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十二: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和探索史(近代化的探索)
2009-04-11 18:54:10|分類: 初中歷史專題複習 |標籤: |字型大小大中小訂閱
一、中國人民的抗爭史
就是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和解放而進行的鬥爭,也就是反抗帝國主義及其走狗的過程。
1、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鬥爭,如在歷次反侵略戰爭。
2、中國人民反抗清政府、北洋軍閥、南京國民政府反動統治的鬥爭。
民主革命時期各階級的抗爭
①鴉片戰爭:林則徐禁煙及抗英;關天培虎門抗英。
②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軍抗擊洋槍隊,擊斃洋槍隊頭目華爾。
③19世紀70年代邊疆危機:左宗棠收復新疆。
④甲午中日戰爭:鄧世昌在黃海海戰中,壯烈殉國。
⑤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義和團戰士抗擊八國聯軍。
⑥日本侵華戰爭:九一八事變後,東北人民抗日;七七事變後中華民族抗日。(佟麟閣、趙登禹等)
⑦反抗清政府的統治: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
⑧反抗北洋軍閥的統治:五四運動等
⑨反抗南京國民政府的統治: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鬥爭。
二、中國人民的探索史即中國近(現)代化進程
一、階段特徵
1、含義:中國近代化,也稱現代化,是指19世紀中期以來,在各種因素影響下,中國的思想、經濟、政治等方面開始擺脫封建桎梏,向大機器生產下的社會形態邁進的歷程。包含經濟上的工業化;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思想文化上的近代化、先進化。經濟工業化是核心,政治近代化是保證,思想近代化是前提。
2、時間範圍:從1840年鴉片戰爭開始到改革開放的今天。
3、任務:一是民族、國家獨立;二是實現工業化,使中國走上繁榮富強之路。
4、進程階段:
(1)起步階段:(1840年—1895年)
中國近代化限於「器物」層面。
鴉片戰爭後,中華民族面臨嚴重危機。林則徐、魏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批人。洋務運動是中國大規模近代化開始的標誌。核心內容是經濟領域的近代化。地主階級洋務派發起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技術,興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同時又促進了文化和軍事領域近代化的起步。在它的誘導下,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
(2)整體發展階段(1895年—1927年)
由「器物」層面發展到「制度」層面,再上升到「觀念」層面。
甲午中日戰爭後,民族工業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台,掀起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不僅要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更要建立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使政治體制的近代化實現了重大突破。思想文化的近代化有了長足的發展,激進的民主主義者進行了新文化運動,把矛頭對準封建正統思想。五四運動後,馬克思主義開始成為新思潮的主流。
(3)曲折前進階段:(1927年—1949年)
中國近代化步履維艱。在官僚資本主義、日本帝國主義壓迫下,在戰爭的破壞下,民族工業紛紛破產。但在同時,中共根據地、解放區的新民主主義經濟產生,出現了近現代化進程的新曙光。
(4)新中國的現代化:(1949年至今)
新中國成立後,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軍事、外交、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獲得了全方位的發展。政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建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社會主義民主、法制逐步健全。經濟:1953年開始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工業化開始起步。由於「左」的錯誤等影響,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遇到挫折。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嶄新的時期。
5、近代前期中國人民探索救國強國之路的主要特點
(1)探索具有廣泛性。近代前期的主要社會階級,包括農民階級、地主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中的許多政治派別都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探索。這是由於外國資本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已成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外國的侵略對各個階級的利益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各階級在反對外來侵略方面有一致性。
(2)普遍向西方探求真理[義和團除外]。這是因為外國的侵略打開了中國的大門,也開闊了人們的眼界,從閉關鎖國和妄自尊大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看到了西方的先進和中國落後的現實。
(3)探索具有層次性、差異性。在學習西方的內容上有所不同,原因不僅在於時間上的差異和對西方認識上的差異,更主要的是階級地位的差異。
前後提出的救國方案既有繼承又有發展,既有量變又有質的飛躍。如地主階級洋務派就是繼承了地主階級抵抗派的「師夷長技」的思想,但又有一定的變化。在維護封建統治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因而是量變。而早期維新派又是從洋務派轉化而來,他們繼承了洋務派學習西方技術的思想,又發展為學習西方的政治和經濟制度,這就是質的飛躍,他們不是要維護封建統治,而是反對封建統治了。(由表及裡,層層推進)
(4)取得了一定成果,但都未徹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這一方面是由於階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反動勢力的強大也是失敗的原因。
6、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衰
①產生: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中國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外國資本主義的刺激下,在洋務運動的誘導下,民族工業在沿海地區產生。民族資產階級誕生。
②初步發展:甲午中日戰爭後,清政府為償還貸款,擴大稅源,允許民間辦廠,民族工業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獨立力量登上歷史舞台。掀起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
③短暫春天:一戰期間,帝國主義忙於戰爭,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加上辛亥革命的影響,中國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無產階級力量壯大起來,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到來以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階級基礎。
④陷入困境:此後,由於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官僚資本的壓制、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美國商品的衝擊,中國民族工業日益萎縮。
⑤恢複發展: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政府合理調整工商業,使私營工商業得到恢復和發展。
⑥消亡:1956年國家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之成為社會主義經濟的一部分。
7、中國近代化的啟示:
(1)實現中國的近代化,首要任務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爭取國家的獨立和民族的解放。
(2)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推動近代化的首要條件。
(3)實行對外開放,放眼世界,國家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二、知識精要
(一)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階級、階層對近代化的探索
1、地主階級——抵抗派
以林則徐、魏源為代表,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魏源寫成《海國圖志》一書。
2、地主階級——洋務派
(1)背景: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雙重打擊下,清政府面臨內外交困的危局。
(2)根本目的: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王朝的統治。
(3)主張:師夷長技以自強即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
(4)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
(5)口號:前期是「自強」,後期是「求富」;
(6)內容:前期、後期。
(7)性質:失敗的封建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
(8)評價:
3、資產階級
(1)資產階級維新派
①背景:19世紀末,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和民族危機的空前嚴重。
②主張:經濟上發展資本主義,政治上實行君主立憲。
③作用:戊戌變法不僅是一場資產階級的改良運動,還是近代中國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的傳播,為後來的辛亥革命準備了條件。
④失敗原因:主觀:資產階級維新派的軟弱性;客觀:封建頑固勢力的強大。
⑤教訓: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2)資產階級革命派
①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族危機的加深。
②主張:提出三民主義的理論綱領,主張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③作用:辛亥革命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結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④失敗原因:主觀: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軟弱性;客觀:中外反對勢力相互勾結共同鎮壓革命。
⑤教訓:資產階級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行不通。
(3)資產階級激進的民主主義者
①背景:北洋軍閥政府在文化領域極力推行尊孔復古政策。
②口號:民主與科學
③內容:「四提倡、四反對」
④作用:是近代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思想解放運動,
(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各階級、階層對近代化的探索(無產階級)
1、五四運動
2、中國共產黨對革命道路的探索
(1)中共「一大」確立黨的奮鬥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開展工人運動。
(2)中共「二大」確立了黨的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
(3)1924年國共第一次合作,進行國民大革命,北洋軍閥統治基本被推翻。
(4)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後,毛澤東在井岡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了一條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
(5)中共為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領導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
2、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建設道路的探索(略,見下一個
推薦閱讀:
※10涿鹿之戰探索_韓建業
※探索門太極陰陽形氣命理學象法班筆記之十三
※神秘阿拉伯的光輝——阿聯酋全探索
※探索唐玄宗為何尊李暠為始祖 李暠為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