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寶:端硯的起源和發展

什麼是端硯 硯,不僅有其實用功能,而且還有一種天人合一的美感,這就是硯的欣賞價值。《西清硯譜》云:「古今佳硯,因質美工良,而鑒賞品題,因人增貴。」的確,硯台在其製作過程中,不斷融入各個時代的藝術特徵,形制式樣、題材內容、構圖紋飾及雕刻風格都非常講究,並與文學、歷史、繪畫、金石和雕刻匯為一體,所以為歷代(包括現代)文人雅士的鐘愛。 端硯,是指以廣東肇慶羚羊峽端溪欄柯山(斧柯山)至北嶺一帶出產的硯材製作之石硯而言,為中國「四大名硯」之首,這是歷史所賦予又為現實所認可的,又稱端溪硯。肇慶古稱端州,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始立高要縣治,至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置端州,轄高要等九縣,宋紹聖二年,趙佶受封於端州為端王,元符三年趙佶繼承皇位稱徽宗,重和元年宋徽宗御書「肇慶府」賜守臣,自始端州更名為肇慶。 端硯優點在於歷來公認在於其石質細膩溫潤,緻密堅實; 石品花紋秀麗多姿;「叩之不響,墨之無聲,剛而不脆,柔而不滑,寧水不耗,發墨利筆。」再加上歷代制硯藝人的精工製作,使其造型式樣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實用性逐漸提高到明清時期的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藝美術的行列,現已成為中國工藝美術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名揚中外。 端硯石 端硯石簡稱端石,用端石製作的硯台因石質堅實、細膩、研墨不滯、發墨快、研出的墨汁細滑、書寫不壞筆、字跡生輝、蟲蟻不蛀、經久不退色而聞名於世,被文人墨客推薦為眾硯之首。 地質工作者的研究成果查明,端硯石經歷了約4億年的演變才形成。端硯石分為二類,一類基調為紫色,稱紫石,另一類是綠色的、稱綠石。前者為富鋁、富鐵、富鉀、貧鈣的硅酸鹽類岩石,主要礦物為含水粘土礦物中的水雲母(含部分已變晶的絹雲母)和少量的粉塵狀赤鐵礦、磁鐵礦、石英等;後者為富鎂的碳酸鹽類岩石,主要礦物為微晶白雲石和少量的水雲母、磁鐵礦等。 地學知識告訴我們,地球表面除水體外,其餘的由岩石組成,按成因分別稱為沉積岩(又稱水沉岩),變質岩和火成岩。它們記載著地殼30至40億年的地球發展史(地球的形成年齡為50億年至60億年),端石屬其中的沉積岩類,其原始母岩形成於距今4億年的中泥盆世。當時,端州這個位置是一條沿北東方向延伸的濱岸潮坪,西部廣西一片為汪洋大海,海水不停地潮落,把東西兩側古陸搬來的大量物質在這裡篩選聚集、按比重和粒級粗細依次沉積成層,其中被水解後的富鋁、鉀、鐵等硅酸鹽,碳酸鹽等膠狀物,聚集在潮坪局部低洼處,與其它砂石緩慢地沉降,形成大小不等的透鏡體,這就是端石最初的物質聚集。端石的原始母岩被深埋地下後,其內部的物質重新分配與組合,並經歷壓縮脫水等成岩作用,最後固結為有特種層紋,泥粒等沉積構造的含鐵泥質岩,或含鐵含砂的泥質和白雲岩。其中的泥粒(條)就是現在硯台看到的「眼」、「翡翠」的原形。 距今1.95億年前,地表發生著名的燕山構造運動和印支構造運動,使深埋地下的端硯石及其圍岩重新暴露地表,但已受到擠壓破碎和地下岩漿的作用而發生變形變質,局部的水雲母變為絹雲母,鐵礦物聚集成小集合體,新的礦物充填在破碎裂隙內,這就是現在看到的「凍」、「白」、「青花」、「銀線」、「冰紋」等石品花紋。