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國電視的「掌聲」和「噓聲」

昨天下午,我參加了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辦的「2015中國電視掌聲·噓聲」。

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改變了信息傳播的方式,作為曾經信息權威發布陣地的傳統電視台,應該如何發揮自己在重大事件中的輿論導向作用?電視媒體又當如何進行自省反思,吸取經驗教訓,立足挑戰,謀求發展,從而更加堅定、冷靜地前行?這將是我們通過「2015中國電視掌聲·噓聲」思考的問題。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陸紹陽出席致辭。他認為,「掌聲是一種肯定,噓聲是一種善意的提醒。看到這些『鼓掌』的節目,我們仍然相信,中國電視有它的生命力。冬至意味著「數九」即將開始,緊隨其後中國電視的春日即將到來。」

掌聲一中央電視台《數說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特別報道「

致掌詞:《數說命運共同體》圍繞「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立足中國、放眼絲路,實現了宏大主題微觀表達,抽象主題具象展示,在大數據及可視化技術運用等方面創造了全國同類型新聞專題報道的多個第一。節目實現了新聞產品從可讀到可視、從靜態到動態、從一維到多維的升級融合,開創了中國電視媒體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重大主題宣傳報道創新的先河。

陳小川:中央電視台從宏大敘事變成微觀敘事,新聞其實不需要宏大敘事,而大數據恰恰是微觀敘事的結果。

吳克宇:這是中國電視新聞史上第一次將大數據及可視化技術用於主題報道,這是前所未有的。白岩松:中央台得做中央台該做的事,「一帶一路」這樣的題目和項目不應該交給地方台去做,中央電視台要跟地方台搶飯吃時是我們的能力不足、本事太差,做點我們自己應該做的事才是CCTV應該有的含金量。周旋:數據本身是理性的,但是我們更需要把數字翻譯成一種有意思的表達,翻譯成觀眾願意聽、願意感受的。李斌:用「一鏡到底」在各個國家穿越,展現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個國家間緊密的關係,我們認為這種表達形式是符合我們主題的。掌聲二《生命緣》與《急診室故事》「

致掌詞:《生命緣》和《急診室故事》是兩檔充滿生命關懷引人思考的醫療紀實類節目。它們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約而同地盯住了以生命的名義體現出的價值訴求。前者追求有價值的收視率,後者力求以真實傳遞價值。

中國電視慘烈競爭的黃金時段,究竟是誰家之天下?這個問題在《生命緣》和《急診室故事》里有了明確的答案。主創用節目在喚起社會最有良知的基因,在向生命致敬,在向醫者仁心致敬。在電視行業泛娛樂化的時代,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以嚴肅的人文紀實節目樣態呈現在晚九點黃金時間檔,體現了首都和大都市媒體的氣魄和胸懷,責任與擔當,真正做到了有價值觀的收視率才是有價值的收視率。

邵晶:用黃金時段時間播紀錄片,我們台長說「追求有價值觀的收視率才是有價值的」,給我們團隊很大的激勵。

王昕軼:這個社會有那麼多情感和故事可以去表現,我們完全應該拿起我們的機器和鏡頭,去講述這些真實的東西,講述社會最前沿的故事。胡智鋒:有種,有料,有情。有種就是敢擔當,敢於面對生死,把鏡頭對準生死,這是中國電視以往從來沒有過的;有料就是太多生命故事引起大家的關注;有情就是一種情懷、情感,這是最動人之處。時統宇:滿屏真人秀,生活在哪?民生在哪?老百姓得了病怎麼辦?中國醫療界現在還能不能找到白求恩或者白求恩精神?這兩檔節目給大家提供了活生生的樣本和範例,希望新一季《生命緣》和《急診室故事》能夠引領中國電視進入正能量的全新走向。掌聲三紀錄片《高考》「

致掌詞:近年來,紀錄片的影像愈加華麗,市場更為廣闊,但思想深度與美學個性卻並不因此而更加突出。惟此,《高考》才顯示出紀錄的價值。它客觀地記錄了當下中國教育現狀,理性地呈現了其中問題;攝影機永遠是冷靜地旁觀者,永遠只作靜默觀察式的記錄,沒有重演,沒有解說,努力排斥一切可能破壞原生活生態的主觀介入,不偏不倚,拒絕煽情,成為媒體紀錄片中少有的現實題材佳作。

史岩:央視紀錄頻道應該是多樣化的平台,但我們缺失了對當下中國問題和現象的關注,缺失了對紀錄片本體的回歸。所以選擇了《高考》,選擇了教育題材。

張同道:最難的是拍現實題材,拍攝對象可以在拍完一段以後告訴你「我不想拍了」,可是恰好最有價值的也就是當下現實。時統宇:《高考》紀錄片對準安徽著名的「超級中學」,這裡發生的事情。中國的高考這種病折射出中國教育許許多多問題。而我們的紀錄片如何關注現實,很重要的是它一定用紀實的、生動的角度。掌聲四騰訊視頻《我們15個》「

