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與管理演講全文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舉辦了由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著名經濟管理學家儲小平教授主講,博士生導師、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副院長、廣東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張建琦教授擔任演講嘉賓的《孫子兵法與管理》專題講座。

儲教授演講大概內容如下:

孫子兵法是兵家聖典,號稱天下第一兵書。讀書有6種辦法:高山俯瞰、困惑求解、海邊拾貝、蜜蜂采蜜、迷宮尋路、盲人摸象。當然也有囫圇吞棗、買櫝還珠。我多翻閱了幾次孫子兵法,不敢妄稱精讀,只能說淺窺,然而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我也通過我的理解還有嘉賓張院長的批評指正,讓大家增進對我們國家這一兵學寶典的認識。

孫子兵法有不同的版本,當然古今對孫子兵法的註解也是眾說紛紜,陶淵明說:好讀書、不求甚解。莊子也說得魚而忘筌,獲得精髓而忘卻字句。當然,古代典籍字字珠璣,專家們必須很用心去理解每個字,但是我們沒有辦法做到那種層次,所以我們今天的對孫子兵法的解讀就是高山俯瞰、迷宮尋路--縱觀大局,並在百家爭鳴的孫子註解中尋找霍然開朗的解讀。

我對孫子兵法的解讀,可以提煉成以下幾句話--系統思維,悟道知勝。仁心為本,佐以權謀。水形兵勢,將為核心。下面我對這3點進行分析。

系統思維,悟道知勝

孫子兵法開篇:「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如何進行考察呢?「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五個基本要素:道,天時,地利,將領,法制。

要以決定戰爭勝負約五個基本要素為五事,配以由五事引出來的七個方面情況七計為緯,對敵我雙方進行比較,作出估量,從中探索出戰爭勝負的情勢。此外「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君主有沒有道,將軍有沒有能力,能否取得天時地利,法律能不能順利推行,有沒有精兵強將,員工能否配合熟練,賞罰是否分明,在沒有作戰之前,已經可以得知勝敗。「道、天、地、將、法」,「主有道、將有能、天地合、法令行、兵眾強、士卒練、賞罰明」孫子從宏觀大局對勝負進行事項判斷,戰爭沒有開始孫子已經告訴各位,我已經可以知道您的勝敗如何了。

這是宏觀大局,那怎麼操空大局讓情勢偏向我們這邊呢。「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佚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無備,出其不意。」 本來能打卻偽裝成不能打;本來要用兵卻偽裝成不用兵;本來要從近處攻擊,卻佯成向遠處進攻;本來要從遠處襲擊,卻佯成向近處進攻。如果敵人貪利,那就用利去引誘他:如果敵營混亂,那就要乘機攻破他;如果敵人力量充實,那就要加倍防範他;敵人強大,那就避開他;敵將易怒,那就挑逗他,使他失去理智、輕舉妄動;敵卑視我,那就使敵人更加驕橫,然後尋機打擊他;如果敵人休整得充分,那就要設法使敵人疲憊;如果敵人內部團結和睦,那就要設法離間他。

孫子兵法第一篇就給出了總綱,從戰略的角度去把握戰爭的勝敗,「道天地將法」,在五事之中,「道」是列在首位的。(接下來嶺南大講堂還將推出道德經和現代管理的講座,聽儲教授繼續給你詳解管理的大「道」)孫子的「道」有四種含義。首先,孫子自己給「道」下了這樣的含義「道者,令民於上同意,可與之死,可與之生,而不危也。」可見孫子的「道」不同於老子的「道」不是萬物之始,是為君為將之道,君臣一心,百姓同德,可以同存亦可共死。後面他又說「上下同欲」,有共同的慾望和追求。這個道是對內的。其次,孫子曰「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也。」這個道是針對對手的,仁心為本。再者,軍事勝敗在微妙之間,有時候如此讓人不可琢磨,拿破崙的滑鐵盧,如果沒有當時的天氣的原因調動軍馬不能按時到達,最後輸的未必是他,諸葛亮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道也囊括了許多不可預料的因素,變化莫測。最後,孫子說「兵者詭道」,講計謀權術。

