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中三元」的由來
06-19
說起「連中三元」來,和科舉制度有關。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要躋身仕途,首先要以童生的身份參加由省學府主持的院試,考中以後稱為「秀才」或者「相公」。而這其實是一場「科舉資格賽」,因為只有秀才,才可以參加以後的正式考試。
科舉考試共分三級,,首先是鄉試,三年一次,在省城舉行,考中的稱為「舉人」。吳敬梓筆下的「范進中舉」,寫的便是鄉試。舉人中的第一名稱為解元。
然後是會試。這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時間實在鄉試後的次年春天。參加會試的必須有舉人資格。會試錄取的人數沒有定製,明成化11年後,一般取300名。會試的第一名稱為會元。
最後是殿試,這是最高一級的考試,因考場設在奉天殿或文華殿而得名。殿試由皇帝任主考官,「天子親策於廷」,故又稱廷試。殿試合格的為進士,進士分為一、二、三甲。一甲僅3人: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所謂「連中三元」,便是連中解元、會元、狀元者。這當然是難度頗高的。明代科舉考試的鼎盛時期,連中三元者只有洪武年間的許觀和正統年間的商袼而已。
作為成語的「連中三元」,其詞意已不限於科舉而可廣泛使用。比如射箭三發三中,可稱「連中三元」;運動員在一次運動會上三次奪冠,可稱「連中三元」;某人的著作一年中三次獲獎,當然也可稱「連中三元」。
推薦閱讀:
TAG:連中三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