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詰所說經集注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等注)——第一至第七品集注

維摩詰所說經集注(三藏法師鳩摩羅什等注)——第一至第七品集注

維摩詰所說經 集注 雜談 分類: 開示

網路相關《維摩詰經集注》資料並不多,此資料實在難得,得見者當倍加珍惜。

稽首本師釋迦牟尼佛,稽首彌勒菩薩,稽首分享此資料,使我們能夠有機會在此研讀的一切大德。

若有功德將全部迴向給受持、讀誦、流通此集注的所有眾生。

注維摩詰經並序

【經文信息】大正新修大藏經 第三十八冊No.1775《注維摩詰經》。

《維摩詰經集注》李翊灼校輯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2

□李翊灼:李翊灼先生為江西臨川人。早年從楊仁山學佛學,與歐陽竟無、桂伯華並稱江西三傑。曾執教於東北大學、中央大學。著有《西藏佛教略史》、《印度佛教史》、《勸發菩提心論》、《心經密義述》等。

《敦煌學大辭典》載:清宣統三年(1911),敦煌寫經入藏京師圖書館後,李翊灼應約編寫提要,完成二千餘卷,從中揀選出一百六十餘種後世沒有傳本的佛教文獻,依《涅盤經》六波羅蜜多經定例分類編排,編成此目,後附《疑偽外道目錄》。此目初載於1912年鄧實編輯、上海國粹學報社鉛印的《古學彙刊》第一集,後收入日本《大正藏》卷五十五目錄部、《敦煌遺書總目索引》散錄、《敦煌叢刊初集》第五冊。

這個目錄共159條,分七大類:第1至第40條為「大乘經藏類」;第41至第42條為「大乘律藏類」;第43至第66條為「大乘論藏類」;第67至第85條為「大乘秘密藏類」;第86至第125條為「大乘雜藏類」;第126至第137條為「小乘類」;第138至第159條為「附錄」,著錄佛教以外其它宗教的文獻。(百度百科)

《凈名經集解關中疏》No. 2777

《凈名經集解關中疏》(藏外佛教文獻第2,3輯)

後秦釋僧肇述。

《維摩詰不思議經》者,蓋是窮微盡化,絕妙之稱也。其旨淵玄,非言象所測;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議。超群數之表,絕有心之境,眇莽無為而無不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議也。何則?夫聖智無知,而萬品俱照;法身無象,而殊形並應,;至韻無言,而玄籍彌布;冥權無謀,而動與事會。故能統濟群方,開物成務,利見天下,於我無為。

而惑者覩感照因謂之智,觀應形則謂之身,覿玄籍便謂之言,見變動而謂之權。夫道之極者,豈可以形、言、權、智而語其神域哉!然群生長寢,非言莫曉;道不孤運,弘之由人。是以如來命文殊於異方,召維摩於他土。爰集毘耶,共弘斯道。

□「語其神域」,《關中疏》作「悟其神域」。

此經所明,統萬行則以權智為主,樹德本則以六度為根,濟蒙惑則以慈悲為首,語宗極則以不二為門。凡此眾說,皆不思議之本也。至若借座燈王,請飯香土,手接大千,室包干象,不思議之跡也。然幽關難啟,聖應不同,非本無以垂跡,非跡無以顯本,本跡雖殊,而不思議一也。故命侍者標以為名焉。

大秦天王俊神超世,玄心獨悟,弘至治於萬機之上,揚道化於千載之下。每尋翫茲典,以為棲神之宅,而恨支、竺所出,理滯於文,常恐玄宗墜於譯人。北天之運,運通有在也。以弘始八年歲次鶉火,命大將軍常山公(姚嵩)、右將軍安成侯(姚顯)與義學沙門千二百人,於長安大寺請羅什法師重譯正本。

什以高世之量,冥心真境,既盡環中,又善方言。時手執梵文,口自宣譯,道俗虔虔,一言三複,陶冶精求,務存聖意。其文約而詣,其旨婉而彰,微遠之言,於茲顯然矣。余以闇短,時預聽次,雖思乏參玄,然麤得文意,輒順所聞,為之註解。略記成言,述而無作,庶將來君子,異世同聞焉。

□大正藏2776《釋肇序》:約謂省約,詣謂至也,此明文雖省約而理詣實相。

卷第一

維摩詰所說

什曰:維摩詰,秦言凈名,即五百童子之一也。從妙喜國來游此境,所應既周,將還本土,欲顯其淳德以澤群生。顯跡悟時,要必有由,故命同志詣佛,而獨不行。獨不行,則知其有疾也。何以知之?同志五百,共遵大道,至於進德修善,動靜必俱。今凈國之會,業之大者,而不同舉,明其有疾。有疾,故有問疾之會。問疾之會由凈國之集,凈國之集由凈名方便。然則此經始終所由,良有在也,若自說而觀,則眾聖齊功;自本而尋,則功由凈名,源其所由,故曰「維摩詰所說」也。

□「眾聖」,《關中疏》作「與聖」。「自本」,《關中疏》作「推本」。

肇曰:維摩詰,秦言凈名,法身大士也。其權道無方,隱顯殊跡,釋彼妙喜,現此忍土,所以和光塵俗,因通道教,常與寶積俱游,為法城之侶。其教緣既畢,將返妙喜,故欲顯其神德,以弘如來不思議解脫之道。至命寶積獨詣釋迦,自留現疾,所以生問疾之端,建微言之始。妙唱自彼,故言其說。

竺道生曰:維摩詰者,此雲無垢稱也。其晦跡五欲,超然無染,清名遐布,故致斯號。貴名求實者必重其說,說本表實,重之則終得所求,因斯近接,有過聖言矣。

肇曰:經者,常也。古今雖殊,覺道不改,群邪不能沮,眾聖不能異,故曰常也。

叡曰:夫經或以人為名,或以法名者。自非佛所說,多隨人為名。佛之所說,非唯一經,故隨所說法以為名。此經總人、法二名者,以人為名,則明法之所由;以法為名,則略經之大體,所以兩存耳。(《關中疏》,以下同。)

一名不可思議解脫經

什曰:亦名三昧,亦名神足。或令修短改度,或巨細相容,變化隨意,於法自在,解脫無礙,故名解脫。能者能然,物不知所以,故曰不思議。亦云:法身大士,念即隨應,不入禪定然後能也。心得自在,不為不能所縛,故曰解脫也。若直明法空,則乖於常習,無以取信,故現物隨心變,明物無定性。物無定性,則其性虛矣。菩薩得其無定,故令物隨心轉,則不思議乃空之明證,將顯理宗,故以為經之標也。

肇曰:微遠幽深,二乘不能測,不思議也。縱任無礙,塵累不能拘,解脫也。此經始自於凈土,終於法供養。其中所明雖殊,然其不思議解脫一也,故總以為名焉。上以人名經,此以法名經。以法名經,所以標榜旨歸;以人名經,所以因人弘道者也。

生曰:無垢之稱,或止形跡,心不必然,故復言其解脫,更為一名。不可思議者,凡有二種:一曰理空,非惑情所圖;二曰神奇,非淺識所量。若體夫空理,則脫思議之惑。惑既脫矣,則所為難測。維摩詰今動靜皆神奇,必脫諸惑,脫惑在於體空,說空是其所體,是以無垢之名,信而有徵。名苟有徵,其求愈到,到於求者,何患不悟乎?

叡曰:菩薩無心,應物有說,眾生但覩其教,莫測所由,故名所說為不思議。雖說而無心,故不閡於有;雖無心而能說,故不閡於無。空有所不能累,故名之為解脫。(《關中疏》)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什每為叡論西方辭體,商略同異云:「天竺國俗,甚重文藻。其宮商體韻,以入弦為善。凡覲國王,必有贊德。見佛之儀,以歌嘆為尊。經中偈頌,皆其式也。但改梵為秦,失其藻蔚。雖得大意,殊隔文體。有似嚼飯與人,非徒失味,乃令歐穢也。」什臨終力疾,與眾僧告別曰:「因法相遇,殊未盡伊心。方復異世,惻愴何言!自以闇昧,謬充傳譯,若所傳無謬,使焚身之後,舌不燋爛。」(《出三藏記集·鳩摩羅什傳第一》卷第十四)

佛國品第一

什曰:經始終由於凈國,故以佛國冠於篇也。

如是

肇曰:如是,信順辭。夫信則所言之理順,順則師資之道成。經無豐約,非信不傳,故建言如是。

我聞,

什曰:若不言聞,則是我自有法。我自有法,則情有所執。情有所執,諍亂必興。若言我聞,則我無法,我無法則無所執。得失是非,歸於所聞。我既無執,彼亦無競。無執無競,諍何由生。又云:愛有二種。一五欲愛,二法愛。外道出家,能斷欲愛,不斷法愛,故情有所執。佛弟子兼除二愛,法愛既盡,執競都息。經始稱我聞,存於此也。

肇曰:出經者明己親承聖旨,無傳聞之謬也。

一時,

什曰:說經時也。

肇曰:法王啟運,嘉集之時也。

佛在毘耶離

什曰:據佛所在方也。毘言稻,土之所宜也。耶離言廣嚴,其地平廣莊嚴。

肇曰:毘耶離,國土名也,秦言廣嚴。其土平廣嚴事,因以為名也。〔又云:好稻土之宜也。〕

庵羅樹園,

什曰:庵羅樹,其果似桃而非桃也。

□吉藏《維摩經義疏》引什公云:似桃而非桃。舊翻為捺,蓋失經旨。

肇曰:庵羅,果樹名也,其果似桃而非桃。先言奈氏,失也,事在他經。〔園者,住處之通稱。梵雲僧伽藍摩,此雲眾園。言伽藍者,略也。〕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肇曰:比丘,秦言或名凈乞食,或名破煩惱,或名凈持戒,或名能怖魔。天竺一名,該此四義。秦言無一名以譯之,故存義名焉。

〔別本雲,摩訶比丘僧八千人俱。〕

什曰:共聞經人也。舉時、方、人三事以證其所聞也。摩訶,秦言大,亦言勝,亦言多。於一切眾中最上,天人所宗,故言大。能勝九十六種論議,故言勝。其數八千,故言多。比丘,秦言破煩惱,亦言乞士。除五種邪命,養法身,故言乞士。比丘,菩薩不合數者。以比丘儘是肉身,菩薩多是法身,身異故。若肉身菩薩未正位取證,心異故。以二因緣,比丘菩薩不合說也。所以先羅漢後菩薩者,人謂菩薩未盡諸漏,智慧未具,羅漢三漏既盡,智慧成就,隨人情所推以為先後耳。

菩薩三萬二千,

肇曰:菩薩,正音雲菩提薩埵。菩提,佛道名也。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無正名譯也。

□《關中疏》作:「有大心入佛道也。謂以大悲智、無邊行願,為物求道,故以名之。」〔別本雲,菩薩三萬二千得大神通。〕

什曰:大士,凡有三種:一者出家,二者在家,三者他方來。複次,一者結業身,二者法身。此中菩薩多是法身,然應感之形,與物同跡,物或齊其所見而生劣想,故舉大數然後序德也。〔梵本雲,神通智慧,本事已作。六度諸法即通慧之因,通慧之因即本事也。〕

眾所知識。

肇曰:大士處世,猶日月升天,有目之士,誰不知識?

〔別本雲,眾所敬仰。〕

什曰:梵本雲,多知多識。顯德應時,故物咸知識。物咸知識,故敬之者眾。此義則出也。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肇曰:大智,一切種智也。此智以六度、六通、眾行為本。諸大士已備此本行。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什曰:佛威神建立,言佛所念也。為佛所念,則莫能沮壞。猶如魚子為母所念,必得成就也。

肇曰:天澤無私,不潤枯木。佛威雖普,不立無根。所建立者,道根必深也。

叡曰:凡有二種:或以神化所加,令其暫悟,名為建立;或以妙法啟心,化之同己,亦名建立。(《關中疏》)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什曰:法城,即實相法也。使物無異見,故言護也。複次,一切經法皆名法城,護持宣布,令不壞也。有能持正法者,亦兼護之也。

肇曰:外為護法之城,內有受持之固。

叡曰:真理為法,文字為城。城塹固則內不害,文字存則理不虧也。(《關中疏》)

能師子吼,

肇曰:師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喻師子吼,眾獸下之。曰師子吼,美演法也。

名聞十方。

什曰:上言多知多識者,謂現跡二方,化淳一國,物沾其惠,又識其人。今雲名聞十方者,謂道風遐扇,聞其名也。

肇曰:行滿天下,故稱無不普。

眾人不請,友而安之。

什曰:為利有二種,若今世後世,物以利交,故請而後動;聖以慈應,故不祈而往。往必與親,親必為護,故曰不請友而安之。

肇曰:真友不待請,譬慈母之赴嬰兒也。

紹隆三寶,能使不絕。

肇曰:繼佛種,則三寶隆。

〔別本雲,興隆三寶,能使不絕。〕

什曰:非直顯明三寶,宣通經法之謂也。謂能積善累功,自致成佛。成佛則有法,有法則有僧。不絕之功,事在來劫,今言不絕,則必能也。又於其中間,自行化人。我既化人,人亦化物,物我俱成,三寶彌隆。眾生無盡,故三寶亦不絕也。

降伏魔怨,制諸外道。

什曰:魔,四魔。得無生忍,煩惱永斷,故降欲魔。得法身,則更不得身,故降身魔。無身則無死,故降死魔。無三魔,則波旬不得其便,故降天魔也。伏外道,如令舍利弗與外道論議,七日七夜,然後得勝,斯其類也。

肇曰:魔,四魔也。外道,九十六種道也。〔九十六種道,各有部眾,故言諸也。〕

悉已清凈,永離蓋纏。

什曰:離蓋纏有三種:一者持戒清凈,蓋纏不起。二者世俗道斷,斷而未盡,當其不起,亦名為離。此中,得無生法忍,滅盡離也。

肇曰:蓋,五蓋。纏,十纏。亦有無量纏。身、口、意三業悉凈,則蓋纏不能累也。

叡曰:凡夫心結,暫滅還生;二乘難滅,證處由存。大士了虛,情塵俱寂,滅處盡根,生無所寄,法身居然不論,故云也。(《關中疏》)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什曰:不思議解脫即其類也。於事無礙,故言無礙,無礙故解脫。或於一事乃至百千,或於一國至恆沙國,於中通達自在無礙,未能如佛一切無礙。

肇曰:此解脫,七住所得。得此解脫,則於諸法通達無礙,故心常安住也。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肇曰:念,正念。定,正定。總持,謂持善不失,持惡不生。無所漏忘謂之持,持有二種:有心相應持,不相應持。辯才,七辯也。〔《大論》云:一捷疾辯,二利辯,三無盡辯,四不斷辯,五隨應辯,六義辯,七世間最上辯。〕此四是大士之要用,故常不斷。

〔別本雲,其念不遠斷,乃至辯才成就。〕

什曰:念者,無上道念也。不斷,不中斷也。不斷義通貫下三法也。菩薩得此四法,深入堅固,經身不失,歷劫愈明,故言不斷也。

叡曰:念不忘則慧逾增,定不舍則心常一,持善不失則強憶識而惡不生,辯不絕則化無礙。備此四門,可以官府萬行,故曰不斷也。(《關中疏》)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什曰:上言道念不斷。道念不斷,然後具行六度。六度具足,自事已畢。自事已畢,則方便度人。度人之廣,莫若神通。神通既具,乃化眾生。如是次第,如後凈國中說也。

肇曰:具足,謂無相行也。七住已上,心智寂滅,以心無為,故無德不為,是以施極於施而未嘗施,戒極於戒而未嘗戒。七德殊功,而其相不異,乃名具足。方便者,即智之別用耳。智以通幽窮微,決定法相,無知而無不知,謂之智也。雖達法相,而能不證,處有不失無,在無不舍有,冥空存德,彼我兩濟,故曰方便也。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什曰:有識已來,未嘗見法,於今始得,能信能受,忍不恐怖,安住不動,故名為忍。

肇曰:忍,即無生慧也。以能堪受實相,故以忍為名。得此忍,則於法無取無得,心相永滅,故曰無所得不起法忍也。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

肇曰:無生之道,無有得而失者,不退也。流演圓通,無繫於一人,輪也。諸佛既轉此輪,諸大士亦能隨順而轉之。

〔別本雲,轉不退轉法輪。〕

什曰:法輪,無生忍也。以輪授物,物得此輪,故名轉。受者得而不失,名不退轉。自乘轉進,亦名為轉也。

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肇曰:諸法殊相無不解,群生異根無不知也。謂由知病識葯,故能隨轉也。

蓋諸大眾,

什曰:梵本雲,眾不能蓋。眾不能蓋,明其超出。今言蓋眾,其言亦同也。

得無所畏。

什曰:菩薩自有四無畏,非佛無畏也。恐畏之生,生於不足。無不足,故無畏。能說而不能行,亦所以畏也。今能說能行,故無畏也。能說能行,名曰法也。

□一作「名曰法象也」。又「能說能行,名曰法也。」一作「唯能說而又能行,故名無畏也。」

肇曰:菩薩別有四無畏:一得聞持總持;二知眾生根;三不見有能難己、使己不能答者;四隨問能答,善決眾疑。有此四德,故能映蓋大眾也。九十六種外道,各有部眾,故言諸也。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相好嚴身,色像第一。

什曰:明備此德,所以無畏也。

肇曰:心以智德為嚴,形以相好為飾。嚴心所以進道,飾形所以靡俗。

舍諸世間所有飾好。

什曰:色相瓔珞,飾好已備,故不假外飾也。

肇曰:〔亦〕為尊形者示嚴相耳,豈俗飾之在心哉!

名稱高遠,踰於須彌。

肇曰:名自有高而不遠,遠而不高。前聞十方,取其遠也。今踰須彌,取其高也。高,謂高勝也。

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肇曰:七住已上無生,信不可壞也。

法寶普照,而雨甘露。

肇曰:法寶光無不照,照痴冥也。澤無不潤,潤生死也。喻海有神寶,能放光除冥,亦因光能雨甘露,潤枯槁也。

於眾言音,微妙第一。

肇曰:殊類異音,既善其言,而復超勝。

深入緣起,斷諸邪見。有無二邊,無復余習。

肇曰:深入,謂智深解也。解法從緣起,則邪見無由生。有無二見,群迷多惑。大士久盡,故無餘習。

演法無畏,猶師子吼。

什曰:上明一切時無畏,此明說法無畏。上師子吼明德音遠振,此明能說實法。眾咸敬順,猶師子吼威懾群獸也。

其所講說,乃如雷震。

什曰:正智流潤,譬如天雨。辯者發響,猶如雷震。人有慧而不辯,或

辯而無慧。既雲無畏,又言雷震,明其辯慧兼也。肇曰:法音遠震,開導萌芽,猶春雷動於百草也。

□《關中疏》作「猶春雷之動百草」。

無有量,已過量。

肇曰:既得法身,入無為境,心不可以智求,形不可以像取,故曰無量。六住已下,名有量也。

集眾法寶,如海導師。

肇曰:引導眾生,入大乘海,採取法寶,使必獲無難。猶海師善導商人,必獲夜光也。

了達諸法深妙之義,

肇曰:如實義也。

善知眾生往來所趣及心所行。

肇曰:六趣往來,心行美惡,悉善知也。

近無等等佛自在慧、十力、無畏、十八不共。

什曰:諸佛智慧無與等者,而此佛與等。複次,實相法無有等比,唯佛與等,菩薩鄰而未得,故言近也。

肇曰:佛道超絕,無與等者。唯佛佛自等,故言無等等。所以辯其等者,明第一大道,理無不極,平若虛空,豈升降之有也!自在慧者,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即其事也。大士雖未全具佛慧,且以近矣。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而生五道以現其身。

肇曰:法身無生而無不生。無生,故惡趣門閉;無不生,故現身五道也。

為大醫王,善療眾病,應病與葯,令得服行。

肇曰:法葯善療,喻醫王也。

無量功德皆成就,

肇曰:無德不備也。

無量佛土皆嚴凈。

肇曰:群生無量,所好不同,故修無量凈土,以應彼殊好也。

其見聞者,無不蒙益。

肇曰:法身無形聲,應物故形聲耳,豈有見聞而無益哉!

叡曰:法身無身,無身故感而後應,感而後應則無應而不會,故使其見聞者無不蒙益。(《關中疏》)

諸有所作,亦不唐捐。

肇曰:功不虛設。

叡曰:法身無為,為不由己。為不由己,則動無非時。動無非時,故能諸有所作,亦不唐捐。(《關中疏》)

〔別本雲,所作不虛。〕

什曰:所作必成,兼以度人,故不虛也。

如是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等觀菩薩、不等觀菩薩、等不等觀菩薩、

什曰:等觀,四等觀眾生也。不等,智慧分別諸法也。等不等者,兼此二也。

叡曰:此諸菩薩,或以功行為名,亦有因相得稱,非唯一途,亦如今人字耳。宜為可望文消息,無定義也。(《關中疏》)

定自在王菩薩、

什曰:於諸定中得自在也。

法自在王菩薩、

什曰:說諸法中得自在也。

法相菩薩、

什曰:功德法相現於身也。

光相菩薩、

什曰:光明之相現於身也。

光嚴菩薩、

什曰:光明莊嚴身也。

大嚴菩薩、

什曰:明其身相大莊嚴也。

寶積菩薩、

什曰:積聚智慧寶也。

辯積菩薩、

什曰:積聚四辯。

寶手菩薩、

什曰:手中能出無量珍寶也。

寶印手菩薩、

什曰:印者,相也,手有出寶之相。亦曰手中有寶印也。

常舉手菩薩、

什曰:現以大慈之手,撫慰眾生,令不恐畏。是以常舉手向人,唱言勿怖也。

常下手菩薩、

什曰:常垂下其手,現慈心屈下,無傷物之像也。

常慘菩薩、

什曰:悲念眾生也。

喜根菩薩、

什曰:喜根,喜等也。亦於實相法中,生喜及隨喜也。

喜王菩薩、

什曰:喜有二種:一不凈,二清凈。清凈喜,故言王也。

辯音菩薩、

什曰:辭辯也。

虛空藏菩薩、

什曰:實相慧藏如虛空也。

執寶炬菩薩、

什曰:執慧寶炬,除眾闇冥也。

寶勇菩薩、

什曰:勇於德寶,亦得寶,故能勇也。

寶見菩薩、

什曰:以慧寶見於諸法也。

帝網菩薩、

什曰:幻術經名帝網也。此大士神變自在,猶如幻化,故借帝網以名之。又曰:大士施化,如帝王法網也

明網菩薩、

什曰:明網自說手有縵網放光明也。

無緣觀菩薩、

什曰:觀時不取相,故無緣。亦深入觀時,莫見其所緣也。

慧積菩薩、

什曰:積聚慧也。

寶勝菩薩、

什曰:功德寶超於世也。

天王菩薩、

什曰:一假名天,人王名天也。二生天,諸天也。三賢聖天,大士皆現生也。言天王,則賢聖天也。

壞魔菩薩、

什曰:行壞魔道也。

電得菩薩、

什曰:因事為名。

自在王菩薩、

什曰:於〔諸〕法自在,如王之於民也。

功德相嚴菩薩、

什曰:功德之相莊嚴其身也。

師子吼菩薩、

什曰:以大法音令眾生伏也。

雷音菩薩、

什曰:所說能令天人歡喜,群邪振悚,猶若雷音,聞者喜懼也。

山相擊音菩薩、

什曰:以大法音消伏剛強,音聲震擊,若山相搏也。

香象菩薩、

什曰:青香象也,身出香風,菩薩身香風亦如此也。

白香象菩薩、

什曰:其香最勝,大士身香亦如是也。

常精進菩薩、

什曰:始終不退。

不休息菩薩、

什曰:不暫廢也。

□《關中疏》作「求善不止。」

妙生菩薩、

什曰:生時有妙瑞也。〔又曰:從法化生為妙。〕

華嚴菩薩、

什曰:以三昧力現眾華,遍滿虛空,大莊嚴也。

觀世音菩薩、

什曰:世有危難,稱名自歸,菩薩觀其音聲,即得解脫也。亦名觀世念,亦名觀自在也。

得大勢菩薩、

什曰:有大勢力也。以大神力,飛到十方,所至之國,六反振動,惡趣休息也。

□六反,指大地震動之六種相。《大品般若經》卷一序品,依地動之方向,舉出東涌西沒、西涌東沒、南涌北沒、北涌南沒、邊涌中沒、中涌邊沒等六相。《新華嚴經》卷十六、《廣博嚴凈不退轉輪經》卷一等則舉出動、起、涌、震、吼、擊(搖)等六相。(FBD)

梵網菩薩、

什曰:梵,四梵行。網,言其多也。

寶杖菩薩、

什曰:或物寶、或法寶以為杖也。

無勝菩薩、

〔什曰:功德超勝也。〕

嚴土菩薩、

什曰:凈國土也。

金髻菩薩、

什曰:金在髻也。

珠髻菩薩、

什曰:如意寶珠在其髻中,悉見十方世界及眾生行業果報因緣也。

彌勒菩薩、

什曰:姓也,此曰慈氏。阿逸多,字也,此雲無勝。南天竺波羅門之子。

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

什曰:秦言妙德也。數從小至大,故二人在後。複次,二人在此方為大,余方為小,亦應在後也。妙德以法身遊方,莫知其所生,又來補佛處,故言法王子也。

如是等三萬二千人。

肇曰:嘆德列名,所以存人以證經也。

復有萬梵天王屍棄等,

肇曰:屍棄,梵王名,秦言頂髻也。

從餘四天下來詣佛所而聽法。復有萬二千天帝,

什曰:舉其從餘四天下來者,據此四天下以明梵耳。複次,天有二種:一者地天,二者虛空天。帝釋處須彌頂,即是地天,又為地主。舉釋則地天斯攝,舉梵王則虛空天盡攝。複次,帝釋得道跡,梵王得不還,常來聽法,眾所共知,故經序眾所知識以為會證也。複次,一切眾生宗事梵天,所宗尚來,則知餘人必至矣。

亦從餘四天下,來在會坐。

肇曰:一佛土有百億四天下,一四天下各有釋梵,故言余。亦或從他方佛土來。

並余大威力諸天、

肇曰:除上梵釋,余大天也。

龍、

什曰:龍有二種,一地龍,二虛空龍。

肇曰:龍有二種:地龍,虛空龍。種有四生。

神、

什曰:神受善惡雜報,似人天而非人天也。

肇曰:神受善惡雜報,其形勝人劣天,身輕微難見也。

夜叉、

什曰:秦言貴人,亦言輕捷。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虛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財施,故不能飛空。天夜叉以車馬施,故能飛行。佛轉法輪時,地夜叉唱,空夜叉聞。空夜叉唱,四天王聞。如是乃至梵天也。

肇曰:夜叉,秦言輕捷。有三種:一在地,二在虛空,三天夜叉。居下二天,守天城池門閣。

干闥婆、

什曰:天樂神也。處地上寶山中,天欲作樂時,此神體上有相出,然後上天也。

肇曰:天樂神也。居地上寶山中,天須樂時,此神體上有異相現,然後上天也。

阿修羅、

什曰:秦言不飲酒。不飲酒因緣出《雜寶藏》。此是惡趣,男丑,女端正。有大勢力,常與天共斗也。

肇注同上。

迦樓羅、

什曰:金翅鳥也。

肇曰:金翅鳥神也。

緊那羅、

什曰:秦言人非人。似人,而頭上有角。人見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干闥婆。

肇注同上。

摩睺羅伽等,悉來會坐。

什曰:是地龍而腹行也。

肇曰:摩睺羅伽,大蟒神也。此上八部,皆有大神力,能自變形,在座聽法也。

諸比丘、比丘尼、

肇曰:比丘,義同上。尼者,女名也。已上八千比丘,別稱得道者也。

優婆塞、

肇曰:義名信士男也。

又曰:五戒為近事男,八戒為近住男。

優婆夷,俱來會坐。

肇曰:義名信士女也。

彼時,佛與無量百千之眾,恭敬圍遶而為說法。譬如須彌山王顯於大海,安處眾寶師子之座,蔽於一切諸來大眾。

肇曰:須彌山,天帝釋所住金剛山也,秦言妙高。處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萬里。如來處四部之中,威相超絕,光蔽大眾,猶金山之顯溟海也。

爾時,毘耶離城有長者子,名曰寶積,

肇曰:寶積,亦法身大士,常與凈名俱詣如來,共弘道教。而今獨與里人詣佛者,將生問疾之由,啟茲典之門也。

與五百長者子俱,持七寶蓋來詣佛所,頭面禮足,各以其蓋共供養佛。

肇曰:天竺貴勝,行法各別,持七寶蓋,即以供養佛。

佛之威神,令諸寶蓋合成一蓋,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什曰:現此神變,其旨有二:一者現神變無量,顯智慧必深;二者寶積獻其所珍,必獲可珍之果,來世所成,必若如此之妙,明因小而果大也。

而此世界廣長之相,悉於中現。

肇曰:蓋以不廣而彌八極,土亦不狹而現蓋中。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諸須彌山、

什曰:須彌山,秦言妙高山也。凡有十寶山,須彌處其中,餘九圍之也。

雪山、目真鄰陀山、摩訶目真鄰陀山、香山、寶山、金山、黑山、鐵圍山、大鐵圍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

〔別本雲,顯彼大海。〕

什曰:山金色,海水清凈,相映發也。緣水顯發金光,亦復如是也。

及日月星辰,天宮龍宮,諸尊神宮,悉現於寶蓋中。

肇曰:此佛世界。

又十方諸佛,諸佛說法,亦現於寶蓋中。

肇曰:將顯佛土殊好不同,故遍現十方也。諸長者子皆久發道心,而未修凈土,欲以來供之情,啟發凈土之志,故因其蓋而現之也。

爾時,一切大眾覩佛神力,嘆未曾有,合掌禮佛,瞻仰尊顏,目不暫舍。

什曰:信樂發中,相現於外。

長者子寶積,即於佛前,以偈頌曰:

什曰:上以身力供養,今以心口供養。上以財養,今以法養。複次,眾雖見其變,未知變之所由,欲令推宗有在,信樂彌深,故以偈贊也。

肇曰:形敬不足以寫心,故復贊之詠之(者矣)。

目凈修廣如青蓮,

什曰:面為身之上,目為面之標,故嘆形之始,始於目也。複次,佛以慈眼等視眾生,重其等,故嘆之。

肇曰:五情百骸,目最為長。瞻顏而作,故先贊目也。天竺有青蓮華,其葉修而廣,青白分明,有大人目相,故以為喻也。

心凈已度諸禪定。

什曰:心凈則目明,故舉心以證目。複次,目為形最,心為德本,將嘆德,故美其心也。度諸禪定,釋所以凈也。

肇曰:形長者目,主德者心,〔嘆目則攝眾相,嘆心則攝眾德,〕故作者標二為頌首也。禪定之海,深廣無際,自非如來清凈真心,無能度者。

久積凈業稱無量,

什曰:凈業無量,故名亦如是。肇曰:於無數劫積三凈業,故名稱無量。

導眾以寂故稽首。

什曰:梵本雲寂道。寂道即八正也。肇曰:寂,謂無為寂滅道也。

既見大聖以神變,普現十方無量土。其中諸佛演說法,於是一切悉見聞。

肇曰:既見合蓋之神變,已不可測,乃於中現十方國及諸佛演法,於是忍界一切眾會,悉遙見聞,更為希有也。

法王法力超群生,常以法財施一切。

肇曰:俗王以俗力勝民,故能澤及一國。法王以法力超眾,故能道濟無疆也。

能善分別諸法相,

肇曰:諸法殊相能善分別也。自此下至業不亡,盡嘆法施也。

於第一義而不動。

肇曰:第一義,謂諸法一相義也。雖分別諸法殊相,而不乖一相,此美法王莫易之道也。動,謂乖矣。

已於諸法得自在,是故稽首此法王。

肇曰:世王自在於民,法王自在於法。法無定相,隨應而辨。為好異者辨異,而不乖同;為好同者辨同,而不乖異。同異殊辨,而俱適法相,故得自在也。

說法不有亦不無,

肇曰:欲言其有,有不自生。欲言其無,緣會即形。會形非謂無,非自非謂有。且有有故有無,無有何所無。有無故有有,無無何所有。然則自有則不有,自無則不無,此法王之正說也。

以因緣故諸法生。

肇曰:有亦不由緣,無亦不由緣。以法非有無,故由因緣生。〔前緣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論》曰:法從緣故不有,緣起故不無。〕

無我無造無受者,

肇曰:諸法皆從緣生耳,無別有真宰主之者,故無我也。夫以有我,故能造善惡,受禍福,法既無我,故無造無受者也。

□「真宰主之」,原作「真主宰之」,依下文及《關中疏》改。

善惡之業亦不亡。

肇曰:若無造無受者,則不應有為善獲福,為惡致殃也。然眾生心識相傳,美惡由起,報應之道,連環相襲,其猶聲和響順,形直影端,此自然之理,無差毫分,復何假常我而主之哉!

始在佛樹力降魔,

肇曰:道力之所制,豈魔兵之所能敵。自此下至禮法海,嘆初成如來功德也。

得甘露滅覺道成。

什曰:梵本雲寂滅甘露。寂滅甘露,即實相法也。

肇曰:大覺之道,寂滅無相。至味和神,喻若甘露。於菩提樹,先降外魔,然後成甘露寂滅大覺之道。結習內魔,於茲永盡矣。

已無心意

什曰:無別意也。

無受行,

什曰:無受想行。

肇曰:心者何也?染有以生。受者何也?苦樂是行。至人冥真體寂,空虛其懷。雖復萬法並照,而心未嘗有;苦樂是經,而不為受。物我永寂,豈心受之可得?受者,三受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也。

而悉摧伏諸外道。

肇曰:無心伏於物,而物無不伏。

僧叡述什公意云:此二句應在降魔之前。初出家時,受學外道,行眾苦行,爾時無希道之心,受學之意,欲示難行能伏諸外道故。言〔已〕無心意無受行,然後降眾魔,成正覺,轉法輪,現三寶,是為次第而在後列者。但成佛已後,正悟既彰,則示前苦行伏邪意顯也。

三轉法輪於大千,

肇曰:始於鹿苑,為拘鄰等三轉四諦法輪於大千世界也。

其輪本來常清凈。

肇曰:法輪常凈,猶虛空也。雖復古今不同,時移俗易,聖聖相傳,其道不改矣。

天人得道此為證,三寶於是現世間。

什曰:證明佛初轉法輪。

肇曰:初轉法輪,拘鄰等五人、八萬諸天得道,此常清凈之明證也。覺道既成,佛寶也。法輪既轉,法寶也。五人出家得道,僧寶也。於是,言其始也。〔五人者,憍陳如,摩訶男,阿濕卑,婆提,婆敷也。〕

叡曰:法輪無露無相,體無增損,有佛則轉,無佛則廢,用舍在人,而性相不異。

以斯妙法濟群生,一受不退常寂然。

肇曰:九十六種外道,上者亦能斷結生無色天。但其道不真,要還墮三塗。佛以四諦妙法濟三乘眾生,無有既受還墮生死者,故曰一受不退。永畢無為,故常寂然矣。

度老病死大醫王,

肇曰:生老病死,患之重者,濟以法葯,故為醫王長也。

當禮法海德無邊。

肇曰:法輪淵廣難測,法海流潤無涯,故德無邊矣。

毀譽不動如須彌,

肇曰:利、衰、毀、譽、稱、譏、苦、樂八法之風,不動如來,猶四風之吹須彌也。

於善不善等以慈。

肇曰:截手不戚,捧手不欣,善惡自彼,慈覆不二。〔又順法、違法及不違順,心平等也。〕

心行平等如虛空,

肇曰: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不普,以聖心無心,故平若虛空也。

孰聞人寶不敬承。

肇曰:在天為天寶,在人為人寶。寶於天人者,豈天人之所能,故物莫不敬承也。

今奉世尊此微蓋,於中現我三千界。諸天龍神所居宮,干闥婆等及夜叉。悉見世間諸所有,十力哀現是化變。

什曰:自欣所獻小而覩大變也。

肇曰:微,微小也。所奉至微,所見至廣,此是如來哀愍之所現也。十力是如來之別稱耳。十力備故,即以為名。自十號之外,諸有異稱類耳。

□「微小」,原作「是小」,從《關中疏》改。

眾覩希有皆嘆佛,今我稽首三界尊。

肇曰:覩蓋中之瑞也。

大聖法王眾所歸,凈心觀佛靡不欣。各見世尊在其前,

肇曰:法身圓應,猶一月升天,影現百水也。

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不與二乘共也。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密口一音,殊類異解。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各各隨所解。普得受行獲其利,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佛以一音說一法,眾生各隨所好而受解。好施者聞施,好戒者聞戒,各異受異行,獲其異利。〔或人天樂異,或二乘涅盤,或究竟菩提,一雨所潤,三草不同,豈二乘共也?〕上一音異適,此一法異受也。

佛以一音演說法,或有恐畏或歡喜。或生厭離或斷疑,斯則神力不共法。

肇曰:眾生聞苦報則恐畏,聞妙果則歡喜,聞不凈則厭離,聞法相則斷疑。不知一音何演而令歡畏異生,此豈二乘所能共也?

