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專題複習】——元白詩派

白居易與元白詩派

元白詩派重寫實、尚通俗。趙翼:「中唐詩以韓、孟、元、白為最。韓、孟尚奇警,務言人所不敢言;元、白尚坦易,務言人所共欲言。」(《甌北詩話》)二者實質都是創新。

唐代中期重寫實、尚通俗的詩歌思潮與詩歌創作

一、元白詩派的重寫實、尚通俗淵源:

(一)遠源:《詩經》「風」詩和漢魏樂府民歌。

(二)近源:杜甫反映民生苦難的篇什:

1、繼承古樂府的形式,自擬新題,緣事而發,寫真實時事、親身見聞;

2、以樸實真切的語言乃至口語入詩,力求通俗淺顯。明胡震亨引焦竑:「杜公往往要到真處、盡處,所以失之。」「雅道大壞,由老杜啟之也。」(《唐音癸簽》)。

二、元結、顧況、戴叔倫等表現和繼承。

三、貞元元和間強烈迴響。張籍、王建、白居易、元稹等紛紛效仿,致力於通俗曉暢、指事明切的樂府詩的創作。

四、自覺學習民歌。如張籍《白鼉鳴》、《雲童行》、《春別曲》,王建《神樹詞》、《古謠》、《祝鵲》,白居易《竹枝》、《楊柳枝》、《何滿子》等,平實淺易,自然明快,充滿鄉土市井氣息;樂府詩受民歌影響大。陳寅恪:「樂天之作新樂府,乃用毛詩,樂府古詩,及杜少陵詩之體制,改進當時民間之歌謠。……實則樂天之作,乃以改良當日民間口頭流行之俗曲為職志。」(《元白詩箋證稿·新樂府》)

上述幾條反映此期詩人已形成通俗化自覺追求,而且自覺承傳杜詩寫實傾向。

五、中唐較早創作樂府詩—張籍、王建,時號「張王」。

(一)張籍,字文昌,有《張司業集》。

1、性格更近白居易平易通脫。韓愈稱其「古淡」(《醉贈張秘書》),白居易稱其諷諫之義:「尤工樂府詩,舉代少其倫。……風雅比興外,未嘗著空文。」(《讀張籍古樂府》)

2、樂府詩。

(1)有古題也有新題,取材和表現對象廣泛。最集中最深刻的是農民的生活和苦難,如《野老歌》不著意於諷諭而諷諭之義見是張籍樂府特色。

(2)選題不大,都是「俗人俗事」;但挖掘甚深,由一人一事一語見社會縮影。如《牧童詞》「牛牛食草莫相顧,官家截爾頭上角!」《征婦怨》「夫死戰場子在腹」表現戰爭造成的苦難《促促詞》反映農婦的艱辛及其對遠行丈夫的思念。

(3)擅長刻劃人物心理活動,如《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3、近體多追求平易而意蘊深厚的風格,如《秋思》(行人臨發又開封)。宋張戒「專以道得人心中事為工,……思深而語精」(《歲寒堂詩話》),王安石「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詩》)。不少詩表面平易、本色,無雕琢痕迹,但其中融入了在布局造語上的大量心血,只是在詩成後渾化無跡。

(二)王建,字仲初,有《王司馬集》。

1、王建與張籍詩風似,樂府詩:

(1)有不少描寫農民日常生活,表現其喜怒哀樂,生活氣息濃厚,如《田家行》。

(2)與張籍雖都以寫實見長,但王詩更含蓄隱曲。如《織錦曲》「莫言山積無盡日,百尺高樓一曲歌。」主人公怨恨哀傷全在暗示之中;《簇蠶詞》也類似。

(3)邊塞題材詩作,如《遼東行》、《送衣曲》、《飲馬長城窟》等,聲調低沉。

2、反映宮女生活、以白描見長的《宮詞》百首,不乏構思巧妙、清新可誦的篇章:「樹頭樹底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自是桃花貪結子,錯教人恨五更風。」

(三)影響:明高棅:「大曆以還,古聲愈下。獨張籍、王建二家體制相似,稍復古意。或舊曲新聲,或新題古意,詞旨通暢,悲歡窮泰,慨然有古歌謠之遺風。」(《唐音癸簽》)清翁方綱:「張、王樂府,天然清削,不取聲音之大,亦不求格調之高,此真善於紹古者。較之昌谷,奇艷不及,而真切過之。」(《石洲詩話》)在繼承漢魏樂府和杜詩傳統,向重寫實、尚通俗之路發展中貢獻不可忽視,對元、白新樂府創作有直接影響。

