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規則為維護感受而生

來自:輪迴jumper(從我覺察的那一刻,宿命打破了。)2014-07-05 16:12:36作者:李雪,廣州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微博:@李雪愛與自由微信:lixuexinlixue正文:我的文萱都有一個主題:孩子無須刻意培養,給予充足的愛,放任孩子自由發展,孩子就會展現無限的可能性,完成靈魂本身的使命。這讓很多父母困惑,放任發展,那規則如何建立,真爰和溺愛的尺度怎樣把握。我們先思考下人類社會為何需要規則。規則存在的意義,是最大限虔維護每個人的感受。簡單的說,為什麼你不能侵佔我的私有財產,因為那樣我感覺很痛苦,而且絕大多數人都有相同的感受,所以人類形成共識,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為什麼要設立交通燈,因為我們都需要安全放心地通過路口,交通燈維護了大多數人的感受。這些規則大家都知道,可為什麼一些人還是會違反規則呢?被訓導明白的規則,並不能保證遵守,這也是家長發愁的地方,規則講了100遍,孩子也表示明白和同意,就是時常違反。—個7歲女孩,進我房間不敲門直接闖入,我有些不滿,進門之前先敲門是基本的禮貌,你這麼大了咋還不知道呢。於是教肓她,進門之前要先敲門,我說請進,你再進來。她好像懂了,但下次如故。我又講了一遍,照舊。很崩漬,直接吉訴她,你這樣突然闖進來,我不高興呀!小女孩恍然大悟,以後都會進門前甜甜的叫我「李雪姐姐」,很幵心地敲門。之前,我只是教給她冷冰冰的規則,規則和她的感受是割裂的。而我講出真實感受後,她很自然地願意維護我的感受,輕鬆自在地遵守規則。繼續觀察女孩和父母的關係,她的父母完全不介意孩子突然闖入,甚至在孩子闖入後挺幵心,所以孩子形成了直接推門的習慣。這個小女孩的規則不是被訓練要求來的,而是在感受的基礎上自然形成,所以她非常靈活,可以跟不同的人輕鬆保持不同的規則,自己的感受也沒有被束縛。為什麼這個小女孩能夠明白我的感受,而且願意維護我的感受?女孩的父母給予了比較充足的愛和自由,幾乎沒有制定過什麼規則限制她,所以她天然的感受力保持的很好,就是我們常說的同理心。所以她既能尊重自己的感受,也能體獫到別人的感受。在自尊與尊重他人之間,自然流動形成讓彼此都舒服的界限。這就是規則存在的本來意義:讓大家都舒服。那為什麼有些人要破壞規則,侵犯別人的界限,看別人不爽自己才覺得爽?這就是病態的人格。可以推測,這種人的童年,父母給的規矩一大堆,孩子一次又一次試圖表達愛,想自由做自己的時候,卻被父母冷冰冰地以規則的名義殘酩切斷,愛的流動幾乎沒有。所以他們的內心形成這種鏈條「規則=痛苦」,打破規則才可能有連結,這樣的人當然沒有能力尊重規則。所以,試圖訓練孩子守規矩的父母,如果訓練過程切斷了愛的流動,讓孩子受苦,那規則就對孩子意味著痛苦,脫離了你的懲罰和獎勵,將來他怎麼白願遵守頰則呢。規則只有在涉及兩個人的時候才有存在的意義,一個人的事情是自由的範疇。比如孩子什麼時候洗澡,是自由的範疇,完全由孩子自己決定。如果洗澡需要大人幫忙,才涉及兩個人,這時候才需要協商規則,比如爸媽11點睡覺,如果你洗澡雷要幫忙,那麼要在11點之前。完全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大人闖進去要求制定規則,這是耍流氓。巰氓行徑不會給孩子培養任何好習慣,只會讓孩子逐漸喪失自己的感受力和判斷力,智力和情商曰漸僵化,成為和大人一樣不知所以然的麻木之人。很多家長擔心過度自由會變成溺愛孩子,導致孩子不斷侵犯自己界限。首先,愛本身不存在過虔,真愛永遠不會過多。自由也是多多益善,越多的自由,孩子越智慧,活得越精彩。那溺愛是怎麼回事?沒有孩子需要溺愛,溺愛是家長的需要。或者說,溺愛是家長在滿足自己「內在缺愛的小孩」,並把「內在的小孩」投射給孩子,跟真實的孩子設關係。比如,有些家長捨得給孩子買上千塊的童裝,但是孩子想要的搖揺車卻不肯充分滿足,反覆跟孩子較勁,因為童裝是父母內在小孩的需要,而揺揺車是真實孩子的需要,真實的孩子長期得不到滿足,怎麼可能感恩父母的付出?小時候幾乎每個人都說我媽溺愛我,才把我慣出很多臭毛病。比如不洗自己的衣物,房間很亂,不懂感恩,亂花錢,不考慮別人感受等等。