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中醫之氣與氣化論

中醫之氣與氣化論可以說氣和氣化論是中醫的精髓,是中醫的理論之柱。學中醫不把中醫里的氣和氣化理論搞明白,就算你把《傷寒論》《溫病條辨》背熟,你還不是一個合格的中醫醫生。或者說你也只能是一個問而知之的下工,你還沒有學到中醫的精髓。在臨床上,你能只拿書上的條文與患者的證症相查對,很難會有創新,遇到新的病症你將無所適從了。氣的概念是中華傳統文化所共用共知的一個詞。是中國文化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哲學範疇,不獨醫學專用。《淮南子·原道訓》中有:「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太平經》也有論述:「人本生混沌之氣,氣生精,精生神,神生明……」。《莊子·至樂》中說:「察其始而本無生;非徒無生也,而本無形;非徒無形也,而本無氣。雜乎芝笏之間。變而有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生」等等。所以說中醫文化是根植於中華大地上的本土文化。氣的文化在諸子百家的學術言論中隨處可見。《內經》發展了這一學說,並使它更進一步的系統化。氣在中醫的理論里很重要。《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天地之間,六合之內,其氣九州九竅,五臟十二節,皆通乎天氣」。所以有人說《內經》的全部學說都是建立在氣的理論之上的。一點也不為過。《內經》是中醫之根,中醫之祖。在中醫眾多典籍里,《內經》裡面講氣的內容最多也是最詳細的。它最早地綜合了中醫的養生,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陰陽、五行、經絡、氣血、五運六氣、針灸等等內容。《內經》之所以稱為中醫之祖,恐怕原因即在此。《內經》之後,自張仲景之《傷寒雜病治》至今,歷朝歷代的中醫界名流聖手的大作大論,無不是在《內經》的內容之上來發揮創造的。可以說《內經》之後的作品都是《內經》內容的細化。可以這樣說《內經》是樹榦,後代諸書是樹枝。枝再粗大也還是在幹上。無論怎樣發揮也都還是在《內經》的理論指導下的發揮。超出《內經》內容範圍的發揮還是很少的。沒有違背《內經》的理論指導下的發揮。如,在有的針灸書所載某穴針幾分,留幾呼等內容,汪機認為當「不拘泥規定」。他說:「惟視病之浮沉,而為刺之淺深,豈以定穴分寸為構哉?」。對留針的呼吸次數。他認為「惟以氣至為期,而不以呼吸多少為候」。這與《內經》里「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的宗旨是一致的。他對《金針賦》中關於男女氣血上下補瀉的不同,也有不同看法。《金針賦》中說:「男子氣,早在上,晚在下,女子氣,早在下,晚在上。午前為早,午後為晚。」,「男用大指進前左轉呼之為補,退後右轉吸之為泄,提針為熱,插針為寒,午前如此,午後反之」。汪機則認為「營氣行於脈中,周身五十度,無分晝夜,衛氣之行,但分晝白,未聞上下,男女臟腑經絡,氣血往來,未嘗不同」。所以,汪機批評,這是「顛倒錯亂,無稽之談」。他還反對用針灸的方法保健。他認為無病則不必針灸。他認為「人言無病而灸,如破船添釘,又言若要膏肓,三里不要干,此世俗之通論,予獨以為不然。夫一穴受灸,則一處肌肉為之堅硬,果如船之有釘。血氣到此,則凝滯不能行矣……,邪客經絡,為其所苦,灸之不得也。無病而灸,何益於事」。汪機對子午流注的按時取穴法也不贊同。這些理論都是對《內經》的內容不同理解的結果。但是不管他們之間怎麼爭論。沒有誰對《內經》的內容否認懷疑的。《傷寒雜病論》是《內經》的發揮。《針灸甲乙經》是《內經》的發揮,金元四大家的「寒涼論」、「攻下論」、「脾胃論」、「滋陰論」無不是引用《內經》之理而成的。明清時期又出「溫疫」派其理也同出《內經》之典中。《內經》是古代中醫學的高度概括和總結,是中醫之祖,中醫之根,是古人超常智慧的結晶,是中華民族文化中的一棵璀璨的明珠,是古人留給子孫後代的無價之寶。一、《內經》論氣與氣化《內經》論述氣的內容很豐富,詳細,深刻。有天氣,地氣,陰陽之氣,(四時氣)五行之氣,五臟之氣,正氣,真氣,營氣,衛氣,神氣,胃氣,寒熱之氣,榮氣,氣街等。有氣的運動方式與內容等。把這些氣的內容弄明白了,再來學習中醫就有提綱攜領得作用。下面我們根據氣的內容分別述之:一、大自然之氣1、天氣。《素問·四季調神大論》曰:「天氣,清凈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它說自然虛空的這個「氣」的特徵是清凈光明的,這個不難理解。我們只要抬頭看看晴朗的天空。天空里空空蕩蕩,虛空什麼都沒有。