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滾蛋吧!感冒君!名老中醫出絕招啦!

??

小編導讀

當下雖已入秋,但室外仍然熱浪襲人,偶爾的陣陣涼意,讓被酷暑折騰得夠嗆的人們欣喜不已,但也就是這冷熱不定的天氣,讓感冒君一下子沸騰了。雖然感冒一年四季都常見,但季節更替之際,感冒君出現得更頻繁,感冒雖小,但感冒帶來的煩惱卻不少,如何制服沸騰的感冒君?且看名老中醫的妙招!

感冒,系內科常見病,臨床上有風寒、風熱和暑濕之分。臨床見證不同,治療方法亦異。感冒雖小,臨證之時亦須謹慎對待,所謂聖人不忽於細,必謹於微。張老曾多次強調「醫療工作過程中一定要認真負責,徹底了解癥狀,弄清初發病的根源,然後再針對病情加之深思,選擇有效的方劑對症治療……其中追究病源是極其重要的一環。正如仲師《傷寒論·序》中所說:「雖不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原。」知其初得病的根源,然後才進行施治,只有這樣才能治之有效。醫者於此等處尤當審證求因,明辨其類,知常達變,辨證施治,方得無誤。茲分類敘述如下。

一、風寒溫散不謝方

風寒感冒最為常見,常常表現為惡寒發熱,惡寒重而發熱輕,無汗,頭痛,體痛,鼻流清涕,有時咽癢,咳嗽,咯稀白痰,苔白或無苔,脈浮緊。法當辛溫解表,張老慣用陸懋修《不謝方》之風寒溫散(防風9克,芥穗9克,蘇葉9克,姜半夏9克,陳皮6克,枳殼6克,桔梗6克,炙甘草5克,生薑3片),往往隨手取效。

此外其自擬的蔥豉湯加味亦平正清靈,穩妥可靠,對於較輕的傷風感冒宜之。藥用:淡豆豉9克,蔥白3莖,防風9克,前胡9克,杏仁9克,桔梗6克。若四時感冒,風寒兼夾氣鬱者可用加味香蘇飲(蘇葉9克,香附6克,陳皮6克,川芎6克,蔓荊子6克,防風6克,秦艽6克,荊芥6克,甘草5克,生薑3片,蔥白3莖)取微汗愈;對於久病或老年病人及體質極虛的風寒感冒病人當用參蘇飲,咳嗽甚者,加杏仁以降氣,桑葉以瀉肺。

二、風熱涼散不謝方

風熱感冒發熱重,惡寒輕,頭痛頭暈,身熱,口乾渴,咽腫痛,或咳嗽,咯吐黃黏痰,苔薄黃,脈浮數或浮弦。法當辛涼解表,祛風清熱,方用《不謝方》風熱涼散。藥用:防風6克,荊芥6克,薄荷4.5克,桑葉9克,竹葉6克,連翹9克,梔子6克,橘紅6克,桔梗6克,枳殼6克,炙甘草4.5克,帶須蔥白3莖。前胡、川芎、白芷、升麻、葛根等可隨症加入。

三、藿香正氣療暑濕

暑濕感冒多為夏秋感受暑濕而發,症見發熱惡寒,頭悶痛,胸悶,身倦,四肢困重,或有嘔吐、腹瀉,苔白膩或微黃,脈濡或濡數。治當清暑利濕,芳香化濁,方用藿香正氣散加減。藥用:藿香9克,紫蘇6克,白芷6克,厚朴6克,半夏6克,陳皮6克,桔梗6克。

四、銀翹加減治時行

時行感冒相當於現代醫學所說的流行性感冒,具有發病急、病情重的特點,並具有傳染性。所謂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病無長少,率相近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症見發熱惡寒,劇烈頭痛,全身痛楚,舌紅,苔微黃,脈浮數有力。治法清熱解毒,疏散外邪,方用銀翹散加減。藥用:銀花15克,連翹10克,薄荷5克,板藍根20克,大青葉20克。若頭痛者加菊花;咽痛者加桔梗、甘草;咳嗽者加杏仁、前胡;痰黃者加瓜蔞皮、浙貝。

【醫案】

徐某,男,43歲,幹部。門診號:75411。

1978年6月17日初診:素體虛弱,1周前不慎感冒,頭暈,左耳鳴,發高熱,體溫38.5℃,至今不退。

現症:四肢困痛,咳嗽氣緊,口乾唇焦,鼻塞乾燥,噁心噯氣,食慾減退,大便干,小便黃。曾用西藥消炎、退熱,其病不解,又改服中藥,補虛解表,熱仍不退。視其舌苔白燥少津,脈浮而數,此乃外感風熱灼傷津液之證。急則治其標,擬辛涼解表,清熱止咳,輔以生津潤燥。

處方:

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荊芥10克,竹茹6克,瓜蔞15克,桑葉10克,菊花10克,杏仁10克,桔梗6克,蘆根15克,甘草5克,陳皮6克,前胡10克,生石膏15克。水煎服。

6月20日二診:

上方服第1劑後,得微汗,身熱已退,體溫已正常。服第2劑後,精神也較振作。現症:頭暈不清,耳鳴,口乾苦不適,食納不佳,輕微噁心,大便稍干,噯氣,舌苔白燥,脈不浮略數。此為表解熱退,胃津受傷之證,治以養陰開胃,清解餘毒。處方:

桑葉10克,菊花10克,蘆根15克,麥冬10克,石斛12克,竹茹6克,陳皮6克,雞內金6克,炒谷芽10克,地骨皮12克,甘草5克,神曲6克,瓜蔞15克。水煎服。

2劑後諸症遂平。

按:感冒是常見病、多發病,比較容易治療。但若治療不及時、不適當,則亦纏綿不愈而變生他病。這就要求醫者謹慎從事,辨證清楚,不因病小而輕忽之。本案,頭暈身熱,鼻塞乾燥,肢體疼痛,咳嗽氣緊,舌燥少津,便干溲黃,脈象浮數,乃一派外感風熱傷津之證。雖然素體虛弱,但仍應遵守先解表後治里和急則治其標的原則。前醫用補虛解表之法,其參、芪量大,致使邪氣內閉,而身熱不退也。張老急用桔梗宣發肺氣,給邪熱以出路。繼用銀花、連翹、菊花、桑葉、荊芥等,使邪熱得辛而散、得涼而清。陳皮、前胡、瓜蔞、杏仁化痰理氣以止咳,石膏、蘆根清熱生津。葯證相合,1劑而熱退身涼,2劑而精神振作。複診時,食慾不佳,噁心噯氣,口乾便秘,乃熱病傷津之徵,頭暈不清、耳鳴為餘熱未盡,以養陰開胃,清利上焦余邪而收功。處方用藥清淡和平,先後有序。不用峻烈而收效迅速,亦是本案之特點之一。


推薦閱讀:

最近好多陰虛火旺的人求救,給個回應。
(1)中醫原本
民間盛傳3大減肥秘方 半月瘦7斤 5個減肥瘦身的中草藥偏方 老中醫說:身上有四塊減肥寶地
一個資深老中醫絕活、刮手指治百病!98%的人不知道!
中醫基礎理論

TAG:中醫 | 感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