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浩大而深邃的主題

西遊記》沒有一個浩大而深邃的主題,作者是沒有力量把一個神話小說寫滿足足一百回的,我想,寫過書的人都有切身體會,不把自己構思的龐大內情表達完整,怎麼捨得結束?因此,此書表面看似單調的重複打怪搬救兵的枯燥西遊路,其實背後玄機重重,精彩無限,此是後話。

二、《西遊記》的成書背景

我不是史學家,不做班門弄斧,但是很多序上都提到《西遊記》的百回本成書受更早的《西遊記雜劇》影響,是套用前人的劇本發展演繹而來,我想就此說幾句,先看看《西遊記雜劇》一共六本的目錄:

第一本第二本第三本

第一出之官逢盜第五齣詔餞西行第九出神佛降孫第二出逼母棄兒第六齣村姑演說第十齣收孫演咒第三出江流認親第七出木叉售馬第十一出行者除妖第四齣擒賊雪仇第八出華光署保第十二出鬼母皈依

第四本第五本第六本

第十三出豬妖幻惑第十七出女王逼配第二十一出貧婆心印第十四齣海棠傳耗第十八出迷路問仙第二十二出參佛取經第十五齣導女還裴第十九出鐵扇凶威第二十三出 送歸東土第十六齣細犬禽豬第二十齣水部滅火第二十四齣 三藏朝元

從中可以看出:1、西遊路大體脈絡彷彿一致,但雜劇短得多;2、雜劇的主線圍繞唐僧展開,而百回本則圍繞孫悟空;3、百回本增加了不少前因後果,增加了不少妖怪,把故事擴展到了一百回,九九八十一難。

那麼,作者增加了那麼多妖怪,想表達什麼?如果是湊個字數賺賺稿費,所以重複又重複的用同一套路編造各種妖怪也不嫌累的話,那刪掉雜劇中一個非常厲害的妖怪「鬼母」,還把紅孩兒的老媽換成了鐵扇公主,那就有點費解了,反正都要編的,刪掉一個,我不是還得另編一個補上?看來,作者對眾妖怪是做了重新的構架和考慮,這也決定了我們看《西遊記》是不能把故事割裂開一個個看的,前後關聯分析推敲,才能看出作者的用意和龐大的迷局。央視老版的失敗在於導演刪掉了自以為不重要的細節描寫和故事與故事之間的承接轉折,於是電視劇成了互不相關的獨立打怪故事,甚至可以不拍其中一些故事,幾十年後來補拍也對原來的劇情沒什麼影響。看過一些經典美劇(如《X檔案》、《邪惡力量》……)的朋友們都知道,這些經典的美劇一個套路是每集都看似一個獨立的故事,沒想到幾十集以後居然很多細節串在一起展示了一個更大更深沉的故事,其實這個先進的模式早就在《西遊記》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現,呵呵,老祖宗的好東西呀!

另一個背景就是《西遊記》百回本成書於明朝中葉(公元1558年前後),此時的政局雖然腐敗但還未到岌岌可危之境,作者身在封建的禮教與環境中,也看不出有顛覆社會的革新思想,因此《西遊記》和有些學者提到的農民起義也拉不上什麼關係。但是明嘉靖年間,嘉靖皇帝非常崇信道教,好神仙老道之術,一心求長生不老,他到處搜羅方士,秘方,許多人因此而一步登天,一些文人也因為給嘉靖皇帝撰寫青詞(道教儀式中向上天禱告的詞文)而入閣成為宰相,當時民間就有「青詞宰相」的說法,嚴嵩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當然,皇帝好女色,擅長此道的人也能得到額外的賞識。另外在嘉靖二十九年(公元1550年,即《西遊記》百回本開始創作的時期),韃靼部俺答汗率軍長驅直入北京郊區,燒殺搶掠數日,滿意而去,史稱「庚戌之亂」。了解這些背景,對理解《西遊記》的主線相當重要,具體我會在後面的博文中詳細闡述。

