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的古代地理與紅山文化的生成

在祖國遼闊的北方大地上,幾千年來,我們的祖先創造了燦爛的文化。事實表明,一種文化的生成,與地理、白然環境、氣候的發展變化有著密切聯繫。從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文明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其複雜程度及變化發展的速度完全取決於自然本身,也就是說,會受到地理、自然環境的重要影響與制約。

塞外名城赤蜂,是一個地級市,它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南部,西北、東面分別與區內的錫林郭勒盟、哲里木盟為鄰,東南、西南分別與遼寧省的朝陽市、河北省的承德地區接壤,總面積為90021平方公里,人口為380多萬。以赤峰為中心的著名的紅山文化,幾千年來,歷盡滄桑,無論是地理條件,還是氣候自然環境等,都對這著稱於世的燦爛文化產生著巨大形響。拙文就赤峰的古代地理與紅山文化的相互關係作一略述。

一、赤峰地表地貌的形成

赤峰處於我國東部大地新華夏隆起帶,大興安嶺南段蘇克斜魯山脈、努兒虎山脈,東西向陰山隆起帶,東段燕山山脈交對迭加地區。從地勢來看,是西高東低,因而河流大部東流,海拔處在2000—300米左右,至高點是西部與河北省交界處的大光頂子山,海拔在22067米,最低處是東部的西拉沐淪河與老哈河交匯處的天合隆,海拔僅290米。

由於處於內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帶,所以山地丘陵佔90%,以蘇克斜魯山脈為主幹的山地,沿東北—西南斜貫赤峰西北,南部是燕山山脈北部邊緣的七老圖山脈斜貫西南邊緣,偏居東南一隅的是努魯兒虎山緊接遼西丘陵地帶。北部山地丘陵,海拔在200—1000米之間,中部丘陵、黃土遍布,溝壑縱橫,在東部有一片沙區,屬科爾沁沙地的一部分,在蘇克斜魯山脈以西,地勢平坦,草原廣布,是內蒙古高原的組成那分,也有稱其為昭烏達草原的。

赤峰這種地貌的形成大約是在距今7000萬年以前,由於地殼的劇烈變動,形成強烈巨大的造山運動的結果。在造山運動的作用下,大興安嶺南段是典型的階梯狀上升山地,由於階梯狀的斷裂,造成夷平面的解體,因此這裡的山頂大多為平齊狀,山坡外貌也多為渾圈形態,而組成山體的主體岩石為火成岩,其中以花崗岩、玄武岩分布面積最廣。

從赤峰的地形來看,大部呈邊坡陡峭而原面起伏和緩的高原形態,本區日照強,晝夜溫差大.風化作用強烈,降水變率大,蒸發劇烈,植被稀疏矮小;風大而頻繁,風沙作用強烈,風成地貌特別發育。因此對沙地形成及其演化是本區全新世以來環境變化研究的重要內容。此外,沿高原邊緣地帶,受斷裂或撓曲作用影響,形成大小不一的斷陷湖和窪地,因此湖區的變化亦可提供豐畜的環凌演變信息。

「在赤峰北部的沙丘,由於地面切斷不深和風沙覆蓋嚴重,露頭部面一般不超過6米,沉積部面亦顯露為強沙層和暗灰色古土壤層。在這古土壤層中可以分出三四層。在熱水塘三地,距地表以下1.8米處,有一厚古土壤層,其下部年齡為7265?100aB.p,上部年齡為5375?9a.B.P,說明這層古土壤發育時間較長。」(《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1年第1期,第104頁)從對本地區的土壤研究來看,赤峰地區的古土壤發育時期一般在8000—6000年,在古土壤發育時期,氣候比現在略濕,而風沙層堆積時期氣候乾旱多風,流動沙丘有所發展。