致掌詞:這是中國視聽史上前所未有的創新實驗,它以生活實驗為節目宗旨,無劇本、無任務、無拍攝死角,它用執著、客觀的態度,完成對社會橫截面的剖析,是一個具有社會學、心理學意義的視頻節目,開播半年以來,累計不間斷直播時間超過4000小時,數億觀眾共同見證了15位普通人實現夢想的全過程,它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新的視覺呈現方式。

作為全球本土化理念的成功實踐,它的製作在演播成系統搭建、互聯網視頻產品設計等多個技術領域,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樹立了網台聯動的新標杆,為視聽節目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成功經驗。

這就是我們給予騰訊製品(聯合荷蘭talpa公司共同研發,並和東方衛視聯合製作播出)的全素人觀察類真人秀視頻節目《我們15個》掌聲的理由。

劉昶: 這是第五屆「中國電視掌聲·噓聲」,今年第一次給了網路視頻節目,這個節目的一個成功之處,就是網路和電視台融合的經驗。

雷淑敏:我發現這是一檔以尊重人性和社會實驗為宗旨的節目,對於網路產品來講更好的是把用戶圈在觀察者這樣一個角色上,用戶作為觀察者去更好的觀察這個節目是我們後續思考的方向。張磊:我們把荷蘭先進的電視工業管理技術搬到國內,把很多不重要的或者耗費人力的工作交給了機器,把一些繁雜的工作交給流程,實現了365天24小時120多個機位的直播。掌聲五電視劇《琅琊榜》「

致掌詞:《琅琊榜》是2015年中國電視劇的現象級作品。這部歷史架空的古裝劇,以才冠絕倫的「麒麟才子」卧薪嘗膽、匡扶正義為主線,塑造了一群個性鮮明、造型新穎、情感飽滿的人物形象,突破了宮廷歷史劇爾虐我詐、爭權奪利的權斗歷史觀。《琅琊榜》的美學風格剛柔相濟、虛實結合、張弛有致,服裝、化妝、美術、音樂的精緻與視聽節奏的流暢共同構成了其精品大劇的藝術品格,被認為既樹立了中國了古裝劇的新標杆,也為網路文學IP的電視化提供了一個成功範本,同時也使一直毀譽參半的架空虛構的古裝劇類型得到觀眾和行業人士的認可,擴大了電視劇創作的想像空間和表現空間。

李雪:這部作品需要傳達出來的是中國人比較傳統的,無論是顏值也好,還是故事情節也好,演員的表演有一些小突破,搞笑的東西,包括後來好多情節上的思辯的反思,這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它傳達的精神氣質是中國人習慣接受的價值觀。

劉敏濤:什麼是良心?我演戲是為了把這個戲演好、把這個角色演好,我沒有想其他的,你給了我這個機會,我把它盡我最大的努力塑造好了而已。尹鴻:很多人說2015年是中國電視劇的限制年,外部有互聯網競爭,內部有一系列規定的限制。但藝術才華一定會得到觀眾的認可。掌聲六山東衛視《調查》「

致掌詞:在山東衛視《調查》欄目里,新聞即命令,記者即戰士。在紛繁的新聞事件中,他們力爭不缺位,不失語,有作為。在第一時間到現場,是他們的職業常態;敏感活躍是他們的職業形象。摸到跳動的脈搏,觸碰熱點的事件,紀錄世事的變化,反映多元的社會——這樣的調查實踐,在新聞弱化的背景下,凸顯岀其價值,張揚了新聞是旗幟、是立台之本的傳播理念。

陸小華:新聞實在是一個媒體的魂,發現真相、確認真相、傳播事實、解讀事實,實際上是傳遞價值觀、傳遞一個媒體人的價值觀,一個集體的價值觀,這才是給世界最重要的前行的力量。

呂芃:《調查》有50%的節目沒有能正常播出,原因是沒有採訪到核心的人物,還有一部分是其他的原因,坦白的講我就是那個其他的原因。所以今天也是借這個機會,向我的同事們,表示我作為一個台長的歉意!但是同時我要給我的同行們說這樣一個事實,正是因為有那50%不能播出,才能有《調查》的播出和存在。噓重大突發事件下的本地權威媒體失語