而直接暴露地表的端硯石,因為受地下潛水的作用,鐵礦物發生氧化、二價鐵與三價鐵比例變化,擴散,滲透等,最終形成有同心紋和瞳子的「眼」、「火捺」、「五彩釘」、「石皮」、「金線」等等美麗可愛的石品花紋。由此可知,端硯石的形成是經歷了很長的地質年代和多種地質作用才形成既具研墨功能,又有百看不厭的實用與觀賞相結合的硯石。這是大自然的造化,是大自然獻給肇慶人民的珍稀禮物。 端硯始於唐代 端硯始於何時,過去曾引起討論。清計楠《石隱硯談》記載:「東坡雲,端溪石,始於唐武德之世。」武德為唐高祖年號,武德元年是公元618年。根據此說,端硯問世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了。再查看唐代已經出現的許多歌詠、讚美和論述端硯的詩文,從這些詩文中可以看出當時端硯和人們的密切關係以及在文化藝術中的重要作用。《欽定四庫全書端溪硯譜提要》說:「考端硯,始見李賀詩。」的確李賀詩《楊生青花紫石硯歌》早已燴炙人口,詩云:「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佣刓抱水含滿唇,暗灑萇弘冷血痕。沙帷晝暖墨花春,輕漚漂沫松麝薰,乾膩薄重立腳勻,數寸秋光無日昏。圓毫促短聲靜新,孔硯寬碩何足雲。」 還有劉禹錫的《唐秀才贈紫石硯以詩答之》:「端州石硯人間重,贈我因知正草玄」皮日體的「樣如金蹙小能輕,微潤將融紫玉英。」(見《以紫石硯寄魯望兼酬見贈》)陸龜蒙的露骨堅來玉自愁,琢成飛燕古釵頭。」(見《襲美以紫石硯見贈以詩迎之》)唐李肇《國史補》說::「內丘白瓷甌,端溪紫石硯,天下無貴賤通用…」。綜上所述,可見端溪硯在唐代已經流傳得相當廣泛,也可知端硯在當時已有相當長的歷史,通過相當多人的使用,經反覆實踐才贏得這樣的聲譽。為此,「端溪石,始於唐武德之世」是有根據的。 初唐的端硯,硯面上一般無紋飾,硯的形制也比較簡單,式樣不多,但到了中唐之後,端硯也和其它藝術品一樣不斷演變和發展,具體反映在硯形、硯式的不斷增加,使端硯開始從純文房用品演變為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實用工藝品了。即是說端硯除了作為研墨、泚筆的器具外,還具有欣賞價值。其欣賞價值首先是石質、石品花紋,然後是硯形、硯式、雕刻工藝等,故在唐代出現了讚美端硯石質優美、硯形古雅、雕刻精緻的詩歌及硯銘。如李賀詩句「暗灑萇弘冷血痕」,用春秋戰國名臣萇弘不幸被希,死後血染石成碧的典故來形容端硯石中的火捺。詩人陸龜蒙藏一端硯,在硯石中的蕉葉白旁刻上一古釵,釵頭上翹著一隻白鳳,其硯銘為:「露骨堅來玉自愁,琢成飛燕古釵頭。」讚美端石和雕刻技巧為其它所不能及的。又如徐寅的題瓦硯詩:「遠向端溪得,皆因郢匠成。鑿山青靄斷,琢石紫花輕。散墨松香起,濡毫藻句青。」 隋唐石硯的形制,大體以箕形、方形為多,並已從三足變為多足。這也許由於古人席地而坐有關,制硯也要適應之,故其足也較高,以利於用硯時方便挪動及用後洗滌之,到了唐代中葉,桌椅之製作較為普遍,人們擺脫了席地而坐的生活習慣,端硯乃至文房諸用品自然被置於台上。因而硯「足」似有點多餘,即使有足的亦相對地縮短了。 宋代的端硯 到了宋代,對端硯實用和欣賞價值兩者並重。一些文人墨客除了用端硯研墨,還喜愛鑒賞端硯、饋贈端硯、收藏以及研究端硯。不少人為端硯著書立說,如蘇易簡的《文房四譜》、歐陽修的《硯譜》、唐詢的《硯錄》、米芾的《硯史》、高似孫的《硯箋》、蘇軾的《東坡志林》、趙希鵠的《洞天清祿集》、蔡襄的《硯記》、葉樾的《端溪硯譜》、無名氏的《端溪硯史》、李之彥的《硯譜》、杜綰的《雲林石譜》,等等都是有關端硯或其它硯的專著。有關讚美端硯的詩文、硯銘更是恆河沙數,舉不勝舉,這裡就不一一談及了。 