二、土壤演遞與環境變化密切相關。

對不同發育時期古土壤層進行觀察與分析,可以確定古土壤類型及其形成條件,從而得出不同形成時期的環境特徵。在內蒙古東部的黃土區發育為暗色黑壚卜、淡黑壚土,在窪地中廣泛發育沼澤草甸土,距今0.4萬年左右,氣候一度轉干,土壤風蝕,風積作用加強,使東部地區的黑壚土和草甸土遭受沙埋,隨後氣候有所好轉,風沙層固定,形成粟鈣土。現代地表土壤大多是0.25—0.15萬年以來形成的。自1000aB.P以來,氣候乾濕波動和農耕與游牧交替進行,土被也經歷了土壤發育、土壤退化和土壤沙化的多次變化,反映出自然環境演遞與人為因素的影響。

三、赤峰地區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

我們知道,氣候是影響自然環境變化的主要因素。赤峰地區在距今約l00萬a—50萬a以前,處於第四紀冰河時期,冰考覆蓋著整個大地,氣候異常寒冷。這種氣候大約持續了50—60萬年,到了晚更新紀,天氣才逐漸變暖的。

赤峰以北的沙區土被演化較為明顯,熱水塘三地在距今0.7—0.53萬a發育了厚古土壤層,通過對其進行的側試,PH值呈弱鹼性,通體不含CaCo3,說明成土時淋溶作用較強.是在氣候較濕潤條件下形成的黑土類型(現在的土壤為暗粟鈣土,說明氣候較前偏干)。通過對赤峰以北沙區古土壤的分析對比,得出在近1萬年的時間內曾發生過四五次較大的氣候波動,在氣候干早時期形成風砂或粉細砂層。從古土壤的發育時間及其類型看,顯示出赤峰以北沙地古土壤層稍早,氣候的濕潤度更大。從土壤發育的系列看,東部地區是由黑土琳溶黑鈣土向粟鈣上轉化,表現出自然環境亦是由森林或森林草原向草原環境演化的趨勢。此外,沿高原邊緣地帶,受斷裂或撓曲作用,形成大小不一的斷陷湖和窪地,因此湖區的變化亦可提供豐富的環境演變信息。

經有關方面的研究材料證實,我國北方自新世以來,經歷了季風氣候區波動性萎縮過程,東北部由於受控於季風氣候,以暖濕、冷干配置為特點。事實上,處於北方的赤峰地區,古代的自然生態環境,要比現在優越得多。氣象考古資料證明,約在4000―5000年前,赤峰的平均氣溫要比現在高3℃左右,雨量充沛,氣候溫暖濕潤,整個地區為森林草原植被。樹木以針葉林為最多,針葉林中落葉松約佔50%—60%,其次為雲杉林。

在內蒙古東部沙地,0.6—0.5萬aB.P時,孢粉組合為蒿―蘺優勢帶,而相當於0.2萬a.B.P時為蒿―蘺孢粉優勢帶,在古土壤層中有一定數量喬木花粉,如樟子松、落葉松、雲衫、榆屬等,顯示出疏林草原―草原波動變化。在翁牛特旗及經棚等地的剖面中,以草本孢粉為主,如蒿、蘺、菊、蓼、喬本科等,灌木有麻黃,喬木有少量的松樺,顯示為疏林草原或草原環境。近1000a以來,人類活動對沙地疏林破壞日趨加劇,遼金時期儘管白然條件較好,但是隨著人口增加,城池興建,山火與戰爭等原因,導致疏林的破壞。此外,在清朝中後期由於漢族人進入本地區,開荒務農、放火燒山及營造房屋等原因,使本地區疏林再一次受到破壞。

赤峰東南部地區屬於大陸性乾旱氣候的低山丘陵。中、南部地勢較高,地表水系發育切割深,基岩裸露,構造斷裂發育,褶皺強烈。主要有近東西向、北東向、北北東向三組斷裂,節理裂隙經過短途運移,一部分以泉的形式常年排泄於河谷(溝谷),匯成地表徑流,另一部分基岩裂隙,孔隙水以側潛流補給河谷(溝谷)中近山坡洪積群。但由於受地貌條件控制,地下徑流暢通,不利於地下水的儲存、畜集,富水必不普遍,有些地方往往是貧水區。

