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中國茶文化研究述論

近30年中國茶文化研究述論

丁以壽

(安徽農業大學中華茶文化研究所,安徽合肥)

摘要:真正意義上的中國茶文化學術研究肇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經歷了20世紀80年代的肇始階段、90年代的奠基階段和21世紀初的深化階段。近30年來的中國茶文化研究,主要成果表現在茶文化綜合研究、茶史研究、茶藝茶道研究、陸羽及其《茶經》研究和茶文化文獻資料整理五個方面。此外,在茶與儒道釋、茶文學、茶藝術,茶俗、茶具、茶館研究等方面,也都有可觀的成果。

關鍵詞:茶文化;茶史;茶道;茶藝;茶經;陸羽;茶具;茶館

茶文化的產生是在茶被用作飲料之後,茶文化在本質上是飲茶文化,是作為飲料的茶所形成的各種文化現象的集合。具體說來,主要包括飲茶的歷史、發展和傳播,茶俗、茶藝和茶道,茶文學、茶藝術,茶具,茶館,茶與宗教、哲學、美學、社會學等,茶學史,茶學教育等。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近30年,是中國茶文化研究最為活躍的時期。這些年來,中國茶文化研究不僅以專著、論文數量的眾多,更因其學科意識的自覺、研究深度的拓進而為學術界所關注。

一 肇始階段(1980—1989年)

20世紀80年代以後,陸續創辦了一些茶文化雜誌,為茶文化研究成果的發表提供了條件。湖北陸羽茶文化研究會自1983年開始出版《陸羽研究集刊》,江西省社科院《農業考古》雜誌自1981年創刊後辟有茶史專欄,浙江省「茶人之家」基金會1985年出版《茶人之家》(後來改名《茶博覽》)。《中國農史》、《茶業通報》等期刊也刊發少量茶文化研究論文。這些刊物的創辦,對推動早期的茶文化研究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茶史研究

在當代中國茶文化研究中,茶史的研究起步最早。早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就已開展中國茶史和地方茶史的研究。

陳椽《茶業通史》(農業出版社1984年),全書分茶的起源、茶葉生產的演變、中國歷代茶葉產量變化、茶業技術的發展與傳播、中外茶學、制茶的發展、茶類與制茶化學、飲茶的發展、茶與醫藥、茶與文化、茶葉生產發展與茶葉政策、茶業經濟政策、國內茶業貿易、茶葉對外貿易、中國茶業今昔共15章。作為世界上第一部茶學通史著作,書中對茶葉科技、茶葉經濟貿易、茶文化都作了全面論述,是構建茶史學科的奠基之著。

庄晚芳的《中國茶史散論》(科學出版社1988年)從茶的發展史、飲用史等來論證茶的發源地,並著重論述了茶的栽制技術的演變以及茶葉科學研究的進展等,雖非對中國茶史的系統研究,但所論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賈大泉和陳一石著《四川茶業史》(巴蜀書社1989年)則是最早的一部地方茶史著作。

此外,還發表了一些關於中國茶史的論文。如王潮生《古代茶樹栽培技術初探》(《農業考古》1983年第2期)、史念書(朱自振)《略論我國茶類生產的發展》(《農業考古》1984年第2期)和《我國古代茶樹栽培史略》(《茶業通報》1986年第3期)、陳以義《綠烏龍、紅烏龍和青烏龍的發展史》(《古今農業》1987年第1期)、唐耕耦和張秉倫《唐代茶業》(《社會科學戰線》1979年第4期)、張澤咸《漢唐時期的茶葉》(《文史》第11輯,中華書局1981年)、王洪軍《唐代的茶葉生產》(《齊魯學刊》1987年第6期)和《唐代的茶葉產量貿易稅收與榷茶》(《齊魯學刊》1989年第2期)、徐曉望《清代福建武夷茶生產考證》(《中國農史》1988年第2期)等。

