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大安法師《佛說無量壽經》講記(28)

大安法師

  諸位大德比丘、諸位居士同修:

  請掀開經本,請看經文:

  [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遠離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修習善語,自利利人,人我兼利。棄國捐王,絕去財色,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無央數劫,積功累德。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於無上正真之道。]

  好,請看這一段。這繼續討論法藏菩薩在世自在王如來座下,天龍八部和與會弟子會中發四十八大願之後,由願導行,無央數劫積功累德的過程。在上次所談到的有一句概括性的話,就是法藏菩薩建立四十八大願之後,一向專志,莊嚴妙土。這個一向就是自始至終,這個中間沒有任何的夾雜,沒有任何的念頭,在他無央數劫每一種生命的形態當中,這種四十八大願就是他總持的目標。沒有一生的間斷,也沒有一念的間斷,是這樣的一向。這句話正好就跟前面,當法藏比丘剛出家的時候,就生起了一個這樣的大的總願,希望自己能夠救度所有的眾生,能夠建立一個超勝諸佛的剎土。所以他請問他的親教師,世間自在王如來,說我這個願能不能實現。當時世自在王佛,對他這個願加以了肯定。有一個比喻,說如果一個人面對著浩瀚的大海水,如果他用一個小斗去舀,去舀,要把它舀干,這是一樁很難的事情,但是一個人發了這樣要舀乾的心,能夠生生世世、無量劫去舀干這個大海水,也是能夠舀乾的,也是能夠見到大海的底沙的,也能得到大海底下的妙寶的。所以世自在王佛就說:人有至心求道,何願不得。那麼這樣的一種教誨,佛的教言,法藏菩薩就開始把它兌現出來,實施起來。所以不可說、不可說無央數劫的過程當中,都是一向專志,莊嚴不可思議的凈土。所以做任何事情,這個一向專志是非常重要的。就像《陰符經》所說的:[絕利一源 ,用兵十倍。晝夜三返,用兵萬倍]。「絕利」就是把一切引誘我們的一些誘惑的通道,全都把它們堵斷,把我們生命的能量專註在一點上,它的效果就會出來,精益求精,它的效果會增加萬倍。所以這個法藏菩薩在這個這麼漫長的時節當中,他是心無旁騖,唯一的這樁事情。也沒有想到自己要成佛的事情,就是要把這四十八大願實施出來。因為四十八大願是西方凈土的藍本,四十八大願的成就,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成就,西方極樂世界的成就,就是度化眾生的這種悲願的成就,度化眾生的悲願成就,就是法藏菩薩成佛的成就。因為法藏菩薩是把他成佛,跟眾生的救度,把它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每一願都說: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那麼他這個因地當中,所展示的一切行持,都是菩薩莊嚴凈土的表范,一種楷模。那麼這個楷模在這裡,是值得我們去效仿的。雖然我們現在凡夫層面,還做不到象法藏菩薩這樣的一種菩薩大行,然而我們即便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仍然還要用這樣的一個行持,來規範我們的菩薩行持。

