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文言文閱讀

參考答案

1、【答案為】

(1)D

(2)D(「仁宗」是廟號)

(3)C(並不是「告老還鄉」,而是「專心纂修」)

(4)((1))前任官積壓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後,不出三個月,全部處理完畢。

((2))帖木迭兒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誣告,世延被關進刑獄,帖木迭兒想逼迫他自殺,但世延不為所動,在獄中囚禁了兩年。

參考譯文:

趙世延,字子敬。世延天資聰慧,朝氣蓬勃,喜愛讀書,專心推究儒家關於本體與現象的學說。二十歲時,世祖召見,讓他進入樞密院御史台學習官政,至元二十一年,授承事郎、雲南諸路提刑按察司判官,年僅二十四歲。

元貞元年,授江南行御史台都事,由於母喪,未赴任。十年,授安西路總管。安西,過去是京兆行省與御史台衙門所在地,號稱會府。前任官積壓公文三千件,世延到任後,不出三個月,全部處理完畢。陝民鬧饑荒,省台決定請求朝廷賑災。世延說:「救災如救火,應先開倉賑濟,以後朝廷如不同意,願傾盡我的家產償還。」省台聽從了他的意見,救活的人很多。

延祐元年,省臣奏:「近奉詔漢人參政用儒生,趙世延為適當人選。」皇帝說:「世延確實可以用,但他祖先雍古氏,不是漢人,其官職應該居右。」於是授中書參知政事。第二年,仁宗駕崩,帖木迭兒又居相位,他極力報復世延,叮囑他的同黨何志道,誘導世延的堂弟胥益兒哈呼誣告世延有罪,逮捕世延並指對,至夔路遇赦。世延因病到荊門並留下就醫。帖木迭兒派使者強迫他至京師,並讓他的黨羽羅織罪名使他的罪狀成立。適逢皇帝下旨,終於赦免,不再問罪。帖木迭兒又拿其他事向皇帝誣告,世延被關進刑獄,帖木迭兒想逼迫他自殺,但世延不為所動,又被囚禁了兩年。中書左丞相拜住屢次說世延無罪,得旨出獄,回家養病。不久,帖木迭兒死,這件事才罷休。

至順元年,詔令世延與虞集等人纂修《皇朝經世大典》,世延多次上奏:「臣衰老,請求解除中書政務,專心纂修。」皇帝說「:老臣中像你這樣的人才沒幾個了,求退的話以後不要再說了。」四月,仍加翰林學士承旨,封魯國公。這年秋天,因病給中書省寫信談辭去官職的事。元統三年十一月去世,享年七十七歲。至正二年,謚號文忠。

