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特定知識結構

毛澤東的特定知識結構

在晚年的探索實踐中,與他所擔負的領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責任要求相比,毛澤東的既成知識結構存在明顯的缺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知識結構上的缺陷制約著他觀察處理問題的視域,削弱了決策的科學性、準確性,導致他對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的失誤。

毛澤東酷愛讀書,但他閱讀的書籍以中國文化典籍為主,尤以史籍最多,對自然科學則興趣不濃。雖然建國後他也曾讀過一些科學技術書籍,但數量有限。這一特別嗜好影響了毛澤東的知識結構與思維模式。

1、自然科學知識結構遜色於社會科學知識

中國傳統文化長於研究社會人生問題而短於研究自然科學,這在毛澤東身上有著鮮明的體現,並影響了他的認識與實踐。在革命時期,傳統文化對毛澤東領導革命發揮了強大的正面作用:而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傳統文化更多地顯現出其負面影響,傳統文化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欠缺是不能很好地滿足以工業化為代表的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的。

2、經濟知識不足與政治知識豐富

中國傳統文化長於研究政治軍事鬥爭謀略而短於研究社會經濟運動規律,相應的使得毛澤東政治知識豐富而經濟知識不足。毛澤東曾認識到自己缺乏經濟知識,尤其在由於經濟知識不足導致經濟建設和經濟活動的某些失誤後,他更是多次提出要加強經濟知識的學習。但是,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快速完成,毛澤東滋生了一種錯覺,以為經濟建設並不比戰爭困難,慢慢放鬆了警惕和補課心理,在實踐上漸漸忽視客觀經濟規律而陷入某種空想,結果導致社會主義建設探索的重大失誤。

3、民主認識的偏頗與法律知識的相對單薄

中國傳統文化的另一個特點是民主思想、法學理論的相對缺乏,毛澤東對民主、法律的理解也存在偏頗的地方。在毛澤東看來,」民主這東西,有時看起來似乎是目的,實際上只是一種手段。」在該認識的指導下,毛澤東倡導大民主,而且幻想不依靠法制治理國家,而把希望放在群眾運動上,結果為「文化大革命」的悲劇埋下伏筆。

4、有關中國知識的豐富與有關國外知識的相對單薄

毛澤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一生只到過國外兩次——兩次都是蘇聯,而且時間短暫,這導致他對外部世界缺乏直觀了解,對西方現代化成就缺乏足夠的認識。現代知識的不足促使毛澤東轉從傳統文化中探尋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道路,在理論上和實踐上都一定程度地沿用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進而演化成一種空想社會主義思想,人民公社就是其空想社會主義思想的體現,結果脫離了中國當時的國情,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上犯了錯誤。

綜上所述,儘管毛澤東的知識非常淵博,但知識結構的局限性影響了他的思想,使他晚年從理論到實踐走向誤區。

推薦閱讀:

大學裡不教的這些知識,讓你成為真正厲害的人
找到與知識友好相處的方法
如何建立自己知識體系

TAG:知識 | 知識結構 | 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