜鹽菌食物中毒:赤枝山葡萄根30-45克,生薑15克,加水2碗煎,分1-2次服完。兒童、老人、輕症者酌減。

3、治療及預防感冒:赤枝山葡萄15-30克,水煎服。

4、治深肌濃瘍:赤枝山葡萄30-45克,加豬骨適量水煎後,入少量食鹽及米酒服。

本品內服常用量30-45克,兒童酌減,孕婦慎服。外用適量。

附註:(1)本藥性偏溫,有些人服後有咽干、鼻衄、頭暈等反應,但停葯後即愈。(2)據報導:赤枝山葡萄對急性牙槽膿腫、流產合併感染、外科手術後感染均有不同程度的療效。


推薦閱讀:

[轉載]ZT 文言本《三民主義》
[轉載]小鹿炫兒
[轉載]一張成圖於萬年之前的《商周乾坤圖》
【轉載】崇禎紅學序言:崇禎煤山上吊是李自成造的假
[轉載]象數言事無有不應

TAG:轉載 | 草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