仔細回想,一旦我想清洗自己的衣物,媽媽就會打擊我,你洗不幹凈還浪費水,還是給我一起洗了吧;她經常闖進我的房間收拾東西,一邊收拾一邊抱怨;去超市購物,我挑了自己最喜歡的幾樣,但媽媽還是會再塞一大堆昂貴的零食給我,然後回家抱怨我去一次超市花費比她一個月都多;她生病時,我試圖關心她,她會說你看書去吧不要管我,後來又抱怨說白養活我了,這個白眼狼。媽媽似乎是一個「聖人」,她沒有自己的雷要,沒有自己的感受。這樣的關係中,我如何同理她的感受,感知她的界限呢,又如何能生出感恩之心?後來我理解,她內心極虔缺愛,同時對得到愛已經絕望,所以通過犧牲自己來滿足我,間接滿足了她「內在的小孩」?而實際上造成,我「搶走」了她內在小孩的愛,她對我付出越多,也越怨恨我。經常有媽媽說,為了孩子,自己犧牲了一輩子,結果卻沒得到愛和尊重。在這種「偉大犧牲」之下,我感受不到愛,經常做噩夢自己都快死了,媽媽也看不到我。面對外面的世界,我感受不到他人的感受,不能理解大多數人都理解的規則界限,經常侵犯別人的界限而不自知,好像從外星球來的,人際關係一塌:糊塗。後來離幵媽媽,我的天然本性才得以顯露,我熱愛收拾房間,把家裡布罝得很有美感,喜歡做飯,越來越能同理別人的感受。所以,若父母經常感覺被孩子侵犯界限,首先自省,你清晰而且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嗎?如果你經常「閹割」掉自己的聲音,不尊重自己的感受,又如何期望孩子能夠同理你的心,照顧你內心最深處的小孩呢。孩子沒有這種能力,即使心理醫生,也只有在付費的那1個小時里,可以做到一部分。規則,是為維護感受而生,兩個清晰自己感受的人之間,自然會形成規則,而且是流動的、靈活自在的規則。最小化的政府帶來最有活力的市場經濟,規則最少的父母帶來最不可思議創造力的孩子。面對孩子沒有被層層防禦包惠的心,真實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自由選擇,成為他自己。別用我們狹隘的恐慌束縛孩子無限的可能。孩子的未來,一定遠遠超出我們的想像所及。**「轉自在線心理諮詢(微信號:xlzxol)逃避的根源(轉)

來自:outman2013-04-12 11:35:02當一個人陷入到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中的時候,就會無意識中逃避現實,逃避現實中的自己。其實刻意地表現得好,努力表現出一個完美的自我也是一種隱含的逃避,因為他無法面對本來的自己,不敢讓別人發現真實的他。當社會主流強調開朗的時候,他就會努力多說話;當社會流行成熟的時候,他就會裝作深沉;當他覺得自己幼稚的時候,就會裝扮得老成……當他無法做到心中所期望的樣子的時候,就會選擇逃避,逃避總比直面要「安全」。當真實的自我暴露在現實中的時候,現實的洪流就會衝擊其幻想中「完美自我」的形象。一位患者告訴我:癥狀其實就是對其自誇的一種諷刺。所以為了逃避現實中的「諷刺」,有些人寧願不工作、不戀愛、不交友,甚至還找出很多理由來證明自己這種行為有多麼「明智」。除了上文談到過的逃避方式外,逃避有時還會以拖延和懶惰的形式表現出來。一些患者不敢努力,因為不努力就算失敗總還可以給自己找到台階下:不是我不行,是我沒有儘力。而另一些患者,因為他很難達到其心中的「應該」,所以他不得不拖延,不得不懶惰,因為他直面了現實,就無法自欺了。病態自負者選擇逃避是害怕自負受損,而病態自卑者則是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但病態自負者還算幸運一點,因為他總能找到各種理由為自己的逃避與失敗開脫,以維繫理想化自我的幻想。而病態自卑者卻沒有那麼幸運,因為當他逃避或失敗的時候,幾乎無法找到借口為自己開脫,會因此變得更加自卑與自恨。所以病態自卑者更容易絕望,絕望來自於他一直都沒有達到其「應該」。「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是任何治療方法的「必經之路」。面對你所恐懼的,面對你所要逃避的,因為逃避只能強化恐懼,而不會真正地消除內心中的恐懼,也只有直面現實才能帶來希望,才能打破內心中自負的枷鎖。很多人為了維繫理想化自我的幻想,放棄了自由,放棄了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因為他太害怕失敗,太害怕受到他人的否定,太害怕發現自己不如人的地方,太害怕傷害與不確定性,所以他寧願選擇生活在幻想中也不願面對真實的自己與生活。