仁心為本,佐以權謀。

孫子兵法經常出現的:計、謀、智、知、權、形、勢、利、誘、專、分、策、節、機、巧、拙、詭道、廟算、謀攻、伐謀、伐交、伐兵、攻城、眾寡、虛實、勇怯、強弱、任勢、相敵、形兵、治氣、治力、治心、治變、致人、火攻、用間,囊括了軍事的所有謀略。其中「權」,主要是指權變,權原意是秤砣,衡量輕重用度,權謀就是指衡量謀略用度。但是彷彿看孫子兵法。兵法是最殘酷、最權謀、最多邊莫測的藝術,軍事戰爭赤裸的把人的心靈直接表現出來,魯迅先生說,中國歷史上都寫著兩個字「吃人」,那麼這本描繪吃人歷史的最殘酷藝術的書是不是充斥著血腥味呢。其實不然,孫子兵法雖然強調權謀機變,越多次閱讀孫子兵法,越加深刻感受到「道仁貫穿權謀」。「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打敗敵人,要兵不血刃,才是上善之選。「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們常說百戰百勝,算是常勝將軍,但是孫子認為不夠,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厲害的。韓信一生犯下的一個大錯誤,就是為了獲得戰功,對已經被酈食其說服的齊國用兵,齊國本來已經不戰而屈了,結果還來個齊國殲滅戰,百姓流離失所,後代對韓信這個事情也是多加批判,所以看來孫子要比韓信的境界要高上一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上策是及早察明敵之政治和作戰動向,從戰術上戰勝敵人,即在戰術上勝敵一籌,用計謀使敵人屈服,使用我方少量的損失或者不損失而使敵人屈服;其次是從外交上壓服敵人,即聯合自己的盟友,拆散敵國的同盟,使敵人處於孤立無援的困境。

孫臏是孫子的後裔,也是一個非常傑出的軍事家,他和龐涓都是師從鬼谷子,龐涓這個人心術不正,讀書不用功,半生不熟就跑到外面去打工了。魏國當時兵強馬壯,算是一個大企業,於是龐涓跑到魏王那裡,口若懸河舌璨蓮花,面試通過魏王給了他一個兵馬大元帥,就是相當於現在的CEO。但是龐涓心裡有個疙沓,孫臏可是比我厲害,我要把他給幹掉,另外一個原因,孫臏手裡還有他祖上留下來的《孫子兵法十三篇》,就是我們現在講的孫子兵法,龐涓想把這個弄到手,於是寫信給孫臏,把孫臏騙到魏國去。去了魏國不久,龐涓就設計把孫臏的膝蓋骨給挖了出來,這個叫「臏」刑,孫臏原來不叫臏,因為這個原因就成為「臏」,相當我們叫一個人孫瘸子,但是孫臏的成就可是非凡,他看破了龐涓,從此裝瘋賣傻假痴不癲,後來齊國的一個使者到了魏國,孫臏也就藉機逃離到了齊國。也就有了大家耳熟能詳的「田忌賽馬」、「圍魏救趙」、「批亢搗虛」、「增兵減灶」。最後把龐涓消滅了,大家看一本《孫子兵法》令到同窗反目,今天大家可以一起研究孫子兵法是多麼幸福的事情。

孫臏在《孫臏兵法》裡面說「知道者,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內得其民之心,外知敵之情,陣則知八件之經,見勝而戰,弗見而諍,此王者之將也。」也就是說,「道」的內容包括天時、地利、民心、士氣、敵情、戰法、戰機等多方面內容,戰爭指導者掌握了「道」便能夠贏得戰爭的勝利。這裡的道顯然包括更加廣闊。孟子說「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孫子說的「修道保法」,杜牧注得極好:「道者,仁義也;法者,法制也。善用兵者,先修理仁義,保守法制,自為不可勝之政,伺敵有可敗之隙,則攻能勝之。」 「武之所論,大約用仁義,使機權也」,戚繼光是孫武的同鄉都是山東人,山東出了3位傑出的軍事家,孫武、諸葛亮、戚繼光。戚繼光也對孫子兵法進行點評,「孰謂孫子盡用權謀,」戚繼光對孫子兵法的解讀也是道仁貫穿謀術。

