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嫦娥四號

1 基本概述 編輯

《2011年中國的航天》白皮書表示,中國將選擇有限目標,分步開展深空探測活動。按照「繞、落、回」三步走的發展思路,繼續推進月球探測工程建設,發射月球軟著陸和月面巡視勘測器,實現在月球的軟著陸和巡視探測,完成月球探測第二步任務,並啟動實施以月面採樣返回為目標的月球探測第三步任務。[1]

嫦娥三號將實現月球軟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並將選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在科學技術方面,二期工程將實現四個第一,要研製並發射我國第一個地外天體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第一次利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發射地月轉移軌道航天器,第一次建立和使用深空測控網進行測控通信,第一次實現月球軟著陸、月面巡視、月夜生存等重大突破,開展月表地形地貌與地質構造、礦物組成和化學成分、月球內部結構、地月空間與月表環境等探測活動,建成基本配套的月球探測工程系統。

2 升空計劃 編輯

預計2015年由長征三號乙增強型運載火箭發射。但由於嫦娥三號發射成功將不再發射嫦娥四號,作為嫦三的備份,預計於2017年之前發射嫦娥五號。

2015年3月,探月工程,向社會資本開放,鼓勵社會資本、企業參與嫦娥四號任務,是國防科技工業擴大軍工開放、加強資源共享,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重要舉措。嫦娥四號作為開發平台、驗證平台、應用平台,為社會資本提供技術驗證、產品搭載、數據應用等條件。航天領域有關專家認為,以嫦娥四號為試點,探索引入社會資本的新模式,對於打破航天工業壁壘、加速航天技術創新、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資效益等具有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2]

3 嫦娥工程 編輯 嫦娥一號

國務院正式批准繞月探測工程立項後,繞月探測工程領導小組將工程命名為「嫦娥工程」。

將第一顆繞月衛星命名為「嫦娥一號」。「嫦娥一號」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承擔研製,主要用於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關物質元素的分布特點、探測月壤厚度、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

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成功發射,「嫦娥一號」帶著國人的祝福,執行中國首次「探月」之旅。「嫦娥一號」的升空,使中國成為太空利益攸關方,成為擁有一定實力和地位的空間大國。

嫦娥二號

嫦娥二號升空「嫦娥二號」衛星在中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備份星基礎上進行了技術改進和適應性改造,其主要目標是為中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任務實現月面軟著陸,驗證部分關鍵技術,並對「嫦娥三號」預選月球虹灣著陸區進行高解析度成像,同時繼續開展月球科學的探測和研究。捆綁有兩個助推器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屬於中國「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系列,本次航天發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的任務是將「嫦娥二號」衛星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里、遠地點高度約38萬公里的直接奔月軌道。

2010年10月1日18時59分57秒,搭載著嫦娥二號衛星的長征三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

嫦娥二號已在2010年10月1日19:25:53成功星箭分離,發射成功!

嫦娥三號

嫦娥三號衛星是中國國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階段的登月探測器,嫦娥三號由著陸器和巡視探測器(即「玉兔號」,月球車)組成,進行首次月球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獲取月球內部的物質成分並進行分析,將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測」引申至內部探測。嫦娥三號其中著陸器定點守候,月球車在月球表面巡遊90天,範圍可達到5平方公里,並抓取月壤在車內進行分析,得到的數據將直接傳回地球。2013年8月28日,中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對外宣布,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當天召開第十一次會議暨嫦娥三號任務進場動員會,審議批准了嫦娥三號任務由研製建設階段轉入發射實施階段。嫦娥三號探測器已於2013年12月2日凌晨1:30分在四川省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據中央電視台報道,經發射場區指揮部決定,「嫦娥三號」探測器將於12月2日1時30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嫦娥三號」將攜「玉兔號」月球車首次實現月球軟著落和月面巡視勘察,並開展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等科學探測。2013年9月11日嫦娥三號乘飛機轉運,於12日10時抵西昌發射場。嫦娥三號已於12月2日1時30分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它將攜帶中國的第一艘月球車,並實現中國首次月面軟著陸。2013年11月26日月球車正式命名為玉兔號。

2013年12月10日21時20分,嫦娥三號在環月軌道成功實施變軌控制,進入預定的月面著陸準備軌道。

2013年12月14日21時11分,嫦娥三號在月球正面的虹灣以東地區著陸。 2013年12月15日凌晨,嫦娥三號搭載的「月兔」號月球探測器成功與嫦娥三號進行器件分離!