但也只有讓現實的洪流衝進幻想的城堡,才能推翻這種專制的統治,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才能真正做到摒棄理想化自我而回歸真實的自我。沒有現實的作用,這一切是無法達成的,或者說現實是促成改變的重要媒介。雖然在面對現實的時候,患者會體驗到強烈的焦慮及恐懼的情緒,但就算歷史的變遷、進步與變革也不是一片坦途。對於治療也是如此,推翻理想化自我的統治,推翻「魔鬼」的專制,也需要「流血」,而這點恰恰體現在面對現實時的緊張、焦慮、恐懼與不安。或者說,這些負面的情緒不是用來逃避的,反而是需要來面對的,這就好像是革命,越是遭到嚴厲的鎮壓,就越需要誓死反抗。有人會說:「我面對了呀,並沒有逃避,可是依然被恐懼、焦慮所束縛,情緒依然沒有根本的好轉」。這種情況並不是面對有錯,而是在面對中,你對自己提出了怎樣的要求?你是否要求自己要成為人際的中心?你是否要求自己要表現得完美無缺?你是否要求自己要受人歡迎?你是否在要求一種絕對的安全感?還是要求自己不能把缺點暴露在別人面前?面對就是面對,不要期望通過「面對」來達到自己心中的「追求」,畢竟一個普通人不會任何時候都表現良好,受到所有人歡迎,也不能活在絕對安全的世界之中。當你真的可以摒棄病態自負的時候,負面情緒才能慢慢變少,畢竟情緒是需要的一種反應,所以放棄偉大的「需要」才是根本。有時,一些人是去面對了,但內心中卻抱著一種「戰勝」的態度——他期望通過「面對」就可以改正「缺點」;就可以受到所有人的關注;就可以擺脫人類局限性的束縛,當他沒有「戰勝」現實的時候又會選擇逃避,甚至連「面對」的勇氣都沒有了。上文談到過的一位害怕當眾講話的患者,他是去面對了,而且面對得很徹底。他為了擺脫對演講的恐懼,甚至跑到公交車上去演講,還要舉辦個人演講會,去幫助他人來戰勝演講恐懼,其實他種種的行為都提示著他沒有接受自己也會緊張,也會恐懼,也會有不足的現實。而他只是通過「面對」來去掉自身的「缺點」,想必這種努力一定會失敗,畢竟他逃不過現實。並且,對於害怕不好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人來說(如,害怕生病、害怕暈倒、害怕驚恐發作、害怕死掉、害怕觸犯法律等),他要麼就會選擇逃避,要麼去面對也僅僅是想證明不好的事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他的自負已經讓他無法面對每個人都生活在「不確定性」之中的現實,他試圖通過「逃避」或「面對」來為自己營造一個安全的、確定的、完美的世界,這種病態的要求顯然也會無果而終。因為錯不在於「面對」,而在於他的病態追求,如果不放棄這種病態追求,他永遠無法領會「面對」的內涵:面對自己需要去面對的,是一種人生的責任,而非達到病態要求的手段。而且,一些人也會扭曲「面對現實」,比如,雖然他也沒有逃避人際,但卻會力圖表演出「完美的自己」,以贏得別人的肯定,所以他活得已經不是真實的他了。所以這種「表演」也是逃避現實的表現,逃避真實自我的努力。雖然在「面對」,但這種「面對」已經脫離了面對現實的本質,因為面對現實的本質表現在兩個方面:面對真實的生活;活出真實的自己。所以,把自己表演得完美,也不是面對真實的世界。畢竟真實的世界,不會有人得到所有人的肯定,也沒有人會完美無缺。無論現實是如何殘酷,真實的自己是如何的「失敗」,我們總無法逃避;無論理想中的自己如何完美,我們都需要摒棄,而不是繼續堅守或追求。越是對其堅守或追求,只會讓我們越加迷失自我。我經常告訴患者的一句話是:「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意思是要知道自己是誰!既然是一個人,為何對自己提出神的要求?雖然患者口頭上並不承認其自負的存在,也不會意識到把自己當成「神」來看待,但他的行為已經暴露了他的「追求」,畢竟,一個「人」怎敢對自己提出如此「偉大」的要求?記得一位患者羨慕某人開朗;某人學歷高;某人婚姻好……但這些他並不是和一個人在比較,而是拿自己在和所有人的「好」在比較,當問他是否願意和某一個具體的人調換時,比如,同事A或朋友B。他的回答是:不願意。因為他僅僅是崇拜對方的某一點,而不是整個人,所以就算他變成那個人,也絕不會對自己滿意。