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原創| 《修學記》315. 定慧自然生(5)

主持人:下面進入提問環節

提問者1:非常高興,今天是第三次見陳老師。最近我在聽南懷瑾老師講的《金剛經》,昨天正好聽到關於「性」的討論,剛才陳老師也提到了。我想請教一下,「明心見性」的「性」和「何其自性本自具足」的「性」好像不是同一個東西。

陳老師:我們有的時候都是在概念里打轉。真理是無限的,概念是有限的;真理是無限的,語言是有限的。我們有時候容易陷入文字相里出不來。

我們一聽到明心見性,好像是要見到什麼東西或者獲得什麼東西,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我剛才也講過,心性沒有形象、沒有狀態,是無法形容的,我們在表述的時候只是藉助語言文字。心性看不見、摸不著,實在沒有辦法,只能是藉助一種有形象的東西來方便的比喻,讓我們知道有那麼一個東西存在。

明心見性不是一定要見到一個什麼東西。《華嚴經》里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若離妄想,一切智、自然智、無礙智,則得現前」。

明心見性,我們叫他心也好、性也罷,或者叫做法身也好,或者叫做真如也好,或者叫做如來智慧德相也好,都只是名詞而已。在不同的經裡面有不同的名相,在禪宗裡面就是「乾屎橛」、「這個」、「那個」,用這樣的詞來代替。這些名詞都是不得已而為之,用有形的東西去闡述他。

「心」是個不得已的名詞而已。講「心」的時候,有的人又執著了,所以禪宗講「不是心,不是物」。然後有的人又執著了,認為是「無心」,所以禪宗又告訴你「莫道無心便是道,無心猶隔萬重山」。

禪宗講「覓心了不可得」,心是找不到的。但是你說沒有心吧,又有心,比如五祖說「不見本心,學法無益」。

這就是古代的禪師們,不斷的用方便的手段來打破你的執著。

什麼是明心見性?當你內心的大智慧自然湧現的時候,就是明心見性。你的人生觀、世界觀自然而然就改變了。一定要修戒定慧,戒是清凈,定是修證,慧是境界。一定要修這三無漏學。當你自己把那個東西自然展現的時候,就是明心見性,只不過,要達成那個展現,需要過程,比如說定能生慧,就是說一定要清凈,才能生出智慧。

怎麼樣能生智慧?我剛才講了「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我們如果沒有妄想,沒有執著,就能生智慧。你看看這個小說,有多少的妄想、多少的執著在裡面?如果一個人能夠把妄想執著去掉的話,本身就是明心見性了。

明心見性後,很多道理自然就明白了,無師自通了,不需要查書了。明心見性不是你見了一個光,或者見了一個佛像,這些全都不是。《金剛經》里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也可以稱之為法身或者心性。

六祖講得很明確,「何其自性,能生萬法」,一個開悟的人,絕對是能隨口說法的,他隨口說的東西都是法。比如雪漠老師在這本書的很多地方都在傳法,68頁寫到「那股火燥燥衝突的勁兒時時襲來,他就極力收縮會陰,把那熱,提向頭頂,融入頂輪的明點裡。」

你看這個地方就是在傳法,一個人有了性衝動,有了性的慾望,如果這個能量你不收攝的話,就變成男女性事,用密宗的話來說叫做明點的漏失。「收縮會陰,把那熱,提向頭頂,融入頂輪的明點裡」,就是轉化性慾的方法、收攝明點的方法,道教也是這樣講的。

所以說,真正的見性了,隨口說出來的東西都是法,不需要學了什麼經之後才會懂得法,或者說拜個上師才懂得法,絕對不是這樣,信口說出來的都是法。六祖大師一個字都不識,但明心見性後,他講的《壇經》就是法。雪漠的書,你把它看作小說,那它就是小說,你把它看作法本,那它就是法本,你把它當作人物傳記,那它就是人物傳記。

「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智慧德相、佛法都在自性裡面,全部都有的。你看看我們這個宇宙,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八大行星圍繞著它,運行得那麼好,那麼井然有序,每一個環節都恰到好處,為什麼會這樣?

