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避性人格障礙

迴避性人格障礙是怎麼來的——迴避型人格障礙專題  第一部分:言說  他出生之後,他的媽媽甚至不記得他的生日,他爸爸暴打他的時候,媽媽在旁邊,一般情況下,是無動於衷的……他的媽媽,很少對孩子笑,也很少擁抱孩子,我很難以想像,幼年的他,在外遭遇挫折的時候,回到家裡,可以一把撲到媽媽懷裡,去撒一下嬌嗎?那麼,這個孩子的委屈,將會在哪裡去得到發泄呢?  沒有人會愛我,在乎我的存在,沒有人會關注我,認為我很重要。你說這就是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內心,對於現實世界的真實「假設」,我完全不能理解,這個世界上,真的有人會這麼想嗎?這個世界上,真的會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媽媽嗎?  第二部分:自由探尋  這樣的假設背後,是一種無比凄涼的具有現實性的假設,然而這就是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內心的假設。

  李小龍老師的一個講座中,我記下了這麼一段話,他這段話的來源,原本是關於自閉症的孩子的心理來源,但是,我覺得,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在實質上就是成長起來了的自閉症或者更廣泛意義上的自閉症,他是這麼說的:  我們可以參考沙利文的這段話,他曾經說過:我們想像一下一個嬰兒,他一開始哭,肚子餓的時候,  最好的方式是,他一開始哭,媽媽就給他餵奶。  第二種情況是,他要哭上一會兒,母親才給孩子餵奶,這個時候,他需要承受一些挫折和焦慮,但是媽媽餵奶之後,那個挫折和焦慮還是能夠被消化掉和整合掉,也不至於說是傷害到他的人格內核。  第三種情況,孩子一直在哭,媽媽就是不給他餵奶,當然,也不一定就局限在餵奶的事情上,只是在這個事情上,包含著滿足和挫折的模型,孩子總是需要,哭,媽媽持續地沒有回應,然後孩子哭到一定程度上就不哭了。

  沙利文解釋說,孩子一開始哭的時候,是希望媽媽能夠給予他滿足,這個時候他的自我對外界是充滿期待的,在前兩種情況下,孩子能夠得到滿足,自我就能夠保持一個比較完整的結構,但在第三種情況下,外界對他的要求持續地沒有回應的時候,為什麼孩子變得不哭了,是因為那個時候,孩子本能地知道,我不能再期望什麼,我再期望下去的話,我的自我就會崩解,最終會瓦解。這個崩解就好像是我愛上一個人,這個人突然說不愛我了,我們一下子就覺得這個世界崩潰了,其實不是世界崩潰了,是你內心崩潰了,所以你看到的世界是崩潰的。那個孩子為了避免這種持續的期待下去,持續的失望,沮喪到絕望,避免陷入絕望,那個最原始的自我崩潰,他會回撤。回撤就是折斷對外部的期望,本能地隔斷和外界的聯繫的衝動,他再也不去期待任何東西。

  就象一個談戀愛失敗的人,失戀以後再也不想談戀愛了。如果他持續地隔斷和外界的聯繫的話,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保持自己的那個與生俱來的自我的那個最基本的內核,不至於完全的崩解。但他也不能完全去擴展,他不能再對外界能夠給予自己愛和關注保存著希望,給他的教訓是,只要他有希望,他就會受傷。  在佛洛依德的概念里,有一個名詞叫做嬰兒神經症或者兒童神經症,這個概念的含義就是,最開始的關係模式里,我們受到的挫折,會被無意識的記憶所保存,然後應用到今後的類似的情境之中。  回人就是這樣的,如果有一個對於嬰兒沒有熱情的媽媽,嬰兒本能地知道了,這個世界,將不會有人來無條件地愛自己。  第三種情況,孩子一直在哭,媽媽就是不給他餵奶,當然,也不一定就局限在餵奶的事情上,因為嬰兒的哭聲里,包含著無數的需要,比如褲子被屎尿糊著難受了,比如我無聊了,需要媽媽溫柔的聲音來陪伴著我,逗我玩,比如我遇到驚嚇的聲音,需要媽媽立刻出現來安慰我等等,最關鍵的,其實還不是這些需要本身的被滿足,而是透過這些需要的被滿足的過程里,嬰兒知道了,自己是有人關注的,有人給予了情感的付出的,通俗地說就是有人在愛著我的。這樣的感覺,才是一個嬰兒的心理,能夠健康地「存活」下來的前提。