宋代的端硯形制已經比唐代豐富得多。據葉樾《端溪硯譜》記憶:「有平底風字、有腳風字、垂裙風字、吉祥風字、鳳池、四直、吉祥四直、雙棉四直、瓢樣、合歡四直、箕樣、斧樣、瓜樣、卵樣、璧樣、人面、蓮、荷葉、仙桃、鼎樣、玉台、天研、蟾樣、硯、竹節秉硯、硯板、房相樣、琵琶樣、腰鼓、馬蹄、月池、阮樣、歙樣、品樣、琴足風字、蓬萊樣等。據說還有蘇東坡倡導的「嘗得石,不加斧鑿以為硯,後人尋岩石自然平整者效之」的天然硯(或稱隨形硯)。 《端溪硯譜》還記載,宣和初御府曾經降樣,提供太上皇書府之用的石硯,要四側環刻海水魚龍,三山神仙,水池則作崑崙狀,左日右月,星斗羅列。還有貨幣硯、桃核硯、太史硯、蘭亭硯、硯字硯、石渠硯……。總之,五花八門,名目繁多,端硯已將從純文房四品發展為實用與欣賞相結合的工藝品了。當然,絕大多數的端硯是以實用為主,不管硯石質多好,雕刻多麼精美,如不能作研墨之用就不成為端硯了。 宋代的端硯除了十分重視硯石品質及石品花紋,講究硯的形制同時亦十分重視端硯雕工(包括題材、立意、構圖、雕刻)。宋代端硯構圖非常簡煉,圍繞實用,實出主題。其主體部分一般採取深九雕刻,適當穿插淺刀,必要時加以細刻點綴。刻工渾厚,顯得大方、古樸、雅緻,粗中有細,重點突出,玲瓏浮突,各得其所。我們再看清乾隆年間手工精繪的《宋硯譜》(刻硯譜長寬均為31厘米,共計93開,收有宋代石硯49方,保存完好,每冊首頁均鈐有「太上皇帝之玉」、「懋勤殿寶」、「乾隆御覽之寶」、等乾隆五璽。並有「韜齋秘笈」印,可知曾藏於民國初總統徐世昌處)訪硯譜每幀圖均有文字該硯之盡、顏色、形制產地、刻工和題字的字體、釋文等,有的還兼有考證。從宋硯中看到當時鐫字刻銘已很盛行,形製品類繁多,刻工精巧,粗中見細。 岳飛端溪硯:一般來說文人雅士、達官貴人喜愛端硯,殊不知叱吒風雲的沙場戰將、抗金英雄岳飛(1103-1142年),在烽火歲月里仍與端硯結下不解之緣、把端硯視為珍寶,並將其刻銘言志。刻硯背面為岳飛的親筆銘文:「持堅守白,不磷不緇」八個行草大字。硯側鐫楷書:「枋得家藏岳忠開墨跡與銘字相若,此蓋忠弄故物也。謝枋得記。」硯的兩側鐫刻文天祥的銘文:「岳忠武端州石硯向為君直同年所藏,咸淳九年十二月十有三日寄贈,天祥銘之曰:硯雖非鐵難磨穿,心雖非石如其堅,守之弗失道自全。「岳飛書寫的行草硯銘,渾厚圓潤,氣雄力健,超妙入神;彷彿快劍斫陣,強弩千里;又如天馬脫銜,風馳電掣。 正如清康有為曰:」岳鄂王書力斫餘地,非但空次絕人,其功夫亦正不淺也。」其銘文內容精闢,洗鍊,寓意深刻。「持堅守白,不磷不緇」之「堅」,即堅實也;「白」者,為潔白,清白也。「磷」乃薄的意思;「緇」刀淄同義。這八個字之義乃出自《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早自乎,涅而不淄。」顧名思義為硯銘,首先是對硯石本身的讚美:「端溪石堅實久磨鋒芒不退;石性純凈無瑕,石質細膩滋潤。」引而言志,其意則言銘者「志節如磐石堅,抗金衛國,還我山河的意志永不可變;操守清白,絕不與投降派同流合污」。 明代的端硯 明代的端硯,由於社會上鑒賞硯台(特別是端硯)以及藏硯之風甚盛,硯工們為了迎合文人雅士的品味,也由於端石經過歷年的開採,硯材日漸缺乏,於是在設計、形制乃至雕刻方面要求有所突破。縱觀明代的端硯,無論從設計的獨具匠心,從造形的古雅大方,以及從雕刻的精緻細膩,確實遠遠超過前代。其中有幾點應該提及: 1、利用天工。一些文人推崇「天然去雕飾」的端硯,因此,天然硯即隨形增多,硯工往往利用天然硯石的石形、石邊皮豐富的色彩,乃至天然蟲蛀、硯石中的紋理、珍貴的石品花紋、罕見的石眼等等。