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德》章學習體會
06-19
由於有了馬王堆甲本帛書的出現,也因此有了《德篇》在前或《道篇》在前的不同。但是,其實無論《德篇》還是《道篇》在前,老子都是寓「道」於「德」中,而寓「德」於「道」之體現狀態,它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說,離開老子「道」的本義,如果離開這個本義的話,是無從說老子所講的「德」的。所以不離「道」而講「德」。而世之講此篇章者,也是五花八門,莫衷一是。其實凡此摸不著頭腦、或者望文生義強猜「德」義者,終是因為沒有真實體會老子所陳之「道」。什麼是「上德」,這「上」字從何而來?又為何接連有「上仁」、「上義」、「上禮」之「上」?因為「有物昆成,先天地生」,都是從這個「上」而來的,也就是說都是從這而生出來的。這才是總綱。「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其實它只是「道」的體現,它並非有什麼具體的名相或者規定,它只是「道」的體現、「道」的展現而已,什麼是「道」的體現、「道」的展現?就是說它作用於「物」,通過這麼樣一個過程、或者一個載體展現出來的,因此又說它只是自然展現,自然的這麼樣一種萬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的體現,就是你不人為的作用它它仍然也在作用,而且這種作用正是「道」所體現出來的,因為把這種作用稱之為「上德」,「上德」其實自身並不存在的,因為它是作用的顯現嘛,它顯現出來了,這麼樣一種「運化」的過程,所以它雖然「不德」———不具「德」相,長什麼樣子,但是卻確確實實是體現這種作用與功用的,萬生萬化,生生不息。這一段自古很難「理解」,其實也可以說你不用去「理解」它,因為你搞清楚「道」的狀態它自然就形成、自然就表現出來了。你比方說天生萬物,萬物之間又相互作用、相互轉化,相互之間的關係,比方說太陽與地球的關係、地球與月亮的關係,它是有作用表現的,比如太陽給地球上的生物提供的這種「能源」等等,你能說它是一種具體的什麼「行為」嗎?但它卻是確確實實表現的。也就是說「上德」它只是「道」性使然,萬物的這種本性使然而不是基於此的這種的「德」,當然它是和「道」性無關的,它表現的非常強調概念,概念性極強,要這樣做、要那樣做,似乎處處都是用「德」這種具體的標準來衡量,其實就沒有必要,因為萬物的本性它是不需要用人去制定的概念去「規定」的,這樣做其實沒有的「德」性可言哪。因此來說,看下邊,「上德無爲 ,而無以爲也。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也。「由於我們都講過了,」上德「因為它只是」道「性的自然體現,正是因為這樣,它只是「道」性體現、「道」性使然,萬物的本性使然了,還有什麼可做的呢?因為萬物的本性使然、本性作用,因此這個「德」性的作用過程它是無為而成的,就是說你沒有必要用人為的智識去作用它。你人為的智識去作用它的話,就是變成你認為概念中定義的「德」,所以你不斷的經各種各樣的努力想去「達成」它,「達成」這個不具實相、非「本性」的德。」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也。「」上仁「,它對應的是人的認識,實際上是對「萬物平等」的這種認識,因為「仁」這個字它的本義是平等性,也就是說萬物平等,真正認識到這個已經很了不起了,為什麼是「萬物平等」呢?因為萬物它都是「道」性的體現,萬物之本性相同為一,其實就是與「道」性同一。它需要人去認識、明白它。因為這個主要是講「知見」的,它在「知見」上體現,同樣是不可為的,它「為」的只是「知見」。這裡有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其實正是結合後邊段中的「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麼樣一個過程描述而來的,重要的是什麼呢?實際上可以看出,這種」道「性的逐步脫離,是從」知見「上真正開始的,也就是從」識障「一步一步到行為的體現的老子正是在詳細描述這一過程的發生。