  但是,媽媽對於嬰兒所發出的這些信號是冷漠的或冷淡的,她對自己的嬰兒,沒有什麼興趣,她當然不至於餓死嬰兒,但她總是不能在第一時間裡,出現在嬰兒最需要她的時候。  媽媽為什麼不能愛自己的孩子呢?因為婚姻的不幸福,因為得不到丈夫的尊重和理解,又或許是得不到婆家的愛和承認,因為經濟太過於困頓,因為孩子本身就是不幸婚姻的產物,是把媽媽困在不幸婚姻里的枷鎖,反過來說,因為孩子把自己羈絆在不幸的婚姻的束縛里,在母親的潛意識裡,也許還埋藏著對孩子的恨和冷漠,那麼,忽略孩子的感受,忽略孩子的需要,忽略孩子的情感,是這樣的母親必然會做的一個選擇。還有一種最可能的情況是,媽媽是一個回人,所以必然地在婚姻中容易受到丈夫的傷害,於是,報復孩子,成為媽媽的潛意識的選擇。

  這樣的母親本身,自己人格就是不健全的,對於嬰兒沒有熱情和笑容,也不會在懷抱著嬰兒的時候,把她的愛和熱情傳遞給孩子,這樣的媽媽本身,也許就來自於一個破碎的家庭,她沒有得到來自她的媽媽的愛,她也給不出健全的愛給自己的孩子。因為媽媽的內心裡沒有愛,她就無法傳遞愛。人格障礙是有很大的遺傳性的,也許原因就在於這裡吧。  我們必須承認,任何嬰兒的感知覺,也許是比我們成年人更為豐富的,他只是沒有語言可以表達,但幼小的他就已經能夠知曉,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喜歡我,沒有人愛我,沒有人在乎我是她的唯一,我不是她的什麼,我什麼都不是,因為在她那裡,我就什麼都不是,我只是她被迫無奈,因為沒有避孕措施而產生出來的一個生命。那麼,在未來的世界上,我又能夠是什麼呢?她是我的來源,連我的來源都不認可和接納喜歡我這個生命,欣賞我的獨特性,我還需要在哪裡去得到認可喜愛和接納呢?那我就放棄了吧。

  一個不喜歡自己的人,怎麼可能去喜歡別人呢?一個對自己都不感興趣的人,又怎麼能去對別人和這個世界感興趣呢?這個孩子,躲在了這個世界的邊緣,看著這個世界裡流淌著溫暖的情愫,他想要,他其實比任何人都需要,但他把自己包裹起來,遠遠地看著這一切。  精神分析是沒有必要回到過去的,你過去的種種,都在當下活生生地呈現著呢。  回人沒有一個朋友,他的內心已經告訴你了,他們是不需要人類世界的友誼的,他們不再能夠相信任何人會對他們無條件的好,友誼的基礎是彼此信任,他們早在他們的嬰兒時期,就已經把對人的信任,徹底地顛覆了,第一個讓他們不能信任的,就是他們那對嬰兒很冷淡的母親。  很多人都很奇怪,那麼小的嬰兒時期發生的一切,怎麼可能決定得了現在眼前的這個成年人的一切心理呢?

  在年齡太過幼小的嬰兒那裡,大腦皮質的分化能力非常的差,任何的創傷性事件的影響力,就有可能對這個孩子造成很難挽回的影響,還有,和母親的互動方式,是在我們最開始接觸這個世界之前,很多年的時間之內,反覆地和這個女人產生互動之後的一個能夠被模式化的東西,我們因為和母親的互動,形成了對這個世界上的其他人的假設和預期,因為和母親的互動模式,我們以為所有人,都會象母親那樣來對待我。這樣長期的互動之後,形成他們的一種對於世界上關於人和人相處的固定圖式或者叫核心信念,或者叫他們獨特的經驗組織原則,名詞怎麼換都可以,反正這個實質,就是這麼的一回事。  母親對嬰兒是嘲諷和譏笑的,嬰兒就會對別人的嘲諷和譏笑,有著難以抵禦的敏感和防禦;母親對嬰兒是沒有熱情的,嬰兒對於別人不愛自己的證據,就特別地敏感;母親是不在乎嬰兒的,嬰兒就覺得,滿世界的人,都不會愛自己。成年人,就是成長起來的嬰兒,因為他在嬰兒時期,在這個點上受過創傷,他其實是停滯在這個點的那個心理年齡了,他是一個巨嬰,別看他一把年紀了,他的心理,還停在他受到創傷的那個年齡,無法往前發展了。