(二)陸羽及其《茶經》研究

關於陸羽及其《茶經》的研究起步較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產生了一批成果。如張芳賜等《茶經淺釋》(雲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傅樹勤、歐陽勛《陸羽茶經譯註》(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蔡嘉德、呂維新《茶經語釋》(農業出版社1984年),湖北陸羽研究會編《茶經論稿》(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年)。特別是吳覺農主編的《茶經述評》(農業出版社1987年),更是《茶經》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朱自振(史念書)的《全唐詩中的陸羽史料考述》(《中國農史》1984年1期),從《全唐詩》中鉤沉陸羽行跡;傅樹勤的《茶神陸羽》(農業出版社1984年),則是最早關於陸羽的傳著;歐陽勛研究陸羽及其《茶經》較早,發表論文《「茶聖」陸羽》(《中國農史》1983年4期)等,出版專著《陸羽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顯示出深厚的積澱。

(三)資料整理

茶文化文獻資料的挖掘、整理和彙編,是中國茶文化研究的基礎性工作。陳祖椝、朱自振的《中國茶葉歷史資料選輯》(農業出版社1981年),收入自唐至清的茶書58種和少量雜著、藝文,對一些茶書中的內容視為「遊戲之作」而作刪削,雖然僅40餘萬字,但重要的茶書和資料基本收錄。

張宏庸對陸羽及其《茶經》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整理工作,計已出版的有《陸羽全集》(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陸羽茶經叢刊》(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陸羽茶經譯叢》(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的收錄外國圖書、《陸羽書錄》(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的總目提要、《陸羽圖錄》(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的文物圖錄,以及《陸羽研究資料彙編》(茶學文學出版社1985年)的相關史料整理。

(四)茶藝及其它

庄晚芳、孔憲樂、唐力新、王加生合編的《飲茶漫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1),蔡榮章的《現代茶藝》(台北:中視文化出版社1984年),吳智和的《中國茶藝論叢》(台北:大立出版社1985)和《中國茶藝》(台北:正中書局1989年),張宏庸的《茶藝》(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劉昭瑞的《中國古代飲茶藝術》(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都是肇始階段關於飲茶藝術研究方面的有影響之作。

庄晚芳的《中國茶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中國農史》1984年第2期)等論文,為新時期「茶文化」這一名詞和概念的傳播和確立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二 奠基階段(1990—1999)

20世紀90年代,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成立。自1990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國際茶文化研討會,並將論文結集出版;湖州陸羽茶文化研究會自1990年起出版《陸羽茶文化研究》;1991年,江西省社會科學院主辦、陳文華主編的《農業考古》雜誌推出「中國茶文化專號」,每年兩期,成為茶文化研究最重要的期刊。這一階段,不僅發表了大量論文,茶文化研究著作也不斷湧現。在茶文化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一批學術成果,奠定了茶文化學科研究方向和基礎。

(一)茶文化綜合研究

王家揚主編的《茶的歷史與文化——90杭州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選集》(浙江攝影出版社1991年)收集王澤農《茶文化源流初探》、王玲《兩晉至唐代的飲茶之風與中國茶文化的萌芽與形成》、韓國釋龍雲《茶名的考察》、日本松下智《茶葉文化與茶葉傳播路線》、日本布目潮沨《許次紓的〈茶疏〉》等23篇論文,內容涉及茶字和飲茶的起源、茶文化的形成與發展、茶道茶藝等。

王冰泉、余悅主編的《茶文化論》(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收集30多篇論文,如余悅(彭勃)的《中國茶文化學論綱》對構建中國茶文化學的理論體系進行了全面探討,認為中國茶文化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提出中國茶文化結構體系的六種構想,茶文化學必須研究和解決的六大問題。王玲的《關於「中國茶文化學」的科學構建及有關理論的若干問題》, 也同樣對構建中國茶文化學科提出富有價值的構想。此外,如陳椽《從茶到六大茶類的起源研究》、王澤農《陸遊的桑薴家風》、童啟慶《論茶禮、茶道、茶藝的名稱及其內涵》等都是有特色的論文。

姚國坤、王存禮、程啟坤編著的《中國茶文化》(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從茶文化之源、茶與風情、茶之品飲、茶與生活、茶與文學藝術、歷代茶著六個方面全面論述中國茶文化。這是第一本以「中國茶文化」為名稱的著作,篳路藍縷,功不可沒。

1992年,王家揚主編的《茶文化的傳播及其社會影響——第二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碧山岩出版社)收集吳智和《晚明文人集團旅遊交往的飲茶生活》等40篇論文,內容涉及茶文化的內涵、發展、傳播、社會功能、茶俗、茶藝、茶道;王玲的《中國茶文化》(中國書店)體系完備,簡明扼要,後出的諸多同名或類似之作,大多不出其右;朱世英主編的《中國茶文化辭典》(安徽文藝出版社)作為第一部關於中國茶文化的辭典,體例完備,具有開拓性。