這個時候,由於識障產生了之後,「道」性開始脫離了,行為開始體現,———」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也「 ,這個「義」字古人造字意思是一種維護道義的戰爭,就是有鬥爭性的行為體現,「道 義 」這個詞的最初來源,「義」和「道」它是結合在一塊兒不分的,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它體現出一種鬥爭,這個鬥爭是一種」向道「的鬥爭,它是有行為體現的。其實是說它體現出一種「糾正」,也就是」反也者道之動也「,它肯定是有」為「在裡邊的,也就是說你要「反其道而行之」的話,它肯定起初是有所為的,不然這個「反其道」它不會發生。所以這個「有為」、「無為」啊,當你處於這個「道」性缺失、識障叢生的時候,它肯定是需要通過這個「義」,在通過對」道「的整體性認識的基礎上,去做這種」有為「的反向調整的。所以」有為「、」無為「之間的關係,它也體現出一種矛盾,實際上是」有為「向」無為「的轉化,但是需要明白的是,這個」有為「只是在這樣一種行為的調整之初,就是說最初的時候你肯定是要糾正一下的。比方說你的不正確的行為習慣,當你明白了什麼是」道「、什麼是真正的」德「的時候,你肯定要順著這樣一種認識,順著老子所講的這種過程,去轉化。所以」有為「、」無為「它是基於一種核心的轉化關係。但是這個話題上需要強調一點的是,前文講的」有為「啊,」下德」啊,它是基於對「道」性本來的不認識而作的一種「妄為」,和這兒的「有以為」它基礎是不一樣的,所以兩者是有區別的。」上禮爲之,而莫之應也,則攘臂而乃之。」「禮」這個字,古義為「事神致福」,事實上到了這兒,也就是說順著這樣一種順序的話,到了此時,因為人們「道」性的進一步缺失,已經與自身之「神」難響應了,需要專心致志的以一種近似於祈禱的心去作用,所以這個「禮」,因為恭敬為「禮」,但是因為缺失的厲害,即便這樣做,其神也很難響應了,甚至伸出手臂至聲竭力衰,確實是衰亡之狀。這個「乃」字,《說文》中講它的古義是「聲音嘶啞」,連這這個「攘臂」的動作,就好像聲嘶力竭一樣。當然有很多講解講它通「扔」,感覺到它比較牽強一點。「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泊也,而亂之首也。」———前面其實已經講了,「道」性的一步步遠離之下,先是用「上德」來回歸,而後用「上仁」來回歸,再後來用「上義」,直到用「上禮」,這樣一步步的一種回歸的過程。而到了用「上禮」的時候,對「道」的忠信已經很稀有了,這時已經到了「不治」的狀態了。「前識者,道之華也,而愚之首也。」而這時表現出的這種「前識」意識,也就是憑智識去判斷,表現的極為普遍,正是這種極為普遍的智識判斷,因為它只是依據表象,只是憑這種「道」的外在華而不實的表象而遮蔽了對「道」這個本性的認識,也正是愚昧的開端。「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 ; 居其實,而不居其華。故去皮取此 。」因此,立心求道的大丈夫,身心沉靜,居則不動若山,而非隨物象而浮漂。住於實相之中,而不住於外相之下。因此只有揭去事物的表象才能真正與「道」相合。我們看這一章的重點。它出現了幾個不同的概念,並表述了不完全相同的形態。「上德」、「上仁」、「上義」、「上禮」,這四個概念。並在這一章中重點的講「無為」、「為之」、「無以為」、「有以為」,並且它有「無為」和「無以為」與「有以為」的分別結合,有「為之」和「有以為」的結合。可以說老子在這一章中表述的這個概念,它卻是是不少的。其實沿著這一條主線來看,也就是「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這樣一條老子所描述的主線來看,實際上他描述的是」道「的逐步缺失後,應該如何在這個缺失點上去」回歸「或者」對治「的這樣一種具體的過程,因此涉及到了這幾個重要的名詞概念。也就是說有概念的名詞的產生,它正是伴隨著」道「的缺失而產生的。它必須要從這些概念上去實現」復返「這麼樣一種過程。其實就是我們講的,必須要在相上破相。你不從相上破相,這個」相「它已經產生出來了,因為」道「性的逐步缺失,它已經被產生出來了,當然它是這個」失道「之後的這個人心的分別念產生的,它立很多的名相,這個名相已經給立出來了,你要想」返道「的話,必須要立在相上破相,什麼叫」立在相上破相「?你不立在相上破相,它沒有對象你破什麼呢?第二個是你根本就沒有破它。破相就不執相了,就是你」作「你的,我知道這個無實義,實義就是生你出來的這個同一本性,由此而」返「,也就是又相上返了,當你心相非常遼闊沒有障礙的時候就」返「了,也就是所謂的」歸道「了。