  這就是一句話里說的那樣,很多事情都已經改變,唯有心還停留在過去。這是一句帶有佛教意味的話語,在這句話里,充滿著我們的條件反射的泛化和神經症性的防禦。我們總是因為害怕受到同樣的創傷,所以我們在類似的事情上,就總是提前和過度地防禦,以避免再次受傷,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護自己,但在這樣的防禦之後,我們對這個世界裡,還可能出現的完全不一樣的新的經驗,呈現出一種看不見的有色眼鏡的風景。

436樓 回復

  刁慶紅 2014-08-24 21:5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根本創傷,一般發生在出生半年到一年。人格障礙患者的創傷,一般發生在3歲以前。神經症患者的創傷,一般發生在3歲以後。在年齡越小的孩子那裡,如果遭遇到來自養育者的創傷的年齡越小,所容易罹患的精神疾病越嚴重,在以後,當遇到社會事件的刺激以後,曾經的創傷,就被所遭遇的社會事件激活,產生相應的精神疾病。  同樣的社會事件,在童年期沒有遭遇創傷的孩子,他不一定就會罹患那樣的精神疾病,而遭遇過來自母親的創傷的孩子,心理更脆弱得多,一旦遇到應激事件,就很容易產生心理疾病。  溫尼科特提出,對於一個孩子的人格形成來說,影響力最大的,似乎不是粗暴虐待或嚴重剝奪,而是母親對於幼兒需求的應答敏感性。關鍵的不是餵養本身,而是是否在餵養的過程中時刻傳遞著的愛的情緒,不是單純地對幼兒需要的滿足,而是母親對於幼兒的獨特氣質所做的獨特的反應。

  那麼一個對孩子沒有多少興趣的母親,怎麼可能做到這一點呢?她即便是在懷抱著孩子的時候,心思也是在別處,或者是在想還有什麼替別人加工的差事沒做完,或許是丈夫對自己的粗暴和不體諒而產生的對丈夫的怨恨情緒,或者是婆家對自己沒有愛,而使她甚至怨恨為婆家所生的這個孩子,她甚至會通過報復和虐待這個孩子,來完成對婆家的報復。她完全「看不到」眼前的孩子,眼前的孩子或許就是她的累贅,或許只是一個無奈的產物,而不是一個可愛的活生生的生命。  幼小的嬰兒,也能夠從母親那裡知曉這一切,而且這樣的知曉能力,遠遠比一個成人的敏感和正確,因為母親對嬰兒的態度,涉及到嬰兒的生死存亡的問題。在最年幼的嬰兒那裡,第一個敏感的能力,就是判斷母親對自己接納的程度的能力,這是克萊因理論中的死亡本能的第一個時期,這個時期,母親對嬰兒的態度至關重要。

  那麼,覺察到母親對於自己的冷漠的嬰兒,又會怎麼樣呢?因為母親再三地錯過嬰兒的表情,再三地錯過嬰兒原本是為了表達想要這樣想要那樣的哭聲,嬰兒於是知道這個世界是冷漠的,沒有人會在乎他的需要,以後成為一個神經質地抑制自己慾望的成人,他無法向對方或者配偶提出自己的需求。他無法向這個世界表達他的需要,因為他有一假設是這樣的:我如果表達了,而不能得到對方的回應,那將是可怕的。他們甚至很少直接叫配偶的名字,更談不上把自己的需要,和配偶分享。  在溫尼科特看來,成年人的愛是需要相互的利用的,雙方能遵從自己的慾望的節奏和強度,而無須擔心對方能否承受,正是對方承受力的堅固可靠,使得另一方與自身激情建立成分而熱情的聯繫成為可能。

  而這樣病態的嬰兒成長起來的成年人,他們抑制自己的需要,彷彿一個非常清高的無欲的人。他們對於食慾和性慾的需求的水平,都比平常人更低。  迴避型人格障礙病人,是在人格結構里,缺乏本我結構的人或至少本能力比多缺乏靈活性的人。  其實仔細地想一下,就會知道,喜歡美食的人,是一個充滿了人性味的人,是一個和媽媽關係好的象徵的人,喜歡美食,喜歡讓自己的嘴唇的慾望得到滿足的人,是在嬰兒時期,一旦餓了,就能夠從媽媽的乳房裡吸收到愛和食物。不喜歡食物的人,是因為媽媽對他的滿足里,沒有愛,沒有關注,食物和怠慢是聯繫在一起的。  性慾,更是一種關係的象徵,我要愛你,我才能夠有和你的身體極度親密的需要,如果極度親密的需要里有毒,那麼我寧可離你的身體遠一點的好,我可以保護我受傷的心。對於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孩子而言,從最開初和母親的乳房的聯繫上就受到傷害,他們在心理上缺乏和別人的身體共同享樂的需要。