六、元稹,字微之,有《元氏長慶集》。生性激烈,少柔多剛,參政意識和功名慾望甚強,元稹的樂府詩創作受到張籍、王建的影響

(一)「新題樂府」。

1、緣於李紳啟迪。元和4年(809)和李紳20首「新題樂府」詩12首。

2、都是寫實之作,如《上陽白髮人》寫宮女的幽禁苦,《五弦彈》寫任用賢才事,《法曲》不滿「胡音胡騎與胡妝」習俗等。

3、不少篇章殊少情致,概念化傾向強,且敘事繁亂,「一題涵括數意」(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古題樂府》)。

(二)元和12年(817)與劉猛、李余相和作《樂府古題》19首。

1、或「雖用古題,全無古意」,或「頗同古意,全創新詞」,都是「寓意古題,刺美見事」(《樂府古題序》)的諷諭之作。《織婦詞》、《田家詞》具代表性。

2、每首述一意,題旨集中明確;多用三五七言相間雜句式,甚至以11字為句,參差錯落,稍有風致,但語言仍嫌滯澀。

(三)代表作:元和13年(818)《連昌宮詞》。

1、敘事長詩,通過連昌宮興廢變遷,探索安史之亂前後唐朝政治亂因由。

2、荒涼景象→追述昔盛今衰→探討「太平誰致亂者誰」問題→歸為「努力廟謨休用兵」題旨。

3、以敘述為主,雜以議論,表現勸戒規諷意,但不能因此說這是諷諭詩。

4、將史實與傳聞糅合,輔以想像、虛構,把無關的人物、事件集中在連昌宮中描寫,渲染了氛圍,使詩情更生動曲折。陳寅恪:「《連昌宮詞》實深受白樂天、陳鴻《長恨歌》及《傳》之影響,合併融化唐代小說之史才詩筆議論為一體而成。」(《元白詩箋證稿》)《行宮》與《連昌宮詞》異曲同工。

(四)艷情詩。多追憶自身經歷,如《春曉》、《離思五首》其四「曾經滄海難為水」。語言淺易,格調輕快,低回繾綣,一往情深。

(五)悼亡詩。抒發哀思和懷念,如《遣悲懷三首》對亡妻生前身後瑣事描摹,寄寓著人生至情。如「昔日戲言身後意,今朝都到眼前來」、「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清蘅塘退士:「古今悼亡詩充棟,終無能出此三首範圍者,勿以淺近忽之。」(《唐詩三百首》)。

(六)與白居易唱和詩。

白居易的詩歌主張及其諷諭詩

一、白居易,字樂天,自號「醉吟先生」、「香山居士」,有《白氏長慶集》。

二、詩歌理論—對通俗性、寫實性的強調和表現。

(一)《與元九書》:「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在諷諭、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最受重視,其詩歌主張主要就早期諷諭詩創作而發。

(二)理論:

1、《策林》中重寫實、尚通俗、強調諷諭的傾向:「今褒貶之文無核實,則懲勸之道缺矣;美刺之詩不稽政,則補察之義廢矣。……俾辭賦合炯戒諷諭者,雖質雖野,采而獎之。」(六十八《議文章》)詩的功能是懲惡勸善,補察時政,詩的手段是美刺褒貶,炯戒諷諭,主張:「立采詩之官,開諷刺之道,察其得失之政,通其上下之情。」(六十九《采詩》);反對離開內容單純追求「宮律高」、「文字奇」,及齊梁來「嘲風月、弄花草」的艷麗詩風。

2、《新樂府序》指出作詩的標準:「其辭質而徑,欲見之者易諭也;其言直而切,欲聞之者深誡也;其事核而實,使采之者傳信也;其體順而肆,可以播於樂章歌曲也。」分彆強調語言須質樸通俗,議論須直白顯露,寫事須絕假純真,形式須流利暢達,具歌謠色彩。即詩歌必須寫得真實可信,淺顯易懂,便於入樂歌唱。

(三)目的是補察時政:「總而言之,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新樂府序》)《與元九書》:「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1、為時為事而作,首先「為君」而作。