  所以我們來看:[住空、無相、無願之法,無作無起,觀法如化。]這句話我們要仔細體味一下,這是般若系經典常常展示的境界。這種叫三解脫門,又叫三三昧。「空」是了知我空,我所空,法空,一切因緣法自性本空,要了解這個。那麼在這種因緣所生法當中,它只有「相」,沒有它真實的法,但眾生總是取著這個相的真實性。男相、女相、一相、異相等等。但這些從相上的執著它的有,但它本性是沒有,皆不可得,這就是無相。既然知道無相,就沒有願求了,這就無願。我們說諸法實相是涅槃城了,涅槃城這個城要由三個門進入。我們寺院一般叫三門,就是指這三門:空,無相,無願。那麼這個三門,在大乘佛法當中,摩訶衍當中,它這從行布上來說是有三種。但是,實際上他可以入這個門,不一定就要經過這三門,只要其中一門就可以。但是從行布說三門是,比如觀主法的空性,這就叫空。於空中你不要去取相,這時候這個空就轉變為,稱為無相。在無相當中你不要有所願求,這時候無相就轉名為無願。那麼這個涅槃城就像城有三門,但一個人的身體不可能同時從三個門進入,他要進入這個城只能從一個門進入。是不是?如果一個人是從空門進入,如果他從空門進入,不把這個空,不執著這個空,也不取相,就空空亦空,畢竟空無所有,這時候他直接就進入了,進入了這個城了。這種入諸法實相的事情就成就了,這樣就不需要其它兩個門。但如果你入了空門,你還取著一個空相,你取著一個空相,那就進不去,這個路就擋住了,進不得城裡。這時候你要把這個空相也去掉,這時候就從無相門進入,進入這個城。但如果你對這個無相之相,還心裡去執著它,還生起種種的戲論,這條路也擋住了。所以你要把這個無相之相也去掉,就從無願門進入。所以,般若系經典對這種探討它是非常深邃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這個諸法實相能滅眾生的一切苦厄,是諸佛菩薩真實的行履之處。但是這個空法對凡夫人來說卻是最害怕的,因為凡夫無量劫以來,就是執著五欲六塵,都說都執著身見,你一說空,他很害怕。所以《金剛經》說能夠對這個空性不驚、不怖、不畏,那這個人的善根,就不是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乃是於無量諸佛而種善根,這樣的一個情況。所以這個空性、無我法,能夠治他的愛見煩惱多,能夠治他的邪見多。比如,「我空」治愛多的煩惱,「法空」能夠治見多的煩惱。那麼這個跟前面呼應,法藏菩薩建立了四十八大願之後,他這是,不是世間法了,是超出了世間的大願了,所以他這是心樂寂滅。那要知道一切諸法本來寂滅的,本來寂滅它就不會有造作嗎。無作無起,無起就是無生,無生就無滅。但這裡,又要中道了,你住在空、無相、無願裡面,你不能斷空、頑空。所以,雖然行無作而現種種身;雖然行無起而起種種善行;雖然無世相而行一切善法,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在這個空、無相、無願這實相法裡面,法藏菩薩是由於他的大悲願力,還要廣行菩薩六度萬行。能以菩薩的因行萬行,來莊嚴他的四十八大願的願望。那麼從這種實相法裡面,起一種智慧的觀照,要觀一切法,觀法如化。一切法無有實性,都是隨著心業去變化的。這個變化有凡夫法的變化,有聲聞法的變化,有菩薩法的變化,都是幻化的。那麼對這一點,我們凡夫就很難、很難去契入。我們總是認為它有個真實性。這個般若系經典講這個空如幻、如夢、如影、如泡、如陽焰這些,只有在空性當中才能由凡成聖,只有在空性當中才能建立一切因果的法則。觀一切法如化,包括涅槃也如化。這個對初發心菩薩,就說生滅法如化,不生滅法就不如化,那是方便說。究竟說,涅槃也如化。對這個如化,我們舉一個公案。大家讀過《聊齋志異》,《聊齋志異》第三篇有一篇叫畫壁,畫壁說有一個江西的文化人叫孟龍潭,他跟有個姓朱的孝廉,在京都的時候,求功名。有一天,沒有什麼事就到一個寺院去了,到寺院去參訪參訪。寺院有個老和尚,周邊的殿堂有畫,就是壁畫,畫那些佛教題材的,上面畫著志公禪師,還有天女散花這些形象。那麼這個朱孝廉他就看這些壁畫,他注意到天女裡面有一個垂髫天女,就是少女,手裡拿著花,這個長相非常好看。他就注視,越注視,心裡就動起來了。這一動起來,他就覺得好像飄飄然、飄飄然地他就到了畫壁上去了。一到畫壁上他到那一看,原來這是個很寬敞的宮殿,宮殿有個法師在那兒講經,他也在那裡,在那兒聽。但是他還在注意那個天女,那個天女在聽到中途的時候,他這個衣服被一個人扯了一下。他注意原來就是那個天女,然後那個天女就對他嫵媚一笑,就往後退。他就也悄悄地跟著這個美女走。走出來再一看,又是一個很寬闊的庭院,那個小徑就把他引到一間很幽靜的屋子裡面去了。一到屋子裡面去把門一關,這就男女在一起,就在那裡調戲。這種這個卿卿我我,正在他們正在這裡男女歡樂的時候,聽到外面喧嘩的聲音,一群女人過來了。一群女人,這個朱孝廉就看看,那個天女就趕快叫他藏到床底下去,他就躲到床底下。然而誰知道來的這批人都是這個天女的姊妹,這些人就跟她開玩笑:怎麼我們看到有生人進來了,你把他藏到什麼地方了?就把這個朱孝廉從床底下弄出來了,弄出來了,這時候這群女人就開玩笑了,對這個天女說,你看看你肚子裡面的小郎都快出來了,你還裝的像少女似的,梳這個頭髮。來來來,我們給你搞一個髮髻一樣的頭,就給她做頭,做成一個少婦的頭。那個天女扭扭捏捏,但還是做了這個頭髮。做了頭髮以後,其他姐妹就說,那我們都離開吧,我們不離開他們可能不大高興了,人家還有高興的事情要做。這邊人哄然就走了。一走,這個朱孝廉一看,比開始更顯得嫵媚,就更愛了。更愛了,兩個人繾綣不已。繾綣不已正在這個高興的時候,忽然聽到那個院門「砰」的一聲,很猛的一個聲音。進來一個人,黑面金剛,黑面金剛說:「這裡有沒有其他的異人過來啊?」就來要搜捕。哎呀,這個朱孝廉就嚇壞了,如果被發現了,這下可了不得。這個黑面金剛,手裡還拿著武器。這個天女就趕緊叫他開了一個牆壁的那個一個好像洞一樣的,叫他藏進去,藏在牆壁上,這個天女就開門去應付這個場面。但應付只聽到外面的聲音,但是總等不到這個天女來。他就在牆壁裡面看,到底是怎麼回事,看了半天還不知道結果怎麼樣,內心焦急,害怕,就是這樣的。這場面。唉!那鏡頭再回到下面,就是這個他的同來的朋友孟龍潭,正在跟老和尚談話的時候,發現他的,他的朋友到哪兒去了,怎麼不見了?不見了,他就很奇怪,剛剛也在這兒,怎麼到哪兒去了。這時候就問老和尚,老和尚笑一笑,就指指牆壁,你的朋友不在那上面嘛。在那個壁畫上,這個孟龍潭果然一看,看到他的那個朋友朱孝廉很焦急的樣子,踮著腳,在看什麼一樣。他覺得怎麼他在牆壁上,而且是這個形態。這老和尚這時候就用那個手敲了一下牆壁,說:「朱檀越,聽經聽夠了吧,該回來了。」這個聲音就傳到了那個牆壁上,對朱孝廉來說是三聲很猛的聲音。聽到召喚的聲音,他猛的一下,一恍惚就下來了。他一下來就呆若木雞,整個的過程呆若木雞,他的朋友說你剛剛到哪兒去了,你怎麼這個樣子。他也說不出來,也不好說。這時候,老和尚說了一句話:幻由心生。再一看那個牆壁上那個天女,原來是髫發的少女形象,還真的現在還是少婦的形象,就在牆壁上。你看這個事,他有這一念淫心,淫慾的心,馬上就出現這個淫慾的境界。有這種褻瀆的心,馬上就出現恐怖的境界。那這些境界有沒有實體呢?都是它化出來的。當在這化出的過程當中,它真的有快樂,有被人要追殺的恐怖。當老和尚跟他講這個幻由心生,他還沒有覺悟。他只是不知道怎麼回事,如果他真的覺悟了,當下就剃頭去修道去了。所以現在我們要深知,觀法如化。