雖然逃避可以讓我們暫時感覺好過一些,可以暫時不必面對「失敗」的自己,並可以繼續維繫理想化自我的幻想,但從長遠來看,逃避並不是一種好的解決方式,只會讓問題更加嚴重,而無益於終止內心中的戰爭。人總是逃不過現實,面對是醫治重要的一步。如果連面對現實的勇氣都沒有,那麼將永遠無法停止兩個自我的戰爭。當一個人可以面對現實的時候,他就離真我近了一步。但要切記:面對不是維繫自負的手段,僅僅是做人的基本責任。當一個人受到病態自負驅使,活在理想化自我的幻想當中的時候,就會恐懼表現出真實的自己及面對真實的生活。任何失敗都是他難以容忍的;任何缺點都是他不敢暴露的;他會儘力在他人面前表現得完美,當表現不好的時候就會拚命地自責與自我否定。有時他也會把這種自我否定外移:認為他人也會如此看自己,他人也會貶低自己,認為自己無能。因為擔心來自於他人的否定,患者會力圖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為了力圖表現出高尚的品質,他會表現得很「寬容」,即使這種寬容已經損害了他的個人利益。他也會表現出崇高的道德感,甚至談戀愛最後沒有結婚,都會被他認為是玩弄異性;看了成人電影都會覺得自己猥瑣。其實他僅僅是用道德感來包裝自己,從中找到高人一等的感覺而已。有時,他也會故意表現得博學或好鬥,這也僅僅是為了不想讓別人看不起。表面看起來他是成功的或別人覺得他是一個很好的人,但他活得並不輕鬆,甚至會活得痛苦——他為了一直表現得好,做得完美,留給他人留下好印象,因此付出了太多。他付出了自己的自由,付出了對生活本身的熱愛,付出了大量的時間,同時也忍受著無時無刻的焦慮感,因為他無法一直成功、出色、完美,但他又要力圖一直表現得完美,所以他一直逼著自己去完成一件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他又無法放棄,所以他活得很累,很不真實。一位女性患者,她在生活中總是刻意地和身邊的人保持親近,因為這樣別人才不會覺得她是一個不受歡迎的人。所以她交朋友,不是因為喜歡對方,而是因為恐懼被別人否定,所以朋友對於她而言僅僅是一個證明自己是一個「正常人」的配件。因此,在生活中她不敢說錯話,做錯事,每天活在緊張不安之中。走路的時候,她都不敢抬頭挺胸,因為她害怕別人的關注,害怕別人發現她的緊張和不自然。有時,她也想抬頭走路,但又擔心別人因此就覺得她和以前不一樣了,認為她在偽裝。在某方面比她強的人身邊,她更為緊張,因此她總是試圖「打腫臉充胖子」以證明自己並不差。甚至在諮詢室中,他都放不開,不敢說心理話,害怕因此而影響了她在我眼中的形象……只有在她一個人的時候,她才能卸下「面具」,所以生活對她而言已經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正是因為其「追求」,所以患者很難接受自己會臉紅、緊張、不健談、手抖、口吃等缺點,任何會阻礙他「追求」的東西都會讓他恐懼。因此,他會用喝酒來掩飾臉紅;用來故作鎮定來掩飾緊張;用多講話來掩飾口拙;用逃避來掩飾口吃與手抖……但,越掩飾,越拘謹;越恐懼,越緊張。最後他只能選擇遠離人群,逃避社交。他每天都在「表演」:病態自負者是為了維繫自己作為一個「神」的幻想;而病態自卑者是為了改造真實的自我,偏執地去追求理想化的自我。雖然在表面上有所差異,但在「表演」上卻有著驚人的相似性,他們都會力圖表現得完美,力圖做得出色。他所做的事情,不一定是因為喜歡,而是因為這件事可以給他帶來榮譽感,為了追求榮譽感他可以逼著自己變得多才多藝,即使他不具備這種天分;它會試圖掩飾自己所有的缺點,雖然這種缺點是一種人之常情。一位男性患者,他在睡午覺的時候,從來都是臉對著牆,並把被子蓋在頭上,因為他害怕別人看到他睡夢中的表情不夠完美;他從來不敢照相或在網路上視頻,因為他認為自己不上像,如果他不能把「最美的一面」展示在別人面前,他就會選擇逃避。有時為了維護自己苦心經營的良好形象,他也會把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隱藏起來,很少和別人講心裡話,因為他害怕別人發現真實的他。他整日都是在表演,結果把自己作為「驢」的「耳朵」及「尾巴」隱藏起來,雖然很累,但是他卻被自己的慾望所驅使,無法自拔。病態自卑者會比較多地體驗到自己在偽裝,因為他總是力圖做得完美,但卻總是無法做到,偶爾做到又開始擔心別人會發現他只是在偽裝。所以他內心中的痛苦與掙扎更為強烈。為了讓他人看得起,他會力圖表現自己,但卻很容易變得焦慮,因為他擔心別人發現真實的他並沒有他所表現得那麼好,擔心別人把他看穿。