通過對茶文化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到20世紀90年代初,「茶文化」作為一個新名詞、概念被正式確立。但是作為一個新概念,對其內涵和外延的界定一時難以統一。後來不斷有人通過論文、著作對茶文化的內涵和外延進行闡釋,從而進一步明晰茶文化概念。如鄒明華《養生,修性,怡情,尊禮——論中國茶文化的內涵》(《農業考古》1994年第2期、第4期)、周渝《茶文化:從自然到個人主體與文化再生的探尋》(《農業考古》1999年第2期)等論文,浩耕、梅重主編的《中國茶文化叢書》(8冊,浙江攝影出版社1995年)、余悅主編的《中華茶文化叢書》(10冊,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陳文華著《中國茶文化基礎知識》(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年)、黃志根主編《中華茶文化》(浙江大學出版社1999年)等著作。

(二)茶藝茶道研究

范增平《台灣茶文化論》(台北:碧山岩出版社1992年)、張宏庸《台灣傳統茶藝文化》(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對台灣地區的茶藝文化進行細緻的研究。

童啟慶《習茶》(浙江攝影出版社1996年)從習茶有道、品茗環境、茶具選配、用水擇辨、擇茶心韻、泡茶技藝、茶會準備七個方面,要言不煩地論述了現代茶藝的各個環節;丁文的《茶乘》(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對茶道概念、茶與儒釋道的關係、茶道美學、文人與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陳文華《茶藝·茶道·茶文化》(《農業考古》1999年第4期)對茶藝、茶道、茶文化的概念及其關係進行了科學詮釋;丁以壽《中國飲茶法源流考》(《農業考古》1999年第2期)對中國古代飲茶藝術進行歸納,即漢魏六朝煮茶、唐五代煎茶、宋元點茶、明清泡茶。丁以壽《中國茶道發展史綱要》(《農業考古》1999年第4期)指出中國茶道成於唐、繼於宋、盛於明,並對中國歷史上的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的萌芽、形成、興盛、衰亡的歷程進行了總結。

(三)茶史研究

朱自振的《茶史初探》(農業出版社1997年),論述了茶之紀原、茶文化的搖籃、秦漢和六朝茶業、稱興稱盛的唐代茶業、宋元茶業的發展和變革、我國傳統茶業的由盛轉衰、清末民初我國茶葉科學技術的向近代轉化、抗戰前後我國茶葉科技的艱難發展,對中國茶史進行提綱挈領的概括。

《中國茶酒文化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之上篇是由朱自振撰寫的《中國茶文化史》,這是第一部關於中國茶文化史著作;余悅的《茶路歷程——中國茶文化流變簡史》(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則是一部簡明的中國茶文化史著作。

斷代茶史或專門茶史著作有梁子《中國唐宋茶道》(陝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沈冬梅《宋代茶文化》(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丁文《大唐茶文化》(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劉淼《明代茶業經濟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1997年)、陶德臣和王金水《中國茶葉商品經濟研究》(軍事誼文出版社1999年)等。

茶史研究論文,這一階段重要的有程啟坤和姚國坤《論唐代茶區與名茶》(《農業考古》1995年第2期)、舒耕《中國茶葉科學技術史大事紀要》(《農業考古》1997年第2期、第4期,1998年第2期、第4期)、方健《唐宋茶產地和產量考》(《中國經濟史研究》1993年第2期),呂維新《宋代的茶馬貿易》(《農業考古》1998年第2期)、陶德臣《近代中國茶葉對外貿易的發展階段與特點》(《中國農史》1996年第2期)、周兆望《略論兩晉南北朝飲茶風氣的形成和轉盛》(《農業考古》1994年第2期)、李斌城《唐人與茶》(《農業考古》1995年第2期)、施由民《走向幽雅——晚明茶文化散論》(《農業考古》1998年第4期)、王河《唐代古逸茶書鉤沉》(《農業考古》1998年第2期)、方健《宋代茶書考》(《農業考古》1998年第2期)