  但是當對方真正忽略他的需要和想法的時候,他們就立刻回到嬰兒時期那樣絕望的時刻,他們的感情開始回撤,他們在說一句話,你看不到我的存在,那麼,你也死定了,怎麼個死法呢?就是和配偶翻臉,變臉或冷戰,既然你否定我的意志,看不到我的存在,那你不要和我有關係,我也不想知道你的一切。在我們共同的生活中,我即將當你不存在,你的一切,我都將不再過問,  來自正常家庭的孩子,遇到這樣的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的配偶之後,就會發現,自己在婚姻中「死」了,被對方的冷漠殺死了,我說到的死都是一種象徵意義上的死,在同一個屋檐下,對方不和你說話,不理睬你,當你不存在,你至少在他的心目中,是一個死去的人。當你不存在,那樣的手法,猶如當年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媽媽當他不存在那樣。

  一個正常家庭的孩子,和一個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的婚姻,總是充滿了無數的暗礁,隨時都可能讓他們的婚姻之船觸礁。  所以我高度懷疑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是否也等於被動攻擊型人格障礙的人。因為他們心上有著一個巨大的創口,所以他們其實根本也不能看到別人的存在,他們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傷口又被打開了,他們不敢主動地去攻擊對方,但是會斷絕和對方的關係,這種斷絕,也是一種象徵性的,因為畢竟沒離婚,所以採用在婚內,長時間地不理睬對方,來達到懲罰對方的目的。  這就是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在婚姻中經常使用的手法——冷戰,他們的冷戰,其實不止是用來對付愛人,也用來對付孩子,和任何不能夠尊重他們意志的人,他們會收回他們平日里對家人的關愛,代之以一種極端的冷漠。

437樓 回復

  刁慶紅 2014-08-24 21:54

  53:我的妻子是一個迴避型人格障礙患者  作者:刁慶紅(原創文章,轉載必須註明出處)  第一部分:言說  看了老師你的文章之後,我特意地電郵這封郵件給你,我的妻子,絕對是一個迴避型人格障礙,以前我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一點,只覺得她的性格很孤僻,沒有一個朋友,不和任何人來往,甚至是她自己的姊妹,她們之間也很少有交流,有時我說,姊妹之間,彼此應該走動一下,去姊妹家串個門,吃個飯什麼的,她都堅決反對,至於我的朋友,那是不能進我的家門的,進了,她也沒什麼好臉色。  至於我們之間,不瞞你說,她似乎是一個性冷淡的人,總是在夜晚,給我一個冰冷的背影,這麼多年來,為了孩子,我忍耐著,沒有地方發泄我的情緒,只好約著我那些男性朋友出去喝酒,洗腳房,按摩,打麻將等等,經常打到三更半夜,才回到這個沒有溫暖和熱情的家。

  年輕時候的我,我也許是貪玩了一點,沒有更多地顧及到她的需要,也沒有更多地參與到帶孩子的事務中去,這成為她對我最大的不滿的地方。只是我很奇怪的一點是,她的不滿,幾乎不通過言語來表達,而是直接地通過不理睬我,拒絕和我同房來表達,她的不理睬,哪裡是一般性的懲罰啊,一旦冷戰起來,那簡直是一個可怕啊,半個月,一個月,我真的受夠了,我簡直不知道,這就是心理疾病中的迴避型人格障礙,今天,我從老師你的文章中知道了,死也瞑目了啊,回想自己這麼多年來受的憋屈氣,總算是有一個名字可以來命名我的婚姻的悲劇了,要不然,我一直在想,是我出了問題,還是她出了問題,想破腦袋,都不能明白,為什麼,別人的家裡和和睦睦,我的家裡,拔涼拔涼的……