2、【答案為】

(1)C

(2)A

(3)B

(4)((1))並且躲避賊人而來的鄉民被拒絕不讓進入,大多被賊人所殺,百姓更加愁苦而歸附了賊人。

((2))不久,董興掃平賊寇,所過村落多遭受殺掠。百姓仰天哭泣說:「如果楊公在世,怎麼能使我們到這地步!」

翻譯《明史·楊信民傳》

楊信民,名誠,是浙江新昌人。鄉試中舉進入國學。宣德年間,被授予工科給事中。(因)母親去世回家,安葬的土石一定親自抬幾百步,他說:「我安葬我的母親,卻專門役使別人(來干),我心中不安。」守喪期滿,改任刑科。不久因王直推薦,提拔他為廣東左參議。他高尚的情操非同一般,曾經在田野上行走,尋訪利弊進行變更。他生性剛強不屈,按察使郭智不守法,楊信民彈劾他,使他進監獄。黃翰代替郭智,楊信民又揭發他的姦邪。不久,又彈劾僉事韋廣,韋廣於是揭發楊信民,因此楊信民與黃翰一起被逮捕。軍民嘩然,到京城請求皇上留下楊信民。皇上下詔恢復楊信民的官職,而黃翰、韋廣罪行審問屬實,除去他們的官名。景帝監管國事,于謙推薦楊信民,命他守備白羊口。恰巧廣東賊寇黃蕭養圍困廣州緊急,嶺南人向楊信民求救,於是授予他右僉都御史巡撫其地。軍民聽說後相互慶祝說:「楊公來了。」當時廣州被圍困很久,將士作戰總是失敗,禁止人民出入,砍柴被阻絕,並且躲避賊人而來的鄉民被拒絕不讓進入,大多被賊人殺害,百姓更加愁苦而歸附賊人。楊信民來後,打開城門,分發倉庫里的糧食,刻木鍥給百姓,百姓得以出入。賊人看見木鍥說:「這是楊公給的。」不敢傷害。避賊的人都收留保藏它,百姓好像得到新生。楊信民加緊操練士兵,多方招撫,投降的人一天天到來。於是派使者拿著檄文來到賊營,以恩信告知。黃蕭養說:「得到楊公一句話,死而無憾。」約定日期請求相見。楊信民單車到那兒赴約,隔著護城河和他說話。賊黨望見,歡呼說:「果然是楊公!」爭相下拜,有哭泣流淚的。賊人用大魚進獻,楊信民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黃蕭養將要投降,而都督董興大軍到來,賊人忽然變卦。晚上有顆大星在城外墜落,七天後楊信民突然發病去世。當時是景泰元年三月乙卯日。軍民聚在一起痛哭,城中人都穿著白色的喪服。賊人聽說了這件事,也哭道:「楊公死了,我們這些人沒有退路了。」不久,董興掃平賊寇,所過村落多遭受殺掠。百姓仰天號哭說:「如果楊公在世,怎麼能使我們到這地步!」訃告傳到朝廷,皇上賜予送葬的祭品,錄用其子楊玖為國子生。廣東百姓赴京城請求給楊信民建祠堂,皇上答應了。成化年間,賜謚號恭惠。很久以後,皇上聽從選人盧從願的請求,命主管部門每年在楊信民忌日那天祭祀。

3、【答案為】

(1)B

(2)D

(3)A

文言文譯文參考:

  東郡某人,靠耍蛇賣藝為生。這位耍蛇人曾養過兩條很馴服的蛇,它們的皮膚都是青色的。耍蛇人管那條大蛇叫大青,小蛇叫二青。二青的額頭上長有紅點,尤其機靈馴服,盤旋起來,沒有不如人意的地方。一年之後大青死掉了,耍蛇人想找一條蛇來替補,但一直沒遇到合適的對象。有天晚上,耍蛇人寄宿在一座山寺中。天亮後,他打開箱籠一看,發現二青也不見了,蛇人後悔得要死。他到處尋找,大聲呼叫,一直不見二青的蹤影。但是以前每次遇到林深草茂的地方,耍蛇人常常要放二青出去,讓它自由自在地活動一下,總是一會兒就自動回來。因為這個緣故,希望它自動回來。他坐在寺中苦苦等待,太陽已爬得老高了,蛇人也已經絕望了,可出寺門沒幾步路,聽到錯雜堆集的柴草中窸窸窣窣的聲音,停住腳步驚訝地看,原來是自家的二青爬過來了。耍蛇人非常高興,好似得到了極為珍貴的大玉器一般。他趕忙放下擔子歇在路邊,這時二青也立刻停下來了,看它的後面有一條小蛇跟著。耍蛇人輕輕地撫摸著二青說:「我還以為你跑掉了哩。這個小傢伙是你介紹來的嗎「他拿出食物喂二青,連小蛇一起喂。小蛇雖未離開,但瑟瑟地蜷縮著身子,不敢吃食物。二青銜著食物喂它,這情形就像主人禮讓客人一樣。吃完食後,它便隨二青進入箱籠。耍蛇人扛著箱籠回去,並開始馴教它屈折盤旋,很快合乎要求,跟二青已無多大差別。耍蛇人於是叫它小青。