叡曰:如說一苦法,生四種心。有人聞苦,生怖畏;有人聞苦,識苦為苦,則生歡喜;有人聞苦,厭患生死有人聞苦,知實是苦,斷疑綱也。

稽首十力大精進,

肇曰:此下一一稱德而致敬也。

稽首已得無所畏,

肇曰:四無畏也。

稽首住於不共法,

肇曰:十八不共法也。

稽首一切大導師,稽首能斷眾結縛,稽首已到於彼岸,

肇曰:彼岸,涅盤岸也。彼涅盤豈崖岸之有?以我異於彼,故借我謂之耳。

稽首能度諸世間,稽首永離生死道。悉知眾生來去相,

肇曰:眾生,形往來於六趣,心馳騁於是非,悉知之也。

善於諸法得解脫。

肇曰:我染諸法,故諸法縛我。我心無染,則萬縛斯解。

不著世間如蓮華,常善入於空寂行。

肇曰:出入自在,而不乖寂,故常善入也。

達諸法相無罣礙,

肇曰:萬法幽深,誰識其涘?唯佛無礙,故獨稱達。

稽首如空無所依。

肇曰:聖心無寄,猶空無依也。

爾時長者子寶積說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是五百長者子,皆已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願聞得佛國土清凈。

肇曰:阿耨多羅,秦言無上。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其道真正,無法不知,正遍知也。諸長者子久已發無上心,而未修凈土,所以寶積俱詣,如來現蓋,皆啟其萌也。既於蓋中見諸佛凈土殊好不同,志在崇習,故願聞佛所得凈土殊好之事。

唯願世尊說諸菩薩凈土之行。」

肇曰:土之所以凈,豈校飾之所能?凈之必由行,故請說行也。凡行,必在學地,故菩薩此問,乃是如來現蓋之微旨,寶積俱詣之本意也。

〔別本雲,佛國清凈之行。〕

什曰:梵本雲清凈之相。下言眾生是佛土,則是其相兆於今,故事應於後。

佛言:「善哉,寶積,乃能為諸菩薩問於如來凈土之行。諦聽,諦聽,善思念之,當為汝說。」於是寶積及五百長者子受教而聽。佛言:「寶積,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

什曰:寶積問凈土之相,故以凈相答之。凈相,即凈土因緣。凈土因緣有三事,一菩薩功德,二眾生,三眾生功德。三因既凈,則得凈土。今言眾生則是者,因中說果。下釋義中具三因緣也。

肇曰:夫至人空洞無象,應物故形,形無常體,況國土之有恆乎。夫以群生萬端,業行不同,殊化異被,致令報應不一。是以凈者應之以寶玉,穢者應之以沙礫。美惡自彼,於我無定。無定之土,乃曰真土。然則土之凈穢,繫於眾生,故曰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也。或謂:「土之凈穢繫於眾生者,則是眾生報應之土,非如來土。」此蓋未喻報應之殊方耳。嘗試論之:夫如來所修凈土,以無方為體,故令雜行眾生,同視異見。異見故凈穢所以生,無方故真土所以形。若夫取其凈穢,眾生之報也。本其無方,佛土之真也。豈曰殊域異處,凡聖二土,然後辨其凈穢哉!

生曰:凈土行者,行致凈土,非造之也。造於土者,眾生類矣。容以濫造,不得不先明造本,以表致義,然後說行。

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

什曰:自此以下二章,列三因釋則是之義。梵本雲隨化幾所眾生。似是隨化人多少,故國有大小也。義者雲隨以何法化眾生,若施若戒等,各隨彼所行來生其國。亦隨三因深淺以成嚴凈之異,若因持戒則其地平正,若因行施則七珍具足。略舉二法,余皆類此。

肇曰:此下釋所以眾生則即佛土也。佛土者,即眾生之影響耳。夫形修則影長,形短則影促,豈日月使之然乎?形自然耳,故隨所化眾生之多少而取佛土之廣狹也。是以佛土或以四天下,或以三千,或以恆沙為一國者也。

□「眾生則佛土」,《關中疏》作「眾生即佛土」。則,即也。

生曰:夫國土者,是眾生封疆之域。其中無穢,謂之為凈。無穢為無,封疆為有。有生於惑,無生於解。其解若成,其惑方盡。始解是菩薩本化,自應終就使成。既就為統,國有屬佛之跡,就本隨於所化,義為取彼之國。既雲取彼,非自造之謂。若自造則無所統,無有眾生,何所成就哉!

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

什曰:梵本雲毘尼。毘尼言善治,善治眾生,令棄惡行善也。隨其棄惡多少,行善淺深,以成其國。調伏旨同而語隱,故存其本也。

肇曰:隨所調伏眾生之深淺而取佛土之好醜。

生曰:化雖已兼,而名在始。彼不容無調伏,故宜明之。若不調伏,則無七珍土矣。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什曰:修凈國時,逆觀眾生來世之心,於未來世中應見何國而得解脫。先於來劫位國優劣,然後與眾生共攝三因以成其國,使彼來生。言攝,攝先所期者也。此言佛慧,下雲菩薩根,明將來受化有淺深也。

肇曰:眾生自有見凈好慕而進修者,亦有見穢惡厭而進修者,所好殊方,略言之耳。所因雖異,然其入佛慧,一也,故隨其所應而取佛土焉。

生曰:隨化雖已從解,容濫其疆,故復宜明。如或有濫,則同彼惑,必不能統成之矣。

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

肇曰:上為入佛慧。佛慧,七住所得無生慧也。今為菩薩根。菩薩根,六住已下菩提心也。

生曰:入佛智慧,亦已兼矣,而名在始涉,容無深大,故復宜明。若無深大,則無一乘土矣。

所以者何?菩薩取於凈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什曰:釋所以先立國土優劣,然後造行也。若為我取國者,應任行之所成。今為饒益眾生,故從物所宜而制國也。

肇曰:法身無定,何國之有?美惡斯外,何凈可取?取凈國者,皆為彼耳,故隨其所應而取焉。

生曰:所以,上四句也。若自無造國,又不在彼疆,然後能成就眾生耳。

譬如有人,欲於空地造立宮室,隨意無礙。

什曰:梵本雲空中造立宮室自在無礙。空不可用為宮室,如是不離眾生得凈國也。又云:空中得為宮室,不可用空為宮室,要用材木然後得成。如是菩薩雖解於空,不可但以空心得,要以三因成其國也。又意異故,經文不同也。

肇曰:凈土必由眾生,譬立宮必因地。無地無眾生,宮土無以成。

生曰:造立宮室,譬成就眾生也。空地是無妨礙處,譬取無穢,穢則礙也。

若於虛空,終不能成。

肇曰:二乘澄神虛無,不因眾生,故無凈土也。

生曰:於虛空,謂無物可用作宮室也,譬如自造國,無眾生可成。

菩薩如是為成就眾生故,願取佛國。

生曰:無礙處也。

願取佛國者,非於空也。

生曰:非無眾生也。

寶積當知,直心是菩薩凈土,

肇曰:土之凈者,必由眾生。眾生之凈,必因眾行。〔上〕直舉眾生以釋土凈。今備舉眾行,明其所以凈也。夫行凈則眾生凈,眾生凈則佛土凈,此必然之數,不可差也。土無洿曲,乃出於心直,故曰直心是菩薩凈土也。此則因中說果,猶指金為食。直心者,謂質直無諂,此心乃是萬行之本,故建章有之矣。

菩薩成佛時,不諂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不諂直心,一行異名也。菩薩心既直,化彼同己,自土既成,故令同行斯集。此明化緣相及,故果報相連,則佛土之義顯也。自下二句相對,或前後異名,或前略後廣,或前因後果,類同行耳。凡善行有二種,一行善,二報善。自此下諸眾生所習,皆報善也。

□「類同行耳」,「同」原作「因」,依《關中疏》改。

生曰:致國之義,已備於前。今但明眾行是凈國之本。居然可領,故云寶積當知,知如前也。答其所問,故偏據事凈,表以無穢真實之心也。斯則善行之本,故首明之也。不諂眾生是凈之一事。菩薩皆語其行,眾生皆言其報。而對說之者,明眾生昔受此化,今有此果。菩薩行成應之,則屬於佛。豫總於〔為〕國,故云來生也。

深心是菩薩凈土,

肇曰:樹心眾德深固故難拔,深心也。

□疑衍一「故」字,當作「樹心眾德,深固難拔,深心也」。

菩薩成佛時,具足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深心,故德備也。又自心既深,則所化亦深。道因既深,則所感國土自然功德具足也。

大乘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大乘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乘八萬行兼載天下不遺一人大乘心也。上三心是始學之次行也。夫欲弘大道要先直其心。心既真直然後入行能深。入行既深則能廣運無涯。此三心之次也。備此三心然後次修六度。

〔別本雲,直心深心菩提心。〕

什曰:直心,誠實心也。發心之始,始於誠實。道識彌明,名為深心。深心增廣,正趣佛慧,名菩提心。此皆受化者心也。受化者行致凈土,人又來生,以因緣成菩薩國。善有二種:一者行善,二者報生善。凡言來生其國具足善者,皆報生善也。

布施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一切能舍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外舍國財身命,內舍貪愛慳嫉,名一切能舍也。

持戒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行十善道滿願眾生來生其國。

什曰:持戒獨言滿願者,戒是難行,亦兼攝眾善,故所願滿也。

肇曰:十善,菩薩戒也。亦有無量戒,略舉十耳。戒具則無願不得,故言滿也。

忍辱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三十二相莊嚴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忍辱和顏,故系以容相,而豈直形報而已。

精進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勤修一切功德眾生來生其國。

禪定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攝心不亂眾生來生其國。

智慧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正定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得正智慧決定法相,三聚眾生中名正定聚也。

四無量心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成就慈悲喜舍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此四心周備無際,故言無量。

四攝法是菩薩凈土,

肇曰:以四等法攝眾生為四攝也。一者惠施,財法二施隨彼所須。二者愛語,以愛心故和言隨彼所適。三者利行,隨彼所利方便利之。四者同事,遇惡同惡而斷其惡,遇善同善而進其善,故名同事也。

菩薩成佛時,解脫所攝眾生來生其國。

什曰:或有見佛而不解脫者,由功慧淺也。能行四攝,必慧深而功重,故於佛前得解脫也。亦四攝能令眾生得解脫,故行者後致解脫義。

肇曰:解脫,則四攝所成無為果也。同行,故眾生皆為此果所攝也。〔菩薩以此為解脫生死而攝眾生,不同凡夫為恩愛名利王法等相攝縛也。〕

方便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於一切法方便無礙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方便者,巧便慧也。積小德而獲大功,功雖就而不證。處有不乖寂,居無不失化。無為而無所不為,方便無礙也。〔複次,此菩薩自行善巧,不退善根;化他善巧,能進物善,故云無礙方便也。〕

□「巧便慧」,《關中疏》作「巧慧」。「複次」以下,據《關中疏》補,然未必即是肇注,待考。下同。

三十七品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念、處、正勤、神足、根、力、覺、道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念處,四念處。正勤,四正勤。神足,四神足。根,五根。力,五力。覺,七覺意。道,八正道。合三十七。義在他經。〔菩薩以此正道化物,故成佛時正修眾生同生其國,外道邪修所無也。〕

迴向心是菩薩凈土,

肇曰:二乘三界,各有別行,若情無勝期,則隨行受報。大士標心佛道,故能回彼雜行,向於一乘,此迴向心也。

菩薩成佛時,得一切具足功德國土。

肇曰:遇善迴向,何德不備!此下三句雖不言眾生,言國則在矣。

說除八難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三惡八難。

肇曰:說除八難之法。土無八難也。

自守戒行、不譏彼闕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國土無有犯禁之名。

肇曰:犯禁惡名,出於譏彼而不自守也。

十善是菩薩凈土,菩薩成佛時,命不中夭。

什曰:迴向善向佛道,故言迴向。迴向則己兼舉眾生,故說具足功德。具足功德則無八難,故復說除八難。除八難為行,故受無難之報。既無八難則無眾惡,無眾惡則無犯禁,故次說無犯戒。上說戒度,今復言戒者,義不在戒也,欲因戒以明不譏彼闕。不譏彼闕故莫知其闕,莫知其闕則無犯禁之名,以此為行,故獲此為果。獲此為果,則眾惡都息,故以十善次也。

肇曰:不殺報也。

大富,

肇曰:不盜報也。

梵行,

肇曰:不淫報也。

所言誠諦,

肇曰:不妄語報。

常以軟語,

肇曰:不惡口報。

眷屬不離,善和諍訟,

肇曰:不兩舌報。

言必饒益,

肇曰:不綺語報。

不嫉不恚,正見眾生來生其國。

肇曰:嫉恚邪見,心患之尤者,故別立三善也。生曰:修於十善者,會上諸行成身、口、意凈,為凈土之本也。

如是寶積,菩薩隨其直心,則能發行。

肇曰:夫心直則信固,信固然後能發跡造行。然則始於萬行者,其唯直心乎。此章明行之次漸,微著相因,是以始於直心,終於凈土。譬猶植栽絲髮,其茂百圍也。直心樹其萌,眾行因而成,故言隨也。〔複次,有以位名配此經句,經文雖不明說,理亦無違,則直心配十住,乃至功德配法雲可知。〕

生曰:前唯明眾行各是凈國之因,而未知所以得也,故次序其意以釋之焉。如是者,謂上諸行如下意也。言任直心之勢,自然能發行眾行。

叡曰:上但廣明眾行因果相對,此明諸行自為始終,階麤至極,始於菩薩自行直心,終國土眾生一切都凈也。

隨其發行,則得深心。

肇曰:既能發行,則得道情彌深。

隨其深心,則意調伏。

肇曰:道情既深,則意無麤獷也。

□「麤獷」,《關中疏》作「麤橫」。

隨意調伏,則如說行。

肇曰:心既調伏,則聞斯能行也。

隨如說行,則能迴向。

肇曰:聞既能行,則能回其所行,標心勝境。

隨其迴向,則有方便。

肇曰:既能迴向大乘,則大方便之所由生也。

隨其方便,則成就眾生。

肇曰:方便之所立,期在成眾生也。

隨成就眾生,則佛土凈。

肇曰:眾生既凈,則土無穢也。

隨佛土凈,則說法凈。

肇曰:既處凈土,則有凈說。

隨說法凈,則智慧凈。

肇曰:既有凈說,則凈智慧生也。

隨智慧凈,則其心凈。

肇曰:凈智既生,則凈心轉明也。

隨其心凈,則一切功德凈。

什曰:直心,以誠心信佛法也。信心既立,則能發行眾善。眾善既積,其心轉深。轉深則不隨眾惡,棄惡從善,是名調伏。心既調伏,則遇善斯行。遇善斯行,則難行能行。難行能行,故能如所說行。如所說行,則萬善兼具。萬善兼具,故能迴向佛道。向而彌進,是方便力也。方便大要有三:一善於自行而不取相,二不取證,三善化眾生。具此三已,則能成就眾生。成就眾生,則三因具足。三因具足,則得凈土。土既清凈,則眾生純凈。眾生純凈,則不說雜教。故言說清凈,受法則具下三凈。具下三凈,則與化主同德,故曰一切凈也。上章雖廣說凈國行,而未明行之階漸。此章明至極深廣,不可頓超,宜尋之有途,履之有序,故說發跡之始,始於直心,終成之美,則一切凈也。

肇曰:積德不已者,欲以凈心。心既凈,則無德不凈。

生曰:功德者,殊妙果也。本其所從,故以名之焉。

是故寶積,若菩薩欲得凈土,當凈其心,隨其心凈,則佛土凈。」

肇曰:結成凈土義也。凈土蓋是心之影響耳,夫欲響順,必和其聲;欲影端,必正其形,此報應之定數也。

爾時,舍利弗承佛威神,

〔別本雲,承佛聖旨。〕

什曰:聖旨,梵本雲神力。神力所轉,能令無疑者而發疑念也。

作是念:「若菩薩心凈則佛土凈者,我世尊本為菩薩時,意豈不凈,而是佛土不凈若此?」

肇曰:土之凈穢,固非二乘所能及也。如來將明佛土常凈,美惡生彼,故以威神發其疑念以生言端,故言承也。

生曰:既聞事凈,便封在事。還昧無穢,謂石沙與行為乖,故示難決之。舍利弗誠無不達,而居不足之地,可傍為不悟,故設斯念以申眾懷。應機而作,本從佛慧中來,今示非已,豈虛也哉!

佛知其念,即告之言:「於意云何?日月豈不凈耶?而盲者不見。」對曰:「不也,世尊,是盲者過,非日月咎。」「舍利弗,眾生罪故,不見如來佛國嚴凈,非如來咎。

肇曰:日月豈不明,不見自由瞽目。佛土豈不凈,罪穢故不覩。〔豈唯凡夫不覩,身子二乘智眼亦不見。〕

生曰:日月之照,無不表色,而盲者不見,豈日月過耶?佛亦如是。昔之為行以化眾生,無有不致。無沙石之土,而眾生有罪,故得斯穢,不見之耳,非佛咎也。

舍利弗,我此土凈,而汝不見。」

肇曰:向因此土生疑,故即此土明凈也。

生曰:既明不凈罪在眾生,則為凈之旨居然屬佛,故云我此土凈。而舍利弗據穢致疑,為不見也。言而者,傷嗟之也。

爾時,螺髻梵王語舍利弗:「勿作是念,謂此佛土以為不凈。所以者何?我見釋迦牟尼佛土清凈,譬如自在天宮。」

什曰:佛土清凈,階降不同,或如四天王,乃至如六天,或如梵天,乃至如凈居,或有過凈居天。過凈居天者,唯補處菩薩生此國也。稱適眾心,故現國不同。螺髻所見如自在天宮者,復是其所應見耳,而未盡其凈也。下言譬如寶莊嚴佛國,始是釋迦真報應凈國。凈國即在此世界,如《法華經·壽量品》中說。此凈穢同處而不相雜,猶如下一器中有二種食應二種眾生。

肇曰:夫同聲相和,同見相順,梵王即法身大士也,依佛凈慧,故所見皆凈,因其所見而證焉。且佛土真凈,超絕三界,豈直若天宮世凈而已哉!此蓋齊其所見而為言耳。舍利弗在人而見其土石,梵王居天而見如天宮,自余所見,亦各不同,佛土所應,義在於此。

生曰:螺髻梵王跡在生死邪?推己同在三界受福為凈,知無福者自取斯穢,釋迦之土,便與天宮無異,以質舍利弗之不達為甚惑矣。

舍利弗言:「我見此土丘陵坑坎、荊棘沙礫、土石諸山穢惡充滿。」

肇曰:各以所見而為證也。

生曰:雖聞向語,猶封穢惡,故復言己所見以申疑焉。

螺髻梵王言:「仁者心有高下,不依佛慧,故見此土為不凈耳。

肇曰:萬事萬形,皆由心成。心有高下,故丘陵是生也。

舍利弗,菩薩於一切眾生悉皆平等,深心清凈,依佛智慧,則能見此佛土清凈。」

肇曰:若能等心群生,深入佛慧,凈業既同,則所見不異也。

生曰:心有高下者,據石沙致疑,則就眾生之優劣也,又是不依佛慧,為應之趣,在乎必悟之處,故唯見不凈耳。若取出惡之理,則石沙眾生與夫凈土之人,等無有異,又是依佛慧而觀,故無往而不凈也。

於是佛以足指按地,實時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嘆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

肇曰:佛土常凈,豈待變而後飾。按地者,蓋是變眾人之罪所見耳。寶莊嚴土,凈土之最,故以為喻。

生曰:神力變地者,以明出穢為凈,喻石沙雖穢,至於離惡之處,不容有異。又現此變者,示無定相,以遣封穢之情,使取為凈之旨。

佛告舍利弗:「汝且觀是佛土嚴凈。」

生曰:且觀者,且寄嚴凈,以明無穢於實乃現,亦無事凈土矣。

舍利弗言:「唯然,世尊,本所不見,本所不聞,今佛國土嚴凈悉現。」

肇曰:顯凈土於未聞,猶開聾瞽於形聲也。

生曰:既悟其義,而據自疑已前為本,故云本不見聞也。從不見聞而悟之,則佛土為好凈悉現也。

佛語舍利弗:「我佛國土常凈若此,為欲度斯下劣人故,示是眾惡不凈土耳。

什曰:若隨其罪福自致凈穢者,非示之謂也。而言示之者,有示義也。諸佛能為眾生現凈而隱不凈,現凈而隱不凈則無益眾生,任而不隱,義示同也。

肇曰:自佛而言,故常凈若此;外應下劣,故不凈同彼也。

生曰:既雲是同,則與彼無異。俯就下劣,故示若不凈。

譬如諸天共寶器食,隨其福德,飯色有異。如是,舍利弗,若人心凈,便見此土功德莊嚴。」

肇曰:始生天者,欲共試知功德多少,要共一寶器中食天上膳。天饌至白,無白可喻。其福多者舉飯向口,飯色不異。若福少者舉飯向口,飯色變異。在器色一,在手不同。飯豈有異,異自天耳。佛土不同,方此可知也。

生曰:喻梵天、舍利弗也。慧心明凈,則見功德莊嚴。以闇心而取,故謂之穢耳,非佛土然也。

當佛現此國土嚴凈之時,寶積所將五百長者子皆得無生法忍,八萬四千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肇曰:佛國之興,其正為此。無生忍同上不起法忍,忍即慧性耳。以見法無生,心智寂滅,堪受不退,故名無生法忍也。

佛攝神足,於是世界還復如故。

肇曰:非分不可以久處,故還彼所應見也。

求聲聞乘

肇曰:下乘道覺非獨覺,要師而後成,故名聲聞乘,亦名弟子乘也。

三萬二千天及人,知有為法皆悉無常,遠塵離垢,得法眼凈。

肇曰:國土穢而可凈,凈而復穢,因悟無常,故得法眼凈。法眼凈,須陀洹道也。始見道跡,故得法眼名。塵垢,八十八結也。

八千比丘不受諸法,漏盡意解。

肇曰:無著之道,於法無受無染。漏盡,九十八結漏既盡,故意得解脫,成阿羅漢也。

方便品第二

什曰:此品序凈名德者,非集經者之意。其方便辯才,世尊常所稱嘆,故集經者承其所聞以序德耳。

肇曰:此經之作,起於凈名。其微言幽唱,亦備之後文。出經者欲遠存其人,以弘其道教,故此一品全序其德也。

爾時,毘耶離大城中有長者名維摩詰,已曾供養無量諸佛。

什曰:將序其德,先明修德之所由也。

深植善本,

什曰:功德業也。肇曰:樹德先聖,故善本深殖也。

得無生忍,

什曰:慧明業也。如來已盡,則以智為名。菩薩見而未盡,而能忍受不退,故以忍為名也。

肇曰:所以菩薩無生慧獨名忍者,以其大覺未成,智力猶弱,雖悟無生,正能堪受而已,未暇閑任,故名忍。如來智力具足,於法自在,常有閑地,故無復忍名也。

辯才無礙,

什曰:既具二業,以辯才說法化眾生也。肇曰:七辯也。

遊戲神通。

什曰:因神通廣其化功,亦以神通力證其辯才。如龍樹與外道論議,外道問曰:天今何作?答曰:天今與阿修羅戰。復問:此何以證?菩薩即為現證,應時摧戈折刃,阿修身首從空中而墜落。又見天與阿修羅於虛空中列陣相對。外道見證已,乃伏其辯才。神通證辯,類如此也。

肇曰:經雲菩薩得五通,又雲具六通。以得無生忍,三界結盡。方於二乘,故言六;方於如來,結習未盡,故言五也。

逮諸總持,

什曰:智慧能持實相亦名持,余持如《大智度論》中說也。

肇曰:總持義同上。經雲有五百總持,亦云無量總持也。

獲無所畏。

肇曰:菩薩四無所畏也。

降魔勞怨,

肇曰:四魔勞我,故致為怨。

入深法門。

肇曰:諸法深義,有無量門,悉善入也。

善於智度,通達方便,

肇曰:到實智彼岸,善智度也。運用無方,達方便也。

大願成就。

什曰:初發心之時,其願未大,或大而未成。大而成者,唯法忍菩薩也。如無量壽四十八願,是大願之類也。

肇曰:大願,將無量壽願比也。

明了眾生心之所趣,

肇曰:群生萬端,心趣不同,悉明了也。

又能分別諸根利鈍。

肇曰:三乘諸根利鈍難辯,而善分別。

久於佛道,心已純孰,決定大乘。

肇曰:七住以上,始得決定也。

諸有所作,能善思量。

肇曰:身、口、意有所作,智慧恆在前,故所作無失也。

住佛威儀,

肇曰:舉動進止,不失聖儀。

〔別本雲,具佛威儀。〕

什曰:謂能變身作佛,舉動進止悉如佛也。

心大如海。

什曰:海有三德:一曰深廣無邊,二曰清凈不受雜穢,三曰藏積無量珍寶。菩薩三德,義同海也。

肇曰:海有五德:一澄凈不受死屍;二多出妙寶;三大龍注雨,滴如車軸,受而不溢;四風日不能竭;五淵深難測。大士心凈,不受毀戒之屍,出慧明之寶。佛大法雨,受而不溢。魔邪風日,不能虧損。其智淵深,莫能測者。故曰心大如海。

諸佛咨嗟,弟子釋梵世主所敬。欲度人故,以善方便居毘耶離。

肇曰:諸佛所稱,人天所敬,彼何欣哉!欲度人故,現居毘耶離,他何祈哉!

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凈,攝諸毀禁;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一心禪寂,攝諸亂意;以決定慧,攝諸無智。

肇曰:至人不現行六度。現行六度者,為攝六弊耳。

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凈律行。

肇曰:沙門,出家之都名也。秦言義,訓勤行,勤行趣涅盤也。亦曰休息,息生死往來也。

雖處居家,不著三界。

肇曰:三界之室宅也。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肇曰:梵行,清凈無欲行也。〔又曰:患欲淤泥故也。〕

現有眷屬,常樂遠離。

肇曰:在家若野,故言遠離。〔又曰:覺愛別離故也。〕

雖服寶飾,而以相好嚴身。

肇曰:外服寶飾,而內嚴相好也。

雖復飲食,而以禪悅為味。

肇曰:外食世膳,而內甘禪悅之味也。

若至博弈戲處,輒以度人。

肇曰:因戲止戲。

受諸異道,不毀正信。

什曰:現受外道法也。

肇曰:同於異者,欲令異同於我耳,豈正信之可毀哉!受,謂受學異道法也。

雖明世典,常樂佛法。

肇曰:世典雖盡明,所樂在真法。

一切見敬,為供養中最。

什曰:諸有德者能致供養,能致供養者復供養此賢,所以為最也。

肇曰:含齒無不敬,凈養無不供,故曰為供養之最。

執持正法,攝諸長幼。

肇曰:外國諸部曲皆立三老,有德者為執法人,以決鄉訟,攝長幼也。凈名現執俗法,因此通達道法也。

一切治生諧偶,雖獲俗利,不以喜悅。

肇曰:法身大士,瓦礫盡寶玉耳,若然,則人不貴其惠。故現同求利,豈喜悅之有。

游諸四衢,饒益眾生。

肇曰:四衢要路,人所交集,隨彼所須而益焉。

入治正法,救護一切。

肇曰:治正法,律官也。導以正法,使民無偏枉,救護一切也。

入講論處,導以大乘。

肇曰:天竺多諸異道,各言己勝,故其國別立論堂,欲辯其優劣。欲明己道者,則聲鼓集眾,詣堂求論,勝者為師,負者為資。凈名既升此堂,攝伏外道,然後導以大乘為其師也。

入諸學堂,誘開童蒙。

什曰:如釋迦菩薩入學堂說梵書,梵天下來為證,眾人信受,斯其類也。

肇曰:學堂,童蒙書學堂也。誘開,如太子入學現梵書比也。

入諸淫舍,示欲之過。

什曰:外國有一女人,身體金色。有長者子名達暮多羅,以千兩金要入竹林,同載而去。文殊師利於中道變身為白衣,身著寶衣,衣甚嚴好,女人見之,貪心內發。文殊言:汝欲得衣者,當發菩提心。女曰:何等為菩提心?答曰:汝身是也。問曰:云何是?答曰:菩提性空,汝身亦空。以此故是此女曾於迦葉佛所宿殖善本修智慧,聞是說,即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忍已,將示欲之過,還與長者子入竹林,入林中已,自現身死〔月*逢〕脹臭爛,長者子見已,甚大怖畏,往詣佛所,佛為說法,亦得法忍。示欲之過,有如是利益也。

肇曰:外國淫人別立聚落,凡豫士之流,目不暫顧,而大士同其欲,然後示其過也。

入諸酒肆,能立其志。

肇曰:酒致失志,開放逸門。

若在長者,長者中尊,為說勝法。

什曰:長者,如今四姓豪族也。聲聞於凡夫為勝,如是展轉,佛法最勝也。

肇曰:凡人易以威順,難以理從,故大士每處其尊,以弘風靡之化。長者豪族望重,多以世教自居,不弘出世間勝法,故永處輪迴也。

若在居士,居士中尊,斷其貪著。

什曰:外國白衣,多財富樂者名為居士。肇曰:積錢一億,入居士里,寶貨彌殖,故貪著彌深。

□《關中疏》末句作「著貪自纏,豈思出離」。

若在剎利,剎利中尊,教以忍辱。

什曰:梵音,中含二義,一言忍辱,二言瞋恚。言此人有大力勢,能大瞋恚,忍受苦痛,剛強難伏,因以為姓也。

肇曰:剎利,王種也,秦言田主。劫初人食地味,轉食自然粳米。後人情漸偽,各有封殖,遂立有德,處平分田,此王者之始也,故相承為名焉。其尊貴自在,多強暴決意,不能忍和也。

□《關中疏》末句作「多強暴怒,恣意傷害,自取淪回,故教以和忍」。

若在婆羅門,婆羅門中尊,除其我慢。

什曰:廣學問,求邪道,自恃智慧,驕慢自在,名婆羅門也。

肇曰:婆羅門,秦言外意。其種別有經書,世世相承,以道學為業。或在家,或出家苦行。多恃已道術,我慢自蔽,沒生死流也。

若在大臣,大臣中尊,教以正法。

肇曰:正法,治政法也。教以正法治國,以道佐時,亦令知身如泡,不貪榮錄也。

若在王子,王子中尊,示以忠孝。

肇曰:所承處重,宜以忠孝為先。

若在內官,內官中尊,化正宮女。

什曰:非如今內官也。外國法,取歷世忠良耆長有德用為內官,化正宮女也。

肇曰:妖媚邪飾,女人之情,故誨以正直。

若在庶民,庶民中尊,令興福力。

什曰:昔有一賤人來入城邑,見一人服飾嚴凈,乘大馬,執寶蓋,唱言不好,乃至再三。彼人怪而問曰:我嚴凈如是,汝何言不好耶。賤人曰:君宿殖德本,獲此果報,威德被服,人所宗仰。我昔不種福,鄙陋如是。以我比君,猶如禽獸,故自言不好耳,非毀君也。賤人因是感厲,廣修福業。形尊悟物,所益以弘,況以道法化人哉!

肇曰:福力微淺,故生庶民。〔衣食尚乏,安能進道也?〕

若在梵天,梵天中尊,誨以勝慧。

什曰:小乘中,初梵有三種。大乘中,有四種。余上三地亦如是。梵王雖有定慧,而非出要,誨以佛慧,故言勝也。

肇曰:梵天多著禪福,不求出世勝慧也。

若在帝釋,帝釋中尊,示現無常。

什曰:梵垢薄而著淺,故為現勝慧。釋愛重而著深,故為現無常也。

肇曰:天帝處忉利宮,五欲自娛,視東忘西,多不慮無常,著樂而已。

若在護世,護世中尊,護諸眾生。

什曰:護世,四天王也。諸惡鬼神殘食眾生,護世四王護之,不令害也。今言尊者,道力所護,兼及十方也。

肇曰:護世四王各治一方,護其所部,使諸惡鬼神,不得侵害也。

長者維摩詰,以如是等無量方便,饒益眾生。

肇曰:法身圓應,其跡無端,故稱無量。上略言之耳。

其以方便,現身有疾。

什曰:上諸方便,以施戒攝人。施戒攝人,則人感其惠。聞其有疾,問疾者眾。問疾者眾,則功化弘矣。是以廣現方便,然後處疾也。

肇曰:雖復變應殊方,妙跡不一。然此經之起,本於現疾,故作者別序其事。

以其疾故,國王大臣、長者居士、婆羅門等,及諸王子,並余官屬,無數千人,皆往問疾。

其往者,維摩詰因以身疾廣為說法:

什曰:欲明履道之身未免斯患,況於無德,而可保也?