有時,也因為他太過於自貶,所以就算是他努力獲得的,就算是他本身具有的能力,他也會覺得是一種偽裝。就算別人認為他可愛、漂亮、有能力、成功,他也不會相信這一切,其實他的「潛台詞」就是:我認為自己是一頭豬,那麼所有人看到的也將是一頭豬,如果別人看到的是一個人,那麼別人一定是在欺騙我。其實,他的自貶來自於和理想化自我的對比,而非他真的如此糟糕。並且,也不是別人在欺騙他,而是他一直用理想化自我的形象來蒙蔽自己的雙眼。病態自卑者就算達到了一些目標也會表示懷疑,就好像自己不配享受這種美好,或認為這一切純屬運氣,而非實力,所以他極其擔心再次失去。如果他獲得了一份愛情,就會擔心對方是愛他這個人,還是另有所圖;如果他獲得了某種成功就會擔心下次就不會這麼好運了;如果他獲得了一份工作,就會擔心當別人發現他的「無能」的時候,就會把他開除。雖然他就是他自己,但他卻看不起這個現實中的自己,所以也就不會相信有什麼好的事情會落在自己的頭上。一位女性患者的一段經歷讓我記憶深刻:一次她去相親,發現那個男人很優秀,之後回到家裡問她的爸爸說:「他都那麼優秀了,幹嘛還需要找老婆?」。當然,她的爸爸很奇怪她為何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並向她解釋,男人總需要女人,這個簡單的道理。她會如此問,其真實的意圖在於:一個人既然已經達到了她期待中的完美,那麼就可以勝任一切,可以面對一切,可以解決一切,既然這樣,又何必還要找一個女人來共同生活,豈不是多此一舉?這反映出兩個問題,第一:她過於美化理想中的自我,第二:他過於貶低真實的自我。就好像達到理想中的自我就可以一切順利,就可以一個人解決生活中的一切難題。而現實中的自己只能依賴他人而活,只有得到他人的肯定才有價值。因為她過於貶低真實的自己,但又生活在這個現實自我的軀殼當中,就算有人會愛上她,她也不會感到幸福,只會體驗到更多的焦慮:她害怕對方有一天發現她原本是一個不可愛、也不值得愛的人,那時就會拋棄她,離她而去。所以她說話的時候,會儘力揣測別人的喜好,儘力說一些別人喜歡聽的話,就好像要把自己扮演成「知心姐姐」,所以她幾乎沒有了自己的個性,好像自己的想法不重要,他人的想法和需求才是最重要的。但這樣做的結果卻是,她越來越無法在人際中體驗到快樂,越來越活得不真實。當她的朋友和別人更親近的時候,她就會懷疑朋友是不是不喜歡自己了,接著就會自我懷疑,擔心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所以她陷入到了害怕孤獨,但同時也害怕人群的矛盾當中。從中我們會發現,「表演」及「偽裝」也體現出了對理想化自我的過度美化。就好像成為理想中的自己,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問題,他自己也會愛上這個完美的人。正是因為有著如此美妙的幻想,他眼中真實的自己就好像「廢品」一樣,成功是偶然,失敗是必然;可愛是偶爾,令人討厭是經常。這種自我否定有時會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對真實自我越加憎恨,對理想化自我就會越加美化,對真實自我的憎恨與對理想化自我的美化成正比。因此她會發出:「他都那麼優秀了,幹嘛還需要找老婆?」這樣的疑問,也就不足為奇了。病態自負者也會存在偽裝及表演的情況,但他卻很少會意識到這一點,因為在潛意識中他已經把自己當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人來看待。所以,他體驗到更多的不是偽裝,而是焦慮:擔心自己發揮不出自己的能力,達不到他自認為可以達到的目標。所以,他整日在表演卻渾然不知,任何可能會暴露其不完美的東西都會讓他緊張不安。比如,就算他在喝多酒的情況下開了幾個玩笑,事後還會緊張、焦慮,擔心別人會往心裡去,因為這種「出格」的言行是他「聖人」般的做人標準所不容的。病態自負者,是一個更賣力的演員,為了捍衛自己心中這種「超人」的自我定位,他需要時時刻刻把自己表現得完美無缺。他是自負的,同時也是痛苦的,因為他的自負無法戰勝焦慮;他的自大無法克服恐懼;他的幻想無法擺脫現實。當他過於沉迷於完美自我的幻想,而又把這種幻想當成現實的時候,悲劇就這樣一點點地上演。