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治腎盂腎炎妙方(方3首)

治腎盂腎炎妙方(方3首) 1八正散 【來源】 宋·陳師文《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歌訣】 八正木通與車前,萹蓄大黃滑石研,草稍瞿麥兼梔子,煎加燈草痛淋蠲。 【組成】 車前子12克,木通9克,萹蓄12克,瞿麥12克,滑石18克,梔子9克,大黃6克,甘草3克,燈草引。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原各葯為等份,共為粗末。每次6克,加燈草,水煎服。 【功效】 清熱利濕,通淋止痛。

【方解】 此證為相火鬱閉,濕熱下注,累及於腎,傳之於膀胱所致。熱邪陷於膀胱,則溺澀而淋痛,以其原與壬水同經相連者也。然,寒者以補脾利水為【主治】之;熱者以清肝通淋以治之。此證為木郁化火,濕熱下注膀胱為病,故方用大黃、梔子導瘀滯而通便澀,清君相而導炎熱;木通、甘草稍、燈草上清心火,下通壬水;萹蓄、車前、滑石、瞿麥清利滑竅而走水道也。綜觀全方,利尿作用顯著,共奏清熱利濕,通淋止痛之功。 【主治】 濕熱下注,症見尿頻、尿痛、尿澀、或尿中夾有砂石、小便艱澀、或小便癃閉、小腹脹滿、舌紅、苔黃膩。可用於急性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前列腺炎、泌尿系統結石、尿瀦留、腎炎等病症。 【加減】 若見尿中帶血者,加白茅根、茜草、大薊、小薊;尿路結石者,加金錢草、海金砂;腹痛甚者,加白芍;小腹作脹者,加烏葯、青皮;日久氣滯血瘀者,加紅花、赤芍;病延日久、腎陰虧損者,加生地、阿膠;小便混濁如米泔水者,加萆薢、菖蒲;腰膝酸軟、頭昏無力者,加續斷、牛膝等。馬有度使用本方,常加黃芩、柴胡以增強抑菌、解熱、抗炎作用。 2膏淋湯 【來源】 近代·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歌訣】 膏淋湯中生地黃,山藥芡實龍骨襄,杭芍牡蠣與党參,固澀止淋此方求。 【組成】 生山藥30克,生芡實15克,生龍骨(搗細)18克,生牡蠣(搗細)18克,大生地(切片)18克,路党參9克,生杭芍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 益腎健脾,固澀止淋。 【方解】 方用山藥、生地、党參、杭芍益腎健脾;配以芡實、龍骨、牡蠣縮泉固脫澀精。合而用之,共奏益腎健脾,固澀止淋之功。 【主治】 膏淋,症見小便不暢、尿如脂膏、形體消瘦、舌淡、脈細數無力。可用於腎盂腎炎、膀胱炎、腎結核、泌尿系統結石,以及乳糜尿等病症。 【加減】 若見淋出如脂、形疲乏力、腰膝酸軟等腎虛證者,加山萸肉、沙菀、蒺藜、蓮須;腹脹尿澀不暢者,加烏葯、益智仁、小茴香。 【附記】 凡小便灼熱疼痛、苔黃膩、舌質紅之實證膏淋症,不宜應用本方。 3導赤清心湯 【來源】 《名醫特色經驗精華》(時逸人方) 【歌訣】 導赤清心治熱淋,生地麥冬玄沙參,丹竹茯苓益元散,燈芯通草蓮子心。 【組成】 鮮生地30克,麥冬9克,玄參12克,沙參30克,丹皮9克,竹葉6克,蓮子心12克,茯苓9克,益元散3克,燈芯6克,通草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功效】 滋陰,清熱,通淋。 【方解】 下焦熱毒熾盛猖獗,傷及陰血,故尿血。方中用生地、麥冬、玄參滋陰潤燥;丹皮清血中鬱熱,合生地能涼血止血;茯苓、益元散(滑石、甘草、辰砂)滲濕利尿;竹葉、蓮子心、燈芯通草清心火,導赤濁。諸葯合用,能滋陰清熱,瀉火通淋,可使血尿迅速消失。 【主治】 熱淋尿血。可用於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作,心火移熱於小腸而出現血尿者。


推薦閱讀:

合理膳食結構有助於慢性腎臟病患者診療
腎炎蛋白尿,葯蛋能治好
南京軍區總醫院Iga腎病初診經歷分享
冬春季節謹防腎炎發生和加重

TAG:腎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