地方茶史研究論文,有李家光《古蜀蒙山茶史考》(《農業考古》1991年第2期、第4期)和《巴蜀茶史三千年》(《農業考古》1995年第4期)、鞏志和姚月明《建茶史征》(《農業考古》1995年第4期)、朱自振《太湖西部「三興」地區茶史考略》(《農業考古》1990年第1期)、邵宛芳和沈柏華《雲南普洱茶發展簡史及其特性》《農業考古》1993年第4期)等。

(四)陸羽及其《茶經》研究

寇丹《據於道,依於佛,尊於儒——關於<茶經>的文化內涵》(《農業考古》1999年第4期)對《茶經》文化內涵的揭示,朱乃良《唐代茶文化與陸羽<茶經>》(《農業考古》1995年第2期)、徐榮銓《陸羽<茶經>和唐代茶文化》(《農業考古》1999年第4期)對《茶經》與唐代茶文化關係的研究,傅鐵虹《<茶經>中道家美學思想及影響初探》(《農業考古》1992年第2期)對《茶經》中道家美學思想的揭示,錢時霖《我對「<茶經>765年完成初稿775年再度修改780年付梓」之說的異議》(《農業考古》1999年第4期)對《茶經》成書年代的考證,都有新見。

(五)資料整理

吳覺農輯編《中國地方志茶葉歷史資料選輯》(農業出版社1990年),將南宋嘉泰年間至中華民國三十七年編撰的16個省、區的1226種省志和縣誌中有關茶和山、水的歷史資料悉數收錄;朱自振輯編《中國茶葉歷史資料續輯(方誌茶葉資料彙編)》(東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收錄26個省市自治區的1080種方誌中有關茶的資料。

阮浩耕、沈冬梅、於良子釋注點校的《中國茶葉全書》(浙江攝影出版社1999年)收錄現存茶書64種,其中輯佚7種,後附已佚存目茶書60種。加以點校和注釋,並附作者簡介,考定版本源流;陳彬藩主編的《中國茶文化經典》(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是收集中國古代茶文化文獻資料最全面的資料彙編。

(六)其它方面

賴功歐的《茶哲睿智》(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對茶與儒道釋的關係進行深入研究,王澤農《中華茶文化——先秦儒學思想的淵源》(《農業考古》1996年第4期)對儒家與茶文化的關係進行研究,余悅《禪悅之風—-佛教茶俗幾個問題考辨》(《農業考古》1997年第4期)對佛教茶俗進行了研究,東君(滕軍)的《茶與仙藥——論茶之飲料至精神文化的演變過程》(《農業考古》1995年第2期)揭示了道教在茶從飲料向精神文化發展中的作用。

錢時霖《中國古代茶詩選》(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選擇中國古代有代表性的茶詩進行註解;石韶華《宋代詠茶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從宋代詠茶詩形成的歷史過程、創作背景、主要內涵、藝術表現等方面,對宋代茶詩進行全景式研究;劉學忠《茶與詩——文人生活對藝術的滲透》(《文學遺產》1996年第2期)闡述了茶文化對詩歌的影響;胡文彬《茶香四溢滿紅樓——〈紅樓夢〉與中國茶文化》(《紅樓夢學刊》1994年第4期)系統、全面、深刻地論述《紅樓夢》中的茶文化。

王書耕《茶文化的形象語言—--歷代茶圖賞析》(《農業考古》1993年第4期)、候軍《品茶讀畫》(《農業考古》1997年第2期、1997年第4期、1998年第2期、1998年第4期、1999年第2期、1999年第4期)對中國歷代茶畫進行賞析。

余悅不僅在《江西茶俗的民生顯象和特質》(《農業考古》1996年第4期、1997年第2期、1998年第2期)系列論文中對江西茶俗進行了研究,而且在《問俗》(浙江攝影出版社1996年)中對中國茶俗作了深入研究;吳尚平《淺論中國茶俗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農業考古》1996年第2期)論述茶俗在中國少數民族文化中的地位,薛翹、劉勁峰《客家擂茶源流考》(《農業考古》1994年第4期)、林更生《客家的茶文化》(《農業考古》1995年第4期)對客家人茶文化進行了研究,蘇芳華、魏謀城《雲南民族飲茶方式》(《農業考古》1995年第4期)對雲南少數民族飲茶習俗進行了考察。