因為他過於賣力地「表演」,而忽視了生活本身,就算他有某方面的特長與才能,也會被這種「追求」埋沒,因為他的能力與精力都被分散到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上,即使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他都會逼著自己做到心中的「應該」。如果他夠幸運,在商界或政界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受到他人的崇拜,也同樣是可悲的,因為為了維持這種優越感,為了達到自己內心中的「應該」,他很少會體驗到生活本身點滴的快樂。比如,朋友間親密的幸福,有親人在身邊的溫暖。記得一位患者,在他母親身邊都會緊張,都擔心被母親發現自己的不完美之處。用農民來做一個比喻,他很少會體驗到看著自己栽種的莊稼一天天長大的快樂,他更多的只是關心:我的收成是不是最多的,我的收入是不是最高的。因為他只能從結果中找到自命不凡的元素。治療的關鍵在於,首先要停止兩個自我的戰爭,接下來就是要活得真實,不再偽裝。因為所有的偽裝都是一種自欺,所有的掩飾都是一種逃避,逃避的是現實,迷失的將是真我。當然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肆無忌憚地去傷害別人,去侮辱別人,隨意發泄我們的憤怒和不滿,僅僅意味著,我們要停止這些自我美化的行為。如果你並不是一個健談的人,為何還要逼著自己多說話?如果你對一些人是不滿的,為何還要滿臉堆笑?如果你不是一個很強勢的人,為何還要故意表現得強勢?如果在人際中你也有想法要表達,為何害怕說錯話而只做一個聽眾?如果你就是一個老實或溫柔的人,為何不能活出自己的本來面目?……有的人可能會問:其實我都不知道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的,如何活得真實?其實這反應出壓抑真實自己太久之後,他已經很難區分開真實的與虛假的自己。但當我們不再為榮譽而戰;當我們不再刻意表演得完美;當我們不再做一個「聖潔」與「完美」的人的時候,真實的自我就會慢慢浮現,這時我們才能自然、放鬆地去做事,去做人,而不是被逼迫。停止戰爭:摒棄理想化自我「榮譽是權力、威勢、勝利……的綜合物。在『自我理想化』形象的籠罩下,心理症患者為了滿足強迫性的需要而熱心於榮譽的追求,於是迷失於幻想與無限的王國中。而且,只當他們誤將幻想當成『真我』,只當他們出賣自己的靈魂──真我時,他們才能得到此種榮譽。因此,榮譽的追求通往了痛苦的心靈」。——卡倫?霍妮內心中的掙扎來自於兩個自我的戰爭——真實自我與理想化自我。只有停止這場戰爭才能找到內心中的平靜。因為誤把理想化自我當成真我,所以才會產生病態的自負,進而延伸出種種病態的要求。當自己無法達到想像中完美的時候,就會出現自卑與自恨。最後,當內心中的戰爭無法調和的時候就會用到最後的逃避手段:自殘與輕生。內心中的戰爭起源於兩個自我的衝突,患者不恰當的解決法與努力方向最終導致了「全面戰爭」。他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維繫理想化自我,以逃避真實的自我,就算來做心理治療,也是希望心理諮詢師能夠幫助他插上「翅膀」(達成理想化的自我)。比如,在我患病期間,一直希望有一個人,一雙手,能幫我從抑鬱中解脫出來,並找回自我。但我那時期望的這個自我,其實是理想化自我,而非真實的自我,就是在幻想中我都期望自己變得能說會道,受人歡迎,非常成功……就好像抑鬱沒有了我就可以成為這個理想中的自己了。但可悲的是,我無法擺脫這個真實的自己,又無法達到理想中所期望的樣子,一直在兩者的夾縫中生存。所以,治癒的關鍵在於接納真我,摒棄理想化自我,停止兩個自我的戰爭。上文談到過兩種傾向的人:病態自負者與病態自卑者。前者已經把自己等同於理想中的自己,已經用幻想取代了現實。所以任何失敗都是他無法容忍的,任何來自於他人的否定都是他難以接受的,他一直努力把自己打造得完美,而且在內心中他也認為自己很完美,無懈可擊,所以他不能容忍自己有比別人差的地方,不能接受自己在他人面前丟臉,當然也無法面對自己的缺點。如果他有缺點無法改變;如果他有失敗無法避免;如果有人不喜歡他,那麼他經常會說的話是:「連普通人都能做到的事情,為何我做不到?」是呀,「普通人」,不知道他所謂的「普通人」是哪一個星球的,起碼我還沒有見過任何方面都「及格」的普通人。