  [遠離粗言,自害害彼,彼此俱害。]這是法藏菩薩的口業莊嚴,這個粗言,粗惡之言。包含著這個十惡法,十惡法:身三、口四、意三。這個口四:妄語、綺語、惡口、兩舌,這些都屬於粗言。為什麼只是把口業提出來,我們眾生這種口業是最容易犯的。舌頭就像一把刀,很能傷人,說善語是甘露,說惡語就是毒藥,都在人的舌頭上。那麼舌頭的抽動發出這種物理的音聲,傳達的信息也是你心裡的狀態的表現。妄言,心口不一,講假話。這種講假話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惡法,不誠實。見到了說沒有見到,見聞覺知都是顛倒的,見,見說不見;聞,聞說不聞;覺說不覺;知說不知。他都是為了他的當下的利益,能怎麼說有利於我就怎麼說。對那個事情真相,他就是歪曲。這種妄語一法,人一旦不誠實說妄語,它覆蓋他的真性力量很大。而且妄語之人,他會做壞事,妄語之人也得不到別人的信任,開發不了他的智慧,直心是道場,他不正直,所以當不誠實的時候,人際關係、這個經濟關係當中,他的成本運營就很高,所以要遠離它。「綺語」,綺語也就是那些言不及意的,那種開玩笑,那種導淫導穢的那些語言,諂媚、媚俗這些;「惡口」,惡口就是罵人。你看那個潑婦罵街,這時候,她們在罵街的時候,你說她最惡毒的語言,怎麼能把你置於死地的語言都罵出來,罵的你大熱天都像寒天凍骨似的,惡口;「兩舌」就是挑撥離間,在這邊說誰說了你的壞話,誰怎麼怎麼樣,對那邊說他又說了你什麼,挑來挑去。這些東西都是要,首先是傷害自己,當你打妄語的時候,你說第一句妄語,你第二句就得掩蓋你第一句的妄語,第三句又掩蓋,你只要第一句是假話,一連串都是假話出來,假話終究要被別人發現。你如果是生意人,人家不跟你做生意了。你不是害了自己嗎?當然,當下也害了別人。這是自害害彼,彼此俱害的事情。那麼自他都得到了傷害的事情,這就是最不應該做的事情,所以要遠離它。遠離以後,這是消極層面的止惡,那麼積極層面要修習善語,自利利人,人我兼利。不僅不說妄語,還要去主動地說誠實語,假話絕對不能說。不說綺語要說質語;不說惡口,要說柔軟語;不說挑撥離間的話,要說這個和合兩邊的話。所以這個法藏菩薩無量劫以來都在修行這樣的善業、善的口業,用這個善的口業在果地上莊嚴之後,它能對治我們眾生的邪惡的口業。我們眾生由於犯了種種的口業故,於是他就可能會到地獄裡面遭受拔舌之苦。地獄專門有一個拔舌地獄呀,你說假話,說騙人的話,把你舌頭拉出來很長,然後用犁呀,去耕這個東西,或者斬斷,拔舌苦。你老是騙人說假話說傷害你,你下輩子成了啞巴,喑啞苦。你老是說那些粗言,以後你說的任何話人家都不相信,你任何的你的名聲到外邊都很不好。所以這些口業的系縛,口業的苦惱都是我們多生多劫的這種惡業導致的,包括聲音不好,講話像破鑼,大家聽了很難受,這都是我們的惡業。所以我們看看阿彌陀佛因地當中怎麼修習他的這種善的口業,於是在佛的果地上怎麼成就他六字洪名的萬德,怎麼成就他講經說法的八種梵音,六十種微妙的音聲,當我們思惟阿彌陀佛口業的功德的時候,他這種口業功德能夠迴向布施給我們,於是我們眾生種種口業的系縛都能得到解脫,那麼從現在開始,我們也要象法藏菩薩一樣的遠離粗言,修習善語。雖然是很難,但我們要勉勵去做,因為確實我們思惟到我們講話,你比如我們有個成語叫「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句俗語他是來自於我們眾生共有的毛病,就是我們很不習慣於去讚歎別人的優點,別人都有什麼長處,有什麼東西不願意說,不願說就是好事不出門嘛。然後看到人家一點缺點、一點毛病,他就要滿天下去說,越說越痛快,這裡發生事趕緊打電話打手機,哎呀這裡發生什麼事,那麼壞事不是傳千里嗎?現在不是傳千里,現在是地球村的時代了,不是傳千里,一下子可以傳遍全球了,這是來自眾生這種心理上的毛病。所以人際關係就由於這個口業的摩擦,我看有很多,包括我們寺院里有很多人際摩擦都來自於口業。你說我我說你,甚至在公共場合說那些沒有根據的話,而且說得很難聽,於是一聽對方生大煩惱,甚至要打官司,誹謗。這東西以後一定要注意,你說別人或者拿了什麼,偷了什麼,特別是關於五戒方面的事情,這不要隨便說的,這個東西我們講要有根據,「見聞疑三根」啊。你是不是親眼見到了,你是不是親耳聽到了,你是不是有一個很直接的根據,儘管我沒看到他現場。但是那個東西,比如那個樹林裡面出了一個人命案,我正好看到他提著一把血淋淋的刀出來,你看到過這個,這也可以作為你的疑根。但是你什麼都沒有看到,你就不能說這是某某殺人了,這就是誹謗,一定要有根據,「見聞疑三根」。而且也不要隨便在公眾場合說,這個抑惡揚善啊,儒家也講這點。我們對人家的優點要在公眾場合去講,讓大家都知道,知道什麼呢,讓大家見賢思齊嘛。對別人的缺點,就好像自己父母都有什麼缺點一樣的,你敢去到處張揚嗎,你千萬不要隨便去講,如果你跟他有緣分就悄悄地一對一跟他講講,你身上那個毛病能不能改正一下,他能聽得進去你跟他說一說,勸諫嘛,如果他聽不進去,聽不進去你就算了嘛。這裡面一定要注意,我發現我們現在眾生這方面口業的煩惱很重。所以法藏菩薩這每句每句的行為都是我們對治的良方,我們一定要這樣去做,修習善語。不是誠實的話不說,特別對念佛人來說,東家長西家短,這些事你說他幹嘛呀,包括國家大事、足球賽怎麼樣,什麼地方天災人禍,這也不關我們事,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於是你就好好念佛嘛,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念佛好,少說話,儒家也講,君子慎於言哪,木訥一點,修道人要木訥一點,不要這種快言快語,而且快言快語講別人的毛病缺點講得非常痛快的時候,你想想你得罪多少人。你口業得罪那麼多人,你就損了自己的福報,你在這個地方就沒有人緣了,大家群起而攻之,你在這個地方能呆得住嗎?凡是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沒有地緣、沒有人緣,最終都是自己的原因,不要去怨天尤人,他怎麼對我這個樣子,怎麼怎麼,為什麼就對你這個樣子啊,為什麼不對他這個樣子?那麼通過這樣的語言啊,我們要消歸自性,我們要有一顆善心,善良的心、慈悲的心、同體的心、能夠包容別人的心,能夠把別人看成像自己父母和子女一樣的心,我們的善語才能真正地把它表達出來,傳達的是善的信息,這也是菩薩四攝法的愛語,你沒有愛語攝,你是度不了眾生的。