「 白岩松:2010年上海舉辦了世博會,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5年過去了,我們用一系列大城市的災難紀念了這句話,怎樣才能讓城市更美好?全體中國人在上海踩踏事件中記住了2015年,天津8月份濱海新區爆炸,最近所有人又都沉浸在深圳的人造山體滑坡悲劇中。當我們很多傳媒工作做不好的時候,災難會進一步擴大。僅以它為例:8月12號塘沽爆炸發生在晚上11點半,中央電視台1點11分的時候開始發布消息,1點16分連線本台記者,第二天《天津日報》開始報道,國際傳媒也紛紛報道,此處我省略10萬字,因為有相當重要的媒體失聲了,在十幾個小時後才報道這一事件。於是又隔了幾天,有了總理的這段話:「公開透明及時向公眾發布,不得漏報瞞報。權威發布一旦跟不上,謠言就會滿天飛。」這時候幾乎所有傳媒都知道有重要的當地媒體沒有報道,而且當地重要的領導人是在中央領導的催促之下才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於是我們今天的噓聲是這個。但是請注意,原定的噓聲是「重大突發事件下的本地權威媒體失語」,請在下面加上一行「責任在誰?」我非常同情被大家議論的比如天津某台,它派出了100多位記者,他們不想報道嗎?我們很容易把板子、把噓聲打到他們身上,推到他們身上,但是應該噓的是「責任在誰?」今年是2003年非典之後中國政府新聞發言人的第12年,但是隨著王勇平的退休,大家突然意識到,這12年中國政府新聞發布似乎學得更加聰明了,能不說就不說,能讓小同志說大領導就不說。因此,請允許給噓聲的表述再加上一行「政府新聞發布12年進中有退,需要新的突破」。所以請不要把噓聲給我的電視同行,也許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但是噓聲是我們開始承擔責任的一部分,噓聲 也是給他們遭受很多責難之後一種新的尊嚴,他們何嘗不像我們一樣期待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讓我們為「重大突發事件下的本地權威媒體失語,責任在誰?政府新聞發布12年進中有退,需要新的突破」這幾行字,一如既往,一起發個噓聲!何冠欣,《北京日報》的記者,他逆向而動,甚至撒了很多謊,衝進了現場,拍了一系列照片,對天津爆炸事件報道得非常充分,寫了《走多遠?作多久?》這篇文章。他是研究生畢業的研究生,人大78級新聞系學生眾籌了10萬塊錢獎勵給他,說他就像他們年輕的時候,期待其他新聞人也能繼承這種精神。敬一丹:我當時看到《走多遠?作多久?》這篇文章以後,「走多遠」這三個字就把我抓住了,我在微信朋友圈裡寫到「誰認識何冠欣」,中國傳媒大學說他是咱們的校友,後來有人把他的電話提供給我了,於是我加了他的微信。我在他身上看到了我們很多人的從前,我更渴望的是看到今天有更多的何冠欣。「掌聲噓聲」不僅僅是學者在發聲,也不僅僅是業界上了歲數的退休的人,我們應該看到更多的像何冠欣這樣的年輕記者。何冠欣: 在面對這樣重大的突發事件,我的工作並不要求我去前方,這個事情是我自己申請的,因為我覺得離得那麼近,事情又那麼大,自己如果不找領導申請去一下的話,心裡過不去這一關。事後也談不上什麼成就感,因為我採訪的內容在報紙上都沒有什麼呈現,所以我才寫了自己那篇微信公眾號,其實也是在跟自己鬥氣,沒想到這個副產品它火了。我並沒有自己很有成就感,我覺得這是很可憐的。尹鴻:剛才我們講噓聲的時候,我們現在新聞發言人也罷、記者也罷,經常愛說三個字,叫「你懂的」。說這個「你懂的」似乎是我們在表達,但實際上就是我們在逃避。確實有些東西是我們懂的,但是並不等於我們不可以有所作為,像何冠欣這個記者就做了他該做的事情。我們相信,如果每個人盡自己每一份的努力,就不光只剩下「你懂的」,我們一定能做得更好!陳小川:我一直以為小何他是中國青年報的記者。我有一個體會,不應該噓給記者,應該噓給有些總編輯。汶川地震時,辦公室主任在報社樓里到處找我,說:「通知來了」,那個通知是不讓我們派記者的通知。我說:「我先開完會,把記者派出去,把人派完了再看那個通知。」 我們辦公室主任問我,我說:「這麼大的新聞你躲得過去嗎?」對我來說,54歲退休跟60歲退休沒有多大區別。我想,噓聲不應該給記者,應該噓我們某些總編輯。一周後,中國青年報的汶川地震報道收到有關領導部門的表揚。(下圖為何冠欣作品)

特別關注一

Discovery 《運行中國》

BBC《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式教學》「

當我們努力打造「中國傳播」時,外國媒體也在生動地「傳播中國」。跨越時空與文化的障礙,紀錄片的傳播方式成為「地球村」通用的世界語。由BBC 製作的《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式教學》關注著中國教育;由Discovery探索頻道製作的《運行中國》聚焦於正快速成長的中產階層,深入思考中國的城市變遷、科技創新與民生願景等話題,用異國視角觸摸中國發展的核心問題與邏輯。