而病態自卑者表現為對理想化自我固執地追求,這時他還沒有把自己等同於理想化的自我,而僅僅是一種嚮往,或「應該如此」的一種心態。所以,這類人在人際中會體驗到強烈的自卑感,自卑感的來源在於他的表現距離他的期望太遠,而非和現實中的某人比較。就算他和某人進行比較,也不是和對方進行整體比較,而是和他人的某一點相比較,這一點正是他所嚮往的。其實,這種比較很不公平,畢竟拿自己不擅長的方面和別人擅長的方面比,本身就是一種扭曲的比較,其中隱含的追求依然是在任何方面都要勝過他人。病態自負者的戰爭更多的來自於逃避現實以捍衛理想化自我,而病態自卑者的戰爭更多的是來自於不斷地追求理想化自我。雖然兩者戰爭的根基都是來自於兩個自我的衝突,但戰爭的側重點不同。病態自負者已經把自己當成「白天鵝」來看待,所以無法接受也無法面對自己本來是一隻「醜小鴨」的現實;而病態自卑者,雖然知道自己現在只是一隻「醜小鴨」,但卻夢想成為自認為可以成為「白天鵝」,痛苦來自於他抱著這種幻想不放,而又無法達到。雖然身邊的人告訴他其實沒有必要自卑,也沒有必要看不起自己,但他就是無法相信別人的話,就是無法看到自己已經足夠好的地方。對於病態自負者而言停止這場戰爭的關鍵在於:需要從新自我定位,要知道自己是誰?病態自負者往往不能接受失敗、缺點及被別人貶低,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他強的人面前都會倍感壓力。也許他的朋友大多混的不如他好,看似偶然,實則必然,這樣的「選擇」才能讓他放鬆,才能讓他找到所謂的「自信」。如果這個世界真的以他的慾望為中心,如果他所有的病態要求都實現,那麼他真的就自信了嗎?自信的人,真的都能心想事成,心隨所願?其實就算他真的達到了,那也不是自信,而僅僅是一種病態的自負與狂妄的自大而已。雖然如此,他依然不會輕易放棄,畢竟,放棄就意味著他理想化自我的幻滅。所以他會想盡辦法來維繫其自負,而不願面對現實。一位男性患者為了維繫其病態的自負,竟然用了十年的時間來「堅持」,並且他還陶醉於其中。當高考失利時,他沒有放棄,因為還可以繼續自考,考了兩年只通過一門,他也沒有放棄,因為他的自負無法接受他自己不是研究生這樣的現實,所以他繼續屢敗屢戰。雖然每天看書的時候他根本就看不進去,但他還必須要求自己完成自己「偉大」的學習計劃,其實他根本就做不到,因為在學習的時候,他的頭腦中充滿了各種幻想及擔憂。比如,他會幻想在異性面前表現得如何多才多藝,並且也會擔心自己突然會忘記了所學的一切,或害怕別人說他僅僅是假裝學習而已。其實他僅僅是為了計劃而計劃,為了堅持而堅持,根本就不喜歡學習本身。因為缺乏對當下所做事情的喜愛,所以他的計劃大多失敗。其實,如此的執著,僅僅是不至於讓自負在現實面前崩潰而已。所以,只有摒棄這種對理想化自我的捍衛,只有放棄一切維繫病態自負的種種努力,才能找回真我。有時患者口口聲聲地說找回本來的自己,當問他本來的自己是什麼樣的時候,他回答到:開朗、樂觀、有精力、受人歡迎,起碼要三分之二的人喜歡自己……因為他現在還不能做到每天都很有精力;因為他不能每天都很健談;因為他還沒有受到三分之二的人的肯定與歡迎,所以他認定現在的自己是需要「修改」的,而如果回歸了本來的自己,生活就充滿了陽光。殊不知,他一直在尋找的並不是本來的自己,依然是理想化自我,畢竟沒有人能永遠開朗樂觀,精力充沛,並且自我接納與肯定也不是建立在大多數人肯定的基礎之上。病態自負者需要放棄對理想化自我的堅守,打開「城門」讓現實湧進來,而不是活在幻想當中,並維繫自負的城堡。一位患者告訴我,經過幾年的努力與治療,他原以為自己好了很多,現在看來其實並不是,僅僅是找回了一些自負而已,所以他生活的重心依然在「守城」,守著這個幻想中的「自負城堡」。但真正的治癒,只有在打開城門的那一刻發生。「現實,這可怕的現實!」現實雖然可怕,但卻真實。真實的自己雖然有限,但卻自由,幻想的世界雖然完美,但卻是一種內心中的夜郎自大。如果僅僅為了維繫幻想的世界,整個人終將被各種病態的要求與「必須」所束縛。雖然生活在幻想的完美與自負中會讓人飄飄然,會讓人有成癮般的快感,但這一切卻是建立在喪失一個人的自由與成長為代價。病態自負者一直在守城,阻止現實衝進「自負城堡」,而病態自卑者則是不斷地攻城,攻進那幻想中的完美城堡,好像只要拿到那張城堡的門票,一切痛苦就不存在了,一切自身的缺陷都會消失,生活就會變得平和及美好,自己就可以擁有夢寐以求的「自信」了。病態自卑者雖然生活在自我的現實中,卻備受煎熬,因為他沒有拿到那張完美城堡的門票,所以他會更多地會體驗到自卑而非自負,而他的自負只是表現在:「當我……的時候,我就會不一樣。」