  好,下面是:[棄國捐王,絕去財色。]這法藏菩薩發大菩提心之後,他的大菩提心就具體地體現在他的四十八大願,是以大慈悲心為體性,把九法界眾生的苦給予他大乘涅槃的快樂。這樣的發心之後,他生生世世就示現了種種的身份,那麼棄國捐王是說他作為一個國家的君主的時候,國王啊,那麼國王他當然貴為天子富有天下,那是人中極尊哪,但是這個菩薩,法藏菩薩在他得國王的時候不是說,因為他一向莊嚴妙土嘛,他不會對這大國王的五欲的生活去產生留戀,他不會,他只是說他得到大國王,是他具有著一種度化眾生的地位和方便,然後他觀察眾生,要以棄國捐王來度眾生的話,他就會棄國捐王。世間最看重的是國王的地位嘛,然而棄國捐王,把這些財寶、色慾全都放下,這一點就是教化眾生,教化什麼眾生呢?因為一切眾生都認為這個國王的財色、五欲的享受那是最高的享受,人生得到這個那就大願已滿哪,這是一般人的想法。然而這個菩薩棄國捐王,絕去財色,這一點就提供了一個信息,原來這些國王的這種尊榮、享受是不值得留戀的,是沒有多大價值的,他也是無常法,敗壞法,甚至在國王的地位上還要造很多的惡業。於是有一個超越這種國王的財色價值的最高價值,什麼價值?就是修道。我們每天念,自皈依佛,當願眾生,體解大道,發無上心。要讓一切眾生體認理解還有一個大道,是一個出世間的大道,形而上者謂之道,諸法的空性,能生一切世間出世間妙法的,就像華藏世界無限富麗堂皇的佛的境界的這麼一個道。它是真實的,它是遠離生滅的,它是常樂我凈的,這一點傳達給眾生。相比較這種大道的常樂我凈而言,國王的一切都不足道了,沒有可比性的,這種棄國捐王,絕去財色。在三界六道的輪迴的因果當中,這財和色兩個字是根本,這兩個字離不開,一切免談。持戒也是要面對這兩個字的,超越不出去,就是三界輪迴苦惱的凡夫。那麼尤其這句話對現代眾生是對症下藥啊,現代眾生在這種物質的、功利的、科技的時代,他都講究經濟效益啊,講究高消費啊,於是就對這財色有一種猛烈的追求,而且把能不能獲得財色作為他人生價值、幸福的重要的坐標,所以就在這裡面加劇了他的無明,加劇了他的那種身口七支的造業啊,眾生就在這裡面所謂的競爭當中苦不堪言,所以需要超越今生,超越財色的無常敗壞。

  [自行六波羅蜜,教人令行。]這是總結法藏菩薩自利利他的菩薩行,菩薩的大行就是波羅蜜,波羅蜜就是有六種,叫六波羅蜜,這是菩薩成佛之因,或者說資糧。那麼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菩薩修行這六種法,能夠使自利利他的菩薩大行得到究竟圓滿,能夠到達涅槃的彼岸,所以稱為六波羅蜜,波羅蜜是到彼岸的意思。我們還在生死的此岸,到達涅槃的彼岸中間有一個很廣闊的生死的湍流,怎麼過得去?就是六波羅蜜。那麼六波羅蜜也就是六個藥方對治我們六種最重的煩惱。比如布施,我們眾生一般都是慳貪的,對於自己已擁有的,吝嗇;對自己沒有的東西想佔有,慳貪。那麼對治這個呢,這也是我執的表現,他有我執,有身見,他必然對這個財色就非常地重視,所以六度的這種行持包括到家啊,一定要建立在般若空性的基礎上,他沒有點空的智慧,他布施不出來啊。你要他一個大富翁他很執著的人要他布施一百塊錢、一千塊錢他都像割他的肉一樣的難受啊。那麼這個布施是一切善行之本源哪,放在六度第一啊,放在第一不是簡單放的,說明我們這個慳貪的毛病最重,必須首先解決這個問題。孔子也說,一個人他雖然有很多優點,但是如果他慳吝呢,其他的就無足可道了。那麼布施有財布施,有法布施,這個我們前面都講過。