這樣在天工的特殊基礎上稍加人工點綴,往往可以成為天人合一的難得的藝術品,甚至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獨此一件。 2、巧色的利用。端石的色彩看一眼是一片紫色偏藍,前人曾謂端石為紫石,謂極細膩、幼嫩的端石稱為紫石英、紫玉英。但細細明辯端石的色澤雖然總體是紫色,由於有眾多的石品花紋,所以色澤不是單一的紫色,而豐富多彩、很有層次的,如能巧為利用,就產生很好的藝術效果、很有層次的,如能巧為利用,就產生很好的藝術效果。明代在端石巧色的利用方面,確實令人嘆服。如利用石皮的色澤作山石或樹榦(松),用魚腦凍作潔白的雲霞或作白浪,用蟲蛀作岩洞(穴),用石眼作「珠」,作「星星」或「月亮」,或作各種動物的「眼」。 如日本相浦紫瑞著的《端溪硯》一書中,作者所藏的明代老坑水岩招潮硯,就是利用硯堂下端的魚腦凍(浮雲凍),像翻騰的潮水,洶湧而至,硯額及硯池處窪窪坑坑的「蟲注」作天然硯池,作者利用剝蝕的紋理及石眼稍事加工為奇岩怪石,全硯氣勢磅礴,真正達到「天然去雕飾」、化腐巧為神奇,變瑕疵為珍品的效果。又如廣東省博物館珍藏的清端溪《香石硯》(香石,為清代著名書畫家黃培芳之號,香山人,字子寶。)該硯估計為黃培芳所設計及收藏。原硯石右側利用原石的突兀嶙峋,雕刻為蒼勁為老松,其左下方開鑿為硯堂,硯背則沿石稍加勾勒為萬仞岩穴,在下以較小的位置刻趺坐蒲團之上,全硯渾如天成,堪為「天工人工,兩臻其美」的作品。 3、端方厚重的風格。明端硯的硯形仍保留著端方厚重的風格,但硯形、硯式卻趨向於多樣化。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繼承和發展了唐宋以來的形制而又在此基礎上發揚和創新,創造了更多的形式,如蛋形、神斧形、金鐘形、古鼎形、古琴形、各式雜形、瓜果形、走水、平板(又稱硯板,即硯石一方塊,加磨平,加工成長方形、方形、蛋形或隨形……)等。平板硯不常用於研墨,而多是供端硯鑒賞家、收藏家、愛硯家的鑒賞、品評。 4、明端硯的紋飾題材十分廣泛,諸如花鳥、魚蟲、走獸、山水、人物(包括仙佛),博古(圖紋、器皿)等,其中又以雲龍、雲蟲蝠、龍鳳、雙鳳、松鶴、竹節、荷葉、仙桃、靈芝、秋葉、棉豆、花樽、玉蘭、太平有象等居多。上述端硯題材,有表示吉祥、如意、喜慶、賀壽、祝福,或表示鎮邪、引福,或表示清高,氣節等等。明代由於端溪名坑硯石的開採比較齊全,特別是老坑(水岩)洞已挖進至東南側大西洞,東北側水歸洞,不少優質水岩硯石被開採出來。故有「佳石工精」之說,因而在雕刻方面非常講究,當時大抵一般以淺刀雕刻(即低浮雕)為主,以細刻、線刻甚至微刻(主要表現鳥獸之毛羽)配合,並適當穿插深刀(高浮雕)。所雕刻的物象生動,形神兼備,線條簡練,活潑流暢,渾厚而又富於變化。總之,明代端硯古雅、樸實大方、美觀,別具一格。 明代端溪硯,如經過文人墨客或達官司貴人之手,多在硯底、硯側飧詩、刻銘、題款。鐫刻硯銘,已成風氣。特別是一些石質較好,藝術價值較高的的端硯,往往綜合了雕刻、繪畫、詩詞、篆刻於一體。不少文人雅士對端硯愛不釋手,自謂有硯癖,並以此為榮。人們對鑒賞端硯上的鐫詩、題銘也感到是一種藝術享受。 清代的端硯 端硯發展到清代,可以說從全盛逐步走向衰落的階段。大抵由康熙至乾隆為全盛時期,道光以後逐漸走向衰落。我們說它衰落,應該概括兩個方面,一是藝術上沒有突破,不少端硯在題材、形制、雕刻或以仿製前人為尚,或雕刻過於精細甚至成了繁瑣的堆砌;二是端硯的採石和刻制走下坡路。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清初端硯也和其它工藝美術品一樣,達到空前的繁榮。在端硯硯材的種類,名坑硯石的選擇,硯石的形制雕刻技藝,石品花紋的品評等方面,都有許多新的創造。