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中華文化 北魏佛像

感知中華文化

北魏佛像

佛教是我國主要宗教之一,在我國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了。在我國流行的佛教,不論是其宗教思想、經卷文書,還是佛像的造型、風格,都與它在印度產生時的原型有著不小的變化。其原因就是因為在這些東西流傳到中國之後,有著深厚積澱和頑強生命力的中華文化在它們的身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中的北魏佛像

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歷來有著不少不同的看法。其中,有關漢明帝求法的故事流傳最廣、最具體,因而最為大多數人所接受。這個故事是說東漢永平年間(公元58—75年),漢明帝夜夢神人,身上放光,在殿前飛繞而行。次日會集群臣,問這是何神?有通人傅奕回答:聽說西方有號稱為「佛」的得道者,能飛行虛空,身有日光,帝所夢見的必定就是佛了。於是漢明帝遣使西行,在大月氏抄回佛經四十二章,藏在蘭台石室,佛教由是傳入漢地。

東漢時期雖然佛教傳入中國,建立了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但由於時局動蕩等原因,當時的佛像和佛經並沒有流傳下來。現在我們看到的白馬寺也遠非東漢時期的那個白馬寺。我國佛教遺物有據可考的是在十六國時期,例如敦煌莫高窟現存最早的268洞窟和275洞窟就是十六國時北涼的遺作。

雲崗石窟第二十窟的雲崗大佛

北涼公元439年被北魏所滅亡,北魏開始接替北涼的佛教造像藝術。到534年滅亡時,北魏在中國境內開鑿的佛像之多、藝術造詣之深,達到了前無古人的地步。中國「三大石窟」即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還有甘肅的敦煌石窟都是舉世聞名的佛教寶庫,其中雲岡石窟就是北魏開國帝王拓跋珪擊敗後燕太子慕容寶於398年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後開始興建的。從北魏和平年間(460——465年)曇曜和尚主持動工,到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遷都洛陽時的近四十年間,雲岡石窟作為北魏皇室貴族修功德、做佛事的場所,前後共動用了四萬餘人,在大同西郊武周山北崖修建了東西綿延一公里的45個洞窟,大小佛龕252個,石雕造像5.1萬餘尊。形成了中國早期佛教造像蔚為壯觀的藝術長廊。

原為北方少數民族的北魏政權為了強調自己的正統地位,把同樣是外來文化藝術的佛教定為正統宗教大力提倡、建寺譯經。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又馬不停蹄地開始了龍門石窟的修建。

龍門石窟的最大佛像——盧舍那大佛

現在的龍門石窟,坐落在洛陽南郊的伊闕山兩側的懸崖峭壁上。南北也是長達一公里,兩壁現存佛塔40多座,窟龕2345個,題記和碑刻3600多品,造像達10萬餘尊。其中北魏開鑿的石窟佔30%,唐代石窟約佔60%,其它時代的窟龕約佔10%。龍門石窟修建的時間較長,後來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和北宋,都是淵源於北魏的開鑿,才一脈相承地延續了下來。我們現在去龍門石窟參觀,最為搶眼的那尊盧舍那大佛會首先映入我們的眼帘。但有多少人能夠知道:如果沒有北魏孝文帝的肇始,歷史還會給我們留下這一份精美而無比寶貴的佛教藝術遺產嗎?

賓陽洞中的佛造像

賓陽洞是龍門石窟中最為著名的洞窟之一。建造於北魏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500——523年),前後歷時24年才完工,是龍門石窟中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石窟,也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和孝昭皇太后做功德所造的洞窟之一。,其富麗堂皇的程度為龍門眾多石窟之冠。包括南洞、中洞和北洞,內有11尊大佛,特別是其中的主佛釋迦牟尼被稱為北魏中期石雕藝術的傑作。佛像的衣飾已由北魏早期的袒露的右肩式和通肩式變為中原地區的褒衣博帶式樣。這顯然是受孝文帝實行漢化政策後漢風漸濃的影響,而這些文化的演變也反映在石雕藝術上:洞內的佛和菩薩都體態修長,身材飄逸。是北魏晚期風行的「秀骨清像」的典型形象。