或者就只有空氣在其中,在天氣里不僅僅就是空氣,其實這個「天氣」里還蘊藏著一種生生不已的「道」氣。這個氣恍恍惚惚的看不到,摸不著,無形無象。正如《老子》所言「視之不見曰夷,聽之不聞曰希,搏而不得曰微,此三者不可致潔,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恍惚,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雖然這個氣恍恍惚惚,但不是什麼都沒有。《老子》又說:「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這「天氣」它本身是清靜的,虛無的,恍惚的。它是一團和氣。但這個虛空之中有物,有精,有信。具有生生不已的功能。《內經》里的這個「天氣」應與道家的「道」有相同的地方。與道的體用都是一樣的。我們講中醫怎又引用《道德經》的內容,談起道來了呢?因為它牽涉到這一塊,前面我們講過,中醫文化是建立在中華傳統文化基礎上的。是在傳統文化這塊「土壤氣候」的環境中產生的。它和中華其他文化是相通的。我們為什麼把《內經》的「天氣清凈光明,藏德不止」這一句話用這麼多文字去描述它呢?因為它對人的影響太大了,它是人生存的大環境。你講人的健康,如果拋棄了這個大環境,那就不是中醫了。你只有了解、理解了什麼是道,你才能知道什麼是「天」,什麼是「天氣」。那麼什麼是道呢?《老子》又說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且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可以生化萬事萬物)我不知其名,字之曰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句話說明道比天地生的還要早,還要大,它無始無終,它可以生化萬事萬物(包括人)。講這些的中心還是為了講人。人要根據地的變化而變化,地熱了,你就少穿衣服,地冷了,你就多穿點衣服。颳風了,你就躲進屋裡去。地是根據天的變化而變化的,天要颳風,地上就飛沙走石;天要下雨,地上就溝河滿溢;天上出太陽,大地就照亮;太陽下去了,大地就黑暗了。天的變化是根據道的規則來運行的。道的規則是什麼呢?月球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繞著銀河轉……人要吃飯,樹要生長,火往上升,水向下流……這就是道的規則。這個道又是根據誰來變化的呢?地球為什麼要圍著太陽轉呢?是自然的力量,它就是這樣的規律。是它本身的規律,所以道法自然。天法道,地法天,人法地。你要是違背了這個規律,真是順者昌,逆者亡。這個道是什麼樣子呢?一是上面講的恍恍惚惚的、是清明的。再一個呢,就是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迎之不見其道,隨之不見其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管子》中說,「道者,一人用之不聞有餘,天下用之不聞不足」。它又可以包容一切,《莊子》:「夫大道,於大不終,於小不遺,故萬物具備,廣廣乎其無不容,淵淵乎其不可測」。《淮南子》中說:「夫道者,覆天載地,廓四方,析八極,高不可際,深不可測,包裹天地,稟受五形」。道還無所不在。《莊子》中說:「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廓子曰:「在螻蟻……在瓦壁……在屎溺」。道的特點也是無限的,《管子》中說「道之大如天,其廣如地,其重如石,其輕如羽。民之所以知者寡」。我們為什麼要這麼詳細的講「道」呢?因為它是有用的,《譖夫論·本訓》中說:「道德之用,莫大於氣。道者氣之根,氣者,道之使也,必由其根,其氣乃生,必有其使,變化乃成」。氣是道生的,道可以生氣。《管子》說它,「道也者,視而不見其形,施不見其德,萬物皆以生」。這個道無始無終,生天生地,生人生萬物,生生不已,無所不在。「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下貞」。萬事萬物都需要它。 那麼我們怎麼才能得到這個道、這個天氣呢?得到這個「天氣」有什麼用呢?《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說:「蒼天之氣,清凈則志意治,順之則陽氣固,雖有賊邪弗能害也。……聖人傳精神,服天氣而通神明。」這一篇的題目:一是生氣,二是通天。怎麼生氣呢?上面說的很清楚,要「清靜」,清靜了,志意得到了治理。治理的不亂了,順了。這樣陽氣才能固。人的抵抗防禦能力才能提高,以至有賊邪也不能害也。另外,還要「傳(摶)精神」「服天氣」。傳(摶)精神(使精神摶在一起),使精神專一了;服天氣。