2、反映民生疾苦的諷諭詩,指向是「唯歌生民病,願得天子知」(《寄唐生》)。因為只有將民情上達天聽,皇帝開壅蔽、達人情,政治才會休明。

(四)意義及實質。

1、上述理論以現實針對性和通俗化傾向,有可能使詩歌更近社會現實、干預政治。

2、是儒家傳統詩論的直接繼承,也是杜甫寫時事道路的發展。從寫時事說,白與杜相同;但杜唯寫所見所感,生民疾苦與一己情懷融為一體,雖時含諷諭意,卻非以諷諭為出發點,而出之以情;白出之以理念,將「為君」而作視為主要目的,極度突出詩歌的現實功利色彩,將詩歌導入窄路。

3、過分重視詩的諷刺功用,使詩的形象性為諷刺性的說理、議論取代。

4、因評詩標準過狹,導致大量優秀作家、作品被排斥。

三、創作。

(一)諷諭詩170餘首,大都作於貶謫前,寫實尚俗與張籍、王建等相通,在反映現實的深廣度和尖銳性上進一步發展。

(二)《觀刈麥》《村民苦寒》《宿紫閣山北村》等作品大體展示此類詩作的兩個基本傾向:深刻反映下層民眾苦難生活,揭露上層達官貴人腐化生活和欺壓人民惡行。

(三)《秦中吟》組詩,共10首,「一吟悲一事」,集中暴露官場腐敗、權貴們驕橫奢侈及對勞苦民眾的多重欺壓。如《重賦》「奪我身上暖,買爾眼前恩!」《傷宅》揭露為富不仁《買花》「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輕肥》「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四)《新樂府》50首是一組有明確政治目的、經過嚴密組織構建的系統化詩作,內容廣泛,以反映民生疾苦和下層情事、揭露弊政和權貴醜惡的詩最好。

1、與元稹「新題樂府」對比:

(1)一篇專詠一事,篇題即所詠之事,篇下小序即該篇主旨。如《上陽白髮人》「愍怨曠也」;《紅線毯》「憂蠶桑之費也」;《秦吉了》「哀冤民也」;《賣炭翁》「苦宮市也」等中心突出,意旨明確,避免一題數意、端緒繁雜的弊病。

(2)形式靈活,多以三字句起首,後接七字句,富民歌詠嘆情調;語言方面,力避典雅的書面語,用口頭語或俗語穿插其間,如《秦吉了》。

(3)善於描繪人物,感情濃烈。如《上陽白髮人》「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將身輕許人。」

2、《賣炭翁》—批判宮市宦官、為貧苦百姓鳴不平;《新豐折臂翁》、《杜陵叟》。

3、缺憾:

(1)創作目的「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新樂府序》)往往以喪失藝術性為代價,給詩篇添加議論的尾巴;有時畫蛇添足,作不必要的重複。

(2)有些詩篇本無深感,只為湊數而作,枯燥乏味,如《七德舞》、《法曲歌》、《二王后》、《采詩官》等,大都堆積議論說教。

(3)過多注重詩的現實功利目的,常用理念結構詩篇,真情實感相對不足。

(4)語言一意追求淺顯務盡失之直露,有時簡單事理也反覆陳說,不夠精鍊含蘊。

四、諷諭詩創造了一種新詩體和新風格,並以「不懼權豪怒,亦任親朋譏」(《寄唐生》)的勇氣,對社會醜惡進行大膽的指斥和抨擊,值得欽敬。

《長恨歌》、《琵琶行》與元、白唱和詩

一、貞元、元和之際,隨著傳奇小說發展,詩壇出現有故事性、抒情性的長篇敘事詩,如元稹《琵琶歌》、《連昌宮詞》,李紳《悲善才》,劉禹錫《泰娘歌》等。

二、《長恨歌》、《琵琶行》屬感傷詩一類。

三、《琵琶行》《長恨歌》是白最成功作品。

(一)藝術上突出特點是抒情因素強化。與此前敘事詩相比,這兩篇雖也用敘述、描寫來表現事件,卻把事件簡到不能再簡,在人物心理描寫和環境氣氛渲染上務求盡情。

(二)抒情性還表現在:以精選的意象營造恰當的氛圍、烘托詩歌的意境。如《長恨歌》「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琵琶行》「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等。

(三)語言明白曉暢又精純確當,「無不達之隱,無稍晦之詞」(趙翼《甌北詩話》);

