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課程筆記之十五 20160515 發展心理學(下)

我就想說,沒有比較,你不會意識到一個負責任的好老師有多寶貴龐老師最後拖堂還跟我們說了sorry,感動的我們都稀里嘩啦的,此處要有掌聲


[一] 個性發展

同伴交往:

1.同伴交往的發展特點

2個月: 引起注意,相互注視

6-9個月: 朝向觀看,發聲,微笑等

1歲:注視次數增加,微笑,用手指點,發聲表意,嬉戲

2歲:「遊戲」,簡單的相互作用

3歲: 互補或互惠的角色遊戲

2. 遊戲的性質

功能性遊戲 ,1-2歲,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簡單,重複的機械動作 ,如繞圈跑,玩具推來推去。

建設性遊戲,3-6歲,製造或建造物體, 積木搭建房子。

角色扮演遊戲,3-7歲, 演繹日常生活場景或想像的角色, 扮家家。

有規則的遊戲,6-11歲,在理解並遵循規則的前提下遊戲,如下棋

*有規則的遊戲難免會讓孩子感受到挫折,因為會輸,這個時期的孩子倔強,自大,自以為掌握了很多規則沒有預見到自己會輸,一旦輸了會產生羞愧感,自信心暫時降低的感覺,父母要注意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不要輸不起,也要意識到孩子都是脆弱的,引導孩子認識到會不會是過分高估了自己,和孩子談一會,讓孩子哭一會,告訴他輸在哪裡,當然「任務難度」也要合適,讓孩子慢慢的接受會輸的事實。

*有的孩子參與遊戲前需要在旁觀察一段時間,要有足夠的準備才會參與到孩子們的遊戲當中,這並沒有對錯,不同孩子有不同孩子的「節奏」這是不同氣質型決定的,有的會是領導者,有的事跟隨者,有的則是觀察者。要寬容孩子的被動性。

同伴的作用:

同伴是強化物

滿足歸屬、愛及尊重的需要。

同伴是范型。

幫助去中心化

同伴是社會化動因

*有時候為了讓有攻擊行為的孩子有所改變,可以運用「你再這樣,xx就可能不喜歡你或者不跟你玩了」

*同伴讓人產生歸屬感,根據馬斯洛的研究,歸屬感是人的重要心理需求,人都要被感受「我在其中」,被接納和被關心。

*有的家庭4-5歲才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前都在家養護,會錯失了3歲左右「合作遊戲」階段的時機,可能造成同伴交往的缺失。

*自我中心程度越低,越會樅別人的角度,從事情的角度,從規則的角度看待問題。

*同伴是社會化動因,是習得紀律、約束和規則的重要來源。

*小孩子如果由於外貌不佳被小朋友甚至老師歧視,小朋友不和他玩怎麼處理?父母尤其是母親,要告訴孩子他的長相是獨特的,不難看,他在爸媽眼裡是寶貝,對美的評判標準不是某些人制定的,大家審美觀點都不一樣等等。讓孩子確認在他最重要的人那裡,他是被完全接納的。別人因長相歧視他,是別人錯了,如果老師這樣做,這更是非常大的錯誤。

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方法

  • 經常帶孩子到外和小夥伴玩耍。讓孩子主動把玩具和同伴交換,鼓勵孩子參與同伴遊戲。孩子玩的時候,不必干擾他。

  • 平時注意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凡事讓孩子多嘗試、多參與,培養其自信心。

  • 培養孩子懂得分享和寬容。這樣孩子在集體中才會受到歡迎。

  • *可以讓孩子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小的責任,培養其責任心。

    自我意識發展四個階段

    鏡像自我認知測驗

    第一階段:認識自己

    0-4個月:媽媽階段,對媽媽的鏡像微笑、點頭、發出叫聲。

    5-6個月:同伴階段,把自己的鏡像當作另一個同伴對待。

    7-12個月:伴隨行動,看見鏡像中自己張嘴的動作,也跟著學。

    12-15個月:認出自己,能夠把自己和別人的動作分開。(見教材p194)