現在美國博物館的龍門石窟浮雕《帝後禮佛圖》

賓陽洞內原有兩幅大型浮雕《皇帝禮佛圖》和《太后禮佛圖》,浮雕畫面上分別以孝文帝和文明皇太后為中心,前呼後擁,形成盛大的禮佛行列。這兩幅浮雕構圖精美、雕刻技藝精湛,藝術價值極高。同時因為反映了當時帝王的生活場面,考古價值也極高。可惜的是,這兩幅大型浮雕都被外國人指使盜鑿後流落海外,現分別被收藏於美國堪薩斯城納爾遜藝術館和紐約市藝術館。令賓陽洞看上去因失掉其中精彩的靈魂而留下無窮的遺憾。

在敦煌莫高窟里,北涼、北魏時期的佛像也因獨具特色的精美而珍貴無比。與後來隋代、唐代、五代和北宋等時期眾多的佛造像相比,顯然因其稀有性、明顯的時代特點和高超而又成熟的造像藝術而獨居敦煌莫高窟的佛造像領軍地位。

莫高窟275窟中的交腳菩薩

第275窟的「交腳菩薩」歷來最為研究者和觀賞者所稱道。這尊菩薩身高3.34米,兩側各塑一獅子,象徵菩薩的坐騎。菩薩頭戴化佛冠,上身半裸,下身束裙,身著臂釧胸飾。面相方圓溫和,胸腹部無起伏,兩腿無粗細變化,整體上給人以古樸溫潤的感覺。特別值得提出的是:菩薩下身的裙子緊縛住雙腿,以貼泥條的方法塑出了衣紋線,並在這種凸起的衣紋線上施以陰刻手法,留下清晰的刻痕,令衣裙的立體感更鮮明了。考古學上認為:這種於突起的衣紋線上施以陰刻線的手法見於公元四五世紀的犍陀羅雕刻。在我國北朝時期石窟中,這類呈交腳坐式、戴三面寶冠、手持凈瓶的菩薩為西域傳來的造像樣式。而在文學、繪畫史上,這種緊縛身形的衣紋服飾稱作「曹衣出水」,與稍後於此時期的唐代畫聖吳道子的「吳帶當風」(見徐悲鴻博物館所藏「八十七神仙卷」)形成了鮮明的繼承和對比關係。

龍興寺遺址窖藏的北魏菩薩雕像

1996年11月,《中國文物報》和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中都報道了山東青州發現了大型佛教造像窖藏的消息。包括北魏、北齊等時期佛造像在內的四百多尊古代佛像重見了天日。這一發現使得青州博物館的佛造像藏品獨步海內外,青州博物館的這些造像自1997年開始,先後在北京、上海、香港、美國、德國、瑞士、日本、英國等地展出,引起了國內外廣泛的關注和興趣。由於這些唐代龍興寺遺址出土的造像數量之多、雕刻技法之精、貼金彩繪保存之好和造像時間跨度之長,而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和「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

這些龍興寺佛教造像中最為精美的,無疑又是以北魏、北齊時期造像為代表的南北朝時期的佛像。讓我們再來欣賞幾尊這些精美絕倫的佛造像:

青州博物館藏北魏貼金彩繪三尊佛像

青州博物館藏北魏菩薩造像

青州博物館藏北魏貼金彩繪石雕三尊佛像

微笑是北魏佛造像的一個典型特徵,佛的笑是深邃的,於寧靜中透出百般的慈愛。菩薩的笑是親切的,平靜中帶有種種的關愛和人性美。與後來的佛像相比,正是因為北魏時期的佛像除了宗教的聖潔之外還具備了這種當時社會人性化的美,所以,她更貼近現實社會,更容易博得大眾的親近感,因而更具有了藝術的感染力和生命力。為歷代佛教徒和佛教藝術研究者所仰慕。

轉自逗號 新浪博客


推薦閱讀:

漫談紀|殘害養子,虐待孫子,兩度執掌北魏朝政的鐵腕太后(上)
北魏第一大案:國史之獄
北魏司馬金龍墓「陶俑陣」修復布展
北魏 張猛龍碑 王瓘藏明初拓本(二)

TAG:文化 | 北魏 | 中華 | 中華文化 | 感知 | 佛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