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門詭影》:國產驚悚片終於擺脫了精神病!
昨天(3月13日)上映的驚悚片《封門詭影》再以中國第一鬼村「封門村」為故事原型,用場景渲染與超強特效來嚇唬觀眾。說實話,本片與之前同類、同題材、同素材背景的《「封」門村》、《枕邊有張臉》等電影沒什麼兩樣,但唯一值得強調的是,該片在結束時沒有用國產恐怖片的固有套路,沒有用惡夢、抑鬱、精神病患者來收尾,這一點不僅是《封門詭影》的一大看點,更是國產驚悚片擺脫精神病束縛的轉折點!
懸疑影視作品再拿精神病消費是否屬違法?
2013年5月1日,《精神衛生法》正式頒布實施,該法明確保護精神病患者的合法權益和人格尊嚴。其中,第五條這樣明確規定:全社會應當尊重、理解、關愛精神病患者。新聞報道和文學藝術作品等不得含有歧視、侮辱精神病患者的內容。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歧視、侮辱、虐待精神疾病患者。
但縱觀我國的文學藝術行業中的影視作品,從電視劇《背後有人》、《心火》到《人到四十》、《仁心解碼》;從電影《海洋天堂》、《救我》、《荒村公寓》到《異度空間》、《等著你回來》、《異空危情》等無一不是把「精神病」這一群體放進影視作品裡來博人眼球,提高收視率與票房收入。同樣,昨天上映的《封門詭影》也給一部分網友的感覺也是「精神病」有關的電影。
比如,在新浪微博《封門詭影》的點評頁面上,微博網友「還是這隻黑貓萌」評論這部電影時說:「都是人扮鬼,神經病,一點意思都沒。」網友「獵奇兒」也在評論中寫道:「熟悉的情殺人格分裂套路.....」
其實,如果真與「精神病」有關,怕是要被一些法學愛好者抓住把柄,更有可能會在《精神衛生法》實施2周年之際被競爭對手或是好事者進行攻擊謾罵或者維權。所以,《封門詭影》如果真的與「精神病」有關,那真的是撞上了槍口。
當然,我們很理解影視製作人為了收視率與高票房將精神病這一群體做為主角,但大多製作團隊為了達到目的卻過分的渲染甚至是過度的醜化了精神病這一群體,他們拿著這些群體的某些癥狀與臨床表現來嚇觀眾、來賺錢,顯然在法律空白時是打了擦邊球,是鑽了個空子,那麼,自從2013年的《精神衛生法》頒布實施後,這些影視人再拿著「精神病」這一群體來進行過度消費是不是屬於違法了呢?
清明將到離「鬼」更近,國產驚悚片終於擺脫了精神病!
既然,有網友將《封門詭影》定性為「精神病」類型的電影,那麼,《封門詭影》到底是不是與上述影片一樣,同屬於精神病範疇的題材呢?為此,今天(3月14日)上午我與邀約張璣晴神精神疾病健康諮詢中心的多位專家一起走進影院,共同探討這一主題。
專家看後表示,該片雖然在劇情設計上多次出現醫生用催眠法對女主角笑笑(劉瀅 飾)進行催眠治療,女主角也多次在影片中一驚一叫的表現出了恐懼,這很容易讓觀眾對這部電影產生一種認識上的誤區,會錯把該片當成精神病題材的電影,其實,直到電影結束,這個女主角並不是影片的故事之源,她完全是一個道具,一個為了製造恐怖氣氛的活道具。而男主角因車禍失憶才是本片的主線。儘管男主角也被醫生催眠,但這是幫助患者恢復記憶的一種治療方法,並不是觀眾們理解的那種催眠治療就是心理、精神上有病,所以,嚴格來說,該片不算是一部精神病題材的電影,算是一部情感糾紛、工作升職與天災車禍相互摻雜後全面反映一個貪婪、現實的某些群體的縮影,算是另一種意義的紀錄片。
其實,關於河南詭異之村「封門村」的信息不僅在網路上到處可見,也在CCTV1的《生活早參考》、青海衛視的《丁點真相》節目播出過,更被CCTV9、CCTV6、CCTV10、江蘇衛視、湖南衛視、河南衛視爭相報道,隨後還拍攝了電視劇《「封」門村》,電影《枕邊有張臉》、《封門村》及現在剛剛上映的新片《封門詭影》。
這些新聞報道與影視作品的推波助瀾使「中國第一鬼村」的靈異之說瞬間成為大家熱議的焦點。雖然現在已經很難在網上找到央視與各大衛視曾經報道過的視頻節目,但就算找到了,也都被那些專家所謂的「科學解釋」代替了;雖然我們明眼人看著專家的解釋都很牽強,但或許冥冥之中真有另一個世界,真有我們看不見的東西。
或許真如新浪網友「天心忘塵」在《封門詭影》頁面中評論時寫的一樣:「現在有鬼都不讓播了,說什麼傳播迷信」,再加上《精神衛生法》的條款限制,所以,這部以「中國第一鬼村」為主題背景的《封門詭影》在清明節前上映,只能擺脫精神病離「鬼」更近一點才能贏得市場。(文/常有才)
推薦閱讀:
※是拉風還是驚悚?那些比人還高大的巨型萌犬!
※一半驚悚一半甜蜜
※女星素顏驚悚 如何修復痘印?
※《紫宅》用懸念打造《蝴蝶夢》式心理驚悚
※膽大的有沒有,我給你看一部年度恐怖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