  持戒。持戒對六度當中就是屍羅波羅蜜呀,為什麼要持戒?首先戒是為道制戒,我們學佛之人是為了成就無上菩提覺道去持戒的,不是僅僅去求人天福報的,當然持戒一定能得到人天福報,就是得個野干之身、醜陋之身,你也得要有持戒的一些功德,沒有持戒的功德,得野干之身都不可得,更何況求無上正覺,他必須要持戒。每一條戒都是對我們的煩惱來施設的,戒就是橫渡生死湍流的浮囊,浮囊就象救生圈,救生圈打滿了氣,它就能浮起來,浮起來才能承擔你這個身體過去。如果這個浮囊它破了,破了很大一塊,固然它的氣馬上泄掉了,那就破了哪怕針尖的一點縫呢,它也不行啊,所以對自己的法身慧命高度負責的菩薩乃至二乘來說,他不僅是重戒要嚴持,皎若冰霜,就是小戒、小小戒,他也要像護持重戒一樣地去護持,由於你小戒你就是一個針孔破了它也不行啊。所以佛陀在世的比丘,他就是持二百五十條戒的清凈,就能夠斷見思惑證阿羅漢果,不假其他的修持,就是持戒能得堅固,得解脫。那佛陀在世的比丘他持戒我們看一看是非常景仰的。比如我們舉點小公案:兩個比丘要去見佛陀,非常炎熱,中途沒有水,乾渴得很厲害,正好路上就有一汪水,一汪水兩個比丘一看,裡面有蟲,那麼比丘戒律是不飲有蟲水,那麼這個年輕的比丘他說,哎呀,我們還是方便一下吧,我們如果不喝水就會渴死,我喝點水呢,我有生命保證,我能去見佛,這年輕比丘就喝。但這個年老的比丘呢,他持戒就看得很重,他不喝。「寧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這是佛陀在世的比丘一個很明確的觀念。所以這個年輕比丘就喝了這個水、有蟲的水,他也真的就到了佛陀在的那個道場上,見到佛陀,那個年老的比丘沒有喝這水,渴死了。渴死了,當下就生到了三十三天,然後在三十三天他知道自己怎麼來的,就從天上馬上到這個法會上來供養佛陀,以天人的身份來供養。當這年輕的比丘走了很長的路,見到佛時候,佛在呵斥他,故意問,怎麼你一個人過來,你還有同行的比丘嗎?他就把這樁事情說出來了,其實佛是明知故問哪,所以佛就呵斥他,你沒有見佛,那個年老的比丘見佛了。不飲有蟲水。乃至於這個用草啊,有一群比丘,有幾個比丘被一群賊把身上的財物衣服全都搶走了,當時這群賊就怕他們報告嘛,報告官府,就想殺人滅口,就想把比丘殺了,其中賊裡面是有一個懂比丘法的,他就說你不要殺他,只要用草把他綁住,他就不會去彙報到國王那去,為什麼,比丘法裡面是不壞生草。他一聽,哎,好,就用草把這幾個比丘的全身衣服也沒有了,都搶光了,就把幾個比丘綁住了。那真的,這幾個比丘為了守戒,動都不動,從早上驕陽似火到晚上,已到傍晚黃昏的時候,這時候正好碰到國王去打獵,路過,看到這幾個人怎麼這個樣子,還以為是尼乾子呢,尼乾子子是裸形外道,結果一問,原來是比丘,再聽到這個情況,這個國王是非常讚歎的,親自為這幾個比丘把這個草解開。所以這方面的這個持戒,小小戒都持得非常地清凈精嚴。那我們要好好想一想,我們現在眾生,可是,有時候很感慨,我們在網上答疑的時候,看到好幾次問題說:「哎呀,我也受了三規五戒,但我五戒都破了怎麼辦呢?能不能重受啊?」一看這個東西都有點膽顫心驚,五戒這是根本戒,重戒,你怎麼輕而易舉就破了啊?五戒破了是什麼,是斷頭罪,是不通懺悔啊!這種持戒意識一點都沒有,你怎麼修行?這殺盜淫妄酒就是世間君子的水平啊,這是得人道的一個條件啊,你都不能去做,你怎麼還去求無上正等菩提,還去發大心普度眾生,你自己的煩惱一點都降伏不了,所以要持戒。

  忍辱,就是要披上忍辱的盔甲,以我們堅固的道力來摧毀我們與生俱來的瞋恨的魔軍哪。我們對一些妨礙我的慾望的滿足,願望的滿足,馬上就會生氣,然後一生氣,「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啊。這個瞋恨心是障礙慈悲心的敵人,有瞋恨心什麼事情他都干吶,非常惡毒,這個瞋毒是很厲害的,所以我們常常要護念這個心,不讓瞋恨心生起來,要觀照一切眾生,生生世世跟我們有恩德,我不能對他去瞋恨,哪怕他當下有點對我不起,做還債想,做報恩想。然後有一種智慧,你想一想一切眾生這種無法無眾生,念念生滅,沒有一個能損我的,也沒有一個被損的東西,你心裡也把它看空,一定要降伏。然後好好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裡面有歡喜光,歡喜光是對治瞋恨心的,這個要忍辱。

  精進。精進這是一切世間和出時間的事業都要靠精進來興起,來成就的。尤其要成就這種了生脫死的道業,它真是要輕身如塵,不惜軀命啊。不要把身體看得很重要,身體像糞土,你有一個我執有一個身見在這裡你就精進不起來。念念不空過,能度諸苦厄。在念頭當中都不要讓它空過,都是這句南無阿彌陀佛。那麼懈怠卻是我們與生俱來的煩惱之一,放逸、懈怠。如果出家人不精進修道,大部分人都會變成龍道去,所以要身心精進。