可見經商從政政治軍事治學,都應該把「道」放在首位,不如此不足以成為行業的翹楚。人生的境界在於「聞道行道盡道」。

水形兵勢,將為核心。

「知兵之將,民之司命。國家安危之主也。」知道用兵的人,是百姓的主宰,決定國家安危的人。「夫將者,國之輔也。輔周則國必強,輔隙則國必弱。」如果將軍輔助國家周密細緻,那麼國家必定強盛,如果將軍輔佐得不夠妥當那麼國家就會削弱。那麼怎麼才算輔佐妥當呢,「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於主,國之寶也。」飛黃騰達不是為了名利,功成身退卻不推脫責任,報護民眾,有利於君主統治。具體概括起來,孫子給出5個字「智、信、仁、勇、嚴」。

智包括4個方面,第一是智識,諸葛亮說:「上知天文,下知地利,中察人事,四海之內,如同世家。」這是智的一個方面,智的廣博。孫子還說「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對勝利的預見不能超過一般人所知道的,並非最高明的,對於機遇和未來一定要有超越常人的敏感。情報之智,此外對情報的分析掌控,「兵者詭道也」,你必須從錯綜複雜的情報中分析得出正確的結論,甚至「示形於敵」,作出假動作欺瞞敵人,聲東擊西、假痴不癲、樹上開花、暗渡陳倉,韓信一邊大張旗鼓的修理棧道作出一副要從棧道出擊的樣子,另外派人從陳倉小道,直接出蜀中,很快拿下了項羽的三秦地區。「眾樹動者,來也;眾草多障者,疑也;鳥起者,伏也;獸駭者,覆也;塵高而銳者,車來也;卑而廣者,徒來也;散而條達者,樵採也;少而往來者,營軍也;辭卑而備者,進也;辭強而進驅者,退也;輕車先出居其側者,陳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奔走而陳兵者,期也;半進半退者,誘也;杖而立者,飢也;汲而先飲者,渴也;見利而不進者,勞也;鳥集者,虛也;夜呼者,恐也;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吏怒者,倦也;殺馬肉食者,軍無糧也;」孫子所謂的「智」並非空泛的理論,比如這句對方情報的判斷,就是顯示對細節的實戰觀察的經驗積累。

第二是謀略方面,劉邦平定天下之後,曾經得意洋洋地講:「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謀聖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手下有范增,但是項羽不懂用。這是用人的謀略。領軍的謀略,「凡兵有走者、有馳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敗之道也,將之至任,不可不察也。」道天地將法,法是經之五事的第五,法令能不能得到實行非常重要,但是這裡有一句話非常值得琢磨「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作「指揮」解)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一定的時期打破常規,也是可以獲得一定效果。「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這是臨機應變的謀略,諸葛亮說「奇變莫測,動應多端,轉禍為福,臨危制勝,此之謂智將。」