由於地形、氣候和人類經濟活動的形響,從南到北植被類型具有明顯差異,依次發育著低山丘陵森林草原、黃土丘陵乾旱草原和沙地雜類草原。

低山丘陵森林草原,僅限於赤峰東南部努魯兒虎山地,面積狹小,是華北夏綠闊葉林帶最北邊緣的一個植物地理區域,原生植被以蒙古櫟、遼東櫟組成的夏綠闊葉林為代表,並有油松林和油松與櫟樹組成的山地針闊混交林分布。考古學及孢粉分析資料證明,歷史上這裡森林茂密,樹木參天。

包括中南部為黃土覆蓋的廣大丘陵區,屬於遼西黃土丘陵草原的一部分。由於地處華北夏綠闊葉林區向松遼平原草原區和蒙古高原區過渡的地帶,來自各方的植物種類沿著特定的生境互相滲透,因而形成了植物區系的泥雜性,並且對植被類型的分化與組成也發生了明顯的影響。大針茅草原、本氏針茅草原,為這裡顯域性植被的兩個代表群系。

包括東部廣大的覆沙地和流動、半流動沙丘,地處遼西平原草原的西端,是科爾沁沙地中段向南延伸的邊緣部分。雖然這裡具備典型的草原氣候條件,但由於地表為鬆散沙質沉積物所覆蓋,使植被和土壤的發育不達達到草原植被的頂極。沙地植被和低濕灘地植被相間分布是這裡最突出的景觀特點。

紅山文化的生成

一種文化的產生是與本地區的地理環境發展變化密不可分的。也就是說,地理環境是文化形成的客觀條件,那麼紅山文化的形成也正是在赤峰古代地理這樣特殊的條件下產生的。

赤峰地區的古代文化有著十分豐富的底蘊,從遠古的紅山文化來看,隨著人類社會歷史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也展現出了不同階段文化的歷史特色。

早在1935年,日本學者烏居龍藏所發現的、1954年由著名考古學家尹達正式命名的「紅山文化」引起了世人的矚目。此後,對紅山文化的考古不斷有新的進展與發現。從紅山文化的遺址來看,這種文化延續几几千年之多,大約在8000—5000年前,包括整個原始氏族社會時期,這裡都有大量的人類活動。現己查明,紅山文化的分布,以西拉沐淪河、老哈河為中心,西起張家口,東達遼河中游,北至大興安嶺,南抵京津地區。僅就赤峰地區來看,這種文化分布均勻而廣泛,從南到北,由東向西,都有其大量的文化遺存發現。著名考古學家蘇秉琦先生把近年發現的屬同一支系的前紅山文化、紅山前後、後紅山等不同類型的文化命名為「紅山文化」。這些文化不僅在時間上,而且在文化內涵等方面,亦存在明顯的差異,從時間上可分為早、中、晚三個階段。

早期的紅山文化以敖漢旗興隆窪文化和趙寶溝文化為代表。1982年,在敖漢旗東南寶國吐鄉興隆窪發現了古文化遺址,1983年,國家有關部門與當地文化館對此遺址進行了首次發掘,測定其絕時年代為距今7240?95年,是內蒙古地區乃至整個東北地區發現的一種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後又經過幾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以及近年來的文物普查工作,在原屬興隆窪文化遺址的北城子、興隆溝兩地又有新的發現。從對這兩處遺址的複查情況來看,均屬於史前聚落中心遺址。經專家對其研究確認,這是一處文化內涵比較單純的興隆窪文化大型聚落,其年代屬興隆窪文化早期(《「赤峰日報》1998年10月30日,第3版)