怎麼服天氣?它沒有講。所以後人也都不會服『天氣』了。也就是說只有使精神專一,再服天氣,才能通神明。之所以沒人這樣做,所以學中醫,通神明的人很少了。像岐伯所講「神乎神,耳不聞,目明心開而志先,慧然獨悟,口弗能言」的醫生很少了。李時珍所言:經脈隧道,唯返觀內視者,可察照之啊。返觀內臟,五臟六腑,歷歷分明的功夫大概也是通過精神專一,服天氣練出來的吧。如果不懂使志意清凈,精神專一,服天氣,那麼「失之則內閉七竅,外雍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你不這樣做,就會內傷,為什麼內傷呢?是氣之削也,氣消耗的太多了。《生氣通天論》還說:「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於陰陽。……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其生五,其氣三,數犯此者,則邪氣傷人,此壽命之本也」。通天,在我們心目中應該是一個很大的本領。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如果誰遇到了解決不了的難題,別人會說就算他有通天的本事,也難逃此劫,況且如果我們如果不會通天不是更不行了,所以要學中醫,必須要學這「通天」的本領。不然你就難得中醫之精髓。怎麼「通天」,其實不難。《生氣通天論》明說了。「九竅,五藏,十二節。皆通乎天氣。」在《內經》里有很多養生,練功夫的描述,可是學中醫的從來不重視。把這非常重要的東西當了參考資料,放一邊了。只背那些「湯頭藥性」、「四診人綱」,就象一個從沒有鍛煉過的人,上場就讓他踢足球,打拳擊一樣。沒功夫,怎麼能行,逐其末,失其本了。難怪現在中醫發展如此緩慢,大概原因即在此吧。在《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岐伯還說:「惟聖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真是精闢呀。聖人之語三兩句話,就把整個練功過程都概括進來了。上配天以養頭,怎麼配天。我們認為只要用意念想天空,想恍恍惚惚,清清明明,無形無象,無邊無際的天空即可以養頭(精神),「頭者,精明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這是精神的鍛練,意志、意念的鍛煉。下象地以養足,怎麼養足?象地,走路啊。當然也包括其他的運行,打球,跑步,打拳等。這是練形體。這還不夠。還要中傍人事以養五臟。中傍人事怎麼能養五臟呢?五臟者,心肝脾肺腎也。心主喜,肝主思,脾主思,肺主悲,腎主恐。人在社會上,總要遇到各種各樣的事。你在遇到事的時候能不能心平氣和的待之。不能,則喜傷心,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悲傷肺,五態即起,傷及五臟。有人說,社會上太複雜,太亂,太吵鬧了,練清靜,我還是到深山老林里,或者找個別的清靜的地方,沒人的地方練,豈不是更好嗎?王陽明說:「汝若以厭外物之情而求安靜,反養一身嬌惰之氣也」。所以岐伯讓你在人事、在社會之中練五臟,這是經驗之談,是精闢之論啊。怎麼練?他說:「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這樣才能「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才能使身輕體強,老者複壯,壯者益治」。此金玉之言也,而無人能信奉。悲哉悲哉! 2、地氣地氣也就是四時之氣。四時之氣更是和人密切。春夏秋冬,溫暖寒涼,時刻影響著每一個人。影響著人的一切活動。也影響到人的整個生命活動。正所謂「人法地」也。《素問·寶命全形論》「黃帝曰: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所以四時之氣對人的影響太大了,人雖然是由陰陽二氣,相搏,氤氳而生,但要依從春夏秋冬,溫熱涼寒,生降出入的氣的運動規律,才可確平安,否則,你就是生了也成不了,也會夭折的。在《素問》同篇下面又講:「人能應四時者,天地為之父母」。你如果不能應四時,天地就不為你父母,大自然就不養育你,那你還活得了呀。下面又說:「天有陰陽,人有男女,天有十二月,人有十二節,天有寒暑。人有虛實,能經天地陰陽之化者,不失四時」。能順應天地陰陽等自然規律變化的人,能順從四時的規律,人的生命運動才會有保障。(未完待續QQ:273004356 fqjfqj123@sina.com)中醫說明一、氣論與氣化論:氣論是中醫的理論重要組成部分,在中醫看來,氣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氣在人體里有多種存在形式,有限天氣、後天氣、營氣、衛氣、宗氣、經絡之氣、臟腑之氣、真氣、榮氣等等。