第三個方面神裁,就是用度的藝術。孫子有「五勝」-「知可以戰與不可以戰者勝,識眾寡之用者勝,上下同欲者勝,以虞待不虞者勝,將能而君不御者勝。此五者,知勝之道也。」 一是敵我情況了如指掌,知道什麽情況下可以打,什麽情況下不可以打,具有了這種準確判斷力,就會取得勝利;二是既能指揮大部隊作戰,也能夠指揮小部隊作戰,具有這種應戰能力就會取得勝利;三是軍隊配合得當,上下一心,就能取得勝利;四是以有戒備的軍隊對待防禦鬆弛的軍隊,具有這樣條件,就會取得勝利:五是對方將領有能力,但是君主不會用人,或部隊有實力但是將領亂調度,我方就會取得勝利。以上這五條原則就是預測勝利的依據。但是如何才可能達到五勝的標準,那麼就是一個度的問題。劉備領大軍去打東吳要報東吳殺關羽之仇,東吳當時沒有什麼大將,於是闞澤推薦了陸遜一個從來沒有帶過兵打過戰的書生作為大都督出戰。陸遜一上任就高掛免戰牌,就是不出戰,劉備也拿他沒有辦法,於是讓一些老弱病殘去引誘陸遜出戰,陸遜的將領都著急了,你看看劉備這些破兵,我們都不出戰會給別人笑話的,陸遜還是不戰。最後劉備遷營到一個樹林地區,陸遜果斷出擊,「火燒連營五百里」,從此蜀國走向沒落。戰與不戰,陸遜把握的恰到好處。戰國時代趙國將軍李牧,守城3年不戰,後面引誘匈奴深入,果斷出擊,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10年之內不幹進犯趙國邊境。李牧也是一個神裁(神聖裁度)的將領。「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這是高超的領軍藝術,兵無常勢,沒有規定的規則,完全依靠將領的度的把控,領導藝術中,這也是最難把握的。《中庸》說「過猶不及,不及尤過。」做少了做多了都不好。

智還體現在理性高情商。「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帶兵打仗的人必須冷靜,公正嚴明。「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攻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上。」將軍不能因為動怒就去打仗。劉備因為關羽給東吳殺了,就去打東吳,所以是「怒而興師」,諸葛亮勸阻沒有用,但是劉備白帝城死了之後,諸葛亮就馬上和東吳結交同盟了,「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上。」為什麼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說,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你喜怒哀樂不要緊,可是國家滅亡了就不能重生,「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兵不是越多越好,但是最怕你不冷靜,衝動,「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殺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將軍衝動之下攻城,全軍死了三分之一,還沒有把城打下來,這是攻城的災難。孫子兵法裡面多次強調將軍的理性。孫子兵法,也對一些迷信進行批駁,「先知者,不可取於鬼神,不可象於事,不可驗於度,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在古代,十分講究鬼神之說,出兵的時候旌旗斷了,這個是不祥的預兆。劉邦和項羽約定誰先取得咸陽,誰就入主天下,但是劉邦真的先攻入咸陽,卻不敢久留,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從咸陽撤兵屯兵灞上,等候項羽,本來項羽也不想殺劉邦。范增就告訴項羽,劉邦這個人野心太大了,最重要的他告訴項羽,他夜觀天相,發現劉邦駐軍的灞上有五彩雲彩,說劉邦是將來和項羽爭天下的人,要趕快下手,項羽馬上就相信了,才有了鴻門宴的故事。可見,天相鬼神之類的說法在古代多麼深入人心,但是孫子就破除這種看法。「故將有五危,必死可殺,必生可虜,忿速可侮,廉潔可辱,愛民可煩。凡此五者,將之過也,用兵之災也。覆軍殺將,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勇猛的沒有頭腦的人可以用激將法把他殺死,怕死的人可以威逼利誘虜獲他,脾氣暴躁的人可以激怒他讓他更加暴躁,重視名節的人可以用流言蜚語侮辱他,喜愛你的民眾,那我就讓你有更多的負擔,劉備火燒新野之後敗退,新野城的百姓生死相隨,場面是感人,但是這些跟隨的百姓都沒有逃脫被曹操追殺的命運。這「五危」都是對情商的描繪。蘇東坡說:「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可以作為對將的情商的要求的註解。