紅山文化中期距今約5000年左右,人類已進入母系社會的繁榮時期,赤崢地區的人口數量已相當可觀,人們過著一種較為安定的農業定居生活。大量的紅山文化遺址及豐富的地下文物考古資料表明,這是一種屬於農耕經濟類型的發達的原始文化。

紅山文化晚期的主要標誌有,1979年5月在遼寧喀左東山嘴發現的大型石砌祭壇遺址。後來到1983—1985年又在距東山嘴50公里的凌源、建平交界處發現了大型石塊堆積起的石冢古墓,同時還在牛河梁北山坡上發現了由主室和側室組成的女神廟遺址。後來在赤峰地區也有發現,廟內堆有女神、動物塑像及婦女坐像,石冢墓群中的隨葬品多為玉器,這種壇、廟、冢三位一體的布局規格與近代的太廟、天壇及皇家陵園構思布局十分相似。由此可知,當時的社會為母系氏族繁榮時期,祭壇和禮器的出現,說明氏族內部等級分化已經出現。此外,近年來,在凌源牛河梁、赤峰市敖漢旗等地相繼發現了屬於紅山文化晚期的小型銅環和銅範。這樣,就把原來認為我國銅器時代始於夏朝的時間的上限又向前推進了1000多年。

紅山文化的產生,特別是早期紅山文化的發掘,是具有重大意義的。首先,通過對上述遺址和遺物的發掘,為有關部門對赤峰地區的古代地理環境的研究,提供了較為可靠的實物證明。第二,從上述遺址中發現的聚落遺迹,我們可以得知人類居住條件雖然簡陋,但卻以群居,人數達百人之多。在這樣一個原始親族部落共同生活著,為我們研究史前人類社會組織結構提供了重要的歷史遺迹。第三,為我們進一步研究紅山文化的土著根源,提供了重要的實物及理論根據。在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沒有證實之前,史前研究的學者們多把以代表紅山文化陶器主體紋飾的「之」字紋,同與其年代相當的中原仰韶文化相比較,認為是受其形響而產生的。那麼較之仰韶文化早三千年前的興隆窪文化出土的陶器之字紋,把中華民族文明的發源問題又可以重新展示在世人面前了。這就是說,中華民族的起源,不僅僅局限於黃河流域,在北方,同時並存著又一支代表著中華民族文明的曙光亦在冉冉升起。

一、亦峰地區的環境演變與古人類文化的關係

環境演變是地理科學研究的課題之一,它關係著人類的生存和經濟的發展,因此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農牧交錯帶主要分布在內蒙古高原的邊緣地帶,包括大興安嶺西麓的呼倫貝爾,經內蒙古東南、冀北、晉北直至額爾多斯高原東南和陝北地區。這一廣闊地帶屬季風尾,季風環流的強弱變化,對本區環境產生深刻的影響。全新世以來,本地帶曾發生過顯著的自然環境變遷,歷史上也曾出現過紅山文化時期以及象元代上都這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但是由於自然環境變遷和人類不合理的利用以及民族的遷徒,使這一地帶成為生產方式不穩定的地區。

在北方農牧交錯地帶發現了大量古人類文化遺,其中包括薩拉烏蘇文化遺址,水洞溝文化遺址、老虎山文化遺址、園子溝文化遺址以及赤峰地區的紅山文化遺址等,說明這一帶在晚更新世以來就有古人類活動,並創造出光輝燦爛的文化。全新世以來,在0.7—0.5萬aB.P時,本區發現了赤峰地區紅山文化,當時溫濕適宜,在河谷階地、黃土丘陵區和湖泊沿岸高地上有人類活動。根據遺址調查,認為當時人們已定居,居住以半地穴為主,從使用的器物來看,當時人類已從事初期農業生產,具有初期農業文化特徵。無論是早期的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還是紅山文化遺址,多分布於二級階地和黃土台地上,由於水熱條件變化,早期生產方式以農業為主,而晚期表現為由農業經濟轉向牧業經濟。