  寫到這裡,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我,已經是滿臉淚痕,……  這個不幸的家裡,孩子也成為我們婚姻關係的犧牲品,正在讀高中的孩子,已經根本不想去上學,沉迷於網路遊戲……  老師,我允許你把我的電郵發出來,希望能夠引起社會對人格障礙有更多的關注和探討,以及治療。  第二部分:自由探尋  當你有某種需要,而那個人「竟然」完全不能察覺的時候,你會怎麼反應?  第一種:直接告訴他我的需要。  第二種:生氣的做法。你覺得他應該是我肚子里的蛔蟲,怎麼能夠這樣地不能理解我的心思。他主動地覺察出自己的心思,與他被動地經由自己的提醒,才能理解自己的心思,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層次的理解啊。如果換算成愛的話,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愛啊。我多麼希望他就是我肚子里的蛔蟲啊,我的心思他都能夠了解,然後按照我想像的那樣去行動。一旦他不能覺察出我的需要,我就會有一種被忽視乃至被漠視的感覺,然後就產生自戀受傷,以及一種莫可名狀的暴怒。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孩子,和很多人格障礙的人,都是採取的第二種的方式,來和人「溝通」,其實,這也是一種溝通,只是是一種太強烈的「溝通」。  暴怒的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發泄。另一種是被動攻擊,也就是,堅決不再理會對方,暫時地讓關係休克一下,如果感覺被他漠視的程度深一點,我可以做得再狠一點,很長時間都不去理會他。當我這麼做的時候,其實我自己的日子也不好過,但我在這樣的對他的懲罰中,和對自己的懲罰中,感覺到一種莫名的痛快,我也許能夠回憶起,當年的爸爸就是這樣對待媽媽的,或者當年的媽媽就是這樣對待爸爸的,當我這麼做的時候,我在心理上,和爸爸(或媽媽)的距離特別的近,我又能夠和他們產生某種精神和情感的連接。這就是無意識的認同,當我們認同父母的某一個部分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活得特別的踏實和安穩,哪怕那個部分的一個非常糟糕的部分,但對年幼的孩子來說,認同父母,是生存下來的一個很有必要的策略,父母總是喜歡和自己比較相像的孩子。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孩子,一般都有一個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媽媽,或者爸爸。  那個被忽視和被漠視的孩子,能夠產生那麼大的憤怒,最根本的原因,是當年的媽媽或爸爸沒有「看見」自己的存在,總是用她的意志來代替自己內心的意志,無數次的被忽略和被否定的經歷,我的內心,早已經對有可能對我的意志看不到的人的一種神經症性的憤怒,那時的我還幼小,我不能也無法對爸媽發泄,今天,好吧,你來撞在我的槍口上,受死吧你。  不論是婚姻還是戀愛,如果你遇到的是一個在他很小的時候,不能被他的父母理解和滿足情感需要的一個孩子,你今後的人生之路,都可能是在和一個施虐狂在一起生活,直到你無法忍耐的那一天,或者你就是一個受虐狂。或者你的神經系統足夠的強大。

  兒童期的基本經歷,內心衝突,精神創傷,是成人身心疾病,神經症乃至精神病的病因。這是精神分析臨床的最基本的一個理論。

438樓 回復

  刁慶紅 2014-08-24 21:54

  迴避性人格障礙患者,也不是完全就沒有機會獲得一段還過得去的婚姻,有時候,愛人就是她最好的心理治療師,只是,你要能夠明白到回人的心理,其實,和他們相處,照樣可以是不錯的。  回人一般心思細膩,敏感,但回人還不同於其他的人格障礙,回人和人是有溝通的,有交流的,不象某幾種類型的人格障礙,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中,耳朵都是封閉了的,根本不能聽得進去別人的話,回人在這點上,會是一個很好的傾聽者,他們聽得進你的意思和表達,甚至是過分地聽得進,他們會很關注你的需要,猶如關注他們自己的需要一般。  但是,回人最致命的地方在於,他們更多的關注的是別人的話語或者行為里,輕視他們,忽視他們,忽略他們的存在和意志的地方,這是回人的致命創傷,但這個創傷不是發生在此時此地的,而是發生在彼時彼地的。

  回人的主要撫養者,通常是媽媽,(注意,我這裡要強調一點,在精神分析的世界裡,我們說的媽媽,主要用於指代撫養者,有時是實際的爸爸,但當爸爸代替了媽媽的角色的時候,我們依然稱為媽媽,是一種象徵意義上的「媽媽」,所以,不能太過拘泥於我們說媽媽的時候,實際上是媽媽還是爸爸。)回人的媽媽,一般是一個對孩子沒有太多熱情與笑臉的媽媽,這樣的媽媽,她自己也是來自一個對自己沒有愛的媽媽,所以,她心裡沒有愛,也就很難付出愛。愛是一個孩子生命里最重要的成長資源,有了愛的孩子,會對這個世界回報愛,他有能力付出愛,並且知道什麼是愛。沒有得到愛的孩子,他終生都渴望得到愛,但他對愛的定義,帶有畸形的痕迹。  其實,人格障礙里,沒有什麼是必然的形成因素,因為每個家庭不一樣,每個孩子的易感性也不一樣,我們在這裡探討的,也只是大多數的情況下的一般成因。

