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在日本、新加坡、韓國被視為聖人

文/佚名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資料圖 圖源網路)在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說法:「立德立功立言」的完人有「兩個半」,王陽明是其中一個,另一個是諸葛亮,還有半個完人是曾國藩。王陽明在日本、新加坡、韓國被視為聖人,尤其是日本人把王的「心學」視為經世治國之學。其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和感悟。心學之起源1472年,王陽明出生於浙江省餘姚縣,1529年在江西南安去世,享年57歲。王陽明5歲才會說話,到10歲的時候,王陽明父親高中狀元,此後王陽明認真學習,22歲成為舉人,29歲中進士,在22歲到29歲這些年間,他潛心研究儒釋道的學問,結婚當日,竟然為了與相談甚歡的老道一同打坐而徹夜未歸,可見其對道學研究之忘我。佛教的觀點是人修行在三個境界中好修:第一個境界,病人好修;第二個境界,窮人好修;第三個境界,沒有自由的人好修。因為錢多容易做壞事,而窮困不能;有病想做壞事,但無能為力。王陽明恰恰在中進士之後,因身體原因回家休息幾年,期間他精研道學,幾次想去入空,但是還是不能忘記紅塵。到31歲的時候,他開始精研佛教,與高僧論佛談道,深入研究了儒釋道學問。弘治十八年,王陽明37歲,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繼位時年僅17歲,以劉瑾為首的八個太監把持朝政,囂張跋扈,時人謂之「八虎」,王陽明因上書仗義執言,被廷杖四十後發配貴州龍場做驛丞驛長。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里,王陽明結合曆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一天半夜,忽然有了頓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悟道(資料圖 圖源網路)王陽明的「龍場悟道」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大文案,他當時對榮辱得失已有深刻的認識,但對生死還沒有悟透,為了更好地參悟生死之道,他命人以石制棺,坐在棺上悟道六七日後,突然超脫意念,達到頓悟境界,他總結凡事欲深究就要跳出「事」之外。王陽明認為,一個人如果知道「聖人之道,我心自足」,在極度入靜狀態中就會找到「良知」,良知即心靈本體的靈明覺知。釋迦摩尼說過,眾人皆同,只是眾生被塵土蒙蔽,而他拭掉了塵土而已。禪宗有一個關於六祖惠能和神秀的著名故事,五祖弘忍讓其寫偈子以展示修行所悟,神秀寫道:「身是菩提樹,心是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意思是把我們身體修鍊成世上最乾淨的菩提樹,把心修成像鏡子一樣明凈,每天擦拭,不惹塵埃。六祖寫下「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對比可以看出,六祖是大悟、是頓悟,他的境界是通過一生一世的踐修所得,所以才能寫出上述偈子。因此,沒有踐修的基礎,就不能理解六祖的頓悟。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能夠知悉聖人之道。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本性自足,勿需向外索求於事物之理。例如,毛澤東上過戰場嗎?但他指揮四大戰役,運籌於帷幕之中,決策於千里之外,毛主席如果不是救心,不是有自己的良知,不是有知行合一,試問四大戰役怎能取得勝利?「救心」在心學中叫「致良知」,就是說其實我們做每一件事的時候內心都會判斷對和錯,但是出於私慾會壓制內心的判斷;致良知就是讓我們堅持內心的判斷,持之以恆就會讓良知做主。就某一件事而論,致良知能夠高屋建瓴地給予我們指導。王陽明在五百年前把這些理論分為教條和心學,心學最根本的敵人是教條,教條的對峙者是心學。王陽明的心學最有實用價值的是良知

「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資料圖 圖源網路)孟子曾云: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認為無此四心者不足為人,所以王陽明的良知是建立在這「四心」之上,他的「致良知」洞悉了本源。1519年,居住在南昌的寧王朱宸濠舉兵叛亂,組織了十萬大軍,順江而下,勢如破竹,準備一舉拿下南京,自立皇帝。時任贛南巡撫的王陽明奉命阻擊。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何謂也?王陽明心中有賊。賊在何處?即他既不是領兵的元帥,也沒有得到皇帝的聖旨讓他去剿滅寧王。王陽明得把心中的賊破掉,俗話「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從」。於是他採取圍魏救趙戰術,直接攻打寧王的老巢南昌。寧王首尾無法兼顧,只好回師救援,雙方大戰於鄱陽湖上。在短短30多天的時間內,一場危及江山社稷的叛亂,幾乎是在王陽明的談笑之間就灰飛煙滅了。諸葛亮曾說過「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用現代話來講則稱為「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所以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有實際作用,在這次大戰當中體現得淋漓盡致。王陽明一生中有「四句教」,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曾國藩對「誠」的解釋為「一念不生謂之誠」,實則從王陽明「無善無噁心之體」這句話中衍生而出。張載曾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有此心者也即是誠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每臨大事有靜氣」(資料圖 圖源網路)蘇軾說「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王陽明認為這種「每臨大事有靜氣」的人無一不能成大器,所以他一貫堅持孔子學生顏回說的「不遷怒,不貳過,不伐善,不施勞」。現在的人們應該安心於般若之上,各盡應盡之責任。般若就是命運,「命運」二字一動一靜,「命」是定數,「運」是運作,董事長盡董事長的責任,員工盡員工的責任,要把心安在般若之上。一個人如果「真誠至極」,又「機變至極」,能恪守自然道德,心智又能極端自由,是聖人。成為聖人有兩個前提,一是能自覺地改造自己的人生,二是能自覺地改造社會,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改造自己、改造社會合二為一。「閑時成聖,亂時成雄」,「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王陽明一生有三次大的戰爭,自出戰以來,未曾戰敗。這是典型的「閑時成聖,亂時成雄」。國家需要我們的時候,拿起槍來,就是英雄;國家清平時,好好工作,就是聖人。
推薦閱讀:

新加坡公民破產即所謂打入『窮籍』之後會受到什麼限制?如何獲得解除令?
一位常駐新加坡的中國人對新加坡的看法(轉載)
無量壽經  (第二十集)  1989/4  新加坡  檔名:02-003-0020
這個東南亞美食王國,哪怕只為了吃也值得特地去一次!
為什麼作為華人國家,新加坡卻更加親美而非中國?新加坡為什麼經常就與中國過不去?

TAG:日本 | 韓國 | 新加坡 | 聖人 | 王陽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