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危機系列之十二 氣候危機
地球危機系列之十二 氣候危機
——〇awake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2月13日報道,「非典型」是今年冬天氣象學家用來形容天氣最頻繁的一個形容詞。除此之外,任何密切關注天氣現象的人都會在大腦里浮現「瘋狂」這個詞。加州正在經歷50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加拿大和美國東部已打破40年來記錄的寒冷和暴雪迎來新的一年;英國前所未有的爆炸性氣旋導致泰晤士出現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洪水;歐洲其餘地區則長時間經歷著低溫的冬季春雨。借用斯坦利·克雷默著名電影的標題來概括的話就是「氣候瘋了,瘋了,瘋了」。
西班牙同樣沒有逃脫這種瘋狂氣象的襲擊。加利西亞和坎塔布里亞海岸每天都被海浪風暴擊打,一些地區浪高甚至增加了10厘米,拉科魯尼亞地區浪高甚至達到了12.8米。
此外,西班牙國家氣象局發言人稱,大量降雨和低溫也標誌著這是一個「非典型」的冬天。雖然還有20天2月份才結束,拉科魯尼亞的降雨量幾乎已經將要擊敗一年的降雨記錄。而奇怪的現象是,1980年一月到二月平均每平方米降雨量達235升的瓦倫西亞今年卻下降了6升。
發生了什麼?是氣候正常變化還是它真的瘋了?專家一致認為,不能把所有責任歸咎於氣候變化上,真正的原因在於太平洋變暖。
英國南部發生了前所未有的洪水,美國北部城市被凍結在零下40度氣溫中,北歐國家遭遇了歷史上未曾見過的大規模暴雪和低溫,其他地區則「幸運地」以春天的溫度來過冬天。這一切都因為主宰太平洋的大氣流動性增強發生了改變,從而使數萬公里內的地區都受到了影響。
一項英國氣象局及生態水文中心的報告中指出,因為洪水產生的壓力,使得太平洋急流加劇,改變穿越在巨大水體中的氣流並不容易。一般來說,只有出現像拉尼娜現象一樣的改變大洋溫度的氣候現象,才會發生以上特殊情況。
談到美國近期極端寒冷天氣與氣候變化的關係,奧巴馬總統的科技顧問、美國哈佛大學能源政策和應對氣候變化領軍人物、物理學家約翰·霍爾德倫(John Holdren)說:「如果有人告訴你如今的極端寒冷天氣會驅散全球變暖,千萬別相信。單個天氣事件不能證明或者反駁全球氣候變暖這一事實。氣候是個複雜的系統,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隨著全球變暖的持續,美國經歷此類極端寒冷的頻率也呈上升趨勢。隨著全球不斷變暖,我們會在中緯度地區見到越來越多的極端冷事件,而較遠的高緯度北方地區則會經歷一些極端暖事件。」英國氣象局說,英國今年1月降水量創1776年以來最高紀錄。為此,英國氣象局發布聲明指出,到目前為止,關於氣候變化對暴雪、強降雨、連續洪水可能產生的影響,還沒有明確定論。部分原因在於英國天氣和氣候本質上的多變性。然而,近期的研究已經顯示,大西洋風暴的強度呈增強趨勢,並且路徑更為偏南,典型事例就是今冬經歷的極端天氣。同樣,越來越多的事實表明,極端日降水量正變得越來越大,其增長率與預計的全球變暖的基礎物理屬性也保持一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近日稱,2013年是全球自1880年以來的第四熱年份,全球平均氣溫達到14.52℃,比20世紀全球平均溫度高0.62℃。世界氣象組織發布新聞公報稱,2013年全球陸地和海洋表面溫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溫度高出0.5℃,較本世紀頭10年全球氣溫平均值高0.03℃。
聯合國認為,氣候變化及全球暖化將會是本世紀全人類最大的威脅。最近,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問題研究小組發表了一份評估報告指出,相較於以往,專家更加確信人類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兄。跨政府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 (IPCC)近日發表的一份評估報告指出,我們現在可以較以往更加確定人類就是造成全球暖化的元兄。報告表示,在過去60年觀察到的地球暖化現象,無疑是溫室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甲烷引致,而且這些溫室氣體「極度可能」是人類造成的。小組亦在報告中預測,至本世紀末,地球的海平面將會上升26厘米至82厘米,地球溫度亦將會上升0.3℃至4.8℃。
全球氣候正在一步步變暖,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很可怕,具體體現為:
1、破壞性風暴:海洋溫度是颶風形成的關鍵因素,全球變暖的後果將不可避免的帶來更頻繁而且更猛烈的風暴和颶風。據香港《文匯報》
2、極地冰蓋融化:冰蓋融化會帶來四種危險。首先,如果冰蓋全部融化,海平面將上升大約70米。其次會使全球生態系統失衡。第三會導致北極圈的動物物種處於瀕危狀態。第四,冰蓋融化會使全球變暖加劇,而且冰蓋反射陽光的效果會消失。