所以這一章裡邊講」為之「、」無為「、」無以為「、」有以為「,其實說起來也很簡單,就是無相之時即」無為「,有相之時即」為之「,比如說這個」德「,它沒有相,因為它只是」道「的作用體現而已,概念都還沒有生出來,完全是」道「的體現的,有你什麼事、有你生什麼概念呢?所以它肯定是」無為「的,你本性使然就行了,不要去分別它。而到了」仁「的時候,你分別念開始產生了,事物之間已經有高低差異長短不同了,在你心相中已經開始顯現了,這個時候要讓你破,所以告訴你,這個」上仁「啊,它是事物之間的平等無高低上下分別,它都是外在無常的假象而已,所以告訴你要打消分別念,就是」上仁為之「的這種意義,這就是立在相上破相。有人說你怎麼還有相呢?不是我有相,而是你有相,我讓你拿這個來破它。這個」我「即是老子。注意啊,因為這個老子講的整篇,它並不是單單只是對」道「的一種描述,並不是單單告訴你」道「是什麼,而是實質上最重要的是要告訴你是怎麼從這個狀態下」返「的這麼樣一種過程,這個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你」知「而」不證「沒有用啊。所以這裡邊講的它是這樣一種」動「的過程,」反也者道之動「的這種」動「的過程,明明白白的告訴你。這才是他最重要的立義。否則他只告訴你,」道「是什麼,但你不知從何而」返「,這有用嗎?你雖知」道「而未證」道「,就像你知道山頂在哪兒但還是在山下一樣,有用嗎?還是沒用。所以這是他整個所有篇章的立義,非常重要。你就知道要學什麼。當然接著上述的,接下來之後又由這種分別念的堅固,」義「的出現,為什麼這個時候」義「的出現呢?因為它已經矛盾對立了,事物和事物之間已經對立矛盾了,也就是出現衝突了,所以這時必須要有」義「出現啊,因為它是借相破相的,必須順著這樣一種表象的出現來破它,所以講魔相啊,它也只是成道的工具,是什麼意思呢?因你心中有魔識,外在必有魔相出現,其實是這種反覆的鬥爭,看你如何轉它、看你破不破它,所以說它是立相破相的。所以說這個」上義「,這個」道「之」義「啊,其實是通過這種表現形式要你轉它,轉什麼呢?就是來轉這個因分別念的進一步堅固、作用,所形成的這種事物間的矛盾對立,借這個」道「之」義「讓你」反轉「它,」反轉「什麼呢?」反轉「這個事物間的矛盾對立所變現出來的這種鬥爭性。所以說它完全是因相所生的工具,立在相上破相的工具。這時這個」反轉「就出現了。所以老子講很多對立統一的概念,其實是讓你」反轉「自心對事物矛盾之認識,來破這種堅固而作用的、著眼於」華「而非著眼於」實「的這種已經從」道「性動搖而出的這種分別心。因為這種」立在相上破相「的這種體現,因為矛盾的對立性已經開始作用,那相應的,它的這種破相的作用肯定也是要通過行為的調整要體現出來的,所以說它是一種」反向性「行為、」反向性「運動。因為你要」消除「嗎?它的作用肯定也要通過外在體現出來的。比如你這」不道「的」消除「,它肯定是要通過」道「的」治理「的,比如」重積德「啊、」上善治水「啊,所以它肯定是要」為之「、而且「有以為」的,只不過這個「有以為」,它是通過「反轉」來調整到「無為」的狀態,它「反轉」的是這種「不道」的行為。簡而言之,就是矛盾對立的當下你要立起用事物的本性觀照哦,然後它的「道用」就轉過來體現了。等到要「上禮爲之」的時候,這個時候人們已經非常注重形式了,非常注重從有形的形式上去追求,也就是說,這時人們很希望通過一種形式上的比如說虔誠,想要去達到一種與「道」相應,但是因為它越是這樣的時候,就越容易忽視本性,這樣的話,也是很難與「道」性響應了,好像越是這樣人們就越執著於形式上的虔誠,內心的迷惘無法打開,外在的企圖無法消除。如果不破處這種形式上的執著的話,如何明白「本性即道」的實質。這樣一種「道」性失落的過程,忠信之泊,人們既不從本心求道,又缺乏對「道」的這種正信,迷信叢生,執妄為實,禍亂始矣。這正是由強烈的識心形成的識障而造成的,因為它始終只是在外表顯現上分辨、判斷、找究竟、作文章,始終纏繞在這些上面,不肯用「本心」去覺悟。因此求道之人應居身如山,不隨物象而動搖漂泊;應立於「道」之實相,不離於物之表象。必須要破相而求證。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學習膳食營養(七)
※學習八字的進來正印偏印易像與經驗斷語
※深度學習:像人類一樣成長
※對《古今圖書集成·堪輿部》所載錄的部分風水典籍的研究、探索、學習與考證(麥華盛)★★★★★
※《詩經》學習資料 之關鳩 2009年10月8日 - wangxiuhuan1945的日誌 ...
TAG: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