  然後禪定,禪定是得神通和智慧的前提了,這就是攝心在一處,把心制心在一點上,無論系緣在佛號上,系緣在西方極樂世界境界上,總是要止得住,奢摩他。那麼攝心一處就是一切功德的出生之叢林,心意散亂煩惱就會起現行。所以在禪定當中,有我們講定共戒,道共戒,在定中能夠生髮我們道德的力量,能夠開發我們的智慧。所以禪定是要攝這個意念的,如果我們修行這個意念收攝不住一切免談。這個《法句經》裡面說這麼一個公案: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比丘,他坐禪嘛,坐禪就在那種河邊樹下,在那修道,他倒是很精進,天天在那裡打坐,修了十二年,然而一坐下來,這種淫慾的念頭啊,什麼什麼念頭啊,都在那裡憧憧往來,在那翻卷啊,不能得道。佛是二六時中在關顧一切修道人的情況,結果有一個時節因緣成熟,佛知道他可度的因緣成熟了,成熟了,佛就變化了一個沙門,也到他這裡,跟他一塊到這個樹下打坐,正好月明星稀,月亮出來的時候,從那個河中爬出了一隻烏龜,這烏龜,哎,正好一條水狗,水狗它很飢餓,到處去找食,正好碰到這個烏龜,就要吃這烏龜。這烏龜一看狗來了,趕緊把它的頭,把它的尾,包括四個腳,都縮到那個甲裡面去了,烏龜殼裡面,這樣一縮進去了,這個狗就沒辦法下口啊,它吃不了啊,吃不了,弄了段時間吃不下去,它也就走了。哎呀,這兩個沙門都在那看著那個場景,挺有意思,那個打坐十二年的那個沙門他就說,都以為是同參道友:「你看看,幸虧這個烏龜有這個殼,盔甲一樣地保護自己,要麼今天它麻煩了,有生命危險。」這個變化的沙門覺得因緣成熟了,就講到:「你看這個烏龜它能夠藏住它的頭尾和它的腳,那麼一個修道人,如果他藏不住自己的妄念,還是系緣在那種六塵的境界當中,他的法身慧命都有毀滅的危險,所以修道人要像烏龜一樣的隱藏六根,防止這個意念向外跑,就像防賊,這樣以自己這樣的智慧跟這個魔軍去戰,勝利了,道業就能成就了。」這個比丘一聽,正說到自己的痛處,就是這十二年在這裡,沒有藏,沒有防這個意,都往外走,所以他再一攝心,一坐禪,得道了,所以要禪定。

  那麼智慧,智慧就是這個對一切法不執著,說起來是很多了,由於一切法是沒有它的真實性的,自性本空的嘛,你不住在一切法上,就住在般若波羅蜜上。那麼菩薩行般若波羅蜜這是因地行,在果地上就是一切種智,在六度裡面,前五度如盲,第六度般若為目,為導,它是出世間法,如果沒有般若為導的話,前五度自然感到人天的福報,所以佛法大海智為能度,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這六度裡面也是每一度具足其他的五度,可以互滲互入,互互入。你比如布施,布施從它的檀波羅蜜來看,你布施外面的錢財,這是下布施了。但能夠把自己的身體,頭目腦髓都能布施出來,那就了不起了,中上布施了。還有法布施了、無畏布施了,這些布施成就檀波羅蜜。

  布施能夠生起屍羅波羅蜜。你看,要知道這個財富從哪來?是從布施裡面來,這個因果是這樣對應的。如果你不行布施,你就會貧窮。那麼貧窮就生盜心,生了盜心去搶銀行,誰來擋住了我,我就要殺死他,就生殺害;那麼搶到了以後我就滿足自己的淫慾、邪淫;被抓到了我狡辯,妄語。如果你修布施,你後生就有福報,財物具足,他就能持戒。孟子也說:無恆產就不會有恆心。那麼,無恆產而有恆心者唯君子才能做得到。所以為什麼我們作為政治家首先要讓大家豐衣足食,倉廩實而後知榮辱,所以布施能夠生起屍羅波羅蜜。

  布施能夠生起忍辱波羅蜜。當你去布施的時候,你是懷著我布施是為了求無上佛道,是有同體的感,所以這時候他是慈悲心在布施。這個接受者,他的煩惱肯定很重,眾生剛強難化,他可能你布施他的時候他還挑三揀四呢:你怎麼這個樣子,怎麼質量不好啊,怎麼怎麼回事,他還罵你呢,甚至還有些無理的要求了,眾生的特點都是不知恩報德的。所以你在這種情況下,你得要忍,要成就自己的忍辱在布施當中。

  那麼布施生精進。你這個布施的心,它是一個從空性生起的慈悲心。布施,他就看到一切這種資生用具匱乏的眾生,他於心不忍哪,要滿足一切眾生的需求,當自己還沒有達到這個滿足的程度,他要精進勇猛地去獲得這些東西,獲得財寶,他就精進了。你看釋迦牟尼佛在因地,說他有一次做太子的時候,因為他宿世都有布施的習氣,所以一來他就請求父母都要布施。打開了王宮的財寶,布施完了之後,窮苦人還是很多。所以,有的大臣說,你要滿足一切窮苦人你必須要得到一個如意寶珠。如意寶珠,你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如意寶珠到哪求呢?龍王的寶冠上有這個如意寶珠。這個太子就發起了一念精進心,我一定要把龍王的頭上的頭冠上的這種寶珠求到。所以他就找了一個會出海的老船夫,那都是很艱險,到一個地方,那個船師為了成就他都獻出了生命。然後他攀上一棵樹,跳到一個洲上去,在深水裡面走了七天,在淺水裡面走了七天,在淤泥上走了七天,然後在那一大片的毒蛇上走了七天,當然他這個時候是在毒蛇上面走的,最後才到達龍宮。龍宮還有毒蛇,還有什麼的在把守,是這樣的精進。但幸好他宿世曾經做過這個龍王的兒子,所以由這個因緣,把這個如意寶珠求來了。求來以後放在那個長桿上,只要一發願,就雨種種的資生用具,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這就是生精進了。

  那麼布施可以生禪定。我們常常說禪定的叫五蓋:財、色、名、食、睡,蓋住我們的禪定的出現。那麼你看布施能夠直接破慳貪,進一步的對財、色、名、食、睡這五蓋的淡化和破除,生禪定。

  布施可以生般若。他知道布施能夠有果報,得富貴果報,在布施的過程當中能夠三輪體空,那不是布施生般若么?