正確認識這些氣的內涵對中醫理論的發展和臨床應用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醫的氣化論,相當於西醫的生理生化,它是說明人體結構與功能代謝及生命活動順利進行與障礙的理論,是醫學理論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不管在理論上還是臨床實踐上都佔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西醫認為人是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這樣構成的。而中醫則認為人是由精、氣、神、血、經脈構成的皮肉筋脈骨、五臟六腑的。西醫認為人的生命運動是通過吸收外界的水分和各種營養元素來維持的。是從食物中有形的成分中來觀察的。而中醫是形(結構)和氣(功能)兩個部分來體認的。氣化論本身是非常重要的內容,可是,現在學習中醫的很多人都忽視了它的重要性,在大專院校的教材里很少有這些內容,甚至一些中醫的高級叢書里也沒有詳細的論述。因為這部分內容是在超常狀態下感悟的,不易理解。《氣化論》這部分內容,從《內經》開始,又參閱了大量的文獻結合自己的內證實踐和臨床實踐經驗,把氣化論這部分內容詳細的展現出來,是搞中醫理論和臨床實踐人士提高醫技必不可少的參考資料。二、三焦論三焦在中醫里是五臟六腑中的一腑,在人體中擔負著重要角色,在診療上也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由於在《內經》和《難經》對三焦有不同的論述,所以歷代中醫學家對三焦在,結構、功能等方面有較大爭議,有人認為「三焦」是有名有形,有人認為「三焦」有名無形;有人認為「三焦」是脂膜,有人認為「三焦」是胰腺,也有人認為「三焦」腹腔里的血管、淋巴、神經等,一直爭論不休。對三焦名稱、結構、功能的探究,對中醫理論的發展和臨床治療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三焦論》參閱《內經》、《難經》到後來多家論述,結合自己對經典的理解及臨床實踐,對三焦的名稱、結構、功能、作用、病理及辯證施治方面作了深入淺出的論述,雖不能說把三焦的理論剖析至盡,也算是一家之言吧。三、中醫綱領:人體是當前宇宙中結構功能最複雜的事物,其奧秘深不可測,然而在這複雜的事物里,怎麼樣掌握其規律呢,這是歷來科學家和醫學家的研究課題。這就要化繁為簡。怎麼樣化繁為簡呢?西醫里把人體分為八大系統,系統再分器官,器官再分組織,這樣一層一層的剖析開來。中醫也把人體分成若干個部分來研究的,這樣就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中醫分法有多種: 1 人體再複雜,細分之不過是氣、血、精、神。只要抓住主要的部分,其他的也就好弄了。 2 人體無非就是內外兩個部分,不是內,就是外。人的致病因素也就是這兩個部分,內傷七情;外,感六淫。這部分內容,總結了內外兩個致病因素及對治方法。 3 病機十九條是中醫的在和診斷依據,這也是對人體病因病症的總結。在此也根據自己的體會補上了對治之法。 4 中醫的八綱辯證,三焦辯證、衛氣營血辯證等等。在治療上,古人也總結了什麼「四總歌」、十二經、奇經八脈、等等。《中醫綱領》相當於西醫的系統論,只要這部分內容熟練掌握,做個中醫也就不是難事了。 四、中醫望診 《內經》里反覆說,「望而知之,謂之上工」;「望而知之謂之神,脈而知之謂之巧,問而知之謂之工」,歷來都把望而知之是中醫的高級境界。常言說:有諸內,必形之於諸外。人身體裡面的狀況怎麼樣,就必然會反應到外面來,猶如樹根旺則枝葉繁茂;根枯則枝葉萎黃。由於人吃、穿、住、行、經歷的內容不一樣,那麼人的基本素質、體質也不會一樣,常言說:肥人多痰,瘦人多火。什麼體質的人,容易生什麼病,也有一定的規律的。人怎麼才能成為望而知之的上工呢?那你就仔細閱讀《中醫望診》這一部分內容吧! 五、有些人認為中醫是一門深奧的科學,也有人認為中醫是一門玄學,不可思議。中醫是根植於中華大地上的燦爛文化,民間不少人,都有家傳「秘方」、「絕技」。中醫誕生在「傳說」之中,發展在「傳說」之中。如:扁鵲治虢太子,華佗刮骨療毒一樣神奇的傳說。筆者在數十年的臨床中也見到不少的典型病例,特舉出,以供同道賞目,《探究中醫之奇》或許可從中得到些某種啟示。 六、《黃帝內經》被稱中醫之祖,其理法皆備,雖經數千年,歷代醫家無不以此為本,雖成書於遠古,其內容令文明日益發達的現代人都覺深不可測,真乃一部奇書、神書也。雖然如此,而無治療傷寒之法,所以張仲景留下了《傷寒雜病論》。《傷寒雜病論》雖稱為「方書之祖」,但對有些病,也並非最佳之方。