    第二階段

    認識「我的」:知道自己的名字,認識自己的身體部位,認識自己的玩具,用「我」表示自己,用「我的」表示自己所屬。為自己能夠獨立完成一件事感到興奮。

    第三階段

    從別人的評價到自我評價:逐步理解別人的語言評價,如「乖」或「不乖」,知道發脾氣、搶別人玩具、哭鬧是「不乖」的表現。2歲以後學會評價別人「乖」或「不乖」。3歲左右以別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如「媽媽說我是個好孩子」。同時會把自己的行為和小朋友做比較,自我意識進一步發展。

    第四階段

    自我表現和克服害羞:自我表現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及時得到表揚和肯定,就能夠幫助孩子建立信心,感受獲得成功的快樂。孩子的認生和害羞需要加以引導,減少其焦慮情緒。具體方法如下:

    A.抱著孩子同陌生人說話。

    B.鼓勵孩子和陌生人打招呼,並給予表揚。

    C.鼓勵孩子表演兒歌、拼圖、搭積木等,並給予肯定。

    D.經常帶孩子到外面參與同伴遊戲活動。

    3-6歲兒童自我意識的發展

    3~6歲的幼兒其自我概念是具體的、生理的。

    也已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模式和偏好。比如說我喜歡汽車,我害怕毛毛蟲。

    已認識到人們的外在表現並不總是反映內心。(會識破父母說的假話)

    不過,幻想和假扮遊戲對幼兒的信念形成有促進性作用。

    自尊:

    自尊:對自我作為人的價值的評價。關乎情感和安全感,不關乎愛的撤離

    *低自尊的表現:怕失去,怕失去存在感,怕失去了「我」的位置和價值,受虐傾向有時候是從一段不健康的關係處找到自己的價值感。不敢把自己呈現在別人面前,遇到好的事情來臨會不信任,甚至故意破壞自己的「好事」。

    *要讓孩子確保在別人面前有一個良好的形象,維持好別人對孩子的評價。

    *高自尊的表現,勇於挑戰,遇到失敗傾向於找外部原因,找借口。

    社會因素對自尊的影響----父母與同伴

  • 父母的作用,高自尊的孩子一般而言溫和、支持。

  • 完全依戀的孩子自尊心較高。

  • 同伴競爭。在強調個人成就的社會文化中,競爭中的勝者會覺得驕傲。

  • *孩子的個性是做出來的,不是誇出來的,有好的行為後,不要吝嗇誇讚,以進行強化。少說「你是最棒的,你最聰明了」

    習得性無助

    能力與努力的關係

    習得性無助:相信自己缺乏能力,一經失敗就停止努力並放棄。

    與其相反的是求精取向: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能通過努力克服失敗而堅持不懈

    孩子成功時表揚其努力,而失敗時責怪他們能力不足,會培養孩子的習得性無助。

    4~6歲的兒童,如果在失敗後經常遭遇懲罰和不當批評,可能形成習得性無助。

    孩子的自信心是如何被降低的

    總拿孩子與別人比較。過度保護。過多干預。給孩子貼上不好的標籤。在眾人面前貶低孩子。

    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源於對照料者的順從與延遲滿足。

    自我控制有一個適宜的度。兒童自我控制過低,常常表現為容易分心,無法延緩滿足,易衝動,攻擊性強:自我控制過強,兒童會表現出很強的抑制性(個體的需要和情緒表達)和一致性(與成人的要求保持同一)。有彈性的自我控制才是最適宜的自我控制。

    棉花糖實驗

    [二] 智力發展

    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論

    流體智力幾乎可以參與到一切活動中去,如知覺、記憶、運算和推理能力等,依賴於大腦神經解剖結構。晶體智力則是一個人後天所學,是經驗的結晶,如辭彙與計算方面的能力。

    Sternberg三元論

    Sternberg提出了一個智力的三元理論,他認為智力包括三個主要的類型:

  • 分析性智力:分析性的思維和抽象的推理能力(分析性智力 的最基本單位是「成分」(component),「成分」是信息加工的基本單位。「成分」包括,獲取並儲存信息的能力、作決策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把思考轉化為行動的能力)

  • 創造性智力:快速解決新難題的能力,在面對類似的問題的時候也能夠習得一種自動思維的能力

  • 實踐性智力:能夠快速的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的能力 ,在生活中巧妙的生存能力以及實踐的知識

  • 情緒智力

    情緒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Salovey & Mayer,1990):指個人對自己情緒的把握和控制,對他人情緒的揣測和駕馭以及對人生的樂觀程度和面臨挫折的承受能力。

    情緒智力以自我意識為基礎,包括樂觀、同理心、情緒自製、元心境(metamood)等,對人的成就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metamood:也叫元情緒是主體對自我情緒的知覺、評價、描述與監察,並對其產生的原因、過程、結果進行反芻分析和調控的能力.

    情緒智力包括四個方面:

  • 情緒知覺、評價和表達能力;

  • 在思維中對情緒進行同化的能力;

  • 理解與分析情緒,獲得情緒知識的能力;

  • 對情緒進行有效調控的能力等。

  • 情感智商對成功的預測

    有人認為,高智商者富有進取心、創造力強,但他們往往不善於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因而很可能是冷漠、易怒或神經質的,難與周圍人溝通,在合作與競爭並重的社會中要取得成功並不容易;而情緒智力高者則善於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感,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融洽的人際關係,成功的概率反而要高。

    成長性人格

    成長性人格已定是飽含開放度和慾望的,其實是一種能力,「想到」繼而「看到」

    結婚,工作,生孩子,換職業,學習心理學這些人生中的重要事件都是塑造成長性人格的契機。

    不經歷過,也就不知道成長的路徑有哪些

    *有的人很難改變,花大量時間去「自我證明」,彷彿永不能自證,甚至童年並沒有受過什麼挫折,有時這只是一種個性特徵,改變這樣的人是非常困難痛苦的。

    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

    包括言語量表和操作量表。

    操作量表,包括六個分測驗

    1. 圖畫補缺:包括26張未完成圖畫。每張圖上均缺少一個部分,要求兒童指出來,比如,一隻螺絲釘缺少頂縫。

    2. 圖片排列:12組圖片,每組圖片可以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故事,但被呈現的順序是被打亂的,要求兒童按講得通的邏輯排好。

    3. 積木圖案:把塊大小、形狀、圖案分布均相同的積木(兩面紅,兩面白,兩面紅白各半)按主試提供的圖案擺出來。

    4. 物體拼組:由四套圖形拼板組成,或是物體,或是人物,把拼板交給兒童,要求他拼成物體或人物。

    5. 解碼:分兩種,A型是「圖形以符號」,用於8歲以下兒童;B型是「數字對符號」,用於8歲及8歲以上的兒童。要求被試按照示例,把符號真入相應的圖形中,或數字下,既正確又迅速。

    6. 迷津:共有9個迷津圖,由簡單到複雜,要求兒童用鉛筆正確地找到出口。

    嬰幼兒智能發育階段初步檢查表(如圖)

    [三] 情緒發展

    情緒:

    是個體對外部和內部事物的主觀體驗,喜怒哀樂是人們表現情緒的形式,利用這些方式要以表達當前的需要和願望,同時也調節著人們的行為,機能主義者把情緒視為認知過程,社會行為伸直身體健康的中心動力。

    情緒對幼兒人格發展的影響:情緒表達、情緒調節直接影響幼兒社會適應性的發展,進而影響幼兒人格的發展。

    丟臉的感覺(羞愧)

    正常的丟臉感覺:想要別人的稱讚,同時害怕會得不到。這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方法。