肇曰:同我者易信,異我者難順。故因其身疾,廣明有身之患。

「諸仁者,是身無常,

什曰:諸佛常法,要先以七事發人心,然後說四諦。何等七?一施;二戒;三生天果報;四說味,味、樂味也;五果報過患,雖有少樂,而眾苦無量,眾生迷於少樂,而不覺眾苦,猶以芥子置於山頂,唯見芥子而不覩大山也;六教厭離世間;七嘆涅盤功德。今不說七法直說無常者,將以此會積德已淳,慧識修明故也。複次,無常是空之初相,將欲說空,故先設無常,所以但說身,不說余法,余法中少生著故也。

無強無力無堅,速朽之法,不可信也。

什曰:幻至斯受,故無強也。無有能作力也。無堅,體不實也。

□一本作「患至斯受」。「無有能作力也」,疑當作「無有能作,無力也」。

肇曰:身之危脆,強力不能保,孰能信其永固者?此無常義也。

為苦為惱,眾病所集。

什曰:無常故苦,苦則惱生。

肇曰:苦,八苦也,亦有無量苦。惱,九惱也,亦有無量惱。病,四百四病。此苦之義也。

諸仁者,如此身,明智者所不怙。是身如聚沫,不可撮摩。

肇曰:撮摩聚沫之無實,以喻觀身之虛偽。自此下至電喻,明空義也。

是身如泡,不得久立。

肇曰:不久似明無常義,然水上泡以虛中無實故不久立,猶空義耳。

是身如炎,從渴愛生。

肇曰:渴見陽炎,惑以為水。愛見四大,迷以為身。

是身如芭蕉,中無有堅。

肇曰:芭蕉之草,唯葉無干。

是身如幻,從顛倒起。

肇曰:見幻為人,四大為身,皆顛倒也。

是身如夢,為虛妄見。

肇曰:夢中妄見,覺後非真。

是身如影,從業緣現。

什曰:形障日光,光不及照,影由此現。由無明三業隔實智慧,所以有身也。

是身如響,屬諸因緣。

肇曰:身之起於業因,猶影響之生形聲耳。

是身如浮雲,須臾變滅。是身如電,念念不住。

什曰:俄頃異色,須臾變滅。身亦如是,眴息之間,有少有長,老病死變。從如沫至如電,盡喻無常也。或以無堅,或以不久,或以不實,或以屬因緣,明其所以無常也。下四大喻,喻空無我也。

肇曰:變滅不住,似釋無常。然皆取其虛偽不真,故速滅不住,猶釋空義也。

是身無主,為如地。

什曰:地無常主,強者得之。身亦無主,隨事而變。病至則惱,死至則滅。聚散隨緣,不得自在也。

肇曰:夫萬事萬形,皆四大成。在外則為土木山河,在內則為四支百體。聚而為生,散而為死。生則為內,死則為外。內外雖殊,然其大不異,故以內外四大類明無我也。如外地古今相傳,強者先宅,故無主也。身亦然耳,眾緣所成,緣合則起,緣散則離,何有真宰常主之者?主、壽、人即是一我,義立四名也。〔地性能持,妄計為主。〕

是身無我,為如火。

什曰:焚燒林野,威聲振烈,若勇士陳師制勝時也。實而求之,非有敵也。身亦如是,舉動云為,興造萬端,從惑而觀,若有宰也。尋其所由,非有我也。

肇曰:縱任自由謂之我。而外火起滅由薪,火不自在。火不自在,火無我也。外火既無我,內火類亦然。

是身無壽,為如風。

什曰:雖飄扇鼓作,或來或去,直聚氣流動,非有存生壽也。身亦如是,呼吸吐納,行作語言,亦假氣而動,非有壽也。

肇曰:常存不變謂之壽。而外風積氣飄鼓,動止無常。動止無常,風無壽也。外風既無壽,內風類可知。

是身無人,為如水。

什曰:澄凈清明,洗滌塵穢,曲直方圓,隨時所適,實而求之,為者竟誰?身亦如是,知見進止,應事而遷,假緣成用,乘數而行,詳其所因,非有人也。

肇曰:貴於萬物而始終不改謂之人。而外水善利萬形,方圓隨物,洿隆異適,而體無定。體無定,則水無人也。外水既無人,內水類可知。

是身不實,四大為家。

肇曰:四非常訖於上。自此下,獨明身之虛偽,眾穢過患,四大假會,以為神宅,非實家也。

是身為空,離我我、所。

什曰:離我,眾生空;離我所,法空也。上四句說空無我喻,此直說空無我義也。

肇曰:我,身之妙主也。我所,自我之外,身及國財妻子萬物盡我所有。智者觀身,身內空寂,二事俱離也。

是身無知,如草木瓦礫。

什曰:會而成知,非真知也。求知不得,同瓦礫也。

肇曰:身雖能觸而無知,內識能知而無觸。自性而求,二俱無知。既曰無知,何異瓦礫?

是身無作,風力所轉。

什曰:無作主而有所作者,風所轉也。從無知至無作,更釋空無我義也。

肇曰:舉動事為,風力使然,誰作之也?

是身不凈,穢惡充滿。

什曰:須陀洹雖見四諦,猶惑凈色,故四非常後,次說不凈也。複次,上說無常苦無我,此說不凈門。為破四顛倒故,說四種觀行。行此觀已,然後能於身不著。身不著已,然後能學法身。故先說厭法,後說法身也。

肇曰:三十六物充滿其體。

是身為虛偽,雖假以澡浴衣食,必歸磨滅。

什曰:此明無常所壞,所以苦也。自此以下,盡說苦喻也,為災病苦也。丘井以下,總喻生老病死,眾苦無量也。

肇曰:雖復澡以香湯,衣以上服,苟曰非真,豈得久立?

是身為災,百一病惱。

肇曰:一大增損,則百一病生。四大增損,則四百四病同時俱作,故身為災聚也。

是身如丘井,為老所逼。

什曰:丘井,丘墟枯井也。昔有人有罪於王,其人怖罪逃走。王令醉象逐之,其人怖急,自投枯井。半井得一腐草,以手執之,下有惡龍吐毒向之,傍有五毒蛇復欲加害,二鼠嚙草,草復將斷,大象臨其上,復欲取之。其人危苦,極大恐怖。上有一樹,樹上時有蜜,滴落其口中,以著味故而忘怖畏。丘井,生死也。醉象,無常也。毒龍,惡道也。五毒蛇,五陰也。腐草,命根也。黑白二鼠,白月黑月也。蜜滴,五欲樂也。得蜜滴而忘怖畏者,喻眾生得五欲蜜滴,不畏苦也。

肇曰:神之處身,為老死所逼,猶危人之在丘井,為龍蛇所逼。緣在他經也。

是身無定,為要當死。

什曰:念有死分,無定期也。

肇曰:壽夭雖無定,不得不受死。

是身如毒蛇、如怨賊、如空聚,

什曰:昔有人得罪於王,王欲密殺,篋盛四毒蛇,使其守護。有五怨賊拔刀守之,善知識語之令走。其人即去,入空聚落,便於中止。知識復言:「此處是惡賊所止,若住此者,須臾賊至,喪汝身命,失汝財寶。宜速舍離,可得安隱。」其人從教,即便捨去。復見大水,縛筏而渡。渡已安隱,無復眾患。王,喻魔也。篋,喻身也。四蛇,四大也。五怨賊,五陰也。空聚落,六入也。惡賊,六塵也。河,生死也。善知識教令走者,謂佛菩薩教眾生離惡魔,棄四大,舍五陰。眾生從教,雖舍遠三惡,而未出諸聚落,未免惡賊。復教令乘八正筏,度生死流。度生死流已,坦然無為,無復眾患也。

肇曰:四大,喻四蛇也。五陰,喻五賊也。六情,喻空聚。皆有誠證,喻在他經。是故《涅盤經》雲。「觀身如四大毒蛇,是身無常,常為無量諸蟲之所唼食。是身臭穢,貪慾獄縛。是身可畏,猶如死狗。是身不凈,九孔常流。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為卻敵樓櫓,目為孔竅,頭為殿堂,心王處中。如是身城,諸佛世尊之所棄捨,凡夫愚人常所味著,貪淫嗔恚愚痴羅剎止住其中。是身不堅,猶如蘆葦伊蘭水沫芭蕉之樹。是身無常,念念不住,猶如電光暴水幻炎,亦如畫水,隨畫隨合。是身易壞,猶如河岸臨峻大樹。是身不久,虎狼鴟梟鵰鷲餓狗之所食噉。誰有智者,當樂此身?寧以牛跡盛大海水,不可具說是身無常不凈臭穢。寧團大地使如棗等,漸漸轉小如亭歷子,乃至微塵,不能具說是身過患。是故當舍,如棄涕唾。」

陰、界、諸入所共合成。

肇曰:陰,五陰。界,十八界。入,十二入。此三法假合成身,猶若空聚,一無可寄也。

諸仁者,此可患厭,當樂佛身。

肇曰:吾等同有斯患,可厭久矣,宜共樂求佛身也。

所以者何?

肇曰:近見者,謂佛身直是形之妙者,未免生死寒暑之患,曷為而求?將為辯法身極妙之體,故先征起也。

佛身者,即法身也。

肇曰:經雲法身者,虛空身也。無生而無不生,無形而無不形。超三界之表,絕有心之境,陰入所不攝,稱讚所不及,寒暑不能為其患,生死無以化其體。故其為物也,微妙無象,不可為有;備應萬形,不可為無;彌綸八極,不可為小;細入無間,不可為大。故能出生入死,通洞於無窮之化。變現殊方,應無端之求。此二乘之所不議,補處之所不覩,況凡夫無目,敢措心於其間哉。聊依經誠言,粗標其玄極耳。然則法身在天為天,在人而人,豈可近舍丈六,而遠求法身乎?

生曰:夫佛身者丈六體也。丈六體者從法身出也。以從出名之故曰即法身也。法者無非法義也。無非法義者即無相實也。身者此義之體。法身真實丈六應假。將何以明之哉。悟夫法者封惑永盡彷佛亦除。妙絕三界之表理冥無形之境。形既已無故能無不形。三界既絕故能無不界。無不形者唯感是應。佛無為也。至於形之巨細壽之修短。皆是接眾生之影跡。非佛實也。眾生若無感則不現矣。非佛不欲接。眾生不致故自絕耳。若不致而為現者未之有也。譬日之麗天而影在眾器。萬影萬形皆是器之所取。豈日為乎。器若無水則不現矣。非不欲現器不致故自絕耳。然則丈六之與八尺皆是眾生心水中佛也。佛常無形。豈有二哉。以前眾患皆由有身故令樂佛身也。然佛道跡交在有。雖復精麤之殊。至於無常不應有異。而令樂之。宜明其意。既雲即是法身。非徒使知無有身患。乃所以用斷一切眾生病矣。斯又引使樂法。樂法之行下法。是以行於法者得佛身也。

從無量功德智慧生,

肇曰:夫極妙之身,必生於極妙之因。功德、智慧,大士二業也。此二業蓋是萬行之初門,泥洹之關要,故唱言有之。自此下雖別列諸行,然皆是無為無相行也。以行無相無為故,所成法身亦無相無為。

從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生,

肇曰:五分法身也。

從慈、悲、喜、捨生,從布施、持戒、忍辱柔和、勤行精進、禪定、解脫三昧、多聞智慧諸波羅蜜生。

肇曰:禪,四禪。定,四空定。解脫,八解脫。三昧,三三昧。此皆禪度之別行也。諸即上六度也。波羅蜜,秦言到彼岸。彼岸,實相岸也。得無生以後,所修眾行,盡與實相合,體無復分別也。

從方便生,從六通生,

肇曰:七住以上,則具六通。自非六通運其無方之化,無以成無極之體。

從三明生,

肇曰:天眼、宿命智、漏盡通為三明也。

從三十七道品生,從止觀生,

什曰:始觀時繫心一處名為止。靜極則明,明則慧,慧名觀也。

肇曰:止,定;觀,慧。

從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生,從斷一切不善法、集一切善法生,

肇曰:必斷之志,必集之情,此二心行之綱目也。

從真實生,從不放逸生,

肇曰:真實善根所以生,不放逸功業所以成,此二心行之要用也。

從如是無量清凈法生如來身。諸仁者,欲得佛身,斷一切眾生病者,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肇曰:發無上心豈唯自除病,亦濟群生病。

如是,長者維摩詰為諸問疾者如應說法,令無數千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弟子品第三

舍利弗

爾時長者維摩詰自念:「寢疾於床,

生曰:自念寢疾者,自傷念疾也。夫有身則有疾,此自世之常爾,達者體之,何所傷哉?然毘耶離諸長者子,皆覲佛聽法,維摩詰事應是同,而礙疾不豫,理在致傷,故托以崇法,招佛問疾也。

世尊大慈,寧不垂愍?」

肇曰:「上善若水」,所以洿隆斯順;「與善仁」,故能曲成無吝;「動善時」,所以會幾不失;「居眾人之所惡」,故能與彼同疾。世尊大慈,必見垂問,因以弘道,所濟良多。此現疾之本意也。

□見《老子》第八章。

生曰:以礙疾不豫妙聽,良可哀也。此之可哀,理應近者。是哀之為事,宜遣慰問。而佛大慈普念,今也無使,寧不愍之耶。此蓋因常情以期使耳,豈曰存己,乃遠以通物也。若佛遣使,則向疾之弊,忽化成大休矣。返常之致,不亦然乎。

佛知其意,即告舍利弗:「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聲聞法中,諸羅漢無漏智慧,勝菩薩世俗智慧。大乘法中,二事俱勝。今用聲聞法明大小,故先命弟子也。舍利弗於弟子中智慧第一,故先命之。知其不堪而命之者,欲令其顯維摩詰辯才殊勝,發起眾會也。復命餘人者,欲令各稱其美,明兼應辯慧無方也。

肇曰:至人懸心默通,不先形言,冥機潛應,故命問疾也。舍利弗五百弟子之上,智慧第一,故先敕也。如來知諸人不堪而猶命者,將顯凈名無窮之德,以生眾會悕仰之情耳。舍利其母名,弗秦言子,天竺多以母名名子。

□「悕」,原作「怖」,從《關中疏》改。

生曰:知其意者,達其旨也。今日之使,理歸文殊。而命餘人者,托常遣使之儀,欲以假顯維摩詰德也。德以此顯者,遘既在昔,今必高推。推若有理,則理可貴矣。苟己伏德,而藉聞理為貴,至於論疾之際,豈有不悟哉。夫遣使之體,要當自近及遠,是以先弟子後菩薩也。舍利弗是親承之最,故首命之焉。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

肇曰:奉佛使命,宜須重人。凈名大士,智慧無量,非是弟子所堪能也。且曾為所呵,默不能報,豈敢輕奉使命,以致漏失之譏。

生曰:夫以妙乘麤,無往不盡。而今所扣,蓋是近應群生。於舍利弗豈有不堪之時耳,不堪之意,良在於茲。今欲現之若實,要應有寄,維摩詰跡在辯捷,為一國所憚,往有致論之理,而舍利弗曾亦示屈於彼,以為不堪,孰謂虛哉!

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曾於林中宴坐樹下,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舍利弗,不必是坐為宴坐也。

什曰:此下宴坐,梵本雲攝身心也。

肇曰:無施之跡,效之於前矣。曾於林下宴坐時,凈名來,以為坐法不爾也。

生曰:有以致辭,非拒命也。托乎拒命之辭,以取推維摩詰義也。不必是者,不言非是,但不必是耳。不言非是者,實可以為求定之筌也。不必是者,有以之致病,病所不病,可不呵哉。舍利弗誠無所復假,宜由行以軌物,所行交是彼之所病。維摩詰以其居不足之地,固可寄以為呵,然則舍利弗跡受屈矣。宴坐者,閑居之貌。

夫宴坐者,不於三界現身意,是為宴坐。

什曰:此章大明至定,以誨未能,非獨明空也。菩薩安心真境,識不外馳,是心不現也。法化之身,超於三界,是身心俱隱,禪定之極也。聲聞雖能藏心實法,未能不見其身;身見三界,則受累於物,故隱而猶現,未為善攝也。亦云:身子於時入滅盡定,能令心隱,其身猶現,故譏之也。

肇曰:夫法身之宴坐,形神俱滅,道絕常境,視聽所不及,豈復現身於三界,修意而為定哉。舍利弗猶有世報生身及世報意根,故以人間為煩擾,而宴坐林下。未能形神無跡,故致斯呵。凡呵之興,意在多益,豈存彼我,以是非為心乎。

生曰:原夫宴坐於林中者,以隱其形也。若不隱,必為事之所動,是以隱之,使離於事,以為求定之方。而隱者有患形之不隱,苟執以不隱為患,而隱者猶為不隱所亂,非所以隱也。隱形者本欲藏意也,意不藏,必為六塵所牽,是以藏之以不見可欲,得因以息欲。而藏者有患意之不藏,苟執以不藏為患,而藏者尚為不藏所亂,非所以藏也。若能於三界不見有不隱不藏之處,則不復為之所亂爾,乃所以是隱藏之意耳。不隱不藏為現,現必不出三界,故言不於三界現身意也。

不起滅定而現諸威儀,是為宴坐。

什曰:謂雖入滅定,而能現無量變化以應眾生。

肇曰:小乘入滅盡定,則形猶枯木,無運用之能。大士入實相定,心智永滅,而形充八極,順機而作,應會無方,舉動進止,不舍威儀,其為宴坐也,亦以極矣。上雲不於三界現身意,此雲現諸威儀,夫以無現,故能無不現,無不現即無現之體也,庶參玄君子有以會其所以同而同其所以異也。

□《關中疏》作「小乘人入滅盡定」。

不舍道法而現凡夫事,是為宴坐。

肇曰:小乘障隔生死,故不能和光。大士美惡齊旨,道俗一觀,故終日凡夫,終日道法也。凈名之有居家,即其事也。

生曰:既隱林中,便應求定。求定之法,先當正身使不動,不動故不乖定,正身故不違道,斯可以求道定之良術也。若封以不正違道而正之,動乖定而住之者,猶復為不正及動所亂,非所以正身不動旨也。若不起滅定即是現諸威儀者,是則不現威儀,異於定也。無異,故不相乖矣。威儀者,則是動也。滅定者,滅心心數法定也。此定正反形動之極,故偏舉以為言也。若不舍道法即是現凡夫事者,是則不見凡夫事異於道也。凡夫事者,即是身不正也。威儀凡夫事在下句者,所病在此,故以上牽之也。

心不住內,亦不在外,是為宴坐。

什曰:賢聖攝心謂之內,凡夫馳想謂之外。言不內不外者,等心內外也。

肇曰:身為幻宅,曷為住內?萬物斯虛,曷為在外?小乘防念,故繫心於內。凡夫多求,故馳想於外。大士齊觀,故內外無寄也。

生曰:既正身不動,次應攝念。攝念之法,若去所緣,即攝令還。念去從事,謂之馳外。攝還從我,謂之住內。若以馳外為亂,住內為定,即復是為內外所馳,非所以攝念之意也。心不住內者,則無內可住也。亦不在外者,則無外可在也。然後乃是不復馳焉。

於諸見不動,而修行三十七品,是為宴坐。

什曰:若以見為動,是見住也。

肇曰:諸見,六十二諸妄見也。夫以見為見者,要動舍諸見以修道品。大士觀諸見真性即是道品,故不近舍諸見而遠修道品也。

生曰:攝念之義,要得其道。其道為何?在乎正觀。正觀即三十七品也,三十七品觀是見理之懷也。以從理而見,故意可住耳。若貴觀得理,即復是為觀所惑,則失乎理,非所以觀也。若於諸見不動即是行三十七品者,是則不見三十七品異於諸見,則無復惑矣。不動者,不去之。諸見者,邪見也。

不斷煩惱而入涅盤,是為宴坐。

什曰:煩惱即涅盤,故不待斷而後入也。

肇曰:七使九結惱亂群生,故名為煩惱。煩惱真性即是涅盤,慧力強者觀煩惱即是入涅盤,不待斷而後入也。

生曰:既觀理得性,便應縛盡泥洹。若必以泥洹為貴而欲取之,即復為泥洹所縛。若不斷煩惱即是入泥洹者,是則不見泥洹異於煩惱,則無縛矣。此上二句亦所病在下,以上牽之。

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肇曰:此平等法坐,佛所印可,豈若仁者有待之坐乎?

時我,世尊,聞是語,默然而止,不能加報。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肇曰:理出意外,莫知所對也。大目犍連

佛告大目犍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目連,婆羅門姓也,名俱律陀。拘律陀,樹神名也。以求神得故,因以為名。生便有大智慧,故名大目犍連,神足第一者也。

肇曰:目連,弟子中神足第一,出婆羅門種。姓目犍連,字拘律陀也。

生曰:夫人才有長短,所能不同。舍利弗自可不能,余何必然,故不抑之而不告也。復得因以廣維摩詰之美也。

目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毘耶離大城,於里巷中,為諸居士說法。

什曰:居士智慧利根,應直聞實相。而目連未覩人根,依常說法。先以施戒七事發悟居士,居士聞施戒生天受福,則起眾生想。起眾生想已,則於諸法妄生眾相。故建章明無眾生後破眾相,乃可以返其所迷,應其本識也。

肇曰:經不載其所說。依後呵意,當是說有為善法施戒之流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目連,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所說。

肇曰:凈名觀諸居士應聞空義,而目連不善觀人根,導以有法,故致呵也。

生曰:說法本欲引使貴法,非除法也。彼既貴之,便封著而樂小。樂小者專欲離病,然違其大本;封著者則乖於法理。乖違誠出彼情,而說法者可致闇根之嫌。又有不如法說之跡,白衣非取道之操,幸可不說舍俗之理以傷其本也。居士以貪著為懷,不可使見法可貴以移其著也。故云為白衣居士說法不當如仁者之所說也。

夫說法者,當如法說。

肇曰:法,謂一相真實法也。法義自備之後文。

法無眾生,離眾生垢故。

什曰:眾生垢即二十身見也。妄見取相。而法竟無相。理乖於見故言離也。章始終以二義明畢竟空。一言離相。二言離見。因惑者謂言有相故。以離相明無相也。邪者雖起妄見而法法中無見。故以離見明無彼妄見所見相也。自此以下凡言無名無說離識離觀。類如離見也。

肇曰:自此以下辯真法義也。夫存眾生則垢真法,若悟法無眾生,則其垢自離。眾生自我習著偏重,故先明其無。

生曰:自此以下大論法理也。法有二種:眾生空,法空。眾生空、法空理誠不殊,然於惑者取悟,事有難易,故分之也。眾生以總會成體,不實之意居然可領,故易也。法以獨立近實之趣多,故難也。今先明眾生空也。法無眾生者,以無眾生為法也。離眾生垢故者,釋之也。言眾生自出著者之情,非理之然也。情不從理謂之垢也。若得見理,垢情必盡。以離垢驗之,知無眾生也。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

法無有我,離我垢故。

生曰:我者,自在主爾。

法無壽命,離生死故。

肇曰:生死,命之始終耳。始終既離,則壽命斯無。諸言離者,皆空之別名也。

生曰:存世曰命,百年為壽,亦以名有壽命者矣。壽命是宿行之報,生死之法。夫有壽命之垢,則有生死之累。於累既離,以驗無壽命者,乃喻明也。不言壽命而言生死者,壽命是人情所愛,若聞離之,必不能樂。生死是人情所惡,若聞離此,必欣故也。

法無有人,前後際斷故。

肇曰:天生萬物,以人為貴。始終不改謂之人,故外道以人名神,謂始終不變。若法前後際斷,則新新不同。新新不同,則無不變之者。無不變之者,則無復人矣。

生曰:人者,有靈於土木之稱,是往來生死者也。往來固無窮矣,斷則愈可樂也。

法常寂然,滅諸相故。

肇曰:夫有相則異端形,異端既形則是非生。是非既生,安得寂然。諸相既滅,則無不寂然。

生曰:上四句眾生空也,此下二十六句法空也。寂然者,寂靜無事之義也。相者,事之貌也。眾生易了,著之為惑重故,以其垢於內明之。法難悟,著之為惑輕故,以所惑於外顯之。

法離於相,無所緣故。

肇曰:緣,心緣也。相,心之影響也。夫有緣故有相,無緣則無相也。

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肇曰:名生於言,言斷誰名?

法無有說,離覺觀故。

肇曰:覺觀麤心,言語之本。真法無相,故覺觀自離。覺觀既離,則無復言說。二禪以上,以無覺觀故,故稱聖賢默然也。

法無形相,如虛空故。

肇曰:萬法萬形,萬形萬相。

法無戲論,畢竟空故。

肇曰:真境無言。凡有言論,皆是虛戲。妙絕言境,畢竟空也。

法無我所,離我所故。

肇曰:上直明無我,此明無我所。自我之外,一切諸法,皆名我所。

法無分別,離諸識故。

肇曰:分別生於識也。

法無有比,無相待故。

肇曰:諸法相待生,猶長短比而形也。

法不屬因,不在緣故。

什曰:力強為因,力弱為緣。

肇曰:前後相生,因也。現相助成,緣也。諸法要因緣相假,然後成立。若觀法不在緣,則法不屬因也。

生曰:因,謂先無其事而從彼生也。緣,謂素有其分而從彼起也。因本以生為義,今也不能不生,豈曰能生哉,是則因不成因矣。因近故難曉,緣遠故易了。今以所易釋所難,則易也。因親故言屬,緣疏故言在也。

法同法性,入諸法故。

肇曰:如法性真際,此三空同一實耳。但用觀有深淺,故別立三名,始見法實。如遠見樹,知定是樹,名為如。見法轉深,如近見樹知見是何木,名為法性。窮盡法實,如盡知樹根莖枝葉之數,名為實際。此三未始非樹,因見為異耳。所說真法,同此三空也。入諸法者,諸法殊相,誰能遍入?遍入諸法者,其唯法性乎!

生曰:法性者,法之本分也。夫緣有者是假有也,假有者則非性有也。有既非性,此乃是其本分矣。然則法與法性,理一而名異,故言同也。性宜同,故以同言之也。諸法皆異,而法入之則一統眾矣。統眾以一,所以同法性者也。

法隨於如,無所隨故。

肇曰:法自無法,誰隨如者?以無所隨,故名隨如也。

生曰:如者,無所不如也。若有所隨,則異矣,不得隨也。都無所隨,乃得隨耳。良以名異實因,故有隨之言也。如宜言隨,故以隨言之也。

法住實際,諸邊不動故。

肇曰:有邊故有動,無邊何所動。無邊之邊,謂之實際,此真法之所住也。

生曰:有無諸邊,不能改法性使變,則無際矣。無際之際,謂之實際。其不動者,是住此也。

〔別本雲,法同如法性實際。〕

什曰:此三同一實也。因觀時有深淺,故有三名。始見其實謂之如,轉深謂之性,盡其邊謂之實際。以新學為六情所牽,心隨物變,觀時見同,出則見異,故明諸法同此三法。故有無非中,於實為邊也。言有而不有,言無而不無,雖諸邊塵起,不能轉之令異,故言諸邊不動也。

法無動搖,不依六塵故。

肇曰:情依六塵,故有奔逸之動。法本無依,故無動搖。

生曰:六塵各有主,對事相傾奪,故有動搖之義也。既已動搖,便成異矣,非其實也。

法無去來,常不住故。

肇曰:法若常住,則從未來到現在,從現在到過去,法經三世,則有去來也。以法不常住,故法無去來也。

法順空,隨無相,應無作。

肇曰:同三空也。

生曰:著有則乖理遠矣,故空宜順也。空似有空相也,然空若有空,則成有矣,非所以空也,故言無相耳。既順於空,便應隨無相。遣成無相,似有意作。意作非理,故言無作也。既順空隨無相,便應冥符此矣。

法離好醜,法無增損,法無生滅,法無所歸,法過眼、耳、鼻、舌、身、心。

肇曰:超出常境,非六情之所及。

法無高下,

肇曰:法性平等,故無高下。

法常住不動。

肇曰:真法常住,賢聖不能移也。

法離一切觀行。

肇曰:法本無相,非觀行之所見。見之者其唯無觀乎!

唯大目連,法相如是,豈可說乎?

肇曰:心觀不能及,豈況於言乎?

夫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

肇曰:無說豈曰不言,謂能無其所說。無聞豈曰不聽,謂能無其所聞。無其所說,故終日說而未嘗說也。無其所聞,故終日聞而未嘗聞也。示,謂說法示人。得,謂聞法所得。

生曰:法既如前,何有可說?此苟無說,彼豈有聞得乎?

譬如幻士,為幻人說法,當建是意而為說法。

肇曰:當如幻人無心而說。

當了眾生根有利鈍。

肇曰:居士應聞空義而目連為說有法者,由其未了眾生根也。

善於知見,無所罣礙。

肇曰:說有不辯空者,由其於諸法無礙知見未悉善也。無礙知見,即實相智也。

以大悲心,贊於大乘。

肇曰:自舍空義,諸有所說,皆非弘贊大乘之道。非弘贊大乘之道,則非大悲之心。

生曰:非達其根,不作小說也。夫說大者必有贊大之辭,贊大是會其本也。會本故其人可拔,能拔然後為大悲之懷耳。此則呵其闇根,以擊去彼樂小之情耳。

念報佛恩,不斷三寶。

肇曰:夫大悲所以建,大乘所以駕,佛恩所以報,三寶所以隆,皆由明了人根,善開實相。而目連備闕斯事,故以誨之。

然後說法。』

肇曰:若能備如上事,然後可說法也。

生曰:成大乘,為繼佛種。使三寶不斷,則報佛恩矣。然後乃是說法也。

維摩詰說是法時,八百居士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無此辯,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大迦葉

佛告大迦葉:「汝行詣維摩詰問疾。」迦葉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貧里而行乞。

什曰:先佛出家,第一頭陀者也。昔一時從山中出,形體垢膩,著麤弊衣,來詣佛所。諸比丘見之,起輕賤意,佛欲除諸比丘輕慢心故,贊言:善來迦葉。即分床坐。迦葉辭曰:佛為大師,我為弟子,云何共坐。佛言:我禪定解脫智慧三昧大慈大悲教化眾生,汝亦如是,有何差別。諸比丘聞已,發希有心,咸興恭敬。迦葉聞是已,常學佛行,慈悲救濟苦人。有是慈悲,而舍富從貧,意將何在耶。將以貧人昔不植福,故致斯報,今不度者,來世益甚。亦以造富有名利之嫌故,又不觀來世現受樂故,亦以富人慢恣、難開化故,亦以貧人覺苦、厭心易得故。從舍之生,必由異見故,譏其不普誨以平等也。

肇曰:迦葉,弟子中苦行第一,出婆羅門種姓迦葉也。

生曰:大迦葉,少欲行頭陀中第一也,得滅盡三昧亦最勝。凡得滅盡定者,能為人作現世福田也。其以自業能使人得現世報,而貧有交切之苦,故以大悲欲拔之也。乞食是頭陀之業,又至貧里,有會少欲之跡。

□「其以自業」,原作「其自以幸」,依《關中疏》改。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大迦葉,有慈悲心而不能普,舍豪富,從貧乞。

肇曰:迦葉以貧人昔不植福,故生貧里,若今不積善.後復彌甚。愍其長苦,多就乞食。凈名以其舍富從貧故,譏迦葉不普也。

生曰:從貧乞,本以悲為主,故先呵其悲偏也。夫貧苦為切既交,自應在先,何偏之有哉。於不達者為偏耳,故得寄之以為呵也。言夫大悲以普為主,而用之有偏,良在可怪也。

迦葉,住平等法,應次行乞食。

肇曰:生死輪轉,貴賤無常。或今貧後富,或今富後貧。大而觀之,苦樂不異。是以凡住平等之為法,應次行乞,不宜去富從貧也。

生曰:既以悲乞,乞又偏矣,故次呵其乞偏也。乞食有四事,以次行為一也。次行為法,不越次之謂也。不越次者,從等來也。今別詣貧里,雖不違其事,以傷其意也。住平等者,出家本求泥洹。泥洹為等,則住之矣。苟住等法,理無偏情,故言應次行乞食也。

為不食故,應行乞食。

什曰:即食之實相,應以此心乞食也。

肇曰:不食,即涅盤法也。涅盤無生死寒暑饑渴之患,其道平等,豈容分別?應以此等心而行乞食,使因果不殊也。

生曰:以乞為二也。在家以生須食,故有資生之業,其業既繁,為惡滋多,業繁惡多,則生死愈有,是謂以食長食也。將欲絕食者,不得不出家,捨生業也。既捨生業,是無復資生之具,不得不乞食以存命行道,故言為不食故應乞食也。不食是平等之法,而今有偏,又違之也。

為壞和合相故,應取揣食。

什曰:和合相即揣食。食有四種:一曰揣食;二曰願食,如見沙囊命不絕,是願食也;三曰業食,如地獄不食而活,由其罪業應久受苦痛也;四曰識食,無色眾生識想相續也。壞和合相即是實相,令其以是心行乞也。

肇曰:五陰揣食,俱和合相耳。壞五陰和合,名為涅盤。應以此心而取揣食也。若然,則終日揣食,終日涅盤。

生曰:以取揣食為三也。凡欲界食,謂之揣食。揣食者,揣握食也。揣是和合之物,隨義言之也。壞和合者,壞五陰和合也。泥洹即是五陰壞也。

為不受故,應受彼食。

肇曰:不受,亦涅盤法也。夫為涅盤而行乞者,應以無受心而受彼食。〔若〕然,則終日受而未嘗受也。

□「若」字據《關中疏》補。

生曰:以受為四也。不受者,不受生死也。

以空聚相,入於聚落。

肇曰:空聚,亦涅盤相也。凡入聚落,宜存此相。若然,則終日聚落,終日空聚也。

生曰:次呵其少欲也。若見彼富此貧而舍富從貧為少者,是惡多也。惡多者,是不免多矣,非所以少也。當以空聚想入於聚落,勿見貧富有主。

所見色,與盲等。

肇曰:二乘惡厭生死,怖畏六塵,故誡以等觀也。盲,謂不見美惡之異,非謂閉目也。

生曰:六情所欲為多,若能無之,然後免耳。

所聞聲,與響等。

肇曰:未有因谷響而致喜怒也。

所嗅香,與風等。

肇曰:香臭因風,風無香臭。又取其不存也。

所食味,不分別。

什曰:法無定性,由分別取相,謂之為味。若不分別時,則非味也。雖食,當如本相也。

受諸觸,如智證。

什曰:證義同於觸。觸時當如以智觸實相也。

肇曰:得漏盡智,無生智,自證成道,舉身柔軟快樂,而不生著。身受諸觸,宜若此也。

生曰:梵語智證與觸音相比,故即以為喻也。泥洹是智之所證也。

知諸法如幻相,無自性,無他性。

什曰:指會成拳,故無自性。指亦如是,故無他性也。

肇曰:諸法如幻,從因緣生,豈自他之可得?夫有自故有他,有他故有自;無自則無他,無他亦無自也。

本自不然,今則無滅。

什曰:迦葉自謂滅生死能為福田,故以不然明無所滅,以遣其所謂也。

肇曰:如火有然,故有滅耳。法性常空,本自無起,今何所滅。猶釋意所對法也。

生曰:從他生,故無自性也。既無自性,豈有他性哉。然則本自不然,何有滅乎,故如幻。

迦葉,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脫。

肇曰:八邪八解,本性常一,善觀八邪,即入八解,曷為舍邪更求解脫乎?若能如是者,名入解脫也。

生曰:然後呵其以滅盡定欲福於人為不得也。若以定欲福於人,則是滅盡定異於八邪矣。苟有異心,不能福也。若能不舍八邪入八解脫者,則無異矣。

以邪相,入正法。

肇曰:若本性常一者,則邪正相入,不乖其相也。

生曰:向在八事,今取邪正之義也。

以一食施一切,供養諸佛及眾賢聖,然後可食。

肇曰:因誨以無礙施法也。若能等邪正,又能以一食等心施一切眾生,供養諸佛賢聖者,乃可食人之食也。無礙施者,凡得食,要先作意施一切眾生,然後自食。若得法身,則能實充足一切,如後一缽飯也。若未得法身,但作意等施,即是無礙施法也。

生曰:乞食得好而在眾食者,要先分與上下坐以為供養也。若等解脫者,則能無不供養也。力既如此,然後必能福彼也。

如是食者,非有煩惱,非離煩惱。

肇曰:有煩惱食,凡夫也。離煩惱食,二乘也。若能如上平等而食者,則是法身之食。非有煩惱而食,非離煩惱而食也。又定、亂、一如、世、出世等,平等法喜,同資法身也。

生曰:既受食食之,便應著味生煩惱也。以既解脫心而食者,則不生煩惱,故言非有煩惱也。既無煩惱,又不見離之矣。

非入定意,非起定意。

肇曰:小乘入定則不食,食則不入定。法身大士終日食而終日定,故無出入之名也。

生曰:比丘食法食時,作不凈觀觀食也。雖入此定,不見入也。不見入為非入耳,非起定也。

非住世間,非住涅盤。

肇曰:欲言住世間,法身絕常俗。欲言住涅盤,現食同人慾。生曰:食既充軀,則命存住世也。既得存命行道以取泥洹,故不兩住也。

其有施者,無大福,無小福,不為益,不為損。

什曰:乃至不依聲聞,此儘是施主所得矣。肇曰:若能等心受食,則有等教。既有等教,則施主同獲平等,不計福之大小,己之損益也。生曰:施平等人應得平等報,故施主亦不見有大小福也。

是為正入佛道,不依聲聞。

肇曰:平等乞食,自利利人,故正入佛道,不依聲聞道也。生曰:得平等報者,必不偏局為小乘也。

迦葉,若如是食,為不空食人之施也。』

肇曰:食必有益。〔又名真應供,故不空施福也。〕生曰:言必能福彼也。然則非徒拔其貧苦而已,乃所以終得大乘之果也。

時我,世尊,聞說是語,得未曾有,即於一切菩薩深起敬心。復作是念,斯有家名,辯才智慧,乃能如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肇曰:時,謂在家大士智辯尚爾,其誰不發無上心也?

