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過零丁洋》賞析
過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大概是我國愛國主義詩歌里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兩句了;以狀元身份而成為烈士,文天祥也用自己的生命和愛書寫了我國歷史上一個不朽的傳奇。1278年年底,文天祥兵敗被俘,自殺未果。次年正月,文天祥被押解北上,船過零丁洋(今廣東中山南珠江口附近),元軍首領逼迫文天祥招降尚在厓山率軍堅持抵抗的宋軍元帥張世傑,文天祥寫下此詩答之,以明志節。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首聯從回顧自己的一生開始落筆。宋理宗寶佑四年(1256年)文天祥以進士第一名(就是狀元)及第,後被起用,開始了救亡圖存的艱辛歷程,「辛苦」二字,表明了讀書、為官生涯中的種種的曲折、坎坷;接下來對句則寫自己面臨的殘酷現實:雖經全力勤王,可如今抗元的力量還是越來越弱,已是「干戈寥落」。文天祥為報朝廷知遇之恩,毀家紓難,辛苦輾轉,浴血奮戰,可最終還是無力回天。回想至此,詩人不由得感慨萬端,下筆自然也就沉痛無比。
頷聯還是分兩個方面來寫。出句寫大宋已是「山河破碎」,正如風中飄散的柳絮,恢復河山的希望已經越來越渺茫;對句則感慨自己的身世,恰如水上的浮萍,是浮是沉,全憑風雨作主。個人家國繫於一身,詩人以暗喻的手法,生動再現了自己個人命運與家國命運的緊密關係,運筆形象傳神,感情濃烈深沉。此詩完成後大約二十天,陸秀夫就背著小皇帝跳海殉國;文天祥被俘四年,一直堅拒投降,最終也英勇就義,為國家興亡就是個人身世浮沉這一命題作了一個生動而悲壯的註腳。
頸聯運用了詩歌不多見的名詞自然成對的形式,象文天祥用得這麼自然、貼切、雋永的更是少之又少。據考證,惶恐灘,原名黃公灘,因水急灘險,也被人們訛傳為「惶恐灘」。詩人有曾在這裡轉戰、撤退的經歷,在這裡曾經為國家命運「惶恐」過;如今詩人被俘路過零丁洋,大宋的命運較之以前更是不堪,「零丁」既是個人處境的真實感受,更是詩人為致力於恢復河山同志日漸減少而無力回天的浩嘆。「惶恐灘」、「零丁洋」兩個感情色彩如此濃烈的詞語在詩人這裡用得真是毫不費力,渾然天成,謂之「妙手偶得」也毫不為過。
前三聯詩人追思往昔,感慨今日,既抒個人身世之悲,更發家國淪喪之痛。感激、艱辛、遺憾、痛心、傷感、憤怒……種種感情交織在一起。也就在這將個人與家國的悲情渲染到極致的時候,詩人突然筆鋒一轉,由低迴轉向激越,有悲涼轉向慷慨,喊出了大義凜然的堂堂正聲: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詩貴婉曲。一般情況下,詩人們總是想方設法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藏得深一些、再深一些。可為什麼文天祥在這裡直抒胸臆仍然感人至深,甚至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呢?這固然是由於前三聯鋪墊得好,到此已是水到渠成、不得不發;筆者以為,更重要的原因還在於文天祥自己的「浩然之氣」,也就是文天祥自己所說的「正氣」使然。「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當正氣至大至剛之時,還何須什麼「婉曲」之類!「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在文天祥,這《過零丁洋》就是一曲大聲大聲鏜鞳的正氣之歌!原來,藝術的規律總是辯證的,教條主義在藝術的領域裡沒有市場。
推薦閱讀:
※為什麼讀到文天祥史可法還有江陰八十一日的故事的時候都會有崇拜之情?
※江西寧都名菜「三杯雞」的來歷
※此人被譽為文天祥再世, 只因太過好名, 致使十萬雄兵叛投入敵國
※被低估南宋名將,滅了金國生扛蒙古,功績遠超岳飛文天祥
※第15期(總32期)文天祥第22世孫分享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