將的信主要講賞罰分明,我們前面提到,「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害,勿告以利。」這是在一些關鍵時刻對原有法令進行修改,推行「無法之賞」,沒有法令規定的賞賜,但是平時不能這麼做。「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你制定一套規則並持之以恆的執行下去,老百姓就服從,反之,老百姓就不服。道德經說:「治大國如烹小鮮。」治軍也是這樣,不能老是變動,朝令夕改。吳起也是兵法的大家,我們經常說「孫吳」,孫就是孫武,吳就是吳起,可見,吳起是和孫子齊名的一個軍事家。吳起帶兵打仗,有個士兵背上長瘡,吳起用嘴幫他吸出毒血,這個士兵的母親看到就哭啦,別人就問她為什麼哭,她說我兒子的命不長久啦,以前我丈夫也是背上長瘡吳起給他吸出毒血,我丈夫因此為他賣命,就戰死沙場了,我兒子也快了。吳起說「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雖有百萬,何益於用?」論語云「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子貢問孔子,國家最重要的是什麼,「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又問不得已要去掉一個去掉什麼,子曰「去兵」,子貢繼續追問,再去掉一個呢?子曰「去食」,「民無信不立」,即使沒有國防沒有食物還是需要一個「信」。諸葛亮對信將的定義,「進有厚賞,退有嚴刑,賞不逾時,刑不擇貴,此之謂信將。」賞的時候不拖延,刑罰的時候沒有高低貴賤的區分,這就是信將。

「視卒如嬰兒,可以與之赴深溪;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很厚待士兵但是卻沒有辦法驅使,就好像我們的家裡小皇帝一樣,沒有用啊。「仁」不是光菩薩心腸,老好人,而是要有法令執行。「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要文武教化雙管齊下才能管好。諸葛亮說「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而知其饑寒,察其勞苦,此之謂仁將。」 用自己的德行教育部下,用禮法規範部下的行動,對部下關懷備至,問寒問暖,與部下同甘共苦,這種將帥是仁將。

狹路相逢勇者勝,「齊勇如一,政之道也;」所以,要把士兵的勇氣鼓動激勵出來,這個才是帶兵之道。「勇怯,勢也;」軍隊有沒有勇氣這個和大勢有關係,所以許多時候士兵有沒有勇氣,和大將有關係。諸葛亮把這種勇猛的人稱為猛將「氣凌三軍,志輕強虜,怯於小戰,勇於大敵,此之謂猛將。」吳起打仗前出發說這樣的豪言壯語「出師之日,有死之榮,無生之辱」,我出戰只能馬革裹屍回來,不能苟且偷生。所以吳起是勇將。西方最著名的軍事戰略家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這樣說,高超的智慧兼普通的勇氣,比出眾的勇氣兼普通的智慧有更大的作用。這也孫子把「勇」放在第四位的原因吧。

「嚴」,孫子本來是齊國人就是我們現在的山東,後來伍子胥介紹他到了吳國,吳王就問他你兵法這麼好那訓練一下我的王宮裡面的妃子看看。孫子在為吳王操練女兵時,三令五申,吳王的兩個寵妃卻帶頭鬨笑,孫子下令斬殺兩個寵妃,眾女兵肅然,沒過多久就把女兵訓練好了,這是以「嚴」治軍。杜牧說,「嚴者,以威刑肅三軍也。」

「智信仁勇嚴」,曹操稱此為「五德」,注曰:「將宜五德備也。」為將之材要五德兼備,不可偏廢。杜牧對這五個品質的概括,「蓋智者,能機權、識變通也;信者,使人不惑於刑賞也;仁者,愛人憫物,知勤勞也;勇者,決勝乘勢,不逡巡也;嚴者,以威刑肅三軍也。」一個兵法評論家賈林說:「專任智則賊;偏施仁則懦;固守信則患;持勇力則暴;令過嚴則殘。」 賊、愚、懦、暴、殘五項,正. 好是智、信、仁、勇、嚴的反面,如果偏重某一方面就會演變成為另外的情況。「五德兼備,各適其用,則可為將帥。」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你最推崇哪位將帥?為什麼?
明代軍陣——長槍隊陣列圖(千人隊)
《戰略論》的主要原則——《可以量化的軍事學》
柳生剣法許狀「新陰流兵法目録事」
夫妻兵法之二

TAG:管理 | 兵法 | 孫子兵法 | 演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