我前段時間看了一個節目,叫做《棕熊的世界》,是法國的紀錄片,有一條河,每年夏天都有很多魚從太平洋游過來產子,棕熊就到河裡來抓魚吃。為什麼棕熊就剛好知道這個季節會有魚過來?為什麼魚就剛好只到這個地方產子?產子結束後又遊行幾千里回到太平洋里去?這個魚是怎麼知道這個路線的?它本性裡面就具足的,就有的,這就是「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明心見性,大家都誤解了,總以為要見到什麼東西或者得到什麼。比如好多修道的或者修密宗的,看到光了或者看到佛了,就以為自己明心見性了,或者說感到很喜悅,身心放了大光明,以為這個是明心見性。這些都不是,這些只是相。真正的明心見性是般若智慧,佛法是般若之學,南懷瑾老師經常如是講,《心經》、《金剛經》那麼多經都是在講般若。這個般若智慧不是外來的,是你本性裡面本身就具有的。

知識只是本性智慧的一種展現。因為有自性在裡面,我們才能發明電腦、太空梭、原子彈等等,這些知識是本性裡面都有的,所以我們才能把這些東西展現出來。不是我們學了這些知識之後才會有這些東西,不是這樣子的。

到現在全世界沒有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青銅器是怎麼產生的?人類怎麼知道石頭裡面有礦物質?然後把石頭打碎了冶煉出金銀銅鐵錫這些金屬。這些知識從哪裡來?如果以馬克思主義哲學來回答的話,是勞動人民在勞動生產中自然發現的,勞動人民怎麼可能在勞動生產中積累這樣的經驗?

愛因斯坦怎麼就突然有了相對論的思想?「何其自性,本自具足」,很多東西就在我們的自性裡面,只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或者是佛法講的「業」的展現,這些知識慢慢從自性裡面湧現出來。

知識只是般若的作用,不是般若本身。真正證到般若以後,般若就是知識,知識就是般若。如果證不到般若,知識就只是知識,和般若沒有關係。

另外,開悟之後,一定會在肉體上,在身心上有證量出現。南懷瑾開悟時有眼通的出現,虛雲老和尚也是,能在靜室隔著很多牆壁看見別人在廁所里上廁所。比如六祖大師把袈裟放在石頭上,慧明拎不動,這是何等的神通?

所以說,開悟之後,一定會有一定的神通證量,有的時候神通證得深,有的時候證得淺,這跟你的定力有關係,跟你多生的宿慧、多生的熏修有關係。但是,無論如何,一個開悟者在精神、氣象、生理等各方面會發生變化,心身是一元的。如果一個人自稱開悟了,但卻滿身的濁氣,心胸狹窄,很自私,沒有菩提心,怎麼可能開悟呢?

明心見性的機緣很多,但與定境的修持有關。香嚴禪師在一個敗落的道場干農活時,挑揀土地里的石塊,不經意間,擊竹聞音而開悟;虛雲老和尚在打坐時,侍者給他倒開水,開水落在他手上了,他一驚,杯子落地,一聲清脆的響聲,那一瞬間他開悟了。

還說了首偈子:燙著手,打碎杯,家破人亡口難開。春來山花處處秀,山河大地是如來。香嚴禪師和虛雲大師,時時都在定境中,突然觸緣,就開悟了。那一瞬間,也打碎了時空的隔閡。

我曾經看過一本古代的情色小說,說一個和尚修行多年,沒有開悟,他很失落,信仰也動搖了,就去煙花柳巷。有一次他和妓女做愛時,突然開悟了,就赤身裸體地奔跑出來大喊,我見到了,我見到了。

我們要對明心見性有正確的理解,不是我們得到什麼東西,而是我們本來的東西展現出去,《法華經》對此比喻為「貧子衣中珠」。有個長者,他知道兒子不太成器,就給兒子的衣服里縫藏了一個價值很高的明珠,告訴兒子,無論如何艱苦,都不能拋棄這件衣服。

