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漫長歲月中經營我們的愛情?

文:王春暉 | 壹心理專欄作者

「有始不有終,能受百樣痛,從沒有合約合同、但卻跨時空......」歌神張學友在歌劇《雪狼湖》中描述了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男女主角相知相惜相戀,雖然由於許多原因而分開,但最終他們的愛情成功地超越了世俗的眼光,也跨過了時間、空間,成為了永恆之愛。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期望能得到一份永恆的愛情,當你老了,頭髮白了,走不動了的時候,也會希望身邊的那個人不僅僅愛你的美麗和青春,也會愛你臉上蒼老的皺紋和虔誠的靈魂。可是,理想很豐滿,而事實卻是殘酷的。

據中國新聞社報道,2015年中國超過384萬對夫婦結束了他們的婚姻,比2014年增長了5.6%。

上海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對500位離婚當事人的調查結果顯示,主要的離婚原因為一方或雙方有婚外戀(佔40%以上)、性格不合(佔38%)、一方不盡家庭義務(佔16%)以及為經濟、親屬關係和賭博(分別佔一成左右)。性生活失調、一方出國分別約為3%左右。

那麼多消極的和令人沮喪的報道是不是讓我們對於戀愛和婚姻越來越恐懼和沒有信心了?其實不然,幸福的家庭和婚姻的數量一定比不幸的婚姻和家庭要多的多,不幸的婚姻有一百種分手的方式,而幸福的婚姻和家庭中卻一定有許多共同的特質,如何才能讓我們在漫長歲月中守護住愛情和婚姻呢?

1.改變只是妄想,而接納才是王道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我想這句話也可以反過來理解,當兩個相愛的人的距離越來越靠近的時候,就一定會暴露越來越多的缺點,也會在生活上產生越來越多的摩擦和分歧,這是因為近距離的相處會使真實的我們完完全全地暴露在伴侶的面前而無法通過任何方式來偽裝。而當伴侶沒有按照我們希望TA做當我們面對這些摩擦和衝突的時候,我們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消極情緒,於是我們會用各種方式想要來改變我們的伴侶或者逃避相互溝通的過程。殊不知這種做法會讓原本相愛的兩個人產生更多衝突和誤解。

我們每個人的自我都是在與原生家庭中的父母或者其他重要人物的互動中形成的,大到氣質性格、小到每一個微小的生活習慣。所以在產生摩擦和衝突的時候,我們首先應該接納自己由於伴侶不符合我們期望而產生的消極情緒,並且最最重要的是放棄改變伴侶的念頭,而是想辦法去理解是什麼樣的家庭環境造就了現在的TA,理解才會讓我們接納現在的TA。

2.做自己的父母,與原生家庭分離

我們每個人的原生家庭都不完美,所以在與父母的相處過程中一定有失望、難過的消極體驗,所以在我們心中會有許多童年時未完成的期待,如:我希望父母可以接納我的缺點,無條件地愛我;我希望父母可以在我們取得好成績的時候給予我們真誠地讚美;希望父母在我們遇到挫折的時候給予我們鼓勵和包容。

這些未完成的期待並不會在我們成年後就自動消失不見,而是被當時還沒有辦法承受這種受挫體驗的我們壓抑到潛意識中,當成年後的我們開始進入到一段新的親密關係中時,這些期待會被我們自然而然地投射到我們的伴侶身上。於是,童年時對父母的期待就變成了對親密關係中伴侶的期待:我期望我的伴侶可以無條件地愛我;我期望另一半可以真誠地讚美我,包容我的所有缺點,在我難過時給我一個溫暖的擁抱;我期望我的另一半......