  一般耍蛇人耍蛇,蛇的身長一般以二尺長為標準,太大就太重,因為二青特別馴服,所以耍蛇人沒有立刻丟棄。這樣又過去兩三年光景,二青長到三尺多長,一睡下就把籠子擠滿了,耍蛇人於是決意放它回歸大自然。有一天,他來到淄邑東山間,用好東西喂二青吃,祝福完後便放二青出籠。二青已經離去,一會又爬回來了,彎彎曲曲地盤在籠外,用頭觸籠子;籠中的小青也把籠子震得直動。耍蛇人突然醒悟說:「莫非你是要與小青告別嗎「於是,他打開籠門,小青徑直爬出來,於是二青和小青便親昵地交首吐舌,好像互相在說告別的話。不一會兒,兩條蛇曲曲彎彎一起走了。耍蛇人以為小青也不會回來了,但一會兒小青很快就獨自爬回來了,徑直爬進籠里躺下。此後,耍蛇人時時處處物色好蛇,但一直沒有覓到。但小青漸漸長大,已不再適宜纏在身上獻藝。

  起先,二青在山中活動,過了幾年後,它慢慢地發展到追逐過路人,因此,過往旅客互相告誡,不敢走二青所在的那條路。有一天,耍蛇人正好經過這裡。突然一條大蛇猛地爬出來,耍蛇人非常害怕而沒命地奔跑,那大蛇在後面更加緊追不放,往後一看,已經將要追上了。但他觀察它的頭,發現上面有個非常明顯的紅點時,他才醒悟過來,原來它是二青。耍蛇人放下擔子,喊它:「二青!「大蛇頓時停住了。它抬頭看了耍蛇人很久,接著跣起身來繞在耍蛇人身上,就像以前盤旋賣藝一樣。它轉而用頭觸箱籠。耍蛇人懂得它的意思,便打開籠子放出小青。二青小青相見後,馬上像飴糖一樣地交纏在一起,很久才慢慢鬆開。耍蛇人於是叮囑小青說:「我早就想和你告別,今天你總算找到伴侶了。「又對二青說:「它本來就是你引薦來的,還是托你把它領走吧。我再囑咐你一句話:深山大谷里並不缺少食物,你以後不要再驚擾行人,(怕)以致遭到天神的譴責。「兩條蛇聽了以後都低著頭,好像是接受了他的勸告。突然,它們揚起頭,往山中爬去。它們所經過的地方,林木都為它們從中分開。耍蛇人站在那裡目送它們,直到看不見才離去。從此以後,行人又能照常安全地從這條山路經過,二青和小青不知爬到什麼地方去了。

  異史氏曰:「蛇,蠢蠢的一個動物罷了,但有眷戀故人的心意,況且它聽從意見如同轉動圓物那樣簡單。惟獨奇怪衣冠整齊的人,憑藉多年挽著手臂的交情,幾代蒙受主人的恩惠,可是一旦換了主人,一轉念就想落井下石了;再不然就投以藥石而悍然不顧,並且怒視而仇恨他們的人,不又在這蛇之下了嗎。「

4、【答案為】

(1)C.

(2)C.「跋」寫在書籍或文章之後。

(3)D.「爭論時不給別人留餘地」錯,應是「爭論時不屈服於人」。

(4)((1))皇帝當初想為岳飛建造府第,岳飛推辭說:「敵人還沒有被消滅,怎麼能夠(為什麼要)建立自己的府第呢?」

((2))諸將遠征,岳飛派自己的妻子慰勞他們的家眷;戰死的將領,岳飛為之哭泣並且養育他們的孤兒,或者讓兒子娶陣亡將領的女兒為妻。

【參考譯文】

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岳飛出生時,有天鵝般的大鳥,在屋頂上飛過並鳴叫,因此父母便為他取名「岳飛」。