  也許有些得到媽媽很多愛的孩子,照樣是回人,因為在孩子的無意識中,媽媽的愛有毒,媽媽的愛里,還伴隨著嚴重的控制和焦慮,孩子說不出來,但能夠感覺得到。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回人的童年裡,受到過媽媽的嚴重的忽略和怠慢是肯定的,爸爸或媽媽,不斷地,反覆地用自己的意志來代替或強姦孩子的意志,他們聽不見孩子說話的意思,他們不想理會孩子的意思,他們認為自己的意志就是完全正確,唯一正確的意志。所以我高度懷疑,我們這樣一個家長制盛行的國度里,回人的數量,是何其的多。  所以,長大以後的回人,對於別人對他的意志的忽略與怠慢,就缺乏了應對的彈性和靈活性,他只對這一點敏感,別人要是輕侮他,輕慢他,不在意他試圖表達和傳達的意思,他心裡馬上就心如死灰,彷彿又回到被媽媽否定個人意志的那一刻的悲涼,無奈和無助,他心就已經「死」去,他自己死了,那惹他的人也就死定了,怎麼個死法,那就是,他堅決不會再不理睬你,當你不存在,猶如當年的媽媽當他不存在一樣的懲罰手段。在他的無意識里,他也是要以這樣的方式,來讓你知道,嬰幼兒時期的他,曾經怎麼經受同樣的對待。

  任何人格障礙,實際上,看似一大把年紀的人,卻仍然活在他受到創傷的那個年紀,看似多大的人了,但他們的敏感區域的心智化程度,仍然停留在2歲,3歲,甚至1歲。  和回人相處,多理解他的要求和沉默背後試圖傳達的意思,你多敏感一點,說話不要大大咧咧的,回人會給你很好的回報的,因為回人是非常心思細膩的人,可能自己小時候受過傷,一般他們不會主動地去給別人傷害,他們渴望得到愛,得到尊重,得到自我價值感,我們知道他們需要什麼,作為愛人,多給他們一點,少較勁一點,婚姻也是可以過得很舒服的。  其實,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可逾越的那個創傷點,每個人都可能是某種形式的人格障礙,只是目前的人格障礙的名稱,還不足以多到可以形容我們每個人的病理心理而已,我們盡量地去理解身邊的人,給他們一個安穩的情感生活,就是我們的功德了。

  在弗洛伊德的時代,神經症是心理病理的主流,而在我們這個時代,人格障礙已經是心理病理的主流,什麼是人格障礙,人格障礙就是無數種神經症的更加嚴重和固定化之後的結果。  不管什麼精神疾病,從最嚴重的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礙,到神經症,都是人的自我價值感出了嚴重的問題之後的結果,這個自我價值感如果是有一個值的話,滿分100分,當低於10分的時候,就是精神分裂症,人會體驗到嚴重的被拋棄的恐慌,當低於20分的時候,就是人格障礙,人會體驗到被拋棄,被貶斥,不被需要不被尊重的恐慌,當低於30分的時候,就是神經症……  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盡量給別人多一點的自我價值感吧,雖然這個名稱叫自我價值感,但它是在人際互動里體驗到的。付出愛,關心,尊重,「看見」,肯定,欣賞,就是在給別人自我價值感。不管是家長還是愛人,你不要去反著來噻。

  你不要把心理疾病看得好神秘,有好多的品種,說到底,人的心理疾病的性質都差不多,我們需要一個還過得去的心理的生存環境,我們需要穩定健全的人際關係,我們需要維持一個在人際關係中基本正常的自我價值感,這個自我價值感,就是我們認為我們能夠獲得多大程度的穩定的人際關係而建構的。所以,你去爭論什麼才是真正的內驅力,有什麼意思嗎?自我價值感影響著人際關係,關係決定了人的情緒和情感,就這麼簡單。


推薦閱讀:

人格障礙的類型
從主客體關係的角度看人格的形成
如果你的伴侶有這些特點,請一定謹慎考慮——遠離邊緣型人格障礙
人格異常就是病嗎?
從林妙可的表現解讀表演型人格

TAG:人格 | 人格障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