我從是來,不復勸人以聲聞、辟支佛行。

肇曰:始知二乘之劣,不復以勸人也。

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須菩提

佛告須菩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秦言善業,解空第一。善業所以造居士乃致失者,有以而往,亦有由而失。請以喻明之,譬善射之人,發無遺物,雖輕翼迅逝,不能翔其舍,猶維摩詰辯慧深入,言不失會,故五百應真莫敢窺其門。善業自謂智能深入,辯足應時,故直造不疑,此往之意也。然當其入觀則心順法相,及其出定則情隨事轉,致失招屈,良由此也。維摩以善業自謂深入,而乖於平等故,此章言切而旨深者也。諸聲聞體非兼備,則各有偏能,因其偏能,謂之第一,故五百弟子皆稱第一也。又上四聲聞復有偏德,有供養者能與現世報,故獨名四大聲聞,餘人無此德,故稱第一而不名大也。

肇曰:須菩提,秦言善吉,弟子中解空第一也。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入其舍,從乞食。

生曰:須菩提得無諍三昧,人中第一也。無諍三昧者,解空無致論處為無諍也。維摩詰機辯難當,鮮有敢窺其門者,而須菩提既有此定,又獨能詣之,跡入恃定矣。便有恃定之跡,而致詰者,豈不有為然乎?

時維摩詰取我缽,盛滿飯。

生曰:維摩詰跡在居士,有吝惜之嫌,若未與食便詰之者,物或謂之然矣,故先取缽盛滿飯也。而不授之者,恐須菩提得缽便去,不盡言論勢也。

謂我言:『唯須菩提,若能於食等者,諸法亦等。

生曰:苟恃定而來者,於定為不等矣。即以食詰之者,明於食亦不等也。不等於食,豈等定哉,是都無所等也。既無所等,何有等定而可恃乎。

諸法等者,於食亦等。

生曰:更申前語也。食事雖麤,其理自妙,要當於諸法得等,然後可等之矣。

如是行乞,乃可取食。

肇曰:須菩提以長者豪富自恣,多懷貪吝,不慮無常,今雖快意,後必貧苦,愍其迷惑,故多就乞食。次入凈名舍,其即取缽盛飯,未授之間,譏其不等也。言萬法同相,准一可知,若於食等,諸法亦等,諸法等者,於食亦等。以此行乞,乃可取食耳。曷為舍貧從富,自生異想乎?

生曰:用心如此,乃可恃以取我食也。意雲不爾,勿取之也。

若須菩提不斷淫、怒、痴,亦不與俱。

什曰:得其真性,則有而無,有而無,則無所斷,亦無所有,故能不斷而不俱也。

肇曰:斷淫怒痴,聲聞也。淫怒痴俱,凡夫也。大士觀淫怒痴即是涅盤,故不斷不俱,若能如是者,乃可取食也。

生曰:須菩提是斷淫怒痴人,原其恃定,必以斷為不俱,故復就而詰之也。就詰之意,轉使切也。若以斷為不俱者,非唯無有等定,於淫怒痴亦不斷矣。

不坏於身,而隨一相。

什曰:身即一相,不待壞而隨也。

肇曰:萬物齊旨,是非同觀,一相也。然則身即一相,豈待壞身滅體然後謂之一相乎?身,五陰身也。

生曰:斷淫怒痴者,則身壞泥洹也。泥洹無復,無量身相為一相矣。不坏於身,事似乖之,故云隨也。

不滅痴愛,起於明脫。

肇曰:聲聞以痴曀智故,痴滅而明;以愛繫心故,愛解而脫。大士觀痴愛真相即是明脫,故不滅痴愛而起明脫。

生曰:身本從痴愛而有,故複次言之也。不復為痴所覆為明也,不復為愛所縛為脫也。

以五逆相而得解脫,亦不解不縛。

肇曰:五逆真相即是解脫,豈有縛解之異耶?五逆,罪之尤者;解脫,道之勝者。若能即五逆相而得解脫者,乃可取人之食也。

生曰:既言於縛得脫,而五逆為縛之極,故復以之為言也。斯則解為不解,縛為不縛。

不見四諦,非不見諦。

肇曰:真見諦者,非如有心之見,非如無心之不見也。

非得果,非不得果。

生曰:於縛得解,是見諦之功,復反之也。非不見諦,是得果矣,故即翻之也。

非凡夫,非離凡夫法。

肇曰:果,諸道果也。不見四諦,故非得果。非不見諦,故非凡夫。雖非凡夫,而不離凡夫法,此乃平等之道也。

生曰:見諦在人,故復論之也。

非聖人,非不聖人。

肇曰:不離凡夫法,非聖人也。道過三界,非不聖人也。

雖成就一切法,而離諸法相,

肇曰:不舍惡法而從善,則一切諸法於何不成?諸法雖成而離其相,以離其相故,則美惡斯成矣。

生曰:人必成就於法,故復極其勢也。

乃可取食。

肇曰:若能備如上說,乃可取食。

若須菩提,不見佛,不聞法。

肇曰:猶誨以平等也。夫若能齊是非,一好醜者,雖復上同如來,不以為尊;下等六師,不以為卑。何則?天地一指,萬物一觀,邪正雖殊,其性不二,豈有如來獨尊而六師獨卑乎?若能同彼六師,不見佛,不聞法,因其出家,隨其所墮,而不以為異者,乃可取食也。此蓋窮理盡性,極無方之說也。善惡反論而不違其常,邪正同辯而不喪其真,斯可謂平等正化,莫二之道乎!

生曰:此一階,使言反而理順也。苟體空內明,不以言反惑意矣。須菩提見佛聞法者,而言不見佛不聞法,言正反也。若以無佛可見為不見佛,無法可聞為不聞法,則順理矣。

彼外道六師,富蘭那迦葉、

什曰:迦葉,母姓也。富蘭那,字也。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無所有,如虛空不生滅也。

肇曰:姓迦葉,字富蘭那。其人起邪見,謂一切法斷滅性空,無君臣父子忠孝之道也。

末伽梨拘賒梨子、

什曰:末伽梨,字也。拘賒梨,是其母也。其人起見雲,眾生罪垢無因無緣也。

肇曰:末伽梨,字也。拘賒梨,其母名也。其人起見謂,眾生苦樂不因行得,自然耳也。

刪闍夜毘羅胝子、

什曰:刪闍夜,字也。毘羅胝,母名也。其人起見謂,要久經生死,彌歷劫數,然後自盡苦際也。

肇曰:刪闍夜,字也。毘羅胝,其母名也。其人謂,道不須求,經生死劫數,苦盡自得,如轉縷丸於高山,縷盡自止,何假求耶!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

什曰:阿耆多翅舍,字也。欽婆羅,麤衣也。其人起見,非因計因,著麤皮衣及拔髮煙熏鼻等,以諸苦行為道也。

肇曰:阿耆多,字也。翅舍欽婆羅,麤弊衣名也。其人著弊衣,自拔髮,五熱炙身,以苦行為道,謂今身並受苦,後身常樂者也。

迦羅鳩馱迦旃延、

什曰:外道字也。其人應物起見,若人問言有耶答言有,問言無耶答言無也。

肇曰:姓迦旃延,字迦羅鳩馱。其人謂,諸法亦有相,亦無相。

尼犍陀若提子等,

什曰:尼犍,字也。陀若提,母名也。其人起見謂,罪福苦樂,盡由前世,要當必償。今雖行道,不能中斷。此六師盡起邪見,裸形苦行,自稱一切智,大同而小異耳。凡有三種六師,合十八部。第一自稱一切智,第二得五通,第三誦四韋陀經。上說六師是第一部也。

肇曰:尼犍陀,其出家總名也,如佛法出家名沙門。若提,母名也。其人謂,罪福苦樂,本自有定因,要當必受,非行道所能斷也。六師,佛未出世時皆道王天竺也。

是汝之師,因其出家。

生曰:既不見佛聞法,是受道於邪見之師,因其得為邪出家也。順在六師之理,是悟之所由為師,又從以成出家道也。

彼師所墮,汝亦隨墮,乃可取食。

肇曰:生隨邪見,死墮惡道。若能同彼六師,不壞異想者,乃可取食也。

生曰:既以師彼,彼墮三惡道,不得不隨其墮也。順在若師六師,理為出家者,雖三惡道而不乖墮也。

〔別本雲,不見佛乃至隨六師所墮。〕

什曰:因其見異,故誨令等觀也。若能不見佛勝於六師,從其出家,與之為一,不壞異相者,乃可取食也。

若須菩提入諸邪見,不到彼岸。

什曰:此以下明其未應平等,則未出眾累。故言入邪見,住八難,同煩惱,具此眾惡,乖彼眾善。下句儘是其所不得也。

肇曰:彼岸,實相岸也。惑者以邪見為邪,彼岸為正,故舍此邪見適彼岸耳。邪見彼岸,本性不殊,曷為舍邪而欣彼岸乎?是以入諸邪見不入彼岸者,乃可取食也。自六師以下,至乎不得滅度,類生逆談以成大順。庶通心君子,有以標其玄旨而遺其所是也。

生曰:師邪見師,則入諸邪見矣。到於彼岸,本由正見,入邪見者則不到也。順在解邪見理為入也,既入其理,即為彼岸,無復彼岸之可到。

住於八難,不得無難。

肇曰:夫見難為難者,必舍難而求無難也。若能不以難為難,故能住於難。不以無難為無難,故不得於無難也。

生曰:既入邪見,便生八難,不得無難處也。順在已解邪見,便得住八難理中,無復無難之可得也。

同於煩惱,離清凈法。

肇曰:夫能悟惱非惱,則雖惱而凈。若以凈為凈,則雖凈而惱。是以同惱而離凈者,乃所以常凈也。

生曰:入邪見在八難生者,便無結不起,為煩惱所牽,不能得自異之也。愈遠清凈法矣。順在既住八難理中,心與煩惱理冥,即之為凈,無復凈之不可離也。

汝得無諍三昧,一切眾生亦得是定。

什曰:無諍有二:一以三昧力將護眾生,令不起諍心;二隨順法性,無違無諍。善業常自謂深達空法,無所違諍,今不順平等而雲無諍者,則與眾生無差也。

肇曰:善吉之與眾生,性常自一,曷為善吉獨得而群生不得乎?此明性本不偏也。善吉於五百弟子中解空第一,常善順法相,無違無諍。內既無諍,外亦善順群心,令無諍訟,得此定名無諍三昧也。

生曰:上詰其恃定不等,是言其不得定也。意雖在此而未指斥,是以終就其事以貶之焉。須菩提若得此定,眾生無有不得之者也。順在彼之不得亦是此得也,則無異矣。

其施汝者,不名福田。

肇曰:我受彼施,令彼獲大福,故名福田耳。由大觀觀之,彼我不異,誰為福者,誰為田者?

供養汝者,墮三惡道。

肇曰:五逆之損,供養之益,大觀正齊,未覺其異。若五逆而可墮,供養亦墮也。

生曰:報應影響,若合符契。苟施邪見之人,則致邪見之報,而墮在三惡道也。報以邪見者,言無福田也。既無福田,何有可名哉?順在終獲正見,則解無有福田可名,得出三惡道而不異墮也。

為與眾魔共一手,作諸勞侶。

肇曰:眾魔,四魔也。共為諸塵勞之黨侶也。

生曰:施能造果,謂之為業。若於業生邪,致受三界報者,為勞苦眾生也。斯則邪見與業為侶,然後得之三界報矣。而此業成勞,乃與魔所作同,故云共一手。順在既得正見,不異於魔所作勞侶也。

汝與眾魔及諸塵勞,等無有異。

肇曰:既為其侶,安得有異?夫以無異,故能成其異也。

生曰:若受施而使施主得邪見報者,是害其慧命,為內外魔也。順在令彼獲等,則生其慧心,必不見與害者殊也。

於一切眾生而有怨心,謗諸佛,毀於法,

肇曰:怨親之心,毀譽之意,美惡一致,孰雲其異?苟曰不異,亦何為不同焉。

不入眾數,終不得滅度。

生曰:害其慧命為魔者,怨之甚者也。順在起彼慧心,是親友之義,而不見異於怨也。為害之由,由乎謗佛毀法,斯人則為不入四眾數矣。順在親友之義,以嘆佛譽法為體,亦不異謗,故云謗也。

汝若如是,乃可取食。』

什曰:汝若自知有過如是之深者。乃可取食也。

肇曰:犯重罪者不得入賢聖眾數,終不得滅度。若能備如上惡,乃可取食也。何者?夫舍惡從善,人之常情耳。然則是非經心,猶未免於累,是以等觀者以存善為患,故舍善以求宗;以舍惡為累,故即惡而反本。然則即惡有忘累之功,舍善有無染之勛,故知同善未為得,同惡未為失。凈名言意,似在此乎。

時我,世尊,聞此茫然,不識是何言。

生曰:若以語言之。我則不然。就意而取。已所不及。故竟不識是何言。

不知以何答,便置缽欲出其舍。

肇曰:凈名言逆而理順,善吉似未思其言,故不識是何說,便舍缽而欲出也。

生曰:進退無據,故不知以何答。則有屈矣。向言若爾乃可取食。不爾故不取也。有屈便應輸缽。故置之欲出。

維摩詰言:『唯須菩提,取缽勿懼。

生曰:懼無答而置缽。即復著言相矣。欲解此滯使得取缽。故先言取缽勿懼也。

於意云何?如來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詰,寧有懼不?』

肇曰:凈名欲令善吉弘平等之道,無心以聽,美惡斯順。而善吉本不思其言,迷其所說,故復引喻以明也。

生曰:言乃至如所作化。亦不能有心於所詰也。

我言:『不也。』

維摩詰言:『一切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應有所懼也。

肇曰:若於弟子中解空第一,既知化之無心,亦知法之如化。以此而聽,曷為而懼?

生曰:化既無懼,諸法如化,亦不得生懼也。

所以者何?一切言說,不離是相。

肇曰:是相,即幻相也。言說如化,聽亦如化,以化聽化,豈容有懼?

生曰:所以言諸法如幻便應無懼者,以諸法化幻,言說亦然故也。言說苟曰如幻,如何以言致懼耶?

至於智者,不著文字,故無所懼。何以故?文字性離。

肇曰:夫文字之作,生於惑取。法無可取,則文相自離。虛妄假名,智者不著。

無有文字,是則解脫。

肇曰:解脫,謂無為真解脫也。夫名生於不足,足則無名。故無有文字,是真解脫。

生曰:不復縛在文字,故言解脫也。

解脫相者,則諸法也。』

肇曰:名生於法,法生於名。名既解脫,故諸法同解也。

生曰:向以諸法如幻明無文字,文字既解,還復悟解在諸法也。

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法眼凈,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富樓那

佛告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富樓那,秦言滿也。彌多羅尼,秦言善知識。善知識是其母名也,其人於法師中第一善說阿毘曇論也。

肇曰:富樓那,字也,秦言滿。彌多羅尼,母名也,秦言善知識。通母名為字,弟子中辨才第一也。

富樓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大林中,在一樹下,為諸新學比丘說法。

什曰:近毘耶離有園林,林中有水,水名獼猴池。園林中有僧房,是毘耶離三精舍之一也。富樓那於中為新學說法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富樓那,先當入定觀此人心,然後說法。

肇曰:大乘自法身以上,得無礙真心,心智寂然,未嘗不定。以心常定,故能萬事普照,不假推求然後知也。小乘心有限礙,又不能常定,凡所觀察,在定則見,出定不見。且聲聞定力深者,見眾生根極八萬劫耳;定力淺者,身數而已;大士所見,見及無窮。此新學比丘根在大乘,應聞大道,而為說小法,故誨其入定也。

無以穢食置於寶器,

肇曰:穢食充饑,小乘法也。盛無上寶,大乘器也。

當知是比丘心之所念,無以琉璃同彼水精。

肇曰:當識其心念之根本,無令真偽不辨也。

汝不能知眾生根源,無得發起以小乘法,彼自無瘡,勿傷之也。

肇曰:彼大乘之體自無瘡疣,無以小乘之刺損傷之也。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無以大海,內於牛跡。

肇曰:大物當置之大處,曷為回龍象於兔徑,注大海於牛跡乎?

無以日光,等彼螢火。

肇曰:明昧之殊,其喻如此,而欲等之者何耶?

富樓那,此比丘久發大乘心,中忘此意,

肇曰:未得無生,心皆有退忘也。

如何以小乘法而教導之?我觀小乘智慧微淺,猶如盲人,不能分別一切眾生根之利鈍。』

時維摩詰即入三昧,令此比丘自識宿命,曾於五百佛所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實時豁然,還得本心。

肇曰:凈名將開其宿心,成其本意,故以定力令諸比丘暫識宿命,自知曾於五百佛所殖眾德本,曾已回此功德向無上道,此其本意也。

於是諸比丘稽首禮維摩詰足。時維摩詰因為說法,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復退轉,我念聲聞不觀人根,不應說法,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摩訶迦旃延

佛告摩訶迦旃延:「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南天竺婆羅門姓也。善解契經者也。

肇曰:迦旃延,南天竺婆羅門姓也。即以本姓為名,弟子中解義第一也。

迦旃延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佛為諸比丘略說法要。

什曰:法要,謂一切法,略說有二種:有為,無為也。迦旃延於後演有為則四非常,無為則寂滅義也。

肇曰:如來常略說:有為法無常、苦、空、無我,無為法寂滅不動,此二言總一切法盡,故言略。

生曰:為悟所津,若出之由戶焉。

我即於後敷演其義,謂無常義,苦義,空義,無我義,寂滅義。

肇曰:如來言說未嘗有心,故其所說法未嘗有相。迦旃延不喻玄旨,故於入室之後,皆以相說也。何則?如來去常故說無常,非謂是無常;去樂故言苦,非謂是苦;去實故言空,非謂是空;去我故言無我,非謂是無我;去相故言寂滅,非謂是寂滅。此五者,可謂無言之教,無相之談。而迦旃延造極不同,聽隨心異,聞無常則取其流動,至聞寂滅亦取其滅相,此言同旨異,迦旃延所以致惑也。

生曰:迦旃延是分別佛語中第一也。佛既略說於前,迦旃乃敷述於後也。存旨而不在辭,故曰演其義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迦旃延,無以生滅心行說實相法。

什曰:若無生滅則無行處,無行處乃至實相也。因其以生滅為實故,譏言無以生滅說實相法。通非下五句也。

肇曰:心者何也,惑相所生。行者何也,造用之名。夫有形必有影,有相必有心。無形故無影,無相故無心。然則心隨事轉,行因用起。見法生滅,故心有生滅;悟法無生,則心無生滅。迦旃延聞無常義,謂法有生滅之相。法有生滅之相,故影響其心,同於生滅也。夫實相幽深,妙絕常境,非有心之所知,非辨者之能言,如何以生滅心行而欲說乎?

生曰:佛既稱迦旃延為善分別義。豈應有謬哉。於封其言者論之故有闕耳。夫佛與迦旃延所明是同。至於不達取之亦不得不異。而佛無致譏之義。迦旃有受詰之事。其故何耶。佛以窮理為主。言必在通。迦旃未能造極。容有乖旨。故可寄之以貶諸闕焉。無常者變至滅也。苦者失所愛也。空者非己有也。無我者莫主之也。寂滅者無此四也。然則四為可惡之法。無之是可樂理也。原夫五本為言以表理之實也。而謂盡於生滅之境者心所行耳。諸比丘行心所行故不解脫。超悟其旨然後是也。

迦旃延,諸法畢竟不生不滅,是無常義。

什曰:凡說空則先說無常,無常則空之初門。初門則謂之無常,畢竟則謂之空。旨趣雖同,而以精麤為淺深者也。何以言之,說無常則雲念念不住,不住則以有系住,雖去其久住,而未明無住,是麤無常耳,未造其極也。今此一念若令系住,則後亦應住,若今住後住,則始終無變。始終無變,據事則不然。以住時不住,所以之滅,住即不住乃真無常也。本以住為有,今無住則無有,無有則畢竟空,畢竟空即無常之妙旨也,故曰畢竟空是無常義。迦旃延未盡而謂之極者,故自招妄計之譏也。

肇曰:此辯如來略說之本意也。小乘觀法生滅為無常義,大乘以不生不滅為無常義。無常名同,而幽致超絕,其道虛微,固非常情之所測。妙得其旨者,凈名其人也。

生曰:夫言無常者,據事滅驗之也。終苟有滅,始無然乎?始若果然,則生非定矣。生不定,生滅孰定哉?生滅既已不定,真體復何所在?推無在之為理,是諸法之實也。實以不生不滅為義,豈非無常之所存耶?然則無常雖明常之為無,亦所以表無無常也。畢竟者,不得不然也。

五受陰,洞達空無所起,是苦義。

什曰:無常壞法,所以苦也。若無常麤,則壞之亦麤。壞之亦麤,則非苦之極也。今妙無常則無法不壞,無法不壞則法不可壞,苦之甚也。法不可得,空之至也。自無而觀,則不壞不苦。自有而之散,苦義所以生也。

肇曰:有漏五陰愛染生死名受陰也。小乘以受陰起則眾苦生為苦義。大乘通達受陰內外常空,本自無起,誰生苦者,此真苦義也。

生曰:夫苦之為事,會所成也。會所成者,豈得有哉?是以言五受陰空,是苦義也。五受陰,苦之宗也。無常推生及滅,事不在一。又通在有漏無漏,故言諸法。苦即體是無,義起於內。又得無漏者,不以失受致苦,故唯受陰而已也。洞達者,無常以據終驗之,雲畢竟耳。苦以空為其體,故洞達也。無所起者,無常明無本之變,理在於生。苦言假會之法,所以配其起也。

諸法究竟無所有,是空義。

什曰:本意言空欲以遣有,非有去而存空,若有去存空,非空之謂也。二法俱盡,乃空義也。

肇曰:小乘觀法緣起內無真主為空義。雖能觀空,而於空未能都泯,故不究竟。大乘在有不有,在空不空,理無不極,所以究竟空義也。

生曰:惑者皆以諸法為我之有也。理既為苦,則事不從己。己苟不從,則非我所保。保之非我,彼必非有也。有是有矣,而曰非有;無則無也,豈可有哉?此為無有無無,究竟都盡,乃所以是空之義也。

於我無我而不二,是無我義。

什曰:若去我而有無我,猶未免於我也。何以知之?凡言我即主也,經雲有二十二根,二十二根亦即二十二主也。雖雲無真宰,而有事用之主,是猶廢主而立主也。故於我無我而不二,乃無我耳。

肇曰:小乘以封我為累,故尊於無我。無我既尊,則於我為二。大乘是非齊旨,二者不殊,為無我義也。

生曰:理既不從我為空,豈有我能制之哉?則無我矣。無我本無生死中我,非不有佛性我也。

法本不然,今則無滅,是寂滅義。』

什曰:明泥洹義也。由生死然盡,故有滅。生死即不然,無泥洹滅。泥洹滅,真寂滅也。

肇曰:小乘以三界熾然,故滅之以求無為。夫熾然既形,故滅名以生。大乘觀法,本自不然,今何所滅,不然不滅,乃真寂滅也。

生曰:法既無常苦空,悟之則永盡泥洹。泥洹者,不復然也。不然者,事之靖也。夫終得寂滅者,以其本無實然,然既不實,滅獨實乎?

說是法時,彼諸比丘心得解脫,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阿那律

佛告阿那律:「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天眼第一也。

肇曰:阿那律,秦言如意,剎利種也,弟子中天眼第一。

阿那律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於一處經行,時有梵王名曰嚴凈,與萬梵俱放凈光明,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幾何阿那律天眼所見?」

肇曰:梵王聞阿那律天眼第一,故問所見遠近。

我即答言:「仁者,吾見此釋迦牟尼佛土,三千大千世界,如觀掌中庵摩勒果。」

肇曰:庵摩勒果,形似檳榔,食之除風冷。時手執此果,故即以為喻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那律,天眼所見,為作相耶,無作相耶?

什曰:色無定相,若見色有遠近精麤,即是為色。為色則是邪惑顛倒之眼,故同於外道。若不為色作相,色則無為,無為則不應見有遠近。而言遠見三千,則進退無可,故失會於梵天,受屈於二難也。

肇曰:三界報身,六情諸根,從結業起,名為有作相也。法身出三界,六情諸根,不由結業生,名為無作相。夫以有作,故有所不作。以法身無作,故無所不作也。

假使作相,則與外道五通等。

肇曰:外道修俗禪,得五通,然不能出凡夫見聞之境,此有作相也,欲等之哉?

若無作相,即是無為,不應有見。』

肇曰:若無作相,即是法身無為之相,豈容見聞近遠之言。

世尊,我時默然。

肇曰:欲言作相則同彼外道,欲言無作則違前見意,故不知所答也。

彼諸梵聞其言,得未曾有,即為作禮而問曰:『世孰有真天眼者?』

什曰:以阿那律天眼為色作相,非真天眼。若不作相,則是真眼。未知誰有,故問言孰耶。

肇曰:諸梵謂天眼正以徹視遠見為理,而凈名致詰,殊違本塗,疑有真異,故致斯問。

維摩詰言:『有佛世尊,得真天眼,常在三昧,悉見諸佛國,不以二相。』

什曰:言不為色作精麤二相也。

肇曰:真天眼,謂如來法身無相之目也。幽燭微形,巨細兼覩,萬色彌廣,有若目前,未嘗不見而未嘗有見,故無眼色之二相也。二乘在定則見,出定不見。如來未嘗不定,未嘗不見,故常在三昧也。

叡曰:如來天眼入佛眼中,雖緣無緣,故不以二相。有說不以凈穢二相,有說不以動寂二相也。(《關中疏》)

於是嚴凈梵王及其眷屬五百梵天,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禮維摩詰足已,忽然不現。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肇曰:其所發明成立若此。

優波離

佛告優波離:「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長夜誓願世世常作持律,故於今持律第一也。

肇曰:優波離,秦言上首,弟子中持律第一。

優波離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者,有二比丘犯律行以為恥,

什曰:以佛尊重,慚愧深故,亦於眾中大恐怖故。複次,將以如來明見法相,決定我罪,陷於重殘,則永出清眾,望絕真路也。

□「重殘」一作「無淺」。

生曰:犯律者必有懼罪之惑也。原其為懷,非唯畏苦困,已交恥所為也。

不敢問佛。

生曰:既違聖禁,加所為愚鄙,故不敢以斥問佛也。

來問我言:『唯優波離,我等犯律,誠以為恥,不敢問佛,願解疑悔,得免斯咎。』

肇曰:愧其所犯,不敢問佛,以優波離持律第一,故從問也。疑其所犯不知輕重,悔其既往廢亂道行,故請持律解免斯咎也。

生曰:違禁誠重,能改為貴,是以許有改法也。優波離解律第一,故以問焉。疑者,恐罪及己,而猶有不至之異也。悔者,既已懼之,必自悔所為也。

我即為其如法解說。

肇曰:如法,謂依戒律決其罪之輕重,示其悔過法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優波離,無重增此二比丘罪,

生曰:未知罪相,猶封以致懼。既明所屬,而改之法重,封懼之情愈致深也。深乎惑者,罪彌重矣。

當直除滅,勿擾其心。

什曰:犯律之人,心常戰懼。若定其罪相,復加以切之,則可謂心擾而罪增也。若聞實相,則心玄無寄,罪累自消,故言當直除滅也。

肇曰:二比丘既犯律行,疑悔情深,方重結其罪,則封累彌厚。封累既厚,則罪垢彌增。當直說法空,令悟罪不實。悟罪不實,則封累情除。封累情除,則罪垢斯滅矣。曷為不察其根,為之決罪,擾亂其心,重增累乎?

生曰:除罪用術,於理既迂。又應病則是,其方乖之,更增其病矣。

所以者何?彼罪性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肇曰:覆釋所以直除之意也。夫罪累之生,因緣所成,求其實性,不在三處。如殺因彼我,彼我即內外也。自我即非殺,自彼亦非殺,彼我既非,豈在中間?眾緣所成,尋之悉虛也。

生曰:封惑本出人耳,彼罪豈當有哉。苟能體之,不復自縛於罪也。既不復縛罪,便是出其境矣。已出罪境者,罪能得之乎?不在內者,不在我心也。若在我心者,不應待外也。不在外者,不在彼事也。若在彼事者,不應罪我也。不在中間者,合我之與事也,罪為一矣,豈得兩在哉!

如佛所說,心垢故眾生垢,心凈故眾生凈。

什曰:以罪為罪,則心自然生垢。心自然生垢,則垢能累之。垢能累之,則是罪垢眾生。不以罪為罪,此即凈心,心凈則是凈眾生也。

生曰:引佛語為證也。心垢者,封惑之情也。眾生垢者,心既有垢,罪必及之也。若能無封,則為凈矣。其心既凈,其罪亦除也。

心亦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

生曰:罪雖由心垢而致,悟之必得除也。向已明罪不在內外中間,故言心亦不在三處。

如其心然,罪垢亦然。

肇曰:尋知其本也。夫執本以知其末,守母以見其子。佛言眾生垢凈皆由心起,求心之本,不在三處。心既不在,罪垢可知也。

諸法亦然,不出於如。

肇曰:萬法云云,皆由心起,豈獨垢凈之然哉?故諸法亦然。不離於如。如,謂如本相也。

生曰:心既不在三處,罪垢亦然也。反覆皆不得異,諸法豈容有殊耶?則無不如也。

如優波離以心相得解脫時,寧有垢不?』

什曰:心相,謂羅漢亦觀眾生心實相得解脫也。今問其成道時,第九解脫道中觀實相時,寧見此中有垢不?

生曰:以優波離驗之也。心相者,無內外中間也。得解脫者,不復縛在心也。以心相得解脫者,無垢可見。

我言:『不也。』

肇曰:得解脫時,謂其初成阿羅漢第九解脫,爾時心冥一義,無復心相。欲以其心類明眾心,故先定其言也。

維摩詰言:『一切眾生心相無垢,亦復如是。

肇曰:群生心相,如心解脫相。生曰:眾生心相無垢,理不得異,但見與不見為殊耳。

唯優波離,妄想是垢,無妄想是凈。

什曰:罪本無相,而橫為生相,是為妄想。妄想自生垢耳,非理之咎也。

肇曰:優波離分別罪相,欲以除垢。罪本無相,而妄生罪相,乃更增塵垢也。其言雖泛,意在於是。

生曰:垢實無也,在妄想中是垢耳。若無妄想,垢即凈也。妄想者,妄分別之想也。

顛倒是垢,無顛倒是凈。

肇曰:無罪而見罪,顛倒也。生曰:見正轉也。見轉於內,則妄分別外事也。

取我是垢,不取我是凈。

肇曰:見罪即存我也。生曰:取我相者,不能廢己從理也。既取我相,見便轉也。

優波離,一切法生滅不住。

什曰:此已下釋罪所以不可得也。生曰:諸法皆從妄想而有,悉如此也。

如幻如電,諸法不相待,乃至一念不住。

什曰:前心不待後心生竟,然後滅也。

肇曰:成前無相常凈義也。諸法如電,新新不停,一起一滅,不相待也。彈指頃有六十念過,諸法乃無一念頃住,況欲久停。無住則如幻,如幻則不實,不實則為空,空則常凈。然則物物斯凈,何有罪累於我哉!

諸法皆妄見,如夢,如炎,如水中月,如鏡中像,以妄想生。

什曰:皆由妄見,故謂其有耳。

肇曰:上明外法不住,此明內心妄見,俱辯空義,內外為異耳。夫以見妄故所見不實,所見不實則實存於所見之外,實存於所見之外則所見不能見,見所不能見故無相常凈也。上二喻取其速滅,此四喻取其妄想也。

其知此者,是名奉律。

什曰:奉律,梵本雲毘尼,毘尼秦言善治,謂自治淫怒痴,亦能治眾生惡也。

其知此者,是名善解。』

肇曰:若能知法如此,乃名善解,奉法律耳。不知此法,而稱持律第一者何耶?令知優波離謬教意也。

生曰:作如此知,無復犯律之咎也。善解律為理也。

於是二比丘言:『上智哉,是優波離所不及,持律之上,而不能說。』

肇曰:二比丘悟罪常凈,無復疑悔,故致斯嘆。

我答言:『自舍如來,未有聲聞及菩薩能制其樂說之辯。

肇曰:內有樂說智生,則說法無窮,名樂說辯也。此辯一起,乃是補處之所嘆,而況聲聞乎!

其智慧明達,為若此也。』

肇曰:其明達若此,吾豈能及。

時二比丘疑悔即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作是願言:『令一切眾生皆得是辯。』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什曰:有罪則憂怖自生,罪無則疑悔自滅也。 羅睺羅

佛告羅睺羅:「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阿修羅食月時名羅睺羅。羅睺羅,秦言覆障,謂障月明也。羅睺羅六年處母胎所覆障,故因以為名。明聲聞法中密行第一。菩薩出家之日,諸相師言,若今夜不出家,明日七寶自至,為轉輪聖王,王四天下。王即於其夜更增伎樂,以悅其心。於時菩薩欲心內發,羅睺羅實時處胎,耶輸陀羅其夜有身。於時凈居諸天相與悲而言曰:「菩薩為欲所纏,迷於女色,眾生可愍,誰當度者?」實時變諸妓女皆如死人,甚可怖畏,令菩薩心厭,即勸出家。車匿牽馬,四天王接足,踰域而去。到菩提樹下思惟,苦行六年,已夜成佛。時羅睺羅乃生,生已,佛乳母問言:「悉達出家於是六年,汝今何從有身?若六年懷妊,世所未聞。」諸釋聞之,相與議言:「此是不祥,毀辱釋門,必是私竊,欲依法殺之。」耶輸曰:「願見大王,爾乃就死。」王於是隔慢與語,具以事詰問其所由。耶輸如實自陳:「我非私竊,是太子之胤耳。自太子出家,我常愁毒,寢卧冷地,故此兒不時成就耳。」語王言:「自看此兒顏貌色相為是孫子不?」王即抱而觀之,見其色相與太子相似,王乃流淚而言曰:「真是吾孫子也。」佛欲證明,化作梵志,來入王宮,見兒,問言:「汝名何等?」答言:「我名羅睺羅。」梵志贊言:「善哉!汝以業因緣故處胎六年,所覆障故應名此也。」王問:「何業因緣?」答曰:「我知業因緣,不知何業。」佛後還國,羅睺羅見佛身相莊嚴,敬心內發,願欲出家。其母語言:「此人出家,得成聖道。道非汝分,何用出家?」羅睺羅言:「若令一人得道,我要當得。」使人剔發,發已垂盡,唯有頂上少許,復言:「若發都盡,則與死人無異。決定汝心,無從後悔。」答言:國位寶珍,無量妙樂,我能棄之,況惜少發耶!」道心堅固,遂棄國出家,以舍利弗為和尚。羅睺羅因緣及出家事,以聲聞法略說也。

肇曰:羅睺羅,秦言覆障。六年為母胎所障,因以為名。弟子中密行第一,持戒第一也。〔又云:密行第一,故《法華經》云:「羅睺羅密行,唯我能證知。」〕

羅睺羅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毘耶離諸長者子,來詣我所,稽首作禮,問我言:『唯羅睺羅,汝佛之子。

生曰:言其承聖之基。

舍轉輪王位,

什曰:轉輪王亦有不入胎者,如頂生王是也。昔轉輪王頂上生瘡,王患其癢痛,婆羅門欲以刀破之。王時怒曰:云何以刀著大王頂上耶!更有婆羅門以葯塗之。至七日,頭瘡乃壞,視瘡中,見有小兒,威相端正,取而養之,後遂為王。因從頂生,故名頂生王。或有從肩臂手足等生,此皆從男女生也。佛若不出家,則大轉輪王,王四天下。羅睺羅不出家,王一閻浮提。地下十由旬鬼神,空中十由旬鬼神,皆屬羅睺羅,為其給使。

生曰:羅雲有轉輪王相,王閻浮提也。

出家為道。

生曰:意雲不應舍此而出家也。

其出家者,有何等利?』

什曰:長者子見其毀形麤衣,持缽救命,徒見其所棄之利,而未見其所得,自外而觀,可愍之甚。戀昔悲今,冀其有利,故問其利也。

肇曰:佛不出家,應為金輪王,王四天下。羅睺羅不出家,應為鐵輪王,王一天下。以其所舍不輕,所期必重,故問其利也。

生曰:然舍而出家,故當必有勝事耳。竟有何等利於此耶?

