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6T《國家博物館》特種郵票

全套枚數2枚全套面值4.20元小型張規格發行日期2012年7月8日防偽方式防偽紙張 異形齒孔 熒光噴碼小全張規格印 刷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設 計 者李昕、李群小本票編號印刷版別膠雕套印責任編輯干止戈小本票規格攝 影 者整版枚數12枚(4×3)(連印)原畫作者資料提供整張規格205×180毫米雕 刻 者鄭可新、馬榮(票中票雕刻者:孔紹惠、唐霖坤)單枚信息 圖序 郵票名稱 面值(元) 發行量 郵票規格 齒 孔 度 備註(2-1)T 館藏文物-尊 1.20 1079.98萬枚 38×50毫米 13×13.5(2-2)T 館藏文物-鼎 3.00 1079.98萬枚 38×50毫米 13×13.5同時發行相關資料  中國郵政定於2012年7月8日發行《國家博物館》特種郵票1套2枚。詳情如下:志號:2012-16圖 序 圖 名 面 值(2-1)T 館藏文物—尊 1.20元(2-2)T 館藏文物—鼎 3元郵票規格:38×50毫米齒孔度數:13×13.5度整張枚數:12枚(連印)整張規格:205×180毫米版  別:膠雕套印防偽方式:防偽紙張、異形齒孔、熒光噴碼設 計 者:李昕、李群雕 刻 者:鄭可新、馬榮(票中票雕刻者:孔紹惠、唐霖坤)責任編輯:干止戈印 制 廠:河南省郵電印刷廠2003年2月,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原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革命博物館兩館的基礎上組建成立,是以歷史與藝術並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國家博物館,是世界上建築面積最大的博物館。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前身為1912年7月9日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1949年10月1日更名為國立北京歷史博物館,1959年更名為中國歷史博物館。中國革命博物館的前身為1950年3月成立的國立革命博物館籌備處,1960年正式命名為中國革命博物館。2012年7月8日發行的2012-16《國家博物館》特種郵票創造了新中國紀特郵票發行史上的兩個「第一」。第一套按照原票票幅大小不變地「搬進」票中票的郵票所謂「票中票」,是指郵政部門用以前發行的郵票作為一套(或一枚)新發行郵票主圖的郵票(通俗地說,就是一枚新發行的郵票圖案里「套」著一枚完整的以前發行的郵票)。新中國郵政自1983年11月29日首次發行「票中票」——《中華全國集郵展覽一九八三年·北京》以來,已經發行了多套「票中票」。但是,這幾次發行的「票中票」,都是將以前發行的郵票經過「縮小」之後重新「套」進新郵票主圖之中的,並不是按照以前發行郵票的原票幅尺寸「大小不變」地「搬進」新郵票的。而這次發行的2012—16《國家博物館》特種郵票,卻是按照1964年8月25日發行的特63《殷代銅器》第5枚「四羊方尊」和第8枚「司母戊鼎」兩枚郵票原來的票幅尺寸(30毫米×40毫米)「大小不變」地「搬進」新發行的、票幅為38毫米×50毫米的2012—16《國家博物館》新郵票的主圖之中的。因此,2012—16《國家博物館》特種郵票是我國發行的第一套按照原票票幅尺寸「大小不變」的「票中票」。第一套以「館藏文物」形式表現博物館主題的郵票新中國郵政發行的表現「博物館」主題的紀特郵票和郵資封片,已經發行過5套12枚(1959年4月1日發行特31《中央自然博物館》1套2枚、1959年12月10日發行特36 《民族文化宮》1套2枚、1961年8月1日發行特45《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1套2枚、2002年11月9日發行2002—25T《博物館建設》1套5枚、JF101《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落成》紀念郵資封1枚)。這5套12枚郵資票品,無論是郵票主圖或是郵資封的郵資圖,表現的都是博物館的建築外景、外貌,沒有一枚是以「館藏文物」形式表現博物館主題的。而這次發行的2012—16《國家博物館》特種郵票1套2枚,第一次以國家博物館最具代表性的館藏文物——殷代銅器「四羊方尊」和「司母戊鼎」(後稱「後母戊鼎」)來表現「國家博物館」的主題。這是新中國郵政發行的第一套以「館藏文物」形式表現博物館主題的郵票。
推薦閱讀:

蘇聯發行的「列寧逝世」郵票(上)
中國歷代名畫家郵票
郵票世界3662005
中國澳門生肖郵票欣賞
盤點那些具有收藏價值的郵票

TAG:國家 | 博物館 | 郵票 | 國家博物館 | 博物 | 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