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閱讀是起點——富蘭克林讀書會

什麼是「閱讀」?《中國大百科全書》上說:「閱讀是一種從印的或寫的語言符號中取得意義的心理過程。閱瀆也足一種基本的智力技能,這種技能是取得學業成功的先決條件,它是一系列的過程和行為構成的綜合。」《教育大辭典》上說:「閱讀是從書面語言獲取文化科學知識的方法、信息交流的橋樑和手段。」

閱讀是一種習慣。當我們越來越多習慣於手機刷屏,習慣於微博、微信、博客的閱讀,習慣於滑鼠點擊的淺閱讀時,也就慢慢失去了閱讀的樂趣。支離破碎的輕淺瀏覽,讓我們越來越容易被裹挾,被誤導,於盲從盲信中,喪失獨立的判斷和思考。

打開一本書,彷彿打開了一個嶄新的世界。對閱讀的熱愛,會讓你以更為開放包容的心態,擁有更加豐富多彩的世界。它會改變你既定的觀念,削減你的偏見,成為有判斷、有思想的人。一個人年輕時候讀的書,必然會對他的成長產生重要影響。在青少年的價值觀尚未形成之時,讀什麼書,往往決定了他們的價值觀。閱讀會給人精神以滋養,它不一定給所有的困惑以答案,卻會開闊你的視野,讓你擺脫思維的慣性和惰性,不斷汲取新的知識營養。不管你從事怎樣的職業,也不管你身處怎樣的階層,你首先應該是一個讀者,以一種開放求知的心態,認真讀書,在閱讀中進步與成長。

在目前這種應試教育的環境下,富蘭克林讀書會要做的事就是讓孩子回歸閱讀回歸教育的本質,喜歡上閱讀並通過體系化的經典閱讀,使孩子擁有自主學習能力。閱讀是對學生進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學生學習越感到困難,他在腦力勞動中遇到的困難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閱讀: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較長時間的曝光一樣,學習成績差的學生的頭腦也需要科學知識之光給以更鮮明、更長久的照耀。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正是這一點學生的腦力勞動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閱讀啟迪著學生的心智,喚醒了他們沉睡的心靈,激發了他們對知識的興趣,激活了他們的思維,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們的思想,價值觀和人生觀。

直行道富蘭克林讀書會,通過閱讀要培養出什麼樣的人?概括成一句話就是:人格完善的理性的樂觀主義者。具體可分為如下三個層面闡述:

1、知識與能力層面,具有較為深厚的中文基礎,聽說讀寫能力達到一個較高水準。能夠用語言和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表達方式多樣化藝術化,能欣賞各種問題,靈活運用各種修辭。對人類文明具有框架性的知識概念,對人文、歷史、地理、經濟學、心理學等領域的經典學術成果和著作,有基本的認識。形成開闊的視野,和宏大的格局。具有思辨能力,善於思考和提問,具備公開演講和辯論的能力。但又懂得如何與人溝通,以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影響他人。

2、美德與好習慣層面,通過《美德手冊》培養起終身受益的美德和好習慣,如:勤儉、自律、專註、善於學習、勤于思考、與人為善、合作分享等。

3、情感與態度層面,人格完善,熱愛生命,尊重生命,不盲從,不迷信。心靈美好,懂得感恩和回報,有著充實的精神世界和豐富的精神生活。思想成熟,能客觀理性的對待人和事。對自己有較為全面和客觀的認識,清楚自己的精神氣質、興趣偏好和能力特長。在上述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理想和夢想,並開始積極主動的學習和追尋夢想。

這就是閱讀能達到的效果,一個孩子的成才需要後天的培養,而後天培養的起點就是閱讀,從小就擁有閱讀習慣,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印在孩子的性格中,讓他們在以後的成長中會有更高的起點,更成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從閱讀起步吧!富蘭克林讀書會願意豎立起孩子人生帆船的風帆,指引他們


推薦閱讀:

揭秘:毛澤東和蔣介石讀書的最大不同是什麼?
用筆讀書 《菜根譚》抄寫(1-72)
蔡鋒談:文昌位上放書桌,有利於小孩讀書
那些帥的人,都在讀書
讀書苦還是不讀書的人生苦?

TAG:閱讀 | 讀書會 | 十年 | 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