後來這個兒子窮困潦倒,流浪他鄉,但這件衣服他沒有丟棄。最後他回家了,父親從他的衣服里找出了那顆明珠。爹媽給的這個身體,就是這件藏著明珠的衣服。這明珠,也比喻我們的自性。德山玄鑒禪師也說:宇宙之內,乾坤之間,中有一寶,秘在形山。

前輩老師創建的功法,都是他的身心境界的自然展現,不得已才以功法的形式告訴你的。比如密宗觀想日輪月輪,拿道教來講,人身為一小宇宙,修到一定的境界之後,身體裡面自然會出現日月星辰,這是一定會有的。

但是呢,這個東西我體驗到了,你沒體驗到,怎麼辦呢?我就告訴你觀想,觀想小腹裡面有一個太陽,觀想兩眉之間有一個月亮,你不斷地觀想,意識造境,通過心的作用把這個景象造出來。

所以說,人和天是一體的,宇宙中有的東西,自性裡面也都有,但是呢,不修行的人就展現不出來,或者不容易展現出來,不容易全面展現出來,不容易全部展現出來。

提問者2:如何把佛法的智慧內化到我們的生命裡面,起心動念、行住坐卧都會有所受用,而不是說修行和實踐脫離了?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有一個故事,有一個老太太,一天到晚念南無阿彌陀佛,他的兒子很煩,他媽念一聲阿彌陀佛他就叫一聲媽,他媽很生氣。兒子說:我叫了你幾次,你就煩了,你不停的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煩死了嗎?

陳老師:有一個成語叫做「畫餅充饑」,畫餅是不能充饑的,很多人的佛法道理懂得很多,但是生活中生不起受用,就是沒有修行的原因。怎麼樣修行呢?一定要修定力,如果不修定力的話,第一是很難開悟,第二是很難生起受用,第三就是容易被八風所動,別人說你好你就開心,說你不好你就煩了,我相人相破不掉。

所以說一定要修行,修行裡面,佛法講戒定慧三無漏學,一定要持戒守戒,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在持戒的基礎上,你的心自然就清凈了,這是最基本的。如果不持戒,心不清凈,定力就不容易生起來。然後就是要修定,有了定力以後,佛法自然就生起妙用了,身體也健康了,智慧也展現了,身心的空明和能量自然就展現出來了。

你要通過一種方式訓練定力,然後把這個定力滲透到一切方面去,「一即是萬,萬即是一」。打個比方,我經常站著打字,我已經站了七年了,我通過站來訓練我的定力,這種定力訓練出來以後,能向人生的一切方面拓展,打個比方,我把這個站7年的定力放在畫畫上,我從2013年到現在畫了4000多副畫。

又比如,去年的時候,我開始發心寫日記,把我修行和讀書的感悟寫出來,我從去年9月18日開始寫,一直寫到現在,近一年的時間寫了一百八十多萬字,我每天都寫,一天都沒落過,這就是定力,如果你沒有定力的話,肯定寫著寫著就寫不下去了。

有定力的人,做任何事情都會很專註,什麼叫定?定就是「心一境性」,你的心始終是非常專註的狀態,達到定力的極高點時,自然就證悟了,自然就忘我了,本性的東西自然就展現出來了。所以,佛法講定能生慧,絕對是這樣子的。

這個定力需要通過一定的方法來訓練,比如站樁、持咒、觀想、打坐,你就用一個方法去訓練,然後向一切方面去滲透。

有了定力之後,就能得到受用。舉個例子,季羨林老先生,我以前很敬仰他,自從看了他兒子寫的他的傳記後,我對他的態度發生了改觀。他學問很高深,他學佛五十年,他從來不信佛,他仍然有很多煩惱,名利的煩惱,跟子女的關係處得不好,在學術上也有很多煩惱。他不得受用,就是因為沒有修定力。如果有了真正的定力,名利等等的各種東西,動搖不了他的心。


推薦閱讀:

日行雲手千百次,太極功夫自然有
FEi手帳|你的穿搭不止在身上
自然金剛掌
自然門單操手之力扛泰山之金盆潑水與鯉魚擺尾
經驗談:用自然的方法,修鍊你美貌的極致(7)

TAG:自然 | 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