  那麼第一度布施攝其他五波羅蜜,那麼這個持戒攝其他五波羅蜜,乃至於般若攝前面五波羅蜜,亦復如是。這是自行,自己行持六波羅蜜。自己行持六波羅蜜他就能得到利益好處了。一個菩薩有同體感,自己得到好處,就得己欲達則達人么,所以就教眾生也去行六波羅蜜,這是教人令行,這就自他二利了。

  [無央數劫,積功累德。]這個無央數就是不可數的劫數裡面,那前面是講:[不可思議,兆載永劫],是我們凡夫所想像不到的這麼漫長的時間,它是積累功——破種種惡為功,生起種種善的妙用為德。所以這樣漫長的時間表明圓滿這樣的大願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超出常途的修行了,一般的修行。

  [隨其生處,在意所為,無量寶藏,自然發應。]這就是前面講的,法藏菩薩在無央數劫積功累德,就是六度萬行,自然就能感到福報。隨著他每一期生命的投生之處,自然感到種種寶藏,寶藏有的時候叫福藏,這也是他福業所感。如果對沒有福報的人來說,他那個福藏,永遠不會現前。對於有福報的人,它馬上現前。文殊菩薩一出現,各種瑞相都出來了,包括福藏出來,善財童子亦復如是。那麼這些寶藏湧出,是什麼?不是偶然湧出的,是因他在因地當中的福德,他是自然發應,自然開發出來的,這是菩薩多劫的功行,現在因他今世的「所欲」而現出來的。那麼現出這些寶藏幹什麼呢?是為了求自己五欲的享受么?不是,是為了攝受眾生。是[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於無上正真之道。]菩薩四攝法裡面,第一是布施,你布施首先要財布施,財布施讓他解決物質上的匱乏。讓他對菩薩生起感恩之心,景仰之心,然後進行法布施。那麼教,就是把這個無上道傳授給他為教。化,就是要把凡夫的這種惡,噁心業,把它轉為善,變化過來。那麼安立,就是要給眾生一個安身立命,精神歸宿。如果菩薩不去引導,那麼眾生自然在一種無明的這種狀態當中,從痴就會生愛么,愛欲,然後就會去造作種種的惡業。所以他就一生找不到一種生命的安頓,不知道人生真正的價值在什麼地方。所以菩薩在教化的功能裡面,一定要給他指出一個人生真正的價值、目標。所以這個安立就是引導眾生到佛道上來,安住在無上正真之道,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我們講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這樣他的生命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建立大菩提心就叫安立。那麼在凈土法門,建立大心,就是信願持名,求生凈土,然後把他的心安頓在六字洪名上。六字洪名就是阿彌陀佛的心,就是諸法實相、就是無上正真之道。所以教化安立無數眾生住在名號,求生凈土就是住於無上正真之道。

  [或為長者,居士,豪姓,尊貴。]這是講法藏菩薩因地當中生生世世,他的生處尊貴。長者,就是他的社會地位很高。尤其是很有財富,德性受人景仰,大家都很佩服他,這就叫長者。給孤獨長者,須達長者,這些他對於國家也有重大的貢獻,國王也會對他很器重,下面的人也會對他很景仰。那麼菩薩示現長者,就是在這個社會上德高望重、眾星拱月,然後教化終生、安立眾生。這就是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他示現什麼樣的身份是隨應著那個時代,那個時空點眾生的這種效果而建立的。居士,居士有的是有居家,居家很豐盈。而且能辦道,能修道,這叫居士。豪姓,豪姓就是指這些官員,宰相,百官這之類的,豪姓。尊貴,尊貴在印度的四種種姓當中,主要是指精神貴族——婆羅門,叫做凈行族。那麼這個豪姓包括剎帝利,那麼在這裡下面有剎利國君,這裡一般是指這些朝廷大官,所以豪姓,很尊貴的家族。

  [或為剎利國君,轉輪聖帝。]這種剎利就是剎帝利。印度的四種種姓排在第二,第一是婆羅門。佛示現到這個世間,他要投生在尊貴之家。投生在尊貴之家,不一定就投生在剎帝利。釋迦牟尼佛是投生在剎帝利,是為什麼?是由於人壽在百歲的時候,眾生的根基很陋劣,比較推崇權勢,所以在這裡就要示現剎利國君的這樣的家族,能夠攝受眾生。但如果到了人壽八萬歲的時候,大家對這個權勢,對這個財富看得很淡,對精神心性價值看得很高的時候,這時候婆羅門種姓是受到社會普遍尊仰的。所以佛可能選擇,如果從兜率內院選生家族,一定會選擇婆羅門。那麼,第五尊佛,彌勒菩薩,未來在這個世間八相成道的身份是示現在大婆羅門家。這也是隨著時代不同的價值變遷而應現的,沒有法無定法。這個剎帝利的王族的產生,這在有一部經《佛說起世經》裡面是講,最先這個光音天人來到這個地球,由於食了地球的各種五穀、粇米啊就飛不去。飛不去,這地球上都有很多的,任何作物都有雌雄,慢慢生起慾望,生起慾望就有男女,有男女就有婚姻,有婚姻就有家庭,原來的財產是非常豐富,以後有了家庭就有所謂的貪心,有貪心就會劃分他的勢力範圍,劃分了一些田地是他的,他還不滿足,還偷別人的,一偷別人就產生糾紛,產生糾紛就沒辦法,那怎麼辦?就公推一個能公正的、有道德的來斷事,就作為法官。然後大家就貢獻十分之一的東西來奉養這個被推舉出來給大家主持公正的人,這個推舉出來的人就形成剎帝利,是這麼一個來源。所以你看人類發展的趨向,我們這個地球的人類,基本是從很高貴,高級的狀態慢慢退化、慢慢退化到現在這個時代,他是一個這樣的過程。所以剎帝利國君就是一國之主了。那麼這個法藏菩薩還會示現轉輪聖王,轉輪聖王那就是福報更大了。轉輪就是因為轉輪聖王示現他有七寶,其中有一個輪寶,輪寶他要在他所統治轄區當中他能夠到達的,有他威德降伏一切的力量,這就叫轉輪王。那麼轉輪聖王有四種:金輪王、銀輪王、銅輪王、鐵輪王。那麼金輪王就是能夠統治四大部洲,銀輪王統治三大部洲,銅輪王統治二大部洲,鐵輪王統治一大部洲。而且這四種轉輪聖王,他的德行、威勢都有差異。金輪王,他是福德道德非常深厚了。所以其他的國家,四大部洲,只要知道有金輪出現,它不需要戰爭的,馬上就望風歸順,得到教化,願意奉他為主,自覺地;那麼,銀輪王德行稍差點,對其他的國家,要派一個大使告訴他,你要接受我的管理。他派遣使他能夠降伏,這是銀輪王;那麼,銅輪王德行就差點,你派一個大使去,人家不理睬:我為什麼歸你管?銅輪王:你不歸我管,那就大兵壓境,大兵壓境,把陣式一擺,對方一看,傻眼了,唉呀!不是他的對手,降伏,但是他沒有動干戈。但是,鐵輪王不僅不望風順化,甚至,你把陣式擺出來,對方也覺得你沒什麼了不起,我還得跟你干一仗。打敗了,人家才能夠降伏,他是這樣的。那麼你看前面幾種,像長者、居士、宰官、豪姓、剎帝利、轉輪聖王,這些都是人中尊貴之者,特別是轉輪聖王,金輪王出世,不是隨便出來的,也是眾生善業能不能感到轉輪聖王出世。在增劫的時候,是人的平均壽命兩萬歲以上,才能感到轉輪聖王出世。如果到了減劫,減劫到了人壽平均八萬歲的時候,轉輪聖王能出世,那麼同時它裡面有四種輪王的出現。轉輪聖王一般他都有個特點,是用十善業來教化眾生,真正做到我們講的「先王之道,仁政,德治」,不是走霸道的道路。