我即如法為說出家功德之利。

什曰:羅睺羅失會,其旨有四:一不見人根,應非其葯;二出家功德無量,而說之以限;三即是實相,而以相說之;四齣家法本為實相及涅盤,出家即是二法方便,今雖主得已有其相,羅睺羅雖說出家之美,而不說其終之相,故違理喪真受屈當時也。二人雖俱說出家功德,而羅睺羅以四失乖宗,維摩以四得應會,其得失相反差別若此也。

肇曰:不善知其根,為說有為功德利也。

生曰:世榮雖樂,難可久保。出家之理,長樂無為。豈可同年語其優劣?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羅睺羅,不應說出家功德之利。

生曰:諸長者子本以貪樂存榮為懷,聞之更移其著,則乖出家利矣。於彼為不應,故言爾也。

所以者何?無利無功德,是為出家。

肇曰:夫出家之意,妙存無為。無為之道,豈容有功德利乎?

生曰:正以無利、無功德為出家理也。

有為法者,可說有利有功德。

生曰:貪樂是無窮法為有為也。

夫出家者,為無為法,無為法中,無利無功德。

什曰:無漏道品一切法及律儀皆名出家法,出家法皆名無利也。若世俗法則受生死不絕,報利愈積。若出家法於今雖有,終期則無。何以言之?本欲假事以息事,因有以之無,將出於功德之域,入於無利之境,無利之境即涅盤也。今就有利而言無利,是因中說果也。

肇曰:夫有無為之果,必有無為之因,因果同相,自然之道也。出家者為無為,即無為之因也。無為無利無功德,當知出家亦然矣。

生曰:無為是表理之法,故無實功德利也。

羅睺羅,出家者無彼無此,亦無中間。

什曰:此即因中明涅盤相也。

肇曰:偽出家者,惡此生死,尊彼涅盤,故有中間三處之異。真出家者,遣萬累,亡彼此,豈有是非三處之殊哉?

生曰:彼者,出家也。此者,我也。中間者,此二法也。功德之利,出於此三,三既為無,何有功德利哉!

離六十二見,

什曰:無利故離見也。

肇曰:六十二見者,《大品》雲,外道依過去,計神及世間常、無常等四見;依未來,計神及世間邊、無邊等四見;依涅盤,計有如來及無如來等四見。依此十二見,歷五陰,成六十見。又計身與神一斷見,身與神異常見,為六十二見。

處於涅盤。

什曰:出家法名為處,言是向涅盤處也。

肇曰:既無彼此,則離眾邪見,同涅盤也。上直明出家之義,自此下明出家之事。雖雲其事,然是無事事耳。何則?出家者,以去累為志,無為為心,以心無為故,所造眾德皆無為也。

智者所受,

什曰:一切賢聖大人悉讚歎受持出家法也。

聖所行處,

什曰:眾聖履之而通也。

肇曰:賢智聞之而從,眾聖履之而通,可謂真出家之道乎!

降伏眾魔,

肇曰:眾魔,四魔也。正道既夷,邪徑自塞。經曰:一人出家,魔宮皆動。

度五道,

什曰:凡夫能出四趣,不能出於天道。出家求滅,則五道斯越,物我通度也。

肇曰:五道,非無為之路也。〔又云:生死五道,性是涅盤,故名度。〕

凈五眼,

肇曰:凈五眼,如《放光》說也。

得五力,立五根,不惱於彼,

什曰:在家雖行善,然有父母妻子眷屬之累,若物來侵害,必還加報,是故在家是惱彼因緣。出家無此眾累,則惱因自息,故言不惱彼也。

肇曰:道超事外,與物無逆,何惱之有耶?

離眾雜惡,

什曰:凡以雜心而興福業,皆名雜惡也。出家修善,則滅除妄想。又為涅盤故,離眾雜惡也。

肇曰:俗善雖善,猶雜不善。道法真凈,故純善不雜也。

摧諸外道,

什曰:出家不以摧物,而諸惡自消,猶如日出,眾冥自滅也。肇曰:日月不期去闇,而闇自除。出家不期摧外道,而外道自消也。

超越假名,

什曰:緣會無實,但假空名耳。若得其真相,即於假不迷,故名超越也。肇曰:萬事萬名,虛假以生。道在真悟,故超越假名。

出淤泥,

什曰:在家沒欲泥,出家沒見泥。今明真出家,故總言出也。

無系著,

什曰:若有所系,亦未為出家。一切不著,是真出家也。肇曰:出生死愛見之淤泥,無出家愛道之系著也。

無我所,

什曰:於我所法中,一切舍離,故言無也。

肇曰:出家之道,本乎無為。

無所受,

什曰:受義言取。取有四種,在家人有愛取,出家人有戒取、見取、愛取,真出家者無此四受,亦於一切法無所受也。

肇曰:無四受也。欲受、我受、戒受、見受。〔四受者,欲受,我受,戒受,見受。出家本乎無我,離著則諸受永亡,故無受也。〕

無擾亂,

什曰:凡心有所在,方便不息,是名擾亂。出家無事,一切永離也。

內懷喜,

什曰:喜有二種:一者有現世功德,自然欣預;二者後得涅盤,心常安悅。既具二喜,又無想著,乃真喜也。

肇曰:夫擾亂出於多求,憂苦生乎不足。出家寡慾,擾亂斯無。道法內充,故懷喜有餘。

護彼意,

什曰:謂能獎順眾生,不乖逆其心也。

隨禪定,離眾過。

什曰:出家凡有三法,一持戒,二禪定,三智慧。持戒能折伏煩惱,令其勢微。禪定能遮,如石山斷流。智慧能滅,畢竟無餘。今持戒清凈,則結薄心靜,與禪相順,故言隨也。

肇曰:諸長者子應聞出家無為之道,而示以有為功德之利,是由不隨禪以觀其根,不審法以將其意,眾過之生,其在此乎?故因明出家以誡之也。

若能如是,是真出家。』

肇曰:若能不違上說,乃應出家之道。出家之道,非存利之所能也。

於是維摩詰語諸長者子:『汝等於正法中宜共出家,

生曰:無利之利,真利也,故勸之耳。

所以者何?佛世難值。』

什曰:佛常在世,於罪者為難耳。肇曰:凈名知其不得出家,而勸之者,欲發其無上道心耳。

諸長者子言:『居士,我聞佛言,父母不聽,不得出家。』

什曰:長者子不得出家,而重出家之美,所以深其惱耳。肇曰:非不欲出家,不欲違親耳。

維摩詰言:『然,汝等便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是即出家。

什曰:若發無上道心,心超三界,形雖有系,乃真出家。

是即具足。』

什曰:雖為白衣,能發無上心者,便為出家,具足戒行矣。

□《關中疏》此條作「肇曰」。

生曰:出家本欲離惡行道,若在家而能發意,即是足矣。亦為具足其道者也。

爾時三十二長者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生曰:諸長者子既以有礙乖出家事,而聞在家有出家之理,欣然從之。

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阿難

佛告阿難:「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秦言歡喜也。問曰:阿難持佛法藏,即其所聞,足知無病。今云何不達?答曰:真實及方便,悉是佛語,故二說皆信。又云:阿難亦共為方便也。

肇曰:阿難,秦言歡喜,弟子中總持第一。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昔時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

生曰:佛而有疾,現去物不遠,使得有企仰之情也。而用牛乳者,有遍應從此化故也。

我即持缽,詣大婆羅門家門下立。

叡曰:現身有疾者,亦不可一途而論,特以淺識之流取信耳。因於如來身而起劣相,故彰阿難不達,使惑同眾人。凈名高呵,以開法身之唱,使見形之徒,悟應感難期,無方莫惻。兼寄跡取乳,除彼貪求。假過阿難,以明小乘之劣。(《關中疏》)

□「莫惻」,當作「莫測」。

生曰:未便乞乳,有待然乎?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唯阿難,何為晨朝持缽住此?』

生曰:晨非乞食時,必有以也。

我言:『居士,世尊身小有疾,當用牛乳,故來至此。』

生曰:以事對也。

維摩詰言:『止,止,阿難,莫作是語。

肇曰:至人舉動,豈虛也哉!如來現疾之所度,凈名致呵之所益,皆別載他經。

生曰:於不達者為不應也。

如來身者,金剛之體。

什曰:小乘人骨金剛,肉非金剛也。大乘中內外金剛一切實滿,有大勢力,無病處故。

生曰:如來身無可損,若金剛也。

諸惡已斷,眾善普會,當有何疾,當有何惱?

肇曰:夫痛患之生,行業所為耳。如來善無不積,惡無不消,體若金剛,何患之有!

生曰:且略示其無病理也。言都無致病之本,而有樂因普會,自應有何疾耶!

默往阿難,勿謗如來。

肇曰:默然而往。如來無疾,言疾則謗。

生曰:苟雲是實,為謗佛也。以此言之,無乞乳理,故令還去焉。

莫使異人聞此麤言。

生曰:病為常近,麤之極也。不達聞之,必為然矣。

無令大威德諸天,及他方凈土諸來菩薩得聞斯語。

什曰:謂五凈居天上,別有清凈諸天,名世間頂,悉十住菩薩所生也。若聞此言,則知阿難不達方便,而生劣想。故誡言無令得聞。恐此似當時所宜非實言也。

〔又曰:謂五凈居天上,別有大自在天,是十地菩薩,又他方大士,此之二人,若聞斯語,知佛方便,怪汝不達也。〕

生曰:以彼推己,無疾,必達佛矣。而此言實病,不亦哂斯語之不得乎?

阿難,轉輪聖王以少福故,尚得無病,豈況如來無量福會普勝者哉!

什曰:有羅漢名薄拘羅,往昔為賣藥師,語夏安居僧言:「若有須葯,就我取之。」眾竟無所須。唯一比丘小病,受一訶梨勒果。因是九十劫生天人中,受無量快樂,但聞病名,而身無微患。於此生年已九十,亦未曾有病。況佛積善無量,疾何由生!問曰:善惡相對,報應宜同。五逆重罪,一劫受苦。云何一果之善,受福無量耶?答曰:罪事重而力微,善事輕而勢強。譬有惡蛇,將取人食,先吐毒沫在地,人踐其上,實時昏熟,不能起去,然後以氣吸之。三寶中作功德亦復如是,初作功德時,其事雖微,冥益已深,然後方便引入佛道,究竟涅盤,其福乃盡。

肇曰:轉輪聖王隨命修短,終身無病。

生曰:以事推之,使人悟也。轉輪聖王乃不及欲界諸天。但以人中少福尚得無病。豈況如來普勝三界。而有疾哉!

行矣,阿難,勿使我等受斯恥也。

生曰:推事既爾,必應還去也。苟執不去,非徒佛有斯謗,我等亦受其恥也。

外道梵志若聞此語,當作是念:何名為師,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諸疾人。

生曰:師不可師之人,便應受此恥辱矣。

可密速去,勿使人聞。

肇曰:正士聞則謂汝不達,邪士聞則謂佛實有疾。何名為法之良醫,身疾不能救,而欲救人心疾乎?

生曰:急宜還去也。

當知阿難,諸如來身即是法身,

什曰:法身有三種:一法化生身,金剛身是也;二五分法身;三諸法實相,和合為佛。故實相亦名法身也。

叡曰:所謂法性生身,亦言功德法身,變化法身,實相法身,虛空法身,詳而辨之,一法身也。何者?言其生,則本之法性,故曰法性生身;推其因,則是功德所成,故言功德法身;就其應,則無感不形,則是變化法身;稱其大,則彌綸虛空,所謂虛空法身;語其妙,則無相無為,故曰實相法身。故知一體不動,名逐緣分矣。

非思欲身。

什曰:非肉身,即法化身也。非三界之形,故過於三界。雖有生滅,而無老病眾惱十事之患,故名無漏。無漏則體絕眾為,故名無為。形超五道,非物之數,故曰無數也。

肇曰:三界有待之形名思欲身也。法身之義,已記之善權。

生曰:以向來語,當知必如下說也。思欲是妄想之懷,致病本也。如來身從實理中來,起不由彼,應有何病耶!

佛為世尊,過於三界。

生曰:既以思欲為原,便不出三界,三界是病之境也。佛為悟理之體,超越其域,應有何病耶!言佛為世尊者,以明過於世間也。

佛身無漏,諸漏已盡。

肇曰:夫法身虛微,妙絕常境,情累不能染,心想不能議,故曰諸漏已盡,過於三界。三界之內,皆有漏也。

生曰:雖出三界,容是最後邊身猶是漏法,漏法豈得無病哉?佛既過之,無復斯漏,何病之有耶!

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肇曰:法身無為而無不為。無不為故現身有病,無為故不墮有數。

生曰:雖曰無漏,或有為也。有為是起滅法,雖非四大,猶為患也。佛既以無漏為體,又非有為,何病之有哉!為則有數也。

如此之身,當有何疾?』

生曰:併合四句語也。

時我,世尊,實懷慚愧,得無近佛而謬聽耶?

肇曰:受使若此,致譏若彼。進退懷愧,或謂謬聽也。

生曰:近佛而謬,所以應慚也。謬必致罪,不得不懼也。得無之言,誠是從容之辭,而意在必謬也。

即聞空中聲,曰:『阿難,如居士言,但為佛出五濁惡世。

什曰: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多歲數名由泓,多由泓名為劫。大劫如賢劫比也。大劫中有小劫。多諸惡事,總名劫濁。善人既盡淳惡眾生,眾生濁也。除邪見已,諸煩惱如三毒等增上重者,不以道理,能障聖道,必入惡趣,如是結使,煩惱濁也。除四見已,唯取邪見,謗無因果罪福及聖道涅盤,是名見濁也。大劫初時,人壽無量,爾時佛未出世。後受命漸短,人壽六萬歲,爾時拘留孫佛出世。乃至百二十歲時,釋迦牟尼佛出現於世。自後漸短,乃至人壽三歲。百二十歲已下,盡名命濁也。彌勒生時,小劫更始,人壽更長也。

現行斯法,度脫眾生。

什曰:梵本雲貧法。現病行乞等是貧法也。

生曰:解阿難意,使得取乳也。實如維摩詰語,但佛應五濁惡世自應爾。

行矣阿難,取乳勿慚。』

肇曰:以其愧惑,故空聲止之。如居士言,何有無漏之體嬰世之患,但為度五濁群生,故現斯疾耳,取乳勿慚也。五濁者,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

生曰:慚跡應在必行矣,故令取乳勿慚也。

世尊,維摩詰智慧辯才,為若此也,是故不任詣彼問疾。」

如是五百大弟子,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菩薩品第四

彌勒菩薩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什曰:彌勒既紹尊位,又當於此土而成佛,眾情所宗,故先命之。彌勒、維摩大小之量未可定也。或雲維摩雖大,或有以而不成佛;或雲彌勒雖大,將有為而故辭行;或此是分身彌勒,非其正體。以此三緣,故有致屈之跡也。彌勒不堪,便應超命文殊,而兼命餘人者,將以一雖不堪,眾不可抑,故推眾求能,廣命之也。亦欲令各稱所聞,以盡維摩之美也。

肇曰:彌勒,南天竺婆羅門姓。出此姓,即以為名焉。又曰:五百弟子皆已不任,故復命菩薩者,將備顯凈名難酬之德也。

生曰:彌勒者,婆羅門姓也。雖生兜率為諸天師,猶以本姓稱焉。以其親承佛弟子使,亦宜在眾菩薩先也。

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

什曰:是人中說法也。此天以彌勒將上為天師,豫懷宗敬,故常來聽法也。

說不退轉地之行。

什曰:即無生法忍也。維摩詰不先遣忍心而先遣受記者,良由諸天見彌勒受記,故有補處之尊,遂繫心成得,希想受記。故先明無受記,受記必由心生。故尋生以求記,生壞則記亡。故推世以去生也。

〔又曰:不退轉地者,或六度行滿,名為不退;或證初地,名為不退。天王雖已發心,然內有五欲,外有勝境,恐其退轉,因以勸之。〕

肇曰:下呵雲實無發心亦無退者,以此而推,似存不退之行以勸發無上之心也。雖曰勝期,猶未免乎累,教跡不泯,故致斯呵。然經雲補處大士心無不一,智無不周,應物而動,何闕之有?是由得失同懷,修短迭應,利彼而動,無計諸己。故彌勒假有以啟始,凈名居宗以濟終,互為郢匠,器彼淳樸。雖復跡同儒墨,致教不一,然相成之美,實存其中矣。

生曰:體如之行,不復退轉也。彌勒躬有此行,而現得受記。今說之者,將以引之使見利樂法也。

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生曰:阿耨多羅者,無上也。三藐三者,正遍也。菩提者,彼語有之,此無名也,實則體極居終智慧也。然有三品,聲聞也,辟支佛也,佛也。二乘各於其道為菩提耳,非所謂菩提也。唯佛菩提為無上正遍菩提也。一生者,無復無量生,餘一生也。有兩句義矣。

□「有兩句義矣」一作「則無兩句義矣」。

為用何生得受記乎?

生曰:彌勒向說行意以受記引之耳,不為說受記也。而彼生著情,便貪記以有行,斯則復是見菩提可得也。是以維摩詰即推彌勒受記為無,以呵其說行之意,遣彼著也。然後乃更釋其見菩提心焉。夫受記者,要以四事合成,一一推之皆無也。四事者:一以人受記為主,二以體如為本,三無無量生,四在一生中得佛。交在一生中,而以之受記,要應先推一生也。一生者,舉八萬歲生,唯一念現在,余皆過去未來也。故言為用何生得受彌勒記乎。

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

肇曰:發無上心,修不退行,受記成道,彌勒致教之本意也。今將明平等大道以無行為因,無上正覺以無得為果,故先質彌勒,明無記無得,然後大濟群生,一萬物之致,以弘菩提莫二之道也。夫有生則有記,無生則無記,故推斥三世,以何生而得記乎?

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

肇曰:別推三世,明無生也。過去生已滅,已滅法不可謂之生也。生曰:無復有也。

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

肇曰:未來生未至則無法,無法以何為生?

生曰:竟未有也。

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肇曰:現法流速不住,以何為生耶?若生滅一時,則二相俱壞;若生滅異時,則生時無滅。生時無滅,則法無三相。法無三相,則非有為也。若盡有三相,則有無窮之咎。此無生之說,亦備之諸論矣。三世既無生,於何而得記乎?

生曰:生時已去,未始暫停,豈可得於中成佛耶?

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實時亦生,亦老,亦滅。

肇曰:證無住義也。新新生滅,交臂已謝,豈待白首然後為變乎!

生曰:引佛語證不住也。實時者,不待變也。

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什曰:實相常定,故名正位。向以因緣明生非真實,故無受記。今明生既非真則無生,無生則常定,常定中無受記也。

生曰:次推無無量生也。夫無無量生者,體生是無故得之矣。苟體生是無而無無量生者,無無量生復何有哉,斯乃為正位者也。正位者,永與邪別也。然則既以無無量生為正位者,無有受記,理自明也。以得菩提故有受記,復雲無得菩提耳。前推生直推其體,今推無無量生,以正位推之者,生本根於痴愛,是有者之所惑,故宜於外推其體也。無無量生,原在悟理,是得者之所達,自應以正位於內明之也。

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

肇曰:上推有生無記,此推無生亦無記也。無生,即七住無相真正法位也。此位為理,無記無成,彌勒於何受一生記乎?

生曰:並質之也。

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

肇曰:如雖無生滅,而生滅不異如。然記莂起於生滅,冥會由於即真,故假如之生滅,以明記莂之不殊也。

生曰:複次推體如也。如生者,體如之時,我本無如,如今始出為生也。如滅者,如是始悟中名義,盡菩薩最後心為滅也。夫為得佛之因,既在於始,又在其終,故言為從如生滅得受記耶。

〔別本雲,從如起滅。〕

什曰:此亦因其所存而遣之也。夫受記要由得如,本未得而今得,似若有起。如起則累滅,亦似有物於如中滅。故先問其起滅,以明無起滅。一切人皆如以下,更明如理無二無受記也。

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

肇曰:如非不生滅,非有生滅。非不生滅,故假以言記;非有生滅,以知無記。

生曰:如是悟理之法,故即以明之也。理既已如,豈復有如之生滅哉?苟無生滅,與夫未體者不容有異,何得獨以為無上道之因耶?若非因者,不得以之受記也。

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

肇曰:萬品雖殊,未有不如。如者,將齊是非,一愚智,以成無記無得義也。

生曰:複次推人受記也。受記誠非,為悟之法,已有體如在前,故復取其所體,貼之以事。事既皆如,然後推焉。

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

肇曰:凡聖一如,豈有得失之殊哉!

生曰:夫如者,無得與不得異也。既無得與不得異,而彌勒得者,是假以不得為得也。若彌勒以不得無得者,一切眾生不得便應亦是此得之理矣。然則言眾生亦應受記者,以明無彌勒實受記也。二者,直二事也。異者,二相殊也。其事既二,然後相與為異,故先言不二,後言不異也。已取如事在上,是以釋但舉如義也。

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

肇曰:無相之相,是菩提相也。

生曰:菩提既是無相理極之慧,言得之者,得即是菩提相也。果是其相,則非實矣。苟得非實,一切眾生亦是此之得理也。所以然者,菩提本無不周,眾生即是其相故也。夫授記言得菩提者,懸指之耳。今雲彌勒得者,就語之也。既就得時而無得相,豈應懸指有得乎所指?苟已驗無為,指理自冥矣。

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當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盤相,不復更滅。

肇曰:本性常滅,今復何滅也?

生曰:既得菩提至於滅度,於滅度中又無滅度也,故復極就其終以驗之焉。滅度非慧,事止於滅,故不得如菩提釋也。然終既至滅,始滅驗矣。始若果滅,終豈滅哉?終苟不滅,眾生亦此滅矣。唯驗終以悟始者知其然耳。舉佛明之者,佛既親得滅度,又為悟之極,必可以定之也。且佛終日滅度眾生,然知眾生即涅盤相,不復更滅,是盡為滅而不滅也。

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

什曰:梵本雲誑也。

生曰:既無受記,豈得以受記引之耶?若引之以虛,為誘誑也。

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

肇曰:平等之道,實無發心,亦無退者。而以不退之行,誘其發心,示其美記者何耶?

生曰:明不應存行也。於發有退,故須不退行耳。既無發退,何用行為?若惡發中有退而須不退行者,猶未免退矣,非所以不退也。

彌勒,當令此諸天子舍於分別菩提之見。

肇曰:菩提以寂滅為相,生死同相,而諸天卑生死,尊菩提,雖曰勝求,更生塵累。宜開以正路,令舍分別,曷為示以道記增其見乎?

生曰:釋諸天見菩提心也,先訶然後教矣。訶以遣著,教以釋見。著為咎累,宜以訶遣之。見謂涉理,須以教釋之焉。

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肇曰:自此下大明菩提義也。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其道虛玄,妙絕常境。聽者無以容其聽,智者無以運其智,辯者無以措其言,像者無以狀其儀。故其為道也,微妙無相,不可為有;用之彌懃,不可為無。故能幽鑒萬物而不曜,玄軌超駕而弗夷,大包天地而罔寄,曲濟群惑而無私。至能導達殊方,開物成務,玄機必察,無思無慮。然則無知而無不知,無為而無不為者,其唯菩提大覺之道乎!此無名之法,固非名所能名也。不知所以言,故強名曰菩提。斯無為之道,豈可以身心而得乎!

生曰:若見有菩提可得者,則有相情也。苟以相為情者,豈能不以之起身心行乎?若以身心行求菩提者,則求之愈遠者也。

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

什曰:菩提有三,所謂羅漢、緣覺、如來。三人漏盡慧通達無礙,乃名菩提。此已下嘆菩提真解,妙同實相。欲擬心求解,亦當如是。亦明菩提即是實相,以遣其著也。實相是菩提因,亦名菩提也。余句類可尋知也。

肇曰:妙會真性,滅諸法相。故菩提之道,與法俱寂。

生曰:既不以相得菩提,則無菩提相矣。若不能滅諸相者,豈得以寂滅為體哉!

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

肇曰:觀生於緣,離緣即無觀。

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

肇曰:行生於念,無念故無行也。

斷是菩提,舍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

肇曰:諸見斷,妄想離,乃名菩提也。

障是菩提,障諸願故。

肇曰:真道無欲,障諸願求也。

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

肇曰:入謂受,入可欲也。

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

肇曰:不異三空,菩提義也。隨順本相謂之如,故系之以順。常住不變謂之性也,故系之以住。到實相彼岸謂之際,故系之以至。

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

什曰:六識對於六塵,未始相離。菩提所解,出六塵之表,故言離也。肇曰:意與法為二,菩提無心,何法之有哉!

等是菩提,等虛空故。

肇曰:無心於等而無不等,故謂若虛空也。

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

什曰:智慧是菩提,知他心也。實相是智之因,亦名知他心也。肇曰:菩提不有,故無生滅。菩提不無,故了知眾生心也。

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肇曰:諸入,內外六入也。內外俱空,故諸入不會。諸入不會,即菩提相也。

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肇曰:生死所以合,煩惱之所纏。離煩惱故無合,無合即菩提也。

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

肇曰:外無形色之處,內無可名之實也。

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

肇曰:菩提無取捨,猶化人之無心也。

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

肇曰:內既常靜,外亂無由生焉。

善寂是菩提,性清凈故。

肇曰:性無不凈,故寂無不善。善寂,謂善順寂滅,常凈之道也。

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

肇曰:情有所取,故攀於前緣。若離攀緣,則無所取也。

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

肇曰:萬法同體,是非一致,不異於異者,其唯菩提乎!

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

肇曰:第一大道,無有兩徑,獨絕群方,故以無喻。

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肇曰:諸法幽遠難測,非有智之所知。以菩提無知故無所不知,無知而無不知者,微妙之極也。

生曰:種種明之者,美而詠之也。豈曰為美,以發人情矣。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生曰:彌勒先引使樂法,然後維摩詰除其病情,所以得忍也。斯則相與成化,有何屈哉!

光嚴童子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毘耶離大城。

生曰:托在常出,實有以也。

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

生曰:城門是人所湊處,故得因廣化功也。作禮者,跡同鄉黨,現修長幼禮也。

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

生曰:交從外來,故可寄問,以取其來自有從也。

答我言:『吾從道場來。』

什曰:以光嚴心樂道場故,言從道場,以發悟其心也。光嚴雖欲得道場,而未知所以得。得必由因,故為廣說萬行。萬行是道場因,而言道場者,是因中說果也。複次,佛所坐處,於中成道,故名道場。善心道場亦復如是,廣積眾善,故佛道得成。是以萬善為一切智地,乃真道場也。

肇曰:閑宴修道之處,謂之道場也。光嚴志好閑獨,每以靜處為心,故出毘耶,將求道場。凈名懸鑒,故現從外來,將示以真場,啟其封累,故逆雲吾從道場來。從道場來者,以明道無不之,場無不在。若能懷道場於胸中,遺萬累於身外者,雖復形處憒鬧,跡與事鄰,舉動所游,無非道場也。〔又曰:實相理遍為場,萬行通證為道。〕

生曰:得佛之處也。

我問:『道場者何所是?』

肇曰:會其所求,故尋問也。

生曰:夫得佛由行,行乃是道之場矣。然寄在地成,地有其名耳。既據答於常,是從地來也。又跡在不闇,故復得問何所是,以招下答之焉。

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

肇曰:修心進道,無亂之境,便是道場耳。若能標心為主,萬行為場,不越方寸,道自修者,乃真道場也,曷為近舍閑境,而遠求空地乎?直心者,謂內心真直,外無虛假,斯乃基萬行之本,坦進道之場也。自此已下,備列諸行,儘是修心之閑地,弘道之凈場也。

生曰:以無虛假為懷者,必得佛也。

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

肇曰:心既真直,則能發跡造行。發跡造行,則事業斯辦,眾行俱舉也。

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

肇曰:既能發行,則樹心彌深。樹心彌深,則功德彌增者也。

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什曰:道心明正,不隨異路,不錯也。

肇曰:直心本行轉深,則變為菩提心也。此心直正,故所見不謬。凡弘道者,要始此四心。四心既生,則六度眾行無不成也。

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

肇曰:施不望報,無相行也。夫言有不失無,言無不失有,有無異說,而不乖其本者,其唯大乘道乎!何則?言有以明非無,不言有也;言無以明非有,不言無也。然則萬行雖殊,以無相為體,無而不無,故即有為實;有而不有,故施戒為一。然此經前後,至於辯列眾行有無不同,苟能領其所同,則無異而不同也。

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

肇曰:未有戒具而願不具者。

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

肇曰:忍忿則心存,懷忿則心礙也。

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肇曰:萬法彌廣,現若目前,智慧之能也。即事見理,為現見也。

慈是道場,等眾生故。

肇曰:等心怨親,欲其安樂,慈行也。

悲是道場,忍疲苦故。

肇曰:見苦必赴,不避湯炭,悲行也。

喜是道場,悅樂法故。

什曰:慈雖假想,與眾生樂,樂從慈起,還見其受苦,其心悲惻,則入悲心,欲令常得此樂,次入喜心。喜心雖是假想,而作意欲令常樂,故異於慈心也。複次,慈心與樂;喜心直觀其得樂,其心歡喜耳。

肇曰:以己法樂,樂彼同悅,喜行也。

舍是道場,憎愛斷故。

肇曰:夫慈生愛,愛生著,著生累。悲生憂,憂生惱,惱生憎。慈悲雖善,而累想已生。故兩舍以平等觀,謂之舍行也。

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

解脫是道場,能背舍故。

肇曰:解脫,八解脫也。觀青為黃,觀黃為青,舍背境界,從心所觀,謂之背舍。

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

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

什曰:一惠施。惠施有二種:施下人以財施,上人以法施。二愛語。愛語復有二種:於下人則以暖言將悅,於上人則以法語慰喻。皆以愛心作愛語也。三利行。利行亦有二種:下人則為設方便,令得俗利;上人則為作方便,令得法利。四同事。同事亦有二種:同惡人則誘以善法,同善人則令增善根,隨類而入。事與彼同,故名同事也。肇曰:方便起乎弘化,四攝生乎來眾焉。

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

肇曰:聞不能行,與禽獸同聽也。

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什曰:或以事伏心,或以理伏心。今正觀則以無常等觀制伏其心也。

肇曰:心之性也,強梁則觀邪,調伏則觀正也。

三十七品是道場,舍有為法故。

什曰:道品斷受生,故名舍有為。亦以空空三昧等,舍三三昧及一切善法,故名舍也。

肇曰:三十七品,無為之因也。〔又曰:無為,即涅盤也。〕

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

什曰:小乘中說四諦,大乘中說一諦。今言諦是則一諦。一諦,實相也。俗數法虛妄,謂言有而更無,謂言無而更有,是誑人也。見余諦謂言,必除我惑,而不免妄想,亦是誑也。今一諦無此眾過,故不誑人也。從一諦乃至諸法無我,是諸法實相,即一諦中異句異味也。由此一諦,故佛道得成。一諦即是佛因,故名道場也。

肇曰:四諦真實,無虛誑也。

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

肇曰:十二緣起,因緣相生,無窮盡也。悟其所由,則智心自明。智心既明,則道心自成。然則道之成也,乃以緣起為地,故即以為道場也。

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

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

肇曰:煩惱之實性,眾生之無我,諸法之空義,皆道之所由生也。

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

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

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

肇曰:此即是佛所得也。雖則非佛名為場,總名為佛,佛即道也。上以菩薩行為場,今果中以佛為道,眾事為場也。

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

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

肇曰:降魔兵而不為所動,游三界而不隨其趣,演無畏法音而無難,具佛三十二業而無闕,三明通達而無礙,斯皆大道之所由生也。

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一切智故。

什曰: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中唯以一念則豁然大悟,具一切智也。

肇曰:一切智者,智之極也。朗若晨曦,眾冥俱照;澄若靜淵,群象並鑒。無知而無所不知者,其唯一切智乎。何則?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有疆。封疆既形,則其智有涯。其智有涯,則所照不普。至人無心,無心則無封,無封則無疆。封疆既無,則其智無涯,其智無涯,則所照無際,故能以一念一時畢知一切法也。一切智雖曰行標,蓋亦萬行之一耳。會萬行之所成者,其唯無上道乎!故所列眾法皆為場也。

生曰:一念無不知者,始乎大悟時也。以向諸行終得此事,故以名焉。以直心為行初,義極一念知一切法,不亦是得佛之處乎。

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

生曰:若行上諸行,皆使應諸波羅蜜者,無復生死往來也。然有之者,隨應出也。出若為應,豈非道場來耶!推向所明,便知其然矣。

住於佛法矣。』

肇曰:若能應上諸度以化天下者,其人行則游道場,止則住佛法,舉動所之,無非道場也。

生曰:應悟群生為佛義矣。既從行來,而理極於斯,故云住也。

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維摩詰所說經集注——菩薩品第四下

持世菩薩

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

什曰:波旬,秦言殺者,常欲斷人慧命,故名殺者,亦名為惡中惡。惡有三種:一曰惡,二曰大惡,三曰惡中惡。若以惡加己,還以惡報,是名為惡。若人不侵己,無故加害,是名大惡。若人來供養恭敬,不念報恩,而反害之,是名惡中惡。惡中惡魔王,惡最甚也。諸佛常欲令眾生安隱,而反壞亂,故言甚也。

肇曰:波旬,秦言或名殺者,或名極惡。斷人善根,因名殺者。違佛亂僧,罪莫之大,故名極惡也。

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

什曰:帝釋是佛弟子,知其不疑,故作帝釋形來也。持世不作意觀他心,故不見也。

生曰:魔者,害人智慧命之稱也。惡中之惡,謂之波旬也。夫善惡理隔,無相干之道,況乎至善之與極惡,得相惱哉?而有其事者,皆大權菩薩托以為化然也。誠以為托,要使跡全是也。跡是為何?此雖善交是人,彼雖惡居為天,天可以惡降跡,人亦標善致改,可假之良,其不然乎!狀若帝釋者,帝釋是佛弟子,常宗有道,故以其狀使持世不覺也。持世跡在沙門,而沙門以化人為體,彼有非法,必致教矣,可得因之有女事惑焉。

鼓樂弦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

肇曰:魔以持世宴靜,欲亂其心,若現本形,恐不與言,故變為釋像,時持世不以通觀,故謂是帝釋也。

生曰:彼事是帝釋也。持世據人言之,故可云爾也。

而語之言:『善來,憍屍迦,雖福應有,不當自恣。

什曰:憍屍,姓也。字摩迦陀。

肇曰:憍屍迦,帝釋姓也。

生曰:以供養而來,故善之也。從女弦歌,是自恣法也。福有而自恣者,復為罪之根也。

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

生曰:五欲者,五情所欲也。夫用為自恣,寶之必深。若覺其無常,然後能以之求本矣。

於身命財,而修堅法。』

什曰:若雖有命而不能行道,無異禽獸之命。若於今能不惜身命修行善者,則來世所得命必能修善行道,是名清凈之命,非為使生也。

肇曰:堅法,三堅法,身、命、財寶也。若忘身命、棄財寶、去封累而修道者,必獲無極之身、無窮之命、無盡之財也。此三天地焚而不燒,劫數終而不盡,故名堅法。以天帝樂著五欲,不慮無常,故勸修堅法也。

生曰:以求善本事也。身既無常,便應運使為善。命既危脆,便應盡以行道。財有五家,便應用為施與。此皆無常所不能壞,謂之堅法也。

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

生曰:因其說法,故可詭以從善,實欲以女亂之。

我言:『憍屍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

肇曰:持世菩薩時為比丘也。

生曰:向教其行施,彼既從之,理應為受。然非所宜。夫施者之懷,唯欲人取,故言勿以向語其施,要我使受也。言沙門釋子者,明己理所不應,非苟逆人善也。

所言未訖,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

肇曰:以持世未覺,故發其狀也。

生曰:因其不覺,故復可得托語,以明魔不能隱於己也,斯則力能制之矣。將欲使魔懼有不得不與之跡,固者非虛焉。

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

肇曰:將化諸女,故現從其索。我為白衣,應受此女,曷為以與沙門釋子乎?