岳飛十分孝順,母親留在黃河以北地區,他派人去尋訪,把母親迎接回來。他的母親有很難治癒的疾病,要喂葯一定要親自來。他的母親去世之後,他三天不喝水不吃飯。他的家裡沒有姬妾侍奉。吳玠向來佩服岳飛,想要和他結交,便裝扮了美女送給岳飛。岳飛說:「皇上天不亮就穿衣起床,天晚了才吃飯歇息,現在哪裡是我們當大將的人享受安樂的時候?」推辭不肯接受,吳玠更加尊敬佩服他了。岳飛年輕時候喜歡大量喝酒,皇帝告誡他說:「你將來打到河朔地區,就可以痛快喝酒。」岳飛就再也不喝酒了。皇帝當初想為岳飛建造府第,岳飛推辭說:「敵人還沒有被消滅,怎麼能夠建立自己的府第呢?」有人問天下什麼時候太平,岳飛說:「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死,天下就太平了。」

岳飛的部隊每次安營紮寨的時候,(他)命令將士們從陡坡上騎馬急馳而下跳躍壕溝,將士們都穿著厚重的鎧甲練習。(岳飛的)兒子岳雲曾經練習從陡坡上騎馬急馳而下,戰馬跌倒了,(岳飛)憤怒地拿鞭子抽他。兵卒里有人拿百姓一縷麻用來綁草垛,(岳飛)立刻斬首示眾。士兵們晚上宿營,百姓開了自家的門願意接納他們,沒有兵卒敢進入。(岳飛部隊的)軍號是「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士兵有病,岳飛親自為他調葯;諸將遠征,岳飛派自己的妻子慰勞他們的家眷;戰死的將領,岳飛為之哭泣並且養育他們的孤兒,或者讓兒子娶陣亡將領的女兒為妻。凡是有朝廷頒發下的犒勞,平均分給部下將士,一點也不據為己有。

(岳飛)擅長以少打多。(他)想要有所行動的時候,就招集全部統制官來一起謀劃,決定了計謀以後再戰鬥,所以只有勝利沒有失敗。突然遇到敵人的時候,也鎮定自若,所以敵人說他們是:「搖撼大山容易,搖撼岳家軍困難。」張俊曾經問(他)用兵之術,(他)說:「仁義、智慧、信心、勇氣、嚴格,缺一不可。」每當調配軍糧,(他)一定會皺著眉頭髮愁說:「東南地區的民力,消耗凋敝到極點了。」荊湖地區平定後,招募農民耕種田地,又發起軍事屯田,每年節省一半的漕糧。皇帝親手書寫曹操、諸葛亮、羊祜三人的事迹賞賜給他。岳飛在文章後題跋,特地指出曹操是奸賊而鄙視他,這件事特別被秦檜所惱恨。

張所死後,岳飛感念舊恩,撫養他的兒子張宗本,並舉他奏為官。李寶從楚地來歸附,韓世忠要留下他,李寶痛哭著要歸屬到岳飛部下,韓世忠寫書信來告訴(岳飛),岳飛回復說:「都是為了國家,何必分你我呢?」韓世忠為此讚歎佩服不已。襄陽戰役時,皇帝詔令劉光世增援,六郡已經收復,劉光世才率軍趕來,岳飛上奏請皇帝先犒賞劉光世的部隊。岳飛尊重賢能禮遇士人,瀏覽經史典籍,平時唱唱雅詩,玩玩投壺遊戲,謙遜謹慎得像個讀書人。岳飛每次辭謝立功後朝廷給他加官時,一定說:「將士們為國效力,我岳飛又有什麼功勞呢?」但是他忠心憂憤,壯懷激烈,發表議論堅持正義,不屈服於人,最終因此蒙受災禍。

