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最忠誠的鐵帽子王,扶兩位皇帝登基,父兄被殺毫無怨言

愛新覺羅·濟爾哈朗,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十月二日出生,他的父親和碩庄親王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的親弟弟,但是他自小就生活在伯父努爾哈赤的宮中,在父親和兄弟先後被囚被殺之後,依然受到努爾哈赤的信任。

在清初愛新覺羅皇族中,濟爾哈朗的家世十分特殊,他的父親舒爾哈齊和努爾哈赤出生入死一起完成了統一女真的大業,但是隨著勢力的發展,兄弟間的裂痕開始出現。

努爾哈赤不希望弟弟舒爾哈齊的勢力過於強大,威脅自己的地位;而舒爾哈齊也不甘心永居兄長的下風,而希望獨自發展自己的力量。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初,舒爾哈齊決心離開努爾哈赤,他與長子阿爾通阿、次子阿敏、三子札薩克圖攜部出城,準備另造新城。

努爾哈赤聞訊後大怒,將兩個侄子處死,舒爾哈齊被囚禁兩年後死於囚所。當時,年僅十二歲的濟爾哈朗進入努爾哈赤的宮中,由伯父撫養。他與努爾哈赤的兒子們相處融洽,關係也非常親密,尤其是與皇太極的關係更是非同一般。

天聰元年(1627年),阿敏奉命率師出征朝鮮,二十八歲的濟爾哈朗隨同出征。當阿敏想久居朝鮮自立時,濟爾哈朗卻並不贊同,而是與其他貝勒一起堅持戰前決策,與朝鮮議和盟誓後罷兵回國。

但是,在父親舒爾哈齊被害十九年後,這兩個本為骨肉至親的家庭之間,又爆發了如出一轍的衝突。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受諸貝勒推舉繼承汗位。四年後,他為了加強汗權的需要,又斷然幽禁了濟爾哈朗的哥哥阿敏。阿敏被囚十年後,也和父親一樣死在獄中。

由於濟爾哈朗自小就在伯父家長大,他不僅對伯父的養育感恩戴德,與諸位堂兄弟也親如手足。因此,當他的父、兄先後被努爾哈赤父子殺害或囚禁致死時,他卻沒有流露出任何的積怨。

阿敏獲罪後,其名下的鑲藍旗轉歸濟爾哈朗所有,濟爾哈朗也因此成為地位最高的八大和碩貝勒之一。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改「大金」為「大清」,濟爾哈朗晉封為和碩鄭親王。

崇德八年,皇太極在盛京突然駕崩。在皇位繼承問題上,皇室內部發生了激烈衝突。皇太極長子豪格與皇太極的十四弟多爾袞發生尖銳對立,劍拔弩張。一向為人謹慎的濟爾哈朗在繼位問題上,雖然沒有捲入過深,但是身為鑲藍旗旗主的他卻深深影響了政治格局的走向。

這個時候,濟爾哈朗站到豪格的一邊,最後雙方達成妥協,立皇太極的第九子,六歲的福臨登基,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兩人同為輔政王。

福臨繼位後,國家大事全委託給了兩位叔父多爾袞和濟爾哈朗。濟爾哈朗儘管軍功和威望都很高,但可能受到父親舒爾哈齊與哥哥阿敏命運的影響,為人非常低調。

為輔政王后,他首先主動要求將自己排在多爾袞前面的名次放到多爾袞之下,並要求諸王大臣商討國事時,只報告多爾袞即可。他在盛京盡心輔佐幼帝,多爾袞則率領大軍進攻明軍,直搗北京。

順治元年(1644年)九月,濟爾哈朗護駕進入北京。福臨首先加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接著封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叔王。多爾袞統率清軍南下,一路勢如破竹,他的威望也如日東升。

與此同時,濟爾哈朗卻在幕後做一些日常性工作,多爾袞為人專擅,權力欲加強,濟爾哈朗首先考慮如何明哲保身,總是一味退讓,甘居下風。

濟爾哈朗一再退讓,即助長了多爾袞的野心,也沒能維護住自己的權位。多爾袞的王府壯麗程度不下皇宮,卻以濟爾哈朗的王府超標為由,罷免了他的輔政王。次年,又有人揭發他在皇太極死後,曾贊立肅親王豪格為君。

為此,他的爵位從親王降為郡王,不久雖恢復了他的親王爵,但接著多爾袞又將濟爾哈朗委派為定遠大將軍,率師下湖廣,與南明軍隊作戰,直到順治七年一月才回京。

順治七年十二月,多爾袞墜馬而死。濟爾哈朗審時度勢,聯合諸王參劾多爾袞一黨,將大權歸於順治帝,這成為他一生之中最光輝的事業。在福臨親政後,他的稱號也只是「叔和碩鄭親王」,不再主掌朝政。

順治十二年(1655年)五月八日,濟爾哈朗病逝。


推薦閱讀:

皇帝還沒下台,祖墳就被刨了兩次!真是個悲催的朝代~
北京有個百歲老頭,祖母為太后長兄為皇帝,自己卻教了一輩子書
崇禎皇帝在自盡前遺詔中寫到:「任賊分裂朕屍,勿傷百姓一人。」
皇帝和他的那群老婆是怎麼度過冬天的?
明朝滅亡後,崇禎皇帝的后妃、公主結局凄慘

TAG:帽子 | 皇帝 | 忠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