生曰:施本唯欲舍物,不應擇主。既能行之,便應與我,我是受此物者。

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我。

生曰:既不能隱於維摩詰,知力必不如,復得發斯念也。

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

肇曰:凈名神力之所制也。生曰:現盡魔之神力也。

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

肇曰:凈名以魔迷固,故化導之也。生曰:非維摩詰,則是持世也。亦可魔自作之耳。

魔以畏故,俛仰而與。

生曰:權其輕重,留女,故當勝自不得去也。

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什曰:女人從主為心,屬魔則受邪教,屬菩薩則從道化,故受而誨之。肇曰:在魔故從欲教,在我宜從道教也。生曰:既以與我,便屬於我,不得不從我教也。

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

生曰:發道意,不可苟從於人,故復為說法使其悟,然後為發也。

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

什曰:夫魚之為性,惟水是依。女人之性,唯樂是欲。初發道意,自厲修善,未能樂也。積德既淳,則欣樂彌深,經難不變,履苦愈篤,內心愛樂,外無餘歡。令其以此自娛,則厭天樂。自此以下列萬法者,旨取法中之樂,不取法也。

肇曰:女人之性,唯欲是樂。以其初舍天樂,故示以法樂。夫能以弘道為美、積德為欣者,雖復經苦履難,而不改其美。天地所重,無易其欣。以此自娛,樂之極也。豈五欲之所存!自此以下備列諸行,以明超世之道,至歡之所由生也。

生曰:入理未深,不能無樂。若無有代,必思舊樂而退矣。故說法樂,以易其昔五欲樂也。

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曰:『樂常信佛,

生曰:魔天以不信正為本,故令信佛也。夫理本無定,苟能樂之,則為樂矣。既樂而恆,又益樂也。

樂欲聽法,樂供養眾。

什曰:三寶中生信也。

肇曰:信而後悅,莫若三寶也,

樂離五欲。

什曰:是信戒也。得四信時,先信法,次信佛,後信僧及戒也。問曰:四信云何先信法,次信佛,後信僧及戒耶?答曰:譬如人重病服藥,若病癒則信葯妙。葯妙必由師,則信師也。雖師妙藥良,要由善看病人,則信看病人也。三事雖妙,要由我能消息,則信我也。法中四信,亦復如是。觀實相見諦時,煩惱即除,則信法妙也。三寶雖妙,要行之由我,我戒業清凈,故累病得除,則信戒也。深信四法,心常悅豫,可以諧神通性,故非天樂所擬哉!

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聚。

什曰:如《方便品》中說也。

肇曰:善惡必察,何樂如之。

樂隨護道意,

什曰:謂能將御無上道心,令不忘失、不錯亂也。肇曰:將護無上道心,令無差失。

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

什曰:如羼提比丘,雖割截身體,心愈欣樂,恬然無變,法中生樂,類如此也。

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

什曰:世俗慧中不能生樂,要得無漏慧,離塵垢,則至樂自生也。

樂廣菩提心,

什曰:令眾生同己,無所齊限,故言廣也。肇曰:彼我兼得,謂之廣也。

樂降伏眾魔,樂斷諸煩惱,

肇曰:眾魔,四魔也。肇曰:諸煩惱,眾結之都名。

樂凈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嚴道場。

肇曰:道場,如釋迦文佛菩提樹下初成道處,三千二百里金剛地為場。諸佛各隨國土之大小而取,場地之廣狹無定數也。

樂聞深法不畏,

什曰:心無近著,心不邪疑,又能信諸佛有不思議法,故能聞深法,心不生畏也。

肇曰:樂法之情不深者,聞深法必生畏也。

樂三脫門,不樂非時。

什曰:功行未滿,則果不可得。未至而求得,是非時行也。

肇曰:三脫,空、無相、無作也。縛以之解謂之脫,三乘所由謂之門。二乘入三脫門,不盡其極,而中路取證,謂之非時,此大士之所不樂也。

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

什曰:我學大乘,彼亦如是,是名同學。所習不同,名不同學。處同則樂,處異亦夷,其心平等,無增減也。

肇曰:異我自彼,曷為生恚?非同學,外道黨也。

樂將護惡知識,樂近善知識,樂心喜清凈。

什曰:於諸禪定及實法中清凈喜也。肇曰:清凈實相,真凈法也。

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為菩薩法樂。』

什曰:是上所說之餘一切善法也。肇曰:法樂無量,上略言之耳。生曰:始於信,終於道品,皆隨魔所病而明義焉。

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

肇曰:先聞空中聲,畏而言與,非其真心,故欲俱還也。

生曰:本不實與,故可得喚其還去也。復恐其不去,以天宮誘之。夫本同而變,反化則易,將女還宮,實在斯也。

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

生曰:既已屬人,不得自在。若欲竊去,彼自有力,俱不得脫也。答其喚還之語矣。

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

肇曰:已屬人矣,兼有法樂,何由而反也?生曰:明已自更有樂,不樂五欲樂也。答其以天宮誘之之語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

什曰:先無真與之心,見維摩詰教化已畢,知其不惜,故請之耳。

肇曰:凈名化導既訖,魔知其不吝,故從請也。菩薩之道,一切無吝,想能見還也。

生曰:女誠不樂天宮,故不去。苟主遣之,亦不得自在,故還乞之也。恐不必得,是以說法也。

維摩詰言:『我已舍矣,汝便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

什曰:居士以女還魔,則魔願具足,故因發願令眾生得法願具足,此是維摩詰願也。

肇曰:因事興願,菩薩常法也。以女還魔,魔願具滿,故因以生願。願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如魔之願滿足也。

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

肇曰:昔在魔宮,以五欲為樂。今在菩薩,以法樂為樂。復還魔天,當何所業耶?

生曰:既不復樂於魔宮,當復有理使樂之不耶?

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

肇曰:將遠流大法之明,以照魔宮痴冥之室,故說此門也。

生曰:以此法門,便得樂魔宮也。

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

肇曰:自行化彼,則功德彌增,法光不絕,名無盡燈也。

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

肇曰:報恩之上,莫先弘道。

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善德

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

什曰:從父得,不從非法得,故名父舍也。

設大施會。

什曰:大施會有二種:一不用禮法,但廣布施;二用外道經書種種禮法祭祀,兼行大施。今善德,禮法施也。

肇曰:元嗣相承祖宗之宅,名父舍焉。

生曰:婆羅門法,七日祀梵天,行大施,期生彼也。言己承嫡繼業,於父舍然也。寄之,可以致明法施之大矣。

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

什曰:佛法及外道,凡出家者皆名沙門。異學能大論議者,名外道也。乞人有三種:一沙門,二貴人,三下賤。隨其所求,皆名為乞人也。

期滿七日。

什曰:是第七日。所以乃至第七方來譏者,欲令其功德滿,心淳熟也。生曰:本期七日而滿也。須滿然後呵者,滿為功成,必恃焉。

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

肇曰:天竺大施會法,於父舍開四門,立高幢告天下,諸有所須,皆詣其舍。於七日中,傾家而施,以求梵福。時凈名以其俗施既滿,將進以法施,故先譏其所設,以明為施之殊也。

生曰:非謂大也。

當為法施之會,

生曰:施從理出,為法施也。為會,謂辨具足也。

何用是財施會為?』

什曰:見其布施,不行隨喜,而反譏嫌者,施有三種:一財施,二心施,三法施。以財施人為布施,慈心等心與人樂為心施,說法利人名為法施。亦菩薩所行眾善,皆為饒益眾生。饒益眾生有二種:一實時饒益,二為饒益因。此二者皆名法施。今欲令善德行法施心施,故去其財施也。

肇曰:夫形必有所礙。財必有所窮。故會人以形者不可普集。施人以財者不可周給,且施既不普,財不益神,未若會群生於十方,而即之本土;懷法施於胸中,而惠無不普。以此而會,會無不均;以此而施,施不遺人。曷為置殊方而集近賓,舍心益而獨潤身乎?

生曰:財是有限之物。施從此出。理自不得普而等也。

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

生曰:旨問法施會,為大之理也。

『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

什曰:財施不能一時周,則有前後。若法施之會,一時普至。若一起慈心,則十方同緣。施中之等,莫先於此,故曰無前後也。

肇曰:夫以方會人,不可一息期;以財濟物,不可一時周。是以會通無際者,彌綸而不漏;法澤冥被者,不易時而周覆。故能即無疆為一會,而道無不潤。虛心懷德,而萬物自賓。曷為存濡沫之小惠,舍夫江海之大益;置一時之法養,而設前後之俗施乎?

生曰:佛為真梵天也,行法以供養,則祠之矣,終必生其境也。又此為施理無不周,亦無不等。無不等者,不先於此而後彼也。無不周者,能一時與之。

曰:『何謂也?』

肇曰:群生無際,而受化不俱。欲無前無後、一時而養者,何謂耶?

生曰:問為會之方也。

『謂以菩提起於慈心。

什曰:起慈心也。有三種:凡夫為生梵天,二乘則為求功德,菩薩則為求佛度脫眾生。今欲令其為求佛道而起慈心。自此已下,隨文求義,不必盡類,但令不乖法施耳。

肇曰:夫財養養身,法養養神。養神之道,存乎冥益。冥益之義,豈待前後?經曰:「一人出世,天下蒙慶。」何則?群生流轉,以無窮為路。冥冥相承,莫能自反。故大士建德,不自為身。一念之善,皆為群生。以為群生故,願行俱果。行果則己功立,願果則群生益。己功立則有濟物之能,群生益則有反流之分。然則菩薩始建德於內,群生已蒙益於外矣。何必待哺養啟導,然後為益乎?菩提者,弘濟之道也,是以為菩提而起慈心者,一念一時,所益無際矣。

生曰:施是救物之懷,以四等為主,故先明焉。然要在行實四等也,虛則不成法施會矣。慈本所念在彼,理不得偏,不偏念者,唯欲普益也。菩提既無不等,又能實益,若以此理為懷,豈虛也哉!

以救眾生,起大悲心。

什曰:若起悲而不為救物者,乖於悲也。當為救物而起悲心。

肇曰:大悲之興,救彼而起,所以悲生於我,而天下同益也。

生曰:悲本所念在苦,欲拔之也。若以實救為悲,悲之大者也。

以持正法,起於喜心。

什曰:凡夫及小乘則見眾生樂,故起喜心。今欲令持正法故起喜心,心於法中生喜也。

肇曰:欲令彼我俱持正法,喜以之生也。

生曰:喜本欣彼得離非法,是意存法也。若以持正法為喜,喜之實者也。

以攝智慧,行於舍心。

什曰:凡夫及小乘為舍怨親故行舍心。今欲令其為平等智慧,一切舍離,以行舍心。複次,舍心中唯見眾生無分別想,同於無明,欲令其舍心中行智慧也。

肇曰:小舍舍於怨親,大舍舍於萬有。舍萬有者,正智之性也,故行舍心以攝智慧。

生曰:舍以舍憎愛為懷也。攝智慧,慧無不攝也。若以無不攝慧為舍者,舍亦無不舍也。

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屍波羅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

肇曰:忿生於我,無我無競。

〔別本雲,以無我法起忍。〕

什曰:初行忍時,則為我求福。習行既深,則忘我而忍。複次,若能即我無我,則無受苦者。無受苦者,故能無事不忍。若以無我行忍,則其福無盡。譬如水中生火,無能滅盡者也。

以離身心相,起毘梨耶波羅蜜。

什曰:遠離有二種:身棲事表,名身遠離;心無累想,名心遠離。於身心不著,亦名為遠離也。

肇曰:精進之相,起於身心,而雲離身心相者,其唯無相精進乎!〔複次,愛著身心,不能精進,能精進者,其在亡身心乎!〕

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

什曰:令其為佛道故以起禪,不為樂及受福。複次,梵本中,菩提相亦名寂滅相,當為此相起禪也。

肇曰:菩提之相,無定無亂,以此起禪,禪亦同相。

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什曰:欲令其標心大覺,不為名利也。

肇曰:在佛名一切智,在菩薩名般若,因果異名也。然一切智以無相為相,以此起般若,般若亦無相,因果雖異名,其相不殊也。

教化眾生而起於空。

什曰:是棄眾生法也。當為化眾生而起空也。

肇曰:存眾生則乖空義,存空義則舍眾生。善通法相,虛空其懷者,終日化眾生,終日不乖空也。

不舍有為法而起無相。

什曰:無相則絕為,故誨令不舍也。

肇曰:即有而無,故能起無相。即無而有,故能不舍。不舍故萬法兼備,起無故美惡齊旨也。

示現受生而起無作。

什曰:無作,不作受生行也。無作則絕於受生,故誨令為示現而起無作也。

肇曰:作,謂造作生死也。為彼受生者,非作生而受生也,是以大士受生,常起無作。

護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眾生,起四攝法。

什曰:無方便慧則取相,取相則壞正法。有方便慧則無取相,無取相則是持正法。

肇曰:非方便無以護正法,非四攝無以濟群生。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

肇曰:念佛、法、僧、施、戒、天六念也。

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什曰:欲令眾和,要由六法:一以慈心起身業;二以慈心起口業;三以慈心起意業;四若得食時,減缽中飯供養上座一人、下座二人;五持戒清凈;六漏盡智慧。若行此六法,則眾常和順,無有乖諍。昔有二眾共行諍,佛因是說六和敬也。

肇曰:以慈心起身、口、意業為三也。四若得重養,與人共之。五持戒清凈。六修漏盡慧。非直心無以具六法,非六法無以和群眾。群眾不和,非敬順之道也。

正行善法起於凈命。

肇曰:凡所行善,不以邪心為命。

心凈歡喜起近賢聖,不憎惡人起調伏心。

肇曰:近聖生凈喜,見惡無憎心。

以出家法起於深心。

什曰:出家則能深入佛法,具行凈戒。肇曰:出家之法,非淺心所能弘也。

以如說行起於多聞。

肇曰:聞不能行,非多聞也。

以無諍法起空閑處。

什曰:與物無逆,又不乖法,是名無諍。當為此而起閑居也。肇曰:忿競生乎眾聚,無諍出乎空閑也。

趣向佛慧起於宴坐。

肇曰:佛慧深遠,非定不趣。

解眾生縛起修行地。

什曰:謂修禪定道品法也。當為兼解眾縛起修行地,不應自為而修行也。肇曰:己行不修,安能解彼也?

以具相好及凈佛土,起福德業。

什曰:一切善法分為二業,謂福德、慧明業也。六度中前三度屬福德,後三度屬慧明。二業具足,必至佛道。譬如兩輪,能有所至,福德業則致相好凈土諸果報也,慧明業得一切智業者也。

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

肇曰:大乘萬行,分為二業:以智為行標,故別立智業;諸行隨從,故總立德業。凡所修立,非一業所成,而眾經修相好凈土,系以德業;知念說法,系以智業。此蓋取其功用之所多耳,未始相無也。

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門,起于慧業。

肇曰:決定審理謂之智,造心分別謂之慧。上決眾生念,定諸法相,然後說法,故系之以智。今造心分別法相,令入一門,故系之以慧也。

〔別本雲,智業慧業。〕

什曰:二業中慧明勝。故有二種分別:內自見法,名為慧;外為眾生知其心相,決定不疑而為說法,名為智也。

斷一切煩惱,

什曰:即慧明業也。

一切障礙,

什曰:還總福德、慧明二業。二業具則罪礙悉除。下二句亦總二業也。

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

肇曰:無善不修,故無惡不斷也。

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

什曰:佛法有二種: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出世者名為助佛道法也。肇曰一切智慧,即智業也。一切善法,即德業也。助佛道法,大乘諸無漏法也。智德二業非有漏之所成,成之者必由助佛道法也。生曰:若盡以一切智慧、一切善法為助佛道之法者。法施會必辦矣。

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

肇曰:若能備上諸法,則冥潤無涯,其為會也不止一方,其為施也不止形骸。不止形骸,故妙存濟神;不止一方,故其會彌綸。斯可謂大施,可謂大會矣。

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

生曰:無不與大之極。

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什曰:若行財施,但名施主,不名福田。若行法施,亦名施主,又名福田。

肇曰:福田,謂人種福於我,我無穢行之稊稗,人獲無量之果報,福田也。

生曰:施主易,受施難也。要當德必能福,然後是耳。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什曰:既用其禮法,亦以其有福德智慧,故以為坐之宗主也。

我時心得清凈,嘆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直百千以上之。

肇曰:心累悉除,得清凈信也。

生曰:七日施而此物在者,最所重也。而以上維摩詰者,現崇法施情也。

不肯取。

什曰:本來意為說法故,亦為譏財施故,懷此二心,所以不受者也。

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

肇曰:上直進以法施,未等致施之心。故施極上窮下,明施心平等,以成善德為施之意也。

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

什曰:以彼佛威德殊勝國土清凈,將欲發起眾會令生勝求,故先奉施後使其見也。

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台,不相障蔽。

什曰:為善德現將來果報如此之妙也,四面嚴飾。生曰:分作二分者,欲以明等也。現神力者,驗法施也。變成四柱寶台,豈財施能為之乎?是法施會然也,故能無不周耳。

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

什曰:施佛以地勝,故心濃。施貧以地苦,故悲深。是以福田同相,致報一也。

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肇曰:若能齊尊卑,一行報,以平等悲而為施者,乃具足法施耳。

生曰:用心如此,非財之施也,乃所以具足法施會也。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肇曰:三萬二千菩薩皆說不任之緣,文不備載之耳。

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

爾時佛告文殊師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肇曰:文殊師利,秦言妙德。經云:曾已成佛,名曰龍種尊也。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彼上人者,難為酬對。

什曰:言乃超出我上,豈直諸賢。此蓋深往之情耳,豈其實哉!

肇曰:三萬二千何必不任,文殊師利何必獨最?意謂至人變謀無方,隱顯殊跡,故迭為修短,應物之情耳。孰敢定其優劣,辯其得失乎?文殊將適群心而奉使命,故先嘆凈名之德,以生眾會難遭之想也。其人道尊,難為酬對,為當承佛聖旨行問疾耳。

深達實相,

肇曰:實相難測,而能深達。

善說法要。

什曰:此文不便。依經本應言以要言說法,謂能簡要之言折繁理也。

肇曰:善以約言而舉多義,美其善得說法之要趣也。

辯才無滯,智慧無礙。

肇曰:辭辯圓應而無滯,智慧周通而無礙。

一切菩薩法式悉知。

什曰:謂神通變化諸威儀也。

諸佛秘藏無不得入。

什曰:如《密跡經》說身、口、意是也。

肇曰:近知菩薩之儀式,遠入諸佛之秘藏。秘藏,謂諸佛身、口、意秘密之藏。

降伏眾魔,

肇曰:眾魔,四魔。

遊戲神通,

什曰:神通變化,是為跡引物,於我非真,故名戲也。複次,神通雖大,能者易之,於我無難,猶如戲也。亦云,於神通中善能入、住、出自在無礙。

肇曰:游通化人。以之自娛。

其慧方便,皆已得度。

肇曰:窮智用,盡權道,故稱度也。

雖然,當承佛聖旨,詣彼問疾。」

肇曰:其德若此,非所堪對,當承佛聖旨然後行耳。

於是眾中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咸作是念,今二大士文殊師利、維摩詰共談,必說妙法,實時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

什曰:餘聲聞專以離苦為心,不求深法,故不同舉耳。五百弟子智慧深入,樂聞深法,所以俱行也。

肇曰:大士勝集,必有妙說,故率欲同舉也。

於是文殊師利與諸菩薩大弟子眾及諸天人恭敬圍遶,入毘耶離大城。

肇曰:庵羅園在城外,凈名室在城內也。

爾時長者維摩詰心念:「今文殊師利與大眾俱來。」即以神力空其室內,除去所有,

什曰:將欲明宗,故現空相以發興也。盡敬致供,必稱其所安,以文殊樂虛靜,故應之以空也。

生曰:發斯念者,因以空室,示有虛納之懷。有去故空,密在用標宗致也。現神力者,念之使也。使有不改位而實得去也,以明變化若斯者必無虛言也。

及諸侍者,

生曰:為妨己,陪侍者須別將。又以明體夫宗致,無舍群生之懷,苟不棄之,莫非皆侍矣。

唯置一床,以疾而卧。

肇曰:現病之興,事在今也。空室去侍,以生言端,事證於後。唯置一床,借座之所由也。

生曰:眾多室小,雖床亦妨。且坐卧行立,本隨人體所宜,須之便設,何必在豫,以此去之,豈曰不延。乃所以有客故爾而實設之,待須者,將現神力以表說理之功,功既非測,以驗所說是實。

文殊師利既入其舍,見其室空,無諸所有,獨寢一床。

生曰:見之者,得其旨也。

時維摩詰言:「善來文殊師利,不來相而來,不見相而見。」

什曰:若默然無言,似賓主不諧。贊言善來者,欲明賓來得會,主亦虛受也。又相見者,發彼庵園,故來;覩斯現疾,故見。今法身大士不然也,故善。

肇曰:將明法身大士,舉動進止,不違實相。實相不來,以之而來;實相無見,以之相見。不來而能來,不見而能見,法身若此,何善如之。

生曰:既以體理為懷,來則旌其為不來相之來矣。有不來相之來者,善之極也。

文殊師利言:「如是,居士,若來已更不來,若去已更不去。

生曰:如是者,謂前理爾也。若者,設使來不能自表於不來。既來不復更來,來為不來相居然顯矣。體之無功,我何有善哉!

所以者何?來者無所從來,去者無所至。

生曰:來本生於不來,來者尚無所從而來,況來者可得更來耶?以去對來相明也。

所可見者,更不可見。

肇曰:明無來去相,成凈名之所善也。夫去來相見,皆因緣假稱耳。未來亦非來,來已不更來。舍來已未來,復於何有來去?見亦然耳。其中曲辯,當求之諸論也。

生曰:已備前文,故不復廣之也。

且置是事。

肇曰:雖貪微言,而使命未宣,故且止其論,而問疾矣。

居士,是疾寧可忍不?療治有損,不至增乎?世尊殷懃,致問無量。

什曰:若病重難忍,則廢其道業也。問疾輕重,寧可忍不也?

居士,是疾何所因起,其生久如,當云何滅?」

什曰:外道經書,唯知有三大病,不知地大。佛法中說四大病。病之所生,生於四大增損。四大增損,必自有因而然,故問其因起也。

肇曰:使命既宣,故復問疾之所由生也。是病何因而起,起來久近,云何而得滅乎?

生曰:作問實疾之跡,以求假病之意也。

維摩詰言:「從痴有愛則我病生。

肇曰:答久近也。菩薩何疾,悲彼而生疾耳。群生之疾,痴愛為本。菩薩之疾,大悲為源。夫高由下起,疾因悲生,所以悲疾之興,出於痴愛。而痴愛無緒,莫識其源,吾疾久近,與之同根。此明悲疾之始,不必就己為言也。

道融曰:眾生受痴故有愛,有愛故受身,受身則病,以彼病故則我病生矣。眾生有病而我病生者,明為物故生,毘摩為物來久,故知不近也。下言彼病滅則我病滅,明其起病不齊限眾生也。新學菩薩未能久處生死,為一切起病,故明大士曠懷處疾,推其前際,以發心為始;尋其後際,則與眾生俱滅。新學聞之,局心自曠。病生滅二句,言雖在病,意在明悲,故但說病生滅久近,久近既明,則大悲自顯,是以先答生滅,後答大悲起也。此集以明宗為本,而先說大悲者,有二門入佛法:一大悲,二智慧。階淺至深,弘之有漸,故先說大悲,後說實相也。什公作空解云:「痴無前際,無前則亦無中後,病亦如是,無久近也。」此中不似有空義,故別記私通如上。

□《關中疏》作「眾生痴故有愛,愛故受,受故身,身則病」。

生曰:夫現疾之意,欲拔眾生無始痴愛,盡其無窮之源。雖我今生,而實無我今生,意存彼昔,義乃是彼昔病。然則病起於有痴愛之時,非適今也。不以一切言之者,今答病久,義不在普故也。然泛雲痴愛,普亦在其中矣。又不以眾生言之者,菩薩無復痴愛,居然有屬故也。

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若一切眾生病滅,則我病滅。

肇曰:答滅也。大士之病,因彼生耳,彼病既滅,吾復何患?然以群生無邊,痴愛無際,大悲所被,與之齊量,故前悲無窮,以痴愛為際;後悲無極,與群生俱滅。此因悲所及,以明悲滅之不近也。

生曰:痴愛是眾生染病之源,源盡其病亦除也。菩薩之病,本在於此,而彼病既愈,得無滅乎?又菩薩病以泛濟為主,眾生有不蒙者,彼自不應從,化非有偏也。然則雖曰一人病癒,菩薩便愈,乃所以是一切眾生得不復病,然後菩薩病滅也。以眾生言之者,菩薩友亦有病,不得不以別之也。

所以者何?菩薩為眾生故入生死,有生死則有病,若眾生得離病者,則菩薩無復病。

肇曰:夫法身無生,況復有形?既無有形,病何由起?然為彼受生,不得無形。既有形也,不得無患。故隨其久近,與之同疾。若彼離病,菩薩無復病也。

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癒,父母亦愈。菩薩如是,於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癒,菩薩亦愈。」又言:「是疾何所因起?」

生曰:問本在前,今答居後,故稱之焉。不先答者,其病之因以生滅而顯故也。

「菩薩病者,以大悲起。」

肇曰:菩薩之疾,以大悲為根。因之而起,答初問也。

生曰:自非大悲,病不妄起也。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

肇曰:空室之興,事在於此。問室何空,又無侍者。無侍者後別答。

生曰:問疾既畢,次問室空意也。夫人所住,自應有資生之物,而今廓然,其故何耶?又凡病者,理必須侍,亦莫知其所,復何在乎?並問二事者,以侍者在空而別故也。

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

肇曰:平等之道,理無二跡,十方國土,無不空者,曷為獨問一室空耶?

生曰:有今可得而去,居然非實,以明諸佛國土雖若湛安,然亦空矣。諸佛國者,有佛之國也。舉此為言者,良以佛得自在,尚不能使己國為有,況餘事乎!亦以是人情所重,故標為悟端也。

又問:「以何為空?」

什曰:室中以無物為空,國土復以何理為空耶?

肇曰:室以無物為空,佛土以何為空?將辯畢竟空義。

生曰:猶存國安為有,不悟同此所無,然居言其同,以何獨得之耶?

答曰:「以空空。」

什曰:無以無物故空,以國土性空即是畢竟空,故空也。

肇曰:夫有由心生,心因有起。是非之域,妄想所存。故有無殊論,紛然交競者也。若能空虛其懷,冥心真境,妙存環中,有無一觀者,雖復智周萬物,未始為有;幽鑒無照,未始為無。故能齊天地為一旨,而不乖其實;鏡群有以玄通,而物我俱一。物我俱一,故智無照功;不乖其實,故物物自同。故經曰:聖智無知,以虛空為相。諸法無為,與之齊量也。故以空智而空於有者,即有而自空矣。豈假屏除然後為空乎!上空智空,下空法空也。直明法空,無以取定,故內引真智,外證法空也。

生曰:上空是空慧空也,下空是前理空也。言要當以空慧然後空耳。若不以空慧,終不空也,豈可以我謂為不空哉!

又問:「空何用空?」

什曰:若法性自空,則應直置而自空,諸賢聖復何用空慧空諸法耶?

肇曰:上空法空,下空智空也。諸法本性自空,何假智空然後空耶?

生曰:若理果是空,何用空慧然後空耶?自有得解之空慧,此空即是慧之所為,非理然也。何可以空慧然後空,便言理為空哉!

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

什曰:上空是空慧也,下空是法空也。雖法性自空,不待空慧。若無空慧,則於我為有。用此無分別空慧,故得其空,則於我為空也。

肇曰:智之生也,起於分別。而諸法無相,故智無分別。智無分別,即智空也。諸法無相,即法空也。以智不分別於法,即知法空已矣,豈別有智空假之以空法乎?然則智不分別法時,爾時智法俱同一空,無復異空,故曰以無分別為智空,故智知法空矣,不別有智空以空法也。

生曰:向言空慧者,非謂分別作空之慧也,任理得悟者耳。若以任理為悟而得此然後空者,理可不然乎哉!

又問:「空可分別耶?」

什曰:問解空慧也。向雖明空慧,不見空有分別。未明慧體空無分別,故問此空慧可分別耶。

肇曰:上以無分別為慧空故,知法空無復異空。雖雲無異,而異相已形。異相已形,則分別是生矣。若知法無異空者,何由雲以無分別為智空故知法空乎?故問智空法空可分別耶,智法俱空,故單言一空,則滿足矣。

生曰:即空之言,空似有相,有相便與餘事分別也。空苟分別而慧不分別者,則空與慧異矣。空既異慧,復不從慧來也。

答曰:「分別亦空。」

什曰:慧異於空,則是分別。雖有分別,其性亦空也。

肇曰:向之言者,有分別於無分別耳。若能無心分別而分別於無分別者,雖復終日分別而未嘗分別也,故曰分別亦空。

生曰:夫言空者,空相亦空。若空相不空,空為有矣。空既為有,有豈無哉,然則皆有而不空也。是以分別亦空然後空耳。

又問:「空當於何求?」

肇曰:上因正智明空,恐惑者將謂空義在正不在邪,故問空義之所在,以明邪正之不殊也。

生曰:言之誠已盡,然而惑者猶未能全信,故復請效斯語以悟之焉。前推理實為空極,分別亦空,空則無相矣。若果以無相空為實者,於何求之得其然耶?

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

什曰:上明畢竟空則無法不空。然造心求解要必有津,求津之要必有所惑,惑之所生生於見異,異之甚者莫過邪正,邪正之極莫過於此,故問於何求,而答以二法也。

肇曰:夫邪因正生,正因邪起,本其為性,性無有二,故欲求正智之空者,當於邪見中求。

生曰:夫以相為懷者,極不出六十二見。見則邪矣,而此中無空,空不然乎。

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

生曰:若六十二見以存相為邪者,復於何求得其然邪?

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

肇曰:舍邪見名解脫,背解脫名邪見。然則邪解相靡,孰為其原,為其原者,一而已矣,故求諸邪見當本之解脫也。

生曰:解脫者,解脫結縛也。若存相不邪,不可去矣,而解脫中無之者,故知諸見理必然也。言諸佛者,明妙必同。

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

生曰:若諸佛解脫解脫結縛者,復於何求得其然耶?

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

肇曰:眾生心行,即縛行也,縛行即解脫之所由生也。又邪正同根,縛脫一門,本其真性,未嘗有異,故求佛解脫當於眾生心行也。

□「縛脫」,或作「解脫」「解縛」,從《關中疏》。

生曰:心行者,不從理為懷也。懷不從理者,纏縛生死不相出也。若一切眾生心行中都無解脫者,故知解脫解脫之也。心行亦六十二見耳,但其為義不同,故取之有彼此。若無以明諸佛解脫為解脫結縛,猶未足以驗六十二見為邪。若無以明六十二見為邪,亦不足以驗空之為實。是以次請問則明矣。

〔別本雲,六十二見諸佛解脫眾生意行。〕

什曰:二見,有之根,邪之極也。解脫,有之終,正之妙也。眾生意行,二見之中也。此三聚法眾情所滯,決定見其異也。夫取相興惑,因茲而起,反迷求宗,亦必至於此。三性同致,故展轉相涉者也。

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

肇曰:世之侍者,唯恭己順命,給侍所須,謂之侍者。菩薩侍者,以慢己違命違道者同其大乖,和以冥順,侍養法身,謂之侍者。所以眾魔異學,為給侍之先也。

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舍;

生曰:魔樂生死,則住其中矣。若不就化,永與之乖,豈得使悟有宗理乎?

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

什曰:言不見其有異相也。

肇曰:魔樂著五欲,不求出世,故系以生死。異學雖求出世,而執著己道,故系以邪見。大士觀生死同涅盤,故能不舍;觀邪見同於正見,故能不動。不動不舍,故能即之為侍也。

生曰:亦不舍諸見也。魔與外道是背理之極。而得其宗已。自此以外復何言哉!

文殊師利言:「居士所疾為何等相?」

什曰:即事而觀,若無病而雲有。又未見其相,故求其相也。

肇曰:既知病起之所由,復問由生之疾相也。四百四病,各有異相,大悲之疾,以何為相乎?將明無相大悲,應物生病者,雖終日現疾,終日無相也。

生曰:問疾之狀應在空前。前以答依實妨問空意。又空義既明。其狀乃顯故也。

維摩詰言:「我病無形不可見。」

肇曰:大悲無緣而無所不緣,無所不緣故能應物生疾,應物生疾則於我未嘗疾也。未嘗疾,故能同眾疾之相,而不違無相之道。何者?大悲無緣,無緣則無相,以此生疾,疾亦無相,故曰我病無形不可見也。

生曰:病是形,理有必可見,而無其實,故言爾也。

又問:「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什曰:上答無形不可見,即是說畢竟空也。就言亦似是有病不見,故生此問耳。

肇曰:或者聞病不可見,將謂心病無形故不可見,或謂身病微細故不可見,為之生問也。病於身心,與何事合而雲不可見乎?

生曰:夫身為受病之本,心為覺痛之主。病或合之為無形矣,故假茲以問,乃致明病無所寄然後盡無形也。

答曰:「非身合,身相離故,

什曰:無身,故無病也。

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什曰:心無真實,故無病也。

肇曰:身相離則非身,心如幻則非心。身心既無,病與誰合?無合故無病,無病故不可見也。

生曰:身本殊表,故言離相也。心動無方,故言幻也。身心既無,何所合哉?

又問:「地大水大火大風大,於此四大,何大之病?」

什曰:此將明病所由起。病所由起,不以一事,必由四大假會而生。假會而生則病無自性,病無自性則同上不可見也。此雖明病所因起,乃明所以無病也。

肇曰:身之生也,四大所成。上總推身,今別推四大,曲尋其本也。

生曰:身心本是四大合之所成。身心可無,四大或有。而四大各起百一諸病,便可是之,故無形也。復得寄斯為問,以明因四大有病,無實形矣。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離地大,水﹑火﹑風大亦復如是。

肇曰:四大本性自無患也。眾緣既會,增損相剋,患以之生耳。欲言有病,本性自無;欲言無病,相假而有。故病非地亦不離地,余大類爾也。

而眾生病從四大起,

生曰:實因之也。

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肇曰:四大本無,病亦不有。而眾生虛假之疾從四大起,故我以虛假之疾應彼疾耳。逆尋其本,彼我無實,而欲觀其形相,何耶?