三、破解西遊迷局的幾個重要原則

當然,這個話題已被大家說了很多次,我剛開博,不得已也要敷述重申:

1、《西遊記》百回本的故事獨立成章,與其他書籍無關,裡面的神仙妖怪體系是獨有的,不與其他小說發生不正當關係。所以推敲《西遊記》,僅限於此書的原文。

2、《西遊記》小說成書百年經多次修改和校正,其中難免有作者原意被後人曲解,改動字、詞而造成少數前後描述有矛盾之處,只能採用推導、演繹的方法解讀。但是一個細節作者如果在背後有很深的構思,是不會只在小說中只出現一兩個字句的描寫而在全書中沒有其他情節與之照應的,所以不該由一個字詞的疑點就任意編故事接龍,其根本依然以小說原文字句查找依據。

3、由於論據出處僅《西遊記》一書,在解讀時大家有些論述因論據相同而推導也差不多,我盡量迴避,如因後文的需要而與幾位大師的解讀相重複的話,請大家拍我板磚的時候輕一點,留我一口氣繼續寫下去。

切念屍骸暴露,吾隨掩土盤墳。折青竹為香燭,無光彩,有心勤;取頑石作施食,無滋味,有誠真。你到森羅殿下興詞,倒樹尋根,他姓孫,我姓陳,各居異姓。冤有頭,債有主,切莫告我取經僧人。

從「恨恨」二字我們知道他是恨的,但是從他念叨的內容我們看到,原來他是怕有人告,前有「三曹對案」(第十回)的經驗告訴我們,陰間有了冤情,冤魂不服,小鬼是要來把被告拘魂到陰曹地府對案的,原來老唐是怕死啊。這期間他可沒批評猴子殺生,而是要辨清楚,不是我殺了你們,找他!

【原文】「八戒笑道:『師父推了乾淨,他打時卻也沒有我們兩個。』三藏真箇又撮土禱告道:『好漢告狀,只告行者,也不幹八戒、沙僧之事。』 」

八戒在此之前是受寵的,唐僧的脾氣性格他摸得很熟,一個「推」字,把老唐的內心描述得再清楚不過,於是,老孫的壞脾氣上來了:

【原文】「遭瘟的強盜,你聽著!我被你前七八棍,後七八棍,打得我不疼不癢的,觸惱了性子,一差二誤,將你打死了,盡你到那裡去告,我老孫實是不怕:玉帝認得我,天王隨得我;二十八宿懼我,九曜星官怕我;府縣城隍跪我,東嶽天齊怖我;十代閻君曾與我為僕從,五路猖神曾與我當後生;不論三界五司,十方諸宰,都與我情深面熟,隨你那裡去告」

老孫一番言語說給誰聽?人死了魂都走了,這一點他很有經驗,當年是被拘過的,呵呵,看來只有念給老唐師傅聽聽,知道老孫的面子有多大,你就最好不要呱噪了。於是:

【原文】三藏見說出這般惡話,卻又心驚道:「徒弟呀,我這禱祝是教你體好生之德,為良善之人,你怎麼就認真起來?」行者道:「師父,這不是好耍子的勾當,且和你趕早尋宿去。」那長老只得懷嗔上馬

長老的態度轉得還真快,看來唐長老的氣焰是暫時被打壓下去了,第一回合孫悟空佔了上風,唐僧放了軟話,心裡雖不舒服,還是只有聽孫悟空的安排,「懷嗔」而行。這一回,領導有點窩囊。於是作者這樣告訴我們:

【原文】孫大聖有不睦之心,八戒、沙僧亦有嫉妒之意,師徒都面是背非。

這裡的三個詞不是突然而來的,細讀《西遊記》全書,師徒四人之間關係微妙,一路的發展極為有趣,到此處是個大拐點,總之,前面累積的種種情緒,終於在這裡達到了臨界值。其後投宿剛巧是強盜的家,老者還指望這個強盜兒子養老呢,所以聽到兒子和眾強盜商議殺了這幫和尚,便半夜送走了師徒四人,誰知那不知死活的強盜居然追出來了,然後:

【原文】行者上前,奪過刀來,把個穿黃的割下頭來,血淋淋提在手中,收了鐵棒,拽開雲步,趕到唐僧馬前,提著頭道:「師父,這是楊老兒的逆子,被老孫取將首級來也。」三藏見了,大驚失色,慌得跌下馬來,罵道:「這潑猢猻唬殺我也!快拿過,快拿過!」

唉,殺就殺了吧,血淋淋的趕過來嚇唬膽小如鼠的師傅,悟空你也太狠了點,領導被嚇成這樣,不發貓當我病威呀?接下來一連十遍「緊箍兒咒」孫悟空被趕走了。作者在此感慨「心有凶狂丹不熟,神無定位道難成。」悟空你還是太不成熟了,雖然西遊的前半段經歷已經充分展現了你為什麼要對唐三藏咄咄逼人,但是你的命門是掐在領導手上的。自己給自己的定位不準確,所以第二回合,老孫虧了。

二、事件的發展

被趕走的悟空立在雲端,有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

【原文】卻說孫大聖惱惱悶悶,起在空中,欲待回花果山水簾洞,恐本洞小妖見笑,笑我出乎爾反乎爾,不是個大丈夫之器;欲待要投奔天宮,又恐天宮內不容久住;欲待要投海島,卻又羞見那三島諸仙;欲待要奔龍宮,又不伏氣求告龍王。真箇是無依無倚,苦自忖量道:「罷,罷,罷!我還去見我師父,還是正果。

大聖說狠話的時候很拽的啊!和誰都有交情,在哪裡都吃得開,開怎麼離開了西遊的隊伍卻成了個「無依無倚,苦自忖量」?自然有很大的原因,暫不分析前文,但我們得到一個信息,目前的悟空,只能前往西方才有「正果」,這裡的正果已不是修行要達到的境界,而是唯一的出路,為什麼這麼說,看通了全書,我們才能知道這其中的深意。但是當孫悟空痛下決心低下高傲的頭再次回到唐僧面前認錯時:

【原文】唐僧見了,更不答應,兜住馬,即念《緊箍兒咒》,顛來倒去,又念有二十餘遍,把大聖咒倒在地,箍兒陷在肉里有一寸來深淺,方才住口道:「你不回去,又來纏我怎的?

師傅是真發狠了,都不問緣由,也不聽解釋,念死你再說!看你還敢嫌我呱噪?我呱到你爽……

【原文】行者只教:「莫念,莫念!我是有處過日子的,只怕你無我去不得西天。」三藏發怒道:「你這猢猻殺生害命,連累了我多少,如今實不要你了!我去得去不得,不干你事!快走,快走!遲了些兒,我又念真言,這番決不住口,把你腦漿都勒出來哩!」大聖疼痛難忍,見師父更不回心,沒奈何,只得又駕筋斗雲,起在空中,忽然省悟道:「這和尚負了我心,我且向普陀崖告訴觀音菩薩去來。」

唐僧的「連累」是什麼?他發起狠來沒那麼懦弱吧?一切都是因為手頭有個特殊的權利,可以念咒。「這和尚負了我心」這一句感慨很心酸啊,我不得不要提一件大家都沒注意的事情,上一次孫悟空被唐僧趕回花果山,大開殺戒,鐵了心就當妖怪了,來看看那一千多普通獵戶進花果山時悟空的表現:

【原文】大聖作起這大風,將那碎石,乘風亂飛亂舞,可憐把那些千餘人馬,一個個——石打烏頭粉碎,沙飛海馬俱傷。人蔘官桂嶺前忙,血染硃砂地上。附子難歸故里,檳榔怎得還鄉?屍骸輕粉卧山場,紅娘子家中盼望。有詩為證:知人亡馬死怎歸家?野鬼孤魂亂似麻。可憐抖擻英雄將,不辨賢愚血染沙。