就產生了「火熱」、「脾胃」、「攻下」、「滋陰」諸多門派。以上諸方雖妙,卻無醫「溫病」之法,正所謂「以傷寒之法醫溫病,死者多見」。溫病學派應運而生。時值今日,科學日益發達,社會快速進步,人類環境的快速改變到了令人匪夷所思之地步。中醫會就此而止嗎?不會。可是中醫何去何從,請看《中醫理與法的發展》。 七、中醫學學容易,但要成為醫學家,就不是容易的事了。有志於成為醫學家者,在沒有成為「家」之前,都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怎麼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醫學家,像張仲景,像華佗,像孫思邈,像李時珍等等吧。學醫者無不在考慮這個問題,這個問題考慮清楚了,你成為醫學家的夢,才有成為現實的可能;這個問題,你如果沒有想或者還沒有像清楚,那麼可能這一生你就可能與合格的醫學家無緣了。所以想成為好醫生的人,《成為中醫師的必學內容》不可不看,它可以使你從一個問而知之的下工,成為望而知之的上工。五禽戲一、五禽戲,取虎、鹿、猿、熊、鳥五禽之態,練心、肝、脾、肺、腎五臟之氣;皮、肉、筋、脈、骨五體之形,形神兼備,意氣相合。欲知詳情,請看《五禽戲基礎知識》。二、練習五禽戲有祛病強身、益壽延年之效,《五禽戲知識問答》回答了有關五禽戲中的疑點難點。三、五禽戲內練心、肝、脾、肺、腎。外練皮、肉、筋、脈、骨。《怎樣練好五禽戲》告訴你怎樣練好五禽戲。四、五禽戲屬於氣功的一種功法,什麼是氣功?你想了解更多的氣功知識嗎?請看《氣功小常識》。五、中國的氣功門派太多了,有「八萬四千旁門,三千六百左道」之說,你將選擇什麼功法呢?《簡易氣功小功法》為你精選了數種簡單易學,祛病強身開智效果顯著的功法。六、華佗五禽戲相傳為華佗所創,代代相傳,傳至今日到亳州著名武術家董文煥這裡,已是57代了,這套五禽戲理法兼備、動靜結合,是強身健體不可多得的一套好功法。你想學習嗎?仔細看《五禽戲動作詳解》,你既可掌握。 (QQ:273004356)fqjfqj123@sina.com 三焦在人體內是五臟六腑中的一腑,它在人的生命運動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難經》里稱其為:「元氣之別使」,「主持諸氣」,「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但自古以來對三焦的形質、功能,看法不一,各執一詞,各據一理,爭執不休。後學者更是茫然不知所措。為探究中醫之奧義,明三焦之實情,使學者易於掌握,特此再說三焦,一饗讀者。一 、 三焦部位三焦本屬一腑,卻分三部,雖為三部而實位一體,尤如長江,雖是一江,卻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一樣。三焦也是這樣,總稱三焦,而分為上焦、中焦、下焦也。《靈樞·營衛生會》說:「上焦出於胃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難經》則說:「上焦者在心下,中焦在胃上口」。這是對三焦的最根本的論述。胃上口是賁門,賁門緊貼著的是膈,上焦是在從賁門以上過膈到咽這塊地方,並且布散到整個胸腔的裡面。《營衛生會》又說「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難經》說:「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胃的位置,在膈之下,臍之上無疑。但要注意的是,中焦是在與胃平行的位置,切不可理解為,胃就是中焦。《營衛生會》說:「下焦者,別迴腸注入膀胱而滲入焉」;《難經》:「下焦在臍下,當膀胱上口」。可以認為,下焦在臍以下恥骨以上。這是《難經》對三焦部位的確切描述。雖文字不多,卻交代的清楚明白。三焦雖分三部,而實為一體也。二、臟腑劃分三焦分三部,一般認為上焦在胸腔,有心和肺。中焦在上腹部有脾、胃、肝、膽。下焦在小腹部,有腎、膀胱、小腸、大腸及女性生殖器官。但自《內經》以來,就有肝屬中焦和肝屬下焦兩種說法。肝屬中焦的說法:《靈樞·脹論》中說:「肝脹者,脅不滿而痛引小腹,肝居脅里」當屬中焦。在《內經》的脈法里,肝與左關相應,而屬於中焦。《素問·脈要精微論》:「盡內兩傍,則季肋也,心外以候腎,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內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王冰在《素問·金匱真言論》中則指出:「肝為陽臟,位於中焦,以陽居陰,故為陰中之陽也」。也說明肝屬中焦。