5、【答案為】

(1)C

(2)B

(3)D

(4)((1))借了公家的數十萬錢款犒勞軍隊,死後,親屬和部下賣掉器物珍玩來償還。

((2))張凝建議上奏將士立功情況的文書,李重貴嘆息記:「大將陷敵陣亡,而我們卻計算功勞,有什麼臉面呢!」

【參考譯文】

康保裔,是河南洛陽人。他的祖父康志忠,在討伐王都時戰死。他的父親康再遇,在跟隨太祖征討李筠時,又死於戰場。保裔在周朝屢次立下戰功,等到康再遇陣亡,皇上詔令讓康保裔代替父親之職,跟隨石守信攻破澤州,又跟隨各位將領在石嶺關打敗契丹,擔任登州刺史之職。不久任代州知州,接著調任深州知州,擔任涼州觀察使。真宗即位之後,將他召回,因為他能勤勉地贍養年老的母親,皇上賜給他家上好的酒、茶和米。還發詔令褒獎他,讓他擔任高陽關都部署。

契丹兵大舉入侵,各位將領與契丹兵在河間作戰,康保裔遴選精銳兵力趕赴戰場,恰逢天將黑,與諸將約定第二天早晨聯合作戰。次日黎明時,契丹把康保裔包圍了好幾重,康保裔的手下勸他換甲衣、騎快馬衝出去,保裔說:「面臨災難,不可苟且偷生。」於是與敵人決戰。戰鬥進行了兩天,殺死殺傷敵人很多,踏踐起的塵土足有二尺深,手下的士兵兵全都用光了箭,但援兵還是沒有來,於是就犧牲在那裡。當時皇上的車駕停駐在大名,皇上聽到康保裔犧牲的消息,震驚哀悼,停止上朝了兩天,並贈予保裔侍中之職。皇上還讓康保裔的兒子康繼英擔任六宅使、順州刺史,讓康繼彬擔任洛苑使。康繼英等感謝皇上說曰:「我們的父親父不能在決戰中勝利,而是戰死了,陛下沒有因此而對他的兒女治罪,就是大幸了,但是我們還是承蒙了皇上非同尋常的恩典!」於是悲傷流淚,匍匐在地不能起身。皇上傷感地說:「你們的父親是為國而死的,按贈賞規定,是應該加以厚賞的。」回頭對侍臣們說:「保裔的父親、祖父都戰死在疆埸,他自己又在戰鬥中犧牲,世代代都體現出忠節,非常值得嘉獎。」

保裔謹慎厚道,講究禮節,喜歡結交賓客,善於騎馬射箭,射飛禽走獸沒有射不中的。曾經先放置好一把三十支一束的箭,拉滿弓射去,那些箭的筈鏑接連著落下,人們都欽服他的射術之妙。多次經歷戰陣,身上帶著七十處傷口。曾經借公家的十萬錢慰勞軍隊,他犧牲後,親屬和部下賣掉器物珍玩來償還。皇上知道這件事後,就又對保裔家優厚賞賜。

正當康保裔與契丹人血戰時,援兵卻沒有來,只有張凝、李重貴率領軍隊與他作策應,他們也遭遇契丹兵並與之作戰。康保裔被敵人覆沒時,李重貴與張凝趕去救援,卻腹背受敵,從申時殺到寅時,才把敵人擊退。當時各位將領多半丟失了自己的部隊,只有李重貴與張凝保全部隊回到駐地。張凝提議上書報告將士們立功的情況,李重貴深深嘆息說:「大將都陷於敵陣戰死了,我們這些人卻想計較功勞,有什麼臉面啊!」皇帝聽說了這事,嘉獎了李重貴與張凝。