姚國坤、胡小軍的《中國古代茶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9年)、王建平的《茶具清雅》(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對中國茶具的歷史和發展作了梳理;寇丹的《鑒壺》(浙江攝影出版社1996年)對紫砂壺進行鑒賞和研究。

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茶具轟動一時,梁子《法門寺出土唐代宮廷茶器巡札》(《農業考古》1992年第2期)、韓金科《法門寺唐代茶具與中國茶文化》(《農業考古》1995年第2期)對此進行研究;河北宣化下八里遼墓壁畫中的茶事圖也很引人注目,鄭紹宗《河北宣化遼墓壁畫茶道圖的研究》(《農業考古》1994年第2期)、劉海文《試述河北宣化下八里遼代壁畫墓中的茶道圖及茶具》(《農業考古》1996年第2期)對此作了研究。

劉學忠的《中國古代茶館考論》(《社會科學戰線》1994年第5期)、吳旭霞的《茶館閑情》(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年)對中國茶館歷史演變和各地茶館文化作了介紹。

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經》(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專設「茶史篇」、「茶文化篇」,其「飲茶篇」也涉及飲茶史和飲茶藝術。

三 深化階段(2000—2009)

21世紀以來,除茶文化類專門期刊外,《茶葉科學》、《中國茶葉》、《中國茶葉加工》、《茶葉》、《茶苑》等茶學類雜誌以及一些飲食文化、文史類雜誌及大學學報也刊發一定數量的茶文化研究論文。眾多出版社紛紛搶灘茶文化陣地,形成一股茶文化書籍出版熱潮。中國茶文化研究邁入持續發展、深入深化階段。

(一)茶文化綜合研究

施由民《試論中國茶文化與中國文人的審美取向》(《農業考古》2003年第2期)、賴功歐《茶文化與中國人生哲學(論綱)》(《農業考古》2004年第4期)、余悅《中國茶文化當代歷程和未來走向》(《江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7期)和《加強茶文化學科建設的理性思考》(《農業考古》2005年第4期)、朱紅纓《基於專業教育的茶文化學體系研究》(《茶葉科學》2006年第1期)、丁以壽《中國茶文化研究現狀、學科定位和研究隊伍建設》(《農業考古》2006年第5期)、陶德臣《試論中國茶文化研究現狀與科學發展》(《農業考古》2006年第5期)、關劍平《從文化理論看茶文化研究屬性》(《茶葉科學》2008年第5期)等論文,進一步闡明茶文化的概念、內涵、體系、美學和精神。

姚國坤《茶文化概論》(浙江攝影出版社2004年)、於觀亭《茶文化漫談》(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陳文華《長江流域茶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和《中國茶文化學》(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劉勤晉主編《茶文化學》(第二版,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年),余悅主編《茶文化博覽叢書》(5冊,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阮浩耕、董春曉主編《人在草木中叢書》(5冊,浙江攝影出版社2003年),對茶文化進行多方位研究。

陳宗懋主編的《中國茶葉大辭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其中也有部分茶文化的內容;朱世英、王鎮恆、詹羅九主編的《中國茶文化大辭典》(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2年),收入詞條近萬,是一部全面宏富的中國茶文化辭典。

(二)茶藝茶道研究

蔡榮章《茶道教室》(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2002年)、《茶道基礎篇》(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說茶之陸羽茶道》(燕山出版社2005年)、《茶道入門——泡茶篇》(中華書局2007年)等,范增平《茶藝學》(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修訂版)、《台灣茶藝觀》(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等,為現代茶藝理論的研究和規範作出重要貢獻。

童啟慶、壽英姿《生活茶藝》(金盾出版社2000年)從茶藝基本知識入手,引導人們進入四季茶韻,為現代茶藝提供了範式。

陳文華《論當前茶藝表演的一些問題》(《農業考古》2001年第2期)、《論中國茶道的形成歷史及其主要特徵與儒、釋、道的關係》(《農業考古》2002年第2期)、《論中國茶藝及其在中國茶文化史上的地位》(《農業考古》2005年第4期)、《中國茶藝的美學特徵》(《農業考古》2009年第5期)等論文,對茶道與儒釋道的關係、茶藝美學等進行研究,並指出當前茶藝編創和表演中所存在的一些誤區。