王叔和在《脈經·兩手六脈所主五臟六腑陰陽逆順第七》篇中,引《脈法贊》說:「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腎與命門,俱出尺部,魂魄穀神,皆見寸口」。又說:「肝部在左手關上是也,足厥陰經也。與足少陽為表裡,以膽合為府,合於中焦。」現在最通俗的說法也都是以左關候肝膽為據。而說肝為下焦者,則認為,肝與腎同為不焦。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卷宗二十·三焦虛實》中說:「下焦如瀆,其氣起於胃下腕,別迴腸,……主足太陽,灌滲津液,合膀胱,主出不主入,別於清濁,主肝腎之候也。……所以熱則瀉於肝,寒則補於腎」。王冰在注釋《素問·至真要大論》「諸厥固泄,皆居於下」時又說:「下,謂下焦肝腎之氣也」。他在上面說:「肝為陽臟,位於中焦」。這裡又說:「下,謂下焦肝腎之氣也」。除肝臟有分岐之外。別的臟腑都沒有爭議。從《內經》《難經》旨意來看,我們認為肝臟屬中焦無疑。如:「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 。「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之處,」即使從其功能來看,也當屬中焦。如:「中焦……以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中焦如漚」,「主入補主出」等。都符合肝臟屬於中焦特點。下焦的功能是「如瀆」。「瀆者,濁也,通也,所以通垢濁也」。若肝屬下焦當「主出而不內」,這就與肝臟「入而不出」的功能不相符了。那麼為什麼孫思邈把肝臟歸於不焦了呢?在清代的吳鞠通在《溫病條辯》中,也將溫病後期出現的一系列癥狀。歸為肝,的病變範圍。雖與《內經》,《難經》之旨不同,然其臨床證實也是正確的。我們該怎麼樣認識呢?﹝1﹞腎屬下焦,其氣與肝相通。(故有肝腎同源之說)辯證之時,則肝腎同出。②、三焦其「焦」,雖說上焦為心肺,等等。並不是說心和肺就是上焦。否則稱上焦直言心肺即可,怎麼又用「焦」來代稱呢?「焦者乃不實之肉,它包括,整個胸腹腔里所有心管、神經、油膜、淋巴以及胸腹胎膜,臟膜。結構十分複雜。所以《難經》稱其為「有名而無形」。《內經》稱其為「孤之府」。雖說上焦,包括心肺。只能說心肺與上焦氣相通相連。而不能說心、肺就是上焦。因為臟雖分心肺而膜是一整體。中焦、下焦也是同樣道理。說肝屬中焦。其位所在也。說肝屬下焦其用在其所也。二者並不矛盾。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正如《內經》所言「肝生於左,肺藏於右」。肝之體在右,其用卻在左。肺藏於胸。其氣用在右。並不矛盾。肝臟所在中焦。下焦可自認也。得其要中焦,下焦皆是,不得其要中焦下焦皆不是也。三、三焦之經絡及其所主病。(一)《靈樞·經脈》「三焦手少陽之脈,起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於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胸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項;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此經多氣少血,亥時氣血注此。手少陽三焦經上和手厥陰心包相接。起於無名指外側端的關中穴,沿無名指外側上行,經小指和無名指之間的液門,中諸穴。沿手背到手腕中間的陽池穴,沿上肢外側面中線兩骨之間,過外關支溝,會宗,三陽絡,四瀆五穴,穿肘上行,到達天井穴,再沿上臂外側,過清冷淵,消濼,行走在手太陽、手陽明之間,上肩後,過臑會(手少陽,陽維之會),肩髎至手太陽的秉風穴(手陽明,太陽,陽維之會),下入缺盆,繞行於陽明之外,過手厥陰的天池穴(手足厥陰,少陽之會),分布於任脈的膻中穴處(足太陽,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入絡心包。下膈膜,當賁門之上屬上焦,中脘(手太陽,少陽,足陽明,任脈之會)附近屬中焦,並足太陽經入絡膀胱,約束下焦。另一支脈,從膻中上行,出缺盆向後,經足太陽膀胱經的大杼(手足太陽,少陽之會),到督脈的大椎和手足諸陽經交會,再上行過天牖穴又分成二支,其一支出足少陽的風池穴(手足少陽,陽維之會),至於頭竅陰(足太陽,手足少陽之會);另一支挾耳後,過翳風(手足少陽之會),上沿瘈脈、顱息,直上到耳上角的角外(手太陽,手足少陽之會)。經歷足少陽的懸厘、懸顱,頷厭(均為手足少陽,足陽明之會)之穴,下至足少陽的陽白穴(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屈曲下行,到面頰部,再折上經過手太陽經的顴髎穴(手少陽,太陽之會)到眼眶下部。