6、【答案為】

(1)A

(2)D

(3)D

(4)((1))朱然曾經與孫權一同學習,結下深厚的友誼。到了孫權統領事務時,孫權任用朱然擔任餘姚長官。後來升遷為山陰令,監管五個縣。

((2))(姚泰)於是和敵人勾結,謀劃作為內應。將要起事時,事情被發現了,朱然治姚泰的罪,殺了姚泰。

【文言文翻譯】

朱然,字義封。曾經與孫權一同學習,結下深厚的友誼。到了孫權統領事務時,孫權任用朱然擔任餘姚長官。後來升遷為山陰令,監管五個縣。孫權非常驚奇朱然的才能,把丹楊劃分到臨川郡,朱然擔任太守。適逢山賊興起作亂,朱然討伐他們,十天就平定了。建安二十四年,跟隨討伐關羽,另外和潘璋到臨沮擒獲了關羽,升遷為昭武將軍。虎威將軍呂蒙病重。孫權問:「愛卿如果一病不起,誰可代替您」呂蒙回答說:「朱然膽識不凡,我認為可以接任。」呂蒙去世,孫權授予朱然節杖,鎮守江陵。魏派遣張郃等將進攻江陵,張郃包圍了江陵,朱然內外斷絕。當時朱然城中士兵有許多得了浮腫病,能夠作戰的只有五千人。張郃等堆起土山,靠近城池立起樓櫓,弓箭如下雨般射入城內,將士都大驚失色。朱然鎮定自若無一絲恐懼,激勵官吏士兵,趁隙攻破了魏軍兩座軍營。江陵令姚泰帶領軍隊在北門防守,見敵人眾多,城中人少,糧食幾盡,於是和敵人勾結,謀劃作為內應。將要起事時,事情被發現了,朱然治姚泰的罪,殺了姚泰。張郃等人不能攻克江陵,於是撤兵返回。從此,朱然名震敵國,改封為當陽侯。赤烏五年,征討柤中。魏將蒲忠、胡質各帶領數千人,蒲忠在險峻的地方攔截,圖謀截斷朱然的退路,胡質作為蒲忠的援兵。當時,朱然所統率的兵將先前已經派出去了,來不及收攏集合,於是帶領帳下現有的士兵八百人突然襲擊。蒲忠戰敗,胡質等都撤退了。九年,又征討柤中。魏將李興等聽到朱然孤軍深入,率領步兵、騎兵六千人截斷朱然的後路,朱然在夜間出擊,軍隊反而取得了勝利。在這之前,歸義人馬茂懷有奸詐之心,被發現後誅殺了,孫權非常憤怒。朱然臨出發時上奏摺說:「馬茂小子,竟敢辜負國恩。我如今承奉天威討伐,戰事定能取得勝利,所繳獲的物品,能夠震耀遠近之人,方舟塞滿江面,使戰利品蔚然可觀,以消解上上下下的憤怒。希望陛下記住我說的話,看我以後的行動。」孫權當時收起奏摺沒有拿出來。如今朱然獻上捷報,群臣上賀,孫權才舉酒作樂,拿出朱然的奏摺說:「這個人先前就有奏摺,我認為這一定難以辦到,如今果如其言,朱然真可說是個明於見事的人啊。」派遣使者授予朱然為左大司馬的官職。朱然身高不滿七尺,氣度不凡,品行高潔。每次在戰場,面臨危急情況能夠鎮定自若。孫權特地讓朱然擔任總大都督,功臣名將這個時候還健在的只有朱然,沒有誰能夠比得上朱然受到的恩寵。生病二年了,後來病情漸漸加重。孫權白天為朱然的病情茶飯不思,晚上為朱然的病情睡不著覺。自創業功臣病重,孫權情意所集中的,呂蒙最重,朱然其次。年六十八歲,赤烏十二年去世。孫權素服舉哀,為之悲痛不已。