3、火山活動增加:冰川融化能夠引發更頻繁而且更危險的火山活動。巨大冰層變輕導致的壓力偏移會使地球地殼反彈,而且能導致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現噴發。
4、野火:隨著全球持續變暖,易受野火影響的乾燥地區很可能遭遇更多的野火破壞。此外,大火產生的二氧化碳和黑炭也會加劇空氣污染。
5、更危險的雷暴:全球變暖導致的濕空氣不斷增加,也會引發更多的雷暴。雷暴也是毀滅性野火的一種常見起因。
6、致命的煙霧:汽車尾氣、地面臭氧、工業污染以及熱浪組合產生的煙霧會給人類帶來直接而且慢性的健康威脅。
7、生物多樣性的消失和動物滅絕:全球變暖導致極地動物棲息地的消失,或許是最明顯的影響。完全依賴於寒冷環境的動物們將撤退到更北的地區,導致它們入侵其它動物的自然棲息地。
8、更溫暖的水和更多的颶風:隨著海洋溫度的上升,颶風也將變得更頻繁而且更加猛烈。
9、疾病傳播:溫室氣體能夠在大氣中滯留數十年、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無論我們做什麼,全球變暖都將對地球產生影響。隨著北半球國家變暖,攜帶疾病的昆蟲將向北移動。
10、寒潮:寒潮的特點就是持續24小時以上出現重大降溫。它能夠給莊稼和商業帶來毀滅性的打擊,而且也會給人類和動物帶來傷亡。
11、更多的洪水:洪水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威脅之一,而且也是全球變暖最可能的重大影響之一。隨著全球變暖,海水會出現「熱膨脹」,並且導致海平面上升。
12、海嘯:儘管全球變暖不會直接影響海嘯的形成,但是海嘯卻會被全球升溫帶來的事件引發。
13、致命性疾病更頻繁:氣候會給目前影響全世界數百萬人的最致命疾病帶來巨大的影響。隨著全球變暖,攜帶疾病的昆蟲能夠大肆繁殖,也會促使疾病的大量傳播。
14、移民、衝突和戰爭:在未來幾個世紀里,隨著資源的減少,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摩擦會越來越多。各個國家和派系將試圖控制不斷減少的寶貴資源,並且為自己的人民提供安全庇護。
15、乾旱和熱浪不斷增加:儘管地球上的某些區域將因為變暖而變得而多雨,但其它地區將變得嚴重乾旱。非洲將面臨最嚴重的乾旱和熱浪侵襲,水在非洲將變得極其罕見。
16、經濟後果:人為導致的全球變暖的後果,大部分都是惡性的,而且會給世界各國帶來經濟影響。颶風會導致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疾病則耗費錢財進行治療和控制。聯合國減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1年,全球因極端氣候災害受災人口累計達27億,經濟損失高達1.38萬億美元。世界銀行近日在一份報告中稱,過去10年,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造成的年均經濟損失已上升至近1500億美元,並且隨著全球氣候變化進一步惡化,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可能進一步增加。
一個聯合國科學家小組警告稱,未來,由於溫室氣體排放令全球氣候變暖,洪水、乾旱和風暴等極端氣候很可能變得更嚴重。 世界銀行副行長雷切爾·凱特表示,「在過去10年,全球經濟損失不斷增加—從20世紀80年代的年均500億美元增加到近年的年均2000億美元,這其中3/4由極端天氣引起。雖然不能將任何單一的天氣事件與氣候變化相關聯,但科學家們警告說,如果放任氣候變化,極端天氣事件的強度將可能提高。」 慕尼黑再保險公司估計,從1980年至2012年,氣候災害造成的損失總額為3.8萬億美元,其中74%歸因於極端天氣。 世界銀行表示,與氣候相關的天氣災害可能會影響到全球各國,而最嚴重的經濟和人力損失預計將發生在快速增長的發展中國家,如亞洲國家,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建立在易受洪水、乾旱和極端溫度影響的區域。
17、荒漠化:雖然我們並不完全清楚全球變暖對荒漠化的影響,但是氣壓和地面溫度的增加很可能加劇土壤和植被的損失。
18、海洋生物的死亡:世界海洋吸收了約30%人為產生的二氧化碳,因此海洋生物不可避免的遭受全球變暖的負面影響。最重要的變化之一就是浮游植物的持續減少和海洋酸化。作為海洋食物鏈的基礎,浮游植物的減少會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今年2月,英國南安普敦大學國家海洋學中心在《全球變化生物學》發表研究稱,即便是深海生態系統也受到了氣候變化的衝擊。到下個世紀,受海洋表面動植物減少的影響,北大西洋地區海底生物數量將減少38%,全球海底生物數量將減少超過5%。研究主要負責人之一的丹尼爾·瓊斯(DanielJones)博士說:「我們預測到全世界一些悲觀的變化,但變化的程度,尤其是北大西洋地區變化的程度非常驚人。全球範圍內,我們預測到的海洋生物的損失將遠遠超過全球人類的損失。」儘管全球預測海洋生物的變化不盡相同,但所有結論都認為,大部分地區將受到負面影響。超過80%主要生物棲息地,如冷水珊瑚礁、海底山脈和峽谷,將遭受生物蓄積量的損失。本次研究還預測,動物會變得越來越小,體型較小的動物往往不能有效地利用能源,從而影響海底漁業系統。(來源:人民網)