嫦娥四號

月球背面我國探月工程二期中的「嫦娥二號」任務已完成了火箭和衛星產品的研製,或將於 2014年發射。在世界月球大會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有關人士介紹了我國深空探測的現狀及未來展望。目前正在論證的探月三期工程將完成無人月球表面採樣返回。載人登月方面,雖然我國還沒有明確計劃,但相關單位和科技人員正在進行論證開展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的研究與探索。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國探月工程副總設計師於登雲在開幕式上介紹,中國探月三期工程將採集月壤返回地球。記者了解到我國探月工程已規劃至「嫦娥四號」,且將實現在月球上自動巡視機器人勘測。

中國的探月工程又稱作「嫦娥工程」,規劃為三期,簡稱為「繞落回」,計劃在2020年前依次完成繞月探測、落月探測和無人採樣返回。迄今為止,探月一期工程已經圓滿完成,探月二期工程以完成,探月三期工程正在實施。

於登雲介紹,探月三期工程的核心是完成無人月球表面採樣返回,具體而言,著陸到月面後將進行撞取和採取兩種方式的採樣,然後通過上升、月地轉移和高速載人返回等一系列過程,將月球樣品返回地球,進行詳細的實驗分析。

於登雲表示,通過探月工程的實施,中國將掌握一系列探月關鍵技術,建立地面設施,為載人登月奠定一定的基礎。

「嫦娥四號」將實現月球軟著陸

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我國探月工程已規劃至「嫦娥四號」,且將實現自動巡視機器人勘。

據悉,探月工程二期將實現月面勘測、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測,包括「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任務。

「嫦娥四號」任務將實現在月球上軟著陸和自動巡視機器人勘測。專家稱,通過探月工程的實施,中國將掌握一系列探測技術。

中國科學院探月總體部副主任鄒永廖介紹,過去一年多時間裡,相關部門組織對嫦娥四號任務進行了論證,準備將嫦娥四號發射到月球背面著陸,一旦成功將是國際上首次。[3]

2015年11月30日,國防科工局組織召開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第十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嫦娥四號任務實施方案調整報告、研製總要求及後續總體研製計劃,中國嫦娥四號任務將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嫦娥四號的基本架構繼承了嫦娥三號,但科學載荷會有很大變化,將開展對月球背面的地質探測等。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電磁環境非常不同,月球背面電磁環境非常乾淨,是天文學家夢寐以求開展低頻射電研究的場所,如果能在月球背面放一個低頻射電的頻譜儀,將填補國際空白。嫦娥四號預計於2020年前發射。[4]

2016年1月14日,中國國防科工局宣布,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於2018年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國防科工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劉繼忠透露,嫦娥四號任務已通過探月工程重大專項領導小組審議,正式開始實施。[5]

嫦娥五號

月球南極附近的艾托肯盆地地形圖嫦娥五號是負責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地月採樣往返衛星,計劃於2017年左右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嫦娥五號的第一個科學目標是展開著陸點區的形貌探測和地質背景勘測,獲取與月球樣品相關的現場分析數據,建立現場探測數據與實驗室分析數據之間的聯繫。主要包含:著陸區的地形地貌探測:採樣點周圍形貌與結構構造特性;撞擊坑的形貌、大小與分布等。物質成份探測:採樣點的物質成份特性;月壤物理特徵與結構;月殼淺層的溫度梯度探測等。第二個科學目標是對返回地面的月球樣品進行系統、長期的實驗室研究,分析月壤與月岩的物理特徵與結構構造、礦物與化學組成、微量元素與同位素組成、月球岩石形成與演化過程的同位素年齡測定、宇宙輻射與太陽風離子與月球的互相作用、太空風化過程與環境演化過程等,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歷史的研究。

2015年9月8日,第二屆北京月球與深空探測國際論壇舉行,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中國探月工程地面應用系統總設計師李春來表示,嫦娥五號將有四個探測器一起發射到月球軌道,分別是軌道器、上升器、著陸器和返回器,其中著陸器和上升器要落到月球表面去採樣。嫦娥五號有三個系統都是全新的,有非常多技術突破。

嫦娥五號預計於2017年前後發射,將實現中國開展航天活動以來的四個「第一次」。

4 探月意義 編輯

1.能源夢想:月球可以提供許多能量「接力」的物質,比如太陽能(因為月球本身的空氣十分稀薄,因此太陽能可以直接利用),比如氦3這種可長期使用的、清潔而安全的可控核聚變燃料(氦3在月球上的儲量在100萬噸到500萬噸之間,而幾十噸氦3即可維持地球一年的能量需求)。這種豐富的能源,對於能源逐漸枯竭的地球,當然十分重要。

2.中國科技實力的證明:,「嫦娥一號」的升空對國家安全來說具有更顯著的意義,如果探月成功,甚至把太空作為一個研究太空的基地,那麼也就等於搶佔了制高點。在太空研究上佔主要地位,如果中國在月球上站穩腳跟,具備了一定的研究能力和自己的空間站,一旦將來在太空領域產生安全方面的隱患,就可能提前被發現

2009年3月1日下午4點13分,在月球軌道上飛行了近500天的嫦娥一號衛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成功降落於月球表面豐富海區域——東經52.36度、南緯1.50度的預定撞擊點。降落時衛星上的CCD相機實時傳回了清晰的圖象,為我國探月一期工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此次利用「嫦娥一號」剩餘的燃料來撞擊月球是為了給我國探月工程二期積累技術和工程經驗。嫦娥一號衛星是2007年10月24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的。


推薦閱讀:

隨緣攝影:絕色美人,月里嫦娥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 《常娥》
中秋論月——嫦娥與月神、太陰星君是同一人嗎?
嫦娥、吳剛和玉兔的故事(二)
中秋之夜賞奇珍——漢畫像石極品《嫦娥奔月圖》

TAG:嫦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