制硯工藝十分精緻,刻工纖巧,甚至連配製木盒裝璜也都講究,有的硯盒或為硬木漆盒,鑲嵌或美玉或象牙,或金線銀線,有的硯盒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清代諸硯不僅精雕細刻,而且所制題材廣泛,內容豐富。端硯精心雕制之後不少還附以名人題識,或摹刻古器物銘文以作裝飾,使端硯身價更高。這種情況恰好說明了端硯雕刻與當時社會的各種藝術品,甚至建築藝術互為影響,交織在一起的。比如當時的石刻、銀鑄、鐵鑄、木刻(雕)等,在承襲前代的作風、氣派、風格的基礎上有所創新,其線條、圖紋都極為細膩、精緻。清代的乾清門、乾清宮、坤寧宮、交泰殿以及太祖福陵等都是這種風格。故端硯的題材、內容、雕刻技藝都離不開其影響。 在嘉慶、道光之後,端溪硯石的開採已逐漸減少,一些名坑因塌方而停采,如老坑水岩在嘉慶年間曾一度「石几乎坑閉不復采」。後至道光八年又重新開坑採石。咸豐以後因一些硯坑多年於寒,或硯石枯竭或塌方而停采,故端溪硯石產量不多。也副使當時刻硯藝人以工取勝。那時的端硯日益地失去了實用價值而成為單純的文玩之物,成為擺設文房(書齋)中的欣賞品或珍藏品。 清代出現了不少刻制端硯的能手,如蘇州顧二娘、江南王岫筠、黃宗炎等。同時還出現了著名的端硯(也包括其它硯台)收藏家如黃任、紀昀、高鳳翰、高兆、楊以增、林佶、黃易、金農、朱彝尊等。 清末以後的端硯 清末至民國期間,由於種種原因,端硯名坑大都荒廢停采,硯石奇缺。加上外患內亂,戰火連年,制硯藝人不少淪落他鄉,或轉業務農,使端硯製作業一落千丈。在1940年(特別是肇慶遭日機轟炸和淪陷期間),肇慶——端硯的故鄉只剩下幾間刻制手工藝(和收購)端硯兼營刀石、碑石的小店。其中有陳玉廟、寶山齋、厚玉齋、蔡寶華等(還有一些收藏不少佳石,在家刻制端硯)。 至50年代後期人民政府開始有計劃組織端硯藝人歸隊,逐漸恢復端硯生產。在政府支持下,1962年重新開採麻子坑,1972年冬,端溪硯石中最為名貴,質量最好,最有代表性的老坑(水岩)重新開坑採石,繼續在大西洞、水歸洞工作面進行采鑿,不少佳石面世。繼老坑之後於1978年重新開採歷史悠久、在宋治平年間開坑採石的坑仔岩硯石。至此,端硯名坑硯石基本全部復開,名坑硯石基本齊全。 端硯歷1300多年而不衰,不僅文人雅士喜歡著文論述,賦詩讚美,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樂而為之,而且在民間還廣泛流傳不少出神入化的傳說,更給端硯抹上一層神秘的色彩,增加了端硯的神奇感,並把端硯作為「文房四寶」之首,奉作吉祥之物。在此介紹一個世貢硯有關的傳說。 故事發生在唐代某年,端州有位梁姓舉人赴京會試,適值考試那天京城降大雪,一片白茫茫,冰天雪地,應試者被這突然而來的壞天氣搞得束手無策,因為研磨出來的墨汁很快就結成冰,無法再寫字,惟獨這位來自端州的舉人,用家傳的端硯研磨的墨汁不結冰,但當他用完墨法再想掏點水研墨時,發現水壺中的水已經結成冰,梁舉人非常失望,邊揉著手,邊對著端硯喃喃自語:「端硯呵,人家都說你是文房四寶之一,如今你寶在何處?」誰知話間剛落,硯堂中出現一片水蒸汽,梁舉人好像絕路逢生,拚命向著硯堂「呵」氣,端硯幫助他做完試卷,使他得天獨厚地考取了進士。其後,端硯的「呵氣成墨」以及「隆冬極寒,他硯常冰,而水岩獨否」的佳話從此傳開,端硯也名揚海內外,「貢硯」,「賜硯」也隨之盛行。
推薦閱讀:

古代文房四寶鑒賞之—硯台
硬筆書法也要講「文房四寶」
溫潤凝瑩 試以研墨 文房四寶
文房四寶及紫砂器具 4
見鬼了!原來古人踏青是這樣!

TAG:發展 | 起源 | 文房四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