19、動物攻擊:因為環境因素而被迫離開自然棲息地或者正常洄遊路線的動物們,很容易接觸到人類居住地,這就會導致人類和瀕危物種的傷亡。
20、食物和水供應減少:隨著降雨的急劇減少以及越來越多的嚴重乾旱和土壤肥力減弱,食物和水將快速減少。由此引發的一系列結果將是災難性的。今年3月,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本世紀中期前,世界糧食產量需增長60%,否則嚴重的食品短缺將造成社會動蕩甚至引發內戰。糧農組織相關數據顯示,儘管全球在努力消除飢餓,但目前世界上仍有8.42億人口營養不良。其中,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分布在亞太地區,營養短缺導致四分之一未滿五歲的兒童發育不良。……水資源短缺使許多糧食生產大國的情況正在惡化,越來越多的農民傾向於從食品生產轉向生物能源產業,後者是當下流行的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方式。而氣候變化使這一情況更加惡劣,極端天氣頻發對農作物造成巨大災害。過去三年間,洪災和乾旱造成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農業歉收。
(以上20條引自騰訊科技2014年3月12日相關報道,本文進行了編輯補充。)
全球變暖不僅影響著人類自身的生存,自由女神像,倫敦塔,悉尼歌劇院……亦或者象威尼斯或者阿姆斯特丹這樣的城市……在全球變暖的情況下,同樣遭受著海平面上升帶來的威脅。最新一項發表在《環境研究快報》雜誌上的研究論文,詳細闡述了全球變暖現象將對全世界範圍內超過100座UNESCO認定的世界文化遺產產生的影響。 威脅到這些建築的並不是全球變暖現象本身,而是全球變暖引發的海平面上升這個重要因素。來自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和波茨坦氣候變化研究院的BenMarzeion與AndersLevermann,研究了在目前全球變暖速度下海平面升高的情況。 論文中指出,在未來的2000年間,全球溫度上升3K[開爾文溫度],世界上7%的人口將被迫遷移到距離海岸較遠的地區,與此同時,被UNESCO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的720處名勝中,將有136處受到巨大影響。此外,3-12個海拔接近海平面的近海國家,例如馬爾地夫將失去一半以上的國土;至少25個國家要被大海吞噬10%左右的領土;即便是保持現在的全球溫度,2000年內也將有40處文化遺產受到影響,全球0.7%的土地被大海淹沒。 關於全球變暖以及海平面上升的危害,早已是老生常談,但這絕不是危言聳聽。BenMarzeion與AndersLevermann的研究是基於2000年內上升1-5[開爾文溫度]的全球變暖速率進行的計算,但我們並不能確定的是,在未來,這個數據是否能一直準確。如果全球變暖的速度比預計的更快,那又會是什麼樣的情況呢?
英國《每日郵報》2月11日報道,科學家稱2014年人們或許需要早早用上太陽鏡等「裝備」,因為今年可能會成為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科學家預言今年發生厄爾尼諾現象的幾率高達75%,這種現象會向大氣中噴射大量的熱量。
綜上所述,氣候變化已經成為人類面臨的最大環境危機。
「目前形勢十分嚴峻,已經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了,迫在眉睫、如救頭燃。因全球氣候變暖給地球及地球萬物生靈帶來的憂患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各個領域、涉及各個層面、涉及各個國家、涉及地球和地球上的萬物生靈,我們全體地球人必須勇敢地面對,儘快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並付諸實踐。」
適應和減緩是人類應對氣候變化的兩大對策,減緩是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減排與增匯,是解決氣候變化問題的根本出路。適應是「通過調整自然和人類系統以應對實際發生或預估的氣候變化或影響」(IPCC),是針對氣候變化影響趨利避害的基本對策。由於氣候變化的巨大慣性,即使人類能夠在不久的將來把全球溫室氣體濃度降低到工業革命以前的水平,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影響仍將延續一二百年,人類必須採取適應措施,在氣候變化的條件下保持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全人類都應該高度重視這一問題,我們每個人都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用綠色的心靈,留住藍色的地球!
(個人體悟 僅供參考)
推薦閱讀:
※26載幸福婚姻遇危機
※大多數人的職業危機,隱藏在20多歲的選擇里
※中年危機中如何保持婚姻的鮮甜
※中年夫妻最容易面臨的十大危機
※擴張性貨幣政策埋下隱患!一場貨幣危機要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