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婚姻能稱量嗎

婚姻能稱量嗎本文話題:健康養生 心理治療 中國的傳統文化 心理疾病 婚姻 孩子「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大概是每個花嫁新娘站在紅毯一刻的甜美心愿。我們都知道,相伴一生的道路不可能沿途鋪滿鮮花:也準備好了,在細碎的日子裡用愛和包容來化解矛盾。所以,當我們邁開雙腳邁進婚姻,還是會堅定地相信等待我們的未來,終究會是一片美好——至於那些道聽途說的可怕故事,應該只是一個傳說,決計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遺憾的是,有時候生活的確會和我們開玩笑。在真實生活中,總有些不幸的故事在一些家庭中上演,而且那些情節絲毫不亞於文學作品中的作者想像。比如出軌和家庭暴力,比如毒癮和酒精依賴,再比如一些更加隱蔽的家族秘密……哪怕它們在社會學家的調查報告里只佔區區幾個百分點,但對於正在承受這些痛苦的人們來說,這瀰漫於天地之間的痛苦,卻是不可否定的百分之百!原本寄託了無限希望的婚姻,長出一顆毒瘤。僅僅是面對這一事實本身,就需要當事人鼓起極大的勇氣。在問題呈現的最開始,否定和掩飾常常是我們最自然的反應。我們會一相情願地自我安慰:「這只是一場意外,這應該不會再次發生。」然後,隨著,情況惡化和痛苦的加劇,我們開始動搖和懷疑,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該選擇堅守還是放棄。是啊,到底應該怎麼辦?不僅僅是道德標準的要求,或者一紙婚書的約束,對於絕大多數的女人來說,遲遲不願做出決斷的原因,更多是源於內心中對於自己愛人的牽掛、對於那些一起走過的青春的不舍。「就算是養過一隻寵物,我也不會隨便就選擇放棄。我就當他是生了一場病,一場很嚴重的心病,雖然委屈和辛苦,我也想陪著他把病治好……」但一味的忍讓,是否能為生活開創出一個新的明天?世許吧。畢竟生活不是考卷上的選擇題,沒有4選1的標準答案等著被揭曉。最終的選擇是走是留,當然要視每個人、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而言。但現有的一個觀點,已經比較統一地得到了大部分婚戀專家的支持——自愛而愛人。誠然,每個人都可以選擇去做一名救贖他人的天使,但前提是你確定有足夠的力量帶領對方脫離苦海,而不會跟著他一同捲入更大的深淵。我們無法把自己沒有的東西奉獻給別人,特別是幸福。出軌 婚姻能否共享?如今有關「第三者」題材的影視作品的泛濫,也正好反映了眼下婚外戀對於傳統婚姻的考驗有多麼嚴重。在沸沸揚揚的《蝸居》影響下,千百年來被人唾棄的「陳世美」,華麗轉身後就變成了被無數年輕以及不再年輕女性心中嚮往的「宋思明」。再聯想到一場車禍帶出一系列小三的老虎伍茲——似乎成功的男人,就應該在婚姻之外尋求其他的安慰,就應該被N+1個女人共享。可是,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去體會那個被別人「撬」走了伴侶的留守夫人,她的內心中,又會有多少荒涼和無奈需要時間和智慧去平復。很多女人發現自己做不到,於是選擇離開。上海社科院做過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70多種導致離婚的原因中,婚外性行為佔到總數的40%,名列婚姻殺手榜榜首。如果只是偶然一次「失誤」,作為妻子,可以嘗試在心情平靜時,把自己的視線放寬——想一想在事件發生後,他對於你、對於這個家,是更好、更關心了?還是更糟糕、更冷漠了?如果你把對方的出軌看作是他某些需要沒能在家庭中得到滿足的信號,就可以以此為線索,找到兩人重新回歸親密的方法。但如果丈夫「頻頻出軌」,妻子所承受的痛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的,即便如此,大多數的妻子還是會抱有幻想,期待對方會有玩累了的那一天,會有浪子回頭的時刻。但是,大量案例研究表明,「頻頻出軌」是一種成癮性心理疾病,而非一時糊塗。