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第五章 學習筆記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對原文的理解:

天地並不仁慈,在天地眼中,世間萬物與祭壇上的祀品無異;聖人也並不仁慈,在聖人眼中,天下百姓也與祭壇上的祀品無異。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不就好比是一個橐龠嗎?當把塞子拉開的時候,就形成了一段虛空的空間,但這個空間卻不會因空虛而失去意義;一旦塞子動起來,其聲勢就像要迸發出來一樣。這樣反覆得多了,也就不過如此,再沒什麼新鮮的技藝了。不如把塞子放在中間的位置上,這樣進退有餘、隱而不發、變化多端、豈不快哉!

對字的理解:

以萬物為芻狗:芻狗,有草紮成的狗,用於祭祀,用後多被燒掉。

其猶橐龠乎:橐,音「駝」,口袋。龠,音「越」,古代的一種樂器。橐龠,靠塞子在管中滑動而發出不同聲音的管樂器。

多言數窮:數,通「術」,技術、技藝的意思。

對本章的體會:

老子說天地與聖人不仁,其本意並非要責難天地與聖人,而是表達著萬事萬物在道之運作下的自然,其自然表現出來的就彷彿是天地與聖人皆不仁。就是說,道本身無仁義亦無兇殘,無對無錯,無是無非,順應道者即為善,倒行逆施者即為惡,而與道本身無關。不要企求道為百善而無一害,不要寄希望於道本身能濟世救民。道本身是坦蕩自然而無為的,為者,人與萬物也。如果大家善待自然界的萬事萬物,掌握其規律,就可以減少由此而造成的傷害。為人者,也不必執著於一味行善,更不應為行善而行善,善與者不應該是易與者,否則,你以為在做好事,其實或許是在害人。真的聖人,有時候表現出來的恰恰是不善的。比如為父母者,溺愛子女,一定是出於善意的愛,但結果往往是由於過於溺愛,反而不利於子女的成長;相反,慈母嚴父所表現出來的有時候甚至近乎於不近人情,但當孩子終究成器的時候,莫不感謝父母的良苦用心。物產豐富的地區,人的生存能力普遍較低,卻不乏銳意進取的鬥士;窮鄉僻壤里的人生存能力普遍較高,但也有好逸惡勞的懶漢。這難道也要怪老天爺嗎?順利與成功的時候,不要感謝上天的仁慈,要感謝自己的悟性;遭遇挫折與失敗的時候,也別罵老天爺瞎了眼,要反思自己的愚鈍。自古至今,天地從來不曾被人為的毀譽所動,而多少人都是在自欺欺人的躁動與昏昧中經受著生活的折磨。

老子用橐龠來比喻天地之間萬事萬物的狀態和意義:不要忽視虛空存在的作用,看似虛空無形的存在並非就是容易屈從和無效的,而是以虛為存,以無為有的;當時機到來的時候,原來看似不起眼的空虛之處,卻可以產生出氣勢磅礴的作為。虛對應無,動對應有。虛者因其無,故無所伸屈,隱而不發而無處不可發;動者因其有,故有所作為,為而有用而無所不能用。對應前面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就是以無為之心面對一切,順其自然。

世界既然如此,如何為人處世呢?老子的建議是:不要走極端,仁義是極端,不仁義也是極端,而要主動居中,給自己留下充分的空間去適應萬變的事物。「多言數窮」,理解成「說多了沒用」也好,或理解成「花樣太多了以至於黔驢技窮」也罷,對應「不如守中」都可以得出「凡事要留有餘地」的結論,因此不必在言辭上過於計較。老子提醒那些想盡辦法要表現自己的人,或過於鑽牛角尖的人,不要過多、過分地浪費時間與精力去表現自己;也不要過多、過分地指責天地與聖人,這樣往往會授人以柄、誤入歧途。不要鋒芒畢露,而應蓄勢待發;不要隨意妄議天地與聖人的對錯,而應隨時調整自己的心態與行為。

推薦閱讀:

簡單的格鬥術,適合小白學習
教育的小悲哀----致焦慮的學生的歉意
從愛默生、梭羅到迪拉德,今天應如何看待自然文學
遼寧立法禁止幼兒園考試留作業,你怎麼看?
《醉鄉民謠》是怎樣描述堅持的?

TAG:道德 | 學習 | 筆記 | 道德經 | 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