余悅在《中國茶韻》(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中對茶藝、茶道概念、茶道與儒道釋的關係等作了精要的闡釋,並在《儒釋道和中國茶道精神》(《農業考古》2006年第5期)、《中國茶藝的美學品格》(《農業考古》2006年第2期)、《中國古代的品茗空間與當代復原》(《農業考古》2006年第5期)等論文中進一步闡釋了茶藝美學、茶道精神。

林治的《中國茶藝》(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年)、《中國茶道》(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2000年)、《茶道養生》(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對茶的沖泡技藝、茶藝六要素美的賞析、茶藝美學基礎、茶道精神、茶道養生等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馬守仁(馬嘉善)出版《無風荷動——靜參中國茶道之韻》(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並通過《茶藝美學漫談》(《農業考古》2005年第4期)和《中國茶道美學初探》(《農業考古》2005年第2期)揭示茶藝美學的形式美、動作美、結構美、環境美、神韻美五個特徵和茶道美學的大雅、大美、大悲、大用四個特徵。

喬木森的《茶席設計》(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年),對茶席設計的基本構成因素、一般結構方式、題材及表現方法、技巧等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丁以壽主編《中華茶道》(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系統地論述了中國飲茶的起源、發展以及歷代飲茶方式的演變,「道」字的起源、抽象以及儒、道、佛的道思想,中華茶道的概念、構成要素以及形式,中華茶道與文學、藝術、哲學、宗教的關係,中華茶道的精神、美學、歷史以及對外傳播;丁以壽主編《中華茶藝》(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系統地論述了茶藝的基本概念和分類原則、茶藝要素、茶席設計、茶藝禮儀、茶藝美學、茶藝形成與發展歷史、茶藝編創原則、茶藝對外傳播以及中國當代茶藝。

(三)茶史研究

夏濤主編《中華茶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對先秦、漢魏六朝、唐五代、宋元、明清、現代各個時期的中華茶葉科技、茶葉經貿、茶文化和茶的傳播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論述;郭孟良的《中國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0年)是一部簡明的中國茶史讀本;中華茶人聯誼會編輯的《中國茶葉五千年》(人民出版社2001年)是一部編年體的中國茶史著作,對近現代中國茶界大事記載尤詳。

關劍平的《茶與中國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年)選擇魏晉南北朝迄初唐時期,從文化史角度闡明當時飲茶習俗的發展狀況以及飲茶習俗形成的社會文化基礎,特別是飲茶習俗產生的原因、茶文化在中國醞釀的過程;沈冬梅《茶與宋代社會生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從宋代茶藝、茶與宋代政治生活、茶與宋代社會生活、茶與宋代文化四個方面深入研究宋代的茶史;廖建智《明代茶文化藝術》(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從明代茶之製作和飲茶方法、茶政、茶文化藝術、茶禮俗文化、茶文學等方面剖析明代茶文化史。

滕軍的《中日茶文化交流史》(東方出版中心2003年)對中國茶文化向日本的傳播歷程進行細緻的研究;關劍平《文化傳播視野下的茶文化研究》(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年)從文化傳播的視角審視中國茶文化形成以及向邊疆、海外的傳播,是一部簡明的中國茶文化傳播史著作。

阮浩耕主編《浙江省茶葉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是最為完備的一部地方茶葉志;王旭烽的《茶者聖——吳覺農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則是第一部關於當代茶人的傳記;孫洪升《唐宋茶業經濟》(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對唐宋時期的茶葉消費及茶業演變、生產條件、生產形態、生產技術、商品經濟等從理論上作了全面的探討和研究;黃純艷《宋代茶法研究》(雲南大學出版社2002年)探討北宋初期茶法、蔡京茶法、南宋茶法、福建茶法、四川茶法、茶利與茶價、宋代茶法的演變等。

(四)陸羽及其《茶經》研究

程啟坤、楊招棣、姚國坤《陸羽<茶經>解讀與點校》(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沈冬梅《茶經校注》(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最為精審;肖毛網路版的《茶經集注》,時有新見;裘紀平《茶經圖說》(浙江攝影出版社2003年),別具一格地圖解茶經;丁以壽《陸羽〈茶經〉成書問題略辨》(《2004第八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2004年),指出陸羽《茶經》的成書經歷了從《茶記》到《茶論》再到《茶經》的過程。

