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惠萍:讓孩子表現自己 讓教師發現孩子

學前教育要思考、要關注。要思考學前教育的原點,要關注孩子的特點和發展。

孩子的發展是根本,尊重孩子純真可塑的年齡特點。

樹人是教育的本質。

幼兒階段正處於一個以自我為中心、卻純真可塑的年齡段。因此,學前教育樹人必須從生活習慣、規則意識、學習能力等方面來促進孩子的和諧發展;學前教育的樹人必須通過適宜的課程、潛移默化遊戲。

幼兒階段正處於需要成人精心呵護的年齡段。幼兒需要有愉悅的情感世界,需要體驗到幸福感。因此,幼兒園老師必須先樹德,尊重每一個孩子,尊重每一個孩子純真可塑造的特點。

以特色課程為載體,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自己。

如何讓教師愛孩子不是一句空話?必須讓教師先發現孩子的可愛之處。我校形成了「讓孩子表現自己,讓教師發現學生」的課程特色,也就是低結構活動。所謂低結構活動,就是用最基本的環境設計和投放,給孩子最大的想像空間,讓孩子在自己主導的活動中自由地探索和發現。培養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專註性和自助性,規則意識和合作能力、生活能力,都是低結構活動的特點。

我校的低結構活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提供幼兒充分表現自己的特點。

案例:猜一猜我是誰。教師獨具匠心的設立了不同形象的插片,讓幼兒隨意拼插,在孩子的影子和光的照映下,米老鼠、大象、喜洋洋都在孩子們的手上出現了,孩子們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展開豐富的想像,他們自由地建構和想像著,情感非常歡愉,智慧在萌發。

(二)觀察差異,發現每個孩子的可愛之處。

在孩子們活動的時候,老師通過觀察兒童,儘可能的發現、了解孩子的需要與特點,感受到孩子的可愛,同時根據孩子們特點給予價值判斷與支持。

(三)讓兒童主動的獲得經驗,建立規則,養成習慣。

案例:地鐵里等車的人。讓孩子在幼兒園裡模擬地鐵里等車的人,孩子們意識到地鐵里太擁擠了,因此要一個一個排好隊上下車。重要的是,他們應該先下車,後上車。孩子們按照這個次序去排隊,他們就這樣在玩中建立了次序感。

正是這樣的低結構活動,給予了孩子們一定的自由時間和空間。孩子們在活動中產生不確定的因素,從而在認知上形成挑戰,在社會性方面產生衝突,而這恰恰是幼兒認知情感與社會發展的契機。

教師就要抓住這個契機支持他們大膽假設,主動驗證自己的想法,創造不同的玩法,從中實驗和體驗多少、大小、遠近、變化、快慢,差異,錯覺等概念獲得經驗,發現簡單的關係。

比起教師預設的高結構的活動,也就是中小學稱之為上課。這種低結構的活動更能激發孩子們濃厚的興趣、強烈的自主意識,更加專註和自信,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遵守遊戲活動規則方面更加自律,孩子們的人格也在潛移默化中健全起來。

以為教師發展是關鍵,讓孩子快樂自主的成長。

教師的師德與專業自覺是培養幼兒的重點。

(一)立德就是真愛孩子,讓愛能夠傳遞。

幼兒園教師的師德最重要就是要體現出愛,發自內心的愛。教師用愛打動孩子,將孩子們生命中的德性潛質發揮出來,讓孩子們感受到愛的同時,孩子會以教師為榜樣,也會愛其他人和小動物。

比如,有的孩子在觀察小動物時候會將蚯蚓捏死,教師在看到以後沒有更多的職責,而是讓家裡的狗和孩子一起玩,讓孩子體驗到小動物也是知道痛的。於是,擋在孩子再次尋找蚯蚓的時候,孩子輕輕的翻動土壤說不要弄痛蚯蚓。

我校將老教師的經驗匯總梳理提煉,彙編了《新教師保教工作手冊》,圍繞著五心要求,梳理成琅琅上口的三字經,讓青年教師愛孩子內化為自己的教育行為。以前青年老師常常埋怨孩子們教不會,教師很著急,恨不得強加給孩子。而通過低結構活動,教師會主動去發現孩子們的智慧,時時被他們的潛能所感動。

(二)尊重孩子們的特點,教師著力研究與開發玩具。

幼兒園的玩具是教師的教科書,我校教研活動從研究孩子們喜歡的玩具開始。在玩中玩出理念和心態,一要關注玩具有的功能和待開發的功能,二要注意玩具的安全性,三要關注孩子們如何玩的。

孩子的世界是成人很難走進去的,成人只能走近,走不進去,因此,教師要加高這個「梯子」,去看看孩子們的世界是多麼的有趣。在孩子們玩玩具的時候,教師同時在研教材。

(三)加強教師專業自覺行為,讓評價成為一種專業行為。

上海編製了一套幼兒園低結構活動的評價指標,讓教師知道如何觀察幼兒。一看幼兒幹什麼,了解幼兒生活經歷與興趣愛好。二看幼兒乾的如何。三看幼兒的態度。

(註:本文根據「第三屆全國教育改革創新典型案例推選活動頒獎典禮暨中國教育創新論壇」會議發言和資料整理)

編輯:翠微


推薦閱讀:

2017年2月9日國際時事政治新聞熱點
#語文教研群# 成果列表(按發表日期)
教師的個案研究
教師教育格言
這兩款茶解決教師職業病!

TAG:孩子 | 教師 | 自己 | 發現 | 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