還有一支脈從耳後翳風穴處入耳,再出行經過手太陽的聽宮(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而回耳門穴,又折回到足少陽的上關穴(手足少陽,陽明之會),復回到耳和髎(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上行到絲竹空,折下至目外眥,經瞳正髎交於膽經。此經終止,膽經開始。(一)、所主之病:①「是動病:耳聾,渾渾燉燉,咽腫,喉痹,是主氣。②所生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針灸大成》。﹝二﹞.三焦所主病證「三焦者,足少陽,太陽,太陰之所將,太陽之別也,上踝五寸,別入貫膗腸出於委陽並太陽之正,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隆,虛則遺弱,遺溺則補之,閉隆則瀉之」《本輸》。「久咳不已,則三焦受之,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咳論》。「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谷並行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下焦,不行瀉膀胱。則下焦脹不溢則為水脹……」《五癃津液別》。《四時氣》:「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的取之太陽大絡」。《五味論》:「苦入於胃,五穀之味,皆不能受苦,苦入下脘,三焦之道皆閉而不通,故變嘔……」 。「甘入於胃,其氣弱小,不能上至上焦,而於谷留入胃中,令人柔潤者也‥‥其氣外通於肉,故甘走肉。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四、三焦的功能:(一),總體功能:1、運行水液,三焦是人體水液運行的通道。《素問·靈蘭秘典論》說:「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靈樞·本輸》中說:「三焦者中瀆之府,水道出焉,屬膀胱,是孤之府也」。在《內經》中多處論述到三焦的通調水道,運行水液的作用。如果三焦運動水液出現了障礙。就患水脹之難。在《五癃津液別》中說:「水谷皆入於口,其味有五,各注其海,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氣,以溫肌肉,充皮膚,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為液」;「陰陽氣道不通,四海閉塞,三焦不瀉,津液不化,水谷並利腸胃之中,別於迴腸,留於三焦,下不得瀉膀胱,則下焦脹,水溢則為水脹,此津液五別之逆順也」。三焦是調節人體水液代謝的重要場所。調節人體水液代謝與轉換水液是三焦的重要功能。三焦是怎樣通調水道的呢?在《素問·經脈別論》中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以為常也」。這段經文描述了水液運行的過程。「飲入於胃,游溢精氣」。水液到胃(包括大小腸。小腸大腸屬於胃)通過胃腸粘膜(焦)的吸引。使精氣輸與脾。通過脾(主運化)氣的再混化,再加工,使其精氣再輸於肺。這個過程也是通過焦來完成的。因為脾與肺是通過焦來聯繫的。肺為水之上源,水到此,與肺所主之氣,再混化,氣化。又通過焦下輸到膀胱。「膀胱者,州都三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素問·靈蘭秘典論》通過膀胱的氣化,根據身體各部所需水之多少,通過焦輸布到五臟及身體的各個部位去。由此可知,人體的水液調節在臟腑,而三焦是通道,是溝渠。三焦(水道)通利則臟腑調節水液的功可順利實現,則水液各歸其道,各屬其臟。三焦(水道)不通利則臟腑調節水液的功能受阻。則水液代謝失常,水液的輸布和排泄出障礙而產生病變,哪一處(焦)出現問題,則相應臟腑的功能受到影響。也會互相影響。正如《類經·藏象糊》中說:「上焦不治,則水泛高原,中焦不治則水留中腕,下焦不治,則水亂二便」。臨床常見心肺功能不全則可引起下肢水腫,及胸腔積液。肝、脾功能異常則出現腹水。下焦功能障礙則直接影響二便;小便或多,或少,或短,或長,或黃,或清;大便或瀉或秘等等。若水液多停於經絡、脈管之中還可引起痰飲、水腫等,無水不成痰,痰的形成與水有直接的關係,治痰可以從水來治。所以臨床上在調水時,一要調臟腑;二要治三焦才為上法。2、運行水谷。在《內經》中多次提出三焦乃六腑之一,與五臟(屬陰)相對而屬陽,其經為手少陽三焦經。