他們的關注讓2015中國電視更加豐富。我們以全球化的視野和開放的姿態,呼籲中外媒體誠意「互視」,關注這種來自「他者」的同行關注,更關注在「他者」眼中的中國。

張同道:我們已經看到這麼多外國媒體,有大量的節目製作、生產,已經影響我們中國的電視市場。

劉昶:中國從國際舞台邊緣走在國際舞台中央,聚光燈自然而然就會到中國的身上。我們很希望了解這個世界,也希望世界能夠客觀的了解我們。二「新媒體的新玩法」「 自從去年10月,我國將體育產業上升為「國家戰略」之後,以視頻網站為首的新媒體在體育賽事版權購買方面的「新玩兒法」層出不窮,值得特別關注。騰訊斥資五億簽下NBA的5年獨家網路播放權;樂視瘋狂攬下女足等120多項體育賽事版權;PPTV也獨立體育板塊,簽下CBA、亞冠聯賽和歐冠等諸多賽事。從購買電視節目版權,到如今直接買斷體育賽事獨家轉播權,新媒體正在劇烈撼動分割著電視的壟斷版圖,開始與電視同台競爭。電視行業應關注新媒體對國家戰略的迅速反應,關注「新玩法」對優質內容的激烈競爭,從而積極主動地應對媒介融合的新局面。

胡智鋒:未來新媒體的新玩法,基於傳統的我們對體育產業深層次內涵的呈現兩個層面:一個,體育是文明時代、和平時代沒有硝煙的戰爭,另一個,體育是人性大展示的平台。基於這兩點,媒體不可能不關注它。也基於戰爭與人性,它詮釋的是沒有止歇的新景觀,所以它只是在今天轉換了媒體樣態和媒體呈現方式,它深層次的激烈競爭搏弈,和人性當中的輸贏、生死等等這樣一些東西,給我們帶來的是無窮的吸引。

吳克宇:體育產業鏈條有最重要的三個點,一個是內容製造,第二個是傳媒的傳播,第三個是衍生品的銷售,互聯網正好是能夠把整個鏈條串起來,而且它擁有巨大的用戶流量入口,這是最關鍵的。白岩松:表象是互聯網引領,真正的未來是資本引領。我提醒各位,之所以關注這個東西,是因為它是中國這幾十年在逐漸開放過程中,第一次出現完全自由無限制的一場沒壁壘的競爭,我們期待未來不僅僅是體育產業,有越來越多的領域呈現自由平等。俞虹:2015年的「掌噓」即將落幕,我們非常希望獨立的思考、獨特的發現、獨到的評判,能夠在中國電視的回首和前瞻當中成為一個獨特的風景線。就在噓聲響起的時候,我們的手機都收到了一條簡訊,22號24時紅色預警解除。今天是冬至,冬至是陰陽更迭,陽氣上升的時候,讓「掌聲·噓聲」與我們的並進並行!出席評選委員及嘉賓名單(音序)白岩松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陳小川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青年報》原社長鬍智鋒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教授、中國傳媒大學學報《現代傳播》主編敬一丹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央電視台節目主持人劉 昶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兼新聞學院院長、教授陸紹陽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陸小華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新華社音視頻部主任、中國政法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時統宇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研究員吳克宇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央電視台總編室節目研發部主任尹 鴻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俞 虹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教授張同道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張志君 北京大學電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中國教育電視台副總編輯獲獎單位對話嘉賓(對話順序):周旋 央視新聞中心經濟新聞部副製片人李斌 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經濟部記者邵晶 北京衛視中心副主任韓靖《生命緣》主創導演曾榮《急診室故事》總製片人、恆頓傳媒創始人、董事長王昕軼《急診室故事》 總導演、東方衛視獨立製片人史岩 央視紀錄頻道副總監、紀錄片《高考》總導演賈丁 紀錄片《高考》執行總導演張磊 騰訊視頻節目出品中心總監、《我們15個》製片人雷淑敏 騰訊視頻互動產品研發中心總監《我們15個》首席產品經理何冠欣 《北京日報》攝影記者李雪《琅琊榜》導演劉敏濤 《琅琊榜》演員 靜妃扮演者呂芃 山東廣播電視台台長兼書記許諾 《調查》欄目製片助理白麗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中國區發行總監宋飛飛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中國區節目經理
推薦閱讀:

2015年11月搬家吉日查詢
大家怎樣看待 2015 年自己在知乎上的活動?
床,切記不要這麼放!2015年卧室風水17大禁忌!
你必須知道的2015年店鋪風水
王憲舉:2015年:俄羅斯內修穩定 外調政策

TAG:電視 | 中國 | 2015年 | 2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