寇丹發表一系列關於陸羽及其《茶經》的研究論文,後來結集成《陸羽和〈茶經〉研究》(香港:天馬圖書有限公司2003年)、《探索陸羽》(澳門出版協會2009年)兩書。他關於陸羽形象、思想性格、理想的論述,關於陸羽「西江水」等問題的闡釋,成一家之言。

游修齡《<茶經·七之事>「茗菜」的質疑》(《農業考古》2001年第4期),指出《晏子春秋》中「茗菜」原為「苔菜」;丁以壽《<茶經·七之事>「<廣雅>雲」考辨》(《農業考古》2000年第4期)認為「《廣雅》雲」不僅不是陸羽《茶經》的正文,也非《廣雅》的正文;丁以壽《陸羽<茶經>中單道開茶事考》(《2008第十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指出單道開是晉代的一位道教徒,他所飲「荼蘇」是酒非茶,單道開是酒徒而非茶人。

周志剛《陸羽與懷素交往考》(《農業考古》2000年第4期)、《陸羽與李季蘭交往考》(《農業考古》2000年第2期)對陸羽與李冶、懷素交往的考論切實。他的《陸羽年譜》(《農業考古》2003年第2期、第4期),援引史料,言必有據,是到目前為止關於陸羽生平年表、年譜最接近真實的一種。

錢時霖《<陸文學自傳>真偽考辨》(《農業考古》2000第2期)對《陸文學自傳》真偽的辨析,朱乃良《試析陸羽研究中幾個有異議的問題》(《農業考古》2000年第2期)、《再談陸羽研究中幾個有異議的問題》(《農業考古》2003年第2期)等系列論文對陸羽研究中一些有爭議問題的考辨,都有獨到見解。

(五)茶文學研究

呂瑞萍《宋代詠茶詞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從宋代詠茶詞產生之社會背景、代表性之詞人、內容分析、藝術技巧分析四個方面對宋代茶詞進行深入研究;李新玲《詩化的品茗藝術》(中國農業出版社2008年)以唐代茶詩為資料,研究唐代如何將日常生活的飲茶提升為藝術化的品茗。

庄昭《茶詩三百首》(南方日報出版社2003年)、蔡鎮楚和施兆鵬《中國名家茶詩》(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年)、李莫森《詠茶詩詞曲賦鑒賞》(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年)、劉楓主編《歷代茶詩選注》(中央文獻出版社2009年),對中國古代茶詩詞作精要的注釋。

余悅《中國茶詩的總體走向》(《農業考古》2005年第2期),對中國茶詩發展的基本脈絡、中國茶詩特色、中國茶詩功用作了總體的概述;揚之水《兩宋茶詩與茶事》(《文學遺產》2003年第2期)在《全宋詩》與《全宋詞》的範圍內檢視宋代的分茶、鬥茶以及點茶與點湯的含義;趙睿才、張忠綱《中晚唐茶、詩關係發微》(《文學研究》2003年第4期)闡述茶的「清新」與中晚唐詩歌的「變新」的關係,認為茶文化促使中晚唐詩呈現出前所未有的以「清省」、「清寒」為主要特徵的審美趣味。

胡長春《〈鏡花緣〉里的茶文化》(《農業考古》2001年第2期)、林長華《〈儒林外史〉茶味濃》(《農業考古》2001年第2期)、桂遇秋《〈金瓶梅〉中的茶文化》(《農業考古》2001年第2期、第4期),則論述了古典小說名著中的茶文化。

丁以壽《蘇軾〈葉嘉傳〉中的茶文化解析》(《茶業通報》2003年第3期、第4期),指出蘇軾《葉嘉傳》巧妙地運用了諧音、雙關、比擬、虛實結合等寫作技巧,對茶史、宋代福建建安龍團鳳餅貢茶的歷史和採制、茶的功效、茶政茶法,特別是對宋代典型的飲茶藝術——點茶有著生動、形象的描寫。

(六)資料整理

余悅總編《中國茶葉藝文叢書》(5冊,光明日報出版社2002年),關注現當代茶文化資料,從收錄的茶事詩詞(古體)、散文、小說、歌曲和論文來看,雖非各類資料的「全編」,也頗有參考價值。

