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精義——《百法明門論與參禪》(一)
(註:本文講於2015年5月九華山禪修營,應諸同修所好,整理成文供養大眾,不盡之處敬請指教,若有偏誤,盡心懺悔!)
(一)五法概說
唯識的《百法明門論》看著很簡單,其實是整個佛法的教理,以及我們禪修很根本的一些指導性的東西。大家在禪堂不等同於在教室里聽課,要聽而無聽,無聽而聽,如果講到一些個別的名詞或者概念,需要大家看學習資料的時候,你就拿來看一看。那麼這幾天,我們想要有所突破、或者有著各種期望來的,莊子在《逍遙遊》裡面講得很清楚,鯤要化成鵬,扶搖而上九萬里,必須是要有所積累和有所積澱的。所以在禪堂大家盤著腿用功,那就是基本的積累和積澱。
我們簡單的談一談《百法明門論》,很多同修可能會說我們來做禪修的、打禪七的怎麼講起了百法和唯識?其實,唯識跟我們的禪宗關係是非常深的。我們知道,達摩祖師到少林寺傳佛心宗,最後還同時傳了《楞伽經》來印心。《楞伽經》就是我們唯識宗的寶典,講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通過經典來印證你修行或者生命到了某一境界。現在談禪和談佛法的很多,我覺得最後還是回歸到根本——釋迦牟尼佛所講的經律論,用經律論來印證,印證什麼呢?來印證我們的方法、我們修行所達到的境界對不對,這個是根本。所以,永嘉大師《證道歌》講,「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什麼叫宗亦通?宗就是方法,方法掌握了,通過實踐有所突破有所體驗,這個叫宗通。但是方法是要有理論來指導的,就是經教。所以,宗亦通,教亦通,才能夠定慧圓明不滯空。
我們禪修營這幾天會用參話頭的方法,那麼參話頭這一方法的原理在哪裡?它的功用在哪裡?為什麼要參話頭?那麼它跟唯識是息息相關的。所以,今天時間有限,就簡單的把唯識入門的《百法明門論》跟大家來拈提一下。目的是為了後面禪修的時候方法更好的上手,更好的掌握,乃至於我們要走修行這條路,能夠清楚的知道這條路到底要怎樣走。我們翻到資料《百法明門論》,論文後面還有世親菩薩造的《唯識三十頌》裡面的關於修證次第的五個偈頌,我們也把它提出來,如果還有時間可以簡單講講。到底我們的生命,從我們的現狀、從自覺覺他到覺行圓滿,這條路到底要怎麼走?每一條路,每一個關口,要怎麼樣去驗證它?證明你的生命修行經驗已經到了這個層次?所以,這個修證的次第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有時間也簡單的拈提一下。
先看《百法明門論》,造這部論的是世親菩薩。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圓寂以後,最先興起的大乘佛教思想是關於般若的,龍樹菩薩為其代表。再往後面就是以無著菩薩和世親菩薩兩兄弟為主所興起的唯識宗。其實我們深入去看唯識宗,會發現唯識宗裡面所談到的很多法相、名詞跟我們小乘佛教《阿毗達摩》裡面的東西是相通的。所以小乘是大乘的基礎,大乘是在這個基礎上境界更大,有所發揮,讓後面修學的人更容易進來。所以,南老師講過一句話,唯識是佛法發展到後期的時候非常精微的一套學問。非常的精微,所以對我們修行理路的指引會非常的清晰,讓我們更容易進去。這是今天要談唯識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那麼我們先來看一看這個論著,「如世尊言,一切法無我」,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句話。剛才法師講了,現在修行的方法很多,講身心靈的很多,這裡面跟真正的佛法很關鍵的一個區別,就是它是不是在講無我,在講「空,無相,無願」,這三個是大乘佛法最根本的東西。我們很多身心靈的課程最後讓你去求一個真我,去發現真我。各位,從佛法的角度來說都是有問題的。哪裡有我呢?一切法緣起的當體就是性空的,所以「人無我」和「法無我」這個是我們學佛修行包括參禪最根本的見地。剛才有同學問到,見到性光是不是見到性了?各位,凡有所見都不是真見!《楞嚴經》上講「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見斯即涅槃」,一切法無我啊!這個見地一定要深深的種下去!見地撥正了,修行才不會走彎路,才不會走偏。佛法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這是正見啊,我們就拿這三法印去印證我們的修學。
「何等一切法,云何為無我」,這後面就展開來談了,到底哪些是一切法呢?怎麼樣是無我呢?那麼,唯識把宇宙、人生、身心、世界分成五個法,叫做「一切法略有五種」。哪五種法呢?第一段就概括出來了,第一個是心法,第二個是心所有法,第三個是色法,就是我們平常所談的物質的世界,第四個是心不相應行法,第五個是無為法。
什麼是心法呢?「一切最勝故」,後面會有解釋。佛法講唯識並沒有否定客觀世界,這是大家學唯識要關注的一點。一談唯識很多人就說,佛法是不是唯心主義?是不是主觀唯心主義?佛法的唯識跟唯心唯物沒有什麼關係。我們全世界之所以有這麼多的紛爭,其實就是一個主義的紛爭,要麼是唯物主義,要麼是唯心主義,佛法說這都是執著於自己的見解,叫見取見。我們要開悟,要證悟,首先就是要破掉我們的「見」,要破掉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唯識它既沒有否定我們的主觀世界也沒有否定我們的客觀世界,主觀和客觀通過「識」達到一個統一,這個是我們要了解的。不然的話,一談唯識就認為什麼都是唯心所現,是不是就把我們的客觀世界和物質世界否定了呢?沒有。「一切最勝故」,唯識的「唯」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殊勝義,在一切法裡面,我們的識是最殊勝的。不是唯一的意思。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法,都是它的變現,所以,識是最勝,最殊勝的。
第二個為什麼叫做心所有法呢?「與此相應故」,是指與我們的心法相應的所有的心理現象。
第三個叫做色法,「二所現影故」。色法指我們客觀的物質世界,是我們的心和心所影現出來的,不是獨立於心之外實在存在的。
第三個不相應行法,「三位差別故」。什麼叫「三位差別」呢?比如說時間這個東西,是由心法、心所有法、色法這三個有差別的不同的法因緣所形成的,不會因為我們的心法想改變就能改變,與我們的心不相應而行,所以叫不相應行法。這類的法共有24個。
第五個叫無為法,「四所顯示故」,就是由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這四個所顯示出來的諸法實性,什麼實性呢?因緣所起,當體即空,也就是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我們從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應行法入手,把宇宙身心世界進行認識了解以後,我們修行怎麼用功就很清楚了。小乘南傳的修法是在定(三摩缽提)的基礎上,然後起觀(毗婆奢那)。觀什麼呢?就是觀我們的身心世界,在甚深的禪定裡面去觀察我們身心世界的這些心法、色法、心所有法等等,都是緣起的,當體是性空的,然後去證得無為法,獲得解脫,這是漸修的一條路,非常的清晰。
而我們這次禪修會用參話頭的方法,是一個非常殊勝非常簡潔的方法,那麼我們參話頭的原理是什麼?跟唯識就息息相關了。
推薦閱讀:
※成唯識論疏翼 第二冊 卷四 八、廣俱有依
※成唯識論本文抄第八卷(大正藏2262部)
※唯識精要前言
※成唯識論同學鈔第九卷(大正藏2263部)
※三界唯識,萬法唯心——業惑緣起論的唯心
TAG: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