於是,我們投射了許多這樣、那樣自認為合理的要求在我們的伴侶身上,有時候甚至會沒有注意到:TA沒法按照我們所有的期待來做只是因為TA自己在成長環境中也有這些未完成的期待。從來沒有得到過,自然也沒有辦法給予。

所以,我們可以把「我期望我的伴侶可以......」轉變成「我期望我可以......」。於是,當我們對另一半沒有過多不合理期待的時候,兩人之間的相處也就可以變得更加融洽。

3.想要愛人者必先愛己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看到什麼」,主題統覺測驗,是由H.A. 默里於1935年為性格研究而編製的一種測量工具。讓被測者給意義隱晦的圖片賦予更為明確的意義,從表面上看,這一賦予意義的活動是自由的,主測者就鼓勵被測者無拘束地想像,自由隨意的講述,故事情節愈生動戲劇性好;但是實際上,默里認為被測者在這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根據自己潛意識中的慾望、情緒、動機或衝突來紡織一個邏輯上連貫的故事,這樣,研究者就可以對故事內容進行分析,捕捉蛛絲馬跡,從而了解被測者特定的內心世界。

當我們自身處在一個比較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的時候,我們內心對於外部世界的體驗也會是比較正向的,而當我們處在某種消極情緒中而無法自拔的時候,我們就會認為外部世界都是不如人意的甚至是邪惡。所以,只有當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身心調整在一個良好的狀態的時候我們就能夠以一個正面的態度來面對另一半。

心理學家弗洛姆說:一切有能力愛別人的人必定也愛自己。真正的愛是內在創造力的表現,包括關懷、尊重、責任心和了解諸因素。愛不是一種消極的衝動情緒,而是積極追求被愛人的發展和幸福,這種追求的基礎是人的愛的能力。一個不懂得自愛的人一定不會是一個很好的愛人,因為TA缺少「愛的能力」,也許TA會用許多方式來關心另一半,或者自我犧牲來使另一半感動,但這種方式只是TA的真正目的只是用另一半的愛來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和寂寞,或者只是這些控制另一半的籌碼。

愛惜自己的身體髮膚和內心時而堅強、時而脆弱的靈魂,給予TA共情、支持理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地愛人,愛人必先從愛己做起。

4.創造屬於兩人間的親密舞步-溝通方式

我們的情緒分為以下幾種:原發情緒、次發情緒和功能性的情緒。其中,原發情緒是對情境立刻且直接的反應,次發情緒使我們對原發情緒的反應,通常會幫助我們去調節原發情緒,但是有時次發情緒的快速出現會使我們無法意識到原發情緒。

比如,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吵架了,生氣是最明顯的次發情緒,但是有時候生氣只是掩蓋我們害怕、傷心、受傷害的原發情緒。在吵架的過程中,我們最常表達的就是生氣的情緒,而生氣是一種帶有攻擊性的情緒反應,另一半在接收到攻擊的狀況下,通常也會使用同樣的攻擊方式,最後從「小吵小鬧」進化到「大吵大鬧」最後則升級成「大打出手」。

如果在親密關係中,我們可以更多地覺察到自己的深層情緒和需求,願意並且好好地表達自己在當下脆弱的感受:如「你這樣做,讓我很難過和受傷,我希望你可以給我一個溫暖的擁抱」而不是用「你為什麼要這麼做,你怎麼那麼不懂體諒我!」這種生氣後的情緒表達方式來向伴侶表達的話,這種表達方式更容易讓另一半感受到自己的脆弱,也能夠讓伴侶更好地共情和理解自己,從而建立正向的情緒體驗和循環。

親密關係就像是一段雙人舞,而雙方的情緒體驗和互動則是舞蹈中的最重要的元素,如果在親密關係中能夠建立正向的情緒互動和安全的情感鏈接的話,那我相信我們的愛情會像紅酒一樣,品嘗起來越來越香醇和濃厚。

愛是一門藝術,也是一種能力。

懂得永恆,才能讓我們進化成為更好的人。

關於作者:王春暉,心理諮詢師,催眠師,擅長使用心理學原理從現象到本質地深入剖析社會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

原創文微信公眾號:小火車老師的心理教室(ID:xinliclass)

圖片來源:《兩小無猜》電影截圖

責任編輯:茉莉

本文由 壹心理專欄作者 所著,版權歸壹心理與作者所有,所有的獨家文章未經正式授權不能轉載,如需授權請聯繫haipengfei@xinli001.com


推薦閱讀:

誰偷走了我們的中位數小康幸福?
是分離,讓我們真正成長
其實,我們都是生活在自己的想法里
我們交朋友的時候發生了怎樣的化學反應?
我們是同學———中國EMBA班紀實

TAG:愛情 | 經營 | 歲月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