(四)想像、虛構、比喻等手法的運用。

四、唱和詩。

(一)唱和之風。貞元間應進士舉者「多務朋游,馳逐聲名」(《舊唐書·高郢傳》),形成「侈於游宴」的「長安風俗」(李肇《國史補》)代表是權德輿及其領導的文人集團。

(二)元和間出現以長篇排律和次韻酬答唱和的形式,元白是創始者。

1、元白相識之初即有酬唱,此後分別被貶,一在通州,一在江州,雖路途遙遙,仍頻繁寄詩,酬唱不絕,即「通江唱和」。

2、元白此期唱和詩多長篇排律,次韻相酬。次韻詩既要嚴守原詩之韻,又要自抒懷抱,還要寫上數百句。如白《東南行一百韻》元《酬樂天東南行詩一百韻》。

3、寄懷酬答的短篇小詩更為真摯耐讀,清新有味。如《舟中讀元九詩》,元《酬樂天舟泊夜讀微之詩》。

(三)元白這類以次韻酬唱為主的短篇長章流傳頗廣,「巴蜀江楚間洎長安中少年,遞相仿效,競作新詞,自謂為『元和詩』」(元稹《白氏長慶集序》)。「元和體」除次韻相酬的長篇排律外,還包括元白流連光景、淺切言情「小碎篇章」,包括元的艷體詩。

四、交往唱和高潮在長慶至開成間。

(一)由於黨爭激烈、政局動蕩,不少當年曾積极參与政治的文人紛紛退出政壇,集於東都洛陽。

(二)白居易是其中核心人物之一,時而與劉禹錫、裴度等酬唱,時而與遠近詩友庚答酬唱,就中與劉禹錫、令狐楚、崔玄亮等唱和尤多,內容以敘寫閑情雅趣、思念問候為主。此期編成的酬唱集有劉白《劉白唱和集》,白劉裴《汝洛集》,劉與令狐楚《彭陽唱和集》,與李德裕《吳蜀集》等。

白居易的閑適詩

一、閑適詩和諷喻詩:都具尚實、尚俗、務盡特點,但在內容情調上不同:諷諭詩志在「兼濟」,與社會政治相關,多意激氣烈;閑適詩意在「獨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與元九書》),有淡泊平和、閑逸悠然情調。早年如《常樂里閑居偶題十六韻》《官舍小亭閑望》「數峰太白雪,一卷陶潛詩」;晚年閑適生活與詩酒人生、拂道心境全都表現在閑適詩里:「綠蟻新醅酒」(《問劉十九》)

二、知足保和源於對政治的厭倦和佛老思想影響,以及淺俗思想。很多閑適詩熱衷於鋪敘身邊瑣事。《序洛詩》:「閑適有餘,酣樂不暇,苦詞無一字,憂嘆無一聲,豈牽強所能致耶!」此期詩多「稱心而出,隨筆抒寫」(越翼《甌北詩話》),內容形式都既淺且俗。蘇軾「元輕白俗」(《祭柳子玉文》),所謂白俗,主要表現在此。

三、記游寫景的「閑適」作。如被後人評為可與韓愈《南山》「匹敵」(《唐宋詩醇》)的《游悟真寺一百三十韻》有明顯的散文化傾向;《題潯陽樓》、《讀謝靈運詩》、《宿簡寂觀》、《詠意》、《大林寺桃花》等,都能以審美的眼光和清新的筆調觀照自然,抒寫心愫,表現出「逸韻諧奇趣」特點。

四、白居易的閑適詩還有不少說理議論的篇章,所說之理又多為出世逃禪、知足保和之類,初讀之下,尚覺清爽,數篇之後,便覺陳陳相因,了無新意,正如他自己所說:「詩成淡無味,多被眾人嗤。上怪落聲韻,下怪拙言詞。」(《自吟拙什因有所懷》)但白居易詩也有說理說得好的,如組詩《效陶潛體十六首》便將議論與敘述、描寫結合起來,以飲酒為契機,表現詩人「便得心中適,盡忘身外事。更復強一杯,陶然遺萬累」的真實情態,較之一般純發議論的說理詩,自不可一概而論。

五、影響。淺切平易的語言風格、淡泊悠閑的意緒情調,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閑適」思想及歸趨佛老、效法陶淵明的生活態度,影響深遠。如白居易有「相爭兩蝸角,所得一牛毛」(《不如來飲酒七首》)。


推薦閱讀:

七年級下冊英語複習資料
【複習提綱】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
課堂聽講、課後複習的高效學習法,是成績優秀的關鍵!
歷史複習提綱(必修一)
《社戲》複習資料

TAG:詩歌 | 複習 | 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