約在4000年,這裡已經有了從事農業生產的相當密集的村落。赤峰地區由於自然地理等諸多因素,都適於古人類生存和發展,所以這裡成為我國古代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之一。

近年來,考古界在翁牛特旗上窯老虎洞發現的古人類活動遺址,活動年代距今約10000年左右;而在敖漢旗發現的興隆窪文化、趙寶溝文化以及英金河畔紅山腳下發現的紅山文化,在巴林左旗發現的富河文化和在林西發現的細石器文化,經測算年代都在5000—8000年之間。雖然同屬新石器時代文化類型,但卻是各具特色的古代文明。其遺物中除磨製石器,還有彩繪陶器。紅山文化的勞動工具多以農具為主,富河文化以在山林地區生活的漁獵工具為特徵;細石器文化則適應原始畜牧業的環境,顯示出小而精細的特點。這個時期的人類,除了簡單的物質文明的生產,還開始了精神文明方面的生產,即有了某些藝術和信仰方面的要求。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紅山文化遺址發現的「玉龍」和富河文化發現的「卜骨」,都比在其他地區同類發現早許多。中國人自譽為「龍的傳人」,而這裡發現的玉龍雕作,比全國其他地區約早1000多年,而且工藝之精為世人矚目。

按照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繼石器時代之後是青銅器時代。反映這個過渡歷程的文化,當以「夏家店文化」為代表。「夏家店文化」因在赤蜂地區王家店鄉夏家店村發現而得名。發掘遺址分上下兩層,其下層文物,除磨製石器、骨器和比較定型的陶器外,同時還發現了青銅器物。從其彩繪陶器所保持的花紋圖案來看,似乎與後來殷商青銅器裝飾花紋存在某種聯繫,而「夏家店上層文化」,則是地區特點、民族風格比較定型的絢麗多彩的青銅文化。其文化特徵,下層相當於中層新石器時代晚期,經夏、商到西周初期約2000年的文化,上層則相當於西周中期,經春秋到戰國500多年的文明.同一遺址積集兩層文化,跨越二三千年的歷史進程,說明古人類對這裡的自然環境還是相當滿意的。

相當於「夏家店文化」的古文化遺址,在赤峰地區已經發現很多。在赤峰郊區、翁牛特旗、克什克騰旗等地均有遺迹、遺址存在。

總之,自然環境的變化與本地區的古人類文化的產生與發展變化具有十分密切的關係。紅山文化及其他古人類文化源地的產生從本質上體現著人類對自然環境的適應、利用和改造。因此我們研究古人類文化源地的地理背景,也就是探求文化源地產生的原由和動因,是認識文化發展規律的重要手段。通過我們對赤峰地區古人類文化源地的研究表明,文化的發生確實與地理環境是緊密相關的。以赤峰地區為代表的地理環境為其文化的生成提供了必要的不可缺少的條件。當然,「……把地理環境作為文化的母胎,也僅僅局限於文化的萌芽階段。文化一旦產生出來,就會在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之下,超越各自原生的地理環境,發生深刻的變化,並反作用於地理環境。因此在文化進化發展的過程中,一個特定的地理環境的重要性,將會隨著人類文明的程度而發生深刻的變化。」(吳郁文主編《人文地理學》,1975年7月第1版,廣東科技出版社,第329頁)紅山文化與赤峰地理環境的演變也正是沿著這樣的規律進行的,因此人類為了自己的生存


推薦閱讀:

適婚不嫁,古代剩男剩女竟然要坐牢!
中國古代朝代
中國古代十大強軍大揭秘——唐軍(第五)
圖解中國古代神話中的22個神獸,絕對震撼
古代士兵打仗會不會因為私仇在戰場上殺自己人?

TAG:地理 | 文化 | 古代 | 古代地理 | 赤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