  [或為六欲天主,乃至梵王。]這是六欲天的天主。四天王天,四天王是指:持國天王、廣目天王、增長天王、多聞天王這四天王。所以,在須彌山的中間,居住在這裡。忉利天又叫帝釋天,是在須彌山的山頂,又稱為三十三天,四面各有八天,中間一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夜摩天是空居,四天王天和忉利天屬於地居,依須彌山而居住的,到了夜摩天是在虛空當中,就是我們天文學中講的星雲、河外星雲團,它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形狀。夜摩天這個天有個特點就是他很快樂,天天都是五欲娛樂,天天唱著歌,快哉快哉!兜率天,翻譯成中文叫喜樂,就是對五欲的享受,他歡喜但是滿足。又分兜率外院和兜率內院,那麼彌勒菩薩,等覺菩薩在兜率內院在講經說法。樂變化天,就是這個天人對於五欲的境界,他自己就能夠變化出來,五欲變化一個美女,變化美味佳肴,他能夠自己享樂。他化自在天,就是對這種五欲的享樂情景,不需要自己變化,讓其他人去變化,變化了以後他來享受。

  那麼[乃至梵王],梵王就是色界之主了。在乃至裡面,六欲天、色界的這種十八天,用乃至,色界是無形。在大乘經典當中,多有談到法藏菩薩,不僅示現這些,還包括示現太子的身份,示現法師的身份,示現比丘的身份。這個因地,法藏菩薩的因地他很多很多,包括《妙法蓮華經》講的,大通智勝如來的十六王子,其中就有阿彌陀佛,第九個王子。《悲華經》講他是無諍念,轉輪王。《觀佛三昧經》是法藏菩薩示現一個破戒的比丘,然後觀佛的白毫相消除了下地獄的惡業,他有種種的示現。無論什麼示現,他都能夠[常以四事,供養恭敬一切諸佛。]四事供養就是衣服、飲食、卧具、湯藥,就是對一些佛、菩薩包括修道人讓他安心辦道的基本的資身用具。就是他每一次示現,種種身份,他都一定會以衣服、飲食、卧具、湯藥,來供養一切諸佛,來恭敬一切諸佛。那麼一般恭敬、供養是有三種供養:一種是利養供養,就是這四事供養叫利養;還有一種是恭敬供養,比如那些佛菩薩在佛講經說法時,供養香、華、幢蓋、音樂、寶衣,這些屬於恭敬供養;第三種就是修行供養,你如教奉行,修行供養是佛最願意、最歡喜的,如果你給了很多七寶的供養,給了很多恭敬供養,最後佛說的話,你不做,不做那是最不好的,要如教修行,如說修行供養。所以,這裡舉出四事,攝恭敬供養,攝修行供養。那麼在供養的過程中,我們也能想像,法藏菩薩在一切供養諸佛的這樣的過程當中,也能聽聞佛對他講經說法,也能聽聞佛對他的授記,也能得到佛對他種種的加持。那麼,法藏菩薩他從第一個,最初的四十八大願的啟建,就得到了世間自在王的加持,然後在他因地菩薩行的全過程當中,都得到了無量的諸佛的加持,所以我們常常說,四十八大願不僅是法藏菩薩一個菩薩的大願,它是代表著十佛三世一切諸佛的大願,由於有十方諸佛的加持在裡面。

  那麼[如是功德,不可稱說。]就是法藏菩薩在這無量劫過程當中生生世世,無論生到人天的尊貴之處,甚至這個過程還有著隨形六道,菩薩要隨形六道,要跟苦難的眾生結法緣。所以這裡也許蜎飛蠕動之類,法藏菩薩都會以他的,因為他已經是法身大士,他可以示現種種的化身去隨形六道,所以這個過程,這裡面這種悲田的供養,不僅是敬田的供養,而且是悲田的供養。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如是種種菩薩大行都是圓滿具足的。所以這樣的不可思議的功德,實在是語言、文字所難以表達的,海墨難書的,是這樣的功德。所以我們念佛的時候,要系緣法藏菩薩功德,在六字洪名裡面,都凝聚著法藏菩薩無央數劫這樣多的功德,於是這句佛號是不是沉甸甸呢?當我們用重心、深心念這句重的佛號的時候,引發我們自心的性德,是不是更廣大,更深邃,發掘得更大呀?所以,[如是功德,不可稱說。]

  好,南無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觀察】佛護法師:索達吉堪布《金剛經釋》獻疑(四三)—— 藏地有一種蟲子
太上感應篇  (第十三集)凈空法師講解
妙建法師: 塑像捐瓦皆平等 正知正念見修行
太上感應篇  (第五十三集)凈空法師講解
凈空法師:真修真幹人人皆可成聖賢

TAG: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