生曰:亦是因之,而非實病。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應云何慰喻有疾菩薩?」

肇曰:慰喻有疾,應自文殊,而逆問凈名者,以同集諸人注心有在。又取證於疾者,乃所以審慰喻之會也。此將明大乘無證之道,以慰始習現疾菩薩,故生此問也。

生曰:夫慰喻有疾,本是無疾所為,維摩詰既能無之,故次以問焉。雖為菩薩而未免病者,不能不為病所苦,以之戀生而畏死也。苟有戀生畏死之情,必以增生死也。是以同道之體,宜相慰喻。慰喻之方,除其此懷,此懷若除,生死幾乎息矣。

叡曰:凡夫之病,為憂苦所惱,不安所病,則生愁憂;為病所逼,則生苦惱。憂心外戚,須聞法以自〔慰〕;苦心內切,宜觀空以自調。(《關中疏》)

維摩詰言:「說身無常,不說厭離於身。

什曰:凡有三種法:謂世間法出世間法觀無常而厭身者,是聲聞法;著身而不觀無常者,是凡夫法也;觀無常而不厭身者,是菩薩法。今為病者說菩薩法,以此處病,則心不亂也。

肇曰:慰喻之法,應為病者說身無常,去其貪著,不應為說厭離令取證也。不觀無常不厭離者,凡夫也。觀無常而厭離者,二乘也。觀無常不厭離者,菩薩也。是以應慰喻初學,令安心處疾,以濟群生,不厭生死,不樂涅盤,此大士慰喻之法也。

生曰:夫戀生者,是愛身情也。情既愛之,無有厭己,苟曰無常,豈可愛戀哉?若能從悟,不期遣惑而惑自亡矣。亡乎惑者,無復身也。雖已亡惑無身,終不掇理。於理不掇,必能窮之。窮理盡性,勢歸兼濟。至於在惑之時,固應患惑求通。求通之懷,必以無常厭身。然則厭身出於在惑,非理中懷也。

說身有苦,不說樂於涅盤。

生曰:理若無常,則以失所愛致惱曲辯之。八苦之聚,尤不可戀也。向在惑以無常厭離,今亦取苦樂涅盤樂,就理為言,豈得然乎?

說身無我,而說教導眾生。

生曰:凡愛身者,起於著我,苟是無常而苦,豈有宰之者乎?若無宰於內,復何以致戀哉!亦據其患惑,人用之獨善而已。既在悟懷,謂之教導也。

說身空寂,不說畢竟寂滅。

什曰:隨其利鈍,故說有廣略。譬如大樹,非一斧所傾。累根既深,非一法能除。或有雖聞無常,謂言不苦,則為說苦。既聞苦,便謂有苦樂之主,故說無我及空也。

肇曰:雖見身苦,而不樂涅盤之樂。雖知無我,不以眾生空故闕於教導。雖解身空,而不取涅盤畢竟之道。故能安住生死,與眾生同疾。是以慰喻之家,宜說其所應行。所不應行,不宜說也。

生曰:既無能為宰,我身何有耶?若不有身,戀復從何生乎?所言空寂,明無實耳,非謂無也。然此四句,皆隨義作次,理盡兼矣。

說悔先罪,而不說入於過去。

什曰:利根者聞上四句,則能處疾不亂。自此已下便為鈍根者也。說近切之言,喻其心也。今日之病,必由先罪,故教令悔先罪也。既言有先罪,則似罪有常性,入於過去,故為說不入過去,去其常想也。

肇曰:教有疾菩薩悔既往之罪,往罪雖系人,不言罪有常性,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入過去也。

生曰:夫戀生畏死者,恐有罪故也,若能改而悔之,則出其境矣,復何畏哉?是以教悔前罪,以除其畏也。此則據緣故耳,不言有實。

以己之疾,愍於彼疾。

什曰:令其推己而悲物也。當念言:我今微疾,苦痛尚爾,況惡趣眾生受無量苦也。

肇曰:勸疾者,推己之疾,愍於他疾也。

生曰:我有智慧,猶有疾苦,況乃不達者乎?推己愍彼,是兼濟之懷,豈得自畏死焉。

當識宿世無數劫苦,

生曰:無數劫來,經苦無量,如何一旦忽忘之耶?

當念饒益一切眾生。

什曰:無數劫來受苦無量,未曾為道。為道受苦,必獲大利。既以此自喻,又當念饒益眾生令得此利也。

肇曰:當尋宿世受苦無量,今苦須臾,何足致憂!但當力勵救彼苦耳。

生曰:念欲饒益一切眾生者,方入生死,不得有畏也。

憶所修福,

什曰:外國法、從生至終所作福業一一書記,若命終時,傍人為說,令

其恃福,心不憂畏也。 肇曰:恐新學菩薩為疾所亂,故勸憶所修福,悅其情也。 生曰:若有福者,所生必勝,有何畏哉!

念於凈命。

什曰:凈命即正命也。自念從生至今,常行正命,必之善趣,吾將何畏也。

肇曰:勿為救身疾起邪命也。邪命謂為命諂飾,要利存生也。

生曰:行善之時,本為得道度世,未始求利衣食,尚不畏為生死所牽,況罪苦者乎。

勿生憂惱,

生曰:憂之無益,徒以致惱耳。

常起精進。

什曰:雖身逝命終,而意不舍也。 生曰:因病致懈,懈乃愈生其憂。勤與命競,恆患不至,豈復容惱哉!

當作醫王,療治眾病。

什曰:令其因疾發弘誓:如是諸病無能救者,當作法醫療眾病也。 肇曰:當為大法醫王,療治群生之疾,自疾何足憂乎!生曰:唯當勤求療方以兼一切,勿起憂惱,徒苦而無益也。

菩薩應如是慰喻有疾菩薩,令其歡喜。」

文殊師利言:「居士有疾,菩薩云何調伏其心?」

肇曰:上問慰喻之宜,今問調心之法。外有善喻,內有善調,則能彌歷生死,與群生同疾,辛酸備經,而不以為苦,此即凈名居疾之所由也。將示初學處疾之道,故生斯問也。

生曰:夫心為事馳,無惡不作,譬猶放逸之馬,難可禁制,是以波流生死,莫出其境。將欲自拔,要在伏而調之。調伏之方,必有道也。譬猶調馬以埒,豈能不從?既得其道,然後伏矣。而菩薩未免乎疾者,必為病切所牽,愈難制也,故復問之爾焉。

維摩詰言:「有疾菩薩應作是念,今我此病,皆從前世妄想顛倒諸煩惱生,

生曰:苟為病切所牽,不得不推病理也。病理是無,何能牽我哉!夫從緣起者,已自非有,況乎惑想顛倒所生者哉!

無有實法,誰受病者?

肇曰:處疾之法,要先知病本。病疾之生也,皆由前世妄想顛倒。妄想顛倒故,煩惱以生。煩惱既生,不得無身。既有身也,不得無患。逆尋其本,虛妄不實。本既不實,誰受病者?此明始行者初習無我觀也。

生曰:又無所病也。既無所病,病又無矣。

所以者何?四大合,故假名為身。四大無主,身亦無我。

什曰:四大是身之本,本既無主,故身亦無我也。

肇曰:釋無我義也。四大和合,假名為身耳。四大既無主,身我何由生?譬一沙無油,聚沙亦無也。主、我,一物異名耳。

生曰:夫計我者,或即以身為我,或謂身中有我也。今推身為理,唯以四大合成,無復別法。四大無主,身亦無我。四大四矣,我則一矣,苟雲處中為主之矣,然其無主,則我無中矣。身為一也,我亦一也,苟雲即是身是之也,然無我則我不即也,我果是無,何所病哉!

又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

什曰:病起有二事:一者由過去著我,廣生結業,結業果孰,則受於苦;二者由現在著我心惱,著我心惱故病增也。

肇曰:我若是實,曷為生病。

生曰:復原此病本空,而有病者,皆由著我起也。若能於我不著,病何有哉!

既知病本,

什曰:其病本者,所謂我也,著我是也。

即除我想,及眾生想。

什曰:此三者,事同而義異耳。

肇曰:病本,即上妄想也。因有妄想,故現我及眾生。若悟妄想之顛倒,則無我無眾生。

生曰:既知病由著我而起,便應即除之也。眾生雖即是我,而將欲推眾法合中無我,故以帖之徵現此義焉。

當起法想。

什曰:此假法以遣我,猶人養此怒以滅彼怒也。

肇曰:我想,患之重者,故除我想而起法想。法想於空為病,於我為葯,升降相靡,故假之以治也。

生曰:除之為何?教起法想。起法想者,非謂著法也。

應作是念:但以眾法合成此身,

生曰:眾法者,陰、界、入也。合成身者,明其為因也。言但者,因中無我也。

起唯法起,滅唯法滅。

肇曰:釋法想也。五陰諸法,假會成身。起唯諸法共起,滅唯諸法共滅,無別有真宰主其起滅者也。既除我想,唯見緣起諸法,故名法想。

生曰:起滅者是果也。言唯者,果中亦無我也。

又此法者各不相知,

生曰:此下二句,又明因果即非我也。眾法合成之時,相緣而起,相緣起者,不能不相起,非能相起也。若能相起者,必有相起之知,而所知在彼,不在於己,反覆為相知矣,是即自在為我義焉。

起時不言我起,滅時不言我滅。

肇曰:萬物紛紜,聚散誰為?緣合則起,緣散則離。聚散無先期,故法法不相知也。

生曰:從緣起者,亦不能不從起,非能從他起也。若能從起者,必有從起之知,而所知在己,不在於彼,故無相知之義也,是亦自在為我義焉。

彼有疾菩薩,為滅法想,當作是念,此法想者,亦是顛倒,顛倒者是即大患,我應離之。

什曰:向以法遣我,自此以下以空遣法也。

肇曰:法想雖除我,於真猶為倒,未免於患,故應離之。

生曰:夫以法想除我想者,豈復有法生著也哉?有於言跡生惑,故次除

之,又兼得對明以盡其義焉。

云何為離?離我、我所。

肇曰:我為萬物主,萬物為我所。若離我、我所,則無法不離。

生曰:有我之情,自外諸法,皆以為我之所有。我之所有是對我之法,我既已無,所有豈獨存乎!

云何離我、我所?謂離二法。

生曰:向直雲二事耳,今言要當離二事,相對為二,然後是離也。

云何離二法?謂不念內外諸法,行於平等。

肇曰:有我、我所,則二法自生。二法既生,則內外以形。內外既形,則諸法異名。諸法異名,則是非相傾。是非相傾,則眾患以成。若能不念內外諸法行心平等者,則入空行無法想之患。內外,情塵也。

生曰:內者,我也。外者,一切法也。此則相對為二矣。謂不念之,行於平等為離也。

云何平等?謂我等涅盤等。

肇曰:極上窮下,齊以一觀,乃應平等也。

生曰:涅盤雖非無,是表無之法也。故於外法中指舉此一事以對我,明等也。

所以者何?我及涅盤,此二皆空。

肇曰:即事無不異,即空無不一。

以何為空?但以名字故空。

生曰:名下無實。

如此二法,無決定性。

肇曰:因背涅盤,故名吾我。以舍吾我,故名涅盤。二法相假,故有名生。本其自性,性無決定,故二俱空也矣。

生曰:無定爾也。

得是平等,無有餘病,唯有空病,

生曰:亦以言跡除之也。義以麤妙,故云爾也。

空病亦空。

什曰:上明無我無法,而未遣空。未遣空,則空為累。累則是病,故明空病亦空也。

肇曰:群生封累深厚,不可頓舍,故階級漸遣,以至無遣也。上以法除我,以空除法,今以畢竟空空於空者,乃無患之極耳。

生曰:空理無病,病有空耳。就病言之,故謂空為病也。

是有疾菩薩以無所受而受諸受,

什曰:受,謂苦、樂、舍三受也。若能解受無受,則能為物受生,而忍受三受也。複次,行於非道,通達佛理,即三界、二乘利物化生,皆無受之受也。

生曰:諸受者,謂三受也。既觀病空,三受皆無也。能無三受者,三受自除也。非是欲舍故有入受為化之情焉。

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

肇曰:善自調者,處有不染有,在空不染空,此無受之至也。以心無受故無所不受,無所不受故能永與群生同受諸受。諸受者,謂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也。佛法未具,眾生未度,不獨滅三受而取證也。

生曰:據患受之情,欲求無滅之者,必取其足能除患之處以為妙極,不復希盡理也。是則證明無義,中道而止矣。

設身有苦,念惡趣眾生,起大悲心:

什曰:我功德智慧之身,尚苦痛如是,況惡趣眾生受苦無量耶?即起悲心,志拔苦也。

生曰:向有入受為化之情,是大悲心也。大悲為何?設身有苦,以念惡趣眾生而拔濟之。前雖觀病空,正可使情不惑苦,未得便實無之。若久觀理明,後生則無矣,是以言設身有苦也。以念惡趣眾生者,言我在人中有福,又資智慧之明,猶尚有苦如是,況三惡道中無福慧者。但念惡趣者,夫在生死皆不免之,故以為發大悲之緣矣。

我既調伏,亦當調伏一切眾生。

肇曰:要與群生同其苦樂也。

生曰:自非調伏,則不免三惡道矣。

但除其病,而不除法。

什曰:謂妄見者所見常、樂、凈等法也。所以言無者,不以有樂凈法而以無除之,直為除妄想病耳。無法可除,故能處之,不除其法也。

生曰:調伏除其所惑之有,不除法有也。

為斷病本,而教導之。

肇曰:諸法緣生,聚散非己,會而有形,散而無像,法自然耳,於我何患?患之生者,由我妄想於法自為患耳,法豈使我生妄想乎?然則妄想為病本,法非我患也。故教導之興,但除病本,不除法也。

生曰:病本斷然後病除也。

何謂病本?謂有攀緣,

生曰:所取之相為攀緣也。有者,彼有之矣。

從有攀緣,則為病本。

什曰:上說菩薩自尋病本,以理處心,故能處疾不亂。今明為斷眾生病故,推其病原,然後應其所宜耳。機神微動,則心有所屬。心有所屬,名為攀緣。攀緣取相,是妄動之始,病之根也。

肇曰:攀緣,謂妄想微動,攀緣諸法也。妄想既緣,則美惡已分。美惡既分,則憎愛並熾。所以眾結煩於內,萬疾生於外。自慈以往,巧曆不能記。本其所由,微想而已,故曰攀緣為本。

生曰:向言有之,今言始有也矣。

何所攀緣?謂之三界。

肇曰:明攀緣之境也。三界外法,無漏無為,其法無相,非是妄想所能攀緣。所能攀緣者,三界而已耳。

生曰:三界之法耳,非實理也。

云何斷攀緣?

肇曰:既知其根,何由而斷?

以無所得,

生曰:以無所得理斷之也。

若無所得,則無攀緣。

肇曰:所以攀緣,意存有取。所以有取,意存有得。若能知法虛誑無取無得者,則攀緣自息矣。

何謂無所得?謂離二見。

生曰:二見無所得也。

何謂二見?謂內見外見,是無所得。

肇曰:內有妄想,外有諸法,此二虛假,終已無得。

生曰:二見本以得內外法為懷,智慧觀之,理無內外,然後二見不復得內外也。

文殊師利,是為有疾菩薩調伏其心,為斷老病死苦,是菩薩菩提。若不如是,已所修治,為無慧利。

肇曰:若能善調其心,不懷異想,而永處生死,斷彼苦者,是菩薩菩提之道。若不能爾,其所修行,內未足為有慧,外未足為有利也。

生曰:菩提以實濟為道。菩薩若能如是,雖未得之,便是有矣。無慧利,無慧利於物也。

譬如勝怨,乃可為勇。

生曰:己及所親皆無復怨也。

如是兼除老病死者,菩薩之謂也。

生曰:菩薩念眾生如親無異,若不除其老病死怨,便是己怨亦不除矣。

彼有疾菩薩,應復作是念:如我此病,非真非有,眾生病亦非真非有。

什曰:解病非真,故能處之不亂也。言若以病為真有,則病不可除。眾生無邊,病亦無盡。無盡之病,其性實有,云何可度?實時迷亂,心生退轉。若病非真,易可除耳,悲心即生,弘誓兼濟也。

生曰:又以此念起大悲心也。如我此病非真非有者,言己已達也。眾生病亦非真非有者,雲彼不悟也。是欲教之,令知此法也。然其起大悲之懷,已自備於前文,故今但明念而已矣。

作是觀時,於諸眾生,若起愛見大悲,即應舍離。

什曰:謂未能深入實相,見有眾生心生愛著,因此生悲,名為愛見大悲。愛見大悲虛妄不凈,有能令人起疲厭想,故應舍離也。

肇曰:若自調者,應先觀己病及眾生病因緣所成,虛假無實,宜以此心而起悲也。若此觀未純,見眾生愛之而起悲者,名愛見悲也。此悲雖善,而雜以愛見,有心之境,未免於累,故應舍之。

生曰:作上二觀起大悲之時,若於觀中有愛念心,又見眾生而欲拔濟之者,為愛見大悲也。

所以者何?菩薩斷除客塵煩惱,而起大悲。

什曰:心本清凈,無有塵垢。塵垢事會而生,於心為客塵也。

肇曰:心遇外緣,煩惱橫起,故名客塵。菩薩之法,要除客塵而起大悲。若愛見未斷,則煩惱彌滋,故應舍之。

生曰:愛見是惑想所起,為客塵也。除之,乃可以起大悲者矣。

愛見悲者,則於生死有疲厭心,

什曰:若因愛生見悲者,有疲厭也。

若能離此,無有疲厭,

生曰:若以愛拔之,憎必舍焉,既見而無除,豈能盡化哉!

在在所生,不為愛見之所覆。

什曰:若能除愛見,即棄捨結業,受法化生,自在無礙也。

肇曰:夫有所見必有所滯,有所愛必有所憎,此有極之道,安能致無極之用?若能離此,則法身化生,無在不在,生死無窮,不覺為遠,何有愛見之覆,疲厭之勞乎!

生曰:在在生者,無疲厭故也,豈為愛見所覆然耶?

所生無縛,能為眾生說法解縛。

肇曰:愛見既除,法身既立,則所生無縛,亦能解彼縛也。生曰:大悲既不為愛見所覆,而生者不復於生縛也矣。

如佛所說,若自有縛,能解彼縛,無有是處;若自無縛,能解彼縛,斯有是處。是故菩薩不應起縛。

肇曰:將因縛解釋內調之義也。

何謂縛,何謂解?貪著禪味,是菩薩縛。

什曰:貪著禪味有二障:障涅盤及菩薩道也。 肇曰:三界受生,二乘取證,皆由著禪味,所以為縛。 生曰:貪報行禪,則有味於行矣。既於行有味,報必惑焉。夫惑報者,縛在生矣。

以方便生,是菩薩解。

肇曰:自既離生,方便為物而受生者,則彼我無縛,所以為解也。

生曰:欲濟群生而生者,為方便生也。以本不為己,故報無惑焉。

又無方便慧縛,有方便慧解;無慧方便縛,有慧方便解。

肇曰:巧積眾德,謂之方便。直達法相,謂之慧。二行俱備,然後為解耳。若無方便而有慧,未免於縛。若無慧而有方便,亦未免於縛。

生曰:復廣縛解義也。方便凡有二種:一造行有功,終致妙果;二以之為化,使必成遂。慧亦二種:一為觀理伏心,二為於觀結盡。觀理伏心者,三乘所同,偏執則縛在小也。若以為化,方便用之,則不縛矣。行功緻果者,有結便受三界之報,則縛在生也。若得結盡之慧,則解矣。

闕名曰:方便無慧,愛見行也;慧無方便,二乘智也。有慧方便,無緣悲也。有方便慧,寂照智也。

何謂無方便慧縛?謂菩薩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無作法中而自調伏,是名無方便慧縛。

什曰:觀空不取,涉有不著,是名巧方便也。今明六生已還,未能無礙,當其觀空則,無所取著。及其出觀,凈國化人,則生見取,想心愛著,拙於涉動,妙於靜觀。觀空慧不取相,雖是方便,而從慧受名。此中但取涉有不著為方便,故言無方便而有慧也。七住以上,其心常定,動靜不異,故言有方便慧也。

□「想心愛著」一本作「相心愛著」。一本作「七住以上,得於並觀,故能動靜不二,名有方便慧也」。

肇曰:六住以下,心未純一,在有則舍空,在空則舍有,未能以平等真心有無俱涉,所以嚴土化人,則雜以愛見,此非巧便修德之謂,故無方便。而以三空自調,故有慧也。

何謂有方便慧解?謂不以愛見心莊嚴佛土,成就眾生,於空無相

無作法中,以自調伏而不疲厭,是名有方便慧解。

肇曰:七住以上,二行俱備,遊歷生死而不疲厭,所以為解。

生曰:觀理伏心,必惡生死,以為化方便造之而得耳。

何謂無慧方便縛?謂菩薩住貪慾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植眾德本,是名無慧方便縛。

什曰:七住以還,又優劣不同也。此明新學不修正觀,不制煩惱,故言無慧也。而能修德迴向仰求大果。故言有方便也。若能修四念處除四顛倒。是名離煩惱慧也。又善能迴向心不退轉。是能求方便也。六住以還雖通在縛境。若能具此二法則是縛中之解也。上說無相慧及涉有不著方便。是二門出世間法也。此說有相慧及能求方便。是二門世間法也。

肇曰:不修空慧以除煩惱,是為慧也。而勸積眾德,有方便也。

何謂有慧方便解?謂離諸貪慾瞋恚邪見等諸煩惱,而殖眾德本,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名有慧方便解。

肇曰:上有方便慧解,今有慧方便解,致解雖同,而行有前後。始行者自有先以方便積德然後修空慧者,亦有先修空慧而後積德者,各隨所宜,其解不殊也。離煩惱,即三空自調之所能。積德向菩提,即嚴土化人之流也。前後異說,互盡其美矣。

生曰:雖以無結免縛於生,容可資以成小,故須言迴向也。

文殊師利,彼有疾菩薩應如是觀諸法。

肇曰:非真以下,無縛之觀也。

又復觀身無常、苦、空、無我,是名為慧。

什曰:上四句雜說世間、出世間慧方便。今此四句偏明出世間慧方便。亦云上統慧方便,此旨明處疾中用慧方便,故能不滅身取證也。若以身為有病至則惱,若知身非實則處疾不亂。出世間慧亦有深淺,無常則空言初相,故先說無常,無常是出世間淺慧也。

雖身有疾,常在生死,饒益一切而不厭倦,是名方便。

什曰:生死可厭而能不厭,善處嶮難,故名方便也。

肇曰:大乘四非常觀即平等真觀,故名為慧。以平等心而處世不倦,故名方便。慰喻之說,即其事也。

又復觀身,身不離病,病不離身。

什曰:離身則無病,故不相離。又雲,身病一相,故不相離也。

是病是身,非新非故,

什曰:此明身病實相無有新故,說出世間深慧也。

是名為慧。設身有疾,而不永滅,

生曰:雖雲方便有慧,而方便中不復更有慧也。以方便造慧者,慧中又有方便也。是以明之而因廣義焉。

是名方便。

什曰:不取可滅之相故能不滅。是方便力也。涉有應取相而不取相。不取相則理與有絕。而能涉有巧於難事。故名方便也。

肇曰:新故之名出於先後。然離身無病。離病無身。眾緣所成。誰後誰先。既無先後則無新故。新故既無即入實相。故名慧也。既有此慧而與彼同疾不取涅盤。謂之方便。自調初說即其事也。慰喻自調略為權智。權智此經之關要。故會言有之矣。

文殊師利,有疾菩薩,應如是調伏其心,

生曰:觀察得失,亦調伏矣。

不住其中,亦復不住不調伏心。

肇曰:大乘之行,無言無相,而調伏之言,以形前文。今將明言外之旨,故二俱不住。二俱不住,即寄言之本意。寄言之本意,即調伏之至也。

生曰:若欲除不調伏,必以調伏為懷。不以調伏為懷者,不以調伏為懷耳,非不調伏也。

所以者何?若住不調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調伏心,是聲聞法。是故菩薩不當住於調伏、不調伏心。離此二法,是菩薩行。

肇曰:不調之稱,出自愚人。調伏之名,出自聲聞。大乘行者,本無名相,欲言不調則同愚人,欲言調伏則同聲聞,二者俱離,乃應菩薩處中之行。

在於生死,不為污行;住於涅盤,不永滅度,是菩薩行。

肇曰:欲言在生死,生死不能污。欲言住涅盤,而復不滅度。是以處中道而行者,非在生死,非住涅盤。

非凡夫行,

什曰:凡夫行者有三種:善、不善、無動行。無動行,色無色界行也。上二界壽命劫數長久,外道以為有常,不動義也。佛亦因世所名而名之也。

非賢聖行,是菩薩行。

什曰:謂行三脫而不證也。

肇曰:不可得而名者也。

非垢行,非凈行,是菩薩行。

雖過魔行,而現降伏眾魔,是菩薩行。

肇曰: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無者,其唯大乘行乎!何則?欲言其有,無相無名。欲言其無,萬德斯行。萬德斯行,故雖無而有。無相無名,故雖有而無。然則言有不乖無,言無不乖有,是以此章或說有行,或說無行,有無雖殊,其致不異也。魔行,四魔行也。久已超度,而現降魔者,示有所過耳。

雖求一切智,無非時求,是菩薩行。

什曰:功行未足,而求至足之果,名非時求也。肇曰:一切智未成,而中道求證,名非時求也。

雖觀諸法不生,而不入正位,是菩薩行。

什曰:觀無生是取證法。不入正位,明不證也。

肇曰:正位,取證之位也。三乘同觀無生,慧力弱者不能自出,慧力強者超而不證也。

雖觀十二緣起,而入諸邪見,是菩薩行。

肇曰:觀緣起,斷邪見之道也。而能反同邪見者,豈二乘之所能乎!

雖攝一切眾生而不愛著,是菩薩行。

什曰:四攝法也。四攝是愛念眾生法,今明愛而不著也。肇曰:四攝,攝彼慈惠之極,視彼猶己,而能無著也。

雖樂遠離,而不依身心盡,是菩薩行。

什曰:心識滅盡,名為遠離。遠離,即空義也。不依者,明於空不取相也。

肇曰:小離離憒鬧,大離身心盡。菩薩雖樂大離,而不依恃也。

雖行三界,而不壞法性,是菩薩行。

什曰:現生三界,處而不惑也。肇曰:三界即法性,處之何所壞焉?

雖行於空,而殖眾德本,是菩薩行。

肇曰:行空欲以除有,而方殖有德也。

雖行無相,而度眾生,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相,欲除取眾生相,而方度眾生也。

雖行無作,而現受身,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作,欲不造生死,而方現受身也。

雖行無起,而起一切善行,是菩薩行。

肇曰:行無起,欲滅諸起心,而方起諸善行。

雖行六波羅蜜,而遍知眾生心心數法,是菩薩行。

什曰:六度是自行法。自行既足,然後化人,化人乃知眾生心。今雖自行,而已能知彼。複次,第六度觀法無相,不以無相為礙,亦能知眾生心也。

肇曰:六度,無相行也。無相則無知,而方遍知眾生心行也。

雖行六通,而不盡漏,是菩薩行。

肇曰:雖具六通,而不為漏盡之行也。何者?菩薩觀漏即是無漏,故能永處生死,與之同漏,豈以漏盡而自異於漏乎?

雖行四無量心,而不貪著生於梵世,是菩薩行。

什曰:四無量行,則應生四禪地。今偏言梵者,以眾生宗事梵天,舉其宗也。亦四禪地通名梵耳。

雖行禪定解脫三昧,而不隨禪生,是菩薩行。

什曰:禪,四禪也。定,四空也。解脫,八解脫也。三昧,空、無相、無作也。

肇曰:取其因而不取其果,可謂自在行乎!

雖行四念處,而不永離身受心法,是菩薩行。

什曰:雖觀此四法,而不永滅而取證也。

肇曰:小乘觀身受心法,離而取證,菩薩雖觀此四,不永離而取證也。

雖行四正勤,而不捨身心精進,是菩薩行。

什曰:精進,即四正勤也。不取,故言離也。

肇曰:小乘法行四正勤,功就則舍入無為。菩薩雖同其行,而不同其舍也。

雖行四如意足,而得自在神通,是菩薩行。

什曰:雖現學神足,實已神通自在也。

肇曰:雖同小乘行如意足,而久得大乘自在神通。如意足,神通之因也。

雖行五根,而分別眾生諸根利鈍,是菩薩行。

肇曰:小乘唯自修己根,不善人根。菩薩雖同其自修,而善知人根,令彼我俱順也。

雖行五力,而樂求佛十力,是菩薩行。雖行七覺分,而分別佛之智慧,是菩薩行。雖行八正道,而樂行無量佛道,是菩薩行。

什曰:盡明現行淺法,而內已實入深法也。

肇曰:雖同聲聞根、力、覺、道,其所志求,常在佛行也。

雖行止觀助道之法,而不畢竟墮於寂滅,是菩薩行。。

什曰:初繫心在緣名為止。止相應名為觀也。

肇曰:繫心於緣謂之止,分別深達謂之觀。止觀助涅盤之要法,菩薩因之而行,不順之以墮涅盤也。

雖行諸法不生不滅,而以相好莊嚴其身,是菩薩行。

肇曰:修無生滅無相行者,本為滅相,而方以相好嚴身也。

雖現聲聞、辟支佛威儀,而不舍佛法,是菩薩行。

肇曰:雖現行小乘威儀,而不舍大乘之法。

雖隨諸法究竟凈相,而隨所應為現其身,是菩薩行。

肇曰:究竟凈相,理無形貌,而隨彼所應,現若干象也。

雖觀諸佛國土永寂如空,而現種種清凈佛土,是菩薩行。

肇曰:空本無現,而為彼現。

雖得佛道,轉於法輪,入於涅盤,而不舍於菩薩之道,是菩薩行。」

肇曰:雖現成佛,轉法輪,入涅盤,而不永寂,還入生死,修菩薩法。如上所列,豈二乘之所能乎?獨菩薩行耳。

說是語時,文殊師利所將大眾,其中八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不思議品第六

爾時,舍利弗見此室中無有床座,作是念:

什曰:法身大士,身心無倦。聲聞結業之形,心雖樂法,身有疲厭,故發息止之想。身子於弟子中年耆體劣,故先發念,不用現其累跡。又以維摩必懸得其心,故直念而不言也。尋下言諸大人當於何坐,似是推己之疲以察眾人之體,恐其須,故發念之也。

叡曰:雖復寄跡郢匠,以生無求之談。然於眾中生念者,將以小乘結業之身,未免近累,心雖無勞,而形有疲倦,己居僧首,職司其座,所以生念。念食亦然。

「斯諸菩薩大弟子眾,當於何坐?」

生曰:前除座待須,故舍利弗發須之念也。

長者維摩詰知其意,語舍利弗言:「云何仁者,為法來耶,求床座耶?」

什曰:不直譏而問者,欲現其所念乖理,進退入負門也。

肇曰:獨寢一床,旨現於此。舍利弗默領懸機,故扣其興端。凈名將辨無求之道,故因而詰之也。

生曰:須座之念,跡在有求。有求則乖法,非所以來意者也。

舍利弗言:「我為法來,非為床座。」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座。

什曰:不取法相,理會於法,名為求法。若取相生著,心與法乖,非求法也。 肇曰:真求乃不求法,況安身之具乎!自此下遍於諸法,明無求義也。

夫求法者,非有色、受、想、行、識之求,非有界、入之求。

肇曰:界,十八界。入,十二入也。

非有欲、色、無色之求。

肇曰:無三界之求也。

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求。

夫求法者,無見苦求,無斷集求,無造盡證修道之求。所以者何?法無戲論,若言我當見苦斷集滅證修道,是則戲論,非求法也。

肇曰:有求則戲論,戲論則非求,所以知真求之無求也。

唯舍利弗,法名寂滅,若行生滅,是求生滅,非求法也。法名無染,若染於法,乃至涅盤,是則染著,非求法也。法無行處,若行於法,是則行處,非求法也。法無取捨,若取捨法,是則取捨,非求法也。法無處所,若著處所,是則著處,非求法也。法名無相,若隨相識,是則求相,非求法也。法不可住,若住於法,是則住法,非求法也。法不可見聞覺知,若行見聞覺知,是則見聞覺知,非求法也。

肇曰:六識略為四名:見聞,眼耳識也;覺,鼻舌身識也;知,意識也。

法名無為,若行有為,是求有為,非求法也。是故舍利弗,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

肇曰:法相如此,豈可求乎?若欲求者,其唯無求,乃真求耳。 生曰:夫求法者,非謂求也,以無復諸求為求耳。

說是語時,五百天子於諸法中得法眼凈。

肇曰:大乘法眼凈也。

爾時,長者維摩詰問文殊師利言:「仁者游於無量千萬億阿僧祇國,何等佛土有好上妙功德成就師子之座?」

什曰:自知而問者,欲令眾會取信也。借座彼國,其義有二:一者欲現諸佛嚴凈功德致殊特之座,令始行菩薩深其志願也;二者欲因往反之跡,使化流二國也。

肇曰:文殊大士游化無疆,必見諸國殊妙之座,凈名欲生時會敬信之情,故問而後取,示審其事也。

生曰:先問之者,欲明後所致是實也。

文殊師利言:「居士,東方度三十六恆河沙國,有世界名須彌相,其佛號須彌燈王,今現在彼佛身長八萬四千由旬,其師子座高八萬四千由旬,嚴飾第一。」

肇曰:由旬,天竺里數名也。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也。

於是長者維摩詰現神通力,實時彼佛遣三萬二千師子之座,高廣嚴凈,來入維摩詰室。

肇曰:凈名雖以神力往取,彼佛不遣,亦無由致。

諸菩薩大弟子釋梵四天王等,昔所未見,其室廣博,悉皆包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無所妨礙,於毘耶離城及閻浮提四天下,亦不迫迮,悉見如故。爾時,維摩詰語文殊師利就師子座,與諸菩薩上人俱坐,當自立身,如彼座像。其得神通菩薩,即自變形為四萬二千由旬,坐師子座。諸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皆不能升。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就師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此座高廣,吾不能升。」

什曰:維摩神力所制,欲令眾知大小乘優劣若此之懸也。亦云,諸佛功德之座非無德所升,理自冥絶,非所制也。亦云,表不能升如來解脫床也。

維摩詰言:「唯舍利弗,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乃可得坐。」於是新發意菩薩及大弟子即為須彌燈王如來作禮,便得坐師子座。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容受此高廣之座,於毘耶離城無所妨礙,又於閻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諸天龍王鬼神宮殿亦不迫迮。」維摩詰言:「唯舍利弗,諸佛菩薩有解脫名不可思議。

肇曰:夫有不思議之跡顯於外。必有不思議之德著於內。覆尋其本權智而已乎。何則智無幽而不燭。權無德而不修。無幽不燭故理無不極。無德不修故功無不就。功就在於不就故一以成之。理極存於不極故虛以通之。所以智周萬物而無照。權積眾德而無功。冥寞無為而無所不為。此不思議之極也。巨細相容殊形並應。此蓋耳目之麤跡。遽足以言乎。然將因末以示本托麤以表微。故因借座略顯其事耳。此經自始於凈土終於法供養。其中所載大乘之道無非不思議法者也。故囑累雲。此經名不思議解脫法門。當奉持之。此品因現外跡故別受名耳。解脫者自在心法也。得此解脫則凡所作為內行外應自在無礙。此非二乘所能議也。七住法身已上乃得此解脫也。

〔別本雲,神足三昧解脫。〕

什曰:同體異名也。夫欲為而不能則為縛也。應念即成解脫無不能名為解脫。能然而莫知所以然。故曰不思議也。

若菩薩住是解脫者,以須彌之高廣,內芥子中,無所增減,須彌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諸天,不覺不知己之所入,唯應度者乃見須彌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議解脫法門。

什曰:須彌,地之精也,此地大也。下說水火風地其四大也。惑者謂四大有神,亦云最大,亦云有常,今制以道力,明不神也。內之纖芥,明不大也。巨細相容,物無定體,明不常也。此皆反其所封,拔其幽滯,以去其常習,令歸宗有塗焉。

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嬈魚鱉黿鼉水性之屬,而彼大海本相如故,諸龍鬼神阿修羅等,不覺不知己之所入,於此眾生亦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斷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輪,著右掌中,擲過恆沙世界之外,其中眾生不覺不知己之所往,又復還置本處,都不使人有往來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又舍利弗,或有眾生樂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薩即演七日以為一劫,令彼眾生謂之一劫。或有眾生不樂久住而可度者,菩薩即促一劫以為七日,令彼眾生謂之七日。

什曰:或者亦云時為常法,令修短改度,示不常也。

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一切佛土嚴飾之事集在一國,示於眾生。又菩薩以一佛土眾生置之右掌,飛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動本處。又舍利弗,十方眾生供養諸佛之具,菩薩於一毛孔皆令得見。又十方國土所有日月星宿,於菩薩一毛孔普使見之。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諸風,菩薩悉能吸著口中,而身無損,外諸樹木,亦不摧折。又十方世界劫盡燒時,以一切火內於腹中,火事如故,而不為害。又於下方過恆河沙等諸佛世界,取一佛土,舉著上方,過恆河沙無數世界,如持針鋒,舉一棗葉,而無所嬈。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能以神通現作佛身,或現辟支佛身,或現聲聞身,或現帝釋身,或現梵王身,或現世主身,或現轉輪王身。又十方世界所有眾聲上中下音,皆能變之,令作佛聲,演出無常、苦、空、無我之音,及十方諸佛所說種種之法,皆於其中普令得聞。舍利弗,我今略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之力,若廣說者,窮劫不盡。」

叡曰:此所以辨於神通也。不思議即是神通,有神通非不思議。何者?若減芥子而入須彌,增芥子而受須彌,是神通二乘亦有,非不思議。故此中言大小相容而無所增減,遍至十方而不動本處。據事而觀,淵不可測,故曰不思議也。

是時,大迦葉聞說菩薩不可思議解脫法門,嘆未曾有,謂舍利弗:「譬如有人,於盲者前現眾色像,非彼所見,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不能解了,為若此也。智者聞是,其誰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等何為永絕其根於此大乘,已如敗種,一切聲聞聞是不可思議解脫法門,皆應號泣,聲震三千大千世界。

肇曰:所乖處重,故假言應號泣耳。二乘憂悲永除,尚無微泣,況震三千乎。

一切菩薩,應大欣慶,頂受此法。

肇曰:迦葉將明大小之殊,抑揚時聽,故非分者宜致絕望之泣,己分者宜懷頂受之歡也。

若有菩薩信解不可思議解脫法門者,一切魔眾無如之何。」

肇曰:但能信解,魔不能嬈,何況行應者乎!