我們必須要有勇氣在心理面對並承認這個事實,這也許是你最害怕的。當你能夠面對,你就有了選擇。實際上,一個人能夠自強的時候,即使單身的母親也能夠提供一個有愛而且穩定的環境給孩子,這也許比形同虛設的「完整家庭」也許更能讓孩子安全成長。血親第三者 誰是外人?在這個春天播放的都市劇《鎖春記》中,妹妹庄芷言是哥哥庄世博精神世界的「愛人」,他所有的精神世界都只向妹妹一個人開放。哥哥在婚姻中與妻子相敬如賓,妹妹卻寧願「自己的一生沒有春天」,視哥哥的人生為自己的人生。這樣的故事也許聽來太過驚奇,但類似的主題卻在我們身邊處處可見。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媳婦經常要在婚後很長一段時期里忍受「外來人」的角色折磨。如今的女性,雖然不需要忍受形式上的「排擠」,但在心理上,她們仍然有風險要面對一個界限不清的家族,並不是每一個走進婚姻的男性都做好了「心理斷奶」的準備。網路上各種「極品婆婆」的故事不斷上演,我們甚至有幸了解到還有「連每周有幾次夫妻房事」都要關心的婆婆,經常會提醒媳婦「我兒子從小身子虛,你別總勾引他。」也難怪嚴歌苓筆下的人物會無奈感慨:「這世界上,只有生我的,和我生的人,才是親人。」這也是中國婚姻和西方國家婚姻的最大不同,中國人認為:父母、血親關係比婚姻關係更重要,媽媽只有一個,媳婦可以再換。實際上,這樣觀念對婚姻愛情關係,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如果把婚姻關係放到優先位置,血親關係當作其次,結果就會發現:當丈夫站在媽媽那一邊,來強求妻子怎樣做得更好,這樣的婚姻離婚幾率很大。相反地,如果丈夫先去愛伴侶,不勉強妻子對婆婆好,而是給妻子很多空間,自己更多的去負起責任時,婆媳關係就會好轉。所以,如果恰巧不幸,你遇到了一個「極品婆婆」,不要把怨恨的焦點放在婆婆身上,而是想辦法去培養一個勇於擔當的、有責任感的丈夫。可以在生活的細節中學會示弱,試著讓自己成為一個「女兒」而不是「媽媽」,不斷激發強化丈夫「為人夫、為人父」的角色意識。暴力 在愛的掩護下……家庭暴力,聽起來好像是一個離我們很遙遠的事情,但事實上一點也不遠。最近有一項調查,中國家庭暴力發生率為29.7%~35.7%,其中九成的受害人是女性。當年熱播的《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中,安嘉和說過的一句話,經常是絕大多數男人對妻子大打出手的好借口。他說,「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似乎是因為愛才去恨,因為恨才會施暴,而這樣一個過程的起點,是因為梅湘南曾經失身。這一文藝作品更多表現了安嘉和施暴的客觀原因,卻忽視了隱藏在他內心深處的權力欲、控制欲,以及男權文化對他觀念和行為所構成的影響。實際上,安嘉和在乎的不是梅湘南和多少陌生人說了話,而是她是否對丈夫忠貞和是否依然在他的控制之下。在我國很長時期的社會觀念中,女性的貞操和對丈夫的服從是天經地義的,這種文化已經成為人們觀念的一部分。安嘉和經常打妻子而不是其他人,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心理問題;而梅湘南之所以能夠一而再,再而三的忍受,是因為她把丈夫的暴力合理化了——「我失身過,他施暴是可以理解的。」通常,家庭暴力都不是偶爾的衝動行為,而更多情況是一種「被遺傳」家族習慣。因此,有家暴傾向的人的心理治療通常需要一個不算短的時間。所以,作為妻子,如果我們願意陪著他慢慢學會其他更為理性的問題解決方法,也一定要在確保自己不會再度受到傷害的前提下進行。著名的兩性專家黃維仁認為,作為受暴一方的女性在這種情況下一定不能屈服,可以不離婚,但需要分居,讓對方嘗到後果,一方面自保,一方面可以保護孩子。很多時候,如果遇到婚姻暴力的情況,女人更願意去尋求心理治療,丈夫卻往往不屑於如此。而如果妻子離開,男人就會變成好學生。癮君子 天使也會絕望電影《逃離拉斯維加斯》里,尼古拉斯·凱奇扮演的酒鬼開始工作順利,家庭美滿,但卻因為離不開酒精而妻離子散,丟了朋友和工作,最終被社會徹底拋棄,隻身一人到拉斯維加斯喝酒一直喝到生命終結。