    病態的丟臉感覺:廣泛地對自己的各種感受覺得丟臉,嚴重退縮和隔絕。這是情感長期被忽略和被傷害的結果

    情緒表達障礙

  • 羞於求助。

  • 羞於表達親密。

  • 受到困擾時,用粗話、咒罵來處理溝通。

  • 用沉默來防衛。

  • 用激烈的別人難以接受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

  • *青少年叛逆有其獨立意識的喚醒,作為父母,首先應當覺得高興,但有些行為傷人心了,要指出,和果斷處理過分行為。

    [四] 道德發展

    道德:

    幫助個體明辨是非,並由此表現相應行為的一系列原則或觀念。個體會對表現出合乎道德標準的行為感到自豪,而對違反標準的行為感到內疚或有其他不愉快的情緒體驗。

    內化:將他人的品質或標準轉化為自己的標準的過程。

    *道德是內化習得的,主要通過家庭,學校和同伴

    科爾伯格兩難實驗:

    海因茲偷葯的故事——科爾伯格的道德認知發展模型

    道德兩難故事

    歐洲有個婦人患了特殊的癌症,生命垂危。醫生認為只有一種藥物能救她,就是本城藥劑師最近研製的一種新葯。配置這種葯成本為200元,但藥劑師卻索價2000元。病人的丈夫海因茲到處借錢,最終才湊得1000元。海因茲迫不得已,只好請求藥劑師便宜一點賣給他,或者允許他賒賬,但藥劑師說:「我研製這種葯,正是為了賺錢。」海因茲走投無路,撬開了藥店的門,為妻子偷了葯。

    向兒童提問如下:

    1、海因茲應該偷葯嗎?為什麼?

     2、他偷葯是對的還是錯的?為什麼?

     3、海因茲有責任或義務去偷葯嗎?為什麼?

     4、人們竭盡所能去挽救另一個人的生命是不是很重要?為什麼?

     5、海因茲偷葯是違法的。他偷葯在道義上是否錯誤? 為什麼?

     6、仔細回想故事中的困境,你認為海因茲最負責任的行為應該是做什麼?為什麼?  

    下面看下視頻吧:

    攻擊行為:

    *反社會人格障礙一般先為品行障礙,來源於早年的攻擊行為沒有被合適的處理

    *如果孩子在學校打得贏就不管不問,不吃虧就沒關係,不但會引起孩子在學校內成為不受歡迎的孩子,更會縱容孩子的高攻擊性。

    *攻擊性基因,研究表明有的人自帶攻擊性基因,參與攻擊行為時會引起大腦某部分的興奮。(膽汁質也容易發生攻擊性行為)

    亞斯伯格綜合症

    目前該病病因不明。但研究顯示,遺傳基因、生物化學、過濾性病毒、妊娠期和分娩時出現的一些問題及環境問題都可能是阿斯伯格綜合征的原因。罹患阿斯伯格綜合征的概率為0.07%,即平均每一萬名新生兒會有7名是患者。

    1.人際交往困難

    患者願意與人交往,喜歡與同伴玩耍,但是缺乏交往技巧,不理解面部表情、肢體動作等非語言表達的信息,採用的交往方式刻板、生硬、程式化,因此難以形成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不能發展友誼,不能靈活應對各種不同的情景,常被同伴孤立。與孤獨症患兒的表現區別在於孤獨症患者是退縮的,他們似乎對周圍的人不感興趣,不主動與同伴建立聯繫,但阿斯伯格綜合征患者經常渴望甚至儘力想與其他人建立聯繫,卻缺乏技能做到這一點。

    2.語言交流困難

    儘管患者的語言發育正常、表達流暢,但是使用語言來進行溝通的能力差,在交談過程中察言觀色的能力差,不關注對方的反應,不管對方對所談內容是否感興趣,也不顧忌別人的感受。交談中使用較多的書面語言,咬文嚼字,給人以古板、生硬、誇張的感覺。對於對方的談話,患者只能理解簡短、清晰明了的語句,難以領會幽默、隱喻、雙關意義的語句。