鄭培凱、朱自振主編的《中國歷代茶書彙編校注本》(香港:商務印書館2007年)收錄古代茶書114種,附已佚存目茶書65種,是搜集中國古代茶書最多的一本彙編。彙編校注本對所收茶書重新予以標點,考定版本源流,並附以作者簡介、書的簡評、注釋和校記,是一部有很高的學術價值的中國古代茶書總匯。

王河對明清部分散佚茶書、茶葉文獻的輯考、鉤沉,取得顯著成績。

(七)其它方面

賴功歐的《論中國文人茶與儒釋道合一的內在關聯》(《農業考古》2000年第2期)和《宗教精神與中國茶文化的形成》(《農業考古》2000年第4期)對中國茶文化與儒道釋的關係作了深入研究;樓宇烈《茶禪一味道平常》(《中國禪學》第三卷,中華書局2004年)、沈柏村《飲茶與禪修》(《閩南佛學》2000年第2期)、余悅《禪林法語的智慧境界——「禪茶一味」與禪茶表演闡釋》(《農業考古》2001年第4期)和《「茶禪一味」的三重境界》(《農業考古》2004年第2期),賴功歐《茶道與禪宗的「平常心」》(《農業考古》2003年第2期)、吳立民《中國的茶禪文化與中國佛教的茶道》(《法音》2000年第9期)、陳雲君《簡論「吃茶去」與「茶禪一味」》(《農業考古》2001年第4期)等,對茶禪關係有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王平的《談中國茶文化中之道緣》(《道教教義的現代闡釋——道教思想與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研討會論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闡明中國茶文化的內核與道教因緣難解;丁以壽《中華茶道的形成與道家》(《2006第九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胡長春《道教與中國茶文化》(《農業考古》2006年第5期),論證道家(含道教)對中國茶文化的影響最深、最大。

於良子《翰墨茗香》(浙江攝影出版社2003年)對中國古代的茶事書畫篆刻作了系統的研究;裘紀平《盧仝茶歌的書畫研究》(《第十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浙江湖州(長興)首屆陸羽茶文化節論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從盧仝茶歌書畫創作的三類形式、畫家對盧仝的認識與心態、畫盧仝茶歌內容比較三方面詳細研究宋元明清時期的盧仝茶歌書畫。

余悅《事茶淳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從茶俗概說、茶俗歷史、階層飲茶、茶俗文化、民族茶俗、地域茶俗諸方面對中國茶俗作了全面、深入研究,茶俗學理論框架初具;姚國坤、朱紅纓的《飲茶習俗》(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對中國各地飲茶風俗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宋伯胤《茶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2年)、胡小軍《茶具》(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吳光榮《茶具珍賞》(浙江攝影出版社2004年)、陳文華《中國古代茶具鑒賞》(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對中國歷代各式茶具進行了鑒賞和研究。

連振娟《中國茶館》(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2年)、徐傳宏和駱芃芃《中國茶館》(山東科技出版社2002年)、徐傳宏和劉修明《雅室品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劉清榮《中國茶館的流變與未來走向》(《中國農業出版社2007年》,對中國茶館歷史演變、現狀、未來和各地茶館作了介紹。周文棠《茶館》(浙江大學出版社2003年)、《特色茶樓裝修》(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年),關注當代茶館的空間設計和藝術布置。

近30年來的中國茶文化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也還存在不少的問題。誠如余悅所論,在當前的茶文化研究中,「一是學術的空白點仍很多,有些歷史遺留的問題未能解惑,有些熱點問題也沒解決」,「二是有學術創見,有學術突破的論文不多」,「三是治學態度浮躁,急功近利的問題帶有普遍性」(《中國茶文化研究當代歷程和未來走向》,《農業考古》2005年第4期)。可謂一針見血,切中要害。這些問題,有待今後的逐步解決,從而使中國茶文化研究邁上一個新台階。

本文原載姚國坤主編:《第十一屆國際茶文化研討會暨第四屆中國重慶(永川)國際茶文化旅遊節論文集》,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P7-15


推薦閱讀:

一個福州茶老闆的老照片 茶葉帶來的財富與健康
【茶】5、綠茶的分類(1):炒青(長、圓、扁)
中國茶具、茶葉、茶道、茶文化常識
白茶茶餅和散茶有何區別?
品茶, 一杯茶中融乾坤

TAG:中國 | 文化 | 茶文化 | 文化研究 | 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