這部黑色電影,是根據奧布瑞安的同名自傳體小說改編,是作者一生唯一的作品,而且他在改編權買斷後僅僅兩周就自殺身亡。現實生活中的酒鬼,並不是每一個都會選擇這樣默默地離開。類似有酗酒或毒癮等物質依賴的人,多性格軟弱,習慣逃避責任,依賴外物讓自己不必面對現實,且情緒易激惹,還常會對配偶及子女施加暴力。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很多家庭治療的案例都發現,正是這樣一類「拒絕對自己負責」的「問題式」人物,恰恰對於那些愛心泛濫、具有濃厚拯救欲的「天使型」女性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甚至還有「天使」太太會在丈夫成功戒除酒癮後離婚!精神分析解釋這一現象為「對童年的效忠」,很多人會在選擇伴侶時試圖再一次完成童年的心愿。所以,如果你發現自己經常被那些需要照顧的「大麻煩」所吸引,生活似乎變成了一部部不斷重複上演的故事片,一定不要隨便相信所謂「命運」的謊言,要從反醒和治療自己開始,最好接受專業人士治療。婚姻是兩個人的舞步,等你治癒了自己的時候,要麼對方也會跟著改變,要麼,你找回了重新選擇的力量。性 遊戲還是虐待相對於加斯特·吉肯於1975年導演《O娘的故事》我們的《色戒》真的只能算是小學水平。那部影片敘述了一位代號「O」的年輕漂亮女人,被她的男友Rene送到巴黎郊外的一座城堡里,在那兒接受了SM女郎的訓練:捆綁、鞭打和性虐待。O深深地愛著Rene,為了證明她的愛,她甘願忍受對她的各種各樣的羞辱和虐待。儘管如此,O最後還是逃脫不了被Rene為了抵債當成禮物轉讓給他同父異母的哥哥Stephen的命運。為了愛,是絕大多數女人在面對病態婚姻,難以一走了之的絕對軟肋。具體到性問題上,如果不是因為愛,有幾個女人不會在這樣的尷尬場合當場翻臉?但性愛專家們提示我們:令人愉悅的性,首先需要兩個人之間基於互相尊重的坦誠對話:並不是兩個人相愛,就可以體驗任何方式的性。當然,每個人對於性活動的底線,都有自己的理解。向對方坦白自己的想法,也的確需要一個過程。處理這樣的問題,沒有什麼人人通用的必須原則。但不管怎樣,美滿的性是兩個人的遊戲,它需要雙方的共同探索,而忠於自我是開始相互對話的第一步。甘願配合的前提,是愛,而絕不應該是恐懼。一個真愛你的人,會尊重你、疼惜你,不會強迫你做不情願的事情。所以,勇敢的做你自己,明確自己的底線在哪裡是建立和諧兩性關係的關鍵。延伸 如何向孩子說明?很多人在痛苦中繼續忍耐,原因常常就是為了孩子。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似乎「一個完整的家」對孩子來說,永遠是超越一切的必需品。但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調查數據和案例報告卻證明,那些具有高度「傷害性」的「完整家庭」,要比僅僅是形式上的「不完整家庭」,對於孩子會產生更嚴重的不良影響。為此專業的家庭治療師指出:即使選擇了結束婚姻,我們也可以在單方面撫養孩子的過程中,採用一些更具保護性的方式方法,給孩子一個更為優質的童年。首先要向孩子說明,父母離婚是父母之間的事情,而不是由於他/她的原因。越是年齡小的孩子,這一點越是尤為重要。很多孩子會因為父母婚姻的不幸而陷入自責。另一方面,也不要試圖在孩子的心中抹煞父親的存在,多給孩子講述父親的優點和你們曾在相處中快樂的故事。當然,這裡不是建議大家編故事說謊。特別是對於年齡稍大些的孩子來說,家裡發生的一切都逃不過他們的眼睛。要告訴孩子生活總會有遺憾,關鍵是明天又會是全新的一天。生活實例告訴我們,相對於要對孩子具體說些什麼,身為母親,更重要的是對自己的生活和心態做出積極的調整。一個快樂幸福的母親,才會最終養育出快樂健康的孩子。 延伸閱讀:禮佛札記:孩子腳上長人面瘡,原來是橫死的前夫作怪 禮佛札記
推薦閱讀:

面對可有可無的雞肋婚姻,如何成為獨立勇敢的女性,走出這一步?
婚姻·情人·紅顏
八字合婚結果告訴你,和誰在一起才是好的婚姻
顏控的人,怎麼才能喜歡醜男?
生於大城市嫁到小城市?

TAG:婚姻 | 稱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