大迦葉說是語時,三萬二千天子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爾時,維摩詰語大迦葉:「仁者,十方無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教化眾生,現作魔王。

肇曰:因迦葉雲信解不可思議者魔不能嬈,而十方亦有信解菩薩為魔所嬈者,將明不思議大士所為自在,欲進始學,故現為魔王,非魔力之所能也。此明不思議,亦成迦葉言意。

又迦葉,十方無量菩薩,或有人從乞手足耳鼻頭目髓腦血肉皮骨聚落城邑妻子奴婢象馬車乘金銀琉璃車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珂貝衣服飲食,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以方便力而往試之,令其堅固。

什曰:結業菩薩於施度將盡而未極,是以不思議菩薩強從求索,令其無惜心盡,具足堅固。亦令眾生知其堅固,亦使其自知堅固。

肇曰:凡試之興,出於未分。不思議大士神通已備,逆覩人根,何試之有?然為堅固彼志,故不須而索。不須而索者,同魔試跡,故以試為言耳,豈待試而後知耶?

所以者何?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有威德力,故行逼迫,示諸眾生如是難事,凡夫下劣,無有力勢,不能如是逼迫菩薩。

肇曰:截人手足,離人妻子,強索國財,生其憂悲,雖有目前小苦,而致永劫大安。是由深觀人根,輕重相權,見近不及遠者,非其所能為也。

譬如龍象蹴蹋,非驢所堪。

肇曰:能不能為喻,象之上者名龍象也。

是名住不可思議解脫菩薩智慧方便之門。」

肇曰:智慧遠通,方便近導。異跡所以形,眾庶所以成。物無不由,而莫之能測。故權智二門為不思議之本也。

觀眾生品第七

爾時文殊師利問維摩詰言:「菩薩云何觀於眾生?」

什曰:眾生若有真實定相者,則不思議大士不應徒行逼試,令其受苦。以非真實,易可成就,故行惱逼也。複次,佛法有二種:一者有,二者空。若常在有,則累於想著。若常觀空,則舍於善本。若空有迭用,則不設二過。猶日月代用,萬物以成。上已說有,故今明空門也。

什曰:觀眾生為若此,眾生、神、主、我,是一義耳。如一痴人行路,遇見遺匣,匣中有大鏡。開匣視鏡,自見其影,謂是匣主,稽首歸謝,舍之而走。眾生入佛法藏珍寶鏡中,取相計我,棄之而去,亦復如是。亦如一盲人行道中,遇值國王子,堅抱不舍。須臾,王官屬至,加極楚痛,強逼奪之,然後放舍。如邪見眾生,於非我見我,無常苦至,隨緣散壞,乃知非我,亦復如是。

肇曰:悲疾大士,自調之觀,微言幽旨,亦備之前文矣。然法相虛玄,非有心之所覩;真觀冥默,非言者之所辯,而云何不證涅盤,與群生同疾,又現不思議,其跡無端,或為魔王逼迫初學,斯皆自調大士之所為也。自調之觀,彼我一空,然其事為喻,乃更彌甚。至令希宗者惑亡言之致,存己者增眾生之見,所以無言之道難為言也。將近取諸喻,遠況真觀,以去時人封言之累,故生斯問也。

生曰:上不思議是應化眾生之跡,無方應之,似有眾生之情矣。有眾生情者不能為化,故須問焉。

維摩詰言:「譬如幻師見所幻人,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肇曰:幻師觀幻,知其非真,大士觀眾生亦若此也。

生曰:非不有幻人,但無實人耳。既無實人,以悟幻人亦無實矣。苟幻人之不實,眾生豈獨實哉!

如智者見水中月,如鏡中見其面像,如熱時炎,如呼聲響,如空中雲。

什曰:如空中雲,近之則無也。

肇曰:遠見有形,近則無像。

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堅,如電久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陰,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

肇曰:經有定數。

菩薩觀眾生為若此,如無色界色,如燋谷牙,如須陀洹身見,如阿那含入胎,

肇曰:阿那含雖有暫退,必不經生也。

如阿羅漢三毒,

什曰:大乘法中雲通三界,直輕微耳。

如得忍菩薩貪恚毀禁,

肇曰:七住得無生忍,心結永除,況毀禁麤事乎!

如佛煩惱習,

肇曰:唯有如來結習都盡。

如盲者見色,如入滅盡定出入息,

肇曰:心馳動於內,息出入於外。心想既滅,故息無出入也。

如空中鳥跡,如石女兒,如化人煩惱,如夢所見已寤,如滅度者受身,

肇曰:未有入涅盤而復受身者。

如無煙之火。菩薩觀眾生為若此。」

肇曰:火必因質。

文殊師利言:「若菩薩作是觀者,云何行慈?」

肇曰:慈以眾生為緣,若無眾生,慈心何寄乎?將明真慈無緣而不離緣,成上無相真慈義也。

生曰:既悟眾生不實,必自兼物,是以有慈矣。然復似無所加慈,故複次問之焉。

維摩詰言:「菩薩作是觀已,自念我當為眾生說如斯法,

生曰:理常皎然若此,而眾生乖之彌劫。菩薩既以悟之,能不示諸?此假為觀意設念,非實念也。

是即真實慈也。

什曰:真實慈,觀諸法空,則是真實慧,真實慧中生無緣慈,名為真慈。亦以慈為本,為人說真實法,名真慈。亦慈為本,然後行布施等眾行為名,或以自性為名,或以所因為名,自此已下,例可尋也。

肇曰:眾生本空,不能自覺,故為說斯法,令其自悟耳,豈我有彼哉!若能觀眾生空,則心行亦空。以此空心而於空中行慈者,乃名無相真實慈也。若有心於眾生而為慈者,此虛誑慈耳,何足以稱乎!

生曰:必能實濟,非虛念而已矣。

行寂滅慈,無所生故。

什曰:知諸法寂滅無生,因此生慈而不失寂滅,故以寂滅為名也。 肇曰:七住得無生忍已後,所行萬行,皆無相無緣,與無生同體。無生

同體,無分別也。真慈無緣,無復心相。心相既無,則泊然永寂。未嘗不慈,未嘗有慈。故曰行寂滅慈,無所生也。自此下廣明無相慈行,以成真實之義。名行雖殊,而俱出慈體,故盡以慈為名焉。

生曰:欲以眾生如幻為說之者,是即如幻慈也。凡曰可以為慈,莫不皆然,是以推而名之,不復甲乙言也。如幻已自辨之於前,無所釋也。下既無辨,得不釋乎。

行不熱慈,無煩惱故。

肇曰:煩惱之興,出於愛見。慈無愛見,故無熱惱也。

行等之慈,等三世故。

肇曰:慈被三世,而不覺三世之異也。

行無諍慈,無所起故。

什曰:見法有起,則與法諍也。肇曰:彼我一虛,諍訟安起。

行不二慈,內外不合故。

什曰:內外,內外入也。內外為二,相對為合。肇曰:內慈外緣,俱空無合。

行不壞慈,畢竟盡故。

肇曰:無緣真慈,慈相永盡,何物能壞?

行堅固慈,心無毀故。

肇曰:上明外無能壞,此明內自無毀。

行清凈慈,諸法性凈故。

肇曰:真慈無相,與法性同凈也。

行無邊慈,如虛空故。

肇曰:無心於覆,而心無所不覆也。

行阿羅漢慈,破結賊故。

什曰:秦言殺結使賊也。此從除結中生,因以為名。亦能除結故,因能受名也。

肇曰:阿羅漢,秦言破結賊。嫉恚邪疑諸惱結因慈而滅,可名羅漢矣。

行菩薩慈,安眾生故。

肇曰:菩薩之稱,由安眾生。慈安眾生,可名菩薩。

行如來慈,得如相故。

肇曰:如來之稱,由得如相。慈順如相,可名如來。

行佛之慈,覺眾生故。

什曰:群生長寢,菩薩覺之。 肇曰:自覺覺彼,謂之佛也。慈既自悟,又能覺彼,可名為佛也。

行自然慈,無因得故。

什曰:無因即自然,自然即無師義也。

肇曰:大乘之道,無師而成,謂之自然。菩薩真慈,亦無因而就,可名自然乎。

行菩提慈,等一味故。

什曰:唯佛菩提能解一切法一相一味也。今無相解中生慈,故遠同菩提也。

肇曰:平等一味,無相之道,謂之菩提。無相真慈,亦平等一味,可名菩提也。

行無等慈,斷諸愛故。

什曰:凡夫有愛結而行慈,則可與等。愛斷行慈者無能等也。

肇曰:二乘六住已下,皆愛彼而起慈。若能無心愛彼而起慈者,此慈超絕可名無等。

行大悲慈,導以大乘故。

肇曰:濟彼苦難,導以大乘,大悲之能。慈欲彼樂,亦導以大乘,可名大悲也。

行無厭慈,觀空無我故。

肇曰:疲厭之情,出於存我。以空無我心而為慈者,與生死相畢,無復疲厭也。

行法施慈,無遺惜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吝法財者,可名法施也。

行持戒慈,化毀禁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為殺盜不兼化者,可名持戒。

行忍辱慈,護彼我故。

什曰:若能行忍,則內不自累,外不傷物,故言護彼我也。凡此中慈,上行字梵本中無。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護彼己致忿諍者,可名忍辱也。

行精進慈,荷負眾生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荷負眾生者,可名精進也。

行禪定慈,不受味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以亂心受五欲味者,可名禪定也。

行智慧慈,無不知時故。什曰:行未滿而求果,名不知時也。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為不知時行者,可名智慧也。

行方便慈,一切示現故。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權現普應者,可名方便也。

行無隱慈,直心清凈故。什曰:其心質直,有罪必悔,不隱其過,此二業也。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心有曲隱不清凈者,可名無隱耳。

行深心慈,無雜行故。什曰:直心中猶有累結,今深入佛法,無雜想也。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雜以淺行者,可名深心。

行無誑慈,不虛假故。

什曰:身業直正,不誑物也。 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虛假無實者,可名無誑也。

行安樂慈,令得佛樂故。

什曰:梵本雲住涅盤樂。肇曰:未有得真實慈而不令彼我得佛樂者,可名安樂。

菩薩之慈為若此也。」

肇曰:自上諸名,皆真實慈,體自有此能,故有此名耳,不外假他行以為己稱也。真慈若此,豈容眾生見乎!

文殊師利又問:「何謂為悲?」答曰:「菩薩所作功德,皆與一切眾生共之。」

什曰:功德及功德果報悉施眾生,此布施救苦眾生也。三等盡就施中明等,若廣說亦應如慈等。

肇曰:因觀問慈,備釋四等也。哀彼長苦,不自計身所積眾德,願與一切,先人後己,大悲之行也。

生曰:夫欲拔苦,要當舍己之樂以濟之也。又為實悲矣。

「何謂為喜?」答曰:「有所饒益,歡喜無悔。」

肇曰:自得法利,與眾同歡喜,於彼己俱得法悅謂之喜。

生曰:慈悲既以益之,唯喜而無悔也。亦為實喜矣。

「何謂為舍?」答曰:「所作福佑,無所希望。」

什曰:亦施中明等也。現世不求恩,未來不求報也。聲聞行四等,不能實益眾生。今菩薩行四等,已實能利益眾生,故四等皆名大也。

肇曰:大悲苦行,憂以之生。慈喜樂行,喜以之生。憂喜既陳,則愛惡征起,是以行者舍苦樂行,平觀眾生。大乘正舍,行報俱亡,故無所希望也。三等俱無相無緣,與慈同行。慈行既備,類之可知也。

生曰:虛想眾生以舍憎愛者,非實舍也。若能不望功德之報,舍之極者也。

文殊師利又問:「生死有畏,菩薩當何所依?」

什曰:為物受身,而未離結業。結業之體,未能無畏,必有所依,然後能克終大業,故問其所依趣,能不廢退也。

肇曰:生死為畏,畏莫之大。悲疾大士何所依恃,而能永處生死,不以為畏乎?

生曰:行實等者,必入生死也。而據生死言之,是可畏之境,苟未能免,或為所得,菩薩何所依怙,不畏之耶?

維摩詰言:「菩薩於生死畏中,當依如來功德之力。」

什曰:如來功德如是深妙,我當得之。寧可以此微苦而生疲厭,一心求佛道,直進不回,則眾苦自滅,恐畏斯除。亦以念為依,亦以求趣為依。

肇曰:生死之畏,二乘所難。自不依如來功德力者,孰能處之?

生曰:夫以等入生死者,必欲濟生死也。苟以濟而入,終成如來果矣。若以利重推之,故不應難於小苦。又乃有此冥報,生死豈能加諸苦,如來功德之力,故能使眾惡不加之也。

文殊師利又問:「菩薩欲依如來功德之力,當於何住?」

什曰:欲依趣如來功德,要標心有在,故問其所住也。

生曰:若直欲濟而入,或不必能濟。不必能濟,不成大果,故復問入當何住也。

答曰:「菩薩欲依如來功德力者,當住度脫一切眾生。」

肇曰:住化一切,則其心廣大。廣大其心,則所之無難。此住佛德力之謂也。

生曰:明以濟而入,必住度脫中者也。

又問:「欲度眾生當何所除?」

生曰:所謂度脫,必有所度,有所脫,故問之焉。

答曰:「欲度眾生,除其煩惱。」

肇曰:將尋其本,故先言其末也。生曰:度煩惱之河,脫煩惱之縛矣。

又問:「欲除煩惱當何所行?」

生曰:問眾生既有煩惱,當作何行乃得除之耶?

答曰:「當行正念。」

生曰:夫有煩惱,出於惑情耳,便應觀察法理以遣之也。然始觀之時,見理未明,心不住理,要須念力然後得觀也。念以不忘為用,故得存觀而觀焉。

〔別本雲,正憶念。〕

什曰:正憶念,通始終,兼精麤。凡非邪想,念不乖理,皆名憶念也。

又問:「云何行於正念?」

生曰:問正念為行也,重問也。

答曰:「當行不生不滅。」

肇曰:正念,謂正心念法,審其善惡,善者增而不滅,惡者滅令不生。生曰:以不生不滅為行。

又問:「何法不生,何法不滅?」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滅。」

什曰:惡法生則滅之,未起不令生也。善法不滅,令其增廣也。 生曰:念力而觀為,造理之初始,是制惡就善者。

又問:「善不善孰為本?」

肇曰:既知善之可生,惡之可滅,將兩舍以求宗,故逆尋其本也。

生曰:夫一善一惡者,迭為根本,永無判也。要當求其本原而觀之者,然後判矣。

答曰:「身為本。」

什曰:身,謂五陰也。肇曰:善惡之行,非身不生。生曰:所以為善惡者,為身故也。

又問:「身孰為本?」答曰:「欲貪為本。」

什曰:由欲著情深,故廣生結業。亦以愛潤所以受生,是以於諸結中偏舉欲貪也。 肇曰:愛為生本,長眾結縛,凡在有身,靡不由之。生曰:欲者貪使在我,故受身者矣。

又問:「欲貪孰為本?」答曰:「虛妄分別為本。」

什曰:法無定相,相由惑生。妄想分別,是好是丑。好惡既形,欲心自發,故為欲本也。 肇曰:法無美惡。虛妄分別,謂是美是惡。美惡既形,則貪慾是生也。生曰:妄分別法,故有可貪著也。

又問:「虛妄分別孰為本?」答曰:「顛倒想為本。」

什曰:有無見反於法相,名為顛倒。先見有無,然後分別好惡。然則有無見是惑累之本,妄想之初,故偏受倒名也。

肇曰:法本非有,倒想為有。既以為有,然後擇其美惡,謂之分別也。

生曰:惑心內轉為倒,然後妄分別外事。

又問:「顛倒想孰為本?」答曰:「無住為本。」

什曰:法無自性,緣感而起。當其未起,莫知所寄。莫知所寄,故無所住。無所住,故則非有無。非有無,而為有無之本。無住,則窮其原,更無所出,故曰無本。無本而為物之本,故言立一切法也。

叡曰:無住,即實相異名。實相,即性空異名。故從無住有一切法。

肇曰:心猶水也,靜則有照,動則無鑒。痴愛所濁,邪風所扇,涌溢波盪,未始暫住。以此觀法,何往不倒。譬如臨面湧泉,而責以本狀者,未之有也。倒想之興,本乎不住,義存於此乎?一切法從眾緣會而成體,緣未會則法無寄,無寄則無住,無住則無法。以無法為本,故能立一切法也。

生曰:所謂顛倒,正反實也,為不實矣。苟以不實為體,是自無住也。既不自住,豈他住哉?若有所住,不得為顛倒也。

又問:「無住孰為本?」答曰:「無住則無本。

肇曰:若以心動為本,則因有有相生,理極初動,更無本也。若以無法為本,則有因無生,無不因無,故更無本也。

生曰:無住即是無本之理也。

文殊師利,從無住本立一切法。」

肇曰:無住故想倒,想倒故分別,分別故貪慾,貪慾故有身。既有身也,則善惡並陳,善惡既陳,則萬法斯起。自茲以往,言數不能盡也。若善得其本,則眾末可除矣。

生曰:一切諸法,莫不皆然。但為理現於顛倒,故就顛倒取之,為所明矣。以此為觀,復得有煩惱乎!

天女

時維摩詰室有一天女。

什曰:天女,是居士宅神。隨有宅,必有神。宅有精麤,神有優劣。今夫未曾有室,故以法身菩薩為神。而名為天者,外國貴重神,故名為天也。〕

什曰:無宅無神。隨宅主有優劣,故神有精麤。未曾有室,故以天女為神也。

生曰:外國亦以神為天也。夫有福之家,必有福神附焉,是以菩薩托為之矣。是入生死事也。

見諸大人聞所說法,便現其身,即以天華散諸菩薩大弟子上。

什曰:諸菩薩上嫌其室空,今所以供養,將以宅主處疾,故其神承旨而致供也。

肇曰:天女,即法身大士也。常與凈名共弘大乘不思議道,故現為宅神,同處一室。見大士集,聞所說法,故現身散華,欲以生論也。

生曰:現女神散華者,示卑而重法,以敦仰法之懷,密欲因事暢理,以明不畏生死,故雖入而不染也。若畏而避之,愈致著也。

華至諸菩薩,即皆墮落。

生曰:任之自墮。

至大弟子,便著不墮。

什曰:天以此未曾有,室無雜教,故毀賤小乘,顯揚大道,所以共為影響,發明勝致也。

生曰:雖曰天力使然,招之自有在矣。

一切弟子神力去華,不能令去。

肇曰:將辨大小之殊,故使華若此。

生曰:夫制飾華者,本欲除其好情也。苟無情於好飾,終日在己,豈有犯哉?而用神力去華,惡其著身者,蓋托全戒,將明惡必致好,雖欲順律,乃反違其意矣。然則以致好之本排之,豈可去乎?故因事以明斯義,理亦如事也。

爾時,天問舍利弗:「何故去華?」

生曰:怪而問之。

答曰:「此華不如法,是以去之。」

肇曰:香華著身,非沙門法,是以去之。一義,華法散身應墮,不墮非華法也。

生曰:不如律法也。

〔別本雲,不如法分別。〕

什曰:梵本雲不凈。沙門絕於飾好,故以華為不凈也。

天曰:「勿謂此華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華無所分別,

什曰:華性本不二,故無分別也。生曰:華性無實,豈有如法、不如法之分別哉!

仁者自生分別想耳。

肇曰:華豈有心於墮、不墮乎?分別之想,出自仁者耳。生曰:如法、不如法,出惑想之情耳,非華理然也。

若於佛法出家有所分別,為不如法。若無分別,是則如法。

肇曰:如法、不如法在心,不在華。生曰:若體華理無好惡者,乃合律之法耳。

觀諸菩薩華不著者,已斷一切分別想故。

生曰:非直不致著,亦不能使著也。

譬如人畏時,非人得其便。

什曰:如一羅剎變形為馬,有一士夫乘之不疑。中道馬問士夫,馬為好不?士夫拔刀示之,問言,此刀好不?知其心正無畏,竟不敢加害。若不如是,非人得其便也。

生曰:恐畏之時,情已怯弱,故得便(者)矣。

如是弟子畏生死故,色聲香味觸得其便。

生曰:華香致好,則增生死。然惡之者,是畏生死也。苟曰惡之,好得便矣。

已離畏者,一切五欲無能為也。

生曰:既已離惡,正使五情所欲陳列於前,不復能使好之矣。

結習未盡,華著身耳。結習盡者,華不著也。」

什云:問曰:菩薩結習亦未盡,云何不著耶?答曰:有二種習:一結習,二佛法中愛習。得無生忍時,結習都盡,而未斷佛法愛習。亦云,法身菩薩雖有結習,以器凈故,習氣不起也。

肇曰:著與不著,一由內耳,華何心乎?

生曰:向惡華去之,雖非結病,然是其習矣。習尚招華著身而不可去,況有結乎!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

什曰:梵本雲幾久也。肇曰:止凈名大乘之室久近,妙辯若此乎?

生曰:既已屈之,便嫌其止室為天,而不欲便相指斥,故寄久為問焉。

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脫。」

肇曰:將明第一無久近之義,故以解脫為喻。解脫,即無為解脫也。 生曰:止室是有縛矣,如解脫明無實縛矣。

舍利弗言:「止此久耶?」

肇曰:解脫之道,無形無相,逆之不見其首,尋之不見其後,眇莽無朕,謂之解脫。若止此猶解脫久近不可知者,乃大久也。

生曰:舍利弗前問,意雖雲止室,而語交在久,於不達者取之,便謂向答是矣。苟答其語,則雲如舍利弗解脫來久也。今舍利弗解脫來實久,止室得不久乎?止室既已有久,不復得同解脫也,是以不得不以久為問焉。

天曰:「耆年解脫,亦何如久?」

肇曰:逆問其所得,令自悟也。耆年所得無為解脫,寧可稱久乎? 生曰:言耆年解脫之為久,亦何所似乎?

舍利弗默然不答。

肇曰:言久於前,責實於後,故莫知所答也。

生曰:既言解脫無久,跡為實無也。解脫苟以無為實者,言亦實有也。有無相乖,豈可得以言解脫?是以托用斯默,以明解脫非實無矣。解脫既非實無,然後止言,乃可得必同之矣。

天曰:「如何耆舊,大智而默?」

肇曰:五百弟子,仁者智慧第一,默然何耶?生曰:默然似有所不達,故爾也。

答曰:「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

肇曰:向聞如解脫,謂始終難知,說以為久。而解脫相者,非心所知,非言所及,將順解脫無言之旨,故莫知所云焉。

生曰:不知其會也。

天曰:「言說文字,皆解脫相。

肇曰:舍利弗以言久為失,故默然無言,謂順真解。未能語默齊致,觸物無礙,故天說等解以曉其意也。

生曰:有會矣乎?

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

生曰:夫解脫者,我解於縛也。不偏在我,故不內也。亦不偏在縛,故不外也。會成解脫,又不兩在。

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

生曰:我為內,所說為外,合之為兩間矣。

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

肇曰:法之所在,極於三處。三處求文字解脫,俱不可得,如之何欲離文字而別說解脫乎?

生曰:舍利弗向言解脫無所言說故默者,是謂言說異於解脫,既明無異,故誡之焉。

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肇曰:萬法雖殊,無非解脫相,豈文字之獨異焉!生曰:無不是解脫相故也。

舍利弗言:「不復以離淫怒痴為解脫乎?」

肇曰:二乘結盡無為為解脫,聞上等解,乖其本趣,故致斯問。 生曰:以佛言離淫怒痴為解脫而問之耳。

天曰:「佛為增上慢人說離淫怒痴為解脫耳,

生曰:增上慢人以得法為懷,不能即淫怒痴為解脫也。故驗終以語之,令其悟耳。

若無增上慢者,佛說淫怒痴性即是解脫。」

肇曰:卑生死,尊己道,謂增上慢人也。為此人說離結為解脫。若不卑生死,不尊己道者,則為說三毒諸結性即解脫,無別解脫也。二乘雖無結慢,然卑生死,尊涅盤,猶有相似慢結。慢者未得道言已得,以生慢。

生曰:以無執為懷者,不復待驗然後悟矣。

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為證?辯乃如是。」

什曰:有為果言得,無為果言證。 肇曰:善其所說非己所及,故問得何道,證何果,辯乃如是乎? 生曰:既解而善其言也。要有所得、有所證然後有如此之辯,故問之焉。

天曰:「我無得無證,故辯如是。

什曰:若見有得證,則情有所封,有所封則有所礙,有礙則無辯。以無得證,故能若是也。

肇曰:夫有礙之道,不能生無礙之辯。無礙之辯,必出於無礙之道。道有得有證者,必有所不得,有所不證。以大乘之道無得無證,故無所不得,無所不證。從此生辨,故無所不辨也。

生曰:無得為得,無證為證。,故辨如是也。

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證者則於佛法為增上慢。」

肇曰:若見己有所得,必見他不得,此於佛平等之法,猶為增上慢人,何能致無礙之辨乎?

生曰:若有得者,則不得也。以不得為得,增上慢矣。

舍利弗問天:「汝於三乘,為何志求?」

什曰:伏其德音,知其不常,然則未測其所乘,故問其志也。 肇曰:上直雲無得無證,未知何乘,故復問也。 生曰:三乘同以無得為懷,故不知為何志也。

天曰:「以聲聞法化眾生故,我為聲聞;以因緣法化眾生故,我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眾生故,我為大乘。

肇曰:大乘之道,無乘不乘,為彼而乘,吾何乘也。生曰:隨彼為之,我無定也。

舍利弗,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

什曰:非謂有而不嗅,謂足於所聞,不復外求耳。依喻義可知也矣。

如是,若入此室,但聞佛功德之香,不樂聞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

肇曰:無乘不乘,乃為大乘,故以香林為喻。明凈名之室,不雜二乘之香,止此室者,豈他嗅哉,以此可知吾志何乘也。

生曰:維摩詰居此室而應者,大明宗極之理也。而宗極之理,無取小義,此則表佛功德外勛矣。

舍利弗,其有釋梵四天王諸天龍鬼神等入此室者,聞斯上人講說正法,皆樂佛功德之香,發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初不聞說聲聞、辟支佛法,但聞菩薩大慈大悲不可思議諸佛之法。

肇曰:大乘之法,皆名不可思議。上問止室久近,欲生論端,故答以解脫。今言實年,以明所聞之不雜也。

生曰:諸天鬼神,暫入此室,尚無不發大意而出,況我久聞妙法乎!然則不能不為大,非能為大矣。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生曰:既聞妙法,又見未曾有事,豈得不為大哉!

何等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晝夜無異,不以日月所照為明,是為一未曾有難得之法。

生曰:應主在慈,豈不有照時乎!而不見之者,彼自絕耳,非室無也。

此室入者,不為諸垢之所惱也,是為二未曾有難得之法。

什曰:其室清凈,無逆氣惡神。垢緣絕故,垢不生也。惡神起,如十頭羅剎入一王體,怒害即生,是其類也。

肇曰:入此室者,煩惱自息。

生曰:此室常表於理,見之乃為入耳。果得入之,不復為諸垢所惱矣。

此室常有釋梵四天王他方菩薩來會不絕,是為三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說六波羅蜜不退轉法,是為四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樂弦,出無量法化之聲,是為五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眾寶積滿,周窮濟乏,求得無盡,是為六未曾有難得之法。此室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阿閦佛、寶德、寶炎、寶月、寶嚴、難勝、師子響、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無量諸佛,是上人念時,即皆為來,廣說諸佛秘要法藏,說已還去,是為七未曾有難得之法。

生曰:佛理常在其心,念之便至矣。

此室一切諸天嚴飾宮殿,諸佛凈土,皆於中現,是為八未曾有難得之法。

什曰:如有方寸金剛,數十里內石壁之表,所有形色,悉於是現。此室明徹,其喻如此。

舍利弗,此室常現八未曾有難得之法,誰有見斯不思議事,而復樂於聲聞法乎?」

肇曰:顯室奇特之事,以成香林之義。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轉女身?」

肇曰:汝以無礙之智,受有礙之身,而不轉舍,何耶?

天曰:「我從十二年來,求女人相了不可得,當何所轉?

肇曰:止此室來,所聞正法,未覺女人異於男子,當何所轉?天悟女相焉,十二年而已乎?欲明此室純一等教,無有雜聲,故齊此為言耳。天為女像,為生斯論矣。

譬如幻師,化作幻女,若有人問何以不轉女身,是人為正問不?」舍利弗言:「不也。幻無定相,當何所轉。」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有定相,云何乃問不轉女身。」

肇曰:萬物如幻,無有定相,誰好誰丑,而欲轉之乎?

實時天女以神通力,變舍利弗令如天女,天自化身如舍利弗,而問言:「何以不轉女身?」

肇曰:將成幻化無定之義,故現變而問,令其自悟也。

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今不知所轉,而變為女身。」

什曰:此從解中據理而言。 肇曰:吾不知所以轉而為此身,如之何又欲轉之乎?

天曰:「舍利弗,若能轉此女身,則一切女人亦當能轉。

肇曰:仁者不知所以轉而轉為女身,眾女亦不知所以轉而為女也。若仁者無心於為女而不能轉女身者,則眾女亦然不能自轉,如何勸人轉女身乎?此明女雖無定相,而因緣所成,不得自在轉也。

如舍利弗非女而現女身,一切女人亦復如是,雖現女身而非女也。

肇曰:如舍利弗實非女,而今現是女像,眾女亦現是女像,實非女也。男女無定相,類己可知矣。

是故佛說一切諸法,非男非女。」

肇曰:佛語豈虛妄哉!

實時天女還攝神力,舍利弗身還復如故。天問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在?」

肇曰:將推女相之所在,故復身而問。

舍利弗言:「女身色相,無在無不在。」

肇曰:欲言有在,今見無相;欲言無在,向復有相。猶幻化無定,莫知所在也。

天曰:「一切諸法,亦復如是,無在無不在。夫無在無不在者,佛所說也。」

肇曰:豈唯女相,諸法皆爾。稱佛所說,以明理不可易。

舍利弗問天:「汝於此沒當生何所?」

肇曰:既知現相之無在,又問當生之所在。

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什曰:不直說無生而說生者,欲據有生相結而理無生滅者也。 肇曰:此生身相既如幻化,沒此更生,豈得異也。

曰:「佛化所生,非沒生也?」天曰:「眾生猶然無沒生也。」

肇曰:豈我獨如化,物無非化也。

舍利弗問天:「汝久如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肇曰:身相沒生,可如幻化。菩提真道,必應有實。故問久如當成。

天曰:「如舍利弗還為凡夫,我乃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肇曰:所期必無。

舍利弗言:「我作凡夫,無有是處。」

肇曰:聖人還為凡夫,何有是處耶!

天曰:「我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是處。

肇曰:彼聖人為凡夫,我成菩提道,無處一也。

所以者何?菩提無住處,是故無有得者。」

肇曰:菩提之道,無為無相,自無住處,誰有得者?

舍利弗言:「今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當得,如恆河沙,皆謂何乎?」

肇曰:據得以問。

天曰:「皆以世俗文字數故說有三世,非謂菩提有去來今。」

什曰:菩提性空,故超於三世。菩提既空,則無得佛。無得佛者,則亦無菩提。緣會而生,理不相離,故有無宜同也。

肇曰:世俗言數有三世得耳,非謂菩提第一真道有去來今也。

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羅漢道耶?」

什曰:佛道深妙,有之真極。己所未得,猶謂不無。即其所得,了其非有。故問令推己以悟佛也。

肇曰:羅漢入無漏心,不見得道。入有漏心,則見有得。今問以第九解脫自證成道時,見有得耶?欲令自悟無得義也。

曰:「無所得故而得。」

什曰:以其解法無得。則理會於法。故因其所會。假名為得。

肇曰:推心而答也。無得故有得。有得則無得。此明真得乃在於不得。

天曰:「諸佛菩薩亦復如是,無所得故而得。」

什曰:二乘取證,無得俱同。但大乘悟法既深,又無出入之異耳。

爾時,維摩詰語舍利弗:「是天女曾已供養九十二億佛,已能遊戲菩薩神通,所願具足,得無生忍,住不退轉。以本願故,隨意能現教化眾生。」

肇曰:上但即言生論,未知其道深淺。凈名傍顯其實,以生眾會敬信之情。


推薦閱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天竺三藏鳩摩羅什譯
佛說阿彌陀經 (鳩摩羅什大師原譯 與 夏蓮居大士會集本 對照)
遠去的背影---鳩摩羅什
鳩摩羅什舉鼎
鳩摩羅什譯經時期的長安僧團

TAG:法師 | 鳩摩羅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