7、【答案為】

(1)B

(2)D

(3)C

(4)((1))他告訴賓客們說:「母親這一生不是至親不能進入廳堂去拜見,怎麼能因為去世而改變禮節呢?」中書令張說多次稱讚他。

((2))凡是詔令和部門事物,崔沔常持不同的意見,張說不高興,讓崔沔出京任魏州刺史。

譯文

崔沔,字善沖,京兆長安人,是從博陵遷居到這裡的。崔沔純正謹慎,沒有虛假之言,侍奉父母非常孝順,很有才華。他考中進士,應試賢良方正科成績優等,沒有考中的人公開詆毀他,武后敕令主管部門對他進行審察複試,崔沔的對答更加高妙,最終名列第一。兩次補授為陸渾主簿,調入吏部任職,吏部侍郎岑義讚歎說:「您是當今的?詵啊!」推薦他任左補闕。崔沔性情和緩,舉止溫文爾雅,但處理公務時卻言詞嚴正,(別人)不能使他屈服。睿宗徵召他,授予他中書舍人一職,他因母親病於東都而不忍離去,堅決辭讓,請求能奉養母親。他又上表建議讓陸渾尉郭鄰、太樂丞封希顏、處士李喜來代替自己擔任這個職務。(皇帝)下詔讓他改任虞部郎中,不久,又任檢校御史中丞。崔沔請求散發太倉的糧食以及減少苑囿中鳥獸的飼料來賑濟貧窮的百姓,人們因他的奏請而獲得利益。監察御史宋宣遠與盧懷慎是親家,依仗盧懷慎的權勢而玩弄法律;姚崇的兒子姚彝在東都任職時,結交賓客,收受賄賂。崔沔準備查驗彈劾二人,姚崇、盧懷慎當時正執政,一起推薦崔沔說他有史才,讓他轉任著作郎,奪去了他的權力,大概是畏懼他吧。過了很久,他又擔任太子左庶子。母親離世,崔沔在房前接受賓客的弔唁,賓客都不曾進到停放棺柩的內室他告訴賓客們說:「母親這一生,不是至親不能進入廳堂進去拜見,怎麼能因為去世而改變禮節呢?」中書令張說多次稱讚他。崔沔守孝期滿,升任中書侍郎。

玄宗因為仙州的刺史屢次死亡,打算廢掉仙州。崔沔請求將治所移至舞陽,舞陽,原來是樊噲的封國,更名為樊州,皇帝沒有採納他的意見,仙州最終被廢掉了。崔沔喜歡談論朝政得失,有人說:「現在的中書宰相秉承皇帝旨意行事,侍郎雖然輔佐宰相,也只不過是個虛職而已。」

崔沔回答說:「百官分擔的職務不同,上下相互聯繫,以便實現大治,怎麼可以一味順從、空領俸祿呢?」凡是詔令和部門事務,崔沔常持不同的意見,張說不高興,讓崔沔出任魏州刺史。州內大雨,積水沖毀莊稼,崔沔放寬禁令方便百姓。後來,被皇帝召回,分掌吏部十銓,以左散騎常侍的身份任集賢修撰,歷任秘書監、太子賓客。

太常討論增加宗廟祭祀用的禮器籩和豆,又想要提高喪服的規格。崔沔說:「增加籩、豆的數量,並不能盡盛天下的美物,而將其安放在宗廟裡,只不過近乎奢侈罷了。」

韋述等人的意見與崔沔相合,皇帝又下詔讓中書門下審議裁定。於是每座宗廟籩、豆各設為六,其餘仍然按照舊的制度。

每當朝廷有難以決定的爭議時,都向崔沔諮詢,然後選取中間意見。崔沔去世時六十七歲,被追贈為禮部尚書,謚號「孝」。崔沔持家儉省節約,俸祿隨時散發給同宗同族的人,不營建住宅,曾經作《陋室銘》來表達自己的志向。

8、【答案為】

(1)D

(2)B

(3)①恭謹侍奉父親;②聞變北望號痛;③在家奉養母親;④遇事聽命母親;⑤遠赴山東尋父。

(4)((1))君子厭惡那些不肯說(自己)想要那樣而偏要找借口的人。

((2))父親兄長能夠(得以)保全,真是(我的)幸運。哪裡值得受到稱讚呢?