就好像當他變成另外一個樣子,也就是進入這個「完美城堡」的時候,他的自卑就會一掃而光,生活也就沒有了挫折與失敗,所以他既看不起自己,也看不起那些和他一樣不夠完美的人,因為他的自負隱藏在自卑深處。如果說具體的建議,那麼對病態自負者我會說:「放棄守城,放棄維繫病態自負的種種努力」。對於病態自卑者,我的建議是:「放棄攻城」。畢竟,這個世界並不存在你所期望的理想國;畢竟,生活是痛苦的,我們都是不完美的。如果執意要把自己變成理想中的樣子,成為理想中的自我,只能離真實的自我越來越遠,只能越加自恨——恨這個無法擺脫的現實及無法擺脫的真實的自己。總有一天你會被自卑與自恨的漩渦淹沒,畢竟這場戰爭已經超越了現實,已經超越了人的局限性,所以註定失敗。病態自卑者難以停止內心掙扎的原因有兩點:一是,難以放棄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二是,無法接受真實的自己。解決的關鍵在於,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追求」是多麼的非理性。如,一位男性患者,他總是期待自己永遠表現出男子氣概,一點軟弱的表現都讓他無法接受,就算他表現出他所期望的男子氣概又會擔心被別人看穿,怕被他人發現他只是一隻裝大象的老鼠而已。我們知道就算大丈夫也有能屈能伸的時候,一個人怎能永遠表現出男子氣概,怎能永遠不被別人傷害?這種追求本身就超越了現實。但他卻往往會舉出很多身邊的人的例子來證明自己的要求是不過分的。如,某人,就做到了他所期待的男子氣概或開朗。但當被問道:是否有人做到你所有的期待?這時,他陷入到了思索當中。其實生活中他不是和一個真實的人在比較,完全是同想像中的自己相比較,而且還會找到很多理由來證明自己這種比較的正確性。比如,這個社會不開朗怎麼能有朋友?不表現出男子氣概如何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不聰明怎麼能成功?沒有學歷怎能有好的工作及生活?沒有足夠的魅力,怎能找到理想中的愛人?如果不可愛,怎能被人愛?其實這些「理由」雖然來自於生活,來自於「主流」的價值觀,但他僅僅是利用了這些價值觀來為自己的病態要求服務而已。畢竟是否能交到朋友不在於是否開朗;畢竟有沒有男子氣概與是否受尊重也不完全成正比;畢竟很多不聰明的人成功了,而「聰明人」反倒被聰明誤……所以問題不在於一個人是否有缺點,有不足,問題在於為何一個人總是和自己的缺點過不去,總是和自己較勁。正是因為沒有達到理想中的自己,所以才導致了對自己的苛責,如果不認識到這種追求的病態,那麼將很難從自卑與自恨中走出來。第二個關鍵點在於接納真實的自我。當一個人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對理想化自我的追求當中,那麼他就很難接受真實的自己。首先,我們需要放棄對理想化自我與生活的幻想。接下來,我們要慢慢接受真實的自己。在「抑鬱的初步治療」章節,我們用了大量的篇幅來說明思維與情感的關係,也詳細介紹了打敗負性思維的方法,其實所有同負性思維對抗的訓練,目的都在於接納真我。負性思維與信念僅僅是一種因理想化自我而導致的對真我的否定,所以我們要停止這種自我否定以接納真我。如,因為失敗而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的時候,要試著溫柔地告訴自己:這個世上沒有永遠成功的人;當被人拒絕與否定的時候,要堅定地告訴自己:這就是現實,沒人能得到所有人的肯定;當自己不夠完美的時候,要平靜地對自己說:完美僅僅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幻想,要放棄幻想回歸現實,現實本無完美,不要因為幻想而否定現實中的自己……停止內心中兩個自我的戰爭,關鍵在於放棄對理想化自我的捍衛與追求,接受現實與真實的自我,這才是心理治療的實質,也是自我治療的關鍵。
推薦閱讀:

★【亞里士缺德】★ 中國飯局裡的潛規則
玄空星盤的組合規則和特殊格局
飯局潛規則,不懂不行
韓雪自曝曾遭遇潛規則,五個字救了自己,讓半個娛樂圈女星慚愧!
你懂男女情愛潛規則嗎?

TAG:規則 | 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