    3.行為模式刻板儀式化,興趣愛好局限特殊

    行為模式刻板儀式化表現為固執地保持日常活動的程序,如上學必須走相同的路線,若當天的課程有變動、交通堵塞耽誤了時間等均會使患者感到煩躁。也有的患者每天吃同樣的飯菜,在固定的時間和地點解大小便,定時上床睡覺,只用同樣的被子和枕頭,入睡時必須將一個手帕蓋住眼睛等。一旦這些行為活動程序被改變,患者會表現出焦慮不安、煩躁。患者常常有某些特殊的愛好和收藏,如記憶火車時刻表、彩票獲獎者、名山或大廈的高度、收藏電話卡,顯得比較怪癖。應當鼓勵和利用患者的這些興趣愛好,讓他們成年後從事相關的職業或研究。

    4.笨拙的運動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診斷依據外,還有一個癥狀作為阿斯伯格綜合征患者的相關表現而非診斷依據,即運動發育延遲和運動笨拙。阿斯柏格綜合征患者可能會有運動技能發展落後的個人史,如比同齡人更晚學會騎自行車、接球、開罐頭等。通常他們是不靈活,步態僵化、姿勢古怪、操作技能差,在視覺-運動協調能力方面有顯著缺陷。

    阿斯伯格綜合征的總體治療目標是管理患者的不良癥狀,教育訓練其獲得與年齡相符的社交、交流和職業技能,以彌補阿斯伯格患者發育過程中未曾自然獲得的技能;同時通過對患者多方面評估,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制定出相應的干預措施。理想的治療著重於阿斯伯格綜合征核心癥狀的改善,包括改善交流技能或刻板的行為模式。越早治療,總體預後越好。針對阿斯伯格綜合征的治療措施包括:

    (1)社交技能訓練是增強人際交流最有效的方式。

    (2)認知行為訓練可以增強對疾病相關的焦慮和爆發性情緒的壓力管理,減少刻板的興趣和行為模式。

    (3)藥物治療,對於存在的共病如重症抑鬱障礙或焦慮障礙進行相應治療

    (4)職業治療或物理治療改善感覺整合障礙和運動協調障礙。

    (5)社交干預,著重語言治療,促進患者進行正常的對話交流。

    (6)對家長進行訓練和支持,尤其是在家中經常使用的行為技巧。

    利他主義:親社會行為

    利他主義:通過、分享和幫助等親社會行為表達對他人的無私關注。

    同情式的移情喚起:個體在體驗到他人的焦慮情緒時可能會產生的同情或憐憫情感,這被認為是促進利他行為產生的一個重要的中介因素。

    自我定向的悲傷:個體在體驗到他人的悲傷情緒時可能會產生的一種自我不適或悲傷,這通常會抑制個體利他行為的發展。

    2~3歲的兒童儘管對同伴的悲傷表現出了同情和憐憫,但他們並不熱衷於真正做出自我犧牲,如和同伴分享一人心愛的玩具。

    2.5~3.5歲的孩子常常能對自己在假想遊戲中表現出友善行為感到滿足。

    4~6歲的孩子則更多地表現出真實的助人行為而很少假扮助人者的角色。

    小學生(6-12歲)分享、助人等親社會行為則越來越普遍。

    *對孩子和對來訪者一樣,都要遵循「部分匹配」的原則,維持「理性強度」

    *針對職業乞討和扶老人摔跤的態度,保持孩子的同情心,不要太早告訴孩子社會的陰暗面,防止產生過度的懷疑感。


    謝謝收聽,下次再見。
    推薦閱讀:

    「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 | 心智化,了解一下?
    如何成為一個督導師?從諮詢師向督導師邁進
    我們是被時代塑造的標準病人
    芳華:「活雷鋒」劉峰的悲哀
    「因為我愛你,所以...」你有沒有經歷過這4種高壓控制?|KY科普插畫

    TAG:心理諮詢 | 心理學 | 心理 | 發展心理學 | 諮詢 | 心理諮詢師 | 發展 | 筆記 | 課程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