《素問·金匱真言論》中說:「膽、胃、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六腑皆為陽」,三焦和大腸,小腸膀胱與一樣。同屬六腑之一。而其功能也都是「傳化之腑」,《五臟別論》:「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腑」。由此可知三焦為六腑之一,它和其它五腑一起共同參與水谷的納入、消化、吸收、轉化與排出的過程。《素問·六節藏象論》中還說:「三焦者,倉廩之本,營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味而入出者也」。說三焦不但傳化糟粕,還具有把水谷的精微轉化為營氣的功能。這裡有個關鍵的詞「轉味」,《內經》用字詞,有人說,一字之安罄若盤石,不可更改也,說明其精當。這裡一個轉味就把三焦的功能作用與胃、大小腸區分開來。原來我在學習三焦的時候也不理解,如果三焦是運化水谷的,那麼它和胃腸的功能是一樣的了。其實不然,我們下面借用西醫知識來說明一下三焦:水谷進入到胃腸之後,要在胃腸里消化(腐化),然後,把殘渣排出,營養吸收。這裡的吸收要靠什麼呢?就是焦。也就是說食物的消化推動要靠胃腸,而營養的吸收轉化就靠焦來完成了。所以叫做「轉味而出入」。《難經》所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說的也是這個意思。三焦的功能分為上焦主納入,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別清濁,並且主出。由此可知,三焦運行水谷的過程為,水谷通過口而入胃腸,在胃腸中腐熟消化,分別清濁。......3、通行元氣。由上可知三焦的功能不僅是水谷之道路,它還是元氣產生的場所和流通的道路。《難經·三十難》中說:「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氣之所終始也」。三十八難說:「所以腑有六者謂三焦也,有原氣之別使,主持諸氣」。《難經·六十六難》中說:「三焦者,原氣之別使也,主通行三氣,經歷五臟六腑」。這些內容.......(二)、三焦各部的功能三焦作為人體一個特殊功能的腑,它不僅具有其它腑的整體功能,又由於三個部分的位置結構不同,它的各個部分也還有自己各自的特殊功能特點。就是說,三焦在運行水液,水谷,與元氣的功能實施過程中又有各自的不同特點.1、上焦. 上焦的特點是「如霧」.上焦在賁門、膈膜之上.其與心肺相連.心主血脈.推動氣血運動於全身, 肺主氣、主肅降全身的氣機。將脾輸布來的水谷精微之氣散於全身。上焦主氣,《靈樞·決氣》里說:「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概是謂氣」。它是怎麼宣五穀之氣去熏膚,充身,澤毛的呢?在《靈樞·營衛生會》中又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還說「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上焦的功能不單純是接受脾胃輸布來的水谷之氣,它還通過呼吸,吸收大自然的精氣,這兩個氣通過上焦的複雜處理之後,使營衛之氣通過心和焦輸布到..................2、中焦,中焦如漚。中焦主要在上腹部,有肝膽脾胃等臟器。《靈樞·營衛生會》中講:「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在《決氣》里也說:「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3、下焦,下焦如瀆,下焦主要在下腹部,有腎膀胱,大小腸等臟器。《營衛生會》論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谷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瀉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可見下焦一、是完成氣化,二、是排泄二便。瀆,是濁通的意思,也就是通垢濁。《難經》中說:「下焦者,當膀胱上口。主分別法濁,主出而不主內,以傳道也,其治在臍下一寸」 。與《靈樞》中論述一致。總的來講。下焦的功能就分別清濁(氣化)和排濁留清。這裡應該包含三個方面的意思。......五、關於三焦的形與質。
推薦閱讀:

名老中醫經驗集-陳超
這個世界還真不能缺少中醫
中醫的氣
中醫基礎:五臟六腑、經絡流注,想學中醫這個必熟
胡氏中醫 烏梅丸合麻杏薏甘湯加減治療尋常型銀屑病50例觀察

TAG: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