((3))先生深夜到宗廟禱告,哭著說:「(如果)一定要讓大哥死,請用我代替他。

參考譯文:

先生名黎愷,字雨耕,晚年自號石頭山人,是遵義黎姓。曾祖黎國柄。祖父黎正訓,曾以廩生入選貢生。父親黎安理,舉人出身,曾任山東長山知縣。長山君有兩個兒子,長子名黎恂,字雪樓,做過雲南大姚知縣;先生排行第二。雪樓溫厚持重、沉穩少言,氣度超凡;先生卻洒脫通達,博覽群書。兄弟二人互相亦師亦友。長山君自幼經歷不幸,歷盡艱辛,看到兩個兒子學有所成,十分欣慰。二人侍奉父親恭敬謹慎,(始終)像孩子一樣遵從(父親的教誨)。

嘉慶十八年,叛賊林清等人作亂,在京師密謀鼓動,從滑縣起兵進犯,河南、山東、直隸都被震動。當時,長山君正在山東做官,黎雪樓隨身侍奉。(此時)謠言四起,有人回到貴州告訴黎家:「長山縣城(已被亂賊)攻破了,黎縣令以身殉職了,雪樓也為父殉節了。家裡再也沒有活著的成年人,僅倖存兩幼兒,流落到江南了。」先生是時正在家侍奉母親楊太宜人,聽此噩耗就望北慟哭,遂向母親請命,即刻出發,奔赴山東危難之地。到了長山縣,幸而全家平安,(原來)傳言是假的。從此遠近鄉里把他當做孝道楷模。先生卻說:「父親兄長能夠(得以)保全,真是(我的)幸運。哪裡值得受到稱讚呢?」

長兄因守喪告歸,在家生活了十五六年,先生早晚臨前問候,舉止得體,(長兄)言語或有不妥,(先生)也(暫時)恭敬地順應他,之後再慢慢地正確處置,始終沒有冒犯過兄長。雪樓曾經咽喉生病,無法說話和進食。先生深夜到宗廟禱告,哭著說:「我(的才德)不如大哥,大哥不能死。(如果)一定要讓大哥死,請用我代替他。」(雪樓)咽喉不久也就痊癒了。他像敬重長兄一樣敬重長嫂,像訓導子女一樣訓導侄輩,終生如此,最終也沒有一點懈怠。

9、【答案為】

(1)D

(2)B

(3)((1))年紀漸漸大了,改變志向和行為,努力讀書,想憑藉這條道路在當時干一番事業,可是始終碰不到機會(把「不遇」翻譯成「得不到賞識」也可以)。(「稍」「折節」「馳騁」「遇」)

((2))我聽說廣州和黃州之間多不平常的人,他們往往裝瘋,弄髒自己,不能夠見到他們的真面目,方山子或許見過他們吧!(「陽」「垢污」「儻」各)

(4)①老朋友遭貶,竟不答而笑;②家徒四壁,妻兒奴婢卻自得其樂;③做隱士但又顯示出精明強悍的神色;④放棄富貴生活,來到荒山隱居。

10、【答案為】

(1)B

(2)B

(3)D

(4)((1))崇禎元年,言官爭相請求皇上徵召任用韓爌,被逆黨楊維垣等人壓制了,只是賜聖旨慰問他,封了他一個兒子做官。

((2))韓爌接連為相,為人老成謹慎穩重,推薦正直的人才,抑制姦邪的團伙,天下人都稱讚他的賢德。


推薦閱讀:

為什麼《水經》和《爾雅》、《說文》一樣,可以作為研究古漢語的工具書?
人無信不立,闡述的是誠信還是信念?
屈原列傳 - 聖言學堂 - 屈原列傳,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司馬遷,原文,譯文,文言文翻譯,...
文言志怪小說《暮客棧》之 槐童子
紅粉傳卷第一媧皇傳第一

TAG:閱讀 | 文言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