大聖按落雲頭,鼓掌大笑道:「造化,造化!自從歸順唐僧,做了和尚,他每每勸我話道:千日行善,善猶不足;一日行惡,惡自有餘。真有此話!我跟著他,打殺幾個妖精,他就怪我行兇。今日來家,卻結果了這許多獵戶。」

也夠狠吧?其實他殺了一千多人後鼓掌大笑是自然本性的流露,書中還有眾多描述,我以後再詳細分析,隨後八戒來到花果山求悟空歸隊,終於激將孫悟空下山時有這樣一個情節:

【原文】那大聖才和八戒攜手駕雲,離了洞,過了東洋大海。至西岸,住雲光,叫道:「兄弟,你且在此慢行,等我下海去凈凈身子。」八戒道:「忙忙的走路,且凈什麼身子?」行者道:「你那裡知道,我自從回來,這幾日弄得身上有些妖精氣了。師父是個愛乾淨的,恐怕嫌我。」八戒於此始識得行者是片真心,更無他意。

了解了悟空這個歸隊的歷史,我們才能明白悟空作為一個高傲的人,為唐僧做出了多少犧牲,為何落到了有家不能回的境地,出爾反爾是沒臉回去當大王的,但是為何只有去西天一條路?牽扯太廣,以後慢慢道來。總之,「這和尚負了我心」一句無比心酸的感嘆後,悟空這次是真的想撂攤子不幹了,來看看他到南海見觀音的情況:

【原文】行者望見菩薩,倒身下拜,止不住淚如泉湧,放聲大哭。菩薩教木叉與善財扶起道:「悟空,有甚傷感之事,明明說來,莫哭,莫哭,我與你救苦消災也。」行者垂淚再拜道:「當年弟子為人,曾受那個氣來?自蒙菩薩解脫天災,秉教沙門,保護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經,我弟子捨身拚命,救解他的魔障,就如老虎口裡奪脆骨,蛟龍背上揭生鱗。只指望歸真正果,洗業除邪,怎知那長老背義忘恩,直迷了一片善緣,更不察皂白之苦!」

這是孫悟空在前五十多回中為數不多的一次放聲大哭,這個故事之後,悟空就哭得多了,因為我說過這是故事的一個大轉折點,但是在這之前,悟空這樣的大哭很少見,因此,觀音的勸誡沒起什麼作用,得知觀音除不去頭上的緊箍,悟空準備直接去找大領導如來當面辭職。突然間,觀音急了,作為西遊計劃的執行總監,她突然開始算起命來:

【原文】菩薩道:「你且住,我與你看看祥晦如何。」行者道:「不消看,只這樣不祥也了。」菩薩道:「我不看你,看唐僧的祥晦。」好菩薩,端坐蓮台,運心三界,慧眼遙觀,遍周宇宙,霎時間開口道:「悟空,你那師父頃刻之際,就有傷身之難,不久便來尋你。你只在此處,待我與唐僧說,教他還同你去取經,了成正果。」孫大聖只得皈依,不敢造次,侍立於寶蓮台下不題。

作者的「不提」兩個字很玄妙啊,為什麼不提這邊的動靜兒直接筆鋒一轉寫西遊的隊伍去了呢?一切,才剛剛開始……

推薦閱讀:

【新余詩友會】「荷香墨韻」主題詩詞(一)
「中國夢」影像公益廣告主題展作品欣賞(之一)
[電視酷評]仙劍奇俠傳三雜談——輪迴主題的活在當下
《爭做誠信小使者》主題班會
劇評:《天與地》「吃人」主題吸引新觀眾

TAG:西遊記 | 西遊 | 主題 | 遊記 |